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博弈论

合集下载

择偶过程中的博弈论探讨

择偶过程中的博弈论探讨

择偶过程中的博弈论探讨择偶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重要生活选择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博弈论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数学理论,它在择偶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情况下的决策策略。

本文将探讨择偶过程中的博弈论,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和决策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明和小红是一对情侣,他们面临着是否结婚的决定。

如果小明和小红都想结婚,他们的幸福指数是10;如果只有一个人想结婚,幸福指数是0;如果两人都不想结婚,幸福指数是5。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和小红的决策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

如果小明知道小红想结婚,那么他也会选择结婚,因为这样他的幸福指数最高;同样,小红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就是一个纳什均衡的情况,即在相互了解对方情况的前提下,双方做出的决策是最优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择偶过程往往更加复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择偶标准多种多样,涉及到外貌、财富、性格、家庭背景等多个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

以“外貌”为例,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外貌条件优越,那么他可能会更加挑剔对方的外貌条件;而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外貌一般,可能会更加注重对方的其他优点。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策略选择会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决策结果。

除了个人条件外,社会环境也会对择偶过程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中,女性可能会更加挑剔,而男性则会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吸引力,这种情况下的择偶过程就像是一个零和博弈,双方的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而在一个男女比例相对均衡的社会中,双方的策略选择可能会更加趋向合作与共赢,这种情况下的择偶过程更像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双方的利益可以相互促进。

此外,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对择偶过程造成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这就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策略选择可能会受到误导或者不完全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最终的决策结果偏离最优解。

生活中的博弈:“夫妻之争”

生活中的博弈:“夫妻之争”

生活中的博弈:“夫妻之争”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博弈论,或许你很难想象,自己一天24小时,甚至包括睡觉的时间在内,你都无法逃避博弈这个问题。

而说到睡觉,难道也有博弈在作祟?当然!一定程度上,你大脑有意识无意识地选择做不做梦,这可能就是一个混沌的博弈问题了。

大到美日贸易战,小到今天早上你突然生病,都有博弈在其中。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精妙的博弈策略。

许多成语及成语典故,就是对博弈策略的令人叫绝的运用和归纳。

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渡陈仓、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发制人、借鸡生蛋等等。

当然,博弈策略的成功运用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进行。

“夫妻之争”是一个经典博弈问题。

我们不妨这样表述:一对夫妻得到了两张时装表演票和同一时间的两张足球比赛票。

妻子更想去看时装表演而丈夫更想去看足球比赛,但又不愿或不能分头行动,争执不下就决定双方投票一次决定。

若同选时装则去看时装表演,同选足球则去看足球比赛,如选择不一致则哪儿都不去。

再假设若丈夫与妻子同去看时装表演,妻子得益2单位,丈夫得益1单位;若丈夫与妻子同去看足球比赛则丈夫得益3单位,妻子得益1单位;若因为双方选择不同而没有出门则双方得益都为0单位,那么该博弈的得益矩阵如图所示:丈夫时装 足球妻 时装子 足球由图可知,“夫妻之争”博弈就有两个纳什均衡:(时装,时装),(足球,足球)。

但关键是选择时装还是足球呢?因此,我们无法预测“夫妻之争”博弈的结果,但不管选择时装还是足球,最好夫妻两人共同商量一下再作决定,不然会引起夫妻矛盾的,从而引起夫妻之间失和,甚至吵架。

而夫妻吵架也是一场博弈。

夫妻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强硬或软弱。

博弈的可能结果有四种组合:夫强硬妻强硬、夫强硬妻软弱、夫软弱妻强硬、夫软弱妻软弱。

2,1 0,0 0,0 1,3根据生活的实际观察,夫软弱妻软弱是婚姻最稳定的一种,因为互相都不愿让对方受到伤害或感到难过,常常情愿自己让步。

动物学的研究有相同的结论,性格温顺的雄鸟和雌鸟更能和睦相处,寿命也更长。

夫妻之间的博弈,怎样在满足自己的利益下,彼此尽可能达到共赢

夫妻之间的博弈,怎样在满足自己的利益下,彼此尽可能达到共赢

夫妻之间的博弈,怎样在满足自己的利益下,彼此尽可能达到共赢【管理情绪倔强的小草】《博弈论》是一本很值得学习的一本书,讲了竞争的关系,其实在夫妻之间,很多时候同样存在着博弈。

