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激光通信调制方式性能分析

无线激光通信调制方式性能分析
无线激光通信调制方式性能分析

万方数据

无线激光通信调制方式性能分析

作者:赵婷, 陈宇, 宋宇, 闫志强, 张景萃, 齐雷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长春,130022

刊名:

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1(16)

参考文献(4条)

1.何攀;李晓毅;侯倩基于LED的紫外光通信调制方式研究[期刊论文]-光通信技术 2010(4)

2.毛昕蓉;李荣无线光通信调制技术的性能分析[期刊论文]-通信技术 2009(42)

3.柯熙政;席晓莉无线激光通信概论 2004

4.David JT;David R Wisely lan Neild et OPtieal wlreless:the story so far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柯熙政.陈锦妮.KE Xi-zheng.CHEN Jin-ni无线激光通信类脉冲位置调制性能比较[期刊论文]-激光技术2012,36(1)

2.赵丽丽.王挺峰.孙文涛.郭劲无线激光通信协议的设计[期刊论文]-中国光学2011,04(6)

3.卫斌.杨乾远.徐林.朱宏韬.WEI Bin.YANG Qian-yuan.XU Lin.ZHU Hong-tao一种用于大气激光通信透明传输的光端机[期刊论文]-光通信技术2010,34(7)

4.李国军.敬守钊.黄自力.唐湘成.LI Guo-un.JING Shou-zhao.HUANG Zi-li.TANG Xiang-cheng无线激光通信光发射模块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子设计工程2011,19(5)

5.王鹏.邢柳.马永青.WANG Peng.XING Liu.MA Yong-qing无线激光通信APT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光通信技术2011,35(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475873.html,/Periodical_kjzx201116019.aspx

激光通信的应用

激光通信的应用 1. 激光的定义:由受激发射的光放大产生的辐射。 2. 激光通信: 定义1:利用激光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 定义2: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大气激光通信和光纤通信。 3. 激光通信的原理: 无线激光通信设备的激光通信终端每一侧分别包括专用望远物镜(Telescope)、激光收发器部分、线路接口、电源、机械支架,部分厂商的设备还包括伺服、监控、远程管理等部分。 激光是一种光波,也具有电磁波的性质。然而。激光与一般的无线电波又有明显的不同,激光的频率为几亿兆周,是微波(超高频电磁波)频率的10万倍以上。由波长 与波速C及频率 的关系式 可知,激光的波长非常短,所以其波动性远比无线电波差。相反,激光却具有奇特的粒 子性,因而使它在军事通信中成为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 激光通信与无线电通信基本相似,在发送端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作为载波。话音信号通过发话器变为电信号送入调制器,调制器控制载波的某个参数(频率、振幅或相位)使其按话音的变化把话音信号寄载在激光光波上,通过发射望远镜(也称发射天线)发送出去在媒质中传播。在接收端,接收望远镜(也称接收天线)将激光信号按发送端的逆方向转化为话音信号。 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激光通信可分为宇宙通信(激光在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传播)、大气通信(激光在大气层以内传播)、水下通信(激光在水下传播)以及光纤通信(激光在光导纤维内传播)。四.激光通信的优缺点: 相比于微波通信等其他几种接入方式,无线激光通信主要优势包括: 1.无须授权执照 无线激光通信工作频段在365~326 THz(目前提供无线激光通信设备的厂商使用的光波长范围多在820nm~920nm),设备间无射频信号干扰,所以无需申请频率使用许可证。 2.安全保密 激光的直线定向传播方式使它的发射光束窄,方向性好, 激光光束的发散角通常都在毫弧度,甚至微弧度量级,因此具有数据传递的保密性,除非其通信链路被截断,否则数据不易外泄。

(完整word版)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 题目: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与MATLAB仿真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期:2013-2014-2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评语: 成绩: 签名: 日期:

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频带传输系统也叫数字调制系统,该系统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使其频谱搬移到适合在信道(一般为带通信道)上传输的频带上。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一样都是正弦波调制,即被调制信号都为高频正弦波。数字调制信号又称为键控信号,数字调制过程中处理的是数字信号,而载波有振幅、频率和相位3个变量,且二进制的信号只有高低电平两个逻辑量即1和0,所以调制的过程可用键控的方法由基带信号对载频信号的振幅、频率及相位进行调制,最基本的方法有3种:正交幅度调制(QAM) 、频移键控( FSK) 、相移键控( PSK) 。根据所处理的基带信号的进制不同分为二进制和多进制调制(M进制) 。 本实验采用QPSK。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 (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 (2)训练学生网络设计能力。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的能力。1.3 可行性分析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无线通信-无线激光通信收发天线快速对准系统设计

