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四年级地方课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一、课题:地方特色文化——了解家乡的历史与名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重要历史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学习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历史资料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图片。

2. 学生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和名人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美丽之处。

2. 讲解:教师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等。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特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活动一:学生扮演家乡的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展示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强调家乡的历史文化对学生的意义。

第二课时: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2. 讲解:教师介绍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活动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家乡重要历史人物的报告,包括生平、事迹和贡献。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报告,强调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对学生的启发和影响。

第三课时: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这些景点的特色。

2. 讲解:教师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活动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家乡历史文化景点的介绍,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介绍,强调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全册)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全册)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全册)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十六课说话包装活动目标:1.反对过渡包装,倡导绿色包装;崇尚简朴生活,做一个由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知道包装的作用;指导过渡包装会给消费者增加经济负担,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对环境造成污染。

3.能够自觉避免过度包装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能够对过度包装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了解包装知识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诶大家带来一个好看的动画片,不过再看完动画片后,老师又个小问题,看谁看得认真、听得仔细,能回答出老师的小问题。

(课件呈现:播放动画片《买椟还珠》。

)师:珠宝店老板在生意不好时,想出了什么办法?生:他把珠宝进行了包装。

师:对,老伴把它的珠宝进行了包装,很快有了买主,看来这包装还真有学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包装的话题。

师:包装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学们一定也深有体会。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做商品包装小调查,下面交流你们的调查结果。

生分小组交流。

二、了解过渡包装及其危害,倡导绿色包装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两件不同包装的商品。

想看吗?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师:(师出示简装钢笔)这是一支钢笔,大家来猜一猜它的价钱是多少?师:这支钢笔16.8元。

我这儿还有一支钢笔,让我把他慢慢取出来。

去掉塑料包装,它还有一层包装,是一个盒子。

打开盒子,它还有一层面段包装,打开这层包装,我们会发现它还有一层包装。

打开最后一层包装,我们终于见到了这支钢笔。

大家发现没有,这支钢笔和刚才那只简装钢笔完全一摸一样,你们猜猜这支钢笔值多少钱?师:这支钢笔的价钱是68元!(生惊讶)两支完全相同的钢笔,但价钱却相差这么多,多出的钱花在那里了呢?生:包装。

师:凡事都要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度。

正如这支笔,它包装用的材料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这就是过度包装。

(板书:过度包装)师:结合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过度包装现象和天价月饼现象,你对商品的过度包装有什么看法?(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I)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I)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I)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河流等。

2. 家乡的地理位置:在哪个省份、相邻的城市和乡镇。

3. 家乡的历史文化:著名的的历史事件、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风景、建筑、文化等图片,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特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并分享讨论成果。

3. 制作手抄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特点,制作成手抄报,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出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特点。

2. 学生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家乡的美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特色美食:地方特色菜肴、小吃等。

2. 美食的制作过程:介绍几种家乡美食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美食图片,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

2. 制作美食:让学生分组进行美食的制作,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

3. 分享美食:让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美食分享给同学,培养分享和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几种家乡的特色美食。

2. 学生能简单介绍几种美食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家乡的节日习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节日习俗: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传统食物等。

三、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讲解家乡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2. 制作节日食物:让学生动手制作节日食物,体验节日习俗。

3. 文艺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文艺表演,展示家乡的节日习俗。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四年级宁波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四年级宁波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四年级宁波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四年级宁波教学目标:1. 了解宁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宁波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宁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

2.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宁波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宁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的资料。

2. 学生准备:收集宁波的相关信息,准备分享。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宁波的美丽风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宁波相关信息。

二、学习宁波的历史文化1. 教师介绍宁波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宁波历史文化的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宁波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

三、了解宁波的风土人情1. 教师介绍宁波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宁波风土人情的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宁波的地方特色,如宁波汤圆、宁波菜等。

四、团队合作与表达1. 学生分组进行宁波地方特色的表演或展示,如宁波汤圆制作、宁波话表演等。

2.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感受和收获。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宁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性。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和传承宁波的文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宁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宁波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2.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注意事项:1.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宁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的资料。