在生活中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吃完晚饭休息的时候,丈夫很早就把电视锁定在了体育频道,自己最期待的篮球比赛马上就开始了。

妻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追了好多天的电视剧今天到了高潮的时刻,电视剧中人物的命运让自己魂牵梦绕,她也想在这个时间段追剧。

于是关于谁看电视的博弈就开始了,这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件事丈夫认为自己平时都不怎么看电视,今天就看这一次,妻子应该让着自己。

妻子认为丈夫早早就把电视频道换到了体育频道,占用的时间很长,现在应该让她看了。

而且体育比赛以后也会有重播的,没必要非要耽误自己追剧。

同样的想法也在丈夫的心里:电视剧明天也会有重播,妻子明天完全可以看,今天晚上自己好不容易看一次电视,是自己期待已久的比赛,妻子应该让着自己。

两个人各执一词,谁也不想让谁,眼看着比赛和电视剧的时间就快到了,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个时候两人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类似于相互理解,相互谦让这样的话在这里就不说了,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夫妻之间也不会有这样博弈的存在。

生活中如果夫妻之间的心境都可以很轻松地上升到这样的地步,感情自然很容易就会很稳固。

现实情况是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会发生,而且我们有的时候不容易做出恰当的选择。

今天就借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做一次分析,让夫妻在产生博弈的时候,采取最恰当的做法,来保全彼此之间的利益。

我们不妨把所有的结果都罗列出来:最差的结果是电视都不看了,谁也不让谁,你不让我看,你也休想看,各自窝一肚子火。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做总结:一场看电视引发的夫妻矛盾。

第二种结果:任何一方有一人主动选择退出,做其他的事情。

心不甘情不愿,把这次经历记在了心里,等下次再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那就是自己争取利益的资本。

第三种结果:一方说服了另一方,丈夫陪同妻子追剧,或者妻子陪同丈夫看球赛。

夫妻博弈具体案例

夫妻博弈具体案例

夫妻博弈具体案例
夫妻博弈是指在夫妻关系中,夫妻双方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的竞争或对抗。

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举几个具体的案例。

1. 职业选择:一方希望另一方放弃自己的职业选择,去追求更稳定的工作。

2. 家庭分工:一方希望另一方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例如照顾孩子、做家务等。

3. 财务安排:一方希望另一方在财务管理上更加谨慎,或者希望对方承担更多的家庭开支。

4. 社交圈子:一方希望另一方减少与某些人的交往,或者限制对方的社交活动。

5. 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双方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这些案例只是夫妻博弈的一部分,实际上夫妻博弈可能发生在任何问题上,只要夫妻双方的价值观、生活理念或目标存在分歧。

解决夫妻博弈需要夫妻双方坦诚沟通、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同时,夫妻关系也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关爱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夫妻博弈的问题。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论理性人的婚姻法则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论理性人的婚姻法则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论理性人的婚姻法则博弈论与纳什均衡——论理性人的婚姻法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婚姻的期望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爱情、自由和平等的结合方式,婚姻关系也逐渐从传统的家族联姻转向基于个人选择和自主决策的结合方式。

然而,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仍然是婚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博弈论被视为一种解决决策方案的数学方法,已经开始被应用于研究人类行为领域。

本文将探讨博弈论和纳什均衡在研究婚姻关系稳定性方面的应用,以及论理性人的婚姻法则。

提纲:I. 介绍A.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基本概念B. 研究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必要性II. 博弈论应用于婚姻关系A. 纳什均衡和稳定性的关系B. 婚姻市场模型C. 基于博弈论的婚姻关系稳定性分析III. 纳什均衡和离婚率A. 离婚率和博弈论B. 纳什均衡和离婚率C. 博弈论分析离婚率的原因IV. 纳什均衡和婚姻满意度A. 婚姻满意度和博弈论B. 纳什均衡和婚姻满意度的关系C. 基于博弈论的婚姻满意度分析V. 论理性人的婚姻法则A. 博弈论和理性人决策B. 理性人的婚姻选择C. 理性人的婚姻关系维持VI. 基于博弈论的婚姻咨询A. 博弈论在婚姻咨询中的应用B. 婚姻咨询的目标和原则C. 基于博弈论的婚姻咨询案例分析VII. 未来展望A. 博弈论在研究婚姻问题中的局限性B. 婚姻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C. 博弈论在未来婚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VIII. 结论A.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局限性B.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C. 结论和总结I. 介绍本篇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为读者引入本文的研究对象:博弈论和婚姻关系稳定性,并对这两个概念做基本的解释和说明,为接下来的探讨提供基础。

