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拔罐养生的实训总结报告

拔罐养生的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拔罐养生,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深入了解拔罐养生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拔罐养生实训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拔罐养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基础学习在实训初期,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拔罐养生的基本理论,包括拔罐的历史渊源、作用机理、适应症与禁忌症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拔罐是通过负压原理,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2. 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操作方面,我们学习了火罐、真空罐、磁疗罐等多种拔罐工具的使用方法。

具体包括:(1)火罐法:包括闪火法、滴酒法、投火法等。

(2)真空罐法:了解真空泵的使用方法,掌握真空罐的操作技巧。

(3)磁疗罐法:了解磁疗罐的原理,掌握磁疗罐的操作方法。

3. 临床案例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观摩了多位老师的临床案例,学习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拔罐部位和操作方法。

同时,我们还参与了实际操作,为患者进行拔罐治疗,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4. 实训考核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拔罐操作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通过考核,我们对拔罐养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训心得体会1. 拔罐养生的独特优势通过实训,我深刻体会到拔罐养生具有以下独特优势:(1)安全性高:拔罐疗法无创伤、无副作用,适用于各种体质的人群。

(2)疗效显著:拔罐可以迅速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3)操作简便:拔罐工具简单易得,操作方法易于掌握。

2. 拔罐养生的注意事项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拔罐养生也有一些注意事项:(1)拔罐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拔罐部位和操作方法。

(2)拔罐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

(3)拔罐后,患者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拔罐课程心得体会教师版

拔罐课程心得体会教师版

作为一名从事中医养生教育的教师,我有幸参与并主持了一期拔罐课程。

通过这次课程,我对拔罐这一传统中医养生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教学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这次拔罐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拔罐课程的开设让我对中医养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拔罐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外治法,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达到通经活络、祛湿散寒、消肿止痛的效果。

通过这次课程,我不仅学习了拔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还了解了拔罐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这让我对中医养生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也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其次,拔罐课程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我不仅讲解了拔罐的理论知识,还亲自示范了拔罐的操作步骤。

学生们在观看和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拔罐的原理和技巧。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掌握拔罐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总结:1. 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在拔罐课程中,我首先讲解了拔罐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适应症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拔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强调安全操作。

拔罐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果不注意操作规范,可能会造成皮肤损伤或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我在教学中反复强调了拔罐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遵守。

3.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拔罐课程结束后,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拔罐的过程。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4.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关于拔罐的问题,我及时给予解答,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5. 融入中医养生理念。

在拔罐课程中,我不仅讲解了拔罐技术,还向学生介绍了中医养生理念,如“阴阳平衡”、“气血流通”等,使他们在学习拔罐的同时,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的认识。

拔罐的心得体会范文

拔罐的心得体会范文

拔罐的心得体会范文【导语】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拔罐的心得体会内容(共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拔罐心得体会》心灯文(二)《拔罐心得体会》心灯文转载(二)《拔罐心得体会》心灯文转载(二)-02-25 23:073自然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对事物的认知也要既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

对于内病外治也是这样,内病外治法,所依据的是中医经络理论、全息理论、五行理论、脏像学说等。

但无论哪种理论,治病的思路和疗法就是两个:阿是疗法和全息疗法。

阿是疗法当然就是哪里有病治哪里,这是因为病点就是病源;而全息疗法则不然,病点是表,病源是根,就要根据相应的联络关系。

比方说胳膊麻木抬不起来,原因可能是颈椎压迫的,就要理疗颈椎。

所以说,内病外治也好,外病内治也好,治病的关键是辩证和对症。

刮痧拔罐也是这样,刮痧能快速找病,也能快速治病,对于浅表的毒素排的快,对急病疗的也快,但病灶较深,时间较长的病,就没有拔罐效果好。

刮痧是面,能一次解决大面积的查病和治疗;而拔罐是片,能解决深里的病灶,这就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所以包括药疗等所有疗法,关键是“对症选方”、“优中选优”及相互结合。

4关于穴位处方的问题:很多朋友都是经常问,我的病拔那几个穴位?还有的盲目按照书上说的穴位照拔:其实这又违背了中医辩证的宗旨,个人的差异不同,病情不同,所拔的穴位也不会完全相同。