无线激光通信收发天线快速对准系统设计 于坤,王旭,张瑜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新乡 453007) 摘 要:在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天线上安装GPS接收装置,通过GPS定位来实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快速对准,解决了无线激光通信系统天线对准难的问题。对设计移动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GPS,无线激光通信,差分定位,ATP 中图分类号:TP202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of fast Alignment system for the transceivers of 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 YUN Kun,WANG Xu,ZHANG Yu (College of Physic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 The GPS sensor is installed in the emission and receiving antenna of 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The incorporation of GPS sensors provides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to establish alignment between two antennas,the difficult problem is solved. This provides a basis for designing the moving 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key words :GPS;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differential GPS,ATP 1 引 言 无线激光通信是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的完美结合,它利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激光作为信息载体, 提供了两个通信节点之间视距内的、无线和大容量的快速连接方式。目前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三方面:近地大气激光通信,地对星激光通信,星对星激光通信。无线激光通信具有容量大、造价低、施工便捷迅速、无需频谱许可、抗干扰能力强、组网灵活方便等优点,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竞相研究这一技术[1]。 在近距离无线激光通信时,通常用望远镜和红光笔来实现收发天线的对准。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而且对准精度不高。在远距离无线激光通信时,收发天线的对准就更加困难。目前还尚未报道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天线的快速对准。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收发天线端分别安装GPS接收设备,利用GPS接收设备获取收发天线的三维坐标、速度等信息。从而实现收发天线的快速对准的方法。使无线激光通信的机动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2 GPS及ATP 原理 2.1 GPS定位原理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不但可以实时提供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以及高精度的时间信息,同时GPS定位技术还具有定位速度快、使用成本低的显著优点,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泛、实用性最强的集全球精密授时、测距、导航、定位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系统。 GPS定位分为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相对定位)。单点定位就是根据一台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它只能采用伪距观测量,定位精度不高。差分定位是根据两台以上接收机的观测数据来确定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它既可采用伪距观测量也可采用相位观测量,测量精度较高[2]。在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由于是收发天线两点之间的对准,要求定位精度相对较高,因此选择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文献[2]较为详细的报道了差分定位的计算方法,本文的重点放在如何实现收发天线的对准上。 2.2 ATP工作原理 目前商用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多为自适应跟踪(Acquisition,Tracking and Pointing)系统,ATP系统不仅容易实现天线的对准,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光斑的闪烁和漂移,保证在天线振动或者受大气湍流影响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天线的实时对准,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7510009),河南师范大学院士专项基金