II. 博弈论应用于婚姻关系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博弈论的应用方面,重点考察婚姻市场模型,探究基于博弈论的婚姻关系稳定性分析,以及纳什均衡和稳定性的关系。

III. 纳什均衡和离婚率本文第三部分主要集中在离婚率问题上,首先解释离婚率和博弈论的关系,然后重点探究纳什均衡和离婚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博弈论在理解离婚率的原因和趋势中的应用。

婚姻中的“智猪博弈”

婚姻中的“智猪博弈”

龙源期刊网 婚姻中的“智猪博弈”作者:浩然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2年第06期所谓婚姻中的智慧,无非是有些人不需要经过这么残酷的过程,就把道理想明白了。

一对85后小夫妻新婚不久,就陷入了做家务的非暴力战争中,因为两人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在远离双方父母的城市生活,谁做饭谁洗碗都成了问题。

感情正甜蜜,总不能用吵架来解决矛盾吧?于是经历了如下四部曲:在外面吃饭。

一段时间后,发现钱包承受不住,改为在家吃面条或泡快餐面。

发现胃承受不住,又改为在外就餐与在家吃面轮流来。

最后发现钱包和胃都承受不住。

怎么办?还是得回家做,可谁做?两夫妻想出了一个绝妙好法:谁饿得受不了了谁做饭。

这不是笑话,是真事儿。

其实笑过之后,咱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其中的博弈心理,这对解决今后其他类似的事情不无裨益。

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例子。

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两端分别有一个踏板和一个饲料出口。

猪每次踩踏板就会有10份猪食从另一个出口滑进食槽,但踩踏板以及跑过去的劳动需要消耗2份猪食,并且此时另一头猪会抢先吃食。

这时候,如果两头猪合作一起踩踏板,那么大猪吃进7份,实得益5份,小猪吃进3份,实得益1份;如果大猪踩小猪先吃,那么大猪实得4份,小猪实得4份;如果小猪踩则大猪实得9份,小猪反而亏了1份;如果双方都不踩,那就谁也没得食物吃。

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明白彼此的收益,那么小猪的最好选择自然是坐等吃,而大猪明白小猪的必然选择之后只得考虑:假如等待,得食为0;假如自己踩,得食4份且要看着小猪坐享其成,心理当然不平衡。

可是,能得4份,总比饿死强些吧?因此,如这对85后小夫妻一样,谁的抗饿能力小谁就是大猪,饿不过了只好做饭。

如此看来以后的事情都得用这么极端的方法来解决了?当然不是!双方的博弈选择,在于对利益的心理预期。

假如改变成合作的心态,自然可以皆大欢喜。

为什么要合作?因为他们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博弈论 婆媳关系

博弈论 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这一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传统难题,被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婆媳博弈中,婆婆和媳妇作为参与者,基于各自所掌握的信息,在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下选择策略,力求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博弈过程从初始的互相不了解、试探性相处,逐渐可能演变为斗鸡博弈般的争吵不断,但最终总会以一方或双方的忍让为终。若婆媳双方能相互理பைடு நூலகம்、包容,便能走向和谐共处,带来家庭的幸福与圆满。这一平衡法则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婆媳双方的努力,也需要家庭其他成员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博弈论的视角,我们得以更清晰地看到婆媳关系中的微妙变化与可能走向,从而为实现家庭和谐提供有益的参考。

夫妻博弈的原理

夫妻博弈的原理

夫妻博弈的原理夫妻博弈的原理什么是夫妻博弈夫妻博弈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夫妻两人在做出决策时所面对的选择和影响的一种理论模型。

在夫妻关系中,双方的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经常存在冲突和矛盾,夫妻博弈理论提供了一种解读和分析这种现象的框架和工具。

夫妻博弈的基本原理1.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有自己的个体利益和追求,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夫妻博弈的基本原理在于解决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

2.合作和竞争的平衡选择夫妻面对决策时,既可以选择合作互惠,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也可以选择竞争和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取得平衡选择对于夫妻关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夫妻关系中,个体对于信息的获得和了解程度可能存在不对称。

