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切眼对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3302综综采工作面切眼对接措施

23302综采工作面1#切眼与2#切眼对接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截止2017年4月20日4点班,23302综采工作面1#切眼距2#切眼28m,预计5月16日左右对接,对接后工作面倾向长度167m,为保证切眼对接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组织施工单位:综采队施工地点:23302综采工作面项目负责人:邢占欣安全负责人:当班跟班队长技术负责人:王向阳计划对接时间:2017年5月16日8:00-18日24:00三、对接前的准备工作1、对接前,将所需配件、工具、材料准备到位。
2、当1#切眼距2#切眼20m时,从2#切眼33#架前梁处向23302运输顺槽里段放控制线,并使用自喷漆进行标记。
3、根据33#架与34#架位置关系对工作面进行调斜,直至34#架下侧护距控制线800mm±200mm。
4、对接前,需将采煤机停至60#架以上。
5、对接前,将前部刮板输送机对接期间所需中部槽运至2#切眼上口。
6、对接前,将2#切眼内风水管路、瓦斯抽放管拆除。
四、对接工程量1、SGZ630/160×2型前部刮板输送机1部,对接后长172m。
2、SGZ630/132×2型后部刮板输送机1部,对接后长172m。
3、液压支架33台,对接后115台。
五、对接流程第一步:当1#切眼距2#切眼20m时,从2#切眼33#架前梁处向23302运输顺槽里段放控制线,并使用自喷漆进行标记。
第二步:根据33#架与34#架位置关系对工作面进行调斜,直至34#架下侧护距控制线800mm±200mm。
第三步:设备列车外移后,拆除2#切眼后部刮板输送机机尾部分并更换中部槽6节。
第四步:安装2#切眼前部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部分,并穿齐链条。
第五步:将23302运输顺槽里段40T刮板输送机向外延伸至设备硐室内。
第六步:2#切眼前部刮板输送机正常运行后,运输、安装装载机。
第七步:当1#切眼距2#切眼10m时,使用木棚替换4#抽放钻场U型拱。
综采工作面切眼导硐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说明根据生产安排,综掘三队即将施工Ⅱ10310切眼上出口及切眼导硐,为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顺利,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程概况Ⅱ10310切眼设计巷中FA14点前42m,风巷现为煤锚支护,向前按中线跟十煤顶板施工,断面规格为净宽×中顶净高=4600×3500mm。
Ⅱ10310切眼设计方位36°17′,长度129.5m(平),跟顶板施工。
切眼导硐断面规格为净宽×中顶净高=5000×2900mm,采用锚网带索支护。
三、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一)设计要求1、Ⅱ10310风巷现为煤锚支护,向前按中线跟十煤顶板施工。
切眼导硐上口按中线及0‰腰线施工15m平巷,平巷施工完毕后按中线跟十煤顶板施工。
2、切眼导硐断面规格为净宽×净高=5000×2900mm。
导硐施工时,顶部采用GMφ22×2500mm型锚杆,顶锚杆间、排距为750×800mm。
老塘侧帮部采用GM φ22×2500mm型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50×800mm。
顶部及老塘帮每根锚杆用两卷树脂加长锚固,顶锚杆螺母扭矩≮300N〃m,锚固力≮80KN;帮部锚杆螺母扭矩≮200N〃m,锚固力≮60KN。
顶部采用M钢带配合钢筋网护表,钢筋网为直径Φ6mm圆钢焊接网,网孔为150×150mm。
导硐施工时,老塘帮采用锚杆、金属网配M钢带支护;刷大侧帮部采用单体支柱配合1.4m大板临时护帮,单体支柱为DW31.5-25/100型单体支柱,柱距1.0m,大板间距≯0.5m,大板与单体支柱间用木楔打上劲。
导硐侧顶部施工2套锚索补强,锚索为YMS17.8/6.3-1860型,锚索采用1块TPF-400×400/10mm托盘及M钢带组合使用,间、排距2500×1600mm,锚索预紧力≮120KN,每根锚索用一卷K2550药卷和两卷Z2550药卷锚固,锚杆与锚索间隔布臵。
工作面切眼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切眼掘进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切眼掘进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高风险的工作环节。
