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操作手册V1.0
智能交通出行服务平台操作手册

智能交通出行服务平台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2)1.1 平台简介 (2)1.2 功能特点 (3)1.2.1 信息查询 (3)1.2.2 在线交流 (3)1.2.3 数据处理 (3)1.2.4 安全保障 (3)1.2.5 个性化定制 (3)1.2.6 持续更新 (3)第二章:注册与登录 (3)2.1 用户注册 (3)2.2 用户登录 (4)2.3 忘记密码 (4)第三章:个人资料管理 (5)3.1 用户信息修改 (5)3.1.1 修改用户基本信息 (5)3.1.2 修改密码 (5)3.1.3 信息验证与审核 (5)3.2 行驶证信息录入 (5)3.2.1 录入行驶证基本信息 (5)3.2.2 录入车辆照片 (5)3.2.3 信息验证与审核 (6)3.3 驾驶证信息录入 (6)3.3.1 录入驾驶证基本信息 (6)3.3.2 录入驾驶证照片 (6)3.3.3 信息验证与审核 (6)第四章:行程规划 (6)4.1 起始点与目的地设置 (6)4.2 路线规划与优化 (6)4.3 实时路况查询 (7)第五章:出行服务 (7)5.1 出行方式选择 (7)5.2 实时打车服务 (8)5.3 公共交通查询 (8)第六章:智能导航 (8)6.1 导航界面介绍 (8)6.1.1 界面布局 (8)6.1.2 功能模块 (8)6.2 实时语音导航 (9)6.2.1 语音播报内容 (9)6.2.2 语音识别与合成 (9)6.2.3 语音导航设置 (9)6.3 路线偏航提醒 (9)6.3.1 偏航检测 (9)6.3.2 提醒方式 (9)6.3.3 偏航处理 (10)第七章:车辆管理 (10)7.1 车辆信息查询 (10)7.1.1 车辆基本信息查询 (10)7.1.2 车辆状态查询 (10)7.2 车辆违章查询 (10)7.2.1 违章查询途径 (11)7.2.2 违章处理 (11)7.3 车辆保养提醒 (11)7.3.1 保养周期提醒 (11)7.3.2 保养项目提醒 (11)7.3.3 保养服务预约 (11)第八章:费用管理 (12)8.1 费用统计 (12)8.2 费用报销 (12)8.3 费用预警 (12)第九章:安全驾驶 (13)9.1 安全驾驶提示 (13)9.2 处理指南 (13)9.3 应急处理 (14)第十章:社交互动 (14)10.1 好友管理 (14)10.2 行程分享 (15)10.3 活动参与 (15)第十一章:系统设置 (15)11.1 语言设置 (15)11.2 通知设置 (16)11.3 系统更新 (16)第十二章:帮助与反馈 (16)12.1 常见问题解答 (17)12.2 用户反馈 (17)12.3 联系客服 (17)第一章:概述1.1 平台简介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平台应运而生,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线上服务环境。
交通运输行业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使用教程与交通流优化

交通运输行业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使用教程与交通流优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应用的交通管理系统,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促进交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本文将为您提供交通运输行业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使用教程与交通流优化的相关内容。
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使用教程1. 硬件设备安装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交通监控摄像头、车牌识别设备、电子屏幕、信号灯控制器等。
在安装这些设备时,需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安装,并注意设备位置的选择和安装高度。
2. 软件配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软件配置包括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设备的管理和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在进行软件配置时,需根据系统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相应设置,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参数调整。
3. 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采集交通监控设备所获取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供交通状况的实时信息。
在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时,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系统要求进行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操作。
4. 交通状况监控与管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交通状况,并对交通流量、拥堵情况等进行管理。
在进行交通状况监控与管理时,需根据系统提供的功能进行监控操作,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交通拥堵等问题。
二、交通流优化1. 交通信号优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优化,能够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在进行交通信号优化时,需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合理调整信号灯的时间间隔,以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和交通拥堵。