书上也只是提供一个大概参考,关键是对书上讲的穴位要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

就是说,为什么要拔这个穴位,能不能不拔这个穴位?而拔另一个穴位,是不是效果反而更好?大家要多动脑子多想,要灵活运用,不能死搬硬套,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该加的要加,该减的要减,身体是自己的,感觉也是自己最清楚,所以调整起来也是需要自己根据变化来,只有这样敢于创新,我们在自我理疗中,才会不断进步,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为什么要坚持拔罐?为什么要按疗程拔?肌肉里的杂质毒素排出来了,体内器官组织里的杂质毒素就会被血液“搬”一些到肌肉里,再接着拔,身体里的杂质毒素就会慢慢排出体外。

给父母拔罐的实践心得体会

给父母拔罐的实践心得体会

给父母拔罐的实践心得体会拔罐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利用罐子的负压作用,将罐子吸附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以达到舒筋活络、通经活络的效果。

作为一种传统疗法,拔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近年来再次被重新热议起来。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给父母进行了拔罐疗法,并获得了一些实践心得与体会。

首先,我发现拔罐对父母的身体非常有益。

我父母是60多岁的老人,虽然生活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仍然经常感到身体疲劳和不适。

拔罐能够帮助他们舒筋活络,缓解肌肉酸痛和疲劳,提高血液循环。

经过拔罐后,父母的身体感觉明显改善,精神焕发,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这让我深信拔罐对于改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作用。

其次,拔罐也有助于减轻父母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身心健康也难以得到保证。

工作压力、家庭琐事等种种原因都会使他们感到焦虑和紧张。

通过拔罐,父母可以得到一段短暂的放松和舒缓,身心放松下来,情绪也会变得愉快和平静。

我观察到,经过拔罐后,父母的情绪更加稳定,与家人的沟通也更加顺畅。

这让我更加坚信拔罐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

此外,拔罐还可以帮助父母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我父母经常抱怨自己的睡眠不好,经常夜里醒来或者早上起床感觉没有精神。

经过拔罐后,他们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整夜安静地睡眠,早上能够精神焕发地起床。

对于父母来说,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拔罐疗法对他们的睡眠质量的改善非常有意义。

最后,我开始意识到拔罐是一种传统医疗方法,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传统的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健康,提高抵抗力。

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尝试和了解拔罐,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并将其作为一种改善和保护健康的手段,来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通过给父母拔罐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拔罐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拔罐实践汇报总结范文

拔罐实践汇报总结范文

一、前言拔罐疗法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提高自身对拔罐疗法的理解和操作技能,近期我参加了拔罐实践课程,现将实践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践过程1. 学习拔罐的基本原理拔罐疗法是通过燃烧、抽气等方法,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表面,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目的。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拔罐的基本原理,包括火罐的种类、制作材料、火源选择等。

2. 拔罐操作技能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拔罐操作技能训练。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留罐法:将火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留置10-15分钟。

适用于局部疼痛、肌肉酸痛等。

(2)走罐法:将火罐吸附于皮肤,沿着施术部位往返推动。

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

(3)闪罐法:将火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

适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先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在施术部位点刺出血,然后吸附火罐。

适用于热证、实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

3. 案例分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多个拔罐疗法的案例,包括风寒湿痹、胃肠疾病、肺部疾病等。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拔罐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

三、心得体会1. 拔罐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良好的疗效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拔罐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如风寒湿痹、胃肠疾病、肺部疾病等,拔罐疗法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2. 拔罐操作技能要求严格拔罐疗法虽然操作简单,但要求严格。

在实践过程中,我明白了拔罐操作的关键在于火罐吸附的力度、留罐时间、走罐方向等。

只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才能确保治疗效果。

3. 注意事项在拔罐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以下注意事项:(1)患者体位要舒适,避免移动。

