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检查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探索

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检查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探索

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检查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探索作者:李光英白玉洁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2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检查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对50例患者的65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进行乳腺图像和报告数据体系(BI-RADS)分级。

结果 50例患者65个病灶中, BI-RADS 1级:4个;2级:48个;3级:12个;4级:1个;5级:无。

结论成像系统进行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检测诊断,适合于普查和临床应用,是一种无创诊断的新途径。

【关键词】血氧功能成像系统;乳腺疾病;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在≤35岁即为早发性乳腺癌。

其具有强侵袭性、预后差等特点,因此,乳腺普查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

在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区,乳腺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1]。

形态学与功能学相结合的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本研究以50例患者的65个乳腺肿块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检查,研究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肿块中的不同图像特征,进行乳腺图像和报告数据体系(BI-RADS)分级,以探讨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检查在提高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来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乳腺肿块志愿患者50例,平均年龄(38.15±3.31)岁。

1. 2 纳入标准年龄25~55岁、有乳腺肿块的人群中知情同意者。

1. 3 排除标准①已被明确诊断为乳腺癌者;②有严重皮肤病者;③乳腺有外伤或曾做过手术者;④有传染性疾病且正处于活动期者,精神病患者;⑤妊娠、哺乳期及准备怀孕的妇女;⑥未按规定检查,或不能坚持检查,无法判断结果者。

1. 4 检查仪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应用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GJM-GT系列, 6A型),在影像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波长的冷光源(纳米光)采集检测乳腺组织中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的变化。

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

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

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2300例患者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结论在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中,利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通过分析血氧含量,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乳腺肿瘤的类型,并且创伤小,痛苦少,无其他副作用。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应用【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08-01在我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可见于各年龄群体的女性,并且致死率较高。

在针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以其方便、快捷,且无创伤、无痛苦,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项检查诊断技术[1]。

乳腺血氧检查技术在乳腺癌早期即可进行影像检查,并且能够将乳腺的代谢状态进行量化表示,鉴别出乳腺肿瘤的类型。

现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患者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300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患者,年龄17~75岁之间,平均年龄32±3.2岁。

所有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本组研究使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测仪(机器型号:GJM-GT6,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

检查方法:取患者前倾坐位,保持两侧乳房裸露在外,光源探头置于乳房各部位进行探查,明确乳房发生病变部位的灰影、血管生长和血流状况、血管现象等。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是一种快速筛查早期乳癌及各种乳腺疾病的新型诊断设备,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地区投入使用。

乳腺血氧检查技术是目前国内可以检查、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新技术,是一种功能性的影像检查技术,通过提供量化的数值来体现乳腺的代谢状态,区别良恶性病变。

乳腺癌达到0.2 cm 以上将会出现一系列癌灶功能性病变,如新生血管生成、血氧代谢比正常组织旺盛、低氧下的血红蛋白增高等,这些都是乳腺癌的早期信息。

乳腺血氧检查技术就是通过检查乳腺组织中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的变化,给医师提供一个可量化的数值来发现早期乳腺癌。

我国女性40 岁左右是乳癌的高发期,病死率比较高。

因此运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检查诊断乳癌等疾病,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03 成立乳腺疾病普查中心以来,利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检查正常体检女性8 475 例,其在早期乳腺癌初筛检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03~2009-03 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5 665 例女性,年龄18~85 岁。

1.2 设备及方法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测仪(GJM-GT6型),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

检查方法:患者取前倾坐位,裸露双侧乳房,光源探头探照乳腺各象限,显示乳房病灶灰影、血管反应情况,等灰度线、边缘、血管显像处理,并检测乳腺病灶血氧情况。

所有受检者均行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诊断系统检查,其中部分患者行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手术治疗,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软件行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乳腺血氧检查的结果见表1。

