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建筑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传染病医院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医疗环境,以应对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
本文将从建筑布局、空气流通、隔离措施、设备设施等方面,详细探讨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设计标准。
1. 建筑布局传染病医院的建筑布局应该考虑到病房、手术室、实验室、隔离区等功能区域的合理分布。
病房楼应该与其他功能楼块分开,以避免交叉感染。
传染病医院的入口和出口应该分开设置,并且有明确的通道指示。
此外,医院应该有足够的紧急出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
2. 空气流通传染病医院的空气流通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过滤和排风功能,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空气处理系统应该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并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此外,医院应该有足够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3. 隔离措施传染病医院的隔离区应该设计成密闭的空间,以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隔离区应该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并且与其他区域完全隔离。
在隔离区内,应该有足够的设备和设施,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同时,隔离区的出入口应该控制严格,只有经过特殊培训的医护人员才能进入。
4. 设备设施传染病医院应该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例如,应该有适当的手术室设备,如手术台、手术灯、电子监护仪等。
此外,医院应该有足够的消毒设备和设施,以确保医疗器械和病房的清洁和消毒。
5. 安全措施传染病医院应该有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例如,医院应该有足够的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此外,医院应该有紧急情况应对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应对。
综上所述,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布局、空气流通、隔离措施、设备设施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提供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医疗环境,应对传染病的挑战。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引言概述: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在传染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的重要性和关键要素。
一、建筑布局设计1.1 区分感染区和非感染区:传染病医院应根据感染性质、传播途径和传染性等级合理划分感染区和非感染区,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合理设置空气流动方向:通过科学的通风系统设计,将空气流动方向从清洁区域向污染区域,减少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播。
1.3 设计隔离区域:在传染病医院内设置合适的隔离区域,用于隔离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以控制传染病的扩散。
二、设备设施设计2.1 空气净化系统:传染病医院应配备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原体和污染物,提供清洁的空气环境。
2.2 洗手设施:在医院内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池、洗手液和干手设备,以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手部卫生。
2.3 废物处理系统:传染病医院应配备专门的废物处理系统,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以防止传染病的二次传播。
三、通道与流线设计3.1 分流通道设计:传染病医院应设置分流通道,将患者、医护人员和物资分开,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2 清洁流线设计:医院内清洁区域和污染区域之间应设置清洁流线,以确保医护人员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不会带入污染物。
3.3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传染病医院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火灾等紧急情况。
四、材料选择与装修设计4.1 抗菌材料选择:在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装修中,应选择抗菌材料,以减少细菌和病毒在表面的存活和传播。
4.2 易清洁材料选择:选择易清洁的材料,如抗菌地板、耐腐蚀墙面等,以便于清洁和消毒工作的进行。
4.3 色彩搭配设计:在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装修中,应采用冷色调,如白色、蓝色等,以营造清洁、舒适的环境。
五、安全管理与医疗设备配备5.1 安全管理制度:传染病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疫情监测、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培训等,以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行。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引言概述: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设计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空间规划、空气流通、材料选择、设备配置和卫生管理。
一、空间规划:1.1 区分感染区和非感染区:传染病医院应该合理划分为感染区和非感染区,以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区应该设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与非感染区相互隔离。
1.2 合理布局病房楼:病房楼的布局要考虑到患者的隔离需求,每一个病房应有独立的洗手间和洗手设施。