(2)选择合适的火罐,根据施术部位的大小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

(3)避免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进行拔罐。

(4)拔罐过程中,若出现疼痛,可适当放气或立即起罐。

学习拔罐的心得体会

学习拔罐的心得体会

学习拔罐的心得体会篇一:拔罐心得体会拔罐心得体会心灯古话说:刮痧拔罐,病好一半。

其实不然,在我的学习实践中,刮痧拔罐应该说是真的很神奇。

我自己几个病是靠刮痧拔罐调理好的,现在在给广大康友理疗当中,也是效果出奇的好。

当然,这里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前提: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突破。

只有突破,才能成功。

大家看我的文章,可能也看到我在自然康道《道训》中的铭志言:事本无前效,贵行天下先;死搬硬套难作为,开拓创新路广宽。

要想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高明的人,要想取得成功,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会前行的人。

一个人碰到石头不知道拐弯,即使让石头绊倒了,仍然不知道绕着走。

一个人明明知道前面是条死胡同,却撞了南墙仍然不回头,就是不知道尝试“另辟溪径”。

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对待健康方面,很多人总好拿出古典来搬弄。

古人怎么讲,前人怎么说,而就是拿不出:学习拔罐的心得体会)论及知识和手法有所掌握,但也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书上的穴位处方都是大概,每种病都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状况做相应调整;在这方面怎样理解穴位呢?大家都担心穴位找不准,记不牢;其实,对于拔罐来讲,穴位不是我们治疗的具体目标,我们把它理解成为参照标记就好办了;这只是便于我们交流,我告诉你哪个穴位,大家知道大体位置就可以了。

(2)当然,在拔罐排毒的同时,还是不要忘了“驱邪扶正”;不仅食疗要跟上,还要在理疗前后喝“补虚茶”或者红糖水。

补虚茶不仅理疗的时候要喝,平时保健也可以坚持喝;大家要明白,如果身体虚弱的话,这些“痧”和“癍”是排不出来的,即使排出来的,也是一部分,也是排得不彻底;中医的这些经典都是历代先驱总结出来的精华,只是我们天天念道却没有真正感悟、体会、应用;不信你试试,年年坚持,定期拔拔罐,你就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是健健康康地活着,不是靠药物维持生命;正因为我深信,我在坚持,所以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好,四十多岁的人,三十岁的健康状况,十五年了,没得过什么病,没吃一粒药。

拔罐实训报告总结

拔罐实训报告总结

拔罐实训报告总结
作为一项传统的中医疗法,拔罐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它是一种消除疲劳、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拔罐实训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深入了解了拔罐的理论和技术,并且加深了我对人体的了解和认识。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拔罐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也需要实践技巧的掌握。

要做好拔罐,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症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拔罐部位,然后要注意拔罐的力度和时间,以及拔罐之后对患者的照顾和护理。

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做到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拔罐。

通过拔罐实训,我还学会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理念。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

因此,我意识到在为患者服务时,不仅要把握好治疗技巧和方法,还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尤其是心理健康。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用更加科学、专业的方法为患者服务。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拔罐,从而促进中医医疗事业的发展。

中医拔罐和针灸的心得体会

中医拔罐和针灸的心得体会

中医拔罐和针灸的心得体会中医拔罐和针灸是两种常用的中医疗法,这几年我接受了一些拔罐和针灸疗法,感受到了它们对身体的好处,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就是我对中医拔罐和针灸心得体会的详细描述。

拔罐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在皮肤表面用火烧罐(或者用机械方法抽气)产生负压,将罐吸附在体表特定部位,达到刺激和调理的作用。

在接受拔罐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拔罐可以产生强烈的刺激感,特别是在背部和颈部等部位,拔罐后会产生明显的红斑和淤血。

这些红斑和淤血是血液运动和代谢加快的表现,对于改善血液循环、调理气血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接受拔罐治疗时,常感到背部和颈部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肌肉放松了许多,疲劳感也得到了缓解。

我认为拔罐通过刺激皮肤和深层组织,调理了身体的气血运行,促进了新陈代谢的进行,起到了疏通经络、舒筋活络的作用。

同时,拔罐还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另一种我常接受的中医疗法是针灸。

针灸是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入并旋转针刺激,以调节和平衡机体的阴阳、气血。

针灸治疗时,我常感到针刺入皮肤的瞬间有一股淡淡的痛感,但很快就会有一种舒适感和放松感。

针灸的舒适感来源于针刺激皮肤神经末梢,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达到调整和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

