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小升初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小升初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小升初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一.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6分)

1.请把下面的字规范地抄写到横线上,注意标点。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2.看拼音,写词语。

dùn shípútao dàtīngào mìzhélǐ

héng shùbēi cǎn bódòu xiào guǒjuéqǐ

3.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高流巧天惟惟

三半一望心肉

以上形容“技艺十分高超”的词语是;形容“担心灾祸降临惶恐不安”的词语是。

4.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

5.根据句子意思,在横线上填八字成语。

(1)这件事可要慎重考虑,否则会“,”。

(2)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得好:“,。”

(3)每当我取得进步后,老师就会用“,”这个成语鼓励我。

6.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序号)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设问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4)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7.请默写杜牧的《江南春》,书写时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

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39分)

8.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千门万户,总把。

(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元日”是农历,即。

(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一年已尽。

②:药酒名。

③: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屠苏”是一种糕点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爆竹B.喝屠苏酒C.换桃符D.看花灯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②,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依附:投靠。②疑:犹豫。

(1)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

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②王欲.舍所携人

(2)下列对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宁愿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

B.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

C.难道可以在情况危急的时候抛弃他吗?

D.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相互抛弃吗?

(3)从文段内容看,(谁)优,理由是。

10.

石头做汤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第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

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这锅“石头汤”之所以这么美味,是因为村民们先后往锅里放了、、、、等东西。

(2)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3)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4)你知道石头做汤的诀窍是什么吗?你从短文里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满分35分,每小题35分)

11.感谢生命中有你

提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感谢父母养育了、教育了我们,要感谢同学可贵的友谊,

还要感谢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你想感谢谁?为什么?写一写吧!

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分段叙述,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6分)

1.请把下面的字规范地抄写到横线上,注意标点。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解答】故答案为: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2.看拼音,写词语。

dùn shí顿时pútao葡萄dàtīng大厅ào mì奥秘zhélǐ哲理héng shù横竖bēi cǎn悲惨bódòu搏斗xiào guǒ效果j uéqǐ崛起【解答】答案为:

顿时葡萄大厅奥秘哲理

横竖悲惨搏斗效果崛起

3.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高山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三更半夜一望无垠心惊肉跳

以上形容“技艺十分高超”的词语是巧夺天工;形容“担心灾祸降临惶恐不安”的词语是心惊肉跳。

【解答】高山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三更半夜一望无垠心惊肉跳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降临惶恐不安。

故答案为:

山水夺工妙肖

更夜无垠惊跳

巧夺天工心惊肉跳

4.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

【解答】《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战应该是火烧博望坡。这一战被视为诸葛出山后的第一战,也是俗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

5.根据句子意思,在横线上填八字成语。

(1)这件事可要慎重考虑,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得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每当我取得进步后,老师就会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鼓励我。

【解答】(1)根据本题句意,句子中应填写的八字成语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即填空为:这件事可要慎重考虑,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根据本题句意,句子中应填写的八字成语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意思是: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即填空为: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得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根据本题句意,句子中应填写的八字成语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思是: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进步。即填空为:每当我取得进步后,老师就会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鼓励我。

故答案为:

(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序号)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设问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E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B

(3)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C

(4)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D

【解答】(1)自问自答,这是一个设问句,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赋予蟋蟀人格化的动作“弹琴”,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看看……看看……看看……”几个句子句式一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酸得我牙都快掉了”夸大了酸的程度,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E;

(2)B;

(3)C;

(4)D。

7.请默写杜牧的《江南春》,书写时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答】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故答案为: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39分)

8.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的题目是《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一岁除:一年已尽。

②屠苏:药酒名。

③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屠苏”是一种糕点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

得长寿。×

(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A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放爆竹B.喝屠苏酒C.换桃符D.看花灯

【解答】《元日》诗歌内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考查了文学常识。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考查了诗句中词语意思的理解。①一岁除:一年已尽。

②屠苏:药酒名。

③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屠苏”药酒名。故此说法错误。

(4)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此句概括了“年复一日”。故选A。

(5)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的习俗有: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

故答案为:

入屠苏曈曈日新桃换旧符

(1)元日宋王安石正月初一春节

(2)①一岁除;②屠苏;③曈曈。

(3)×;

(4)A;

(5)D。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②,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依附:投靠。②疑:犹豫。

(1)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

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一起,一同。②王欲.舍所携人想,想要。

(2)下列对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宁愿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

B.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

C.难道可以在情况危急的时候抛弃他吗?

D.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相互抛弃吗?

(3)从文段内容看,华歆(谁)优,理由是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重信重义,一诺千金。

【解答】(1)考查了文言字词的解释,根据句意来解释。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俱:共同,一起;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欲:想,想要。

(2)考查了对原文句子的理解翻译。宁可以急相弃邪?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词:宁:怎么;可:可以;以:因为;

急:情况危急;相:相互;弃:抛弃。

(3)考查了对文中两个人物的理解分析。华歆: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重信重义,一诺千金。王朗:虽然善良,但是思虑不够周全,而且在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就不信守诺言。故:华歆优于王朗。

故答案为:

(1)①一起,一同;②想,想要。

(2)D;

(3)华歆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重信重义,一诺千金。

10.