2. 路网分析与规划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和规划,通过优化道路布局和道路设计,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在进行路网分析与规划时,需根据路况、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合理安排道路的建设和改善。
3. 交通流量预测与调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型预测,对未来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调控。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软件使用手册

目录第一章版本说明1第二章软件设计原则22.1 软件特点22.2 业务方案框架32.3 应用软件架构设计32.4 系统软件选型分析4第三章系统的安装部署43.1 电子警察服务器的安装4第四章软件功能模块介绍44.1启动54.2 登陆54.3 设备管理54.4 实时数据54.5 黑名单管理64.6 红名单管理64.7 数据检索64.8 流量管理74.9 用户管理84.10 日志管理8附录A IIS简介9第一章版本说明版本说明河南联大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分为八大业务处理模块及一个安全管理认证系统,在实际中应针对不同的应用及需求予以选择配备;如本系统发生变化,恕不予以通知,请向河南省联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索取最新版本.第二章软件设计原则河南省联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联大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是一个综合性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具有实时数据管理模块、黑名单管理模块、红名单管理模块、图像监控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违法业务处理模块、违法数据统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八大模块及一个安全管理认证系统.它实现了对实时布控、视频监控、交通信息采集、违法业务、处罚业务、前端设备管理等系统的管理与综合利用.2.1 软件特点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和B/S 结构的来实现,具有下列特点:1.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2. 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3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4. 开发简单,共享性强.从而减少额外开发的IT投入及其应用的复杂性.本系统将交通信息采集、电子警察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指挥调度反应能力.支持基于权限的安全访问机制,通过统一的角色和权限管理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得到保证.可以与机动车管理系统、驾驶员管理系统、交通违法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可以与视频监控系统结合,在系统中直接调用视频;系统具有具有灵活的适应性和强大的兼容性.使用XML 作为数据中介,可以实现不同数据结构中数据的交换与集成,从而可以获取集成不同厂家的各种设备数据,提高各种资源的共享与兼容.具有开放扩展性,系统提供开放的接口协议,支持将来其他的扩充系统接入〔如交通信号控制、GPS定位、接处警系统等〕.2.2业务方案框架通过对公安交通管理涉及到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警工作范围的信息采集、处理、交换、查询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交警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反应能力.现有平台已经集成了卡口、电子警察、监控、测速等多个子系统.实现所有工作点、所有部门之间数据统一管理.全程操作日志跟踪,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系统管理和信息集成上提出面向业务的行业平台,行业平台以违法处理、稽查布控、指挥调度、勤务管理等业务为主,业务更加贴近实际使用,同时可以针对当地进行定制.兼容不同前端监控设备,可以将这些监控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实现对其他平台的对接,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全部基于标准WEBService服务.2.3应用软件架构设计1〕设计概述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可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一些架构模式〔如:MVC〕和设计模式〔如:Singleton,Facade,Factory 等〕复用已经封装好的PatternPub.jar的一些组件.2〕体系架构分析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都在设计时考虑了对群集的支持.通过采用多层应用程序模型架构,特别是合理利用EJB组件来进行事务控制,可以实现系统对群集的支持,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分布式三层架构:1.数据访问层,在数据访问层DataAccess中,完全采用"面向对象接口编程"思想,同时使用设计模式中的工厂模式为主.抽象出来的数据库访问模块,脱离了与具体数据库的依赖,从而使得整个数据库访问层可根据数据库迁移.2.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的核心模块包含了整个系统的核心业务.