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表面处理工艺特点用途和发展趋势解析

合集下载

PCB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PPT(60张)

PCB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PPT(60张)

PCB概念
PCB的定义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板 PCB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如下功能。 1. 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 2. 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信 号传输)或电绝缘。提供所要求的电气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3. 为自动装配提供阻焊图形,为元器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 识别字符和图形。

通讯产品29%
计算机与 周边70%
PCB技术发展概要
从1903年至今,若以PCB组装技术的 应用和发展角度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PCB技术发展概要
通孔插装技术(THT)阶段PCB 1.金属化孔的作用: (1).电气互连---信号传输 (2).支撑元器件---引脚尺寸限制通孔尺寸的缩小 a.引脚的刚性 b.自动化插装的要求 2.提高密度的途径 (1)减小器件孔的尺寸,但受到元件引脚的刚性及插装精度
PCB的应用领域
印刷电路板应用领域及比重
计算机与周边 通讯产品 消费性电子 工业用产品 其它 全球 47% 29% 10% 10% 4% 台湾 70% 19% 6% 2% 3%
全球: 其它4%
工业用产品10% 消费性电子10%
台湾:
消费性电子6%
工业用产品2%
其它3%
通讯产品19%
计算机与 周边47%
产业状况
一、产值产量居世界第三
近年中国PCB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最新统计:我国PCB生产企业,加上设备和材 料厂商目前共有1800家以上,其中90%以上属于中小企业。企业的总体规模是三资企业 占优势,无论是投资规模、技术、产量、产值都是三资企业强于一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 业。我国的印制电路工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 区,三者相加超过全国总量的90%,目前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比例1:2,长江三角洲 近几年的发展还会加快。我国PCB产值产量已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确已 有了相当的生产加工能力,然而与日本和美国相比,尤其是设计和开发研制以及高精密 度的设备制造方面差距很大,我们仍处于来料加工水平。产品:普通的单面板、双面板 和低层数的多层板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化。而90年代 中期兴起的高密度互连(HDI/BUM)板和IC封装基板,近两年国内已兴建或扩建数十家 企业,产量提升很快,发展势头迅猛。材料:印制板的主材——覆铜箔层压板国内已经 大量生产,品质上也基本达到要求。但高性能、高品质的基板,以及环保型绿色基材仅 在试制阶段。生产基材的纸、玻璃布、树脂和铜箔很大部分依靠进口。另外,PCB制造 中许多化学药品与涂料等在品质性能上与同类进口产品相比差距很大,只能进口,突出 表现在干膜上。设备:国产的一般专用生产设备基本齐全,只是技术档次较低,仅能提 供普通印制板加工用。对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精密度、可靠性高的设备还是依 赖进口,尤其是数控钻床、激光钻机、印刷机、大吨位液压冲床、压机和检测设备。环 保:对于废液,已经开始重视,但如何在处理过程中确保不产生二次污染,仍需改进。 边角料的固体废料处理,目前并没有被大多数企业真正重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还只 是起步。

PCB各种表面处理优劣对比

PCB各种表面处理优劣对比

热风焊料平整HASL是工业中用到的主要的有铅表面处理工艺。

工艺由将电路板沉浸到铅锡合金中形成,过多的焊料被“风刀”去除,所谓的风刀就是在板子表面吹的热风。

对于PCA工艺,HASL具有很多的优势:它是最便宜的PCB,而且通过多次回流焊、清洗和存储后表面层还可以焊接。

对于ICT而言,HASL也提供了焊料自动覆盖测试焊盘和过孔的工艺。

然而,与现有的替代方法相比,HASL表面的平整性或者同面性很差。

现在出现了一些无铅的HASL替代工艺,由于具有HASL的自然而然的替代的特性而越来越普及。

多年来HASL应用的效果不错,但是随着“环保”绿色工艺要求的出现,这种工艺存在的日子屈指可数。

除了无铅的问题,越来越高的板子复杂性和更精细的间距已经使HASL工艺暴露出很多的局限性。

优势:最低成本PCB表面工艺,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保持可焊接性,对ICT无负面的影响。

