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数据传输系统使用手册

合集下载

CAN-BUS网络系统综合示教板说明书

CAN-BUS网络系统综合示教板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示教板目录一.公司简介二.安全警告与注意事项三.系统简介四.总线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五.总线数据传输网络系统检修及故障排除六.故障设置功能使用七.产品保养八.装箱清单一、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在使用该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以便正确操作。

●触摸设备发热部位要小心。

●如电源线有破损请不要开机使用,设备摔落或受损时请在专业人员检查后才可使用。

●不要让电源线悬挂在桌边、椅边、柜台边,也不要接触热的部分或正在转动的风扇页。

●如需扩充的电源线,电源线的等级要大于等于原设备电源线。

比设备原电源线等级差的电源线会过热。

●不使用设备时不要连接电源线插头。

不要通过拉电源线来拔插头,应用手将插头取下。

●存放设备前应让设备完全冷却,并且将线松软的绕好。

●操作者的头发、衣服、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应远离设备运转部位。

●为了防止受电击,不要在潮湿的部位接触工作的设备或在雨中操作设备。

●当发现设备有过热、异响等异常时,需及时检查,不能解决时在专业人员检查后才能使用,以免造成严重故障。

●请按手册中的方法操作设备。

二、公司简介我公司是专业从事现代汽车教学实训设备的科研开发与经营的高新科技实体,并同时生产各类汽车检测维修保养设备,“诚信、专业、高效、规范”是我们的宗旨,“以创新为目标,执行为手段打造一流的生产教学实训器材基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现我公司所生产的系列教学产品已在国内各职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大量投入使用。

在此,我们愿与各界同仁们真诚合作、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建议与意见,欢迎指正,我们将不断努力持续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教学实训产品奉献给广大用户。

本公司生产的教学设备是针对各级别的学生学习实训而生产设计的一种实物演示教具,适用于各级别学员的学习和考核,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减轻老师教学负担。

三、系统简介1、系统操作指导接通220V交流电源并确保电源接地良好,打开示教板左下方红色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点亮)检查一切系统配件有无破损情况。

TP-701使用手册说明书

TP-701使用手册说明书

TP-701使用手册天启物联(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三利集团西200米路北官方网站:TEL:400 0532 115目录第一章产品介绍 (2)1.1产品简介 (2)1.2产品外观 (3)1.3安装尺寸 (4)1.4工作原理 (4)1.5技术优势 (5)1.6规格参数 (5)1.6.1技术参数 (5)1.6.2指示灯说明 (6)1.6.3串口定义 (6)第二章设备配置 (7)2.1配置方法 (7)2.1.1准备工作 (7)2.1.2配置TP-701(远程配置请看附录2) (7)2.2恢复出厂设置 (17)2.2.1配置恢复出厂设置 (17)2.2.2RESET按钮恢复出厂设置 (17)附录1 TP-701与西门子S7-200 SMART PLC云平台连接案例 (18)附录2 进入BOX的配置界面多种方法设置 (24)2.1 常规网线直连配置 (24)2.2 通过路由器局域网进入配置 (25)2.3 通过WIFI热点进入BOX的配置 (26)2.4 云BOX虚拟网口工具远程配置 (28)附录3 通过云BOX实现触摸屏VNC远程监控应用 (30)3.1 准备工作 (31)3.2 配置BOX (31)附录4 云BOX以VPN 的方式实现远程接入局域网 (34)4.1 准备工作 (34)4.2 操作步骤 (34)附录5 网口通软件使用手册 (36)5.1 安装 (36)5.2 注册帐号 (36)5.3 添加终端 (36)附录6 串口通软件使用手册 (39)6.1 安装 (39)6.2 注册帐号 (39)6.3 添加终端 (39)附录7 防拆功能应用 (42)7.1 BOX配置 (42)7.2 PLC配置 (43)第一章产品介绍本章主要介绍TP-701的外观、配件、规格参数和使用原理。

1、产品外观2、外观3、标准配件4、安装尺寸5、工作原理6、规格参数1.1产品简介TP-701 是采用工业级设计,专门为工业PLC产品配套使用,为具备RJ-45网口、RS232的PLC产品提供远程下载程序和远程数据采集功能,如西门子、三菱、欧姆龙、松下、台达、永宏等品牌的PLC,通过高速的4G运营商网络,结合PLC配套软件或天启物联云平台,实现远程下载程序、采集数据。