普查后医院对所有受检人员进行跟踪随访1 年,除经临床确诊的14 例乳腺癌外,未发现其他乳腺癌患者。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总的符合率为94.4%,假阳性率为5.6%,假阴性率为0。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王 树 生 刘 学敏 顾 瑞 香 张 红 艳 唐 小琦 钱 伟 朱 国 强
( 京 中 医 药大 学 附属 张家 港 市 中 医 院普 外 科 , 南 张家 港 2 5 0 ) 1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乳 腺血 氧 功 能 成 像 系 统 ( 氧三 算 子 ) 乳 腺 疾 病 诊 断 中 的应 用 价值 。 方 法 血 在
Z a gig n 1 0 0,C ia h n j a g2 5 0 a hn
【 src】 O jc v T vla evleo l doye nt niaig(roea r)t hooyi tedans f Abt t a bet e oeaut t a f o —xgnf co g i eh u bo u i m n t-prt s e nl h i oi o i o c g n g s
dcl st , a n i C i ee r i o a Me ia U ies i t a D p r e t o eea S r e , Z a g a a g Ch n s Me ia Hopi l Na Jng h n s Tad t n l d c l nv riy, 1 e a m n f G n rl ug r . t y h nj g n i ee i
er ratdsae . M eh d T tl 2 ainswt ra t ie ssweee a n d b r o eaos al b es ies s y t o s oal 1 0 p t t i be s dsae r x mie yti p rtr,ma y e h — mmo rp y( o sd ga h n t e u i ains n e 5 e r ) r u rsn ga h ;a es n o h x miain idctd u gcl rame t T e cua y npt t e u d r 3 y as ,o h ao o rp y tlat o e f te e a n t s n iae s ria t t n. h ac rc , o e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与多普勒超声的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的开题报告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与多普勒超声的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的开题报告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与多普勒超声的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的开题报告【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

目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早期诊断
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存活率。

然而,传统的乳腺癌诊断方
法如乳腺钼靶等会有一些局限性,因此需要发展新的有效方法。

【研究意义】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和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两种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它们可以提供非侵入性的、无创的、高分辨率的乳腺成像。

这两种技术
相互结合可以使得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更及时地采取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应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和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乳腺癌早
期诊断中,通过对多组已知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两种技术的联合
使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首先通过搜集大量已知诊断的乳腺癌患者的数据,并以此
为依据,建立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和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合成数据分析
模型。

接下来,进行大量的模拟试验来验证建立的模型,并对试验结果
进行分析和验证。

最后,将实际采集的乳腺癌患者数据进行再次分析验证,以证实该联合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可以建立一种准确且可行的乳腺癌早期联合诊断方法,为早期乳腺癌的确诊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成功率。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摘要】应用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查乳腺疾病,随意抽查阳性400例(其中恶性9例,良性391例)的图像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做了组织形态学方面的检查,认为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乳腺血氧功能成像乳腺疾病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21-02乳腺疾病目前已成为妇女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地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对于乳腺疾病的正确诊断,特别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

我们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诊断仪对乳腺病患者进行检查,抽出400例阳性者,发现其中恶性9例,良性39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400例乳腺病患者中,均为门诊、住院患者,年龄20-65岁,乳房包快93例,乳房胀痛307例。

方法手检对双乳的各个象限详细触诊,分别记录肿物的大小、质地、边缘、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双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检查仪检查均在暗室内进行,血氧检查时,被检查者坐在距摄像头约为60cm处,脱掉上衣,充分暴露双侧乳房,乳腺应正对血氧采集的镜头,双手背向身后,身体略向前倾。

将乳腺血氧功能成像仪光源探头置于乳房下方,托起乳房,调节光圈、焦距及光的强度,按乳晕、内侧、外侧顺序观察:1乳腺血管分布走行情况;2灰影的大小、形状、边缘;3血管走行与灰影的关系。

