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练习(附解析)-2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doc14页)完美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doc14页)完美版第⼀章材料的结构⼀、解释以下基本概念空间点阵、晶格、晶胞、配位数、致密度、共价键、离⼦键、⾦属键、组元、合⾦、相、固溶体、中间相、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固溶强化、第⼆相强化。
⼆、填空题1、材料的键合⽅式有四类,分别是(),(),(),()。
2、⾦属原⼦的特点是最外层电⼦数(),且与原⼦核引⼒(),因此这些电⼦极容易脱离原⼦核的束缚⽽变成()。
3、我们把原⼦在物质内部呈()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物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
4、三种常见的⾦属晶格分别为(),()和()。
5、体⼼⽴⽅晶格中,晶胞原⼦数为(),原⼦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为(),晶胞中⼋⾯体间隙个数为(),四⾯体间隙个数为(),具有体⼼⽴⽅晶格的常见⾦属有()。
6、⾯⼼⽴⽅晶格中,晶胞原⼦数为(),原⼦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为(),晶胞中⼋⾯体间隙个数为(),四⾯体间隙个数为(),具有⾯⼼⽴⽅晶格的常见⾦属有()。
7、密排六⽅晶格中,晶胞原⼦数为(),原⼦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为(),具有密排六⽅晶格的常见⾦属有()。
8、合⾦的相结构分为两⼤类,分别是()和()。
9、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为()和(),按照固溶度分为()和(),按照溶质原⼦与溶剂原⼦相对分布分为()和()。
10、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11、⾦属化合物(中间相)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
12、⾦属化合物(中间相)的性能特点是:熔点()、硬度()、脆性(),因此在合⾦中不作为()相,⽽是少量存在起到第⼆相()作⽤。
13、CuZn、Cu5Zn8、Cu3Sn的电⼦浓度分别为(),(),()。
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再结晶: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粒的形核及长大,以无畸变的等轴晶粒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2、交滑移:在晶体中,出现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
3、冷拉: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聚合物,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其屈服点强度和节约材料为目的。
(《笔记》聚合物拉伸时出现的细颈伸展过程。
)4、位错: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
(《书》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者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5、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在的大量位错线,在刃型位错线附近经常会吸附大量的异类溶质原子(大小不同吸附的位置有差别),形成所谓的“柯氏气团”。
(《书》溶质原子与位错弹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趋于聚集在位错周围,以减小畸变,降低体系的能量,使体系更加稳定。
)6、位错密度: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或晶体中穿过单位截面面积的位错线数目。
7、二次再结晶:晶粒的不均匀长大就好像在再结晶后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中又重新发生了再结晶。
8、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
(《书》晶体开始滑移时,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
)9、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
(《书》随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
)10、热加工:金属铸造、热扎、锻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工艺的总称。
(《书》使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发生加工变形的工艺。
)11、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
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
(《书》揭示位错本质并描述位错行为的矢量。
)反映由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12、多滑移:晶体的滑移在两组或者更多的滑移面(系)上同时进行或者交替进行。
13、堆垛层错:晶体结构层正常的周期性重复堆垛顺序在某二层间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的沿该层间平面(称为层错面)两侧附近原子的错排的一种面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第1-2章例题、作业题及其解答