网络流量、应用性能分析、故障定位分析方案

. XX省农信社 基于产品的网络流量、应用性能分析、故障定位分析项目 测试报告 2019年6月11日

目录

1概述 随着大量新兴技术和业务趋势的推动,用户的网络架构、业务系统和数据流量日趋庞大、复杂。为了保证网络和业务系统运行的稳定和畅通,我们需要对网络及业务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以确保网络及应用系统可以正常、持续地运行。 应用性能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其解决方案通过监控应用系统的性能、用户感知,在应用出现异常故障时,帮助用户快速的定位和解决故障,其标准的需求如下: ?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掌握各级网络运行的趋势和规律,主动、科学地进行网络规划和策略调整,将网络管理的模式从被动变为主动: ?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实时监控网络中出现的非法流量,及时采取管控措施,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 ?应用系统出现问题(如运行缓慢或意外中断时,)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可回溯历史网络流量,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及时解决。 ?网络拥堵时,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快速判断是正常应用系统占用了带宽还是异常流量占用了带宽,立即执行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 ?从最终用户感知的角度,提供多维度的应用性能监控,实时掌握应用系统的性能状况; ?7×24小时实时监控各区域用户的真实使用体验,及时发现用户体验下降,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提升用户满意度。 ?当故障发生时,快速定位故障域,缩短故障分析时间,降低故障对最终用户造成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运维质量。 年APM市场全球分析报告与魔力象限分析,Riverbed(OPNET)公司已经成为全球这个领域的领导者。 OPNET公司的客户群体非常广泛,国内的用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民生银行,新华人寿,中国海关总署,银河证券,国信证券,电信设备供应商中包括华为、大唐电信、摩托罗拉、中兴电子及西门子等。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题目: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姓名: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系:通信工程系 专业: 年级: 学号: 教师: 2012年7月10日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摘要 扩频技术是一种信息传送技术,它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送信息所需的最小带宽。而跳频技术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衰落性及较低的信号被截获概率,成为战术通信领域应用最广的一种抗干扰手段。本文在介绍跳频通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并借助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 /Simulink 搭建仿真模型,得到了在多径信道下的误码率-信噪比曲线,从而分析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关键字:跳频、Simulink 仿真、多径、抗干扰 一.引言 跳频通信时现代通信中采用的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与定频通信相比,由于发送的信号调制在多个伪随机跳变的频率上,敌方不容易捕获到所发送的信息,有利于信号的隐藏,可以有效躲避干扰。因此,跳频技术在通信对抗尤其是卫星通信中处于特别有利的位置。扩频技术正在取代常规通信技术成为军事通信的一种主要抗干扰通信技术。因此,对扩频通信的研究,成为通信对抗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Matlab 软件仿真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过程,在多径信道下分析其抗干扰能力。 二.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扩频通信系统是一种信息处理传输系统,这种系统是利用伪随机码对被传输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之占有远远超过被传输信息所必需的最小带宽。在接收机中利用同一码对接收信号进行同步相关处理以解扩和恢复数据。现有的扩频系统可分为: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以及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其中跳频系统是如今使用最多的扩频技术。 跳频扩频的调制方式可以为二进制或M 进制的FSK(MFSK)。如果采用二进制FSK ,调制器选择两个频率中的一个,设为0f 或1f ,对应于待传输的信号0或1.得到的二进制FSK 信号是由PN 码生成器输出序列输出觉得的频率平移量,选择

无线激光通信

无线激光通信 提交老师: 姓名:鲍玉贵班级:光信二班学号:2013210220 内容摘要:从古代的利用光进行简单地信息交流,到如今快捷式的光通信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无论是“烽燧”、航灯,还是电视、电话,无一不是人类智慧在信息传播中的产物。激光是光当中特殊的一种,从它的发展历史、传播信息的原理、以及所需要的激光仪器、然后实现信息的高效、快速传递,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把它做得更好,更完善。 英文摘要:From the ancient use of light simply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o today's fast-type optical communication era, this is a huge leap forward, whether it is "beacons", navigation lights, or a television, telephone, and both are in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 product. The laser is a special kind of light which, from its history, principles of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laser equipment, and efficient, rapi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which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process. And we can do is continue to work har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make it better and better. 关键词:光信号检测器、非相干光、相干光、自动对准、编码 一、激光通信发展历史 现代人类社会三大基础结构为交通、能源、通信。交通就是转移

--BPSK通信系统的计算机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淮海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 题目:B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系(院): 学期: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评语: 成绩: 签名: 日期:

B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1绪论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号处理方面硬件设计与专业软件设计结合日趋紧密,已经有一些公司开付出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比较优秀的而且得到广大技术人员认可的有MATLAB。 MATLAB等优秀软件使仿真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通过对通信过程的仿真,我们就可以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检测某一个方案是否能够实现,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可以代替原来的方案,这样对通信的研究就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使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年手机的普及率的迅速提高就从侧面反映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是以多种先进的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移动通信的主要基本技术包括调制技术、移动信道中颠簸的传播特性、多址方式、抗干扰技术以及组网技术。在移动通信中,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关键技术,其中数字调相信号具有数字通信的诸多优点,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广泛使用它来传送各种控制信息。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通信系统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设计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设计新系统时,要对原有的系统做出修改或者进行相关研究,通常要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来衡量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择合理的系统配置和参数设置,然后进行实际应用。MATLAB 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工程计算高级语言,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各个领域。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因此,基于MATLAB的调制解调模块仿真设计对通信系统的教学和科研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通信工程专业主干课及科学计算机仿真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和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2)建立系统模型:根据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及通信系统组成情况建立所选题目的系统模型。(3)设置参数:包括信源、抽样量化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基带调制/解调器、各噪声产生器、信道、误码率计算器、星座图仪等参数的选择。(4)运行参数,进行系统仿真,得到误码率与信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林川)复习整理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林川)复习整理 对一台具有三层功能的防火墙进行测试,可以参考哪些和测试相关的RFC文档 RFC3511、RFC3222、RFC2889、RFC2544 IP包头的最大长度为多少为什么 答:60字节,固定部分20字节,可变部分40字节 在数据传输层面,用以衡量路由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吞吐量;(2)延迟;(3)丢包率;(4)背对背;(5)时延抖动;(6)背板能力;(7)系统恢复;(8)系统恢复。 什么是吞吐量简述吞吐量测试的要点 答:吞吐量是描述路由器性能优劣的最基本参数,路由设备说明书和性能测试文档中都包含该参数。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要点:零丢包率。什么是延迟为什么RFC2544规定延迟测试发包速率要小于吞吐量 答: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 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什么简述丢包率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答: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确定DUT在不同的负载和帧长度条件下的丢包率。 什么是背对背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背对背测试 答:背对背指的是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该指标用于测试路由器缓存能力。 大量的路由更新消息、频繁的文件传送和数据备份等操作都会导致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增加,甚至达到该物理介质的理论速率。为了描述此时路由器的表现,就要进行背对背突发的测试。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负载状态下,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被网络设备转发的包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的百分比。丢包率的衡量单位是以字节为计数单位,计算被落下的包字节数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字节数的百分比。 背对背: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 转发率:通过标定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交换机产品线按转发速率来进行分类。若转发速率较低,则无法支持在其所有端口之间实现全线速通信。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路由器的包转发率,也称端口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端口进行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单位通常使用pps(包每秒)来衡量。 。 网络测试定义: 以科学的方法,通过测量手段/工具,取得网络产品或正在运行网络的性能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可用性、差错率、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连接建立时间、故障检测和更改时间等。 网络测试的分类(按执行顺序):