2 结果乳腺增生症 298例。

图像特点:大多呈散在、片状、云雾状浅淡灰影,无血管反应。

偶有带状影,小血管成网状改变。

纤维腺瘤 88例。

图像特点:大多数肿块区无明显灰影,无血管改变,部分出现浅淡灰影,血管有绕行现象。

88例经术后病检证实。

乳腺癌 9例。

图像特点:5例表现为中、低密度肿块灰影,肿块边缘不清,血管增粗,走行紊乱,4例表现为灰度不均匀,血管进入阴影内中断,边界不清。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步证实了35~39岁时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开始下降的阶段ꎬ卵巢反应性也随之ꎮ同时ꎬ本研究结果还显示ꎬA组㊁B组㊁C组的可用胚胎率㊁优质胚胎率㊁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说明卵泡液中LH㊁E2㊁P水平无法预测妊娠结局ꎮ本研究结论如下:①卵泡液LH㊁E2水平与年龄相关ꎻ②卵巢的储备功能与年龄㊁bFsh及AFC有关ꎬ35~39岁为卵巢储备功能开始下降阶段ꎬ且卵巢反应性(通过获卵数反映)亦随之下降ꎬ尤其是39岁以上的妇女ꎬ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明显ꎬ卵巢反应性也出现急剧下降ꎮ找出年龄节点以后ꎬ通过科学的临床干预ꎬ对于提高DOR女性的卵泡质量ꎬ进而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而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ꎮ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ꎬ比如对于卵巢储备功能及卵巢反应性的评估指标不够全面ꎬ样本数量偏少ꎬ对卵泡液LH㊁E2㊁P水平与女性年龄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㊁细化等ꎬ仍需要后续的研究进一步完善ꎮʌ参考文献ɔ[1]㊀刘嘉茵.高龄妇女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再生育策略[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ꎬ2017ꎬ9(6):1~3.[2]㊀吴畏ꎬ刘嘉茵.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助孕方案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ꎬ2015ꎬ31(8):726~730. [3]㊀季慧ꎬ陈梦茜ꎬ赵纯ꎬ等.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ꎬ2017ꎬ26(10):972~977.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9)07-1126-04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周丽红ꎬ㊀王㊀敏ꎬ㊀隋文栋ꎬ㊀王鹏飞(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ꎬ㊀河北㊀承德㊀067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ꎮ方法:对进行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的体检者进行数据分析ꎬ同时追踪随访ꎬ将乳腺血氧检查结果与追踪随访结果对比ꎬ分析其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价值ꎮ结果:检查正常者246例ꎬ诊断符合率为100%ꎻ乳腺轻度增生ꎬBI-RADSⅡ级ꎬ1890例ꎬ诊断符合率为100%ꎻ乳腺良性结节ꎬ共1087例ꎬ诊断符合率为95.01%ꎻ乳腺癌ꎬBI-RADSⅣ级ꎬ24例ꎬ诊断符合率为92.31%ꎮ结论: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无创㊁无痛㊁敏感㊁准确ꎬ可作为体检科乳腺癌筛查的常规检查方法ꎮʌ关键词ɔ㊀乳腺疾病ꎻ㊀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ꎻ㊀体检筛查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9.07.019ApplicationValueofMammaryOxygenationFunctionImaginginScreeningofBreastDiseasesZHOULihongꎬWANGMinꎬSUIWendongꎬetal(AffiliatedhospitalofChengdemedicalcollegeꎬHebeiChengde067000ꎬ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valueofmammaryoxygenationfunctionimaginginscreeningbreastdiseases.Methods:Dataanalysisandfollow-upwerecarriedoutonthepatientswhounder ̄wentmammaryoxygenationimagingexamination.Theresultsofmammaryoxygenationexaminationwerecom ̄paredwiththoseoffollow-upꎬandtheirvalueinscreeningbreastdiseaseswasanalyzed.Results:246caseswerenormalꎬthediagnosticcoincidenceratewas100%ꎻmildbreasthyperplasiaꎬBI-RADSgradeIIꎬ1890casesꎬthediagnosticcoincidenceratewas100%ꎻ1087casesofbenignbreastnodulesꎬthediagnosticcoinci ̄denceratewas95.01%ꎻ24casesofbreastcancerꎬBI-RADSgradeIVꎬthediagnosticcoincidenceratewas92.31%.Conclusions:Breastoxygenationimagingisnon-invasiveꎬpainlessꎬsensitiveandaccurateꎬandcanbeusedasaroutinescreeningmethodforbreastcancerinphysicalexaminationdepartment.ʌKeywordsɔ㊀Mammarydiseasesꎻ㊀Jmagingexaminationofbreastoxygenationfunctionꎻ㊀Physicalscreening㊀㊀我国乳腺癌发病率㊁死亡率持续快速上升ꎬ在过去的10年中上升27%[1]ꎮ同时发病年龄年轻化ꎬ在3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快速增加ꎬ到55岁达到高峰(90.64/10万)并持续处于较高水平[2]ꎮ其中40%的患者由于发现时分期较晚ꎬ5年生存率较低ꎮ乳腺癌筛查是一种有效控制乳腺癌死亡率的重要办法[3]ꎮ同时ꎬ为乳腺病变的术前诊断提供了新思路[4]ꎮ因此ꎬ早期筛查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必要手段ꎮ我院体检科应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对3316例女性进行乳腺疾病筛查ꎬ探讨其应用价值ꎬ现报告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体检科行乳腺检查的3316例女性ꎬ年龄为19~89岁ꎬ平均年龄为49岁ꎬ随访两年ꎮ1.2㊀设备及检查方法:设备为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ꎬ型号GJM-GT6Aꎮ检查方法:受检者坐于医师左侧ꎬ充分暴露双侧乳房ꎬ进行触诊检查ꎬ对乳腺5个区(乳晕区㊁外上㊁内上㊁内下㊁外下象限)依次进行扫描ꎮ透照中ꎬ触摸灰影下面是否有结节㊁大小㊁活动度㊁与血管的关系ꎬ分别对双乳进行拍照ꎬ得出18幅图片ꎬ结合受检者的月经周期㊁婚姻㊁生育情况ꎬ得出检查结论ꎮ1.3㊀评价标准:根据拍照所得图像及数据ꎬ综合分析血图㊁氧图㊁灰影血管㊁曲线图ꎬ判定乳腺分级ꎮ血图㊁氧图分正常㊁可疑色㊁高度可疑色三种ꎮ1㊁血图:正常: 1.2 以下为绿色图(平血)ꎻ可疑色: 1.2~1.4 为黄色图(中血)ꎻ高度可疑色:>1.4(含1.4)为高血ꎮ2㊁氧图:正常: 0.9 以上绿色(平氧)ꎻ可疑色: 0.9~0.85 为黄色图(中氧)ꎻ高度可疑色: 0.85 以下红色(低氧)ꎮ3㊁灰影分浅㊁中㊁深三种:浅:正常乳腺乳晕外区灰度ꎻ中:近似乳晕区灰度ꎻ深:同乳头或大于乳头灰度ꎮ4㊁按血管走行分A㊁B㊁C三型:A型ꎬ指没有血管ꎬ或仅一㊁两条血管ꎻB型ꎬ指血管多于两条ꎬ略增粗ꎬA㊁B型基本属于正常组织血管ꎻC型ꎬ指血管分布呈现迂回型㊁放射型㊁中断型㊁引流型ꎬ多见于恶性肿瘤ꎮ5㊁乳腺增生曲线排列按紊乱程度分轻㊁中㊁重三度:轻度ꎬ曲线稍有不稳ꎬ呈规则同心圆ꎻ中度ꎬ曲线可有多个同心圆ꎬ分布致密ꎻ重度ꎬ曲线走行杂乱ꎬ可有多个单线条小环影ꎮ6㊁判断良恶性结节的标准:小于1.0cm的结节ꎬ在正常结构内出现的单线条小环影ꎬ考虑良性小肿物或小结节ꎻ显示局部曲峰上抬考虑大于1.0cm肿物ꎬ不典型局部曲线扭曲ꎬ结构紊乱㊁致密ꎬ则考虑恶性ꎮ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程度采用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BI-RADS分级评价标准ꎬ级别越高ꎬ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就越大ꎮBI-RADS分级见图1~图5:图1㊀BI-RADS0级:非特异性改变ꎬ需进一步检查ꎮ图2㊀BI-RADSⅠ级:未见异常ꎬ定期体检ꎮ乳腺血氧检查示平血㊁平氧ꎬ无灰影ꎬA型血管走行ꎬ曲线排列规则或有轻度紊乱ꎮ图3㊀BI-RADSⅡ级:轻度增生等良性改变ꎬ定期检查ꎮ乳腺血氧检查示平血㊁平氧ꎬ有浅灰影ꎬA㊁B型血管走行ꎬ曲线排列有轻度紊乱ꎮ图4㊀BI-RADSⅢ级:中㊁重度增生ꎬ良性结节可