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合集下载

2024版青蛙的生长过程课件

2024版青蛙的生长过程课件

选择观察对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青蛙进行观察,记 录其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制定观察计划
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包括观察时间、 地点、方法和记录方式等。
2024/1/28
使用专业工具
使用专业的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相 机和录音设备等,以便更好地记录和 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
记录生长数据
详细记录青蛙的生长数据,如体长、 体重、肤色和行为等,以便分析其生 长规律和特点。
2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26
自由穿梭。
2024/1/28
摄食习性
蝌蚪以浮游生物为食,变态后食性 转变为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
繁殖习性
成蛙具有繁殖能力,通过抱对、产 卵等行为进行繁殖。在繁殖季节, 雄蛙会发出响亮的鸣叫声以吸引雌 蛙。
14
04
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024/1/28
15
温度对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温度适宜性
变态期
蝌蚪逐渐长出四肢,尾部逐渐消 失,外鳃退化,内鳃形成,最终 变成幼蛙。
成蛙期
幼蛙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 成为具有典型青蛙外形的成体, 包括头部、躯干部和四肢等部分。
12
内部器官变化
消化系统
蝌蚪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随着 生长逐渐转变为捕食昆虫等动物 性食物,消化系统也相应发生变 化,如肠道长度增加、消化酶活
青蛙的皮肤需要保持湿润 以进行呼吸,适宜的湿度 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功 能。
2024/1/28
蜕皮过程
湿度对于青蛙的蜕皮过程 至关重要,过低的湿度可 能导致蜕皮困难,影响生 长。
水分平衡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破 坏青蛙体内的水分平衡, 进而影响其生理功能和生 长。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以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青蛙是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两栖动物,它们经历了七个发育阶段,从蛋到蝌蚪再到成年青蛙。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蛙的成长过程。

第一阶段:产卵青蛙的生命周期始于产卵阶段。

雌性青蛙在适合的水域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产卵,通常是静水中的植物叶片上或者水底的石头上。

每颗卵都被包裹在一层透明的凝胶中,这层凝胶可以保护卵不受外界的伤害。

第二阶段:卵在卵中,青蛙的胚胎逐渐发育。

卵中的胚胎通过吸收周围的水分和氧气来生长。

在这个阶段,卵的外部可以看到一个个黑点,这些黑点是青蛙的眼睛。

第三阶段:孵化当卵中的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开始孵化。

孵化时,胚胎会用头部的尖锐结构破开卵壳。

一旦孵化完成,青蛙蝌蚪就会从卵壳中游出。

第四阶段:蝌蚪青蛙孵化出来的是蝌蚪。

蝌蚪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和没有腿的身体。

它们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植物和浮游生物为食。

蝌蚪会通过摆动身体左右晃动尾巴来游泳。

第五阶段:后脚出现在蝌蚪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后腿开始生长。

一开始,后腿只是小小的突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变长。

这标志着蝌蚪即将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第六阶段:前脚出现在后腿发育完成后,蝌蚪的前腿开始生长。

前腿的生长速度比后腿要慢一些,但最终也会完全发育。

当蝌蚪长出前腿后,它们可以用前后腿一起爬行。

第七阶段:成年青蛙当蝌蚪的四肢都发育完全后,它们就会变成成年青蛙。

成年青蛙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和弹跳力强的后腿。

它们可以离开水域,进入陆地上的树林或者草地。

成年青蛙以昆虫或者其他小型动物为食,通过舌头的快速伸缩捕捉猎物。

总结起来,青蛙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产卵、卵、孵化、蝌蚪、后脚出现、前脚出现和成年青蛙。

每个阶段都是青蛙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部分,它们经历了从无足无鳞的蛋到有四肢的成年青蛙的全过程。

青蛙的成长过程不仅是自然界中的奇迹,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丽和有趣的景象。

青蛙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过程大体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蛙。

蛙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形变化程度较大,对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有:卵期、卵胚期、外鳃期、后肢发育生出期、前肢生出期、尾萎缩期、尾消失期(幼蛙期)这七个生长发育期。

