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发育过程组图
小蝌蚪到青蛙的变化

小蝌蚪到青蛙的变化
经历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消失—变成青蛙5个过程。
1、生长初期:蝌蚪刚孵出3天内不会吃任何东西,主要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
过早喂食容易导致其死亡。
3天后蝌蚪的活动量会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就会开始觅食,
可以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饲喂,并适当加入一些天然浮游生物。
2、生长前期:小蝌蚪孵出10天以后,它的食量就会增大,生长发育加快,会开始寻找新的
食物。
但是其消化功还是比较弱,此时饲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蝌蚪成活率。
因此,在饲养
上必须补充饵料,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
3、生长中期: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会越来越好,为了使蝌蚪消化道发育,20日龄后蝌蚪除
了可以投饲糊汁饵料外,还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
4、生长后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变为幼蛙的重要时期,蝌蚪在这一阶段会长出后肢和前肢,
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
50日龄左右蝌蚪的体长会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
后约2周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就会被吸收,此时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
Classified as Internal。
科学《小蝌蚪变青蛙》课件

科学《小蝌蚪变青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生命的世界》第三单元第三节《小蝌蚪变青蛙》,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变态发育的概念以及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认识变态发育的特点。
2. 学会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变态发育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显微镜、培养皿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蛙的特点。
2.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讲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培养皿中的小蝌蚪,记录其变化过程。
4.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解答学生疑问。
5.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观察记录,讨论青蛙变态发育的特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青蛙变态发育过程图。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胎发育变态发育成蛙2. 变态发育特点水生生活鳃呼吸青蛙形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青蛙变态发育过程图,标注各个阶段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了解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答案。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具体过程。
补充说明:在讲解这一部分时,教师应通过PPT、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
2024版青蛙的生长过程课件

选择观察对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青蛙进行观察,记 录其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制定观察计划
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包括观察时间、 地点、方法和记录方式等。
2024/1/28
使用专业工具
使用专业的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相 机和录音设备等,以便更好地记录和 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
记录生长数据
详细记录青蛙的生长数据,如体长、 体重、肤色和行为等,以便分析其生 长规律和特点。
2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26
自由穿梭。
2024/1/28
摄食习性
蝌蚪以浮游生物为食,变态后食性 转变为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
繁殖习性
成蛙具有繁殖能力,通过抱对、产 卵等行为进行繁殖。在繁殖季节, 雄蛙会发出响亮的鸣叫声以吸引雌 蛙。
14
04
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024/1/28
15
温度对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温度适宜性
变态期
蝌蚪逐渐长出四肢,尾部逐渐消 失,外鳃退化,内鳃形成,最终 变成幼蛙。
成蛙期
幼蛙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 成为具有典型青蛙外形的成体, 包括头部、躯干部和四肢等部分。
12
内部器官变化
消化系统
蝌蚪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随着 生长逐渐转变为捕食昆虫等动物 性食物,消化系统也相应发生变 化,如肠道长度增加、消化酶活
青蛙的皮肤需要保持湿润 以进行呼吸,适宜的湿度 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功 能。
2024/1/28
蜕皮过程
湿度对于青蛙的蜕皮过程 至关重要,过低的湿度可 能导致蜕皮困难,影响生 长。
水分平衡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破 坏青蛙体内的水分平衡, 进而影响其生理功能和生 长。
中班科学青蛙的生长过程PPT课件