能性大ꎬ必须短期复査(3~6月)ꎮ乳腺血氧检查示平血㊁平氧或中血中氧ꎬ有中灰影ꎬB型血管走行ꎬ曲线排列有紊乱明显ꎮ2㊀结㊀果本组3316例女性ꎬ其中检查正常者246例ꎬ乳腺增生1890例ꎬ此后连续3年在我科进行乳腺血氧检查ꎬ诊断符合率为100%ꎻ乳腺良性结节1144例ꎬ经复查乳腺血氧功能检查ꎬ其中57例为不典型增生ꎬ诊断符合率为95.01%ꎻ疑诊乳腺癌26例ꎬ在不同医院手术治疗ꎬ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浸润性小叶癌8例ꎬ浸润性导管癌13例ꎬ导管内癌3例ꎬ不典型增生1例ꎬ纤维瘤1例ꎬ诊断符合率为92.31%ꎮ具体结果见表1~2:表1㊀3316人次体检各年龄BI-RADS分级分类比较年龄(岁)nⅠ级Ⅱ级Ⅲ级Ⅳ级0级10~1921(50.0)1(50.0)00020~2926230(11.5)217(82.8)15(5.7)0030~3977932(4.11)630(80.87)105(13.48)7(0.90)5(0.64)40~4988439(4.41)698(78.97)137(15.49)9(1.02)1(0.11)50~5977057(7.40)640(83.12)63(8.18)7(0.91)3(0.39)60~6944450(11.26)373(84.00)17(3.83)3(0.68)1(0.23)70~7913226(19.69)104(78.79)2(1.52)0080~894311(25.58)32(74.42)000合计331624626953392610表2㊀乳腺血氧初筛及确诊情况初筛例数确诊情况(确诊例数)诊断符合率(%)假阳性率(%)乳腺正常246乳腺正常(246)1000乳腺增生1890乳腺增生(1890)1000良性结节114457例假阳性(1087)95.014.99恶性肿瘤26经术后病理检查ꎬ浸润性小叶癌8例ꎬ浸润性导管癌13例ꎬ导管内癌3例1例为不典型增生ꎬ1例为纤维瘤ꎮ(24)92.317.69图5㊀BI-RADSⅣ级:可疑癌ꎬ需联合其它检査进一步确诊ꎮ乳腺血氧检查示高血低氧ꎬ有深灰影ꎬC型血管走行ꎬ曲线排列有紊乱㊁致密ꎬ局部曲线明显扭曲ꎮ3㊀讨㊀论目前ꎬ乳腺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㊁钼靶㊁核磁等ꎮ在我国超声设备广泛普及ꎬ且超声检查具有无放射性㊁无创伤㊁检查费用较低等优点ꎬ易被女性接受[5]ꎮ乳腺超声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0%~90%ꎬ可以反复多次进行ꎬ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的任何生理时期ꎬ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ꎮ同时ꎬ超声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能力ꎬ能够判定肿块的物理性质ꎬ但检查结果受检查者的经验㊁熟练程度㊁操作手法和探头频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ꎮ对于乳腺腺体丰富致密型可将彩超作为乳腺疾病的补充筛查手段[6]ꎮ乳腺钼靶摄片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5%~90%ꎬ能够发现无症状患者或临床触诊阴性的肿瘤ꎬ且对乳腺内钙化的显示较其他检查方法敏感ꎮ但对BI-RADS0级的患者及1cm以下肿块的诊断特异性差㊁受操作者影响大㊁无法做到全乳腺显像ꎬ且具有放射性ꎬ妊娠期㊁哺乳期女性㊁年龄小于35岁者均不宜行钼靶检查ꎮ磁共振不受乳房密度的影响ꎬ具有良好的分辨率ꎬ能够三维立体观察病变ꎬ可清晰地将正常乳房腺体与病灶分辨开来ꎬ但是磁共振成本高ꎬ操作复杂ꎬ对一些致密型和深部病灶检查不满意ꎬ且不能有效评估病灶的血供ꎬ对于乳腺癌分期存在缺陷ꎬ假阳性率较高ꎬ不适合用于体检筛查ꎮ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是一种联合检测的方法ꎬ利用单色㊁双波长的光源对乳房进行透照ꎬ检查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变化量ꎬ通过获取的数据ꎬ综合分析血氧值㊁血管走行㊁灰影㊁曲线改变ꎬ通过计算机将量化的数据显示出来ꎬ乳腺血氧检测偏重于乳腺组织的代谢变化ꎬ通过可量化的数值来发现早期乳腺癌[7]ꎮ是一种可提供定位㊁定性的检查技术ꎬ具有无痛㊁无创㊁便捷㊁可以反复操作㊁安全且对操作诊断人员的经验要求低ꎬ对良恶性病变鉴别的准确率高ꎬ是继钼靶㊁超声后的另一项重要技术ꎬ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ꎬ可作为乳腺癌体检筛查的常规项目ꎮʌ参考文献ɔ[1]㊀蔡卓君ꎬ乳腺癌筛查技术的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ꎬ2016ꎬ10(6):275~276.[2]㊀陈万青ꎬ郑荣寿.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中国肿瘤临床ꎬ2015ꎬ42(13):668~674.