因此,对于该工作环节的安全控制,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工作面切眼掘进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措施1. 坑内预检:每次进入采煤工作面前,须通过坑内排气系统进行巡检,检查其连通性是否正常,碰撞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2. 坑顶预防:采煤工作面上方根据地质实际情况设置支撑,还应防止坑顶的下沉和落石。
3. 处理水位:如果采煤工作面有水位,应做好抽水,以保证工作面瞬间排水,减少泥石流。
4. 渣堆防护: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设置渣堆,以免因渣堆高度不足或者缺乏排放道路而引起的堆身滑移、堆积等现象。
二、管理措施1. 合理安排工作班次:根据工作强度及工作条件,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避免过度疲劳,也可以减少工作过程中的伤害。
2. 工作人员合理编排:根据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合理编排工作人员的数量,保证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负担均衡,不致过度劳累。
3. 人员上岗前进行培训:针对工作性质及操作要求,进行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和考核,促使工作人员掌握规范化操作要领。
4. 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技术保障设备,降低人工操作的复杂度,减少人员因操作失误引起的安全事故。
三、装备措施1. 现代化钻机设备:切眼掘进是重型的物理劳动,因此钻孔设备的稳定性、暴力等级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化的钻掘设备更容易稳定地达到要求,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通风设备:煤矿切眼掘进通风是关键,通风效果不好,将直接影响行业安全生产,引起人员中暑或缺氧等,必须安装几种电动机贡具,将作业区煤块及当班前的废气排到切眼外。
四、应急措施1. 预设计切眼位置:在切眼设计、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倾角、走向、水位的影响因素,对切眼位置进行预设计,以防各类事故发生。
2. 应急预案: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开发结束切眼掘进设备的现场应急预案,减少事故对人员的伤害。
综采工作面机尾对接安全技术措施优选稿

综采工作面机尾对接安全技术措施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综采工作面机尾对接安全技术措施33408综采工作面切割巷分为两段,Ⅰ段倾向长177米(中-中),Ⅱ段(等切巷)倾向长24米(中-中),对接后工作面全长为201m(中-中)。
Ⅰ段共安装支架118架,Ⅱ段共安装支架16架,共计安装134架。
工作面Ⅰ段再推进130m后将与工作面Ⅱ段进行设备对接,对接试转后等切巷进行初采、初放;为保证在设备对接过程及等切巷初采初放中的施工安全,特制订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巷道支护1、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10米处,顶板支护材料不予回收,至止工作面对接完成后再进行回收。
2、等材巷对面绞车硐室支护: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绞车硐室30米处,顺巷道轴线支设戴帽点柱支护,支柱选用DZ-31.5或DZ-35型单体液压支柱,柱帽选用1/2Φ18~20cm×1.4m棚板或柱帽,棚板顺巷道轴向布置,排距1.4m,柱距1.4m。
(详见支护平面图)3、等材巷口西侧扩段帮支护:工作面推进到等材巷西侧扩帮段时,采用短棚板或道木配合单体支柱进行加强支护,顺巷道轴线支设戴帽点柱支护,支柱选用DZ-31.5或DZ-35型单体液压支柱,柱帽选用1/2Φ18~20cm×1.4m棚板或柱帽,棚板顺巷道轴向布置,排距1.4m。
(详见支护平面图)4、等材巷超前支护变更:当等材巷超前支护推进到等切巷10米时,将原有沿走向支设三排一梁四柱,变更为倾向棚(π梁选用3.6mπ钢梁),棚距0.7m,一梁三柱,支设一梁三柱时在距两梁头0.3m各支一根,另一根支设在巷中。
