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趋势解读
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命题解读命题解读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沿袭了近几年来“一个话题(材料)、两种文体”的命题方式。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所给材料是一首现代小诗。
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以小诗阅读为切口进行写作能力的检测,既考察阅读能力又检测了写作技能,有一举两得之功效;同时,此命题也紧扣了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教什么”就“考什么”的命题原则。
我们知道,诗歌阅读是统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九年级上下两册的第一单元都以现代小诗为主。
“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是教材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而有无达成这一目标,是本次中考作文考察的关键点之一。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读懂诗歌是写作的第一步。
作文题一“喊出______的名字”是半命题作文,已知信息“喊出”“名字”来自于给出的小诗;隐含信息是“谁”喊出名字、喊出谁的名字,这关乎叙述角度和写作内容。
毋庸置疑,这里的主语应该是“我”。
为什么要喊出这个名字?喊出这个名字时带着怎样的情感?这关乎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立足于诗歌来思考,野花“都有一张干净的脸”“装扮山野”,“我”是野花中的一朵,“尽情开着”。
可见,诗歌的核心意象是野花,其特征是普通、平凡,但却尽情绽放生命的华彩,彰显生命的价值。
“我”喊出野花的名字,喊出自己的名字,其中包含着赞美、喜爱、崇敬、自信、自豪等积极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付出着、奉献着,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同时,也服务了大众、建设了家乡和国家。
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伟大,他们值得赞扬、崇敬和效仿。
放眼时代,我们可以喊出逆行者的名字,向英雄致敬。
疫霾笼罩、病毒肆虐的经历让人记忆犹新。
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无畏发声的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迎难逆行的白衣天使,心系大家、送菜上门的小区物业,他们的名字亲切熟稔,如家人般镌刻在我们心中。
喊出他们的名字,为民族自豪,向英雄致敬。
关注家国,我们可以喊出建设者的名字,向榜样学习。
04《新课标新中考新趋势新作文》 第一编命题趋势体现《课标》之“话题作文”.doc

四、话题作文【专题点拨】话题作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题型,曾一统高考、屮考天下。
话题作文,就是用绕谈话的中心作文,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这种“说话” 的内容是自由的,口在的,自选的。
话题作文主要有四种形式:笫一种直接话题式,出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讣考生作文。
笫二种是导语话题式或者说是引语话题式,出题者往往要铺叙一段话,把考牛引到“话题”之上。
第三种是材料话题式,考生的“话”源于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而又不必切入材料。
第四种是综合式的“话题”,题II中列出了多种“话题”,考生可以“选择” 一个“话题”进行作文,也可综合几个“话题”进行作文。
山于话题作文写作内容广泛、形式自由、便于考生展开多角度联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话题作文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试题回放】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
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世界増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那么,请锻造心情。
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晩。
请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得少于25行),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05常州市K文题诠釋U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冇成功与火败,冇喜悦与烦恼,冇惆怅,冇困惑,冇焦虑…… 那么,处于成长中的我们该怎样对待呢?有个好心情。
心情对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将伴随我们的整个一生。
心情的好坏,直接左右着生命的质量、人牛的价值。
“好心情”应该是积极、健康、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
“有个好心情”,我们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不幸,这样,生命的天空将永远是蓝色的,生命的氏河将奔腾不息。
保持一种“好心情”,是一种直面生活、笑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中考作文命题走势及应对措施

—
己不断充实和完善。贵州的 “ 完美 的
—
符合学生实际,越能让学生写出真情 实感。诸如学生的思想 、 情感 、 学习、 生活等 , 这些都是学生容易表达出真
,
引导学生做事一定要追
求完美 ,培养学生 良好的道德 品质 。
机会 ” 、安徽 的 “ 我
依靠的就是你 ” 、浙江的 “ 如再给 假 在— — 中得 到快 乐 ” 、江 西 的
的一点感悟” “ 学会感恩 ”等题 目, 这些 中考作文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积极
“ 有时我也想” 、云南的 “ 在我心里 ,
— —
生表达出真情实感 ;而脱离学生实际 的作文试题 .只能逼着学生去表达虚
面不断加强 。通过设置真 实 、具体 、
贴合学生实际的作文试题情景 ,引导 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写 出优秀作文 。
研 地 210 6 天 00 6 6
诺吱孝
同时 , 强人文教育是语文新课标的 加
重要思想 ,在语文新课标指导下的中
—■
1 I ——I l
尚” “ 、 废墟下的坚强” “ 、 写一封信 ,
近几年全 国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 活,考生有话可写。不 论是哪种命题 形式 , 命题者都力求结合考生 的生活
实 际命题 ,让 每位考 生都 有话可说 ,
说真话 , 抒真情。这样的文题 ,不仅
能够充分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 也能培养考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
活的能力 , 其命题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
己的真情实感,就要在命题上下功夫 ,
这是命题者的共识 。设计作文试题的
中考英语 作文命题趋势