第2章 例 题(A )1.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向。
2.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012)和(123)晶面。
3. 右图中所画晶面的晶面指数是多少?4. 设晶面(152)和(034)属六方晶系的正交坐标表述,试给出其四轴坐标的表示。
反之,求(3121)及(2112)的正交坐标的表示。
5. (练习),上题中均改为相应晶向指数,求相互转换后结果。
答案:2. (2110) 4. (1562), (0334) 5. [1322] [1214] (123) (212)[033] [302]第2章 例题答案(A)4. (152) )2615(6)51()(⇒-=+-=+-=v u t(034) )4303(3)30()(⇒-=+-=+-=v u t(1213) ⇒ (123)(2112) ⇒ (212)5. [152] ]2231[22)51(31)(313)152(31)2(311)512(31)2(31⇒⎪⎪⎪⎭⎪⎪⎪⎬⎫==-=+-=+-==-⨯=-=-=-⨯=-=W w V U t U V v V U u [034] ]4121[41)30(31)(312)032(31)2(311)302(31)2(31⇒⎪⎪⎪⎭⎪⎪⎪⎬⎫==-=+-=+-==-⨯=-=-=-⨯=-=W w V U t U V v V U u]3121[]033[33)1(20)1(1⇒⎪⎭⎪⎬⎫===--=-==---=-=w W t v V t u U [2112]]302[20)1(13)1(2⇒⎪⎭⎪⎬⎫===---=-==--=-=w W t v V t u U第2章 例 题(B )1. 已知Cu 的原子直径为2.56A ,求Cu 的晶格常数,并计算1mm 3Cu 的原子数。
2. 已知Al 相对原子质量Ar (Al )=26.97,原子半径γ=0.143nm ,求Al 晶体的密度。
3. bcc 铁的单位晶胞体积,在912℃时是0.02464nm 3;fcc 铁在相同温度时其单位晶胞体积是0.0486nm 3。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晶胞2.间隙固溶体3.临界晶核4.枝晶偏析5.离异共晶6.反应扩散7.临界分切应力8.回复9.调幅分解10.二次硬化、判断正误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V” ,错误的画“X”1. 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 )2. 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 F 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上的未滑移区。
( )3. 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 )4. 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5. 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A GB V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6. 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7. 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8. 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9. 和液固转变一样,固态相变也有驱动力并要克服阻力,因此两种转变的难易程度相似。
()10. 除Co以外,几乎所有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能使 C曲线左移,从而增加钢的淬透性。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在简单立方晶胞中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a)立方晶系(421), (123),[211]; b)六方晶系(2111),[2113]。
2. 设面心立方晶体中的(111)为滑移面,位错滑移后的滑移矢量为a - [110]。
2(1)在晶胞中画出柏氏矢量b的方向并计算出其大小。
(2)在晶胞中画出引起该滑移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位错线方向,并写出此二位错线的晶向指数3. 如下图所示,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辊间轧制。
试画出轧制后铜片经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的示意图四、相图分析(共20分)⑴就Fe-Fe3C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默画出Fe-Fe3C相图,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图;2. 分析含碳量为I.Owt%的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室温组织示意图。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二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二1.指出下列概念的错误之处,并更正。
1)所谓过冷是指结晶过程中平台温度与冷却曲线上熔点之间的差异。
2)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3)在任何温度下,液态金属中最大的结构波动是晶体胚。
4)在任何温度下,液相中最大的结构波动是原子核。
5)所谓临界晶核,就是体系自由能的减少完全补偿表面自由能的增加时的晶胚大小。
6)在液态金属中,任何小于临界核半径的晶体胚都不能形核,但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波动来提供形核功,它就可以形核。
7)测定某纯金属铸件结晶时的最大过冷度,其实测值与用公式0.2tm计算值,基本一致。