青蛙的生活习性:
1、温度: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

在自然条件下,青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

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

次年早春温度回升时结束冬眠。

水温超过32℃级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

2、湿度:湿度是青蛙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粘液来包吃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蛙的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

湿度和温度还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要求湿度越高,否则温度高环境干燥,水分蒸发快对蛙生长、生存都不利。

3、光照: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平时喜欢在向阳、有阴的草丛中栖息。

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4、水质:青蛙的卵在水中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因此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始终溶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

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直接从空气得到氧气,但其皮肤仍有辅助呼吸辅助呼吸作用。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以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卵阶段在青蛙的生命周期中,最初的阶段是卵阶段。

青蛙的生命从一个小小的卵开始,这个卵通常被母青蛙放在水中。

卵是由一层透明的胶质包裹着的,这层胶质可以保护卵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在卵内,青蛙的胚胎开始发育,最终成长为一个小青蛙。

二、孵化阶段在卵内发育一段时间后,青蛙的胚胎最终进入孵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卵壳开始破裂,小青蛙逐渐从卵中钻出来。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小青蛙需要用嘴巴啄破卵壳,然后挣扎着爬出来。

一旦成功孵化,小青蛙会在水中寻找食物和安全。

三、蝌蚪阶段一旦小青蛙孵化出来,它会进入蝌蚪阶段。

蝌蚪是青蛙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它们是水生生物。

在这个阶段,蝌蚪没有四肢,呼吸通过鳃进行。

它们会在水中游动,寻找适合的食物。

蝌蚪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为食。

在蝌蚪阶段,它们会不断生长,并逐渐形成后腿和前腿。

四、四足动物阶段在蝌蚪阶段的末尾,青蛙开始进入四足动物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蛙的后腿和前腿会逐渐长出来,并且它们的尾巴会逐渐消失。

青蛙也会开始从水中爬上陆地,寻找其他的食物和栖息地。

这个阶段是青蛙从水生动物转变为陆生动物的关键时期。

五、亚成体阶段亚成体阶段是青蛙发育的下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蛙的身体逐渐成熟,变得更加强壮。

它们的皮肤会变得更加光滑,颜色也会更加鲜艳。

亚成体青蛙会继续在陆地上生活,寻找食物并繁殖。

六、成体阶段成体阶段是青蛙的最终发育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蛙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可以进行繁殖。

成体青蛙会在适合的季节寻找伴侣,进行交配。

青蛙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产卵来完成的,雄性青蛙会在水中产生精子,雌性青蛙会在水中产下卵子。

七、老年阶段最后一个发育阶段是老年阶段。

青蛙的寿命通常在几年到十几年之间,具体取决于物种和环境条件。

在老年阶段,青蛙的身体会逐渐衰老,活动能力也会下降。

最终,青蛙会死亡,为新一代的青蛙让出生存的空间。

总结起来,青蛙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七个发育阶段:卵阶段、孵化阶段、蝌蚪阶段、四足动物阶段、亚成体阶段、成体阶段和老年阶段。

青蛙生长的流程图配上一段话

青蛙生长的流程图配上一段话

青蛙生长的流程图配上一段话
1、受精卵
青蛙的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同时雄蛙排精,精、卵即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避免了时间差,大大提高了受精率。

2、蝌蚪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

由于口内尚未出现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出现,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

3、幼蛙
蝌蚪经过变态发育长出四肢,尾部被吸收,上岸生活,由于生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生命力很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如环境干燥,烈日曝晒,大雨拍打等都会使它死亡。

4、成蛙
幼蛙再经过一系列的生长,最终长成成蛙,由于皮肤裸露,不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它们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怕干旱和寒冷,所以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

大牛蛙生物实验报告

大牛蛙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大牛蛙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特征观察二、所属课程名称生物科学实验三、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张三,学号123456,合作者李四,学号654321四、实验日期和地点2023年4月15日,生物实验室五、实验目的1. 观察大牛蛙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过程。

2. 研究大牛蛙的生理特征,包括呼吸、摄食、生殖等。

3. 分析大牛蛙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六、实验原理大牛蛙(Rana catesbeiana)是一种两栖动物,属于无尾目蛙科。