作文命题趋势
通过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我们得出,中考英语作文题目的趋势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3、突出实用性。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往年的英语书面表达在设计时会考虑要考查哪些词汇、哪些句式,而近年来的题目则倾向于考查如何解决某一问题,更注重了实用性。
留言条、书信、日记等常见应用文普遍受到关注,电话记录、采访提纲、演讲稿、说明书、海报等应用文也不容忽视。
我们还要注意到,一般的看图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各有其“实用性”的一面。
4、突出教育性。
书面表达的材料和提示语将更多地体现教育性,以便让学生在读题和写作的过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中考作文范文命题趋势解读

中考作文范文命题趋势解读
中考作文的题目多样化,从命题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趋势:
1.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目越来越关注时事热点,反映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
有以“互联网与我”、“城市生活中的随意性”等为题的命题,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和观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互联网、城市生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强调实践和创新: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考察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考作文的一大趋势。
有以“我的创新发明”为题的命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创新思维,发表自己的创新发明和创新理念。
3.鼓励关爱他人:现代社会对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中考作文题目也逐渐鼓励学生关爱他人、展现同情心和责任感。
有以“缘分”、“温情”等为题的命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关爱之情。
4.注重素养教育:作为中学阶段的中考,除了对学科知识的考察,还要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和考察,中考作文题目也有相应的体现。
有以“友谊”、“爱”等为题的命题,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美德和品质,培养学生有正向的情感和价值观。
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包括关注时事热点、强调实践和创新、鼓励关爱他人以及注重素养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积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情感和品德素养是中考作文备考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同时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主题作文的准备。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趋势预测

:= ,
! 0 ,
!
‘ 一
!
‘ ,
! !
’
‘
!
・’ ’ ^ ’ ‘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及趋势预测
天津 市教 育教 学 研究 室 龙祖 胜 天 津市第 4 l中学 梁 莉
中考 , 年复一 年。 毕竟 , 它是那么重要 ; 毕竟 , 每
般的作文命题 , 我们 能清晰地感 受到根深几许 , 树 高几何 ; 纵览全 国各省市 近年来 的作 文题 , 我们或 许能发现 中考作文命题 的总趋势 。
一
、
先看 看 2 0 0 6年~ 0 0年全 国各省市 中考作文 21
试题题型分布 的统计数据 :
题
型 2 0 06年( 1 道 ) 0 7年( 2 ) 0 8年( 1 ) 0 9年( 1 ) 0 0年(4 1 1 20 16道 2 0 19道 2 0 15道 2 1 10道 )
材料 作文 9道
81 .%
选题 作文 3 7道
3 . % 31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巧满分范文20篇)-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10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法)从2023年中考看作文命题趋势。
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全命题作文,作为传统四大命题形式之一,在近年迎来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命题作文占比最大。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题目,如2023年北京市作文题: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
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
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这种形式的命题在全命题作文中占主导地位,但“裸题”命题形式在2023年依然较多出现,比如广东中考题“这一次,我全力以赴”、云南中考题“劳动的遐想”、湖南株州中考题“以和为贵”、新疆中考题“我和你”……2.半命题作文基本稳定2023年,半命题作文所占比重与往年基本持平,保持在稳定水平。
半命题作文补题形式多样,有前补式命题,如山东东营中考题“最有眼光”、四川泸州中考题“,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湖北荆州中考题“的故事”;也有后补式命题,如山东淄博中考题“你还欠”、江苏南通中考题“行走间,我发现了”、湖南株洲中考题“如果”;还有中补式命题,如河南中考题“喊出的名字”、云南中考题“留住的味道”、江苏宿迁中考题“那一次,我与深深共鸣”……从整体来看,后补式命题和中补式命题较多一些。
3.材料作文常中见新与前两年相比,材料作文占比提升相当明显。
一方面是为了与高考对接,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中考作文的题的“江湖地位”很稳固。
2023年安徽、天津、重庆等众多省市考查材作文,有的地市给出一则材料让考生写作,有的地市给出多则材料,让考生自选话题创作。
从根据材料任意提炼写作的关键词,到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再到话题、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引入,无不丰富着材料命题的形式。
精准剖析中考命题新特点