通信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目前电信行业都在经历移动通信接替固定通信,流量业务接替话音业务的业务结构转型。全球电信行业收入近年来持续低增长,中国电信行业2014年来告别高增长时代,2014和2015年连续两年收入增幅放缓。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893亿元,同比增长5.6%。 参考工信部数据,国内电信业已经达到拐点要求,2015年移动收入占比达到32%。《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电信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8586亿元,同比增长5.2%,移动通信收入增速已经有所回升。 目前中国通信行业处于严重的国企垄断状态,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占据整个电信行业,资源无法有效配置,也无法调动产业积极性。最近3-5年三大运营商收入并未有大幅增长,且在2015年开始衰退。工信部《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完成4350亿元,较2015年略有下降,相比2015年,预计铁塔贡献了较多资本支出。国内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十二五期间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合计资本支出4386亿,2016年由于中国联通大幅削减开支以及铁塔公司的联合效应,三大运营商的计划资本支出为3582亿元,相较2015年实际资本支出下降约18%。 2014年以来,4G网络的完善促使移动流量爆发式增长;2015年以来,中移动大力推进光接入,固网带宽消费需求释放。两者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流量每2 年实现翻倍,骨干传输网光通信设备每3 年升级一次,称为“光学摩尔定

律”。我国人均移动流量呈爆发式增长,根据2017 年10 月数据,我国人均移动月度流量已达2.3G,而2016 年同期数据为931Mb,同比增幅达147%。2020 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40000EB,年复合增长率达36%,而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增长速度更为突出,2020 年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将达8806EB,占全球数据产量的22%,年复合增长率达49%。 目前电信行业在内部管理效能低下、外部互联网公司新进入加剧行业竞争前提下,正在加速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未来2-3年将是改革和拐点双重作用的关键年,有望恢复收入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预计未来3-5年国内电信行业将处于2%-6%的收入增速区间。 在业务转型替代过程中,通信行业面临着通信基础设施升级、探索产品创新、寻找新增长点等重点目标,也是未来2-3年国内通信行业的挑战和机会。我国通信行业起步相较发达国家落后,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网络建设,但整体通信网络质量不到,根据akamai的数据,到2016Q3,发达国家网速基本已经10Mbps,韩国达到26.3Mbps,而中国平均网速为5.7Mbps,仅对应发达国家5年前水平。 从产业链来看,通信设备商领域,华为、中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第四,并且近两年以20~30%的速度继续增长。 往上游光纤光缆、光器件以及再往上的制造设备、原材料等领域来看,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相比技术仍有差距,正在加大研发以实现国产替代,目前在光纤光缆、光器件、海缆等领域都有了成果。 在4G建设末期,5G技术研发积累的关键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改变国内通信行业大而不强的格局。《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5G提出目标:突破5G关键技术和产品,成为5G标准和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