5、等材巷端头支护变更:当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14.8米时,端头支护将无法正常支护时,为保证生产生产,将将采用戴帽点柱对此处顶板进行支护,沿走向支设三排,距煤帮、煤壁各支设一排、巷中支设一排,柱距0.7m。
当工作面推进至等切巷10米时,端头支护变更为倾向棚(π梁选用3.6mπ钢梁),棚距0.7m,一梁三柱,支设一梁三柱时在距两梁头0.3m 各支一根,另一根支设在巷中。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措施一、说明随着2501工作面回采的推进,需将工作面与新配切眼进行对接,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1.原运料道处理至新安装6个大尾梁支架处5m 时,不再进行挂十字梁工作。
使用长度2.6m直径不小于18cm优质圆木(创一平面),平面朝上,一梁三柱,棚距0.5m,两头单体打在距梁头0.2m处。
工作面接近新安装支架后尾梁处时,将木梁下单体换成木头点柱,保持一梁三柱,点柱采用直径不小于18cm,长度适宜优质圆木。
2.将原运料道新安装支架尾梁至煤壁处,工字钢梁下打设两根单体液压支柱,下帮单体打在距梁头0.2m处,上帮单体打在新安装最里侧紧挨支架,然后去掉柱腿。
三、施工工序1、对接工作程序:运料道改变超前处理方式--工作面与新配切眼推平后拆除外块工作面前溜上机头--安装前溜槽、齿轨、导向管--调整工作面支架--调整前溜--割煤2、新配切眼初采工作程序:(1)初采各项工作先后顺序:上头超前处理--做出上机窝--处理切眼锚杆--机组割煤--下钻摸底(2)、做上机窝工作程序:去掉煤帮锚杆--放震动炮找机窝规格--机窝内支护(3)、煤帮处理锚杆工作顺序:安全确认→停止前溜运转、前溜顶移到帮→移架前梁顶住煤帮→去锚杆盘→卷起煤帮塑料网→用150大链,配合锚栏螺丝将锚杆头与支架后顶镐连接牢固,使用顶镐将锚杆拔出。
(4)、下钻摸底工作程序:安全确认--班长用粉笔标出每刀需要下落的高度--把支架拉移到最小空顶距,然后降架,使支架达到班长所标出的位置,推出伸缩梁,打开护帮板护好煤帮--机组过后及时推出伸缩梁托住顶板,顶住煤帮,并在伸缩粱下打好贴帮点柱--机组过后把支架拉移到最小空顶距--顶板破碎地点用板梁或板皮褙好顶板--依次进行,直至工作面摸到底为止四、存在风险1.使用回柱车拉设备时,碰伤人员。
2.新配切眼处理锚杆时伤人。
3.原运料道放顶时赶倒棚子伤人。
4.搬运物料时磕手碰脚。
综采工作面过小切眼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小切眼安全技术措施哎呀,话说回来,大家都知道,在矿山工作这事儿,可真不是件轻松的活儿。
你想啊,每天面对着钢筋铁骨的设备、深不见底的矿井,稍微不小心,后果可不堪设想。
尤其是做综采的时候,过小切眼那一关,真是考验技术、考验经验、考验胆量的时刻。
那一小段工作面,位置又窄,压力又大,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么今天呢,就来聊聊,这种情况之下咱们该怎么做才能既确保安全,又不至于被“吓退”了?先说说小切眼的情况吧,得,这个小切眼啊,别看它小,里头可是门道大着呢。
工作面太窄了,设备不好摆,人员的活动空间小,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意外。
这地方的瓦斯、煤尘啥的聚集得也更厉害,所以说,它就是一个“隐形炸弹”,危险程度可一点不比大切眼差。
咱们可得小心谨慎。
可是又不能因为它小,就轻敌,反而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到有备无患。
咱得搞清楚,这小切眼的开采顺序和技术要求。
别看是个小地方,还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来开采。
我们通常是先开好通风道,再开采支护空间,最后才进行煤层的开采。
你不提前做好通风设施,里面的气体不流通,啥时候点着了火,谁都不敢保证。
所以第一步,通风一定要到位。
通风不好,瓦斯浓度就高,煤尘也不容易散开,这就成了火灾的“隐形杀手”,可不能忽视了。
再来呢,就是支护工作。
说实话,支护这事儿,真不能马虎。
小切眼的空间本来就有限,支护设施一定要精准、稳固。
支护不稳,煤层松动,突然掉下来个大块头,谁受得了?所以,支护材料的选择一定要讲究,钢支架、支护板都得选那些耐压强、抗冲击的材料。
说白了,得让它顶得住,压得牢。
咱得说说人员管理问题。
很多时候,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人员没有按规章操作,或者心大了,才导致的。
