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例:妙趣横生小古文
古诗教学 妙趣横生

2 0 1 3 年 第3 期( 总第1 9 5 期)
@ @
古 诗 教学 妙趣 横 生
史爱云
东 乡县孝 冈一 小 ,江西 东 乡 3 3 1 8 0 0
生活 中有美 , 古诗教 学 中也有美 。古 诗是我 国传统 文化 是 反复思考 过 的, 就 算是 随手 写来 , 也必 定是有 感而 发 。 ” 又有学 生说 : “ 酿 酒要用粮食 , 江 南是鱼米之 乡 , 酿酒 的原
这个想 法很有见 地, 我 当即表扬 了这个学 生 , 并 补充 : “ 唐 代是 我 国古代经 济 比较 发达 的朝代 。作 者生于 晚唐 , 经 历 了
部分, 是学生近距离接触、 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它是
激 发学 生对 祖 国传 统文 化的热 爱的 一个切入 点 , 尤 其是 小学 语 文新 课程 标准推 荐背 诵 的 7 0首古 诗词 , 都 是历代 名篇 , 不 仅 内涵丰 富 , 具有很 高的审美价 值和很 强的艺术感 染力 , 而且 短 小精悍 , 词 句优美 , 韵体和 谐 , 节奏性 强 , 易读 易记 。 小学古诗 的教学 , 对于 小学生认识 中华文化 的丰厚博 大 , 吸收 民族文化 智慧 , 提 高文化 品位和 审美情趣 , 培养热 爱祖 国 语言文字的情感,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 富学 生 的精 神世 界有着 举足 轻重 的意义 。
肆 门口的酒旗 呢 ?” 这 个学 生的话 引起一 片笑 声, 这不 正是 引导学 生探 究 的
好机 会 吗?于是 , 我便 启发到 : “ 不错 , 杜牧 的诗 中的确有 很多
作 品涉 及到 ‘ 酒’ , 你们 想想还 有哪 些是你 们熟 悉的 。 ”
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 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 内容丰富, 但只
关于放风筝的小古文

关于放风筝的小古文1. 《春日放风筝记》2. 三月春风徐徐,草长莺飞日。
余与表弟携风筝一具,往郊外寻乐。
彼时阳光正好,云淡风轻,正宜放飞。
3. 表弟年方七岁,初识风筝之趣。
见余展开蝴蝶风筝,双目放光,欢呼雀跃,不能自已。
余笑而解其绳,教其放飞之法。
4. 风筝之制,纸糊竹骨,轻盈可人。
绘彩蝶其上,双翼舒展,栩栩如生。
牵其线,迎风而立,俄顷便腾空而起,直上青云。
5. 表弟初时怯然,执线不稳。
余教其徐徐放线,随风起舞。
须臾之间,已得其法,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6. 春风得意时,风筝翩然起舞,时而疾如飞燕,时而缓若游龙。
忽而直冲云霄,忽而低回盘旋,好不自在。
7. 远处山峦如黛,近处草色青青。
风筝于天际翱翔,恍若彩蝶戏花间。
表弟手握线轴,随风筝起伏而舞,不觉笑逐颜开。
8. 忽见远处数童子携风筝而来,或为老鹰状,或为燕子形。
众风筝齐飞,好似百鸟争春,蔚为壮观。
表弟见状,愈发兴奋。
9. 童子们互相追逐,风筝亦随之翻飞盘旋。
或高或低,或急或缓,好似空中舞会,妙趣横生。
众人嬉笑之声,随风飘荡。
10. 日渐西斜,春风渐息。
余与表弟收线返家,犹念风筝之乐。
表弟道:"明日可再来否?"余笑而应之:"自当奉陪。
"11. 归途之上,表弟喋喋不休,述说今日之趣。
余闻之欣然,想起儿时放风筝之乐,恍如昨日。
12. 此番春日放风筝,不仅得趣,更觉童心未泯。
古人云:童趣难再得。
然余以为,但存童心,趣味自在。
体现聪明机智比较好笑的小古文

体现聪明机智比较好笑的小古文
1、《两小儿辩日》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掉在水缸里的同班的故事,表现出了司马光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机智与勇敢。
3、《杨氏之子》
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面对客人的提问机智回答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4、《曹冲称象》
小小少年曹冲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称出大象的重量,被称赞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5、《童区寄传》
《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儿童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
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刻画出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而又纯朴憨厚的少年英雄形象。
课外趣味小古文(上课用)

《雉鸟报复》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 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死獐,子食其肉, 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 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 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 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 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 邑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无以对。 •
