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上梅花三弄 古琴 教案

合集下载

梅花三弄 教案

梅花三弄 教案

梅花三弄教案教案标题:梅花三弄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梅花三弄》,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增强他们的表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了解《梅花三弄》的背景和故事。

2. 学习各个乐器在《梅花三弄》中的角色和演奏技巧。

3. 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演奏特点。

4. 学习演奏《梅花三弄》的基本技巧。

5.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奏。

教学步骤:1. 引入:- 向学生展示《梅花三弄》的音乐片段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 介绍《梅花三弄》的背景、故事和作曲家,让学生了解它的文化内涵。

2. 理解:- 同学们一起听完整首《梅花三弄》,观察乐队的演奏形式和乐器的使用情况。

- 分析乐曲的结构,包括主题、旋律、节奏和变化等要素。

3. 乐器学习:- 分别介绍乐队中的不同乐器: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

讲解其音域、发音方法和演奏技巧。

-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乐器进行深入学习,或者作为乐队中的一员。

4. 基本技巧:- 学习《梅花三弄》中的常见技巧,如滑奏、颤音、转奏等,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 针对不同乐器,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和表现方式。

5. 合奏练习:- 将学生分为不同乐器组,安排时间进行合奏练习。

- 引导学生注意合奏的和谐与统一,提高他们的表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与表演:-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合并演奏的部分,进行小规模表演。

-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分享对《梅花三弄》的感悟与体验。

课堂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和反思: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2. 观察学生的合奏表现,评价他们的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搜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程度。

4.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的空间,并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

初中梅花三弄教案音乐

初中梅花三弄教案音乐

初中梅花三弄教案音乐课程目标:1. 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感受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让学生对我国经典古乐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 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及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能在《梅花三弄》音乐背景的衬托下,韵律和谐地朗诵歌颂梅花的诗词,体验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教学重、难点:1. 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感受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让学生对我国经典古乐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 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及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分析:《梅花三弄》是一首优秀的古琴名曲,它以梅花为题材,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高洁不屈的坚强性格。

这是一首表意的乐曲,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引导学生联想具体的形象或情节,而应注意对音乐整体地把握,可结合王安石的《梅花》或苏轼的《梅花》,丰富对音乐的感受。

乐曲在结构上采用了主题变奏的手法重复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全曲分为三部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古琴的历史文化及音乐风格,引导学生了解祖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古琴吗?谁知道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二、欣赏《梅花三弄》(15分钟)1. 播放《梅花三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主题旋律,讲解主题变奏的手法及其在乐曲中的作用。

3. 分段欣赏《梅花三弄》,让学生感受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

三、解析乐曲结构(10分钟)1. 讲解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乐曲的中心音调,旋律以跳进为主,节奏平稳、舒展。

2. 分析第二部分的速度加快,富于动态,表现出梅花的傲然挺立。

3. 解析第三部分的主题循环再现,突显梅花的清纯、高洁。

四、朗诵诗句(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颂梅花的诗词,如王安石的《梅花》或苏轼的《梅花》。

2. 在《梅花三弄》的音乐背景下,让学生韵律和谐地朗诵诗句,体验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湘艺版初中音乐 《梅花三弄》教案1

湘艺版初中音乐 《梅花三弄》教案1

《梅花三弄》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2、认识古琴。

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

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

”写的是什么花吗?(学生回答)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2、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师: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

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3、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

第五单元梅花三弄(教案)