通信网性能分析基础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 2-2 验证M/M/1的状态变化为一个生灭过程。 解:M/M/1排队系统在有顾客到达时,在时间(),t t t +?内从状态k 转移到k+1(k>=0)的概率为()t o t λ?+?,λ为状态k 的出生率; 当有顾客服务完毕离去时,在时间(),t t t +?内从状态k 转移到k-1(k>=1)的概率为 ()t o t μ?+?,μ为状态k 的死亡率; 在时间(),t t t +?内系统发生跳转的概率为()o t ?; 在时间(),t t t +?内系统停留在状态k 的概率为()()1t o t λμ-+?+?; 故M/M/1排队系统的状态变化为生灭过程。 2-3 对于一个概率分布{}k p ,令()∑∞ ==+++=02 210...k k k x p x p x p p X g 称为分布 {}k p 的母函数。 利用母函数求M/M/1队长的均值和方差。 解:对于M/M/1 )1(ρρ-=k k p 0≥k () '12 2''212 1 1 1()(1)(1)...(1)1[]()/1[][]()/[]([])1z k k z k k g z z z E k g z Var k k p kp g z E k E k ρρρρρρ ρ ρρ=∞ ∞===∴=-+-+=--∴== -=-=+-= -∑∑ 2-4 两个随机变量X,Y 取非负整数值,并且相互独立,令Z=X+Y ,证明:Z 的母函数为X,Y 母函数之积。根据这个性质重新证明性质2-1。 证:设Z(!!!此处应为 X ???)的分布为:...,,210p p p ,Y 的分布为:...,,210q q q 由于 {}{}{}{}{}∑∑∑=-===-===-====+==k r r k r k r k r q p r k Y p r X p r k Y r X p k Y X p k Z p 0 ,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林川复习整理完整版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林 川复习整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林川)复习整理 对一台具有三层功能的防火墙进行测试,可以参考哪些和测试相关的RFC文档?RFC3511、RFC3222、RFC2889、RFC2544 IP包头的最大长度为多少为什么 答:60字节,固定部分20字节,可变部分40字节 在数据传输层面,用以衡量路由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吞吐量;(2)延迟;(3)丢包率;(4)背对背;(5)时延抖动;(6)背板能力;(7)系统恢复;(8)系统恢复。 什么是吞吐量简述吞吐量测试的要点 答:吞吐量是描述路由器性能优劣的最基本参数,路由设备说明书和性能测试文档中都包含该参数。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要点:零丢包率。什么是延迟为什么RFC2544规定延迟测试发包速率要小于吞吐量答: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 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什么简述丢包率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答:丢包率测试的目的是确定DUT在不同的负载和帧长度条件下的丢包率。 什么是背对背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背对背测试 答:背对背指的是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该指标用于测试路由器缓存能力。 大量的路由更新消息、频繁的文件传送和数据备份等操作都会导致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增加,甚至达到该物理介质的理论速率。为了描述此时路由器的表现,就要进行背对背突发的测试。 吞吐量:是指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路由设备能够转发的最大速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延迟:是指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又叫时延。 丢包率:是指路由器在稳定负载状态下,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被网络设备转发的包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的百分比。丢包率的衡量单位是以字节为计数单位,计算被落下的包字节数占所有应该被转发的包字节数的百分比。 背对背: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以合法的最小帧间隙在传输介质上连续发送固定长度的包而不引起丢包时的包数量,IEEE规定的以太网帧间的最小帧间隙为96比特。 转发率:通过标定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交换机产品线按转发速率来进行分类。若转发速率较低,则无法支持在其所有端口之间实现全线速通信。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路由器的包转发率,也称端口吞吐量,是指路由器在某端口进行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单位通常使用pps(包每秒)来衡量。

激光无线通信技术

激光无线通信技术 激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作为“载波”,大气、海水或太空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与利用电磁波作载波的通信原理一样,只是承载信号的载波是激光,其波长更短,频率更高。与传统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相对应的,激光通信也形成了无线通信及有线通信,军事通信所关注的主要是激光无线通信。 激光无线通信具有电磁兼容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重量轻、功耗和体积小、保密性好等特点。保密性好的原因在于,一:激光具有高度定向性,发射波束非常短,通常发散角小于1弧度,在毫弧度级,二:信道速率高,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发送数据,从而减少通信持续时间。波束窄使得抗干扰抗截获能力强,通信时间短的特点使得抗侦测、防窃听的能力强。另外,及激光通信的传输带宽宽,比较适合侦察图像等的实时传输。