《哀溺文》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而置雌雉,或扣其故, 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并 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 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 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而死。后其家人死 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 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 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桑中生李》
吴氏鸡蛋行中积蛋不知几亿万也,而月终盘计, 必少数百枚。主人不甘,早暮伺之,见有蛇长数丈, 身围如碗,高踞梁上,而下垂其头以吸蛋。相距尺 许,蛋即自升而上。既吸十数枚,则环蟠柱间,力 束其身以破蛋,如是而一餐毕矣。既而又至,亦如 是。主人恍然曰:“贼乃在汝,吾必有以报汝矣。” 乃取坚木削为卵状若干,置于筐中,而以鸡子覆其 上。明日蛇至,如前吸取,鸡子于木卵相间而入。 吸毕,环柱盘束亦如故,而愈树紧,尾左右挥扫, 若有甚不适者。久之,直窜庭中,旋滚不已,自起 自落,上下数尺许,而木卵不可化矣。如是者历三 昼夜,乃死。
《逆旅主人无情》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
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
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
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
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
古文幽默小故事

古文幽默小故事在古代文学中,除了严肃庄重的经典著作外,也有一些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流传至今。
这些古文幽默小故事以其轻松幽默的语言和离奇有趣的情节,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良好选择。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几个古文幽默小故事,欢笑一番。
故事一:鱼与熊掌从前有只聪明的猴子,他听说周围的动物都在谈论到了那位说话比别人高明的鱼儿。
猴子很好奇,便找鱼儿请教:“听说你的说话能力非常高超,能否跟我来比试一下?”鱼儿感到有些尴尬,因为他是生活在水中的,而猴子则生活在树上。
鱼儿无奈之下,只好说:“其实你很爱称赞别人,你的话也是如此煞有其事。
”猴子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故事二:错怪坐禅的和尚有一位和尚受到一个人的诬告,说他在寺庙里打破了香炉。
和尚心知肚明自己是无辜的,于是笑着说:“香炉被我打破了吗?如果香炉会被打破,那它一定是伪品。
”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笑个不停。
故事三:屁话从前有一位官员,非常喜欢说屁话,他以此为乐。
有一天,他突然生病,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大人,您的病情很严重,需要静养。
”官员马上丧失了他最重要的武器,他失声问道:“没有再继续说屁话的必要了吗?”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故事四:大嘴巴曾有一个人,他的嘴巴非常大。
一天,他和人打赌,说自己能一口气吞掉一头牛。
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于是他带领大家前去观看。
当大家到达预定地点时,那个人突然打了一个大嗝,倒在了地上。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原来他的大嘴巴唯一的作用就是说些大话而已。
故事五:喜结连理从前有一个人,他准备隆重而浪漫地向他心爱的女子求婚。
他精心策划了一个仪式,准备将戒指藏在一束鲜花里。
然而,在最后关头,他紧张得把话说反了:“请将我心爱的女子送给我!”所有人都笑得前俯后仰,这位求婚者十分尴尬。
这些古文幽默小故事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离奇有趣的情节,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人的幽默天性,也能够在笑声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此外,这些故事还寓意深刻,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乐观、善良和幽默。
语文妙趣横生的语文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10页
句趣
• 诸葛亮一生功勋卓著,后人用一副对联高度 评价了他功劳,对联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十个数字和“东西南北中”五方、“金 木水火土”五行,精妙之处无可比拟。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点四十 九盏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金木 土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15页
袁枚“吃书” •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谈到他读书经验时说: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 疾瘤。”看来袁枚是把书当饭吃,他自然就 是一个“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 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袁枚正是善 于“吃书”,才成为一代诗文大家。
第16页
苏轼“抄书”