网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安装使用手册

网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安装使用手册

目录1 概述 (3)1。

1 网动公司简介 (3)1.2 Active Meeting 5。

1简介 (3)1。

3 Active Meeting 5.1(会议室版)特点 (3)2 手册阅读方法 (4)2。

1 标记方式 (4)2.1。

1 文本标记 (4)2。

1。

2 图标 (5)3 基本概念阐述 (5)4 详细功能阐述 (7)4。

1 服务器端功能介绍 (7)4。

1。

1 服务器程序功能 (8)4.1。

2 系统管理员后台功能介绍 (8)4.1。

3 公司管理员后台功能介绍 (9)4.1.4 主持人后台功能介绍 (9)4.1.5 助理后台功能介绍 (10)4。

1.6 会员后台功能介绍 (10)4。

2 客户端功能介绍 (10)4.2.1 主持人功能介绍 (10)4。

2。

2 助理功能介绍 (12)4.2.3 会员功能介绍 (14)4.2.4 当前发言人功能介绍 (16)5 使用细则 (16)5。

1 系统配置要求 (16)5。

2 系统安装与卸载 (17)5.2。

1 服务器安装 (17)5。

2。

2 服务器程序运行 (19)5.2。

3 服务器卸载 (20)5。

2.4 客户端安装 (21)5。

2.5 客户端卸载 (21)5.3 后台管理操作 (21)5.3.1 系统管理员管理操作 (23)5.3.2 公司管理员管理操作 (41)5.3。

3 主持人管理操作 (42)5.3。

4 助理管理操作 (47)5.3。

5 会员操作 (47)5。

4 客户端操作介绍 (47)登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49)5。

4.1 主持人操作 (50)5.4。

2 助理操作 (77)5.4.3 会员操作 (78)5.4。

4 当前发言人操作 (82)5.5 单收功能实现操作 (82)5.5.1 无条件单收 (83)5。

5。

2 有条件单收 (84)5。

6 在线升级 (84)5。

6。

1 自动在线升级 (84)5.6.2 手动在线升级 (85)6 实战篇 (85)6。

联想网络同传系统应用用户手册

联想网络同传系统应用用户手册

网络同传的使用网络环境1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接收端计算机不超过200台,但为确保同传的稳定性建议您每次同传不超过100台,通过交换机或HUB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网络同传前的准备工作在网络同传操作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 保证发送端与所有接收端通过交换机或HUB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的同一网段中,且网络通讯状况正常(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2. 请确保发送端计算机配置及型号与接收端一致。

3. 选择网络环境内的一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并在此发送端安装设置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硬盘保护驱动程序、网络控制工具被控端(如果需要使用网络控制功能)及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

4. 发送端安装各类应用的软件均可正常使用,保障发送端系统本身完好。

5. 查杀发送端病毒及木马等恶意程序,确保发送端本身的安全。

6. 在进行网络同传前,请确保发送端已进入保护模式。

网络同传的操作当您已经完成了发送端计算机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必要软件的安装后,需要通过网络同传功能将发送端的硬盘数据同传至接收端,使得接收端计算机处于可用状态,请您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发送端:发送端计算机将当前计算机硬盘作为样本,可同传至网络内其它接收端。

接收端:作为接收端,接收从发送端传送的硬盘数据至本地硬盘。

发送端操作过程1. 请选择进行操作的计算机作为发送端。

2. 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在弹出如图2-11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后按F4功能键进入网络同传的界面,如图2-18所示。

图2-18 网络同传界面发送端连线接收端3. 在网络同传界面中,单击“发送端”按钮,使当前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将弹出接收端登录界面,连线网络内的所有接收端,如图2-19所示。

图2-19 显示接收端登录信息接收端连接成功后,图标显示为蓝色。

此时您可以启动接收端计算机,具体操作请参见第2章接收端操作过程部分。

如果接收端计算机未开机,则可以通过点击“开始唤醒”按钮,将上次已经登录的计算机自动唤醒。

联想网络同传系统应用用户手册

联想网络同传系统应用用户手册

网络同传的使用网络环境网络环境1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接收端计算机不超过200台,但为确保同传的稳定性建议您每次同传不超过100台,通过交换机或HUB 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个局域网中,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网络同传前的准备工作网络同传前的准备工作在网络同传操作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在网络同传操作前,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 保证发送端与所有接收端通过交换机或HUB 连接于同一个局域网的同一网段中,且网络通讯状况正常(网络设备不要阻止广播包的传输)。

2. 请确保发送端计算机配置及型号与接收端一致。

请确保发送端计算机配置及型号与接收端一致。

3. 选择网络环境内的一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并在此发送端安装设置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硬盘保护驱动程序、网络控制工具被控端(如果需要使用网络控制功能)及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