8)当一些铸件结晶时,由于快速冷却速度,均匀形核率N1增加,非均匀形核率N2也增加,因此总形核率为n=N1+N2。
9)若在过冷液体中,外加10000颗形核剂,则结晶后就可以形成10000颗晶粒。
10)从非均匀形核功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当润湿角为0度时,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最大。
11)为了生产出一批厚度大、粒度均匀的砂型铸件,可以采用在砂型铸造过程中加入成核剂的方法。
12)非均匀形核总是比均匀形核容易,因为前者是以外加质点为结晶核心,不像后者那样形成界面,而引起自由能的增加。
13)在研究金属晶粒细化过程时,我们主要寻找熔点低、晶格常数与金属相近的成核剂,它们的成核催化效率最高。
14)纯金属生长时,无论液固界面呈粗糙型还是光滑型,其液相原子都一个一个地沿着固相面得垂直方向连接上去。
15)无论温度分布如何,普通纯金属的生长都是树枝状界面。
16)氯化铵饱和水溶液与纯金属结晶终了时的组织形态一样,前者呈树枝状,后者也成树枝晶。
一17)人们无法观察到极纯金属的树枝状生长过程,所以关于树枝状的生长形态仅仅是一种推想。
18)在液态纯金属中加入成核剂时,其生长形式总是树枝状的。
19)纯金属结晶时,若呈垂直方式生长,其界面时而光滑,时而粗糙,交替生长。
20)从宏观上观察,若液固界面是平直的,称为光滑界面结构;若是呈金属锯齿形的,称为粗糙界面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二)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1.晶胞2.间隙固溶体3.临界晶核4.枝晶偏析5.离异共晶6.反应扩散7.临界分切应力8.回复9.调幅分解10. 二次硬化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画“√”, 错误的画“×”1. 金属中典型的空间点阵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 )2. 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F 的方向永远垂直于位错线并指向滑移面 上的未滑移区。
( )3. 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间隙固溶体则不能。
( )4. 金属结晶时,原子从液相无序排列到固相有序排列,使体系熵值减小,因此是一个自发过程。
( )5. 固溶体凝固形核的必要条件同样是ΔG B <0、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
( )6. 三元相图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不适用杠杆定律。
( )7. 物质的扩散方向总是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 )8. 塑性变形时,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方向。
( )9. 和液固转变一样,固态相变也有驱动力并要克服阻力,因此两种转变的难易程度相似。
( )10.除Co 以外,几乎所有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能使C 曲线 左移,从而增加钢的淬透性。
(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在简单立方晶胞中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a)立方晶系 (421),(231),[112];b)六方晶系(1112),[3112]。
2. 设面心立方晶体中的(111)为滑移面,位错滑移后的滑移矢量为2a [110]。
(1)在晶胞中画出柏氏矢量b的方向并计算出其大小。
(2)在晶胞中画出引起该滑移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位错线方向,并写出此二位错线的晶向指数。
3.如下图所示,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辊间轧制。
试画出轧制后铜片经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的示意图。
四、相图分析(共20分)(1) 就Fe-Fe3C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 默画出Fe-Fe3C相图,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图;2. 分析含碳量为1.0wt%的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室温组织示意图。
材料科学基础-张代东-习题问题详解(2)

第1章 习题解答1-1 解释下列基本概念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德华力,氢键,晶体,非晶体,理想晶体,单晶体,多晶体,晶体结构,空间点阵,阵点,晶胞,7个晶系,14种布拉菲点阵,晶向指数,晶面指数,晶向族,晶面族,晶带,晶带轴,晶带定理,晶面间距,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立方,多晶型性,同素异构体,点阵常数,晶胞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空位,间隙原子,肖脱基缺陷,弗兰克尔缺陷,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热缺陷,过饱和点缺陷,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柏氏回路,柏氏矢量,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变能,位错密度,晶界,亚晶界,小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对称倾斜晶界,不对称倾斜晶界,扭转晶界,晶界能,孪晶界,相界,共格相界,半共格相界,错配度,非共格相界(略)1-2 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答: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及其特点见下表。
