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

汉江中学2019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数学试题(文)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复数满足,则()A. B. C. D. 52.《概率》的知识结构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随机数与随机模拟”的上位要素是古典概型B.“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与“随机数与随机模拟”都具有逻辑先后关系C.该结构图的右半部分为“环”形结构D.“下位”要素越多,结构图越复杂3.在判断“高中生选修文、理科是否与性别有关”的一项调查中,通过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到.已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认为“选修文、理科与性别有关”出错的可能性为2.5%B.选修文、理科与性别有95%的关系C.认为“选修文、理科与性别有关”出错的可能性不超过5%D.有的把握认为“选修文、理科与性别有关”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若“”为真命题,则“”为真命题;②“,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的否定;③为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若,,则;④“,”的否定为“,”. A .1B .2C .3D .4 5.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A .B .C .D .6.研究变量,得到一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有以下结论①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 ②用相关指数来刻画回归效果,越小说明拟合效果越好; ③线性回归方程对应的直线至少经过其样本数据点中的一个点; ④若变量和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则变量和之间的负相关很强. 以上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B .C .D . 7.在一组样本数据为,,,(,,,,,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都在直线上,则这组样本数据的相关系数为( ) A . 31 B . 31 C .1 D .-1 8.若函数的图象如图,则其导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9.直线与曲线相切,则( ) A . B . C .1 D .2。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而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两种说法即两种观点。
本题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历史上的英雄,不是泛泛而谈英雄。
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行文中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如选择第一种立意,可以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
【标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结束】。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连累(lěi)稍(shào)息说(shuō)服畏葸(xĭ)不前B.赏赉(lài)孱(càn)头冠(guàn)心病身陷缧(léi)绁C.荫(yìn)庇会(kuài)稽刽(guì)子手噤(jīn)若寒蝉D.揾(yùn)试纶(guān)巾酹(lèi)江月韦(wěi)编三绝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组是A.嬉笑爆冷门知书达礼走投无路久旱逢甘霖B.分孽原生态牙牙学语励精图治时势造英雄C.脉搏一摊血白浪滔天嘘寒问暖真人不露相D.押韵青纱帐应接不暇叠床架屋一笑抿恩仇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白菜卖出猪肉价”,进入了5月份,按说蔬菜已到了旺季,价格也应回落,可是各种菜价不落反涨,尤其是大白菜、西红柿等价格直逼猪肉,这叫人有些担心。
②说起鲁迅,一些人总会感到他严厉、苛刻、不、睚眦必报,其实这是他对敌人的一面,而对友人、对同志,尤其是对青年,可说是呵护有加。
③近来,台湾由于油价、电价的上涨,导致粮、菜、肉、蛋、奶等一系列与百姓日常生活的物品价格的上涨,有评论认为,平抑物价、保障百姓生活是对马英九新一任政府的重大考验。
A.未免大方休戚相关B.难免大度息息相关C.未免大方息息相关D.难免大度休戚相关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B.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的“中国大运河”已申遗成功。
C.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文档资料

2019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9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胚胎(pēi) 框架(kuàng ) 脖颈(gěng) 着手成春(zhuó)B.龟裂(jūn) 慰藉(jiè) 挣揣(chuài) 解甲归田(xiè)C.轮廓(kuò) 销行(háng) 骄横(hèng) 数见不鲜(shuò)D.氛围(fèn) 攒射(cuán) 缂丝(kè) 日薄西山(bó)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绚烂爆发力无所是从凤毛麟角B.青睐电线杆劳燕纷飞平心而论C.文身协奏曲桀骜不驯抑扬顿错D.膨胀蒸汽机其貌不扬殒身不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B.在“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职业取向下,基层和中小企业一方面急需人才,却难以寻觅;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又聚集大城市,僧多粥少。
C.《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李泽厚先生将他多年的研究付诸于笔端,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感性而亲切。
D.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4. 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2分)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玉簪(zān)吮(shǔn)吸提(tí)防羽扇纶(guān)巾B.驽(nú)钝伺(sì)候真谛(dì)毁家纾(shū)难C.奇葩(bā)鸟瞰(kàn)熨(yù)贴戛(jiá)然而止D.商榷(què)发髻(jì)暮霭(ǎi)时乖命蹇(ji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寒料峭人才辈出平心而论梳装打扮B.莫名其妙兵慌马乱沧海桑田至高无上C.礼尚往来阡陌纵横源远流长金碧辉煌D.走投无路改邪归正委屈求全弄巧成拙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
