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分析报告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摘要: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起步于1995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5年左右的时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逐步暴露出来的风险曾一度被禁止。近年来由于汽车市场的兴起,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又开始逐渐升温。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最早出现在美国,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已经由汽车消费信贷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汽车金融体系,汽车金融公司成为汽车消费信贷及其他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我国还处在汽车金融的初级阶段-汽车消费信贷阶段,并且大多数的汽车信贷由商业银行提供,汽车金融公司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由于它还未为我国民众所普遍接受,并且其业务范围目前受到较大限制,所以他还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在汽车消费信贷领域所占的份额也相当小。国外的汽车消费信贷及汽车金融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它们相比,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还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现状与问题汽车信贷风险

目录

第一章引言 (2)

第二章汽车消费信贷 (3)

第一节信贷方式 (3)

第二节信贷要求 (3)

第三章我国汽车业和汽车消费发展现状 (3)

第一节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

第二节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 (4)

第三节汽车业发展对汽车消费信贷的影响 (4)

第四章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5)

第五章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对策 (8)

第六章商业银行汽车信贷中的风险 (10)

第一节受信者偿债能力风险 (10)

第二节受信者信用风险 (10)

第三节汽车价格下降带来的汽车消费信贷风险 (11)

第四节市场利率变化带来的汽车消费信贷风险 (11)

第五节汽车经销商的恶意行为使得信用风险增加 (12)

第七章结束语 (12)

第一章引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突破1000万辆,比去年增长四成左右,可见我国汽车市场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这是与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不断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汽车产业的发展又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在欧美国家,首先是由于汽车信贷的发展而大大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金融服务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继房地产金融之后第二大个人金融服务项目,发展的相当成熟。以消费信贷形式购车占汽车销售的比例,在美国已经达到80%-85.5%,德国为71.5%,台湾为50-60.5%,日本为50.5%,而我国仅为10%左右。

二、汽车消费信贷

汽车消费信贷是指对申请购买部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人民币担保贷款,是银行与汽车销售商向购车者一次性支付车款所需的资金提供担保贷款,并联合保险公司为购车者提供保险和公证。

1、信贷方式

汽车消费信贷一般有3种方式,已车供车贷款,申请者如不愿或不能采取房屋抵押、有价证券质押的形式申请汽车消费贷款,并向保险公司购买履约保险,收到保险公司出具的履约保证保险承保确认书,便可到银行申请的消费贷款;住房抵押汽车消费贷款已出契证的自由产权住房作抵押,提交有关申请材料,交齐首期款并办妥房产抵押登记手续,便可获得的汽车消费贷款;有价证券质押汽车消费贷款以银行开具的定期本、外币存单和银行承销的国库券或其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可以申请的汽车消费贷款。

2、信贷要求

信贷要求编辑汽车消费信贷的具体要求是:是个人: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的中国公民;具有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收入,能保证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在贷款银行开立储蓄存款户,并存入不少于规定数额的购车首期款;能为购车贷款提供贷款银行认可的担保措施;愿意接受贷款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对法人:具有偿还贷款能力;能为购车贷款提供贷款银行认可的担保措施;在贷款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存入不低于规定数额的购车首期款;愿意接受贷款银行规定的其他条

件。

第三章我国汽车业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1、我国汽车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汽车产业起步于建国初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它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完善。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产业关联度大、资金积累能力强和就业人口多的特点。在2001年11月13日,我国正式加入WTO,入世后,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而更多的却是挑战。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还不足以同外国知名汽车名牌相抗衡,它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中小企业结合,骨干和配套企业相结合,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工业制造体系。最终形成了我国汽车工业七大骨干: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红旗、解放、金杯、奥迪、高尔夫、捷达)、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东风、神龙富康)、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桑塔纳、通用别克)、重型汽车集团(黄河)、跃进汽车集团公司(跃进、依维柯)、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北京吉普、切诺基越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夏利)。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及零部件厂家,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西、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但现在汽车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据统计,我国2000年的汽车总产量为200万辆,2003年的汽车产量为444.37万辆,同比增长83025%,但这200多万辆来自10多个厂家。目前,我国经政府审批的汽车厂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但重复建设严重,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足。汽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而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规模却远远偏离最佳规模。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中国三大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量加总,还比不上美国戴?克公司一家产量。生产规模偏小导致了中国的汽车生产成本偏高,尽管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在轿车的生产方面,还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平台。以2002年为例,上市的数十款新车大部分是合资公司通过CKD(全散件组装)和SKD(半散件组装)的方式快速推向市场的,属于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占新汽车品种数量的32%,其中轿车仅占10.5%。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甚大,大量零部件还需从海外进口。