[3]㊀曾芳ꎬ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初筛乳腺癌体检200例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ꎬ2015ꎬ2(12):26~27. [4]㊀徐熠琳ꎬ李军楠ꎬ等.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与超声及X线检查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价值[J].山东医药ꎬ2016ꎬ56(4):16~18.[5]㊀刘勇ꎬ杨海玉.2015版美国癌症协会乳腺癌筛查指南解读[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ꎬ2016ꎬ23(4):275~278. [6]㊀鲍丽ꎬ么冬爱.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疾病[J].放射学实践ꎬ2016ꎬ31(10):1003~1005.[7]㊀钟锦宜ꎬ陈佑江ꎬ等.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在乳腺专科门诊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ꎬ2016ꎬ16ꎬ(80):3~4.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9)07-1129-04营养风险筛查表联合白蛋白水平监测对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的评估价值胡㊀娇ꎬ㊀罗艳丽ꎬ㊀肖凤鸣ꎬ㊀胡艳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ꎬ㊀四川㊀成都㊀610041)ʌ摘㊀要ɔ目的:分析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联合白蛋白(albuminꎬALB)水平监测方式评估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的价值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ꎬ均于手术前后采用NRS-2002㊁监测血清ALB水平的方式评估其营养状况ꎬ观察NRS-2002联合ALB水平监测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评估结果ꎬ比较术前㊁术后有营养风险检出率㊁有营养风险与无营养风险患者传统单项指标[体质量指数(BMI)㊁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㊁上臂肌围(AMC)㊁淋巴细胞计数㊁血红蛋白(Hb)]ꎮ结果:术前有营养风险检出率76.00%ꎬ明显低于术后86.00%(P<0.05)ꎻ术前与术后ꎬNRS-2002联合ALB评估中有营养风险患者BMI㊁TSF㊁AMC㊁淋巴细胞计数及Hb水平均明显小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5)ꎮ结论:肝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增加ꎬNRS-2002联合ALB水平监测评估肝癌患者是否面临营养风险较为全面ꎬ且准确性高ꎬ具有重要应用价值ꎮʌ关键词ɔ㊀肝癌患者ꎻ㊀营养风险筛查表ꎻ㊀白蛋白ꎻ㊀营养状况ꎻ㊀评估价值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9.07.020EvaluationValueofNutritionRiskScreeningScalecombinedwithAlbuminLevelMonitoringforNutritionalStatusofPatientswithLiverCancerbeforeandafterSurgeryHUJiaoꎬLUOYanliꎬXIAOFengmingꎬetal(WestChinaHospitalꎬSichuanUniversityꎬSichuanChengdu610041ꎬ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analyzetheevaluationvalueofnutritionriskscreening(NRS-2002)com ̄binedwithalbumin(ALB)levelmonitoringfornutritionalstatusoflivercancerpatientsbeforeandaftersur ̄gery.Methods:Atotalof300patientswithlivercancerwhounderwentsurgeryadmittedtothehospitalwereenrolled.NRS-2002andALBlevelmonitoringwereperformedtoevaluatenutritionalstatusofthepatientsbe ̄ʌ基金项目ɔ四川省科技厅计划项目ꎬ(编号:2018JY10506)。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增加[1]。