2.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年级地方下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下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下课程教案【篇一:四年级地方课教案】地方课教案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意外事件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活动目的。

教学难点:学会自救。

活动准备:1、《安全手册》2、收集有关中小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

教学过程:1、观看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给家庭带来了不幸,给父母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的短片。

2、说一说:看到这种场景,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3、教师总结,揭示主题: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他们曾经是那么活泼可爱,但却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受到伤害,甚至失去了生命。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给危险挂上红灯!”老师和家长每天最惦记的就是我们的安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安全知识,有了它既可以保护了自己,又让家长放心。

4、交通安全大家谈:(1)、那么我们在街道上面如何防止自己被汽车碰到?(2)、如果出了意外我们应该怎样应付?(3)、用哪些手段可以尽量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5、七嘴八舌话安全: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遇到的问题,还有哪些比较危险的情况在中会出现.?我们又怎样避免这些危险的出现?6、学生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1)防水.在游泳池或者池塘附近玩耍时,一定需要有成年人陪伴.如果发生事故要及时呼救.(2)防火.为什么要注意防火?应该怎样防火?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防坏人,遇到坏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比如遇到小偷,怎么防止自己被盗,以及怎样提醒别人注意。

怎样才能不受社会上一些非法帮派的影响,怎么样才能不被黑帮所勒索,所欺负.以及怎么样防止受到黑帮胁迫加入帮派.7、自评互判: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么样?触电的预防与急救教学目标:1、知道电压与安全电压的基础知识,了解造成触电事故的一些原因和防止触电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学科:社会与生活年级:四年级教材:四年级下册课题:我家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说出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示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一张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标记猜测这是哪个地区的地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结合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主要地理特征,并解释家乡的基本情况:人口数量、面积大小等。

3.情景体验(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和优良的传统文化。

学生可以口头描述图片中所展示的景观和资源,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家乡找出至少三个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并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5.总结(5分钟)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的独特之处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并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保护家乡的资源和景观。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一张家乡的照片,并写一篇100字的作文,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作文要用自己的话语简单地进行描述,可以结合图片进行说明。

七、板书设计我家乡-地理位置-基本情况-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八、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摄影比赛,让学生用照片记录家乡的美丽。

2.邀请家乡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给学生讲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的文化、历史、地理和资源等特点,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特色产业4. 家乡的风土人情5.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产业、风土人情等。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认识家乡的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2.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文化3. 第三课时:家乡的特色产业4. 第四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5. 第五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六、教学资源1. 书籍:《家乡的故事》、《地方志》、《家乡的风俗》等。

2. 图片: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特色产业等图片。

3. 视频: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4. 网络资源:家乡的官方网站、旅游网站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产业、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

2. 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意识的提升。

八、教学活动设计1. 引导学生观看家乡的宣传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

4. 邀请家乡的非遗传承人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

5.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特色产业的调研,培养学生的地方认同感。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方风俗和传统文化,增强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

2. 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培养孩子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和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理特点和资源的认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1. 导入: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风景和风俗。

2. 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共同研究家乡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3. 活动探究:安排学生实地考察,观察和比较不同地方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4. 课堂讨论和展示:学生展示实地考察的成果,分享不同地方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风景和风俗。

2. 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二、分组合作学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3-4人。

2. 分发家乡地图和地点介绍,让学生研究家乡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3.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三、活动探究(30分钟)1. 安排学生实地考察,观察和比较不同地方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2. 引导学生用相机或手机拍照,记录实地考察的情况。

3.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环保,不损坏环境。

四、课堂讨论和展示(20分钟)1. 学生展示实地考察的成果,分享不同地方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和分析不同地方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3. 教师总结和点评,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介绍家乡的地理特点和资源。

2. 鼓励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分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学生的思维活跃,展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地方课教案
第一课正确对待成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自己正确对待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挑食,不娇气,做个独立的小学生。

3、明白正确对待成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参与活动中学到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看书上的图片,自己讲习读读图片下面的句子,说说图片的
内容,并说说自己将来要怎么样做。

2、从现在起,给自己订一份学习计划,用它来督促自己努力学
习。

3、说说你对学习的真实的想法。

三、讨论与分享
把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同学们分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了解课文内容提要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
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理,另外,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情才好。