2、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

2005年,我国汽车消费量从1995年的144.18万辆增加到591.82万辆。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国家对于汽车消费相关政策的放开,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虽然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差距还很大。

3、汽车业发展对汽车消费信贷的影响

汽车消费信贷是伴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及成熟而出现的,他的出现说明汽车市场发展迅速,需求较大,只有汽车业的汽车产量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汽车消费的信贷才可能出现。如国汽车也得不到发展,而消费者的需求却是不断提高的,那只有部分能一次性付清全款的消费者能够买到车,这样的话汽车消费也没有它存在的意义。消费信贷是社会生产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鼓励人们超前消费,更大程度得挖掘了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对开拓销售市场,促进生产和流通有积极作用。汽车消费信贷的出现即可更大程度上挖掘潜在的消费能力,是汽车销量得到提高,同事汽车制造商也可以更快的回收成本的利润,并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最终推动汽车产业向良性循环发展。

第四章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服务业也同样在进步。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广泛发展为更多的一般汽车消费者提供了汽车消费需求的帮助,带动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都有购车的计划,但是支付能力与理想车型的差距普遍存在,这种差距为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但是由于汽车价格过高、各种有关汽车的政策不明朗,加上大部分人的资金不足,造成了现在大部分家庭持币代购的现象非常严重。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完善各种汽车消费信贷条件,使广大人民家庭的汽车消费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汽车工业的更好发展,刺激国民消费,从而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更新业务范围,

分散风险,增加业务收入。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而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则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见,在我国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于汽车信贷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个人消费贷款中仅次于住房消费贷款的第二大品种。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我国几大主要国有银行先后开展了汽车贷款业务。200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取代了1998年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对规范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促进市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之下,汽车消费贷款迅猛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专业汽车金融机构为辅,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的格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2004年之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远远无法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相提并论。这与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各种风险是分不开的。

1、法律体系不健全,政策不明朗。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办法》、《指导意见》等来规范汽车信贷市场,但这些都是些政策性的文件,缺乏法律约束力。由此造成的车贷市场秩序不稳定,侵犯消费者合法利益的事件屡屡发生。再者,虽然政府对汽车工业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由传统的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但因为我国在汽车金融方面栽过跟头,所以在政策方面非常谨慎。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但是对于汽车信贷,仅提到一句"完善汽车消费信贷"。

2、我国汽车信贷的贷款提供方比较单一。从国内汽车金融市场的格局看,我国仍处于汽车金融市场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占据汽车消费信贷的主导地位,其占比高达80%以上。国内汽车信贷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商业银行由于有政策的支持处于明显的优势,而汽车金融公司由于政策的限制不能与商业银行公平竞争,不公平的竞争就使贷款来源无形中趋于单一化。从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看,2007年当年汽车消费贷款的89.2%由商业银行提供,仅有 6.9%的汽车消费贷款由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截至2008年底,我国各金融机构发放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中,其中仅

有318亿元来源于汽车金融公司,只占到其中的20%。

3、个人消费者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制约着汽车信贷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然而2010年中国的储蓄总额却达到了GDP的50%,如此高的储蓄率显示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仍是消费观念。

4、信用信息无系统性目前我国已建立的信用体系仅具有行业性、地域性意义,规模小,数据库不统一,不规范,不能共享。现阶段,除了北京、上海一些较发达的城市,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尚未建立征信系统,居民的信用资料分散在公安局、学校、工作单位、银行等机构,而往往这些机构之间的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即使是开始建立征信系统的发达地区,他们的信用信息数量非常少,远远达不到成熟水平。

5、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最近20多年,信用评级机构经历了快速发展到竞争、整合的阶段,逐渐有几家信用评级机构开始崭露头角,例如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级公司等。但是与国外的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相比,我国现有的任何一家相关机构都难以达到国际水平以在中国一些国外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度依然很高。目前我国大概有几十家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债券评级和贷款信用评级,但普遍规模较小。在国外信用调查是由专门机构来进行的,而中国目前由于没有这样的专门机构,所以在进行一些必要的信用调查时,就需要银行或信贷机构自己着手进行一些调查,这样无疑就降低了银行或其他信贷机构的工作效率。