石头做汤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第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

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这锅“石头汤”之所以这么美味,是因为村民们先后往锅里放了盐、芹菜、萝卜、牛肉、奶酪等东西。

(2)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前:人们不欢迎士兵,把食物藏起来,并哀叹缺衣少食。后:人们感激士兵,把自己仅有的食物给了他们。

(3)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因为三个士兵给了他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

(4)你知道石头做汤的诀窍是什么吗?你从短文里得到了什么启示?

诀窍是只要人人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大家要团结互爱,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结合句子: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从这句话可知答案。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可知,村民对士兵态度前面是不愿意拿出东西,不愿意付出,后来是给他们食物,和他们分享,有这样变化的原因

是村民从士兵煮的石头汤明白了分享的重要性与价值。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

“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可知,因为村民从此懂得了在困难中要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所以要感谢他们。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短文写了村民对三个士兵由刚开始的不信任,转变为很友好的交往,告诉人们要学会与人分享,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这才是做汤的诀窍,启示是大家要团结互爱,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故答案为:

(1)盐芹菜萝卜牛肉奶酪;

(2)前:人们不欢迎士兵,把食物藏起来,并哀叹缺衣少食。后:人们感激士兵,把自己仅有的食物给了他们。

(3)因为三个士兵给了他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

(4)诀窍是只要人人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大家要团结互爱,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满分35分,每小题35分)

11.感谢生命中有你

提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感谢父母养育了、教育了我们,要感谢同学可贵的友谊,还要感谢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你想感谢谁?为什么?写一写吧!

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分段叙述,不少于400字

【解答】范文:

感谢生命中有你

从生命开始那一刻起,时间便拉着我义无反顾的向前走,无论是在深夜里彷徨,还是在黎明前呐喊,一直陪伴我的只有你。伤了你一次又一次,你可曾走远?错了一次又一次,你的爱可曾消失?你给了我你的所有,而我又能拿什么回报你,我的母亲?提笔之前,昔日的感动就已袭遍全身,消失的感动却又莫名的涌出,我只能用笔将这点点爱的痕迹记录下来。

这一路曾恐惧过黑夜漫漫,迟疑过前路坎坷,可是每当我跌倒,沾了满身尘埃,在尘埃之中却开出了一朵花,花蕊中呈现出你的身影,你说:“放弃自己该做的事便是

败北,不可轻言放弃,只要有一个明天,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希望。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就像爱从未消失。”刹那间,忘却了恐惧,看清了前方,不再迷惘,认准了道路,追上岁月的脚步向前跑去,任前路再艰难,也不敢轻言害怕。

追忆似水年华,我从小体弱多病,深夜里发烧,你和外公深一脚浅一脚地将我背到医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长大后,性格愈发内向,来到了县城更加深了寂寞。不知哪天你说:“如果真的不愿与人相交,那就与书为友吧。”慢慢地爱上了书,性格却变得多愁善感。看着窗外的树叶无奈的落下,我像是听见远方传来了生命的哀歌。我疑惑:生命若真如此短暂,灾难来临就能抹杀一切雄心壮志,那么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我问我自己,却陷入了无限的迷茫中,我问你:“生命中有那么多苦难,恐惧,可是为什么人们都还是惧怕死亡?”良久,你说:“因为生命中还有爱的存在。”当时,有太多不解;如今,你用行动阐明了一切,所以,今天我才有勇气写下这封信。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亲手给爱你的人挖掘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渠。”还没来得及感谢你,时间已经将我推到了青春期门口,叛逆心掩盖了真心,烦恼拉远了距离,你的爱被我肆意挥霍。一次次远离你伤害你走错了路却不愿回头,跌入了陷阱却不愿爬起,我将学习置之不理,我将你的爱丢入冰冷的深渊中。终于,疯狂了太久,你已无法承受我这般将岁月蹉跎。那天,你哭了,你哭着说:“这一切毁了的都是你自己。”心里像是被人刺了一刀,却滴不出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如何不知?可是行动却与内心背道而驰。以后,我要用真心将这道沟渠填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你的操劳注定我的感恩。我知道以前犯下了太多错,日后还会犯错,你还愿意一如既往的相信我吗?当我被所有人打败,当我被人嘲笑,当我看尽了世态炎凉,只要你不抛弃我,我还有高傲的资本。假如有一天我对你的不珍惜,促使了你的放弃,恐怕,那时我也会放弃我自己。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我将你的爱摆中央。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你的爱便是两旁的花,将我的人生点缀的花香弥漫!感谢生命中有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