同时,要确保医护人员的工作区域与患者区域分开,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1.3 设立清洁区和污染区:在病房楼内设立清洁区和污染区,用于分开处理干净和污染的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二、空气流通:2.1 强制通风系统:传染病医院应该配备强制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通风系统应该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病原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2 负压隔离病房:对于高传染性的疾病,应该设立负压隔离病房,以防止空气中的病原体外泄。
负压隔离病房的空气应该通过过滤器处理后排出,确保室外环境的安全。
2.3 定期清洁和消毒:传染病医院的空气系统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空气的质量。
三、材料选择:3.1 防护材料:传染病医院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该选择易清洁、耐腐蚀和抗菌的材料,以便于清洁和消毒。
同时,材料应该具有较强的耐火性能,以确保安全。
3.2 抗菌家具和装饰:医院的家具和装饰品应该选择抗菌材料,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同时,家具的设计应该符合卫生要求,易于清洁和消毒。
3.3 防护窗帘和隔断:传染病病房的窗帘和隔断应该选择防护性能良好的材料,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材料应该易于清洁和消毒,并且能够有效隔离。
四、设备配置:4.1 洗手设施:传染病医院的洗手设施应该充足,且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使用。
设备应该符合卫生要求,易于清洁和消毒。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引言概述: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是保障公众健康和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提高医疗效率,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设计要点。
一、建造布局设计1.1 区分不同传染病类型:传染病医院应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将病房楼划分为不同区域,以便于隔离不同传染病患者,防止交叉感染。
1.2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病房楼应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和设备的流动路径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1.3 强化隔离措施:传染病病房应设置严格的隔离区域,包括单人病房、负压隔离病房等,确保患者与外界的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二、通风与空气净化设计2.1 强化通风系统:传染病医院应配备高效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传染病病原体的滞留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2.2 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在病房楼的通风系统中,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原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3 控制空气压差:传染病病房应设置负压隔离病房,以防止空气中的病原体外泄,同时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设备与材料选择3.1 使用抗菌材料:传染病病房的墙面、地面、家具等应选择抗菌材料,以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
3.2 配备先进医疗设备:传染病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呼吸机、监护仪等,以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的治疗质量。
3.3 设备易清洁维护:传染病病房内的设备应易于清洁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正常运行。
四、卫生与消毒措施4.1 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传染病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消毒、垃圾处理等,以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
4.2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病房楼内应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随时进行手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3 加强医废管理:传染病医院应加强医废的分类、采集和处理,确保医废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是医疗机构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在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时,需要考虑到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以及医疗工作的需要。
本文将从空间规划、材料选择、通风系统、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空间规划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空间规划应考虑到病人、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需求。
病房楼应具备充足的床位数量,同时还应设置隔离病房,以便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此外,病房楼还应设有洗手间、浴室、厨房等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二、材料选择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卫生要求,并具有抗菌、易清洁等特性。
地面材料应选择耐磨、易清洁的材料,如耐酸碱的地砖或者地板。
墙面材料应选用防水、防潮、易清洁的材料,如防火板或者瓷砖。
天花板材料应具备防火、防潮、易清洁的特性,如铝扣板或者矿棉板。
三、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在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风系统应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并有效地排除污染物。
传染病病房应采用负压通风系统,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负压通风系统通过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减少了病原体在室内的滞留时间,从而降低了传染风险。
