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

合集下载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它们以其深邃、含蓄的意境、优美的诗歌语言,影响着世代文化的传承。

百花齐放的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精神和情感的魔力。

而宋代的词则更加注重曲调的优美和曲式的华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和感动。

下面就是本人精选的唐诗宋词100首及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白以写饮酒来发表自己的个人独立精神,传达了“出门如此,亦何足挂心”的态度。

文章笔力雄健,雄浑有力,豪气干云,充满了对生命的欣赏和追求。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描绘了山川壮丽景致,表达了诗人的境遇和境况。

杜甫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篇,抒发自己的苦痛之情,表达了人生的颠沛流离。

同时,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曲未成,笔下诗先谗。

杞梓悲黄鹤,湘灵病白翎。

谁知青山外,天寒有人行。

诗中所赞美的是一位异乡游士的归来。

琅琊王昌龄被贬为远方,但他在那里仍然热爱祖国,忠于尽职的责任。

杜甫以诗歌的方式,传递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他远行的祝福。

同时也表达了“天寒有人行”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展现了对那些勇敢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人们的赞美和敬仰。

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人月。

喜看稻菽当窗长,思飞散鸟急如射。

这首诗以渔舟泊在牛渚上,沐浴在秋月的晚风之中,描写了极其美丽的田园风光,唯美、清新,时而又让人倍感怀古思今。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之中,有很多经典唐诗宋词不仅成为了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为您精选100首经典唐诗宋词,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欣赏,能够带给您一些灵感和启发。

唐诗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杜甫的这首《登高》写的是他登高观景的情景,写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神秘,此诗句势恢宏,气势如虹,融入了杜甫的宏大思想,心潮澎湃。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描绘了一个飘摇不定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疾苦,此诗语境苍凉,悲壮感人,引起人们对战火带来的苦难的深思,在表达疾苦和悲愤的同时,满怀温情与鼓舞向前的力量。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古诗之一,诗三句短小,词句优美,发人深思,其写述了对乡愁的怀念,对故园的思念,充满深情,引人咀嚼。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句句富有激情,充满豪情,用词豪放,气势磅礴,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

此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辞格豪放体,表现了他豁达奔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王之涣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之情,在诗写内容上深入触及了人生的忧艰和主人公的意志力,同时顺应变幻空气,揭示一个人自觉的非常态,内容妙趣横生,深刻人心。

唐诗三百首原文及赏析

唐诗三百首原文及赏析

唐诗三百首原文及赏析【第一首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登鹳雀楼》是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绝古诗。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中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意愿。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丽。

诗人借景衬托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赶和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味着登上高山之后,仍然渴望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种追求是对人生的力量和向善的追求。

诗意深远,体现了对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第二首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静夜思》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由于其简短、意境深远和流传广泛而为人熟知。

诗中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来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景象,同时给人一种寂寥之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将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景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整首诗字数很少,但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思乡之情。

诗的意境幽深,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受。

【第三首诗】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饮酒歌咏的场景,着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欢愉、豪放不羁的追求。

诗中通过黄河之水奔流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两个比喻,揭示了时间无情的流逝,以及人生短暂而易逝的真理。

作者通过表达对欢愉与豪放人生的追求,表现了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的态度。

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五首】

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五首】

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五首】1.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

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

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

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

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唐诗宋词鉴赏精选
一、唐诗鉴赏
1.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唐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明月的景仰。

通过描绘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念故乡,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1.2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唐诗写了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

通过描述风声、天空、倒映在水面上的画面等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并暗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忧伤情绪。

二、宋词鉴赏
2.1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宋词以婉约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间的思考。

通过描绘夜晚饮酒时凝望明月的场景,传递出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人生之无常的感慨。

2.2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开。

这首宋词描绘了元宵节之夜的喜庆景象。

通过具体描写花卉盛开、繁星闪烁、仪仗来往等场景,表达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气氛。

结语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以上所列举的部分作品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片段,但足以展示唐诗宋词在韵味、意境上给人带来迷人之处。

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文化遗产,通过欣赏和鉴赏带来的美学享受,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千年文明。

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

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

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小传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年轻时很有侠气,喜欢击剑、打猎,生活放荡不羁,后来折节读书,以诗歌博取了很高的声誉。

关于王之涣的诗歌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有一则旗亭画壁的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到酒楼小酌,正巧梨园主管带着十几名弟子也来会饮,三位诗人便悄悄避开,在旁边偷看她们的歌舞。