还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实践活动
把自己的学习计划与父母亲分享
第二课建立友谊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们怎样和自己的朋友建立友谊,怎样
处理好自己与朋友的关系。

2、你是怎样对待朋友的,你认为自己做得好吗?
教学重点:
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建立真正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学习课文,看书上的图片,自己讲习读读图片下面的句子,
说说图片的内容,并说说自己将来要怎么样做。

2、了解一下自己的为人,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需要
的是什么样的朋友,我现在有好朋友吗?
三、讨论会
1、谈谈你是怎样交友的?你认为你的朋友要是个什么样
的人。

2、你认为自己做得怎么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应该学会交友,要做到真诚对
人,平等待人,做到敢于承认错误,要做到宽容和合作,要
做到不轻易许诺;
2、小学生要明白,只有真诚的待人,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
三、实践半自动
全班同学以“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为主题,开一次班会,对大家的看法进行总结,并写下来。

第三课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学会体验成功,明白成长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
和失败是常有的事,只有不怕失败,才会有成功的道路。

2、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有责任心,怎样做个有责任人的人。

3、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重点: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 、要求学生学会体验成功,明白成长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事,只有不怕失败,才会有成功的道路。

2、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不早退,这些都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3、找一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你有没有遇到我们答应别人的事不做的,做到的有哪些?
三、讨论与分享
做一次实践,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成功的信心。

(1)、做自己该做的事。

(2)、主动去实践,比如,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给老人让座。

(3)、要对自己的失败负责。

如果我们失败了,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敢于重新去做。

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会有成功的一天。

2、实践岛
读书上的故事,说说自己成功体验。

第四课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叫感恩,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为你做过哪些事。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感恩。

2、要求学生去体验一下边人对自己的帮助,感恩我们的美好的
生活。

3、到实践中去做一做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叫感恩,你准备怎样去报答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读书上的小故事,明白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你明白了什么事,自己怎样做才对。

生活给了你什么,世界给出你什么,你给生活了什么。

世界又给了你什么。

3、你能为帮助过你的人做点什么吗?你准备怎样去做。

三、作业
把你的好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你对生活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得到了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做;
2、明白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懂得感恩,就不会产生歧视,学会感恩,就知道尊重别人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我们要从爱别人、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3、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感恩。

三、实践活动
1、你是怎样感激父母亲的,你上怎样对待他们的劳动的
2、结合自己的认识,请教身边的人,谈谈你对生活的态度。

第五课我爱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学生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2、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了解家乡有哪些资源,有
哪些风景名胜古迹;
3、你认为自己的家乡好在哪里,你准备怎样去爱你的家乡;教学重点:
热爱家乡,热爱生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读课文里的小故事,说说我们贵州气候,矿产资源,风景名胜,人口,地形地貌等。

2、理解:谈谈你对家乡的了解,你到过贵州的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贵州都有什么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
三、讨论和分享
1、看书上的提示/:讨论小学生要怎样热爱自己的家乡;
2、谈谈你以后怎样建设家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人们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本民族的传统,宏观世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体。

2、我们应当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发奋图强,勇往直前。

我们要为自己的家乡自豪。

三、讨论和分享
谈谈小学生要怎样才能做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第六课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理解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会自我保护。

2、要求学生热爱生命,为了自己的安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事;
3、灾害发生时,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最好。

怎样才能做到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
临危不惧,做个机智勇敢的小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读课文里的小故事,说说书上的小学生他们上怎样机智勇敢的;
2、了解一些交通规则,在遇到交通事故时怎样处理。

3、危险时刻要临危不惧,学会自救。

三、讨论和分享
-!
1、了解书上29页的故事内容,在哪两种情况下你要怎样做才能使事故发生的损失减小在最小的犯围。

2、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和老师们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会有威胁生命的事情,我们应该做到临危不惧,机智勇敢。

2、说出你知道的我们家乡特有的自然灾害,我们平时要怎样做才能减小对自己的伤害。

3、我们从自己的身边发生有的事汲取一些教训才是。

三、讨论和分享
危险时刻要临危不惧,学会自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