美国航天局(NASA )在2014年6月6日宣布,该机构5日利用激光束在3.5秒内把一段时长37秒的高清视频从国际空间站传送回地面,成功完成了一项“可能根本性改变未来太空通信的技术演示”,也预示着太空宽带时代的到来。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激光传输技术是可行的,完全可以作为下一步进行更高速率传输和实用性通信的技术基础。

应用及前景展望 1、用于提升星间通信速率 卫星微波通信的极限通信速率在2Gbps左右,近年来通信速率提升困难。而激光通信技术可以轻松实现10Gbps以上的通信速率,采用复用的手段甚至能获得Tbps 以上的通信速率。如此高的通信速率,使得太空通信如同从拨号上网时代升级到了宽带上网时代。 2、用于能源成本较高的空间通信 由于激光通信的光束发散角很小,大大降低了通信过程中信息被截取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截获空间激光通信信息的可行手段,这使激光通信具有高度的保密性。而能量的高度集中,使得落在接收机望远镜天线上的功率密度高,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可大大降低,功耗相对较低。这对应用于能源成本高昂的空间通信来说也是非常适用的。 3、用于水下通信 此外,激光在水下通信中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电磁波在水中的衰减程度较大,传统的无线电波想要穿透海水,必须使用频率极低的波段,携带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传输时间长。然而,研究发现,激光中存在一个频段——光波波长为450~570nm 的蓝绿光,海水对其吸收损耗较小,它通过海水时,不仅穿透能力强,而且方向性极好。因此,激光通信也是深海中传输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用于对潜通信、探潜探雷、测深等领域。 限制因素: 但空间激光通信中的激光是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因此存在巨大的传输损耗。空间激光通信,尤其是星地间的通信,最大的限制就是经过大气层时受到湍流,及其他天气、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次,空间激光通信链路的距离从千公裡到数亿公里不等,并且链路之间不可能有中继放大,这与地面光纤通信千公裡的链路距离相比实现起来难度大得多。比如火星与地球之间的链路,由于距离太过遥远,激光的几何损耗极大,点对点的瞄准也更为困难。

通信系统分析

一,电力通信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 1.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随着电网(电网直流输电线路)的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通信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光纤通信以其安全,稳定和可靠等特点成为线路保护,电网安全控制,信息网络等的首选通信方式。通信网的可靠稳定运行提高了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缩短了电网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时间。在防范大面积停电方面,通信畅通尤为重要。只有通信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才有保障。 因此,通信网是电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然而在电网快速发展过程中,电网的结构薄弱,运行方式安排和控制的难度增大,电网优化及新设备,新线路集中投运造成电网结构频繁变化,过渡运行方式增多,使得电网安全稳定的冗余度降低。同时一次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对于电力通信运行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构建数字化电网的重要平台。 对于数字电网的提出,发展,实现都需要电力通信作为基础架构。目前公司中的一次设备,电网运行参数,电网保护等都实现了数字化的信息采集,传送,处理,输出和控制,智能化开关,调度数据网,故障路波,电能质量检测及无人变电站的远端控制等都依赖于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传输通道。因此,通信网是建设数字化电网的前提条件。 3.建设信息化企业的重要支撑。 电力通信除了为电网安全生产和调度自动化提供支撑,为数字化电网提供平台外,更担负着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支撑重任。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公司"两个转变"中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随着"SG186","ERP","OA"等等信息化办公的实现和运行,公司系统运转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对通信通道支持更加重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通信工作对于实现公司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通信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综上所述,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网不仅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同时还是"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建设的基础。 二,电力通信系统面临的形势 随着公司以及电网的快速乃至高速发展,电力通信工作必须满足公司发展,安全生产和实现"两个转变"的需要。 目前通信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面对外界的压力,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握电力通信所面临的形势,分析其中存在的隐患,全面加强电力通信的管理,提高电力通信的安全运行水平,为公司实现"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1.电力通信压力日益增大。 随着公司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得电网的薄弱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电网对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电网安全运行要求对电网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控和准确的在线安全分析。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使得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技术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完善,实时数据的准确度更高,同时对通信的依赖性更强,对通信网的参数要求及安全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通信中断势必影响到相关装置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装置不正确动作而引发或扩大电网事故。 此外,由于电网建设任务重,建设过程中影响在线运行的通信电路中断次数增加,加之通信运行人员在数量上的欠缺,使电力通信的形势十分严峻。 2.信息化建设任务日益繁重。 伴随着OA系统的普及应用,以及办公无纸化的完善,特别是全面实施"SG186"工程建设,以及"ERP"管理系统的深入实施,使公司的信息集成化程度大幅增加。作为公司信息化

