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王雅琴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论语》当中的名言:“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位思想家是A. 老子B. 孟子C. 孔子D. 荀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故选C;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老子》,故可排除B;孟子和荀子虽是儒学代表人物,但与《论语》无关,故可排除BD。
点睛:《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 《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A. 宗教画B. 山水画C. 风俗画D. 文人画【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回娘家》这一剪纸作品的主题主要反映了民间的风俗人情,故选C;《回娘家》这一剪纸作品与宗教没有联系,故可排除A;《回娘家》这一剪纸作品也不属于山水画,故可排除B;文人画的特点是集绘画、文学、书法和篆刻与一体,与材料中的《回娘家》这一剪纸作品特点不符,故可排除D。
3.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湖北省仙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选择题集训中国现代史

2017-2018学年(3)中国现代史1.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直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
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C.《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D.香港回归交接仪式2.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溪太后因货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3.“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政策D.多边外交战略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这些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客观条件是①靠近港澳,华侨多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③资源比较丰富④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
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对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它A. 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B.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C. 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D. 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6.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 “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 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7.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战国时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始终说,按他的说法,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
秦始皇采用此说,把秦朝定为A.土德B.金德C.水德D.木德2.《信陵君窃符救赵》记载:“公子从车驾,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信陵君“虚左”说明了A.古人有虚左待宾的习俗B.古人有左边上车的习俗C.古人乘车时以右为尊D.古代驾车的人在右边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5.吴起为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商鞅为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军功授爵制。
最终“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而吴起死后其法遂废。
据此判断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A.意志坚决,毫不妥协B.国君的大力支持C.考虑周详,讲究策略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6.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刻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
透过这件文物,我们可以印证的秦朝历史是①国家统一②经济繁荣③文化同一④百姓安居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7.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8.右图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9.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封为定远侯。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期末考试快到,想抱佛脚,还在为找不到高二历史试题联系而烦恼?找到了却没答案?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8分)1、“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的公正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3、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4、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B.中书省与门下省C.门下省与尚书省D.尚书省与吏部5、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
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6、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汉江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王雅琴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论语》当中的名言:“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2、《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A、宗教画B、山水画C、风俗画D、文人画3、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这段材料()A、反映的是神学思想B、认为人是无理性的C、认为人是卑贱的D、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4、以医学著作中,成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5、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A、蒸汽机B、火车C、电灯D、轮船6、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新”的含义是()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7、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A。
孟子B。
孙子C。
董仲舒 D.朱熹8、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因为宗教改革宣传()A、“因信称义”B、“人是万物的尺度”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知识即美德”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国民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10、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由于道德的标准不一致,许多人以自己观察的某一方面为“自好”,于是出现众多的学术派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说。
这一现象()A.推动了社会变革B.有利于思想统一C.导致了历史倒退D.引起了诸侯争霸2.(2分)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人们的智谋是在长期作战中成长起来的,主张通过农战的实际斗争,培养“智术能法之士”。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2分)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谥号中“孝”体现出()A.嫡长子承袭的原则B.宽厚待民施以仁政C.大力推行尊崇儒术D.事亲事君伦理道德4.(2分)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①孔子的“仁”“礼”主张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①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①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2分)下列是不同时期儒家学者提出的治国之道,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①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6.(2分)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
其中比较恰当的是()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B.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C.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7.(2分)“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8.(2分)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A.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C.人民生活的提高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9.(2分)“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高二历史(理科)答案word版本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D 2.D 3.B 4.C 5.D 6.D 7.D 8.C 9.D 10.A
11.B 12.B 13.C 14.D 15.A 16.C 17.A 18.B 19.C 20.B
21.A 22.B 23.D 24.B 25.A 26.A 27.C 28.C 29.B 30.A
二、非选择题(内容合理,酌情给分)
31.(19分)
(1)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麻沸散、《本草纲目》;数学:九九乘法口诀、筹算计算法、《九章算术》、圆周率、珠算法;天文学:《甘石星经》《石氏星表》、地动仪、黄道游仪、简仪。
(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即可)(6分)
(2)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4分)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努力,统治者的重视,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政局稳定,民族融合等(答出3点即可)(9分)
32.(21分)
(1)思想运动:文艺复兴。
(2分)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分)
(2)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分)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
(4分,写出任意2个即可)
(3)思想理论:三民主义。
(3分)实践:领导辛亥革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分)
1。