6、缺少个人信用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目前我国逐渐出台了一些关于债券和企业的评估指标,例如《债券信用评级办法》、《工业企业资信评估指标体系》、《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等,但是还没有关于个人信用评级的指标方法,从而导致很多信用评估机构的信用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综上看来,我国信用体系严重不成熟,这就会导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受阻:由于难以获得便利的个人信用报告、金融机构对借款者的偿债能力及资信状况都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这就极大的缩减了信贷的规模及范围,从而影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壮大。在信用制度不完善而消费者可提供的抵押物有限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降低汽车消费信贷违约所带来的风险,往往会要求保险公司开办履约保证保险。然而,保险公司这时既要承担车贷保险的风险,又要承担道德风险,巨大的风险则是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的。这种情况下,银行极有可能失去有效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20210203064849)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背景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物流需求显著增加,推动物流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如今,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现代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二、行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物流业增加值 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

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到14.8%。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仃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 (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三)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四)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截至201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0.3万公里,其中 高速铁路1.1万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10.45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59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 1.02万公里;全国港口拥有 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001个,其中沿海港口1607个、内河港

物流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歙县基本概况 (1) 二、调查背景 (2) (一)调查目的 (2)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2) (三)调查方式 (3) 三、调查数据分析 (3) (一)企业的物流状况分析 (3) (二)物流阻碍因素及业务问题分析 (6) 四、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7) (一)物流企业的规模小,服务范围有限 (7) (二)企业自办物流现象严重,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7) (三)服务功能单一,专业化、综合性物流服务有待加强 (8) (四)物流技术及施设备落后 (8) (五)信息化不足,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8) 五、合理化建议 (9) (一)注重规模经营及规模效益,构建畅通的物流渠道 (9) (二)增强物流增值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9) (三)引进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提高物流信息能力 (9) (四)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10) 参考文献 (10) 附:调查问卷 (11)

摘要:物流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动而产生的,随着金融危机 的消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全国各地的物流蓬勃发展。通过调查,歙县 地区的物流水平仍然比较低,且还存在着很多发展障碍,如果这些障碍不 及时解决,就会影响物流水平提高,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歙 县物流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就其物流发展特点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 歙县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管理基础设施物流人才 物流是若干个领域经济主体集成的一体化、网络化的经济活动,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需要物流辅助以完成,因此物流对经济增长起很大促进作用。随着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物流网迅猛发展,必然要求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专业化服务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 歙县作为黄山市统辖的三区四县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众多,经济增长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然而,物流发展始终存在着许多障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然构建一个合理的物流渠道满足其经济增长的需求,并建立正确的物流战略以适应歙县的发展。 一、歙县基本概况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景区黄山风景区,东邻浙江杭州,南连千岛湖,总人口50万,县域面积2122平方公里,其中69.4%为山地地形。她是全国第二批公布的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秦始置县,古称新安,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乡”。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财政收入完成4.8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73亿元。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增长22.7%。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4.5亿元,同比增长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从技术研究开发走向应用。智能交通标准化,作为推动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重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的应用效果,是衡量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国际社会、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竞争正日益白热化。 目前,涉及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的国际性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等。这些国际标准化组织由原来的分别独立工作,逐渐走向协作工作,共同制定标准并实施标准的检测。其中,大型跨国集团(如汽车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了智能交通标准化组织,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组织实施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地理、人文、经济及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技术引进方法。但是,无论是ISO、IEEE还是ITU中,大型跨国集团都是标准制定的主要力量,制定标准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扩大其市场份额,不加分析地采用这些标准,往往会直接把中国市场拱手让人。 目前,在交通运输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完成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并两到三年修订一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发布了7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涉及数据字典、地理信息、信息安全、电子收费、交通专用短程通信、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管理、公交智能化、物流电子单证、汽车辅助驾驶。 例如道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二十世纪末,国际上以欧洲CEN/TC278、日本ISO/TC204为主体开展地区或国家ETC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由于缓解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和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需求迫切,我国急需确立ETC的国家标准。相对于欧洲、日本等ETC技术,我国实际的应用环境对ETC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ETC收费车道的布设更灵活;在保证通行效率、可靠性等基本前提下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成本;车载设备应具有更低的能耗,以便可以通过电池供电。甚至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ETC技术标准都难以满足上述应用条件。