在业务逻辑层中,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而必须通过数据访问层,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业务逻辑层将表示层提出的请求转换为对数据访问层的请求,并将数据服务层返回的结果提交给表示层.对数据访问业务的调用是通过接口完成的.如果此时需要修改数据访问层的具体实现,只要不涉及到接口定义,那么业务逻辑层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3.表示层,是三层结构中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层,表示层的设计与实现是要有方便、友好的客户交互界面.三层模式较好的保证了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2.4系统软件选型分析4.1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分析针对公安部统一的信息基础架构建设系统现状和兼容性,我们推荐采ORACLE10g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1> 引入了共享SQL和多线索服务器体系结构.这减少了ORACLE的资源占用,并增强了ORACLE的能力,使之在低档软硬件平台上用较少的资源就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而在高档平台上可以支持成百上千个用户.2>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在数据库管理功能、完整性检查、安全性、一致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3>支持大量多媒体数据,如二进制图形、声音、动画以及多维数据结构等.4>提供了与第三代高级语言的接口软件PRO*系列,能在C,C++等主语言中嵌入SQL语句及过程化<PL/SQL>语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纵.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5>提供了新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力.可通过网络较方便地读写远端数据库里的数据,并有对称复制的技术.第三章系统的安装部署3.1电子警察服务器的安装安装管理软件运行cNetStar.msi或者setup.exe<运行一个即可>第四章软件功能模块介绍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4.1 启动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是建立在WEB应用服务器上的B/S架构的应用管理平台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IP地址的方式来启动平台登陆界面:4.2 登陆启动用户界面后,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注:初始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admin〕,单击[登陆]〔注:登陆失败时可根据相关提示,重新登陆〕.登陆成功后,可进入如下界面:4.3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对前端设备进行管理编辑.下设模块为:●监控点管理选择[监控点管理],进入已添加设备的列表界面,用户可以在该界面对已添加的设备进行修改、删除的编辑动作.●添加监控点选择[添加监控点],弹出前段设备添加界面〔如图〕,用户可以在该界面编辑添加前端监控设备的IP地址、监控路口名字、监控路口方向、监控路口位置选择[确定添加]按钮将前端设备添加至管理平台;4.4 实时数据实时数据模块主要用来实时浏览并接受前端传输过来的信息的功能,同时在有违法行为时会自动提供报警信息显示.下设模块为:●实时违法数据选择[实时违法数据],用户可以在界面中看到通过前端设备抓拍到的违法车辆的信息以及违法类型:●实时卡口数据选择[实时卡口数据],用户可以实时浏览到每个通过前端监控系统的车辆信息:4.5 黑名单管理黑名单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违法车辆信息的进行编辑录入.已添加入黑名单的车辆,被前端设备再次抓拍到,在管理平台的的实时数据记录显示条颜色为灰色报警显示,同时可以通过查询记录查看该车辆的具体违法记录.下设子模块包括:●管理黑名单选择[管理黑名单],用户可以在该界面进行黑名单的添加、删除、编辑修改、实时刷新黑名单界面、获得黑名单列表信息等功能操作:●添加黑名单选择[添加黑名单],用户可以在该界面将违法车辆的车牌信息以及违法原因添加到数据库,同时在管理黑名单界面可查询到:●批量添加黑名单4.6 红名单管理红名单管理主要实现将一些特殊用途车辆信息录入数据库功能,同时该车辆通过前端监控点的实时数据记录显示为红色报警颜色.下设子模块为:●管理红名单选择[管理红名单],用户可以在该界面进行红名单车辆信息的添加、删除、编辑修改、导出红名单信息的操作:4.7 数据检索数据检索模块主要通过利用平台管理客户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功能.下设子模块:●过往车辆记录选择[过往车辆记录],用户可以在该界面中设置查询的时间段、交通违法类型、交通违法地点、号牌号码参数,然后对查询到的信息导出EXCEL表:对在列表中选择的记录进行单条记录审核的功能.●已审核信息查询选择[已审核信息查询],用户可以在该界面中设置查询的时间段、数据查询类型、交通违法地点、号牌号码等参数,然后对查询到的信息导出EXCEL表,批量审核入库等功能.对在列表中选择的记录进行单条记录审核入库的功能●导入车辆图片上传图片功能.4 .8 流量管理流量管理模块主要用于查询统计显示某段时间的通过某一固定地点的所有以及违法车辆信息,下设子模块:●系统违法统计●违法类型统计选择[系统违法统计],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输入设置查询时间和地点参数后,选择[开始统计]按钮,即可查询到所设参数的对应数据统计信息.选择[违法类型统计],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输入设置查询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地点参数后,选择[开始统计]按钮,即可查询到所设参数的所有违法类型的统计信息.4.9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模块主要用于中心管理平台的用户权限及密码的编辑管理.