类 型 特 点离子键 以离子为结合单位,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有方向性键和饱和性 金属键 电子的共有化,无方向性键和饱和性分子键 借助瞬时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氢 键依靠氢桥有方向性和饱和性1-3 问什么四方晶系中只有简单四方和体心四方两种点阵类型?答:如下图所示,底心四方点阵可取成更简单的简单四方点阵,面心四方点阵可取成更简单的体心四方点阵,故四方晶系中只有简单四方和体心四方两种点阵类型。
1-4 试证明在立方晶系中,具有相同指数的晶向和晶面必定相互垂直。
证明:根据晶面指数的确定规则并参照下图,(hkl )晶面ABC 在a 、b 、c 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h a 、k b 、l c ,k h b a AB +-=,l h c a AC +-=,lk ca BC +-=;根据晶向指数的确定规则,[hkl ]晶向cb a L l k h ++=。
利用立方晶系中a=b=c ,ο90=γ=β=α的特点,有0))((=+-++=⋅kh l k h ba cb a AB L 0))((=+-++=⋅lh l k h ca cb a AC L 由于L 与ABC 面上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所以L 垂直于ABC 面,从而在立方晶系具有相同指数的晶向和晶面相互垂直。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二套试题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卷第二套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个空1分)1、材料按其化学作用或基本组成可分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大类。
2、晶胞是从晶体结构中取出来的反应晶体()和()的重复单元。
3、热缺陷形成的一般规律是:当晶体中剩余空隙比较小,如NaCl型结构,容易形成()缺陷;当晶体中剩余空隙较大时,如萤石CaF2型结构等,容易产生()缺陷。
4、根据外来组元在基质晶体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固溶体和间隙型固溶体:按照外来组元在基质晶体中的固溶度,可分为()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5、硅酸盐熔体中,随着Na2O含量的增加,熔体中聚合物的聚合度(),熔体的粘度()。
6、当熔体冷却速度很快时,()增加很快,质点来不及进行有规则排列,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难以实现,从而形成了()。
7、粉体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反复地破碎,所以不断形成新的表面,而表面例子的极化变形和重排,使表面晶格(),有序性()。
8、非稳态扩散的特征是空间仟意一点的()随时间变化,()随位置变化。
9、动力学上描述成核生长相变,通常以()、()、总结晶速率等来描述。
10、温度是影响固相反应的重要外部条件。
一般随温度升高,质点热运动动能(),反应能力和扩散能力()。
二、判断题(共10分,每个题1分)1、()位错的滑移模型解释了晶体的实际切变应力与晶体的理论切变强度相差悬殊的内在原因。
2、()空位扩散机制适用于置换型固溶体的扩散,3、()一般来说在均匀晶体中引入杂质,都将使扩算系数增加4、()-般来说,扩散粒子性质与扩散成指性质间差异越大,扩散系数也越大。
5、()成核生长相变中晶体的生长速*与界面结构和原子迁移密切相关,当析出晶体和熔体组成相同时,晶体长大由扩散控制。
6、()对于许多物理或化学步骤综合而成的在相反应中,反应速度由反应速度最快的步骤控制。
7、()在烧结过程中,发生的初次再结晶使大鼎粒长大而小晶粒消失,气孔进入晶粒内部不易排出,烧结速度降低甚至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20 分) 如图 3 的二元合金相图, (1) 分析 5.6%Cu 合金和 5.7%Cu 合金在平衡结晶和快速冷却不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特点; (2) Al 为 fcc 结构,图中的 相为何种晶体结构? (3) 指出此二元系中比较适合做变形合金何铸造合金的成分范围。 (4) 计算出亚共晶合金在温度为T E (共晶反应前)时的平衡分配系数。 (5) 设 X 合金平衡凝固完毕时的组织为 初晶+(+θ)共晶,其中 初晶占 80%,则此 合金中刚凝固完毕时θ组元的含量是多少? (6) 绘出 T=560℃温度时各相的自由能-成分曲线示意图。
五、 (10 分) 图 4 为 Fe-W-C 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写出 1700℃,1200℃,1085℃的四相 平衡反应式。选择一个合金成分其组织在刚凝固完毕时只有三元共晶。
图4
图5
各四相平衡反应式分别为,1700℃:L+WC+W→η,1200℃:L+η→WC+γ,1085℃:L →γ+WC+γ;Ⅰ合金成分其组织在刚凝固完毕时只有三元共晶。
图3 (1)5.6%Cu合金在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为,快速冷却不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还出现少量非 平衡共晶组织(α+θ) 共晶 ;5.7%Cu合金在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为α+θ Ⅱ +(α+θ) 共
晶
,快速冷却不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出现离异共晶;
(2)fcc 结构; (3)Cu 含量少于 5.65%的合金; (4)k 0 =0.17 (5)9.7% (6)T=560℃温度时各相的自由能-成分曲线示意图如图。
七、 (10 分)户外用的架空铜导线(要求一定的强度)和户内电灯用花线,在加工之后可否 采用相同的最终热处理工艺?为什么?