四、污水处理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污水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并能有效地去除病原体。
污水处理系统应包括沉淀池、消毒设备和排放管道。
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消毒设备可以通过紫外线或者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消毒,排放管道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合适的地点。
综上所述,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应综合考虑空间规划、材料选择、通风系统和污水处理等因素。
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保证环境的卫生和安全;科学的通风系统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在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健康安全。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是为了应对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而进行的专门设计。
这种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医疗环境,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并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1. 设计原则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1 安全性: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1.2 隔离性:将传染病患者与其他患者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1.3 通风性: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1.4 清洁性:设计易于清洁和消毒的表面和设施,以确保病房的清洁度和卫生条件。
1.5 可持续性: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建筑设计要点2.1 区域规划:传染病医院应远离居民区和商业区,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入口和出口,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流动分离。
2.2 建筑外观:传染病医院的外观应简洁、清晰,不宜过于夸张。
可以采用明亮的颜色,以提高视觉效果。
2.3 空间布局:病房楼应有明确的功能区域划分,包括患者区、医护人员区和公共区域。
每个区域应具备独立的通道和设施,以确保流动分离和传染病的控制。
2.4 病房设计:传染病病房应具备隔离功能,每个病房应单独设有洗手间和浴室。
床位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床位应采用易于清洁和消毒的材料。
2.5 通风系统:传染病医院应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和过滤。
通风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负压功能,防止空气中的病原体扩散。
2.6 消毒设施:医院应设有专门的消毒设施,包括消毒室和消毒器具。
消毒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7 医疗设备:传染病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设备应易于清洁和消毒,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数据分析根据过去的传染病爆发数据和病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1 病房床位数量:根据传染病的爆发情况和患者的就诊需求,可以确定病房床位的数量。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引言概述: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设计对于疾病的防控和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设计要点。
一、建造布局1.1 区分感染区和非感染区:传染病医院的建造布局应明确划分感染区和非感染区,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感染区应设在医院的边缘位置,与非感染区隔离开来。
同时,感染区应设有专门的进出口,以便医护人员和患者进出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隔离。
1.2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污染物。
通风系统应具备高效过滤功能,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病原体和细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1.3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应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确保病房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同时,病房内的设施布局也应符合医疗操作的需要,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观察。
二、材料选择2.1 抗菌材料的应用: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应选择抗菌材料进行装修,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墙面、地面、家具等应选用抗菌性能好、易清洁的材料,如抗菌瓷砖、不锈钢等,以提高清洁卫生的效果。
2.2 防火材料的使用: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应选用防火性能好的材料,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墙面、天花板等应选择防火板材,电线电缆应采用阻燃材料,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尽量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
2.3 光线透明材料的运用: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应选择光线透明的材料,如玻璃,以提供良好的自然光照。
充足的自然光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反抗力的提升。
三、设施设备3.1 消毒设备的配置: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应配备完善的消毒设备,包括自动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灯等。
这些设备可以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的清洁和卫生。