• 有一个叫朱载人,有一次去造访大文学家苏 轼,在客厅里等了很久才见到主人出来。朱 载问苏轼在忙什么,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 书》。朱载十分惊呀:“以您才学还用抄书 吗?”苏轼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这是我 第三次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 劲儿,使苏轼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
第18页
李密牛角挂书
•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宫廷里当 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时候,左顾右盼, 被隋炀帝发觉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 免了他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 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人。有一回,李密 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 《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 被传为佳话。
收到,弟误狮,请改寄其shi ( )。’很快又收
到尸了非洲那边回电:‘无误,在shi ( ) shi (
) 腹内。’” 狮
尸
第9页
句趣
• 石先生有一个学生,聪明伶俐、才思过人。石先生教那些 东西,他是过目不忘。可就一点,贪玩。他在房檐底下砖 后面养着一只小麻雀,经常偷偷地溜去喂麻雀。石先生怕 他玩物丧志,乘他不在,把小麻雀掐死了,用笔在墙上提
妙趣横生教学文言文

妙趣横生教学文言文作者:昌少华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10期【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激趣方法,能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激趣添趣促趣续趣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结晶与沉淀,千百年来,经典的文言文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学习文言文对于了解并传承古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文言文教学依然存在着“高耗低效”“少慢费差”的现象,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在必行!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朗读激趣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文言文的学习中,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文本,才能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意境。
因此,朗读是关键,应在读中还文言文以生命、活力。
要激发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必须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积累文言文的语言感知。
例如在学习《答谢中书书》这篇文章时,我做了如下朗读的设计:首先是跟着音频朗读去读,其次是点名读,其余学生看着多媒体画面听读;再次是学生在幽雅的古乐曲的伴奏下自由读;最后是看着多媒体画面和提供的课文文字齐读。
课堂上群情激昂、声情并茂地朗读,更觉情与景会。
读着读着,眼前看到的是山之高、水之清、岸之美、鱼之跃;耳中听到的是猿之啼、鸟之鸣。
同时也领略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这样,培养了自主的阅读能力,形成了读想结合的思维习惯,同时得到了美的熏陶。
二、表演添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上台表演,通过参与表演的方式使得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揣摩人物形象。
学习《卖油翁》时,我穿插了一个环节:创意表演。
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分好角色,准备道具,酝酿情感。
韩玉同学准备了简易的弓箭,刘中渊找来木棍当担子,赵振廷准备勺子、油,徐潭同学还找来了一只葫芦和一枚铜钱。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精品课件)

读画相融,妙趣横生——小古文《荷》教学设计片段一、教学背景二年级的孩子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在朦胧中慢慢学会想象与说话,用板画的方式无疑是契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再之,二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小古文但并不陌生,但在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的基础上了解小古文,对孩子们来说连读带猜也大致理解意思。
所以随图背诵效果甚好。
二、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合作板画,学生在形象中理解小古文《荷》的句意。
2、通过引导想象创写,感受小古文的简洁,背诵小古文《荷》。
三、教学方法师生板画、吟诵。
四、教学过程:板画荷花、吟诵。
(一)展示国画《出水芙蓉》。
绘画荷花的人不少,而最著名的要数南宋吴炳的这一副《出水芙蓉》,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家仔细看看这画,画了荷的哪些部位呢?(荷花、荷叶、荷梗)。