(如果需要使用网络控制功能)及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

4. 发送端安装各类应用的软件均可正常使用,保障发送端系统本身完好。

完好。

5. 查杀发送端病毒及木马等恶意程序,确保发送端本身的安全。

查杀发送端病毒及木马等恶意程序,确保发送端本身的安全。

6. 在进行网络同传前,请确保发送端已进入保护模式。

在进行网络同传前,请确保发送端已进入保护模式。

网络同传的操作网络同传的操作当您已经完成了发送端计算机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必要软件的安装后,需要通过网络同传功能将发送端的硬盘数据同传至接收端,使得接收端计算机处于可用状态,请您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接收端计算机处于可用状态,请您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发送端:发送端计算机将当前计算机硬盘作为样本,可同传至网络内其它接收端。

内其它接收端。

接收端:作为接收端,接收从发送端传送的硬盘数据至本地硬盘。

发送端操作过程发送端操作过程1. 请选择进行操作的计算机作为发送端。

请选择进行操作的计算机作为发送端。

2. 按下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在弹出如图2-11所示的选择启动系统界面后按F4功能键进入网络同传的界面,如图2-18所示。

ENS3000使用手册

ENS3000使用手册

ENS3000使用手册ENS3000使用手册1.概述1.1 产品介绍- ENS3000是一款先进的网络设备,具有高级功能和性能。

- 该设备是为企业网络需求而设计的,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网络连接。

1.2 功能特点- 高速数据传输- 多种网络接口- 网络管理和监控功能- 安全防护措施- 易于配置和管理2.配置要求2.1 硬件要求- ENS3000设备- 电源适配器- 网络电缆2.2 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10或更高版本3.安装和设置3.1 连接设备- 将ENS3000设备连接到电源适配器。

- 将网络电缆连接到接口。

3.2 配置网络- 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

- 创建新的网络连接。

- 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质、子网掩码、网关等。

4.网络管理4.1 远程管理- 使用支持的远程管理工具登录到ENS3000设备。

- 进行设备配置和管理操作。

4.2 路由配置- 设置路由表,定义网络流量的路径和转发规则。

- 配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

4.3 VLAN配置- 创建和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

- 将网络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虚拟网络。

4.4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配置和管理DHCP服务器。

- 分配IP地质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给客户端设备。

5.安全配置5.1 防火墙设置- 配置防火墙规则,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5.2 访问控制列表(ACL)- 创建和配置ACL,限制特定网络流量的访问权限。

5.3 虚拟私有网络(VPN)- 设置VPN连接,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

5.4 保护机制- 启用端口安全特性,限制物理接口的使用。

- 设置访问密码和用户权限。

6.故障排除6.1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无法连接到网络- 网络速度慢- 设备无法启动6.2 联系技术支持- 在出现问题时,联系ENS3000设备的技术支持团队寻求帮助。

附件:1.ENS3000产品规格表:详细描述了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2.ENS3000安装图:提供了设备的物理连接图示和安装指南。

互联网与政务外网数据传输系统部署手册--基础支撑软件讲解

互联网与政务外网数据传输系统部署手册--基础支撑软件讲解

互联网与政务外网数据传输系统部署手册-基础支撑系统北京东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版本历史目录1引言 (1)1.1目的 (1)1.2读者对象 (1)1.3术语 (1)1.4约束 (2)2软硬件及网络环境 (2)3数据库服务器支撑软件部署 (3)3.1Oracle10g数据库部署 (3)4应用服务器支撑软件部署 (11)4.1Oracle10g客户端部署 (11)4.2.Framework 4.0部署 (19)4.3Internet信息服务部署 (23)4.4Office2003部署 (33)4.5Toad的安装与配置 (40)4.6ArcGis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部署 (54)5其它设置 (90)5.1导出Excel权限设置 (90)互联网与政务外网数据传输系统部署手册-基础支撑软件1引言1.1 目的指导运维人员正确、顺利的安装部署互联网与政务外网数据传输系统。

1.2 读者对象应用系统运维人员,测试人员,维护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等。

1.3 术语数据库: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关系型数据库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以便于用户理解。

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称为表,一组表组成了数据库。

在下面的叙述中为了方便描述,数据库一词特指oracle 10g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名:数据库名是用于区分数据的内部标识,是以二进制方式存储于数据库控制文件中的参数,在数据安装或创建之后将不得修改。

数据库实例名:数据库实例名用于和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用于对外部连接时使用。

在操作系统中要取得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必须使用数据库实例名。

全局数据库名:在分布式部署时用来表示某一服务器域中的唯一数据库实例。

命名方式为sid.domain。

instance_name、ORACLE_SID都是数据库实例名,但instance_name参数是ORACLE数据库的参数,此参数可以在参数文件中查询到,而ORACLE_SID参数则是操作系统环境变量。