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交通/仓储/商业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 【文献出处】中国商报 【标题】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2990字) 【副标题】张铎 【正文】 ????物流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ernet)。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 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3)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4)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5)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9)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2)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09物流16号谢文平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关于物流产业的基本认识 (一)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久已存在,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

智能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7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01560449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787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o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 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63.3亿元,同比增长21.68%。201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98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8.21亿元左右。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建设,市场持续增长,从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相关智能交通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从行业的投资机会来看,由于智能交通项目往往地域性较强,因此在投资时可关注区域内领先的企业以及拥有有效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中,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智能交通前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厂商、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几年,ITS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

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库扫瞄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资讯行提供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交通/仓储/商业 【地区分类】中国 【时刻分类】20001113 【文献出处】中国商报 【标题】中国物流现状及进展趋势(2990字) 【副标题】张铎 【正文】 物流进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进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定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运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备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打算等先进技术与治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运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完全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成效是省力化,另外还能够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升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专门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不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物资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进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刻。 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那个地点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运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运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运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ernet)。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定,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要紧特点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操纵、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理的决策支持等咨询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好在专家系统、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麻威外运131 国际航运与业务管理 1.物流现况 1.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 2.我国不仅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也较小。 3.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4.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5..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 6.由于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不配套,从而使交接手续繁琐,不能保证物流的通畅运行。 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物流企业成本的增加。 7.物流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起来。 8.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9.我国物流成本较高。 解决方法: 1.提高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和重要产业。 2. 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并建立企业联盟。 3.建立统管物流业的政府机构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的运作。 4.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运作效率。 5.在高等院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抓紧培养熟悉现代物流的高素质人才。 6.利用外资,重点引进跨国物流公司,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7.尽快建立信用制度,开展商业诚信服务。 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市场化趋势加速和中国加入WTO,面对日趋完善的世界经济一 体化趋势,由于中国物流业市场进入的扩大,必将使中国物流产业融入全球性 物流产业跨国化、全球化和因特网经济化的潮流之中,加上全球电子产业发展 的良好趋势,中国物流产业必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及其中意义都是值得 我们深思的。 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密切关乎人民生活水平和一 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存和在生产起重要作用。研究物流产业化和当今物流 的发展趋势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所以,中国推动现代 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综合来看,可以简略的得出9点当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移动改变物流,电子产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毛细血管属性、去中 心化属性将颠覆传统的物流结构,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将催生新一代的巨无霸 物流企业。 2.平台化将渗透到适合标准化规范化的所有物流环节,各具特色的平台将 依托自身的核心资源开枝散叶,而生态圈将是不约而同的目标。 3.简单业务走向平台化,而复杂的、个性化的、需要定制的业务将进一步 凸显供应链的价值,并率先在某些专业的垂直一体化的细分领域取得成功,资 源整合、虚拟物流、依托方案顾问能力的第四方物流将走向前台。 4.在跨境电商的驱动下,国际物流将蓬勃发展,各种相关物流要素进一步 完善、丰满和沉淀,多样化的模式将满足多样化的国际物流需求,2015是跨 境物流业务的定型元年。 5.钱将继续流向各种平台概念股,轻资产的、资源整合的、移动概念的各 式运营平台容易获得资本青睐,而他们拿到钱后会做2件事情,一是让自己身 子变重,二是花钱砸客户。 6.互联网金融最关键的要素---信用将大部分落在物流身上,供应链金融会反向推动 物流企业提升管理和服务,未来金融的趋势是虚拟的、线上的,而可视化的物流是唯一真实、可控和可信赖的。 7.IT技术从辅助走向核心,成为物流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发动机,IT2.0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深刻改变企业的组织、流程、互联互通和服务方式,而 大数据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将具备初步的应用价值。 8. 各种形态的物流企业将殊途同归,从相对单一的功能性物流走向综合性物流,多元化是共同的选择,未来快递、配送、仓储、干线、多式联运、国际、电商、支付等要素会融合,大家长得越来越像了。