小切眼的作业空间小,人员进出都得小心翼翼,像走钢丝一样。
别说是操作人员,连巡查人员也得特别小心,避免在狭窄的空间里相互碰撞或者不小心导致设备损坏。
安全带、安全帽这些基础装备,绝对不能马虎,必不可少,戴得牢牢的,走得稳稳的。
要是碰到特殊情况,千万别硬扛,打电话通知队长、技术员,得第一时间上报处理。
综采工作面过切眼安全技术措施

综採工作面过切眼平安技术措施施工单位:队长:技术主管:编制日期:一、概述丁56-21110工作面在推动过程中与採面斜交的切眼。
该切眼锚网支护。
採面38架先接触切眼,随着採面推动,採面与切眼位置往下延长至机头处,为确保平安顺当的推过切眼,特编制平安技术措施如下:1、专人看管风车场风门,防止发生风流短路,影响工作面供风,机、风两巷、中间巷所存放的物料,严禁超过巷道断面的三分之一,确保工作面通风畅通。
2、风巷备足单体液压支柱、大板、圆木、半圆木,以备用。
3、加强风机两巷的超前支护,确保上下平安出口畅通。
4、由于採面与切眼斜交,因此採面38架位置先与切眼接触,随着採面的推动,採面与切眼的交接位置逐步向下移到机头处。
所以要加快採面的推动度,确保平安快速的推过切眼。
5、当班跟班队长、班长和评估员现场把关。
假如瓦斯涌出特别,严格按规定停电,撤人,严格执行《综採工作面作业规程》中的防瓦斯措施,严格执行;6、在过切眼期间,要採取追机作业,准时提超前架,割一架,拉一架。
支架接顶严密,准时护好护帮板。
7、加强交叉点四周的巷道顶板支护,如有片帮空顶现象,应提前维护顶板,待剎严背实后,方可连续作业。
8、切眼靠煤壁侧的锚网,锚盘,割煤前提前剪掉清走,防止採煤机硬割产生火花。
9、採煤机过切眼前,必需将切巷内的铁器等杂物清理乾净,严禁消灭割煤机硬割铁器、木实等杂物现象,防止发生重大平安事故。
10、在回採过程中,严格把握採高不能超过3.8米,假如採面顶板裂开、压力大,发生掉顶现象,必需用大板、圆木等材料剎实顶板,保证平安生产。
11、进入煤壁侧作业时,必需先升紧支架,使用好护帮板,严格执行专人观山和敲帮问顶制度,捣掉危矸、悬巖,严禁空顶作业。
作业前清好退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2、在过切眼割煤期间,如割到道木,圆木或锚网时,需从煤墙侧取出时,必需有专人观山,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停车后取出,取出的物料运到指定地点码放,严禁堆放在工作面和上、下出口,影响行人。
某综放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措施

某综放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措施为保证XXXX综放工作面对接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对接前的准备工作1、依据生产科在XXXX切眼联巷已放的对接线,84#架及机尾沿对接线进行推移。
2、工作面上下端头在对接范围10m内保持齐头并进。
3、对接前,通风队严密观测各有害气体的监控,发现异常及时依据现场实际进行处理。
4、对接之前,保持刮板输送机的平、直,为顺利对接创造条件。
5、配备10T手动葫芦4个。
3个使用,1个备用。
6、切眼延长段的机械设备严格检查,确保管路连接正常,各类连接头、U型卡正规有效。
7、配备5个30T马蹄环、5个20T吊环、2个20T滑轮,用于拖拉对接溜槽、机尾电机、减速机。
8、切眼回采至距对接面85#架30m时,在85、86#架后支设一排带帽顶柱,顶柱距支架尾梁0.2m,柱距0.5m。
顶冒使用1.2m长的道木,顶柱使用直径不小于180mm粗的圆木。
9、切眼回采至距对接面85#架20m时,将1台30T(Φ31.5的钢丝绳)慢速绞车运至XXXX回风顺槽前溜尾处,使用四压两戗固定牢靠。
10、84#支架与机尾严格按照对接线推进,向运输顺槽方向偏差不可超过300mm。
保证刮板运输机及支架的合理就位,对接处的缝隙在0至150mm之间。
二、对接工序1、回采至对接处后,先将前后溜槽的顶、底链固定好。
防止断链后,防止链子下窜。
固定顶链:在距机尾需拆除的部分前2个溜槽的位置使用锁链器固定;固定底链:在距机尾最近的天窗槽开天窗后进行锁链。
2、拆前刮板输送机机尾:将机尾电机、减速机分解下来,使用绞车将机尾、电机、减速机抬高槽逐个牵引溜槽至切眼延长段机尾处安装。
被拆除处,刮板输送机溜槽正常对接。
将溜槽对接后,先串底链进行连接。
底链连接完毕后,连接顶链。
链条连接完毕后,运行刮板输送机补齐刮板。
3、拆除后部刮板输送机简易机尾后,将其移到切顶柱与支架的空隙内。
拆除后,拉移后部刮板输送机与切眼延长段后部刮板输送机正常对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切眼对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员:
编制单位:综采队