无线激光通信调制方式性能分析

万方数据

无线激光通信调制方式性能分析 作者:赵婷, 陈宇, 宋宇, 闫志强, 张景萃, 齐雷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电信学院,长春,130022 刊名: 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1(16) 参考文献(4条) 1.何攀;李晓毅;侯倩基于LED的紫外光通信调制方式研究[期刊论文]-光通信技术 2010(4) 2.毛昕蓉;李荣无线光通信调制技术的性能分析[期刊论文]-通信技术 2009(42) 3.柯熙政;席晓莉无线激光通信概论 2004 4.David JT;David R Wisely lan Neild et OPtieal wlreless:the story so far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柯熙政.陈锦妮.KE Xi-zheng.CHEN Jin-ni无线激光通信类脉冲位置调制性能比较[期刊论文]-激光技术2012,36(1) 2.赵丽丽.王挺峰.孙文涛.郭劲无线激光通信协议的设计[期刊论文]-中国光学2011,04(6) 3.卫斌.杨乾远.徐林.朱宏韬.WEI Bin.YANG Qian-yuan.XU Lin.ZHU Hong-tao一种用于大气激光通信透明传输的光端机[期刊论文]-光通信技术2010,34(7) 4.李国军.敬守钊.黄自力.唐湘成.LI Guo-un.JING Shou-zhao.HUANG Zi-li.TANG Xiang-cheng无线激光通信光发射模块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子设计工程2011,19(5) 5.王鹏.邢柳.马永青.WANG Peng.XING Liu.MA Yong-qing无线激光通信APT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光通信技术2011,35(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013475873.html,/Periodical_kjzx201116019.aspx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本科论文

题目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专业 1201 班 指导教师 完成地点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 2016年6月5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201班学生姓名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2016年1月10日起至2016年6月15日止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物电学院南区实验室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 数字通信系统是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大规模系统,在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存在下,一般很难通过解析的方法求得系统的精确数学描述。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仿真分析就成为了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本次毕业设计运用仿真软件结合三种传输码实现四种调制解调技术下的不同信道环境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本次毕业设计要求: 1.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2.利用仿真软件搭建数字通信系统; 3.对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数字通信系统性能进行测试; 4.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5.完成毕业论文。 本次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1月10日─3月1日:理解课题查阅资料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3月2日─4月1日:提交英文翻译、整理并提交开题报告。 4月2日─5月1日:完成系统的软件仿真并进行期中检查。 5月2日─5月30日:对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准备验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初稿。 6月1日─6月15日:修改毕业设计论文,提交论文终稿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教师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接受论文 (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学生签名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2012级1班,陕西汉中 723003) 指导教师 [摘要]数字调制技术是通信系统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也是提高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次设计运用MATLAB软件的仿真环境Simulink搭建了2ASK、2FSK、2PSK和2DPSK的仿真模型;分析这四种不同数字调制分别在高斯、瑞利、莱斯信道环境下的误码率与频谱性能。最后得出结论,同种信道下的误码率2PSK<2DPSK<2FSK<2ASK.设备复杂度上2FSK最复杂,2DPSK要比2PSK简单。由于2ASK存在最佳判决门限,因此对信道最敏感。 [关键词]MATLAB;Simulink;调制;解调

通信网性能分析

通信网性能分析 --排队系统和爱尔兰系统的分析 排队系统的分析 通信网络提供的电信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且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通信网络的进步。 通信网络的服务对象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对通信网络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对通信信源进行建模,描述进入网络的语音呼叫流和数据流特征;其次描述业务的服务时间特征;最后使用排队系统对系统对交换机进行模拟分析。排队系统顾客到来的时间和服务时间都是随机的,对于不同的电信业务交换系统模拟不同的电信业务交换进行分析。 描述一个排队系统,主要需要描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输入过程、服务时间、排队方式。不同排队系统的记法采用肯德尔的记号A/B/C/D/E。A表示输入过程;B表示服务时间;C表示服务员数目;D表示系统容量;E表示排队规则,其中D/E的缺省表示容量无限大和FIFO方式。例如:M/M/s表示输入过程中,到达过程为泊松过程;服务时间为负指数分布;有s个服务员,系统容量无限大,排队方式为FIFO。常见的表示方式还有G,表示普通概率分布;D表示定长分布。 对于排队系统,有两个重要的统计指标:到达率和离去率。到达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到达排队系统的顾客数,而一个服务员的排队系统