国内智能交通行业解析

国内智能交通行业解析:物联网云计算让交通更智能 关键词:智能交通, 物联网, 云计算 7?21北京特大暴雨事故的阴霾还没有过去,暴雨引发的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争议还在继续。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政府应急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一时引起了大家的诟病。我们不禁想问:如果只能交通系统广泛应用,面对暴雨的袭击我们会不会更加从容?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ITS发展史 ITS发展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运输部和通用汽车公司研发电子路线诱导系统,利用道路和车载电子装置进行路、车之间的交通情报交流,提供高速公路网路线指南,尝试构筑路、车之间情报通讯系统。但5年的研发和小规模试验后,便处于了停止状态。1973年至1979年,日本通产省进行路、车双向通讯汽车综合控制系统研发。欧洲原西德1976年进行高速公路网诱导系统研发计划,但在此期间因实用化技术难于实现及通讯基础设施费用过于庞大等原因,均未能实现实用化和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还对交通发展传统理念产生了冲击。ITS(起初为“IVHS”-智能车辆道路系统)概念正式提出。由此开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加大了ITS研发力度,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研发重点和计划,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在此阶段,各国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逐渐明确了发展ITS 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具体推进模式及投融资渠道等。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 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 2008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 89.9 万亿元,比2000 年增长 4.2 倍,年均增长 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2.0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长1.9 倍,年均增长 14%。2008 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 占 GDP 的比重为 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 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 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 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由 2000 年的 19.4%下降到 2008 年的 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 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 2008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8.0 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6.03 万公里,港口泊位 3.64 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 1167 个,拥有民用机场 160 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 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 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 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 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 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 1 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 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 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 交 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 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 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调研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目录 智能交通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指标 智能交通应用三个层次 一、宏观政策 (一)、我国对智能交通方面的规划、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1、交通部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工作规划 2、中国智能交通标准制定5方向 3、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体系 4、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第一批国家标准 5、国家智能交通规划以及实施优先级 (二)、我国各省市对智能交通方面的规划、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1、北京智能交通发展规划近期目标 2、重庆市智能交通规划 3、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 4、深圳市ITS规划 5、上海市ITS规划 (三)、奥运会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影响 1、智能交通建设的“一个平台,七大系统”的总体框架 2、北京开建的11个智能项目 3、地铁、路网、高速公路全线进入建设高潮 二、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状况及趋势 (一)、交通机电工程 1、全国的交通机电工程的建设状况及趋势 2、各省市交通机电工程的建设状况

1、全国的智能交通的建设状况及趋势 2、各省市智能交通的建设状况 (三)、城市交通 1、全国的城市交通的建设状况及趋势 2、各省市城市交通的建设状况 3、全国各省市高速公路规划 三、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产品分析 (一)、视频事件以及交通检测器 1、市场现状分析 2、市场供求分析 3、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4、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二)、不停车收费系统设备 1、市场现状分析 ETC应用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2、市场供求分析 3、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4、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三)、城市道路控制机 (四)、城市道路监控综合平台 四、竞争对手 (一)、紫光捷通科技有限公司 (二)、北京凌华科技有限公司 (三)、广州海特天高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四)、清华同方 (五)、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社会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成本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若干建议。最后,分析得出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和转变成第四方物流的趋势。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物流”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第五部分为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第六部分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第七部分为完善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第八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物流;现状趋势;第三方物流

目录 一、绪论 (1)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1) (二)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1) 二、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2)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2)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2)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 (3) (四)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3) (一)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 (4) (二)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 (4) (三)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4) (四)物流观念淡薄,政府政策透明度不够 (4) (五)物流企业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4) (六)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5) 四、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5) (一)电子物流 (5) (二)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6) (三)第三方物流将快速发展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2.1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2.1.1 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的进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2 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的特点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交通理论和规划的融合,都加速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进程。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澳大利亚: 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1.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的SCATS系统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 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SCATS系统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2.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 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TCCC),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其它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交通拨号系统,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TCCC能够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可以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3. 微机交通控制系统(BLISS) 该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运行于普通微机上,并可控制63个交通灯,目前在布里斯班已超过500个信号灯采用BLISS系统进行控制。 道路信号系统 道路信号系统是交通控制中心与机动车通信的基础。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交通管理中心运行车辆间的信息交流,该系统使用900MHz的频率通过路旁询问器与车内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电子标签通常是简单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当被询问时可返回一个可被识别的信号。该系统最普通的应用是车辆的不停车收费。 路旁信号系统的公共优化系统,通过与BLISS系统相互作用,可保证公共汽车到达路口时总保持绿灯,从而可减少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公共汽车的运行安排表,当一辆车运行晚点的话,通过特殊的措施应能保证该车获得优先行驶权。 系统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它特殊操作,即能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车辆监控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已在澳大利亚广泛地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