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哥偷的不是菜,哥偷的是寂寞。
”小白领“偷菜”上瘾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空虚的无聊文化。
D.“这是我的伞。
”他厉声说道:“把它还给我。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下岗工人”、“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B.这所学校创建了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树立广泛的就业网络和稳定的就业基地。
C.王伟除被责令做出检讨外,还给予他留用察看半年,扣发当月奖金的处分。
D.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章。
你利用花,花也利用你我们为何给人送花?赠人以花可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期中考试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考试时一定要心细,先易后难,交卷前要反复检查.今天给大家整理编辑了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希望在期中的最后复习里,这些题型能够让大家熟练于心,祝同学们考试顺利!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由整理,:ﻭ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ﻭ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殒身不恤 (x)确凿(zu ) 蛊(gǔ)惑B.口讷(n i)同仇敌忾(k i)赧(hǎo)然酒肆(s)C。
镌(juān)刻惩一儆(jǐng)百偌(ru)大呆(dāi)板ﻭD.菜畦(x)蓄意炮(p o)制脑髓(suǐ)自诩(xǔ)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毕竟脍炙冥玩不灵卓尔不群B。
摧毁慰藉共商国是珊珊可爱C。
渲泄拾掇源远流长诒笑**ﻭD。
渡假村标新立异闻过饰非原气大伤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2)明清人士更以写为耻辱,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法 .ﻭ(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是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ﻭ(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ﻭA.防止以至/保证奥秘移植ﻭB.防范以致/保障奥妙移植C.防范以致/保证奥妙种植ﻭD。
防止以至/保障奥秘种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完自传《我的生活》之后的第一反应时,做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既要和可能受反对党控制的国会斗,又要无时无刻回应充满敌意的。
B.在孟加拉国中部的纳拉扬甘杰地区,常常是数十人挤在一条小船上,横渡梅格纳河的一条支流,由于这种小船渡费低廉,许多当地村民选择他来往于河的,渡船上人员严重超载现象屡见不鲜。
ﻭC.君不见,很多教师总是耳提面命的宣扬专家、学者、们是如何焚膏继晷、无所不为的,却很少真实地介绍谈们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试题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答案1.答案A(“也使文化心理得到快速调适提升,彻底改观”与文中“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的内容不符。
)2.答案B(文章第③段与第②段一样,都是论证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迫切性。
)3.答案C(A“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错;B“只要……就”的分析过于武断片面;D“文化开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文化传承”于原文无据。
)4.答案 C (C项,“主要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分析不正确,由原文“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败与贫穷”“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可知,主要是因为贫穷与饥饿。
)5.①“木鱼”是全文的线索和故事载体,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木鱼”展开的。
②以小见大,展现出物质匮乏对主人公幼小心灵造成的创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
试题分析:从结构上看,小说先详细描写了冬子“吃”木鱼的过程,然后写木鱼在冬子人生中的影响,最后写冬子赠木鱼、收藏木鱼,木鱼贯穿了小说全篇,起到了线索作用。
从主题表达来看,木鱼只是一个小物件,但作者却通过这个小物件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群众心理的变化,以小见大,突出了主题。
6.①因动木鱼挨打遭受讥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冬子内心都充满了无法摆脱的羞愧。
②长大后,“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表现了冬子内心的质疑与反思。
③将做好的木鱼让儿子吃,表现出冬子放下了精神包袱,内心释然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查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能力。
解答时可阅读相关段落,梳理出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然后概括。
第六段到第八段写冬子挨了打,受到乡里人的讥笑,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子,多年以后仍是“充满羞愧”;第九段写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表明他的心理有了变化,开始反思;第十段到结尾写冬子赠木鱼,收藏木鱼,最后将木鱼放在桌上让儿子吃,表明冬子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木鱼,完全放下了心理负担。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苇(wěi)草倨傲(jū)罗绮(qǐ)反间(jiān)计B.伺(cì)候巷(hàng)道埋(mái)怨白泠泠(lěng)C.凝噎(yè)泥淖(nào)孱(càn)头汗涔涔(chén)D.楔(xiē)形挑剔(tī)横(hèng)祸攥(zuàn)拳头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前合后偃杳无音信枯躁无味走投无路B.古陌荒阡繁文缛节仗义执言哀声叹气C.前仆后继归根结蒂共商国是拾人牙慧D.密而不宣坐收渔利礼尚往稳操胜券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人处世,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