远程控制-协通XT800个人版使用手册

远程控制-协通XT800个人版使用手册
打开和发送信息 ............................................................................................................. 12 截图.................................................................................................................................12 查看聊天历史记录 ................................................................................................................. 13 发送文件/文件夹 ...................................................................................................................13 画质/速度调整 .......................................................................................................................13 用户设定选项 ......................................................................................................................... 14 远程桌面颜色和深度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远程数据传输 (1)第一节远程数据传输概述 (1)第二节安装说明 (3)一、环境要求 (3)(一)操作系统 (3)(二)软件环境 (3)(三)可选安装: (3)二、配置iMTS用户名与密码 (3)(一)以DOS命令方式运行iMTS (3)(二)调用iMTS主控台 (4)(三)调用设置 (4)(四)设置imts的用户名和密码 (5)(五)注意 (5)第三节使用说明 (7)一、程序启动 (7)二、初始配置 (7)三、远程数据复制传输方的设置 (8)四、远程数据复制接收方的设置 (13)五、HTTP配置 (17)(一)流程图 (17)(二)IIS服务器配置 (17)(三)发送方配置 (19)第一章远程数据传输本章内容提要:☺概述☺传输方的设置☺接收方的设置☺ HTTP配置第一节远程数据传输概述远程数据传输是用来实现金蝶k/3账套,金蝶2000账套,文件等数据在Internet上的输支持定相互传递。

可方便的将分布在网络不同位置的数据集中到一起。

远程数据传时、自动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整个流程无需手工干预,只需配置好相应参数即可。

远程数据复制目前只以传输方作为复制过程的发起者,传输方将指定数据传输到指定位置,接收方在收到数据后立即开始同步。

下图为整个复制的工作流程,其中粉红色标注的是用户需要配置的信息,其余部分均自动完成。

请按次序进行配置。

可传输的对象为SQL Server数据库、金蝶2000账套和一般性文件。

该程该程序可安装在金蝶中间层服务端上,也可安装在客户端,基于远程传输安全性考虑,不提供数据库服务器端功能(如果要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传输,请安装中间层或客户端),也可安装在客户端。

发送方接收方图1 远程数据传输流程说明第二节安装说明一、环境要求(一)操作系统中英文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 Server,Windows 200 Professor、Window NT server 4.0,(二)软件环境运行远程数据传输系统需要先安装金蝶k/3系统中间层或者客户端,即远程传输系统运行在金蝶k/3系统的中间层服务器或客户端上。

(三)可选安装:1、拨号和远程访问服务如果要进行拨号传输,则需要安装Modem和远程访问服务.然后安装金蝶拨号工具。

2、IIS服务器如果要进行Http传输,则需要安装IIS服务器,并进行iMTS代理的虚拟目录配置。

二、配置iMTS用户名与密码运行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必须要提供iMTS的合法用户名和密码,配置方法为:(一)以DOS命令方式运行iMTS单击[开始]→[程序]→[Kingdee iMTS]→imts server,运行后出现DOS窗口图2 运行iMTS (二)调用iMTS主控台在DOS窗口输入cons后调出iMTS主控台,如图图3 调用iMTS主控台(三)调用设置图4 进行iMTS配置(四)设置imts的用户名和密码图5 设置iMTS用户名和密码本例输入用户名为imts,密码为imts,此用户名和密码即为远程传输系统初次设置时录入的iMTS用户名和密码。

(五)注意如果iMTS采用服务方式运行,则不会以DOS方式运行,从而导致无法调出控制台。

所以第一次设置iMTS时要确认iMTS未以服务方式启动,可检查Windows NT的服务。

按如下方式设置:图6 以手工方式运行iMTS 当第一次设置完成后,可改为自动启动类型,如下:图7 自动运行iMTS第三节使用说明一、程序启动程序启动如下所示界面:图8 启动界面上图注意:点击确定时,程序并不退出,只是隐藏该界面,并在任务栏上有个图标用于重新调出该界面。

如下图:图9 托盘图标要退出传输程序,请用鼠标右键单击上面的图标,并选择[退出]菜单项或界面菜单项[退出]。

二、初始配置若程序是第一次运行时,启动首先出现的是本机的配置界面如下,按照本机的配置准确配置。

配置过后看程序能不能启动传输接收操作界面,若没有,请按提示错误操作向导后,启动传输接收操作界面。

图10 本机属性配置本公司代码:指进行数据传输的公司代码,此代码为集团内用于识别发送方与接收方的唯一代码,数据传输系统处理时把不同来源的数据以公司代码的方式分类,此代码应由传输双方约定一致。