精准剖析中考命题新特点
中考命题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命题形式的变化: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逐渐由话题作文向命题作文转变。
这种变化使得作文题目更加明确,也更能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出发进行写作。
2. 试题难度的设置:中考命题在难度上遵循“631法则”,即60%的题目为基础题,30%的题目稍有难度,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而剩下的10%则为难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才能解答。
这种难度设置既能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分,又能拉开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之间的差距。
3. 命题内容的生活化:中考命题越来越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这种趋势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中考命题不仅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还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同时,试题还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5. 时代特征的体现:中考命题也会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特征。
例如,在抗疫背景下,一些中考题目就与抗疫相关,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新风正气。
综上所述,中考命题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命题形式的变化、试题难度的设置、命题内容的生活化、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以及时代特征的体现等方面。
这些特点既体现了中考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也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解读
在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上有什么趋势呢?结合往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为您搜集了中考作文的一个命题趋势解读,一起来看一下吧,仅供参考哦!
★中考作文题有什么规律?逃不出四大“母题”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中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差一分可能就是差好几千个名次,如果能在作文题上比别人多拿分数,那就是比别人多了更多的机会。
虽然中考的作文题形式各样,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但都是有规律的,总结起来都逃不出四大‘母题’:
1、人与自己;
2、人与人;
3、人与自然;
4、人与社会。
这四大母题包含了所有中考作文命题方向。
只要熟读掌握了这四大母题,中考考场作文那就手到擒来,拿高分就很容易了。
大家在写中考考场作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作文写成小学生作文一样没有深度,要用阅卷老师的心态想一想,这样的作文能不能拿到高分。
写中考考场作文,写什么比怎么写更加重要,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档次,不能玩一些花里胡哨的花架子,这样对于拿高分并没
有帮助。
★如何写出高分作文?“一题四写”来练习
知道了中考作文的四大“母题”,要怎样写才能让阅卷老师给出高分?
其实中考考场作文有四类高分作文,可以适用于所有题目,这四类作文包括:
历史类,表现历史的厚重感;
人文类,体现人文情怀;
自然类,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现实类,用真情实感写现实生活中感人的瞬间。
大家训练写作的方法很简单,遇到任何话题都从历史、人文、自然和现实的角度写一遍,一题四写,练习好了不但可以拿到高分,而且遇到任何题目都不害怕啦。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2:“真情挚爱”类作文发现真情,感受真情,播撒真情,用文章把“有情有义”的自我展现出来,是近年中考“真情挚爱”类作文命题的立意所在。
考生只有将那些融入自己体验和感悟的真人、真事、真情变成流淌于笔端的文字,文章才能成为心灵的舞蹈、灵魂的歌曲。
★“真情挚爱”类作文的命题方式及关注点
中考作文把“感情真挚”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列在“符合题意”之后,位居第二。
初中生笔下的真情,一般包括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血脉情)、友情、师生情、思乡情、爱国情等,以及
感动、感恩、快乐、幸福、温暖等。
这些富含真情的关键词一直都是中考作文出现频率较高的立意核心,备考时须格外留心。
据不统计,2012年全国各省市语文试卷中,全命题作文(含选题作文)占50%以上,研究此类作文命题后,我发现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平凡生活中感受人间温暖
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冷暖,体悟人间真情,始终是中考作文肩负的重要使命。
因此,这种导向也是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之一。
仅以2012年的中考命题作文为例,就有安徽卷的《____在其中》、自贡卷的《那个温暖的表情》、铜仁卷的《这也是一种美》、枣庄卷的《××做我的榜样》和潍坊卷的《生活因为而精彩》等,体现了这种命题意图。
2、在代际关系里读懂至爱亲情
由近年的中考“真情”类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非常喜欢通过关注考生表现自己的成长以及自己与亲人的关系的方式,检测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如,以“幸福”“感动”“眷念”“长大”“反思”等为立意核心的主题词,就备受命题者青睐。
仅以2012年中考作文为例,就有福州卷的《爱,还要会爱》、青岛卷的《我终于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巴中卷的《幸福在身边》、台州卷的《我会记得》、南通卷的《就这样慢慢长大》和衢州卷的《被爱的感觉》等。
3、在青春岁月里珍藏师恩友情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切入,在美好而又独特的青春岁月里提炼难忘的师恩友爱,体会真情的价值,也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者集中关
注的一个方向。
比如,仅2012年就有烟台卷的《你是我好的朋友》、宁波卷的《你是我的一本书》、德阳卷的《一路上有你》等以“你”为命题核心的作文大放异彩。
4、在自由天地里敞开善感的心扉
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者在积极引导考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考生心理疏导的引导,以倾心交流、触摸内心等为命题核心的“真情”类命题呈快速上升趋势,“用真心换真情,以真情唤真心”逐渐成为此类作文的主流价值诉求。
比如,2012年的中考作文题,上海卷的《心里美滋滋的》、济宁卷的《微笑面对生活》、泰安卷的《成长的烦恼与快乐》、滨州卷的《我心中有个梦》、济南卷的《咀嚼生活的真味》、临沂卷的话题“倾听”、聊城卷的话题“面对缺陷”、宜宾卷的《致的一封信》等,就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命题趋势。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3:作文命题案例1、请以"_______的那些事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先将标题补充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30行;
(3)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思路点拨
可以填时间,如"国庆期间";可以填范围,如"成长中";可以填对象"咱班",等等。
我们在填题
时,要力求创意新颖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另辟蹊径,让人读后为之一震。
如"信念的那些事儿",就不如"‘情人’的那些事儿"更有吸引力。
无论写什么,本题都适合写记叙文或回忆性散文。
2、题目:叫我怎能不_______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思路点拨
从彰显特色的角度而言,我们补题时可以填上短语,这样既容易显示个性,又能彰显特色,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补题:"叫我怎能不爱他""叫我怎能不服你""叫我怎能不想它",等等。
3、题目:我就是你的______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
从概率上看,填一个词则意味着标题雷同率比较高,这样无形之中会降低你作文的新颖性,很多学生可能会填"菜""宝贝""左手"等。
从彰显特色的角度而言,我们补题时可以填上短语,这样既容易显示个性,又能彰显特色,可谓一举两得。
如"我就是你的左膀右臂""我就是你的冤家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