它们具有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生活方式,是研究两栖动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特征的良好材料。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牛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理特征,了解其生命活动规律,探讨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牛蛙若干只,种子、土壤、阳光、水等。

2. 实验仪器:解剖镜、显微镜、量筒、温度计、秒表等。

八、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大牛蛙的生长发育过程:a. 观察大牛蛙的形态特征,包括体型、皮肤、眼睛等。

b. 记录大牛蛙的发育阶段,如蝌蚪期、幼蛙期、成蛙期等。

c. 观察大牛蛙的生长速度,记录其体长、体重等指标。

2. 研究大牛蛙的生理特征:a. 观察大牛蛙的呼吸方式,记录其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

b. 观察大牛蛙的摄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和摄食量。

c. 观察大牛蛙的生殖特征,记录其繁殖季节、繁殖方式等。

3. 分析大牛蛙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 分析大牛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如捕食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等。

b. 分析大牛蛙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用、观赏等。

c. 分析大牛蛙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食物链中的角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九、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牛蛙的生长发育过程:a. 大牛蛙的形态特征:体型扁平,皮肤光滑,眼睛大而有光泽。

b. 发育阶段:蝌蚪期、幼蛙期、成蛙期。

c. 生长速度:大牛蛙的生长速度较快,从蝌蚪到成蛙需要约2-3年时间。

2. 大牛蛙的生理特征:a. 呼吸方式:大牛蛙的呼吸方式为肺呼吸和皮肤呼吸。

实践性科学教案:如何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

实践性科学教案:如何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

实践性科学教案:如何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实践观察和记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生物观察能力和生物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包括从蝌蚪到青蛙的全过程,以及青蛙的生态特点。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理论授课+实践观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实物、记录数据等方式来完成青蛙成长过程的观察。

四、教学流程1.预热环节教师介绍本次实践性科学教案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关于青蛙的一些认识或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共享各自心中的问题或想法,学们畅所欲言。

2.理论授课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青蛙的特点,包括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基本信息,并介绍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蝌蚪的生长、青蛙生长的时期和各阶段的特征等。

3.实践观察环节学生们在寻找青蛙的栖息地之后,用容器捕捉到蝌蚪,带回课堂进行观察。

老师示范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开始实践观察。

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蝌蚪的特征、体型,记录其体重、体长等信息,观察其行为习性、吃的食物类型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将不断观察蝌蚪的变化,记录和比对不同时间的观察数据。

当蝌蚪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将其放回自然环境中。

4.数据分析环节学生们回到课堂后,将观察数据整理、记录下来,并且交换每组观察数据。

学生组间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蝌蚪的特征和发生的变化,学生对于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并讨论它们的原因。

5.课堂总结环节在本环节,教师将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实践的结果、发现未处理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再介绍一些关于青蛙生活习性、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在学生成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比对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质量与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

而真正的成功在于,学生能否在实验过程中获得自我增长、自我挑战并获得学习成果,进而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