不能采用相同的最终热处理工艺, 户外用的架空铜导线一般用回复退火, 户内电灯用花线采 用再结晶退火。
八、 (10 分)如何提高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固溶强化,加工硬化,细晶强化,沉淀强化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110];(111);ABCABC……..;0.74;12;4;
r 2 4 a
2、异类原子之间相互吸引力大于同类原子之间吸引力;一定的化学成分;较慢的冷却速度 3、升高;降低;降低 4、2.11%C;2.11%C;铁素体和渗碳体(α和Fe3C) ;fcc;2.11%;0.77%;4.3%;铁素 体珠光体;珠光体和Fe 3 C II ;液相;先共晶奥氏体;铁素体;6.69% 5、 (101) ; [ 1 11] 6、20%A-40%B-40%C 二、名词解释(6X5=30 分) 1.晶带和晶带轴 2.柱状晶和等轴晶 3.包析反应和共析反应 4.割阶和扭折 5.冷加工与热加工 1.晶带和晶带轴: 许多平行于同一晶向的不同的晶面组的总称为晶带, 而与这些晶面组 平行的晶向称为晶带轴; 2.柱状晶和等轴晶: 金属晶体结晶过程中沿着散热方向优先生长形成的长条形晶粒称为 柱状晶, 而如果晶粒长大时没有择优方向, 向各个方向长大速度基本相等所得到的晶粒称为 等轴晶; 3.包析反应和共析反应: 由两个固相反应得到一个固相的过程为包析反应, 而由一个固 相分解得到其它两个固相的反应为共析反应 4.割阶和扭折: 位错运动过程中与其它位错交截后形成一定的位错交截折线, 若交截后 的位错折线在原来位错的滑移面上, 此位错折线称为扭折, 若交截后的位错折线垂直于原来 位错的滑移面,此位错折线称为割阶; 5.冷加工与热加工: 通常根据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来加以区分, 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 加工称为热加工,低于再结晶温度又是室温下的加工称为冷加工。
图3 五、 (10 分) 图 4 为 Fe-W-C 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写出 1700℃,1200℃,1085℃的四相 平衡反应式。选择一个合金成分其组织在刚凝固完毕时只有三元共晶。
图4
图5
六、 (10 分) 图 5 所示低碳钢的三条拉伸曲线,A、塑性变形;B、去载后立即再行加载;C、 去载后时效后再加载。 1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解释图示三曲线的屈服现象及 B,C 中屈服点上升的原因。 屈服现象对冲压制件表面质量有何不利影响。
七、 (10 分)户外用的架空铜导线(要求一定的强度)和户内电灯用花线,在加工之后可否 采用相同的最终热处理工艺?为什么?
八、 (10 分)如何提高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九、 (10 分)试说明晶界对材料性能及变形的影响。
试卷(二)
一、填空(0.5X30=15 分) 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_____,密排面是____,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_____,致密度为 ________,配位数是____,晶胞中原子数为___,把原子视为半径为 r 的刚性球时,原子的 半径是点阵常数 a 的关系为_________。 2、 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是: (1)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
3、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 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强度和硬度__________, 塑性_______________,导电性_________________。 4、 Fe-Fe 3 C相图中含碳量小于___为钢,大于____为铸铁;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均由
