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君小古文
读小古文一点也不难二(朱文君)

【既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 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杨诚斋】杨万里,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
牛刀小试:把《观潮》的第二段改写成古文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 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 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 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 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 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 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读小古文一点也不难
——《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选读(二)
朱文君 357392028@
小古文长什么样儿?
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 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 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 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 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 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 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 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八月十八,乃钱塘江潮之日也。吾早至海宁盐 官,此为观潮最佳之地也。登堤,见钱塘横卧,浪 静风平,至东逾宽,雨后阳光笼罩薄雾。镇海古塔, 观潮台屹立江边。远处,小山若隐若现。江潮未来 之,但堤上已人山人海,东望,等之,盼之。
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明清笑话集·性缓》教学赏析

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明清笑话集·性缓》
教学赏析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的《明清笑话集性缓》教学赏析。
朱文君的《明清笑话集性缓》,出版于2021年,是一本朱文君主编的中国古代小古文教材。
这本书融合了明清时期经典文学,以及朱文君自己的文学理念,以及朱文君临床实践中所见,对游戏等有助于改善孩子的言行举止的思想的探索。
朱文君认为,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小古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共识,增进彼此的了解。
朱文君把这本书的集中的核心思想视为让“小古文”走进人们的生活。
他主张,通过揭示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教导学生知识及其活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中华古文,理解文字之间的关系,并从中获得智慧与洞察力,以期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
朱文君认为,小古文的创作是一项耗时的工作,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也是一项耗时的工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及时地对孩子们介绍不同的文本,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阅读机会,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示范,让学生通过模仿他们的表达方式和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培养自己。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古典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朱文君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把小古文的学习放在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他的思想也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小古文教学的见解和建
议。
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小古文教学正在发挥着它在文化传承和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朱文君的理念深深影响着现代小古文教学,树立了更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他的思想,带领我们在小古文教学中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朱文君小古文

我是一个什么人师:人跟人不一样,就比方说有好人和坏人。
看看我像好人还是坏人?生:好人。
师:凭什么说我是好人?生:凭直觉。
师:你的直觉不错!人还有内向和外向之分。
有的人很开朗,整天乐呵呵的。
有的人很内向,总是闷闷不乐。
你看我像哪一种?生:外向的人。
师:为什么?生:因为你非常爱笑。
师:对。
这就叫察言观色,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
这就能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
我不仅是个好人,是个开朗的人。
我还是个急性子的人。
相信不相信?生:相信。
我也是。
(笑)师:跟我一样啊,那我们握握手。
(握手)你说急性子好不好啊?生:不好。
师:我也深有感受,急性子经常会把好好的事弄糟。
前段时间,我就出了这么个事儿。
(师讲述故事)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
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
”我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
到了商店,找了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有一个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
这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钱?”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
气死我了。
我掉头就回来了。
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众大笑)【点评】幽默一种语言的艺术,用幽默的方式来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是教学的特殊需要。
说其特殊,要义在于教师的幽默要与文本内容相契合。
朱老师之所以要选择讲述做事冒失的“急性子”的幽默,那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有关“慢性子”的幽默,一正一反,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这种幽默收到加倍的效果。
先发明个组词法师:那慢性子好不好?生:也不好。
师:不要轻易下定论。
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
(出示)一人性缓。
师:(师先读此句)什么意思?生:一个人性子很慢。
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生:句子里有个“缓“字。
缓就是慢。
师:聪明,由“缓”想到“缓慢”,就理解的意思。
小古文 :打开母语教育的新天地

追问一:
白话时代的儿童为什么要读文言?
一、文言,让白话的表达更精妙。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白话表达冗 长罗嗦的时候,一句文言、成语或典故,便 一言以蔽之。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狐狸和乌鸦
——白话文版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 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你好吗?‛乌 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 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 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 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哇……‛ 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鸦 狐
——文言文版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 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
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
鸦信以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 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
必有故也。‛
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这是因为只记了术语,而没有熟悉文言的 表达习惯;而某词某句在某处表达什么意义,是 由表达习惯决定的。
习惯决定意义,因而想确切理解词句的意义, 就不能不通晓习惯。想通晓习惯,显然,除熟之 外没有别的办法。 ——张中行
汉语言的音律是汉语言语感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如同乐感,幼年的接受和积淀十分关键。
有没有童子功,决定了一个人将来能达到的
民国老课本: 我们吃了午饭,再坐船,到了湖心。看见一 个小岛,上有精致的建筑。四面临水,花木掩映, 风景很好,这就是湖心亭。我们泊了船,走上亭 子,凭栏一望,水色岚光,尽入眼底。
朱文君小古文上册