此图绘出水荷花一朵,淡红色晕染,花下衬以绿叶,叶下荷梗三枝。
全图笔法精工,设色艳丽,不见墨笔勾痕,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2、默读,圈出文中描写荷的哪些部位?(二)小组合作找“荷”的特点1、师生合作板画。
(1)齐读文中描写荷花的句子,理解“或红或白”。
教师相机板画两朵荷花。
我们常把粉嫩粉嫩的花儿比作什么?引导自创小古文:美若女子。
(2)各小组成员齐声朗读一篇小古文,找出对应的句子说出荷梗、荷叶、茎的特点。
(指名说,上台板画)①梗:直立。
感觉这荷花的腰挺得特别直。
请一位小朋友来画“荷梗直立”。
②叶:形圆。
引导想象荷叶像什么呢?预设:盘玉盘、绿伞......那我们给它加一句:形如绿伞、形如玉盘......相机评价:我们都是古文家。
(3)茎:横:平躺。
(师画)(4)曰:长的很像“日”。
曰常见的两个意思:说与叫做。
(举例:子曰:温故而知新)讲解小知识:茎在秋季时候膨胀形成果实莲藕。
2、有感情地朗读。
3、总结:小古文《荷》描写时候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描写。
并且抓住了各部分特点:荷花的颜色、荷梗的姿态、荷叶的形状等等。
确实别有用心。
4、看图吟诵。
(背诵)五、教学总结读画相融,将语言、观察、思维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趣横生小古文
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翟萍
《小古文100课》是《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副主编朱文君老师历时六年的实践研究,选择一些浅近易懂的、有故事、有情趣的文言短文,编辑而成。
拿到书后,我细细品读,觉得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小古文带来的乐趣。
趣味引入——“汝”是“你”
“小古文”较之于白话文来说有一定难度,不能让学生感觉望而生畏,在学习之前我想根据这本书的特点,以“趣”引入。
课间我打开了《小古文100课》的第一课的课件,投在屏幕上。
什么也没说,静静地看着同学们在准备文具。
“青草地,放风筝。
”有女生读了起来,“老师,什么前行呀?”盼盼指着“汝”问。
“我不知道,你查查。
”王莹麻利地拿出了词典。
“念ru”。
“什么意思呢?”我追问。
“你的意思。
”“对。
‘汝’是‘你的意思’。
”“奥,‘汝’是‘你’。
”教室里的几个同学连连点头。
这时盼盼的同学李运发跑进教室,盼盼马上对他说“李运发,‘汝’是‘你’。
”“什么?”李运发一脸茫然。
“‘汝’是‘你’!”盼盼提高了声调。
“我怎么了?”运发更是迷惑不解。
“‘汝’是‘你’!”几个女生一起应和。
李运发是班里最能说的人,号称无所不知,现在他一脸窘迫的样子我也忍俊不禁:“他们说的没错,‘汝’是‘你’。
”“老师,你快告诉我吧,我到底怎么了。
”在李运发一筹莫展的时候。
班里其他同学效仿盼盼纷纷对刚进教室的同桌大声说着“‘汝’是‘你’”。
面对莫名其妙的同桌,明白这个字意思的同学会心地笑了起来。
轻松愉快的氛围一改刚上完体育课所带来的疲惫。
这时我说:“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汝’字就在屏幕上的小短文里,赶紧找找。
”李运发等赶紧盯着屏幕看起来。
“奥。
我知道了。
是古文呀!咦,这古文咋这么简单呢?”李运发问道。
我趁热打铁:“这叫‘小古文’。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小古文’。
有兴趣吗?”“有!”同学们异口同声,情绪高昂。
小古文很简单,小古文很有趣,课前这个小小的插曲,传递给了同学们这样的信息,为学习小古文奠定了“乐学”的基础。
第一课“汝学会,吾也行”
第一课“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明白了“汝、吾”的意思后,读两遍就能背过。
我按照文君老师“仿写文言”提高读写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编一段文言文。
经过一番思索,学生们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
“操场上,打篮球。
汝扣篮,吾抢球。
”好爱体育的刘长鹭率先说道。
“厨房里,忙做饭。
汝切菜,吾炒菜”。
“超市里,买东西。
汝付钱,吾选货”。
……
“小胖,你说一个。
”大家积极踊跃地说,小胖却一如既往地不停地做小动作、开小差。
“课堂上……”小胖编不下去了。
“课堂上,开小差。
汝提问,吾不会。
”“小记者”庞盼盼迫不及待地替小胖往下编。
“哈哈哈哈……”同学们乐开了花。
小胖不好意思了,可他毕竟聪明,“课堂上,认真听。
汝学会,吾也行”。
小
胖说道。
“非常好!吾相信只要认真学。
汝一定能学会。
”我也文邹邹的说道。
一篇小古文就这样学会了。
第二课“吾学得甚快乐”
我出示了第二课的内容“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
先请学生读熟。
在自读的基础上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以便正音。
一位同学把“水边杨柳数株”的“shu”读成了“shu”,马上有同学说“应该读shu。
”“为什么?”我问道。
“数株是很多株的意思。
”“对,水边有几棵杨柳树,我们就可以说——”“水边杨柳数株。
”“你能用数在这里表达的意思说个句子吗?如我的文具盒里有——”
“我的文具盒里有钢笔数枝。
”
“我有数个朋友。
”
“我读了数本课外书。
”
解决了字音,再请同学齐读。
然后问问大家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范金萍问道“中夹桃李什么意思?”话音一落,有数只手举了起来。
“意思是水边除了杨柳树还种了桃树、李树。
”范志宏答道。
“大家想想桃树李树夹在杨柳树中,可以用上我们刚做过的选词填空中的哪个词?”经过一番思索,有同学想了出来“掩映。
桃李掩映在杨柳中。
”“对,我们一起读——”“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
没想到学习小古文能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来去甚捷’是什么意思?”又有同学问道。
“汝哪个字不明白?”