3.2 隔离设施的设置:传染病医院的病房楼应设置隔离设施,包括隔离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

浅谈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是为了提供适宜的环境来治疗传染病患者,并防止疾病的传播。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隔离、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医疗设备的布局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将从建筑布局、空气处理、隔离措施、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建筑布局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建筑布局应该合理,以便于疾病的隔离和控制。
一般来说,传染病医院应该远离居民区,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医院的入口和出口应该分开,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流动不交叉。
此外,医院内部的各个区域应该有清晰的分隔,例如将接诊区、治疗区、隔离区等分开,以确保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二、空气处理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空气处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通风和空气过滤来控制疾病的传播。
首先,应该确保医院内部的通风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能够及时排除污染的空气。
其次,应该使用高效过滤器来过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另外,应该在病房内设置负压隔离设施,以防止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扩散到其他区域。
三、隔离措施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隔离措施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
首先,应该设置单人病房,以便于患者的隔离。
每个病房应该有独立的洗手间,并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
其次,应该设置负压隔离病房,以防止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扩散到其他区域。
此外,医护人员应该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四、材料选择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的材料选择应该考虑到其耐久性、易清洁性和抗菌性。
例如,地板材料应该选择防滑、易清洁的材料,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墙壁和天花板的材料应该具有抗菌性能,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活。
此外,医疗设备的表面也应该选择易清洁的材料,以方便消毒。
综上所述,传染病医院及病房楼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布局、空气处理、隔离措施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来治疗传染病患者,并防止疾病的传播。
设计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医院和病房楼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并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建筑设计
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建筑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民用建筑类型。
实际设计过程中,需从传染病医院的实际特点出发,并结合住院楼的实际要求,注重其功能性的体现。
文章对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
标签:传染病医院;住院楼;民用建筑
当今时代下,我国的医院建筑正经历着技术、模式以及经济体制的三大变革,在此环境背景下,人们对于医院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传染病医院的建筑设计又不同于普通的医院,其设计难度更高,且工艺复杂,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故应加强重视。
1、现代医院住院楼模式分析
从医院建筑的布局上看一般可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住院楼比较独立,患者的疗养环境相对较为舒适,不受打扰,也为家人探望提供了便利条件。
该建筑模式的优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可避开医院的就医人群,从而防止病毒的交叉感染;入口单独设置,方便入院、出院手续办理,便于患者家属探望;建筑成本低廉且施工便捷。
第二种,住院楼设置在高层,患者及其家属需乘坐电梯上下楼,但由于楼层过高常出现排队等候的问题,再加上探望的人群比较庞大,常导致电梯超重现象,针对此问题,在今后设计中可采用分层停靠的方式达到分流的目的。
该建筑设计的优势有以下几点:由于楼层较高,故采光较好,且周边无其他建筑物的遮挡;可节约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性。
传染病医院的住院楼设计,其难点在于需要对传染源进行控制。
我国目前以多层建筑设计方式居多,该建筑模式相对独立,可分设隔离空间和洁污空间,方便使用。
2、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建筑设计原则及其总体部署思路
2.1建筑设计原则
众所周知,医院设计过程中物流以及人流的组织最为关键,将直接影响病患交叉感染的几率,这一点在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
污染区、半清洁区以及清洁区一定要划分明确,患者住院期间流动的区域以及医务人员工作的区域同样要进行明确规定。
设计中的物流组织包括药品、食品的运送和分发,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采取严密的措施,不可疏忽。
对于飞沫等可能会引起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就更加要重视对气流的组织,需切断传播路径,最大限度的避免交叉感染。
2.2总体设计部署思路
由于传染病医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选址上以城市近郊区居多,需尽量远离人口密集的区域,这样不仅可保证医院的环境、空气质量,还有利于保证其隔离效果。
总体布局中,需严格分区,一般传染病区设计需包括职工生活、行政后勤、限制区、隔离区等几大主要区域。
这些区域的设立需保证其自身的独立性,还要具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完全的独立。
同时,更要组织好车流、人流以及物流之间的关系,各流线需进行明确区分,互不交叉。
各个建筑区之间还需保持一定的距离,降低密度,并保证通风良好,以此控制交叉感染问题的出现。