青蛙的观察生长日记

青蛙的观察生长日记

青蛙的观察生长日记青蛙的观察生长日记第一天:今天我在田边的小河里发现了一个小青蛙,它的身体只有指尖大小,深绿色的皮肤上布满了细小的黑点,非常可爱。

我决定将它带回家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它是如何成长的。

第二天:小青蛙在透明的玻璃坛子里游来游去,它的姿态非常优雅。

我给它准备了一些蚕豆作为食物,看它如何捕食。

果然,小青蛙敏捷的舌头一出一收,吃掉了几只蚕豆,就饱了。

我在坛子里放了一盆水,小青蛙就可以在里面游泳。

第三天:今天我发现小青蛙的身体已经长大了一些,背上的黑点也变得更明显了。

我给它准备了一片熟地瓜叶,它好奇地跳了过来,舌头一伸一缩,就把叶子吃光了。

我观察到小青蛙的眼睛不像人的眼睛一样可以转动,它需要整个头部转动才能改变视线方向。

第四天:小青蛙的变化真是令人惊讶!它的身体更加肥壮,黑点也更多了。

我给它准备了一只蚂蚁,小青蛙一口就把它吃掉了。

原来青蛙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它们可以捕食各种昆虫。

我还发现小青蛙可以通过喷射舌头的方式捕食,当它发现猎物时,舌头会迅速伸出,将猎物一下子吞进嘴里。

第五天:小青蛙的进食量越来越大,一天可以吃掉好几只蚯蚓。

我观察到它在吞食小动物时,喉咙会上下蠕动,帮助它将食物顺利吞咽。

而且它还在玻璃坛子里表演了一场有趣的跳跃秀,一跳就可以跳到坛子的另一边。

第六天:小青蛙的触角长出来了,它在游泳的时候会频繁运用触角来判断周围环境。

我看它好像还在试图爬上坛子的边缘,不知道是不是想要自由。

但是我担心如果它出了坛子,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还是决定继续观察。

第七天:今天早上我发现小青蛙不见了,我把周围的所有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它。

后来我发现它藏在了坛子的角落里。

我决定去买一个大一点的缸子,给小青蛙更多的空间。

我会继续观察小青蛙的成长,看它是否会有更大的变化。

第八天:我把小青蛙放进了新的缸子里,它好像很喜欢新家一样,在缸子里活动的更加自由自在了。

它开始长出了两条后腿,每天都能看到它在努力地练习跳跃,好像在为将来离开水域做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背景】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发育类型
大部分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每年四月中下
旬进入青蛙的繁殖
季节。

雌雄蛙经抱
对将卵细胞和精子
产在水中,青蛙从
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的过程是在水中进
行的。

由受精卵刚孵化出的蝌蚪,用头部两侧的外鳃进行呼吸。

随着外鳃的消失,长出内鳃,这时的蝌蚪不仅外形像鱼,而且内部结构也与鱼相似。

经过40多天,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随着尾和内鳃的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能够登陆的成蛙。

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而且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有着显著的变化,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动手做】观察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蛙卵的采集
青蛙在春季繁殖。

要采集新鲜的青蛙受精卵,最好在雨后(特别是大雨后)的第二三天,早晨6点之前,在稻田、水沟和池塘的水中
采集。

青蛙的受精卵呈球形,直径为
1.7~2mm,卵外包有胶质膜,卵彼此
相连组成卵块。

发现卵块后,先取一
些水和水草,盛在预先准备好的桶中,
然后用长柄勺轻轻地从水中捞出蛙卵
块,移入桶中。

捞取蛙卵块时需注意:
不能用力过猛,更不能把卵块随意倾倒入桶中。

(二)受精卵的孵化
要使受精卵孵化成蝌蚪,最好采
用青蛙自然产卵水域中的水。

如果
用自来水,应该先用沙进行过滤,
放置1天后才可以使用。

青蛙胚胎
的发育需要足够的氧气,每100mL
水中最多放50个受精卵,容器盛水深度以3~10cm为宜,最深不要超过15cm,最好在水中放些水草。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

满足了以上条件,受精卵经过三四昼夜,就能孵化成蝌蚪出膜。

(三)蝌蚪的饲养
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最简便的饵料是馒头碎屑或碎饭粒,也
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或敲碎螺蛳作
为动物性饲料。

初期给饲料要少,
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
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
引起腐败。

要保持水质清新,每隔
一两天换一次水。

在饲养过程中,
每天观察记录蝌蚪的变化。

(四)幼蛙的登陆
蝌蚪发育成幼蛙后,幼蛙可以离水登陆,再逐渐长成为成蛙。

当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成带有短尾的幼蛙,并开始用肺呼吸时,必须放去一部分水,露出半个缸底或在水面上放一块小木条,以供幼蛙登陆用,也可以用小石块代替。

待观察结束,可将幼蛙放归大自然。

【继续做】寻找两栖动物大家庭中的成员
地球上现存的两栖动物的物种较少,常见的种类有:青蛙、大鲵、蝾螈、蟾蜍等。

春暖花开的时节,同学们可以到池塘、水沟边或清澈的小溪中寻找两栖动物的踪迹,认识两栖动物大家庭中的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