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 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明清笑话集·性缓》教学赏析

师:慢性子不是指说话慢,也不是指口吃,而是指绕着弯子说。
生今天天气好冷啊!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生: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你自已往后看一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师:想不想看慢性子是怎么.说 的?生(好奇):想!(教师出示:乃曰:“有一事见之 已久。
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 君。
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片段二】师:别人会怎么问?生: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师:学学古人说话的样子。
生:君有何事?(教师出示:人问何事)师:听了这个,若是你会有什么反应?生:我会大叫起来:“我的天啊!” 生:我赶紧用水来浇。
师:如果旁边找$到水呢?生:那赶紧用脚踩啊!(教师出示:曰:“火烧君裳。
”) (教师出示:其人遽收衣)师: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办的?2021 年1 月 |JIANGXI JIAOYU I^'近年来,小古文教学逐渐进入大 众的视野,朱文君老师成为领军人 物。
小古文教学弥补了教材文言文 的缺失,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小古文,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 感,为初中学习大量古文打下坚实的 基础。
那如何进行小古文教学呢? 朱文君老师执教的《明清笑话集•性 缓》课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 经验。
一、基于生活的猜想,找到学生的兴 趣点课前谈话,教师讲述自己买鞋子 的故事,体现急性子的特点。
【片段一】探寻小古文教学的出发点-朱文君《明清笑话集■性缓》教学赏析■张文娟案例赏析Teachin i教学“收”是“收起来”,“遽”是什么意 思呢?生:嗖的一下!生:赶快!(教师出示:而怒曰:“何不早 言!”)师:谁会读?(学生气愤地读)师:慢性子会怎么说?生:我本来就想告诉你的。
生:你不要生气,听我慢慢说。
师:呵呵,慢性子是这样说的。
(教师出示:我道君性急,果 然。
)■【赏析】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古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倘若 按照学现代文的方式,直接阅读文本,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从而 丧失学习兴趣。
朱老师紧密贴合 文本,选择合适的话题,鼓励学生 猜想下文的内容或当时的场景。
朱文君 明清笑话小古文教学《性媛》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母语的微笑——《明清笑话集·一人性缓》课堂实录执教:《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朱文君班级:无锡市坊前实验小学四(5)班整理与点评:无锡新区小学语文工作室曹丽芳毕小伟(一)师:人跟人不一样,就比方说有好人和坏人。
看看我像好人还是坏人?生:好人。
师:凭什么说我是好人?生:凭直觉。
师:你的直觉不错!人还有内向和外向之分。
有的人很开朗,整天乐呵呵的。
有的人很内向,总是闷闷不乐。
你看我像哪一种?生:外向的人。
师:为什么?生:因为你非常爱笑。
师:对。
这就叫察言观色,看他的表情,听他说话。
这就能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
我不仅是个好人,是个开朗的人。
我还是个急性子的人。
相信不相信?生:相信。
我也是。
(笑)师:跟我一样啊,那我们握握手。
(握手)你说急性子好不好啊?生:不好。
师:我也深有感受,急性子经常会把好好的事弄糟。
前段时间,我就出了这么个事儿。
(师讲述故事)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
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
”我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
到了商店,找了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有一个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
这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钱?”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
气死我了。
我掉头就回来了。
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众大笑)点评:幽默一种语言的艺术,用幽默的方式来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是教学的特殊需要。
说其特殊,要义在于教师的幽默要与文本内容相契合。
朱老师之所以要选择讲述做事冒失的“急性子”的幽默,那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有关“慢性子”的幽默,一正一反,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得这种幽默收到加倍的效果。
(二)师:那慢性子好不好?生:也不好。
师:不要轻易下定论。
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
小古文《芦花》教后记