用户可以在该模块中添加、删除、编辑修改用户权限等操作.下设子模块:●添加用户选则[添加用户],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设置用户登陆名、密码、真实姓名等参数,并且可以通过[角色]选项设置所添加用户的权限类型.设置完各参数选择[保存]按钮即可添加用户,同时可以使用新添加用户登陆管理中心管理平台:●用户管理选择[用户管理],用户可以在管理用户界面在系统中添加用户、对已添加的用户进行权限密码的编辑修改、删除已添加用户、将已添加的用户信息用EXCEL 表格式导出等操作:●用户权限管理选择[权限管理],用户可以对用户设置查看权限.●修改密码选择[修改密码],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设置自身登陆的新密码:4.10 日志管理日志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登陆到管理平台的用户日常操作数据的记录,通过查看日志信息,管理员用户可以了解到每一位管理平台用户在任一时间段进行的操作信息,便于对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对恶意操作进行防范记录,下设子模块:●操作日志管理选择[操作日志管理],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设置所要查询的时间段,选择[开始查询]按钮,即可查询出该设置时间段内的所有用户操作记录:附录A IIS简介◆IIS概念相关IIS全写为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中文全称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Web〔网页〕服务组件,其中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NNTP服务器和SMTP 服务器,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新闻服务和邮件发送等方面,它使得在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发布信息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通过IIS应用服务器,你可以发布有ASP〔Active Server Pages〕、JA V A、VBscript脚本的网页,同时,IIS 还支持一些有趣的功能,象有编辑环境的界面〔FRONTPAGE〕、有全文检索功能的〔INDEX SERVER〕、有多媒体功能的〔NET SHOW〕等.◆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对应的IIS服务器版本操作系统版本IIS服务器版本WindowsXP IIS 5.1Windows 2000 IIS 5.0Windows 2003 IIS 6.0VISTA IIS 7.0。
智慧交通出行系统操作手册

智慧交通出行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1.2.1 实时交通信息 (3)1.2.2 智能导航 (3)1.2.3 公共交通查询 (3)1.2.4 出租车服务 (3)1.2.5 私家车管理 (4)1.2.6 自行车租赁 (4)1.2.7 个性化推荐 (4)1.2.8 安全保障 (4)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4)2.1 安装环境 (4)2.2 安装步骤 (4)2.3 系统配置 (5)第三章用户注册与登录 (5)3.1 用户注册 (5)3.1.1 注册流程 (5)3.1.2 注册注意事项 (5)3.2 用户登录 (5)3.2.1 登录流程 (5)3.2.2 登录注意事项 (6)3.3 密码找回 (6)3.3.1 找回密码流程 (6)3.3.2 密码找回注意事项 (6)第四章实时路况查询 (6)4.1 路况查询界面 (6)4.1.1 界面布局 (6)4.1.2 操作说明 (6)4.2 路况信息展示 (7)4.2.1 道路状况 (7)4.2.2 交通事件 (7)4.2.3 公共交通信息 (7)4.3 路况预警 (7)4.3.1 预警内容 (7)4.3.2 预警级别 (7)4.3.3 预警响应 (7)第五章路径规划 (7)5.1 路径规划界面 (7)5.2 路径推荐 (8)5.3 路径修改 (8)第六章出行服务 (9)6.1 公共交通查询 (9)6.1.1 功能简介 (9)6.1.2 操作步骤 (9)6.1.3 注意事项 (9)6.2 出行方案推荐 (9)6.2.1 功能简介 (9)6.2.2 操作步骤 (9)6.2.3 注意事项 (9)6.3 出行费用计算 (10)6.3.1 功能简介 (10)6.3.2 操作步骤 (10)6.3.3 注意事项 (10)第七章智能停车 (10)7.1 停车场查询 (10)7.1.1 查询界面 (10)7.1.2 搜索功能 (10)7.1.3 停车场详情 (10)7.1.4 实时数据更新 (10)7.2 停车导航 (11)7.2.1 导航界面 (11)7.2.2 导航路径规划 (11)7.2.3 实时路况信息 (11)7.2.4 到达提醒 (11)7.3 停车费用计算 (11)7.3.1 费用计算规则 (11)7.3.2 费用展示 (11)7.3.3 支付方式 (11)7.3.4 费用发票 (11)第八章出行统计分析 (11)8.1 出行数据统计 (11)8.2 出行趋势分析 (12)8.3 出行建议 (12)第九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2)9.1 系统维护 (12)9.1.1 维护目的 (12)9.1.2 维护内容 (13)9.1.3 维护周期 (13)9.2 系统升级 (13)9.2.1 升级目的 (13)9.2.2 升级内容 (13)9.2.3 升级流程 (13)9.3 常见问题解答 (14)第十章安全与隐私 (14)10.1 数据安全 (14)10.1.1 数据加密 (14)10.1.2 数据备份 (14)10.1.3 数据访问控制 (15)10.2 用户隐私保护 (15)10.2.1 用户信息保护 (15)10.2.2 用户行为分析 (15)10.2.3 用户隐私设置 (15)10.3 法律法规与合规 (15)10.3.