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汉江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论语》当中的名言:“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2、《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A、宗教画B、山水画C、风俗画D、文人画3、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这段材料()A、反映的是神学思想B、认为人是无理性的C、认为人是卑贱的D、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4、以医学著作中,成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5、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A、蒸汽机B、火车C、电灯D、轮船6、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新”的含义是()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7、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孙子C.董仲舒D.朱熹8、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因为宗教改革宣传()A、“因信称义”B、“人是万物的尺度”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知识即美德”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国民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10、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江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B. 私学的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C. 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D.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在思想上表现为百家争鸣,故C项正确;A属于社会现象,属于历史宏观原因;B属于文化因素;D属于政治因素。
【点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兵家【答案】C【解析】材料大意是:做臣子的害怕受到责罚而希望得到奖赏,所以统治者利用奖赏和刑罚的手段,使臣子害怕刑罚的威力从而向可以得利的方向工作。
反映的是用权威震慑群臣的主张。
儒家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法家韩非子主张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与题干的观点一致,故C项正确;兵家是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以利为核心,终极目的是取胜,故D项错误。
点睛: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我国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从法、术、势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性,并主张实现中央集权,从而得到秦始皇的重视,可得出结论为法家学派。
3.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
其“具体办法”是A. 自由平等学说B. 理性至上学说C. 民主共和学说D. 三权分立学说【答案】D【解析】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针对“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D正确;A、B和C 均不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柏、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
主要是因为A. 绘画技术的发展B. 绘画内容的改变C. 人文主义的影响D. 宗教束缚的削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故选C。
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说法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5.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
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家思想的时代。
柏扬先生评价的国策是A.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君主专制,天下一统【答案】B【解析】柏杨的评价表明该“国策”的实行抑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独尊地位,这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
故答案为B项。
A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具体内容,排除;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在秦朝时已经确立,排除。
点睛:为适应汉武帝建立大一统政治体制的需要,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儒学由一家之言上升到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贯彻于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自汉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A. 经世致用思想B. 君主批判思想C. 自由平等思想D. 重农抑商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指的是学应有所用,应为社会所作贡献,即经世致用。
故选A。
BCD三项都无法体现与国计民生相近的内容。
考点:明清批判思潮点评:明清批判思潮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需要掌握。
7.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伏尔泰——“社会契约”A. ①②B. ①③D. 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
依据所学,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故①正确;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主张,故②正确;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故③错误;提出社会契约、民主共和的卢梭,故④错误。
所以应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否则•启蒙思想8.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A. 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 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C. 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D.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C、D均与材料不符,故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条件9.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
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
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 苏轼B. 辛弃疾C. 关汉卿D. 柳永【答案】D【解析】【详解】“婉约细腻”指的是宋词中的婉约派,柳永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以切身感受入词,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婉约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描写了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故10.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了封建教会的疯狂诋毁,同样,拥护达尔文进化论的学者也挺身而出,勇猛反击。
引起这一强烈震动的是A. 《物种起源》问世B. 人工合成了氨基酸C. 细胞学说的创立D. 《自然系统》一书出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它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引起了教会的极大恐慌和围攻,A项正确。
米勒人工合成了氨基酸,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
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细胞学说,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自然系统》是一本对生物准确命名和分类的科学书籍,作者林奈,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近现代生物分类方法的奠基人,与材料不符,D 项错误。
11.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
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C. “为人民服务”D.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说明毛泽东鼓励学术争论,符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故B项正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方针,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为人民服务”是新时期文艺发展的目的,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信息,故D项错误。
12.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取得长足的发展,下列科技成果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A.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 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答案】A【解析】【详解】“文革”时期是1966-1976年,且题干另一关键词是“世界首创”。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这属于“文革”时期的世界首创成就,故A正确。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于1970年,虽然属于文革时期,但这并非中国首创的成就,故B项错误。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属于文革时期,故C错误。
2003年10月,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这不属于文革时期的成就,故D项错误。
1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观察图中文字,结合所学,汉字至今已有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故①、③项正确。
表音文字是指一个语言在表达其内容时,以语音来表注记录的形式和符号的文字系统,表音文字会与其口语达成一定的吻合。
假名、拉丁字母等都属于表音文字,汉字不属于表音文字,故②项错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并非汉字,故④项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排除ACD,选B。
14.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新民主主义论》D. 《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B【解析】略15.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Romance,“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
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东方文艺中也一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东西方文艺创作中具有“罗曼蒂克”风格的是:①屈原的《离骚》②拜伦《唐璜》③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屈原的《离骚》属于浪漫主义著作,故①正确;拜伦《唐璜》属于浪漫主义著作,故②正确;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属于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故③正确;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④错误,排除BCD。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所以选A。
点睛:本题以浪漫主义的词语解释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的掌握,学生熟悉相关的浪漫主义作品即可知道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