我接受针灸治疗时,常感到身体的气血流通更加顺畅,疲劳感和疼痛感明显减轻,同时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我认为针灸对于改善身体的功能状态和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它还可以刺激脑部的产生和释放天然镇痛物质,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同时,针灸还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的供氧和营养,加速废物的排出。

总的来说,中医拔罐和针灸是两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

通过接受拔罐和针灸治疗,我体会到了它们对身体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拔罐通过刺激皮肤和组织,提高血液循环和代谢,疏通经络;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改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罐心得体会心灯古话说:刮痧拔罐,病好一半。

其实不然,在我的学习实践中,刮痧拔罐应该说是真的很神奇。

我自己几个病是靠刮痧拔罐调理好的,现在在给广大康友理疗当中,也是效果出奇的好。

当然,这里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前提: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突破。

只有突破,才能成功。

大家看我的文章,可能也看到我在自然康道《道训》中的铭志言:事本无前效,贵行天下先;死搬硬套难作为,开拓创新路广宽。

要想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高明的人,要想取得成功,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会前行的人。

一个人碰到石头不知道拐弯,即使让石头绊倒了,仍然不知道绕着走。

一个人明明知道前面是条死胡同,却撞了南墙仍然不回头,就是不知道尝试“另辟溪径”。

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对待健康方面,很多人总好拿出古典来搬弄。

古人怎么讲,前人怎么说,而就是拿不出来自己的真知酌见。

诚然,前人的经验我们要学习,但用古人的办法治疗现代病,等于让鲁班来给我们盖大楼。

当然凭着鲁班的“心灵手巧”,他并不一定给我们盖不出来。

但肯定要再把现代和古代的文化“断层”这一课给补上。

他不学习现代知识,不掌握现代科技,他绝对盖不出现代的大楼。

继承是重要的,但发展更为重要。

古人的思路也好,前人的办法也罢,毕竟局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

古人对知识的掌握,对技术的应用,都没有现代人优越。

我们对各方面知识的掌握都要比过去多得多,我们的起点要比古人高得多,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创新呢?圣人也有三分俗,伟人也有三分错。

任何研究都是在前进中,不断修正,不断完善。

没有百分之百的对,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错。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而只有相对。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扬弃。

什么是扬弃呢?就是吸其精华,抛其糟粕。

对的,我们要坚持。

错的,我们要改正。

只有这样,历史才会前进。

也只有这样,社会才会进步,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创新,就要敢于打破常规。

任何经验,任何办法,既然没有效果,我们就要敢于否定,我们就要创新。

当然,也包括我介绍的办法,我的办法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有不足之处。

大家在学习和应用中,也要否定,也要创新。

当然,创新不能是毫无根据地乱来,是要有理有据地探求。

也不是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是在不断实践中碰撞出来的“灵感火花”。

尽管这些“火花”,是在不刻意的情况下闪现出来的。

但如果我们不实践,它们就会永远没有发光的可能。

只有在黑暗中,我们才能发现“夜明珠”。

只有在探索中勇敢地前进,在满是泥泞的道路上,我们才会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不断提高、不断超越。

比如,在学习拔罐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对疾病辩证的创新,二是拔罐技术的创新。

在疾病的辩证上,如果病理判断分析不对的话,那么调理就会没有效果。

我当初对书上所讲的病理和施治的经络穴位,也是“顶礼膜拜”地参照学习。

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很多情况并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我就按照我的思路来实验。

结果呢?发现我创新的思路是对的。

就拿高血压和糖尿病来说吧,目前公认的是“世界医学难题”,但我当初就不这么认为。

我的想法是,既然这些病不是出生的时候就带来的,是后天所得,那么就应该能治好。

之所以治不好,肯定对病理的判断是错误的。

所以,我就按照我的理解来处理,也就形成了现在我自己的一套理论。

如按照我的办法来处理的话,效果明显的就出来了。

在拔罐技术上,认识不仅要全面,应用不仅要熟练,关键也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提高。