作为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有多种选择,如常规乳腺X 线检查、超声、磁共振成像和血氧功能成像等。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和应用合理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也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

作为系列研究,本调查前期联合多普勒超声与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结果表明对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现实意义[2],为此,本研究进一步评价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单独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为该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随机选择可疑恶性乳腺肿块且未经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患者195例,共206个病灶。

纳入标准:(1)乳腺触及肿物,临床未经任何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及保健按摩等)患者;(2)钼靶检查可疑恶性肿物而触诊阴性或阳性患者;(3)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疑恶性肿物而触诊阴性或阳性患者;(4)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最终通过活检确定病理组织类型。

排除标准:(1)手术切除后复发;(2)乳腺肿物经临床治疗;(3)哺乳期;(4)发现有严重的心肺器质性病变;(5)患有胸腔、胸壁、皮肤的良恶性肿瘤。

剔除标准:(1)纳入后未按方案完成实验;(2)失访。

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76岁,平均(41.1±8.3)岁;病程7~196d ,平均(61.5±22.9)d 。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1.2.1乳腺血氧功能检查采用E2SN22型乳腺血[作者简介]李宏杰(1975-01~),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4-10-13T16:16:08.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李继红
[导读] 乳腺血氧检查技术在乳腺癌早期即可进行影像检查,并且能够将乳腺的代谢状态进行量化表示,鉴别出乳腺肿瘤的类型。

李继红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626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2300例患者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结论在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中,利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通过分析血氧含量,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乳腺肿瘤的类型,并且创伤小,痛苦少,无其他副作用。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08-01 在我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可见于各年龄群体的女性,并且致死率较高。

在针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以其方便、快捷,且无创伤、无痛苦,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项检查诊断技术[1]。

乳腺血氧检查技术在乳腺癌早期即可进行影像检查,并且能够将乳腺的代谢状态进行量化表示,鉴别出乳腺肿瘤的类型。

现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患者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300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患者,年龄17~75岁之间,平均年龄32±3.2岁。

所有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本组研究使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测仪(机器型号:GJM-GT6,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

检查方法:取患者前倾坐位,保持两侧乳房裸露在外,光源探头置于乳房各部位进行探查,明确乳房发生病变部位的灰影、血管生长和血流状况、血管现象等。

并对乳腺病变部位的血氧值进行检测。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诊断系统检查,此外对部分患者给予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临床手术治疗,进行确诊。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采用x-±s表示,采用x2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后结果见下表1,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

表1
3 讨论
在我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可见于各年龄群体的女性,并且致死率较高,给广大女性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长期以来,临床上试图以一种更简便、更快捷且更经济的新型诊断技术,来实现对本病的准确诊断。

诞生于1971年的“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形成”理论,指出了肿瘤与血管生长之间的密切关系。

肿瘤的发展有赖于新生血管为其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其能够从良性转变为恶性疯长的肿瘤,为现代临床诊断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医学条件下,我们尚不能实现直接对新血管直接成像,而乳腺血氧功能检查仪则通过对机体内血管异常的病变诊断,有效填补了这一个空白。

其诊断原理主要是:光谱为600-1000纳米红光、红外光区域,能够有效探查到人体组织深数厘米的位置,一般组织呈相对透明状。

通常状态下,乳腺组织中血红蛋白的浓度相比于其他吸光物质的浓度要高出很多,因此乳腺组织对光吸收的能力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来决定,在600-805纳米的波长范围内,血液对光的吸收系数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而在805-100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血液对光的的吸收系数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2]。

据此如果在805纳米的两侧,各选择一个固定值波长的光照射到乳腺两侧的正常组织和发生病变的组织,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各类数值建立起对应关系,并直接输出检测结果,即可通过检查得到发生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血氧含量差值,从而达到诊断筛查的目的。

本组资料显示,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

总之,在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中,利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通过分析血氧含量,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乳腺肿瘤的类型,并且创伤小,痛苦少,无其他副作用。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淑贤,马红.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在妇女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5(12):135-138.
[2]周莲珠,陶静.红外线乳腺诊断仪与乳腺B超在乳腺癌普查中的联合应用[J].现代医院,2010,10(11):7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