编制时间:2019年12月4日
111011综采工作面切眼对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括
111011综采工作面位于2-2煤层东翼边界处,工作面总长970m。
因巷道施工原因,工作面切眼分为俩部分,其中里段长150m,宽140m;外段长1062m,宽160m。
现工作面已经推进130米,里段切眼与外段切眼还剩20米,届时两个切眼要平行对接(外段切眼支架及超前支护已安装到位)为确保切眼对接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方案及技术措施。
二、施工组织
施工单位:内蒙古伊泰生产服务中心技术组
施工地点:111011综采工作面
项目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当班跟班队长
技术负责人:
计划对接时间:2019年12月8日8:00-9日16:00
三、对接前的准备工作
1.海湾煤矿三号井综采队负责将对接前将所需配件、工具、材料准备到位。
2.当里段切眼距外段切眼20m时,从里段切眼80#架前梁处向111011运输顺槽放控制线,并使用自喷漆进行标记。
3.根据84#架与85#架位置关系对工作面进行调斜,直至85#架下侧护距控制线800mm±200mm。
4.对接前,需将采煤机停至60#架以上。
5.对接前,将前部刮板输送机对接期间所需中部槽运至外段切眼上口。
6.对接前,将外段切眼内风水管路及其他设施拆除。
7.对接时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架沿巷道边缘向前推进。
支架顶梁与巷道边距离控制在200㎜。
8.为保证对接时能达到设计尺寸(对接支架间距200㎜),一方面采用调整支架的方法;另一方面工作面距对接位置10m时,及时调整控制刮板输送机的上窜或下滑。
9.对接前应将外段切眼内浮煤、浮矸清理干净,保证底板平整;同时提前将切眼溜槽、大链接好。
10.工作面机尾到对接位置后,将采煤机停放在工作面前半段顶板支护完好处,将前后滚筒放至底板并闭锁煤机、溜子开关。
11.安排专人将外段切眼所有支架管路进行检查并全部恢复供液,初撑力不小于25.2Mpa。
12.安排专人将外段切眼处支架调整到合适位置,保证巷道宽度,不影响设备搬运车辆通行。
13.里段切眼支架伸缩顶梁距离外段切眼煤壁距离小于1.6米时,将超前支护所用单体全部回收至指定地点。
四、工作面对接工序:
1.安装工序:拆除机尾→对接中部槽→安装机尾→对接支架→试运转
(1)拆除机尾:
开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将有调节环的链条开到机尾位置,闭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用两根单体支柱以相对方向支设戗柱将刮板链顶松后拆开调节环。
然后拆卸机尾架(电机、减速器根据现场情况定)、过渡槽,使用铲板车将机尾架、过渡槽、拉移到新机尾位置。
(2)对接中部槽:
清理干净溜槽安装地段的浮煤、杂物;将多余的底链、刮板拆除,并在链头拴好钢丝绳。
用多功能铲板车将中部槽挑至安装位置,由下向上对接;煤溜的底链随中部槽逐节进行安装,由钢丝绳牵入溜槽底槽中;对接最后一节中部槽时,将底链穿入底槽内把溜槽吊起,把对接口两端的底链用调节环联接好塞入底槽内,然后将溜槽合口;上齐溜槽连接环、挡煤板等其它配件。
(3)安装机尾:
在安装前先检查周围的支护情况,确保人员在作业中的安全。
对接机尾时,先将煤溜多余的底链、刮板拆除,并在链上拴好钢丝绳;用多功能铲板车将机尾大件拉移至安装位置,钢丝绳随安装逐节穿入溜槽底槽中;待机尾架安装后,使用铲板车绞盘拽钢丝绳带动底链穿过溜槽与上链相连,紧链后逐一补齐刮板。
(4)对接支架:
本次工程所涉及的液压支架已安装到位,里段切眼推采至外段切眼10米时,调整工作面角度,使84#支架侧护距帮不大于200mm,以保证支架对接后架间距符合作业标准(支架间距200㎜)(5)试运转:
对接工作完毕后把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电缆及冷却水管铺好,保
证采煤机能到达机头、机尾;清理外切眼内工具、杂物,向各润滑部件注油,检查各设备安装完好情况,检查合格后由专职电工开启闭锁开关,将进行采煤机组试运转;试运转正常后转入正常生产,外段切眼内支架、煤溜必须与原支架、煤溜成一条线,采高达到5.5米(初期按照切眼对接后采高提升方案及技术措施执行,直至达到要求采高),严格按照初采初放措施进行正规循环作业。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要求
1.所有参加对接人员必须学习本措施。
2.各岗位司机及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对接期间,队长现场指挥,施工地点,都必须有一名安全员全程监管。