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15)10.3.2 合规性评估与监测 (15)10.3.3 用户权益保护 (15)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智慧交通出行系统是一款集成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的高效交通管理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手册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手册第1章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3)1.1 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1.2 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与目标 (3)1.3 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4)第2章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4)2.1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技术 (4)2.2 通信与网络技术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2.4 控制与优化技术 (5)第3章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5)3.1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原则与流程 (5)3.2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 (6)3.3 智能交通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6)3.4 智能交通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7)第4章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 (7)4.1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7)4.1.1 传统检测技术 (7)4.1.2 现代传感技术 (7)4.2 交通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7)4.2.1 数据预处理 (7)4.2.2 数据清洗 (8)4.3 交通信息融合与挖掘 (8)4.3.1 交通信息融合 (8)4.3.2 交通信息挖掘 (8)4.4 交通信息可视化与发布 (8)4.4.1 交通信息可视化 (8)4.4.2 交通信息发布 (8)第5章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 (8)5.1 智能信号控制策略与方法 (8)5.1.1 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8)5.1.2 智能信号控制的关键技术 (8)5.1.3 多时段信号控制策略 (9)5.1.4 动态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法 (9)5.1.5 协同优化信号控制 (9)5.2 交通拥堵管理与缓解 (9)5.2.1 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9)5.2.2 拥堵预测与评估方法 (9)5.2.3 拥堵疏导策略与措施 (9)5.2.4 公共交通优先策略 (9)5.2.5 需求管理策略 (9)5.3 道路交通事件检测与处理 (9)5.3.1 道路交通事件类型与影响 (9)5.3.2 事件自动检测技术 (9)5.3.3 事件信息处理与融合 (9)5.3.4 事件实时发布与预警 (9)5.3.5 道路交通事件应急处理 (9)5.4 交通安全保障与应急指挥 (9)5.4.1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9)5.4.2 交通安全评价与监控 (9)5.4.3 交通安全预警与防范 (9)5.4.4 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9)5.4.5 交通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 (9)5.4.6 交通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9)第6章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9)6.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9)6.2 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与优化 (9)6.3 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与导乘 (10)6.4 公共交通系统安全与节能 (10)第7章智能停车系统 (10)7.1 停车系统概述 (10)7.2 停车场智能管理与调度 (11)7.3 路边停车管理与服务 (11)7.4 停车诱导与信息发布 (11)第8章智能车联网系统 (12)8.1 车联网技术概述 (12)8.2 车联网关键技术与标准 (12)8.3 车联网应用与服务平台 (12)8.4 车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 (13)第9章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测试 (13)9.1 系统集成方法与步骤 (13)9.1.1 系统集成概述 (13)9.1.2 系统集成方法 (13)9.1.3 系统集成步骤 (13)9.2 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13)9.2.1 数据集成技术 (14)9.2.2 接口技术 (14)9.2.3 中间件技术 (14)9.3 智能交通系统测试与评估 (14)9.3.1 系统测试 (14)9.3.2 系统评估 (14)9.4 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与维护 (14)9.4.1 系统优化 (14)9.4.2 系统维护 (14)第10章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14)10.1 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政策与法规概述 (14)10.1.1 国家层面政策与法规 (14)10.1.2 行业层面政策与法规 (15)10.1.3 地方层面政策与法规 (15)10.2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15)10.