三位诗人约定:“我们都是诗坛名人,但一直不分高下,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她们唱谁的诗最多,谁就算第一。

”先有一名歌女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便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诗。

”第二名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诗。

”第三位歌女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这还是我的诗。

”王之涣自以为成名已久,见没人唱自己的诗,便对王昌龄、高适说道:“这些歌女都是潦倒乐官,所唱的不过是下里巴人之词,而阳春白雪之作则不是这等庸俗脂粉胆敢接近的。

”于是便指着歌女中最美的那个道,“咱们等着听她唱什么,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一辈子不再与你们二位争胜;如果是我的诗,你们二位就该拜我为师。

”很快,便轮到那名头上梳着双鬟的最美的女子歌唱,她唱的正是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便揶揄起王昌龄和高适来,不觉大笑出声,惊动了那些伶人。

三位诗人便把来龙去脉讲述一遍,伶人们竞相礼拜道:“俗眼不识神仙,请三位加入我们的宴席!”三人依言,饮醉竟日。

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_意境优美的古诗

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_意境优美的古诗

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_意境优美的古诗唐宋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一笔,是珍贵的文化财富,学习唐宋诗词有利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供大家参考。

唐宋优美古诗词1清明夜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注释①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②砌(qì):台阶。

③独:独自。

④回廊:回旋的走廊。

⑤遥:遥远,远远。

⑥看花:赏花。

【赏析】第一句,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第二句,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

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第三句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

诗人处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第四句,交待出诗人思绪飘向了远方,恰又听到了远方的管弦之声,于是诗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弦声,自是不休闲。

从另一方面,“遥听”和“暗看”却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整首诗妙在未写清明之夜的清冷,却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别有韵味,此诗取材,构思都别具一格;此诗也展现了诗人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的微妙心理,但无一字直抒胸怀,而诗人惜春之意无疑自显。