由于青蛙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 源较为单一,因此它们的生长 和发育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 影响。例如,水质污染、气候 变化等都会对青蛙的生长过程 产生不良影响。
02
卵与蝌蚪阶段
卵的孵化过程
01 雌蛙产卵
雌蛙在水中产卵,同时雄蛙释放精子进行体外受 精。
02 受精卵形成
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表面具有一 层保护膜。
捕猎和贩卖
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非 法捕捉和贩卖青蛙,导致 野生青蛙数量减少。
保护青蛙及其生态环境的措施
加强环保宣传
提高公众对环保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减少 环境污染。
推广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 用,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划定自然保护区
建立青蛙自然保护区,保护其栖息地和生 态环境。
加强执法力度
雌蛙在交配后会产卵,卵 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数 量众多且排列紧密。
雄蛙会在雌蛙产卵的同时 释放精子进行受精,受精 卵在水中孵成幼蛙,最终成 长为成蛙。
05
人类对青蛙生长过程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青蛙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农药残留等污 染物进入水体,影响青蛙 的生存和繁殖。
中班科学青蛙的生长 过程PPT课件
目录
• 青蛙生长过程概述 • 卵与蝌蚪阶段 • 幼蛙阶段 • 成蛙阶段 • 人类对青蛙生长过程的影响 • 总结与延伸
01
青蛙生长过程概述
引入主题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青蛙的生活环境,引起幼儿 01 的兴趣。
简要介绍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 02 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03 孵化过程
受精卵在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孵化,逐渐发育成 为蝌蚪。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
蟾蜍
蝾螈
大鲵
一、蛙类的生殖过程:
图 片
行为 意义
受精环境
雄蛙鸣叫
雌雄抱对
促进生殖细胞排出, 提高受精率
求偶(吸引雌蛙)
水中受精(体外受精)
有性生殖
生殖方式
二、青蛙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结合视频内容并自学课本P83第二段,完成下列表格:
幼体(蝌蚪)
生活环境 水中
成体(蛙)
水中和陆地 生活习性 生理、 形态
呼吸器官
运动器官
鳃
有尾,无四肢
肺,皮肤辅助
无尾,有四肢
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等方面 有显著差异
——变态发育
总结:你能给两栖动物下个定义吗? 像这样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生活在 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 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当堂演练
变态发育。 (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___________
鳃 呼吸,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_______
生活在水中。
肺 呼吸, (4)④时期的青蛙用_________
皮肤 辅助呼吸。 _________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由此可看出青蛙的 生殖和发育在(
B
)
A水中和陆地
B水中
C陆地
D母体内
2、繁殖季节,雌雄青蛙抱对的意义是( A防御敌害
B)
B提高卵的受精率
C获取足够的食物 D促进蝌蚪的发育
3、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受精卵,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________ 蝌蚪 ,[③]_________ 幼蛙 幼蛙和 [②]_________ 成蛙 四个时期。 [④]________
《小蝌蚪变青蛙》PPT课件小班科学

青蛙的习性
栖息环境
01
青蛙栖息在各种环境中,如水域、沼泽地、草地等,部分种类
的青蛙还会在树上生活。
捕食行为
02
青蛙主要以昆虫、蜘蛛等小型动物为食,有些种类还会捕食小
鱼、蛙类等。
繁殖习性
03
青蛙通常在水中繁殖,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释放精子使卵
受精,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变成蝌蚪。
05
CHAPTER
探索青蛙的繁殖方式
通过观察或实验,让孩子们了解青蛙的繁殖过程,包括产卵 、孵化等环节。
THANKS
谢谢
蝌蚪的成长
蝌蚪的形态特征
刚孵化出来的小蝌蚪呈透明状,头部 大而圆,身体呈圆柱形,有尾巴和鳃 。随着成长,尾巴逐渐消失,鳃逐渐 转化为肺,以适应陆地生活。
蝌蚪的习性
蝌蚪喜欢栖息在水草丰盛、水流平缓 的淡水环境中,主要以浮游生物、藻 类和水生昆虫为食。
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变态过程
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称为变态。在这个过程中,蝌蚪的尾巴逐渐消失,四肢发 育出来,肺取代鳃进行呼吸。
观察小蝌蚪的习性
让孩子们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以及它们与其他水生生 物的互动。
观察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通过观察不同成长阶段的小蝌蚪,让孩子们了解它们如何从卵孵化 成小蝌蚪,再变成青蛙的过程。
模拟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准备材料
准备一些小塑料瓶、绿 色颜料、黑色珠子或其 他替代物、胶水和剪刀 等材料,制作小蝌蚪模 型。
制作小蝌蚪模型
让孩子们用黑色珠子制 作小蝌蚪的身体,用绿 色颜料涂装瓶子作为小 蝌蚪的尾巴,然后用胶 水将两者连接起来。
模拟生长过程
将制作好的小蝌蚪模型 放在一个模拟生态环境 (如小型水族箱)中, 让孩子们观察并记录它 们的变化。
《青蛙的生长》PPT大班科学课件