其实拔罐像吃药一样,本身都不治病,都是给身体一定的帮助,让身体自己修复。

病是自己身体修复好的,自己的身体是最好的医生,自己的免疫是最好的药库。

关键是看你如何调动和如何利用自身的本能,很多人至今仍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导致疑难杂症越来越多。

在网上结识了越来越多喜欢自然疗法的朋友,可面对他们所提的问题,他们对拔罐知识的匮乏、误解,我又感到很大压力。

我就想,应该把涉及他们急需帮助的一些问题,整理成一篇文章,以便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我自己也是在学习中,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同时也希望同仁、老师指导帮助,共同探讨、补充、修正、完善。

拔罐的机理,书上说的很多,也很准确,只是大家没有仔细悟懂和熟记于心。

这也不谓不可,关键是把主要的核心弄明白就行了。

其实拔罐最直观的原理就是三种:一是反射原理,对内里的信息刺激和调整。

二是出痧排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软坚散结。

三是把新血引过来,把杂质带回去,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也是排毒。

(1)拔罐最直观的好处就是肌肉排毒,那么我们在拔罐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按照经络穴位来处理。

哪里有瘀堵,我们就在哪里拔,把杂质毒素拔出来就是我们的目的。

把“红癍”、“紫痧”都拔没有了,把“黑印”、“灰印”都拔成“白印”了,你就会感觉像变了一个人,浑身轻松舒服,而且一些病症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然最好买本书,对有关理论及知识和手法有所掌握,但也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

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书上的穴位处方都是大概,每种病都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状况做相应调整。

在这方面怎样理解穴位呢?大家都担心穴位找不准,记不牢。

其实,对于拔罐来讲,穴位不是我们治疗的具体目标,我们把它理解成为参照标记就好办了。

这只是便于我们交流,大家知道大体位置就可以了。

(2)当然,在拔罐排毒的同时,还是不要忘了“驱邪扶正”。

不仅食疗要跟上,还要在理疗前后喝“补虚茶”或者红糖水。

补虚茶不仅理疗的时候要喝,平时保健也可以坚持喝。

大家要明白,如果身体虚弱的话,这些“痧”和“癍”是排不出来的,即使排出来的,也是一部分,也是排得不彻底。

中医的这些经典都是历代先驱总结出来的精华,只是我们天天念道却没有真正感悟、体会、应用。

不信你试试,年年坚持,定期拔拔罐,你就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而且是健健康康的活着,而不是靠药物维持生命。

正因为我深信,我在坚持,所以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好,四十多岁的人,三十岁的健康状况,十五年了,没得过什么病,没吃一粒药。

(3)自然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对事物的认知也要既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

对于内病外治也是这样,内病外治法,所依据的是中医经络理论、全息理论、五行理论、脏像学说等。

但无论哪种理论,治病的思路和疗法就是两个:阿是疗法和全息疗法。

阿是疗法当然就是哪里有病治哪里,这是因为病点就是病源。

而全息疗法则不然,病点是表,病源是根,就要根据相应的联络关系。

比方说胳膊麻木抬不起来,原因可能是颈椎压迫的,就要调理颈椎。

所以说,内病外治也好,外病内治也好,治病的关键是辩证和对症。

刮痧拔罐也是这样,刮痧能快速找病,也能快速治病,对于浅表的毒素排的快,对急病疗的也快。

但病灶较深,时间较长的病,就没有拔罐效果好。

刮痧是面,能一次解决大面积诊疗。

而拔罐是片,能解决深里的病灶,这就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所以包括药疗等所有疗法,关键是“对症选方”、“优中选优”及相互结合。

(4)关于穴位处方的问题:很多朋友都是经常问,我的病拔那几个穴位?还有的盲目按照书上说的穴位照拔。

其实这又违背了中医辩证的宗旨,个人的差异不同,病情不同,所拔的穴位也不会完全相同。

书上也只是提供一个大概参考,关键是对书上讲的穴位要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

就是说,为什么要拔这个穴位,能不能不拔这个穴位?而拔另一个穴位,是不是效果反而会更好?大家要多动脑子多想,要灵活运用,不能死搬硬套。

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该加的要加,该减的要减。

身体是自己的,感觉也是自己最清楚。

所以调整起来也是需要自己根据变化来,只有这样敢于创新,我们在自我理疗中,才会不断进步,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为什么要坚持拔罐?为什么要按疗程拔?肌肉里的杂质毒素排出来了,体内器官组织里的杂质毒素就会被血液“搬”一些到肌肉里,再接着拔,身体里的杂质毒素就会慢慢排出体外,这是一个由外及里、由浅至深的递进过程。