______和___两个基本相组成;奥氏体其晶体结构是____,合金平衡结晶时,奥氏体的最大 含碳量是______;珠光体的含碳量是_____;莱氏体的含碳量为____;在常温下,亚共析钢 的平衡组织是_____,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是_____; Fe 3 C I 是从_____中析出的,Fe 3 C II 是从 ____中析出的,Fe 3 C III 是从____中析出的,它们的含碳量为_____。 5、图 1 为简单立方点阵晶胞,其中 ABC 面的面指数是______,AD 的晶向指数是_______。 6、图 2 是 A-B-C 三元系成分三角形的一部分,其中 X 合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B B D
十一、 (15 分)工业纯铜的熔点为 1083 ,在剧烈冷变形后的工业纯铜板上取三个试样,第 一个试样加热到 200 ,第二个试样加热到 500 ,第三个试样加热到 800 ,各保温一小 时,然后空冷。试画出各试样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示意图,说明它们在强度和塑性方面的区 别及原因。 试样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示意图(略,分别为纤维组织,再结晶组织和晶粒长大组织) ; 200 加热试样强度高,塑性低,500 加热试样强度低,塑性好,800 加热试样强度更低。
三、 (10 分) 试根据凝固理论,分析通常铸锭组织的特点。 根据冷却速度对金属组织的影响,现要获得非晶,亚稳相,请指出其凝固时如何控制。 试说明在正温度梯度下为什么固溶体合金凝固时可以呈树枝状方式成长, 而纯金属则得不到 树枝状晶。 通常铸锭组织的特点为外层的细等轴晶,铸锭表面向里有柱状晶,心部为粗大等轴晶;
九、 (10 分)试说明晶界对材料性能及变形的影响。 晶界影响到材料的各个方面,具有晶界能,影响到多晶材料中的第二相的形状,晶界可 以运动,有晶界偏聚,晶界电荷变化,承担载荷传递作用,晶界熔点低,易过烧,晶界 是易扩散通道,晶界处易形核,晶界易受腐蚀;晶界对金属材料在常温下强化,高温下 弱化
十、 (10 分)简单说明原子扩散对材料的影响;举两个实例说明金属中的上坡扩散现象。 原子扩散对材料的影响如铸中晶粒形核和长大、晶界运动、氧化…….等许多过程均牵 涉到原子扩散;金属中的上坡扩散实例如柯垂耳气团的形成,调幅分解过程等。
要获得非晶可以以极快速度将金属液体冷却, 要获得亚稳相也必须使冷却速度远远超过平衡 冷却速度; 由于溶质原子再分配造成成分过冷使固溶体合金正温度梯度下凝固时也可以呈树 枝状方式成长,而纯金属则需要在负温度梯度下才能得到树枝状晶。
四、 (20 分) 如图 3 的二元合金相图, (7) 分析 5.6%Cu 合金和 5.7%Cu 合金在平衡结晶和快速冷却不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特点; (8) Al 为 fcc 结构,图中的 相为何种晶体结构? (9) 指出此二元系中比较适合做变形合金何铸造合金的成分范围。 (10) 计算出亚共晶合金在温度为T E (共晶反应前)时的平衡分配系数。 (11) 设 X 合金平衡凝固完毕时的组织为 初晶+(+θ)共晶,其中 初晶占 80%,则此 合金中刚凝固完毕时θ组元的含量是多少? (12) 绘出 T=560℃温度时各相的自由能-成分曲线示意图。
六、 (10 分) 图 5 所示低碳钢的三条拉伸曲线加载。 1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解释图示三曲线的屈服现象及 B,C 中屈服点上升的原因。 屈服现象对冲压制件表面质量有何不利影响。
1.由于柯垂耳气团的影响 2.屈服现象使得冲压制件表面不平整。
十、 (10 分)简单说明原子扩散对材料的影响;举两个实例说明金属中的上坡扩散现象。
十一、 (15 分)工业纯铜的熔点为 1083 ,在剧烈冷变形后的工业纯铜板上取三个试样,第 一个试样加热到 200 ,第二个试样加热到 500 ,第三个试样加热到 800 ,各保温一小 时,然后空冷。试画出各试样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示意图,说明它们在强度和塑性方面的区 别及原因。
A
图1
C
图2 二、名词解释(6X5=30 分) 1.晶带和晶带轴 2.柱状晶和等轴晶 3.包析反应和共析反应 4.割阶和扭折 5.冷加工与热加工
三、 (10 分) 试根据凝固理论,分析通常铸锭组织的特点。 根据冷却速度对金属组织的影响,现要获得非晶,亚稳相,请指出其凝固时如何控制。 试说明在正温度梯度下为什么固溶体合金凝固时可以呈树枝状方式成长, 而纯金属则得不到 树枝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