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5)10.2.2 强化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5)10.2.3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15)10.2.4 加强安全监管与标准化建设 (15)10.3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地方实践 (15)10.3.1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 (15)10.3.2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 (16)10.3.3 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 (16)10.4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未来发展展望 (16)10.4.1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16)10.4.2 跨界融合加速推进 (16)10.4.3 安全与环保成为关注焦点 (16)10.4.4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16)第1章智能交通系统概述1.1 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历程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指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对传统的交通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人、车、路及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智能控制,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效率、舒适性和环保功能。
光谷智慧交通系统 使用手册说明书

光谷智慧交通系统使用手册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武汉2019年3月目录1.引言 (3)1.1编写的目的 (3)2.系统简介 (3)3.操作说明 (3)3.1登录/注册系统 (3)3.2.1登录界面 (4)3.2.2注册界面 (4)3.3工作台 (5)3.3.1文档操作 (6)3.3.1.1.打开 (6)3.3.1.2.新建 (7)3.3.1.3.保存 (7)3.3.1.4另存为 (7)3.3.2地图操作 (7)3.3.2.1放大 (7)3.3.2.1缩小 (7)3.3.2.1移动 (7)3.3.2.1复位 (7)3.4.3图层操作 (8)3.4.3.1添加矢量图层 (8)3.4.3.2添加栅格图层 (8)3.4.3.3删除所有图层 (8)3.4.3.4删除单个图层 (8)3.5.4测量工具 (8)3.5.4.1距离量算 (8)3.5.4.2面积量算 (9)3.3.5属性查看 (10)3.3.5.1属性交互查询 (10)3.3.5.1.1圆形查询 (10)3.3.5.1.2矩形查询 (11)3.3.5.1.3多边形查询 (12)3.3.5.2属性条件查询 (12)3.3.5.3查看属性表 (13)3.3.6选择工具 (14)3.3.6.1单选 (14)3.3.6.2框选 (14)3.3.6.3清除状态 (14)3.3.7路况分析 (14)3.3.7.1显示路况 (14)3.3.7.2关闭路况 (16)3.3.7.3车流量设置 (16)3.3.8道路施工公告 (17)3.3.8.1查看公告 (17)3.3.8.2设置公告 (17)3.3.9车票系统 (18)3.3.9.1余票查询 (18)3.3.9.1余票更新 (18)3.3.10路况监视预警 (19)3.3.11事件 (20)3.3.11.1创建路网分析 (20)1.引言1.1编写的目的编写本说明的目的是便于使用者了解本系统的使用方法。
设备在车上的智能交通系统指南说明书

Systems (C-ITS)What is C-ITS?Cooperat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C-ITS) use wireless technology to enable real-time vehicle-to-vehicle and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This in turn enables far greater coordination between road users and allows the creation of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traffic flows.What will C-ITS mean for truck owners? The accumulative effect of all these services will be more efficient traffic management, with smoother flows, less congestion and fewer accidents. The primary benefit for truck drivers is that their jobs will be safer due to a reduced risk of accidents. It will also mean less unplanned downtime due to fewer collisions. Productivity should increase as smoother traffic flows will enable trucks to travel faster and also avoid heavily congested roads. This will have the added benefit of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C-ITS in