4.所有设备外露的怕砸、怕碰、怕潮部分要采取措施,防止碰坏或进水。
5.起吊、运输、对接设备期间,必须专人观察工作地点的周围环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对接期间,泵站压力不得小于30Mpa,工作面支架必须达到规定初撑力。
(25.2Mpa)
7.拆卸高压管时必须停泵,先卸压后拆卸,严禁带压拆卸。
有隐患的高压管(破损、接头松动)要及时更换。
8.工作面对接设备期间必须停电闭锁,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9.所有施工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能处理的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立即汇报并由队长负责组织及时处理,不安全地点任何人不得作业。
10.人员在煤壁侧作业时,必须将护帮板打到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要时要在煤壁侧打设贴帮柱,防止片帮伤人,同时
有专人看护安全。
11.对接好后,应逐点检查各设备的完好状态,做好调试与试运转工作。
12.强化现场管理,确保按措施施工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13.加强现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发生,对片帮严重或顶板破碎的地方要及时伸出前探梁或超前移架,必要时可以架棚。
14.用单体柱推移设备时,单体柱的柱帽、柱腿与设备之间要垫木板,支设稳固可靠,防止损坏设备或单体柱打滑伤人。
支设单体柱时一定要一人专职供液,两人扶住单体柱,在支设位置升紧后,系好防倒绳,待人员撤到安全位置后,再进行远距离供液。
(二)牵移机尾安全措施:
1.牵移机尾大件采用多功能铲板车进行,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2.牵引机尾大件时,大件正下方、运输车两侧严禁有人。
3.搬运设备前先检查运输车辆、信号、保护设施、操作手把、刹车等是否灵敏可靠;大件斜下方5米内派专人观察大件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司机停车处理;观察人员必须站在设备可能掉落伤人的安全局距离以外,并在支架顶梁的有效支护空间内。
4.搬运时如发现设备歪斜,可能掉落时,立即通知司机,停车并将铲板降低至最低,重新调整设备状态并确认安全后再搬运。
(三)吊链起吊或拉大件措施:
1.人员进入施工地点,首先敲帮问顶,维护好施工地点,检查支架情况,确保人员在有效支护下作业。
2.起吊工具额定承载不低于大件所受到的重力,必须选择支架的坚固部位悬挂吊链。
3.起吊时,应掌握好平衡,确保牢固可靠。
正式起吊前,先试吊,稍一离地再仔细检查,确保无误后,再行起吊。
4.吊运重物时,人员站立位置应能避开因失手而可能造成伤害的地方,多人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互相照应,避免发生挤、压、碰事故。
(四)支架与运输机连接调整安全措施:
1.支架与刮板输送机硬连接好后再试运转。
2.如需用单体支柱调架时,单体支柱柱腿要放在工作面牢固可靠的地方,单体支柱柱帽要顶在支架、溜子不宜损坏的位置,施工时,要采用面接触并垫好木托板,以防支柱滑脱伤人。
操作注液枪的人员要站在能避开因支柱滑脱而造成伤害的地方。
3.当支架间隙较大时,在架间支设好一梁二柱的木棚,棚梁采用3.2米的长棚板,支柱拴好防倒绳;支架间隙在0.5米以上时,木棚支设为一对。
木棚随支架前移逐根移动。
(五)延长刮板运输机的安全措施:
1.首先切断电源闭锁刮板运输机开关。
2.清理外段切眼溜槽安装处巷道内的浮煤,运输机铺好后再攉入溜槽。
3.铺运输机中部槽、顶、底链,两侧的挡煤板,并连接好。
4.安装好溜子机尾、并与中部槽连接好。
5.链环不得有拧麻花现象,双链链环必须环环对应,环数相同。
6.刮板、链环及其它联接部件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要求。
7.过渡槽与机尾架对位,接口要严;中部槽左右两侧用哑铃卡牢,使之符合要求。
8.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要保证每7~8节中部槽一节开口槽。
(六)抬、运安全措施
1.人工搬运设备、材料时,必须配足人力,协调作业,并且作业地点无杂物,退路畅通。
2.人工抬运部件时,要分工协作,避免碰手砸脚现象发生。
3.两人抬长物料时,要同一肩膀,且轻拿轻放。
4.其它执行《煤矿安全规程》、《11101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