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了。
既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这种超脱足够人们受用。
A.气质刮目相看只是永远B.品位满不在乎于是一生C.度量等闲视之但是终生D.修养置若罔闻便是终身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哈姆莱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幻想的兴趣被忽略了。
C.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涉及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不仅需要民众充分的公开讨论乃至观点交锋,更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专家的声音参与。
D.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之声”活动,将邀请约百名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参加了活动。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江中学2019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试题命题人: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在儒家关于国家的制度文明设计中,由《诗经》而衍生出的风雅精神是奠基性的,它构成了中国美学乃至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受推崇的侧面。
按照现代学科分类,诗被纳入文学,其价值仅被定性为审美愉悦;与此密切相关的风雅,则仅指文人士大夫所追慕的生活格调和情趣,这种定位,不仅使“文学”“诗学”之于传统中国的意义被狭隘化,而且使风雅之于中国传统制度文明建构的意义也变得逼仄了。
那么。
关于风雅,我们如何理解它的价值,并认识它的现代意义呢?首先,奠基于诗教的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
孔子之所以将诗教排在“三教”首位,原因无非在于诗总是传达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情愫,能够使人在受教育之初,就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良善心志,进而使人性变得积极、健康、乐观。
这种心志,是风雅赖以形成的心理基础,否则就极可能成为缺乏内在根据的假风雅或附庸风雅。
其次,孔子以“温柔敦厚”为风雅定调,并不意味着为人处世柔顺软弱,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超越世俗价值的雄强和果敢。
在儒家看来,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
如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围困鲁国曲阜,面对行将降临的屠城灾难,“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这种对文明价值的无畏坚守,显然是一种大风雅和大勇敢。
同时,儒家的温柔敦厚,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外圆内方,怨刺而不失善意,坚持原则而不伤大雅。
第三,在中华文明史上,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
在个体层面,风雅表现为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即孔子所讲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家族层面,它表现为对人文教养和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视,古人所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无一不是将良好家风的养成作为家族延续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在国家层面,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数千年风雅传统的开端,此后的中国史。
就是对这一传统的不断追忆、回溯、复归和发扬。
需要指出的是,风雅在传统中国,虽然具有多元价值面向,但它归根结底奠基于中国人对美和艺术的崇尚。
在一个以礼乐风雅为标识的国度,美和艺术因为对中国文明乃至国家建构的深度参与而显现出崇高性和神圣性。
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建设,不仅应指自然界山川秀美,同时也应将人文礼乐风雅纳入其中。
这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在世界文明史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优良传统。
(摘编自刘成纪《走向风雅》)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由《诗经》衍生出的风雅精神是中国美学乃至中华民族精神最受推崇的侧面之一。
B. 表现为君子之风的风雅赖以形成的心理基础是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的良善心志。
C. 孔子讲的“温柔敦厚”内含超越世俗价值的雄强果敢,外显为不失善意和不伤大雅。
D. 孔子关于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的说法倡导的是士人文质一体、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先介绍“风雅”的价值及现代人们对其狭隘化的定位,从而引出了问题。
B. 文章分析了风雅对于人文教化、人性修养、家国天下等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C. 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论证等,分析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小到大。
D. 文章末尾指出了风雅的来源,提出了风雅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学、诗学对于传统中国,风雅对于中国传统的制度文明建构,均具有普遍意义。
B. 孔子将诗教排在了“三教”的首位,所以我们说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
C. 风雅对士人个体的修养、家族的延续、国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D. 人文礼乐风雅是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立国之道,是崇高而神圣的优良传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所谓“小鲜肉”,是指那些粉丝众多的年轻偶像,有人称之为“流量明星”,把他们的真实生态描述得更为通俗、贴切,有他们的地方,就有话题和流量。
稍加打量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其实有着当下年轻人的诸多共性,或者说老艺人“数落”他们的那些“毛病”,恰恰是年轻群体表现出来的“通病”,懒散、投机、热衷于追逐一夜成名、迅速暴富等等,这或许也正是受到热捧的关键因素。