practice todaySeveral truck OEMs, including Volvo Truck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testing CIT-S technologies in applications like platooning. In 2016 platooning technology was demonstrated during the European Truck Platooning Challenge where various brands of semi-automated trucks drove in columns on public roads from various European cities to the Netherlands.In Europe, the partly EU-funded C-Roads project has seen the creation of C-ITS equipped roads across the continent. These are being used to trial and test C-ITS services including warnings for slow/stationary vehicles, road works, emergency brake lights, emergency vehicles approaching, weather conditions, traffic jams and other hazards. There are also tests on services for in-house signage (where drivers are informed of road signs and speed limits), and a Green Light Optimal Speed Advisory (GLOSA) service where traffic lights can communicate light phase schedules to vehicle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ir speed.11Did you find thisinteresting?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blogs and content offers from the Volvo Trucks Knowledge Hub!。
中文大华智能交通终端管理设备DH-ITSE0804-GN5B-D_使用说明书_V1.0.0_20140326

重要安全须知
使用产品前,请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以下要求,以免您的产品和财产受到损失。
电源要求
请严格遵守当地各项电气安全标准。 请使用满足 SELV(安全超低电压)要求的电源。 请在允许的温度和湿度下运输、使用、存储本产品。 请勿将产品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或发热设备附近。 请勿将产品放置在潮湿、有灰尘或煤烟的场所。 请将产品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堵塞设备的通风口通风。 请将产品安装在稳定的场所,防止本产品坠落。 请勿将液体滴到或溅到产品上,防止液体流入设备。 请勿将其他物品放置于产品上面。 请在额定输入输出范围内使用。 请勿随意拆卸本产品。
如卡口和电警设备,主要用于向设备传输视频和图片。 “PC 客户端”是与智能交通终端管理设备在同一网段的 PC 机,用于通过 WEB 界面、快速
配置工具访问和配置设备。 “平台”是智能交通终端管理设备连接的视频管理服务器,用于集中管理设备,传输和存储
设备的图片和视频等信息。
符号约定
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1.1 产品简介 .................................................................................................................................................... 1 1.2 产品功能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系统软件操作手册V1.0 1. 系统简介
2. 系统运行环境
3. 系统软件安装
4. 系统软件启动运行
5. 系统软件操作说明
5.1、电子地图
软件的电子地图整体框架如下:进入主界面如下图。
从主界面我们可以看到,软件由功能切换面板、菜单栏、主操作界面及状态栏等组成。
菜单栏
功能切换面板
主操作界面状态栏
5.1.1、地图显示
点击电子地图与路口背景图之间的按钮进行画面的全屏操作
5.1.2、地图缩放
该地图具有3倍的缩放功能,点击电子地图的左上角的“+”表示对地图实行原基础的放大一倍,点击“-”表示对地图实行原基础的缩小一倍。
5.1.3、电子地图的拖动
在电子地图上,按住鼠标左键能拖动地图来达到观察预期所要的地图信息。
5.1.4、电子地图路口范围点击
该软件能直接在电子地图上直接点击相应的路口控制机,从而获取该路口的相关信息。
点击地图上
的图标,如点击正确,则图上的图标就会出现“√”及染色改变。
点击正确的相应的路口控制机图标表示如下图:
点击后,在路口背景图上显示了该路口的名称等信息。
5.1.4、地图输出
该软件能对地图上的任一个地图实行打印输出。
将所希望打印的地图范围设定,以软件的边框为界,然后点击右键,在下拉菜单里选择打印。
5.1.5、设计图输出
在地图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下拉菜单栏,选择路口设计图
点击路口设计图后,就会进入设计图纸的界面。
在路口设计图的界面上,双击鼠标左键,能对图纸实行全屏操作的切换。
当需要推出路口设计图回到电子点图是,按ESC键进行推出操作。
5.1.6、电子地图右键菜单
该电子点图右键菜单,包含了该软件的各大子系统的功能在里面,包括电子地图、相位编辑等等功能,
按所需的要求点击进入每一个功能键或直接在软件的功能菜单键里点击进入。
在右键下拉菜单里,部分功能键还含有其他功能选择,如选择了地理图层信息,如下图:
该地理图层信息里,包含了各种相关的信息,点击各项或全点击,就能显示出用户所需了解的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相应的图标。
如点击选择警控区和公共场所:
则在电子地图上就会显示出相对应的图标:
在电子地图右键菜单里,其他有功能键也有相对应的功能下拉键。
5.1.7、小地图拖放