小古文《芦花》教后记《小古文》是朱文君老师近几年精心编选的,是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教材。
开学伊始,我尝试着给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没想到,第一堂课就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给我的语文教学拓宽了一个新的天地。
一、诵读感悟,体会文言文语言的优雅虽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学生所用的教材中还未出现过文言文,所以我选了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芦花》。
上课开始,我播放了一段学生诵读小古文的视频,使学生产生了“要读”的冲动。
接下来,我采用了范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了文意,在读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节奏和音律,在读中体会到了语言的优雅。
二、合作、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芦花》的学习,仿佛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创作之门。
当我提出“你们能模仿《芦花》写写其他的花吗?”语音未落,学生便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他们分组讨论、交流,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或侧耳倾听,提出意见等看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品词推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芦花》的节奏、用词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仿写一篇小古文,但肯定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
于是,我引导学生品读推敲。
例如,当学生读《桂花》中的一句“秋日开花,一片论文范文”时,立即有学生提出“桂花很小,根本看不到一片论文范文”。
学生陷入沉思。
一位学生说:“秋日开花,花很小,躲在绿叶丛中。
”其他同学都笑了:“这不是文言文,是现代文。
”我也笑了。
经过反复推敲,最后确定为“秋日盛开,花藏叶间”。
在这样的品读、推敲中,学生领悟到了文言文语言凝练,用词精妙的无穷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 晨光初起,宿雾未 散,杂花生树,飞 英蘸波,纷披掩映, 如列金铺绣。览胜 者咸谓四时皆宜, 而春晓为最。
小古文一百篇
49、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 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 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 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 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 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 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 云“海涌 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者是也。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一百篇 (31-40)
小古文一百篇
31. 欧阳苦读
•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 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 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 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 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
小古文一百篇
32. 推 敲
•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 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 字,又欲着“敲”,练之未定,遂于驴上 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 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 尹前,岛俱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 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于并辔而 归。流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小古文一百篇
16. 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 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 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 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 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 进。
小古文一百篇
17.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 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古文一百篇
37. 道与德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小古文一百篇
38. 君子与小人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儿骄而不 泰。”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小古文一百篇
42、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 其足,而至置之其坐。至之市, 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 “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 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宁 信度,无自信也。”
小古文一百篇
43、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 者,为木兰之柜,熏以 桂椒,缀以珠玉,饰以 玫瑰,辑以翡翠。郑人 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 谓善卖椟矣,未可谓 善鬻珠也。
小古文一百篇
28. 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 潦尘埃归焉。
小古文一百篇
29.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 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 干戚而舞。
小古文一百篇
30.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 渔雷 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 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为 筑仓廪,予牛羊。
小古文一百篇
50 、湖心亭看雪
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 日更(geng)定矣,余拏(rao)一小船,拥毳(cui)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 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 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 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小古文一百篇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今日天阴, 晓雾渐浓, 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 风吹云散, 明月初出。
经典诵读
小古文一百篇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 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 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 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 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 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经典诵读
雪
小古文一百篇
日则有日, 夜则有月, 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 日最明, 月次之, 星又次之。
经典诵读
小古文一百篇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 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 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经典诵读
小古文一百篇
菊
经典诵读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 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 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 惟菊独盛。
小古文一百篇
雨
小古文一百篇
22.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 笑。
小古文一百篇
23.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 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 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 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小古文一百篇
24.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 为畏狐也。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 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一百篇 (41-50)
小古文一百篇
41、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 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 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 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 似龙而非龙者也。
小 古 文 一 百 篇
经典诵读
小古文一百篇
经典诵读(1-10) Nhomakorabea小古文一百篇
放风筝
经典诵读
青草地, 放风筝。 汝前行, 我后行。
小古文一百篇
乡 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 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 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 忽低,来去甚捷。
经典诵读
小古文一百篇
芦 花
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 一片白色, 西风吹来, 花飞如雪。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 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 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 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 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小古文一百篇
27.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小古文一百篇
14. 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 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 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 禽兽何异?
小古文一百篇
15. 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 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 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 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 到者乎?
小古文一百篇
35. 宋濂嗜学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 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 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小古文一百篇
36. 学习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古文一百篇
44、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 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其人 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 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 而立。
小古文一百篇
45、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 竽,必三百人,南 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廪食以 数百人。宣王死, 缗王立,好一一听 之,处士逃。
小古文一百篇
25.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 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 之楚, 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 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 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小古文一百篇
26. 盘古开天地
日月星
经典诵读
小古文一百篇
日时
经典诵读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 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 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 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小古文一百篇
猫捕鱼
经典诵读
缸中有金鱼, 一猫伏缸上,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 急跃起,全身皆湿。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一百篇
(11~20)
11.猫
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 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 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小古文一百篇
12.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 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 则龟已先至矣。
小古文一百篇
13. 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 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 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小古文一百篇
20. 破瓮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