毋庸置疑,“小鲜肉”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确实客观存在,我们也不能以存在即合理、有需求就有市场来替他们掩饰或开脱,但是,看待“小鲜肉现象”显然需要更多的理性,甚至于说要多些包容,真正值得反思的是,到底什么原因催生出这一现象?又从何着手让“小鲜肉”们成长、成熟乃至完美起来?正如演艺老前辈陈凯歌指出,作为老一代艺人是不是也该多给予关爱和引导?摘自《光明日报》材料二:称谓是一个社会中人际关系最表层的表征。
从称谓入手,再层层深入去分析一个社会的价值认同和人际关系,是一条高效而准确的捷径。
“小鲜肉”这个奇葩称谓,则产生于“男色当道”的语境之下。
从字面给人的感觉,“小鲜肉”应该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食物。
用这样一个词语来指代人,不言而喻包含着人的物化、商品化。
这种称谓所折射出了一些不良价值观,恰恰也是许多社会问题深刻的思想根源。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古代社会,命名、正名都是礼制中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称谓也不应该拱手让给网络和网民,而应该结合公序良俗和社情民意,形成明确规范的共识。
这样才能避免没有称谓可用、不知该如何称呼他人的尴尬,也才能避免“屌丝”、“小鲜肉”、“娘炮”等粗鄙不堪的称谓泛滥成灾。
摘自《中国青年报》材料三:近些年来,“娘化”现象在社会上盛行,并且越来越严重,在青少年中蔓延非常快,引发担忧。
所谓的“娘化”,一般指男子穿着女性服饰或进行装扮后达到女性化外貌。
他们大多为拥有标致五官的年轻男性,在穿上女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属性。
这一潮流的兴起应该要追溯到韩流上来,前几年韩流差不多席卷了全球,让很多年轻的人都跟上韩国的练习生的潮流,形成一股“阴柔之风”。
《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出,其实“娘化”现象并非是当今的产物,古已有之,如唐代唱戏的李伶,被称为“假面娘子”,年过五十依然打扮得跟少女一般在舞台上媚态百生。
娘化”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多元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包容这种并不一定是主流的现象,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
另一方面,《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指出,凡事应该有个度。
文章表示,“娘化”现象在青少年中影响很大,如果青少年出现一边倒的情况,集体“娘化”,“娘炮”盛行那么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摘自《人民网》材料四: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中,提出了反智主义的说法。
反智主义这个词,可能有些敏感,那就换个词﹣﹣“低级流行主义”。
我们经常看到,一种流行现象产生后,立即呈现出席卷态势。
对于很多人来说,之所以加入行列,流行是唯一理由,根本不看是否适合。
这在文化市场上有着充分反应。
一个流行模式产生后,大家一拥而上,拿起剪刀糨糊,纷纷采取拿来主义。
想想过去流行的“清宫热”、“戏说热”,现在流行的“IP 热”、“小鲜肉热”、“娘炮热”,都有着低幼的影子。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其产生都有原因。
有原因,不代表有道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分化的市场,大众消费多元多样。
并不否认,可能有些人喜欢“小鲜肉”,但绝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小鲜肉”。
可在低级流行主义的影响下,整个市场只提供“小鲜肉”、“娘炮”,根本没有其他内容,大众的多元需求无从实现。
于是给人的感觉,似乎整个市场就应该属于“小鲜肉”。
事实上,有多少需求被忽视和压抑。
摘自《凤凰评论》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鲜肉”“流量明星”的出现并非偶然,他们拥有众多大的粉丝,代表着当下的年轻群体。
所以,我们应理性看待,多些包容。
B. “名必正”。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称谓都应该结合公序良俗和社情民意,明确规范,避免粗鄙。
C. “娘化”现象的兴起应追溯到韩流上,可以说没有韩流,就不会有“娘炮”的出现。
D. 文化市场的盲目跟风、“拿来主义”是“小鲜肉”“娘炮”盛行的根本原因。
5. 下列对材料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不仅分析了“小鲜肉”现象,而且对其本质进行了挖掘,并明确指出了给予“小鲜肉”关爱、引导,让他们成长、成熟乃至完美之道。
B. 材料二从称谓取名的角度,集中分析了“屌丝”“小鲜肉”“娘炮”等粗鄙不堪的称谓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根源,以及折射出的价值观。
C. 材料三既有现实层面,也有历史层面,同时又以中外对比、深入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当今“娘炮”盛行的负面影响。
D. 大众消费多元化的市场背景下,“戏说热”“小鲜肉热”“娘炮热”等流行模式的产生,是新时代文化上的拿来主义,与当年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迥异。
6.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要转变当前“小鲜肉热”“娘炮热”等阴柔之风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就等拆迁伍中正宋玉生的房子低、矮,逢雨必漏。
他对自己的房子特别不满意,一心盼望着拆迁。
那年,宋玉生30岁。
有天早上,宋玉生从门前的枫树上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消息。
在离宋村三十里开外的地方要建一个大型变电站,那地方有十多户人家要搬迁,并且,那十多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统一修建后,再分给他们。
也就是那天早上,宋玉生就萌生了一个希望,将来哪一天,自己的房子也能名正言顺地拆迁。
不到一年,变电站建好。
宋玉生去看变电站。
除了变电站,宋玉生最关心的是那些拆迁户。
然后他跑到统一安置的住房一看,一栋栋房屋果真整齐漂亮。
回来的路上,他就想,自己的房子有那么漂亮就好了。
好不容易到来一次的拆迁机会白白地错失了。
宋玉生那年40岁。
那一年,从葛洲坝输往广州的高压线路经过宋村。
测量线路时,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他那破屋碍事不碍事?测量员说,还说不准,要等整个线路的测量数据都计算好再定。
等吧。
宋玉生不再犹豫。
后来,宋村有3户人家的房屋需要拆迁。
那3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出钱修建,3幢房子建好,在丽日蓝天下格外漂亮。
宋玉生开始埋怨:那条线路怎么就不经过自己的房屋?50岁那年,宋玉生的身体再没有以前健康,时常咳嗽,还伴随头晕。
可是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精神。
那一年,县里要在宋村修建一个农药厂。
整个村里,再没有比宋玉生更兴奋的。
宋玉生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
他经常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就是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