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图形的特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图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但在数学课堂上,对于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分类,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了解几何图形。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图形卡片、课件、黑板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几何图形卡片,用于观察和操作。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简介本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加深幼儿对这些基础的三维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够成功地模仿这些图形;2.能够通过模仿这些图形以及思考来发现相应的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会模仿这些图形,以及能够通过模仿和思考来发现相应的规律。

同时,本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图形的模仿和思考来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基础,学生可能已经学过,重点讲述圆柱和球。

一、认识圆柱1.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并介绍它的基本构造、特征和应用等;2.让学生观察圆柱,体会它的形状、大小和特征;3.让学生模仿圆柱,通过画图、剪纸等方式,认识圆柱的各个面;4.通过图示和模拟操作,让学生懂得测量圆柱的容积和表面积;5.让学生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巩固对圆柱的认识。

二、认识球1.教师出示一个球,并介绍它的基本构造、特征和应用等;2.让学生观察球,体会它的形状、大小和特征;3.让学生模仿球,通过画图、剪纸等方式,认识球的各个面;4.通过图示和模拟操作,让学生懂得测量球的体积和表面积;5.让学生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巩固对球的认识。

三、知识点总结1.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应用,巩固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2.对比讨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异同点,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3.通过讨论圆柱和球的应用,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2.观察学生在模仿图形时的表现和巩固练习中的情况;3.与学生互动,进行问答或说故事等活动以确保学生对图形的认识;4.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自主发挥并分享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
数一数各有多少
15
20
2
1
1
2
2
1
2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从一数到二十
1
2
3
4
5
6
7
8
9
1 0
1111111112
1234567890
从七数到十三
7
8
9
1 0
1 1
1 2
1 3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1.16里面有( 1 )个十,( 6 )个一。 2.一个十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 18 )。 3.二个十合起来的数是( 20 )。 4.17和19中间的数是(18 )。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先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10个一,就是1个十。 举手发言:你知道是多少吗?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1个十 1个一
11 读作:十一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1个十
2个一
1个十
3个一
12
读作:十二
13
读作:十三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
11~20各数的认识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读一读这些数
12345
6
7
8
9
1 0
小组讨论:还有比10更大的数吗?
部部编编版版 数数学学 一一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想一想: 这个数是多少呢? 1个十和5个一
数一数:正方体有多少个呢?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全单元】复习与关联》教学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全单元】复习与关联》教学课件

我知道4可以
表示什么了。
4
1添上1是2, 2添上1是3, 3添上1是4……
我知道了10个一 是1个十。
10个一
1个十
十位 个位
12
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个位上的2表示2个一。
2+4=6 6-2=4 6-4=2
6 24
看图、想分与合都可 以帮助我们计算。
我会用“凑十”的方法计算。
6 + 5 =11
8 + 2 - 1 = 9 (人)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六 复习与关联
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
知识回顾
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长方体 正方体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面有大有小。
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 6个面一样大。
6. 7-2= 5 9-5= 4 8+3=11 4+7=11 10+0=10 6+2= 8 5+9=14 5+8=13 3+4+5=12 9+1+8=18 17-10+8=15 4+6+5=15 7+8-4=11 12-2-8= 2
7.在 里上填“>”“<”或“=”。
8+4 > 11 7+7 > 13
4.(1)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3);1个十和 ( 8 )个一组成18。
(2)与18相邻的两个数是(17)和(19);比 17少1的数是(16)。
5.在7、20、19、10、17中,最大的数是( 20 ),最小 的数是( 7 ),大于10的数有( 3 )个。把它们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7 )<( 10 )<( 17 )<( 19 )<( 20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一)教学数数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

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

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教学目标1.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 通过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 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特征。

三、教学难点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教师学生都准备: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咱们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玩具,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呢?请你和同桌说一说(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立体图形。

(1)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提问:请和它们一起玩一玩吧!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呢?①让学生们说一说(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球:圆圆的,可以自由的滚动。

洗衣粉桶:倒下来放,也滚走了。

立着放,就滚不动了。

中间圆圆的,两头平平的。

魔方:四周都是平平的,放在地上稳稳地。

巧克力盒:也是稳稳地。

②播放课件。

小结: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秘密!(2)游戏:撘房子提问:下面老师就请你们来搭一个房子,这有两组材料,选择你喜欢的一组材料来玩吧!想想看,用哪组材料撘房子,会使房子更牢固呢?①请选择第一组的同学来搭一搭。

提问:看看他们是怎样撘房子的,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用盒子撘房子,很牢固。

②请选择第二组的同学来说一说。

第二组:用球搭不了房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立体玩具都有什么特征呢?(3)请你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到一块儿。

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①同桌小组说一说,说完坐正,比比哪组最快!②小组汇报。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就可以)如:生一:分成三类:第一类:小皮球和足球。

——都是圆圆的。

第二类:洗衣粉桶、杯子和汽水。

——中间圆圆的,两头平平的。

第三类:魔方、巧克力盒、牙膏盒、面巾纸盒、牛奶盒。

——四周都是平平的。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数0~9,理解数的大小,会念0~9,会数的编顺序,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能用0~9之间的数字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初步培养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比较、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5.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认识0~9本单元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认识数0~9。

2. 数的大小。

3. 数的编顺序。

4. 简单加法和减法。

5. 实际生活中数的运用。

6. 数字的认读、写出和认写练习。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教具,配以有趣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操作讲解法:通过具体的操作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数0~3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数0~3,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念出数0~3。

1.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0”,然后教师介绍数“0”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2.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1”,然后教师介绍数“1”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3.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2”,然后教师介绍数“2”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4.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3”,然后教师介绍数“3”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5. 进行数的认读、念出和书写练习。

6. 通过游戏:“找出数字”,让学生用手指找出教室中的数字0~3。

7. 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数的编顺序。

第二课时:认识数4~6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数4~6,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念出数4~6。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材简说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在教学内容的每一细节处,无一不在渗透新的教学思想,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在编排上,本单元教材有如下三个特点比较突出:第一,新教材注重了数学与人文的关系,注重了从生活中创设情境导入教学,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新教材在教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验、合作交流、勇于创新。

这些在教材中最直接地体现为例题,不再只有小棒图的出现,而是师生交流的场景(例1),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例2),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图景(例5)。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对其学习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第三,新教材还特别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连贯性。

教学数数时,突出以十为计数单位,这为学习“数的组成”作好准备,而学习“数的组成”又是学习数的读、写法和认识数位的基础。

本单元中的每一处口算都为下一步的口算教学作好了铺垫。

总体目标预设1、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学情分析与策略建议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已经掌握0~10各数的读写,已具有在新情境中学数数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动作思维为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进行学习。

由学具操作到计数器的直观图,是学生思维水平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的一个过渡。

学生不难了解11~20各数的写法,但应创设情境,建立“20”和“2”的不同印象,区分“20”和“2”,理解20中“0”的含义,从而正确认识、书写“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

(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2.教学例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

一个
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所数学生(11 15 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
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

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
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 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

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3.练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读作十一
分别出示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图。

学生看图,并说说
组成,再读数。

出示:14、16、19、20。

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例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

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

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2题。

3.摆小棒练习。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4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连一连。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5.找页数。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