也就是说,开始拔出来的是较外的杂质毒素,坚持再拔,出来的是身体内里又“搬”过来的。

所以,要坚持拔,尽量把身体里的杂质毒素拔彻底。

杂质毒素少的时候得小病,多的时候就会得大病。

很多现代病都研究不出来发病的原因,有相当多的因素与这方面有关,不少观点也都聚焦于此,缺少排毒是关键。

(6)罐的种类很多,玻璃罐、竹罐、塑料罐,拧丝的、抽气的、点火的。

按大众化的应用来说,大家选择真空拔罐器比较理想:一是用起来方便,二是不再怕烫坏皮肤,三是用多大的劲可以灵活的掌握,四是透明可以观察罐斑变化,五是不用求人自己可以给自己拔(够不到的地方配有塑料吸管)。

很多朋友都问我,买什么牌子的拔罐器?买多少合适?牌子不重要,关键是质量和使用的方便性。

我经常用的就是“康祝”和“中平康”两个牌子的罐,都是北京产的。

康祝的质量稍微好些,但用不上的小罐太多。

中平康的大罐多,况且还有几个关节罐(马蹄口),就是罐口不平那种,主要是拔关节的时候不疼、不漏气。

但中平康的质量差点,枪也没康祝的好用。

一个人理疗的话,一般12个头一套的罐,要买2套。

每套的价格,在我们这里医疗器械批发价不到四十元,药店里一般价格高一些。

如果需要走罐,拧丝的效果好,像孟氏拔罐、天王神罐等。

因为随走要随着拧,加劲减劲比较方便。

走罐一般主要针对肌肉大面积粘连的部位,把罐吸住(记好,一定是压着皮肤),一点一点向前赶,幅度要小,速度要慢。

开始劲小,慢慢加劲。

对于身体承受能力差的,头天劲小,等皮肤恢复进行第二次的时候再加劲。

直行走罐,要进二倒一,就是向前走两下,向后倒一下。

同样道理,弧行走罐,正旋二倒旋一。

这样理疗,疼痛感很小,既出痧效果好,又不拉伤皮肤和肌肉。

如果需要闪罐,用火罐效果较好。

所谓闪罐,就是拔住立即卸下,再拔再卸。

闪罐针对的一般也是肌肉大面积僵硬的情况,不过闪罐一是侧重于寒湿较重,二是侧重于“舒筋活骨”。

闪罐不像留罐那样把肌肉拔出一个大硬包,肌肉恢复较快。

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对清理较深的杂质毒素的效果不是太理想。

我一般都是闪罐和留罐相互结合,如果是“补气”就多闪少留,如果是“补血”就少闪多留。

多闪少留就是闪10分钟留5分钟,少闪多留就是闪5分钟留10分钟。

多闪少留主要用于保健放松,少闪多留主要用于疾病调理。

(7)关于拔罐时间的问题。

一般一天拔一次,每次时间30分钟。

第一天拔完可以等几天,“罐癍”消下去后再拔,第二天也可以插空再拔。

每次留罐一般5—10分钟,第一边拔完卸罐后,可以插空再拔一次。

一般每天拔罐的地方,只针对一个病点。

就是说,今天调理颈椎就集中理疗颈椎,最好不要同时再理疗其它地方。

因为气血不易分散,拔的地方越多,理疗效果反而不好。

(8)关于拔罐力度的问题。

一般开始劲要小,慢慢加劲,以舒服为主。

刮痧和拔罐,是个享受的过程。

很多人都说疼,说明我们理疗的手法不对。

如果感觉痛苦,或者事后感觉疲劳,都说明力度过了或者拔的罐多了。

所以,开始的时候,拔罐的个数也要少,随着适应,以后每天再逐步增加罐的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