的离去率表示平均服务时间的倒数,离去率也被称为服务率。 对于排队系统的分析,主要希望得到三类指标: (1)队长。队长分布或其各种统计值及其估计。 (2)等待时间。等到时间分布或其各种统计值及其估计。 (3)忙期。即服务机构连续繁忙的时期。 在排队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公式,Little 公式。对于一个任意的排队系统,定义A(t)为(0,t )内到达的顾客数;B(t)内离开的顾客数;那么在t 时刻系统内的顾客数为N(t)=A(t)-B(t)。λ为顾客的到达率,则最终可以得到N=λT 。Little 公式定理:如果N 表示系统中的平均顾客数,T 表示顾客在系统中的平均时间(系统时间),λ表示单位时间到达系统的顾客数,则对于任意排队系统,有N=λT 。 M/M/1排队系统的分析。 假设一个排队系统的到达过程是一个参数为λ的泊松过程,1个服务员服务时间是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等待的位置无穷多个,排队的方式是FIFO ,则这个系统为M/M/1。顾客停留在系统中的平均时间为E 【s 】=)(λμ--1 。M/M/1是最简单的排队系统,M/M/1排队系统的稳态时,系统时间s 服从参数为μ-λ的负指数分布。 爱尔兰系统的分析 通信网络的终端有多种类型,每个终端进入网络的信息流具有时间不确定因素,不会有什么规律性;但是大量终端的信息流经过接入网进入网络后,会表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许多公共网络资源被不

如何从trace文件分析网络性能

网络上有不少awk程序是讲如何分析网络性能的(主要是时延,吞吐量,丢包率和时延抖动),但是都没有详细的说明,我在此作一些示例,添加了一些必要的说明注释。 以下的内容是针对NS2仿真的结果trace文件进行网络性能分析,看本篇前需要先行了解的的内容有:awk语言的基础,包括语法和结构等;在Linux下如何使用xgraph和gnuplot。因为只是想简单介绍如何用gwak和xgraph/gnuplot处理trace文件得出分析结果,所以并没有写专门的tcl脚本,分析用的tcl脚本和trace文件是一个三节点的无线网络的例子,随篇附后。 本篇主要想介绍如何得到网络的数据传输延迟(delay)、丢包率(drop)、延时抖动(Jitter)和网络的吞吐量(throughtput),下文的四个awk程序所使用的模型主要来自《網路模擬軟體NS2來做網路效能分析需看的文章》一文,除了第四个外程序没有做很大的改动,只是对封包的处理有所不同,同时第一个程序增加了比较详细的注释,方便初学者学习。因为只是想抛砖引玉,所以分析用的数学模型没有刻意去研究,有待大家一起讨论。 一,延时分析。包的延时就是指包的接收时间与包的发送时间差。下面给出awk程序,相关的说明看程序里面的注释。 #BEGIN表明这是程序开头执行的一段语句,且只执行一次。 BEGIN { #程序初始化,设定一变量以记录目前处理的封包的最大ID号码。在awk环境下变量的使用不需要声明,直接赋值。 highest_uid = 0; } #下面大括号里面的内容会针对要进行处理的记录(也就是我们的trace文件)的每一行都重复执行一次 { event = $1; #$1表示一行的第一栏,是事件的动作。每一栏默认是以空格分隔的。下同。 time = $2; #事件发生的时间 node_nb = $3; #发生事件的节点号(但是两边夹着“_”,下面一句代码将“_”处理掉) node_nb=substr(node_nb,2,1); #第三栏的内容是形如_0_的节点号码,我只要得出中间的节点号码0,所以要对字符串_0_进行处理。 trace_type = $4; #trace文件跟踪事件的层次(指在路由层或mac层等等) flag = $5; # uid = $6; #包的uid号码(普通包头的uid) pkt_type = $7; #包的类型(是信令或是数据) pkt_size = $8; #包的大小(byte) #下面的代码记录目前最高的CBR流的packet ID,本来的延迟分析是针对所有的包的(包括信令),这里作了简化,只针对CBR封包,以后大家做延时分析可以做相应的改动即可。 if ( event=="s" && node_nb==0 && pkt_type=="cbr" && uid > highest_uid ) {#if判断句的前三个判断条件就不说了,第四个是说每个包的记录次数不超过1 highest_uid = uid; } #记录封包的传送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