在电子地图的右下角有一个小地图,与大地图相关联。
当将大地图进行放大后,该小地图能比大地图更能全部察看整体图貌并能更快地找到所需的地理画面,在小地图里拖动也能达到软件电子地图的拖动。
5.2、相位编辑
点击功能切换面板上的相位编辑按键,进入到相位编辑的界面,如下图:
5.2.1、路口背景图
软件从现场的控制机上读取现场的相位编辑情况从而在该路口背景图上显示出来,也能在该背景图
上直接点击路口的箭头方面来进行相位编辑。
5.2.2、路口名称
点击路口名称下拉框,自动弹出该地图上已安装了联网控制机的路口名称,直接点击所需的路口名称,就能与该路口的控制机联通。
5.2.3、读取相位
在保证电脑与路口控制机通讯正常的情况下,点击该按钮,能从该路口的控制机中将现场实时的相位读取到软件的终端上显示。
5.2.4、发送相位
在用户编辑完成一个所需用到该路口的相位时,点击发送相位,就能将该方案发送到该路口,并在原相位运行一周后自动运行用户发送过来的新的相位。
5.2.5、返回地图
点击该按钮,能将软件界面从相位编辑界面切换到电子地图的界面,与键盘上的ESC键功能同等。
5.2.6、相位模拟
从现场路口读取回来的相位,可以通过点击该功能键,在路口背景图上模拟现场的相位运行情况。
也可以将用户直接在软件上面编辑完成的路口相位进行模拟检测是否设计合理。
当用户进行相位编辑时,首先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
点击新建后,出现以上对话框,双击相位名称来进行名称变更。
如需增加相位,则继续点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栏里点击添加按钮。
当相位数量添加好后,则可以对相位的路口放行进行设置。
相位的路口设计在路口背景图上直接点击所需放行的方向箭头。
步骤如下:
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编辑的相位名称,然后在右边对应的路口背景图上点击所需放行的方向箭头,
如按相位名称的东边实行机动车道全方向放行,,则在路口背景图的东边机动车道方向上点击所有的箭头方向(如有其他放行情况,如单个方向放行,则可逐个方向的箭头点击),当箭头的颜色变为绿色时,表明该路口的放行情况已按用户要求设定。
人行放行也是点击路口背景图上的箭头方向按钮来设定。
设定完毕后如下图:
这时的相位表明了东边的机动车道,左转、直行、右转机动车道和南边的人行道都给予放行。
当相位“东”的放行情况设定完毕口,进入下一步的放行时间设定。
在绿灯放行时间里输入该方向的绿灯所需放行的时间,在黄灯亮时间里输入该方向的黄灯所需放行
的时间,其中在选择栏下方有绿闪、黄闪、红闪、红灯清除的功能选择。
用户可以按实际的需要来进行打勾选择然后出入相对应的时间
备注:当对“黄闪”功能键选择后,黄灯的模式就是有之前的常亮变为闪烁模式。
在各相位设定完毕后,软件会自动分析该路口的设计情况,包括路口放行情况及冲突情况。
上图相位编辑为四相位,单边放行,绿灯放行的时间为10秒,黄灯亮3秒(黄灯模式为常亮),绿灯闪烁时间为3秒,四个相位配置时间及放行方法均一致。
路口放行分析图:
由于各个路口放行的时间均一致,所以比例都是各占1/4,本软件统计的放行时间规则为:东方向有3车道左转、直行、右转,其中该用例设定左转、直行、右转单边同事放行,时间为16秒(该时间包括绿灯放行、绿灯闪烁及黄灯时间),固软件认定为左转16秒、直行16秒、右转16秒,该单边方向可行
车道(左转、直行、右转车道共3车道)放行时间=左转放行时间(16秒)+直行放行时间(16秒)+右转放行时间(16秒)=48秒。
其余车道如放行方法不一,算法都如上的运算准则计算。
车辆放行冲突分析图:
该软件具备车道冲突分析能力,并能用图例标明显示出来。
如该相位设置合理,则显示为全绿,如发生车道冲突情况,则在分析图上显示,红色部分为冲突车道部分,并能指出冲突的车道数量。
如下图:
该相位由于东边左转、直行、右转车道同时放行的情况下,西边的左转车道也放行,这情况,必然会造成东边的直行车辆跟西边左转车辆的冲突,造成交通杜塞。
固软件默认为东边的直行车道与西边的左转车道冲突,相位设置不合理。
当以上步骤设定完毕后,需在方案属性描述栏里填写相关的信息来进行保存。
最后点击保存方案按钮,弹出对话框来进行相位保存。
当保存成功楼,则在相位方案名称里显示已编辑的内容。
保存成功后,可以在软件界面上去进行相位模拟运行,点击相位模拟按钮
当按下相位模拟按钮后,界面自动切换到模拟实际现场的界面上进行相位模拟情况,如下图:
需要停止模拟,直接按停止模拟按钮直接退出相位模拟模式。
当与现场的路口控制机联通时,需要人工手动控制现场放行情况,则需点击手工相位。
点击后,就直接进入手动控制模式,按需求在路口背景图上将所需放行的车道直接点击车道箭头方向,当箭头方向显示绿色为放行。
5.3、年度方案
该年度方案能设定一天的各个时间段运行不同的相位方案,也可以设定一周内各个星期走不同的相位方案,还可以设定一年内的特定节假日或用户自我定义的某些特殊日期。
在这里,我们举一天为例进行不同时段的相位方案编辑。
进入年度方案界面如上图,
点击界面上的新建功能键,新建一个时段方案。
在这时段方案上可以设定一整天的不同时间段里要运行的不同相位方案,下边已一个时间段方案为例讲解。
时段方案设定如下:
07:30~08:30 运行《上班高峰方案》
08:30~10:00 运行《交通低峰方案》
10:00~11:30 运行《交通正常方案》
11:30~12:30 运行《下班高峰方案》
12:30~13:30 运行《交通低峰方案》
13:30~14:30 运行《上班高峰方案》
14:30~17:00 运行《交通正常方案》
17:00~19:00 运行《下班高峰期方案》
19:00~21:00 运行《交通正常方案》
21:00~23:00 运行《交通低峰方案》
23:00~07:00 运行《黄闪方案》
当点击界面的新建功能后,在操作界面上弹出一下图框。
按用户所需设定的时间段来增加条目。
如本案例为11个时间段,则需点击添加按钮增加时间段,也可以通过删除键来对时间段进行删除。
增加完成时间段后,就可以对时间及相位方案来进行设定,开始、结束时间的输入:在条目栏上双击鼠标左键,然后输入数字,相位方案也是通过双击条目栏来进行选择。
当全部设定完毕后,点击保存,可以对时段方案进行保存。
用户可以自定义将文件名进行保存,当保存完成后,在时段方案栏就会出现刚保存的时间方案。
保存完毕后,用户可以对路口发送该设定的时段方案,还可以根据所选择的年份运行该时段方案。
5.4、路况信息
路况信息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第一种是自动线圈检测;第二种是手工控制。
其中自动线圈检测为通过现场实际路口预埋的电子线圈测量经过该路口的车流量5.5、控制模式
5.6、通行模拟
5.7、系统管理
5.8、换肤
5.9、菜单
5.10、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