在决策博弈中,双方的信息对称会对决策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4.合作博弈和博弈策略夫妻可以通过合作博弈来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合作博弈涉及选择合作的博弈策略,例如协商、妥协、互相支持等,以增加双方的利益。

5.均衡与稳定策略在夫妻博弈中,均衡和稳定策略是双方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基础。

通过选择稳定策略,夫妻可以减少冲突、增加互信,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利益。

夫妻博弈的应用夫妻博弈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例如家庭财务管理、家庭角色分工、子女教育等。

在这些方面,夫妻双方需要进行博弈决策,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以下是一些夫妻博弈的具体应用案例:•财务管理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博弈决策来制定家庭财务计划,包括家庭支出、投资和理财等。

在决策过程中,夫妻需要平衡个体消费和家庭存储,以实现财务的稳定和发展。

•家庭角色分工在家庭中,夫妻双方需要合理分工,承担家务、照顾子女、赚钱等不同的角色。

夫妻博弈的原理可以帮助夫妻双方合理分配家庭责任,达到家庭责任的平衡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子女教育夫妻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决策也涉及到夫妻博弈的原理。

双方需要在教育方式、教育投入等方面进行合作博弈,以实现子女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欣和潘石屹,这对“海龟”和“土鳖”的结合,曾经不被大家看好。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两人你进我退配合默契,创造了中国建筑业的神话,也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有人问张欣幸福的秘诀,她说:“任何选择都是有利有弊,女人尤其要想清楚,什么样的选择能够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将弊端最小化?想明白了,就别犹豫,该放弃时就放弃,该出手时就出手。


听听张欣的婚姻“博弈论”吧。

第一次博弈:要不要嫁给这个“土鳖”
我和潘石屹好了4天就结婚了,听起来这个结合挺草率的。

我妹妹听说我找了个出生于甘肃天水农村而且离过两次婚的小个子男人,她特地飞过来看他,看完了,用一首歌来表达她的失望之情:“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两个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我没有被这些差距迷惑住,我想女人的眼光要放远一点,他现在的情况没有我好,但是将来呢?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和他结婚,会让我进步还是让我退步?
我大概用了一个小时,给自己开了一个会。

首先,我第一次见他时,他穿得乱七八糟:一件藕荷色的西装,一条大花的领带,一副特大的眼镜,头顶还有点儿秃。

那么土的衣服穿在身上,他泰然自若,有一种骨子里的自信。

总之,他和我身边那些穿着、谈吐都很得体的男人如此不同,让我有一种想靠近他、了解他的欲望,这是相交的基础。

其次,他的思路很独特,自成体系。

那时候和他交流,他随便一句话都能让我觉得新鲜,让我激动让我深思。

我那个时候在华尔街工作,身边那帮所谓的精英,说话做事都一个套路,只有他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举个例子,一般的公司,都会有一整套的奖惩制度和管理规则,但是他的公司里没有,奉行无为而治,让公司不是一架按轨道运行的机器,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团体。

这就需要领导者具有更高的智慧,他常说领导者把时间都花在管人上那就太浪费了,领导应该专心研究市场。

再次,我比较欣赏他的品质,那种骨子里的厚道和朴实。

他最爱吃的东西是煮老玉米和不削皮的苹果。

有一次有人请我们吃鱼翅龙虾什么的,那似乎是他第一次吃鱼翅,他尝了一口就直接说出来:“这和粉丝有什么区别啊,还这么贵,以后可别请我吃这种东西了。


还有,他能教会我许多东西。

我一直在国外生活,对国内很多东西都不懂,而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家,我希望未来能在中国发展,那么他就是我现成的又具有实际经验的老师。

我把这4点细细想过,就觉得这个婚可以结,退一万步说,即使失败了,我也会从这个婚姻中受益。

第二次博弈:要不要放弃这个婚姻
我们头两年的婚姻生活,真的如朋友们所料,我一直有一种水深火热的感觉。

两个背景完全
不一样的人一起创业,又都主意特大,当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就会吵架。

当时情况特别难,公司要解决生存问题,两个人又谁也不认可谁,要想打开局面,只有两条路,要么离婚,要么有一个人让步。

有一次我们吵得特别厉害,冲动之下,我跑到欧洲去度假,踏上飞机的那一刻,我想:这婚姻到头了。

度假的那段日子,我发现西方的生活对我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如果想做事的话,中国是最好的地方,我还是要回去。