其中隔离区和限制区之间的距离一般可控制在30m左右,各病房之间的距离建议控制在20m~30m之间,若受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达到该标准,需尽量采取措施进行补救[1]。
3、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平面设计
3.1建筑功能组成
住院楼主要的建筑空间包括药房、患者住院就诊区域、医保办公室、出入院大厅以及护理病区等等。
每一个病区中可设置30~40个床位。
不同的传染病患者需进行区分,严格禁止混合设置。
若确实需进行合并设置,应做好隔离措施。
护理单元中,应设有相应的诊疗設施以及医疗、交通、管理、生活等基本的单位空间,各个护理空间需相对独立,内部患者可进行集中分组护理。
3.2交通流线
传染病医院合理设置交通流线,是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可划分为两大流线:一种是大流线,即划分洁净区、污染区、医护区和病人区等;另一种是小流线,即护士和医生进入病区的流线和病人住院、观察、就医流线以及物品流线等。
大流线中,可通过住院楼一侧的医用电梯和疏散电梯设置医生专用流线,在此区域内还应开设医生办公室、淋浴室、更衣室等,且此处仅针对医护人员开放,外人禁止入内,可设置相应的门禁系统。
根据患者感染程度和感染源的不同,可将患者划分为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和普通病人几大主要类型,需要住院观察的一般都是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其中已確诊的传染病人需进行分区隔离治疗;而疑似病人则需进一步观察。
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免患者往返,并针对患者传染源的不同设置疏散流线,防止治疗和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
另外,还需定期做好消毒处理工作。
疑似病人一般需要单独的送往观察病房接受治疗,流线设计时,需与其他流线分开设置,禁止穿插,待疑似病人确诊之后,便可转入相应的病房进行治疗。
而患者在治疗康复之后,需由专门清理室清理完毕之后,才能从病人出口离开,该出口可贴近出院口设置,但不可混合应用。
小流线,医护人员应通过专用入口进入到清洁区域,而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
间还需强制设立淋浴室和更衣室等缓冲区域,最后进入医务通道。
医生可通过观察窗口查看患者状态,如需进入病房,同样需要经过缓冲区,并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洗手、换装等流程,避免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
医生在完成就诊工作之后,需回到缓冲区域,并丢掉防护服,重新进行淋浴和更衣,从而确保整个区域的清洁。
除此之外,住院楼的清洁区域还应配置用餐间和药房等基础的生活设施。
医疗物品可通过医务走廊墙上的传递窗口传递给病人。
病人房间所使用的物品,一般需通过污染通道送至污染间,并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再由专门的污物电梯送至室外,且该流线不可与其他流线混合应用[2]。
3.3功能分区
传染病医院的周围需设置40m左右的隔离带,是对患者进行集中隔离的场所。
为降低污染风险,住院楼的平面设计中,一般需强制划分出污染区、半污染区以及清洁区三个区域。
各个区域独立分割。
可针对传染源和房间功能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平面设置方式和隔离措施。
污染区:即凡是被患者直接接触过的或者是被病原体污染过的区域就可被定义为污染区。
其功能房间主要包括观察室、污染间、病人通道、病房等等。
病房中需设有缓冲间,墙面应选用易于清洗的材质,还需设置地漏。
为保证病人房间内的采光良好,需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门窗,窗下可设置夹层柜和外夹层窗,用来临时放置病人物品和待检测标本。
医务通道和病房之间的侧墙上需设有传递窗,用于传递病人膳食和药品等。
作为一个独立病区,还需设置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其中手术室的设立是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半污染区:即凡是有可能被病人污染过的区域就可被定义为半污染区。
主要的功能房间包括医务通道、配餐间、药房、护士站等。
该区域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相当于清洁区的屏障,能有效控制污染源。
实际设计过程中,很多需要与污染区进行联系的空间均应设置缓冲区,例如,病房和医务通道之间的缓冲区,医护人员需在缓冲区进行洗手、换装等;患者的膳食和药品也是通过传递窗送至病房内。
通过该方式,有效抑制了污染传播。
清洁区:指未被病人直接接触过,且未被病原体感染过的区域就可定义为清洁区域。
该区域主要是医护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区域,其功能房间包括库房、更衣室、值班室、沐浴室以及医务办公室等等。
存在于本区域内的药品以及清洁物品,需保证其安全性和无污染性。
通过空调系统、缓冲区域以及强制通道等方式,实现与污染区的有效分隔,保证了该区域的清洁无污染[3]。
3.4垂直空间设计
传染病医院的住院楼设计应尽量避免中庭空间的出现,因为该空间会扩大传播范围,同时也增加了空调系统的增压难度。
在设计玻璃幕墙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楼板分离处和空间分离处的密封处理,避免不同区域的空间出现气流流通问题。
诊室与病房的楼层高度,需根据空调管的空间高度进行设计。
传染病病房楼外部一般都会设有通廊,在此环节中,间接采光的照度是一个重点内容,采光面
积需满足实际的病房采光需求。
目前,传染病医院的住院楼设计,在我国仍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各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大相同,故实际的设计标准也将存在较大差别,在理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在今后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总结:
综上所述,控制传染源,将疑似病人、普通病人以及感染病人進行准确划分,是传染病医院住院楼设计的核心所在。
该类医院的病房设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且住院人群同样属于特殊群体,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嚴格按照要求来进行,并最大限度的体现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医院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张雷.浅析人性化的医院建筑设计——以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为例[J].四川建筑,2015,3502:40-42.
[2]王丽娟,侯军,甘雪森.“W”型住院平面下的弹性空间设计——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建筑设计特色[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1801:60-63.
[3]白克雯.绿色新生——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6,4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