在寒冷季节,成蛙会进入冬眠状态。在此之前,它们会在水底或泥中 挖掘一个洞穴作为冬眠场所。
成蛙的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
成蛙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或夏季。在此期间,雄蛙会发出响亮 的鸣叫声以吸引雌蛙。
产卵行为
雌蛙在受到雄蛙吸引后,会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产卵。它们将卵产 在水中的草叶或树枝上,形成一团团的卵块。
推广生态农业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 方式,降低对青蛙生态 环境的破坏。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有 毒物质的排放,加大对 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提高公众对青蛙保护的意识
1 2
开展科普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开展青蛙保护的科普教育 ,提高公众对青蛙生态价值的认识。
举办宣传活动
人类活动对青蛙生长环境的破坏
城市化进程
城市扩张导致湿地、池塘等青蛙栖息地减少,破坏了青蛙的生态 环境。
农业活动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污染了水源和土壤,对青蛙的生长和繁殖造 成威胁。
工业污染
工业废水排放和有毒物质的泄漏,严重破坏了青蛙的生存环境。
保护青蛙及其生态环境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设立专门的青蛙保护区 ,保护其生态环境,为 青蛙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
。
食物来源
主要以昆虫、蜘蛛、蜗牛等小型动 物为食,也会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活动时间
幼蛙在夜晚和清晨活动较为频繁, 白天则躲藏在草丛或石缝中。
幼蛙的成长过程
生长速度
幼蛙的生长速度较快,几个月内 就能长到成年蛙的一半大小。
变态发育
在成长过程中,幼蛙会经历变态 发育,即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发 生显著变化,逐渐适应陆地生活
食物对青蛙生长的影响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完整版)

眼睛
青蛙的眼睛特别大,向 外突出,能够观察周围
的环境。
鼻子
青蛙的鼻子较小,位于 眼睛的下方,用于嗅闻
气味。
舌头
青蛙的舌头很长,能够 伸出口外很远,用于捕
食昆虫。
青蛙的躯干
01
02
03
04
背部颜色
青蛙的背部通常呈绿色或棕色 ,也有一些种类呈灰色或黑色
。
腹部颜色
青蛙的腹部颜色通常与背部相 反,呈浅色或白色。
供应。
总的来说,青蛙的呼吸系统和发声器官 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了解这些结 构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青蛙的生活
习性和生态行为。
05
CATALOGUE
青蛙的循环系统与排泄系统
青蛙的循环系统
心脏
青蛙拥有一颗位于其背部中央的 大心脏,负责泵送血液至全身。
血管
青蛙的全身布满了血管,用于输送 富含氧气的血液和养分。
青蛙的卵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化成蝌蚪,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时
间。
蝌蚪的发育
02
蝌蚪通过不断地生长和变化,逐渐发育出四肢和肺部,最终变
成成年的青蛙。
生长特点
03
青蛙的生长速度和体型大小因物种而异,但通常在两栖类动物
中属于相对较小的种类。
THANKS
感谢观看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 解剖(完整版)
目录
• 青蛙的外形特征 • 青蛙的皮肤与颜色 • 青蛙的内部解剖结构 • 青蛙的呼吸系统与声带 • 青蛙的循环系统与排泄系统 • 青蛙的生殖系统与发育过程
01
CATALOGUE
青蛙的外形特征
青蛙的头部
头部形状
青蛙的头部呈三角形或 圆形,与躯干相连的部
分较宽,前端略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