我又想,我和潘石屹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把夫妻和合伙人这两个关系弄混淆了,结果搞得夫妻不像夫妻,如果就为此两个人散伙了,挺可惜也挺愚蠢的。

我和这个男人已经磨合了两年,眼看磨得差不多了,再去苦苦寻找另一个男人,然后还得磨合,这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这两年不是白磨了吗?太不划算了!这么一想,我就决定了,不能离婚,我还是得和这个人在一起,他不肯让步,那么我来。

我主动给潘石屹打电话,我们聊了很久,我说:“第一,我们不要离婚,还是要在一起。

第二,我们的婚姻要走到下一个阶段,就得有个孩子。

”我主动提出来:“我下岗在家生孩子,你自己干吧!”
我从欧洲回来,潘石屹去机场接我,我们在机场抱头痛哭,是那种喜悦的泪水,彼此都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那个时候我体会到,其实他对我感情极深。

不久之后我就怀孕了,我们都很兴奋。

那段时间我在家里安心孕育生命,他独自经营公司,我们不再将公事和私事混在一起,生活回归到一对夫妻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的儿子潘少是在香港出生的,潘石屹全程陪伴,还用摄像机记录下孩子出生的瞬间。

那一瞬间我热泪盈眶,看着儿子我就想,幸亏没离婚啊,要是离婚哪来这么可爱的小孩子啊。

很多人的婚姻其实都是可以走下去的,就是情绪用事,一下子就散了。

决定“下岗”生子,可以说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理性、最正确的决定。

第三次博弈:要不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
儿子出生之后,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很多人都替我惋惜:一个才女就这么被埋没了。

我是这么想的:女人和男人是不同的生物,男人有事业就足够了,事业可以弥补他很多方面的缺憾,但女人有爱才会快乐。

你放眼看看,许多事业成功的女人,她们即使打扮得光鲜亮丽,但还是给人一种干涸枯萎的感觉;反倒是那些普通平凡的女人,目光温润,笑容亲和,给人感觉是如沐春风般的舒服。

事业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但孩子一眨眼就大了,我不想错过这段无论对于母亲还是孩子都是很珍贵的时期。

我和儿子在一起就是玩,带他到乡下一起种菜种玉米,一起喂鸟喂鸭子。

我儿子很小就会写诗,他写过一首诗:天黑了,星星躺在天空的怀里,小松树躺在大地的怀里,鱼儿躺在河流的怀里,我躺在妈妈的怀里,我、星星、小松树还有鱼儿,都是幸福的孩子……写得很好是不是?
当然,仅仅做一个家庭主妇不是我的理想,也远远不能释放我全部的能量。

儿子上幼儿园后,我就准备着做些事了。

我知道我不能和潘石屹掺和,否则又要掉到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去了。

最好的方法是发挥己长,分工合作。

潘石屹擅长商业谈判、销售、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我擅
长建筑艺术、空间设计,那么后者就由我来负责。

这就意味着,我要从台前退到幕后,所以现在常有人说我是“潘石屹背后的女人”。

说就说呗,该退的时候就得退,一味逞强,只会让你失去更多,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们做现代城SOHO那会儿,房地产行业还没人做样板间呢,我就提出来要做样板间。

做成以后,潘石屹左看右看都不顺眼,说:“必须把这个样板间给拆掉!”我说:“再忍两天行不行?等我把家具放好,把花摆好,如果你那时还是觉得不行,再拆也不迟。

”结果,我的样板间让很多人看了喜欢得不行,排着队来买房。

商人似乎总和媚俗联系在一起,但从一开始,我就提出来,我们不仅仅要做成功的商人,还要做优秀的建筑艺术推动者。

我们的房子,不仅要住着舒服,还要有品位有风格。

我多年在国外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经验派上了用场,我们做的许多楼盘受到文化精英阶层的追捧。

你征服了这一阶层,其实也就征服了普通的消费者,因为谁都想让自己显得有文化,这就有一个“跟风”的效果。

“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建筑业的奥斯卡奖——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后,我也被传媒誉为“创新建筑的提供者”。

这一点,是潘石屹最服气我的地方,当然,他不服也不行。

现在我把精力主要放在慈善上,钱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回馈。

回馈所获得的快乐胜过赚钱的快乐,我想一直做个快乐的女人。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起舞的事业天地,我的人生很完美。

这样完美的人生,取决于我的选择,以及我在面对选择时,理性的思考和果断的实施。

对于女人,这一点尤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