第五单元梅花三弄(教案)
2.教学难点:
(1)古琴音乐理解与欣赏:针对学生对古琴音乐的了解不足,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欣赏古琴音乐。
(2)五声音阶应用:在实际演奏中,指导学生运用五声音阶,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古琴演奏技巧实践:针对学生演奏技巧掌握不足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古琴演奏技巧。
举例:《梅花三弄》主题旋律的学习,教师需重点讲解旋律的起伏、音程关系等,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旋律特点。
2.教学难点
-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古琴音乐具有较强的即兴性和个性化,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古琴音乐的表现手法存在一定难度。
-五声音阶的运用:五声音阶与西方音乐的七声音阶有所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混淆。
(4)五声音阶:教授五声音阶的识别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五声音阶的应用。
(5)古琴演奏技巧:讲解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右手指法、左手指法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6)旋律、节奏及结构分析:分析《梅花三弄》的旋律、节奏及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7)主题旋律学唱:引导学生学唱《梅花三弄》的主题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梅花三弄》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及文化内涵;
2.五声音阶的识别与应用;
3.古琴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
4.《梅花三弄》旋律、节奏及结构分析;
5.主题旋律的学唱。
二、教学难点
1.学生对古琴音乐的理解与欣赏;
2.五声音阶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
3.古琴演奏技巧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梅花三弄》的旋律、节奏及结构分析:通过分析乐曲的主题、副题、展开段等,使学生掌握音乐作品的基本构成,理解其音乐表现手法。

梅花三弄(音乐教案)

梅花三弄(音乐教案)

梅花三弄(音乐教案)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引入新课思考:古琴与平常的看到什么乐器较相似?有何不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代的相关文化知识。

目标一欣赏《梅花三弄》播放《梅花三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视频。

欣赏并思考:古琴音色有什么特点?曲调有什么特点?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意境?聆听《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想象一弄、二弄、三弄所表现梅花的形象。

引导学生大胆想像发挥学生个性。

目标三引导学生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跟着多媒体出示的谱例唱主题。

加深对《梅花三弄》主题音乐印象。

引导学生讨论“三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补充。

学生根据自己所听的,所感觉的,“三弄”的意思。

完成目标一分段欣赏《梅花三弄》,引导学生想象各乐段表现的意境。

欣赏国画《傲雪寒梅图》请学生来朗诵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欣赏舞蹈《梅花引》片段比较这两首诗意有何不同?思考为什么说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探讨诗人、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在表现梅花的神、情、志上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独自的特色?古琴――古筝《傲雪寒梅图》一弄《卜算子.咏梅》三弄二弄三弄舞蹈《梅花引》感受鉴赏能力本堂课基本成功,教学节奏也在自己的把握之中。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的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情感的激发上自然而真实。

课堂上,学生通过欣赏、讨论、、探究等多项活动,对梅花从形到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学会联系到其他的艺术作品(文学、、舞蹈)进行比较,将花中四君子的形象与人类的高尚品性联系在一起,自然感悟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道理。

当然,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与过程中,我认为还没有达到我的目标。

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估高了学生的某些知识结构与能力,在某些内容的安排上有些偏深偏难,学生一下子无法适应;其次是在对作品片段的对比赏析环节,我忽略了对一些音乐要素的讲解与提示,使学生感觉有点茫然,以后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备课一定要先备好学生。

第五单元《梅花三弄》(教案)

第五单元《梅花三弄》(教案)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梅花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对古琴音乐、诗词等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
3.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敢于突破传统束缚。
4.在小组讨论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单元《梅花三弄》(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梅花三弄》
1.梅花图案的寓意与文化价值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梅花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与应用
2.古琴曲《梅花三弄》的背景与艺术特色
-古琴曲《梅花三弄》的创作背景
-曲目结构与音乐表现手法
-梅花三弄与梅花图案的关联性
3.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历代诗人笔下的梅花形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梅花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梅花诗词的意境与审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
4.当代梅花艺术创作的启示
-现代艺术家如何借鉴梅花元素进行创作
-梅花题材在绘画、摄影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5.课堂实践:梅花主题创作
-以梅花为题材进行绘画、剪纸等艺术创作
-分组讨论、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教材,通过梅花图案、古琴曲、诗词、当代艺术创作等多个角度,让学生全面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梅花三弄》说课