【创作背景】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

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精选集。

唐朝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其中精品无数。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当数《唐诗三百首》。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欢迎阅读!《唐诗三百首》目录:【第一卷:五言古诗】张九龄:感遇·其一张九龄:感遇·其二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月下独酌李白:春思杜甫:望岳杜甫:赠卫八处士杜甫:佳人杜甫:梦李白·其一杜甫:梦李白·其二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送别王维:青溪王维:渭川田家王维:西施咏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綦毋潜:春泛若耶溪常建:宿王昌龄隐居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长安遇冯著韦应物:夕次盱眙县韦应物:东郊韦应物:送杨氏女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溪居【第二卷:五言乐府】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李白:关山月李白:子夜秋歌李白:长干行孟郊:列女操孟郊:游子吟【第三卷:七言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颀:古意李颀:送陈章甫李颀:琴歌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寄韩谏议杜甫:古柏行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韩愈:山石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石鼓歌柳宗元:渔翁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李商隐:韩碑高适:燕歌行·并序【第四卷:七言乐府】李颀:古从军行王维:洛阳女儿行王维:老将行王维:桃源行李白:蜀道难李白:长相思·其一李白:长相思·其二李白:行路难李白:将进酒杜甫:兵车行杜甫:丽人行杜甫:哀江头杜甫:哀王孙【第五卷:五言律诗】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张九龄:望月怀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沈佺期:杂诗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王湾:次北固山下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李白:赠孟浩然李白:渡荆门送别李白:送友人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杜甫:春望杜甫:月夜杜甫:春宿左省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天末怀李白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别房太尉墓杜甫:旅夜书怀杜甫:登岳阳楼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山居秋暝王维:归嵩山作王维:终南山王维:酬张少府王维:过香积寺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王维:汉江临泛王维:终南别业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留别王维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新年作钱起:送僧归日本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刘脊虚:阙题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卢纶:送李端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喜见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刘禹锡:蜀先主庙张藉:没蕃故人白居易:草杜牧:旅宿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早秋李商隐:蝉李商隐:风雨李商隐:落花李商隐:凉思李商隐:北青萝温庭筠:送人东游马戴:灞上秋居马戴:楚江怀古张乔:书边事崔涂:除夜有怀崔涂:孤雁杜荀鹤:c宫怨韦庄:章台夜思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第六卷:七言律诗】崔颢:登黄鹤楼崔颢:行经华阴祖咏:望蓟门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李颀:送魏万之京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赠郭给事杜甫:蜀相杜甫:客至杜甫:野望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登高杜甫:登楼杜甫:宿府杜甫:阁夜杜甫: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咏怀古迹·其四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韩翃:同题仙游观皇甫冉:春思卢纶:晚次鄂州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元稹:遣悲怀·其一元稹:遣悲怀·其二元稹:遣悲怀·其三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李商隐:锦瑟李商隐:无题李商隐:隋宫李商隐:无题·其一李商隐:无题·其二李商隐:筹笔驿李商隐:无题李商隐:春雨李商隐:无题·其一李商隐:无题·其二温庭筠:利州南渡温庭筠:苏武庙薛逢:宫词秦韬玉:贫女【第七卷:七言乐府】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第八卷:五言绝句】王维:鹿柴王维:竹里馆王维:送别王维:相思王维:杂诗裴迪:送崔九祖咏:终南望余雪孟浩然:宿建德江孟浩然:春晓李白:夜思李白:怨情杜甫:八阵图王之涣:登鹳雀楼刘长卿:送灵澈刘长卿:弹琴刘长卿:送上人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李端:听筝王建:新嫁娘权德舆:玉台体柳宗元:江雪元稹:行宫白居易:问刘十九张祜:何满子李商隐:登乐游原贾岛:寻隐者不遇李频:渡汉江金昌绪:春怨西鄙人:哥舒歌【第九卷:五言乐府】崔颢:长干行·其一崔颢:长干行·其二李白:玉阶怨卢纶:塞下曲·其一卢纶:塞下曲·其二卢纶:塞下曲·其三卢纶:塞下曲·其四李益:江南曲【第十卷:七言绝句】贺知章:回乡偶书张旭:桃花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闺怨王昌龄:c宫曲王翰:凉州词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早发白帝城岑参:逢入京使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韦应物:滁州西涧张继:枫桥夜泊韩翎:寒食刘方平:月夜刘方平:春怨柳中庸:征人怨顾况:宫词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刘禹锡:乌衣巷刘禹锡:春词白居易:后宫词张祜:赠内人张祜:集灵台·其一张祜:集灵台·其二张祜:题金陵渡朱庆余:宫词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遣怀杜牧:秋夕杜牧:赠别·其一杜牧:赠别·其二杜牧:金谷园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寄令狐郎中李商隐:为有李商隐:隋宫李商隐:瑶池李商隐:嫦娥李商隐:贾生温庭筠:瑶瑟怨郑畋:马嵬坡韩翎:已凉韦庄:金陵图陈陶:陇西行张泌:寄人无名氏:杂诗【第十一卷:七言乐府】王维:渭城曲王维:秋夜曲王昌龄:长信怨王昌龄:出塞李白:清平调·其一李白:清平调·其二李白:清平调·其三王之涣:出塞杜秋娘:金缕衣唐诗名家作品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苏轼●李商隐●杜牧●韩愈●柳宗元●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刘长卿●韦应物●岑参●元稹●李贺●张若虚●孟浩然●刘禹锡●王维●屈原●陶渊明●欧阳修●曹操●陈子昂●温庭筠《唐诗三百首》介绍《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孙洙,别号蘅堂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欣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评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送崔九》
作者: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评析】: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评析】: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

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

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怨情》
作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评析】: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

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

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

着重于“怨”字落笔。

“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

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送灵澈》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评析】: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

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美,人物动人。

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

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

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

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评析】: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

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送上人》
作者: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灵澈。

诗意在说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归隐,就别往这样的俗地。

隐含揶揄灵澈之入山不深。

《秋夜寄邱员外》
作者: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评析】:这是一首怀人诗。

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丘丹临平山学道时,诗人写此诗以寄怀。

诗的首两句,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

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

一样秋色,异地相思。

着墨虽淡,韵味无穷;语浅情深,言简意长。

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
作者: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评析】:这是一首描写妇女盼望丈夫回还的诗。

开头以“裙带解”、“?子飞”即征兆喜事的习俗进入题意,三句以梳妆打扮,点出内心的喜悦,结句和盘托出主题。

感情真挚,朴素含蓄,语俗而不伤雅,情乐又不淫靡。

《渡汉江》
作者: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评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

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

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

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评析】:这是春闺望夫诗。

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

诗意连绵,环环相扣。

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的。

如此连绵反复,句句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

《哥舒歌》
作者: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评析】:这是西域边境人民歌颂哥舒翰战功的诗。

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

全诗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五言诗的典雅逸秀。

所以,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

”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之,难道就失其俊美感人吗?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评析】: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

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

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