“甚。
”好几个同学答道。
“我知道。
”语文课代表树仁站起来,“燕子来来去去飞得很快。
‘甚’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
“恩,汝回答的甚好。
大家明白了吗?”
“吾懂了。
”有同学频频点头。
“我也会用‘甚’说句话。
”小胖抢到,“今天天气甚热。
”
“汝写的字甚好”。
“吾跑步甚快。
”
……
同学们兴奋地说起来。
理解了意思,我又请同桌互助背诵,一人背一句,看哪组同桌先背过。
几分钟后进行了pk赛,这篇小古文牢牢的记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两篇小古文,大家学会了什么?”
“我会用‘汝’、‘吾’、‘甚’这些古代的字眼了。
”
“我觉得小古文很有趣,我会按节奏读了。
”
“老师,今晚上我回到家就这样对妈妈说:妈妈,吾甚饿,汝做好饭了吗?”又是快人快语的庞盼盼。
邵玉龙接着说:“吃完了,我就说。
妈,汝做得甚好吃。
吾吃了数碗,吃得甚饱。
”
哈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
“老师,不是有100课吗?快让我们看看那些古文吧!”荟智喊道。
我在同学们的要求下,播放幻灯片,学生看到有“龟兔赛跑”、“五官争功”等,都很兴奋。
“这节课,吾学得甚快乐!”小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番外——弟子pk
(此“弟”乃吾徒弟——学生,此“子”乃吾儿子。
)下课后我对学生说:“阳阳已经读到第八课了。
”阳阳是我的儿子,今年6岁,我教这班学生时他才1岁多,“弟”“子”之间很熟悉,我见证了他们共同的成长。
学生一听这话按耐不住了,尤其是男孩子,跑到讲台上围着我,纷纷嚷着让我把小古文的课件发到他的QQ上,张琪、小胖掏出了优盘,央求我给他拷课件。
“今晚能上我就背到第十课。
”
“我要全背了。
”
看那架势大家要和我儿子比试比试。
我心里很高兴:学习“小古文”的火被我煽起来了。
晚饭后我对儿子说:“哥哥姐姐们听说你读到第八课,他们不服气。
要和你比试比试。
”
“我不怕!”儿子一本正经。
“可是哥哥姐姐不仅会读,他们还背过了前两课。
”
“我也背。
”儿子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小古文100课》。
和学生同样,儿子不明白“甚”“数”“夹”等字的意思,我也耐心地对他讲解并扩句练习,儿子玩的不亦乐乎。
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只把第三课读了两遍就背过了。
八点半了,儿子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我对他说:“汝快睡吧!”儿子很自然的说“汝放心,吾马上睡。
”这时,爸爸加完班回到家,儿子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对爸爸说“汝回来了,吾甚想你。
”他爸一听就乐了,文言的字眼从小娃娃口中说出来,感觉很有意思。
看来我儿子也在加紧练习了。
“小古文”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