如深圳总部的代码为1,深圳分公司代码为101本公司名:指公司名称。

中间层服务器:数据传输系统使用哪一个中间层作为账套管理的中间层服务器,为必录项。

iMTS用户名:为iMTS中建的用户名,参见上一节安装说明iMTS用户密码:为iMTS中建的用户名,参见上一节安装说明。

三、远程数据复制传输方的设置要传输数据到远程服务器请按以下步骤配置:1、设定本公司的公司代码、名称等,公司代码和计算机代码与接收方接收设置中的代码相对应,这样复制关系方可建立起来。

对于集团用户,可预先设计集团各公司的代码表,然后要求各公司遵照填写。

公司代码只能是英文字母、数字、小数点。

(一般大本机配置时已确定)图11 本地属性高级设置就是启动时属性设置。

2、选择[目标公司]属性页,进行传输目标的配置。

目标公司可有多个。

图12 目标公司要增加目标公司,可点击[增加],调出如下界面。

图13 公司属性填写相应信息后确定即可。

其中服务器地址为目标公司接收程序所在的服务器IP。

注意iMTS名为iMTS的名称,一般为计算机名,由目标IP地址和目标iMTS共同组成地址的唯一识别,具体可参见iMTS使用说明。

若需要拨号请填上相应的信息。

图14 拨号电话3、设定完目标公司后就可以开始设置传输任务了。

选择[传输任务]属性页。

图15 发送任务要增加传输任务,可点击[增加],调出如下界面。

图16 发送内容任务名称:为接收在恢复数据时对象识别的代码,如一个公司可传送多套账,每一套账需要有一个识别,此任务名称即为识别的标志,必须在接收与发送方约定一致。

传输内容:接收与发送方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如果选择了k/3 账套,会自动显示出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名称(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提供密码录入,而是从账套管理处自动解析)数据为备份目录:用于远程备份时必须设置数据传输者有权限操作的目录。

注意:软件虽自动检查其存在和合法性,但最好保证正确。

另外,任务可设置传输时间,选择[服务启动时传输]则,任务新增后马上开始传输,并且下次传输程序启动时也立即开始传输。

定时传输则按照指定的时间点进行传输。

注意:没有其他后台服务在监听定时任务,传输程序如果退出后定时任务不会自动在指定的时间点开始,除非传输程序重新被运行。

在传输任务页上,各任务的执行状态会即时更新,可通过此栏察看任务的执行情况。

注意:任务的执行完毕是指数据已经放入本地的传输队列,并不表示数据已经到达目标公司。

当本机与目标公司服务器一连通,传输队列就会开始传输数据,传输过程支持断点续传,可保证传输速度。

设置传输定时如下图示:图17 传输时间四、远程数据复制接收方的设置接收方的设置相对简单。

设置界面如下:1、设置公司属性。

在启动设置里面已设置好。

图18 接收公司属性2、设置接收内容。

图19 接收内容要添加接收内容,点击新增,调出如下界面:图20 接收内容其中接受账套是本机的SQL Server数据库,如果指定的数据库不存在,接收程序会在接收时新建。

新建的数据库在与接收程序相同的目录下。

接收设置的状态栏中有数据接收的即时状态。

注意:接收公司代码、iMTS服务名和任务名必须事先约定一致。

五、HTTP 配置(一)流程图IIS服务器(server))iMTS服务器(iserver2)客户端客户端IIS服务器配置:iserver1 128.8.8.8iserver2 128.8.8.9图21 HTTP 方式传输流程图(二)IIS 服务器配置以上的接收与传输均是采用的是TCP/IP 的方式进行传输,也可以采用Http 进行数据传输按菜单上HTTP 配置,如下界面所示:图22 HTTP配置设置按两步进行:首先设置虚拟目录:点击虚拟目录出现如下所示界面:设置如图所示,将安装imts目录下的imtsCproxy设为虚拟目录即可。

图23 虚拟目录然后添加地址如下所示:图24 HTTP地址在传输时选择Http则可以使用http进行数据传输注意:此项配置在IIS服务器上运行,IIS服务器上不需要安装iMTS和远程数据传输服务,可直接拷贝任何台客户机上的HttpConf.exe(http配置工具)就可以进行配置了。

(三)发送方配置图25 Http方式客户端配置采用Http方式与TCP/IP方式类似,仅需注意目标计算机是指IIS服务器名,目标iMTS为通过IIS服务器指向的iMTS服务器名。

如本例中IIS服务器名为servr,指向的iMTS服务器为iserver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