《梅花三弄》说课

(3)情感培养目标:
1\
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
传统,借物咏志.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增进民
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科学艺术班”
在已有音乐理论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 力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发挥想 象力,在动中学,在乐中学,加深对音乐内涵
的理解,根据自己的1兴\ 趣特长在声乐,器乐,
朗诵,书法,绘画等方面创设一个训练与展 示的平台.
教学重点
学目的 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即在综合,
实践的平台上,训练收集、筛选信息 的能力以及听,唱,思,议,看的能力和 音乐艺术创作能力1.\
教学难点
学目的 感受音乐意境,借物咏志,
培养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通过 欣赏进行音乐文学艺术创作.
1\
教法、学法设计
色彩性很强的旋律乐器。
2、第二层次 “熟悉音乐主题”
训练学生带着问题聆 听音乐,感受音乐,演唱 音乐,并说出梅花的品 质.
梅花的品质
典雅优美 清雅高洁 刚健挺拔 不畏严寒 凌霜傲雪 不屈不挠
3、第三层次“画面联想”
引子 暗香浮动 笑傲霜雪 凌寒盛开
尾声
逐步引导层层深入各段音 乐的意境,在音乐的联想空间 得到熏陶与教育.
• 直观感受式 • 启发诱导式 1\ • 交互合作 • 激励创新 •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学目*情的境导入—学生收集乐器资料演示
*熟悉主题—创设意境、展开联想 *画面联想--分层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 *创作升华—根据兴趣1\ 分组进行艺术创作
信息整合
一、准备过程
学目的信息化强大的网络化功能增大了
课堂信息广度和深度,加强视觉享受,大 大提高了学习效益.1\

《梅花三弄》-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梅花三弄》-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梅花三弄 - 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简介《梅花三弄》是中国古代传统乐曲,是宋代郑智化所作,属于古琴曲。

此曲曲调婉转、平和,像是雪后梅枝上的雀鸟清唱。

适于演奏时培养演奏员的情感表现能力和协调能力。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九年级学生,可作为学生学习笛子或古琴的乐曲之一。

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三弄》的起源和演奏特点。

2.能够正确演奏乐曲并熟练掌握乐曲的节奏、旋律、韵律和气息控制。

教学步骤1.介绍《梅花三弄》的起源和演奏特点。

2.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向学生放一遍《梅花三弄》音频。

3.向学生展示《梅花三弄》的五线谱,并解释谱中的乐符和记号。

并进行基础演奏训练,帮助学生熟悉乐曲的节奏和韵律。

4.引导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至少由两位学生组成,掌握完整的五线谱乐曲内容。

每个小组演奏完整的该乐曲一次。

5.进行乐曲表演比赛,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上台演奏《梅花三弄》。

择优选出每个小组的表演者进行“最佳表演者”的评选。

注意事项1.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演奏进行指导,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2.学生学习本曲需要耐心,不能心急,也不能急于求成。

3.在进行实际演奏时,学生应该注意细节问题,如乐器持法、技巧、节奏和转调等,学生应该积极纠正错误演奏。

结尾《梅花三弄》是一首充满着古典中国美学风格的古曲,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古代中国的音乐。

学习和掌握此曲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授课,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梅花三弄》,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音乐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并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的梅花。

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勇于进取的精神。

2.欣赏《梅花三弄》,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
重点:掌握《梅花三弄》的寓意、意境及结构的认识把握,会唱《梅花三弄》的主题难点: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上课,我看到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外衣。

是啊风越刮越冷,天气越来越凉。

严寒将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幅落叶飘飞的萧瑟画面。

但是,仍然有一种花会“凌寒独自开”。

大家说这是什么花?(梅花)
二、xx简介
梅花原产于我国的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流域,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

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集高洁、秀雅、坚毅与一身,特别是它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是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

三、欣赏《xx》
1、歌曲《xx》
2、古曲《梅花三弄》,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3、介绍《梅花三弄》作品表现了梅花凌霜傲雪,铮铮铁骨的神态乐曲共分十段。

其中相同的旋律反复出现了三遍,描写了梅花次第开放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姿态。

引子
xx一弄(含苞待放)+对比乐段1
xx二弄(迎风摇曳)+对比乐段1
xx(生机盎然)+对比乐段123
尾声
4学唱主题。

四、引申
1、用文学,美术、诗词表现xx:
分三组:一组绘画,二组诗词,三组文学
2、女生独唱:《xx》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我国十大名曲之一《梅花三弄》,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认识梅花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时时以梅花的精神激励自己,争取更大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