劣势:通常使用含铅工艺,含铅工艺现在受到限制,最终将在2007年前消除。

对于精细引脚间距(<0.64mm)的情况,可能导致焊料的桥接和厚度问题。

表面不平整会导致在组装工艺中的同面性问题。

有机焊料防护剂有机焊料防护剂(OSP)用来在PCB的铜表面上产生薄的、均匀一致的保护层。

这种覆层在存储和组装操作中保护电路不被氧化。

这种工艺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直到最近随着寻求无铅技术和精细间距解决方案才获得普及。

就同面性和可焊接性而言,OSP相对于HASL在PCA组装上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要求对焊剂的类型和热循环的次数进行重大的工艺改变。

因为其酸性特征会降低OSP性能,使铜容易氧化,因此需要仔细处理。

装配者更喜欢处理更具柔韧性和能承受更多热循环周期的金属表面。

采用OSP表面处理,如果测试点没有被焊接处理,将导致在ICT出现针床夹具的接触问题。

仅仅改以采用更锋利的探针类型来穿过OSP层将只会导致损坏并戳穿PCA测试过孔或者测试焊盘。

研究表明改用更高的探测作用力或者改变探针类型对良率影响很小。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PCB表面處理優缺點比較
處理
優點
缺點
(a) 平整度佳適合SMT裝 (a) 焊錫強度最差
配作業
(b) 容易造成BGA處焊接後之裂
(b) 由因金導電性特性對 痕,
化鎳浸金 ENIG
於板周圍須要良好的 接觸或對於按鍵用的 產品如手機類仍是最 佳的選擇
其原因為先天焊錫強度很差, 裝 配線操作空間小, 也可能是 PCB板本身上鎳容易氧化, 操 作空間同樣很小, 因此PCBA
PPT文档演模板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PCB表面處理優缺點比較
OSP超過3個月重工之信賴性:
• OSP 重工之品質檢驗 1.量測膜厚 2.切片量測銅厚 3.沾錫天秤 4.焊錫性測試 (Solder Pot & Wave Soldering, IPC TM -650)
PPT文档演模板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 点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目錄
• 表面處理定義 • 電鍍定義 • 表面處理種類 • PCB常用表面處理 • PCB表面處理優缺點比較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表面處理定義
什么是表面处理?
•简 单 来 说,表 面 处 理 是 指 改 变 物 件 的 表 面,从 而 给 予 表 面 新 的 性 质。 • 表 面 处 理 的 对 像 可 以 是 金 属(例如 钢 铁), 也 可 以 是 非 金 属(例如 塑胶)。
PPT文档演模板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表面處理種類
•涂装(Paint Finishing),包括各种涂装如手工涂装、 静电涂装、电泳涂装等

62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62 PCB表面处理分类及特点

包裝
無鹵
1、以入庫起算達六個月(含)以上,以 1、需加一層氣泡布包裝
素/ HiCTI 鋁箔 / OSP
6個 120℃烘烤160分鐘。
2、需退OSP烘烤
( 透明 化金 月 2、烘烤後的保存期限以烘烤日起算一年 3、烘烤後先測試再重走
Level 真空
,超過一年(含)以上報廢處理。 OSP製程
2以 上)
包裝
重新Recoating 性能否維持目前被打問號〝?〞, 但喜的是目前
保焊劑 一次
耐高溫的O.S.P已經出爐, 有待進一步澄清.
O.S.P. (c) 平整度佳, 適 (d) 因OSP有絕緣.在有因此testing pad一定有加印
合SMT裝配作 錫膏作業以特性,利測試順利孔的testing pad更

(c) 可作無鉛製程
處理
化鎳浸金 加保焊劑 ENIG +
O.S.P
優點
缺點
(a) 此為改良型的化鎳浸金作法, 其目的 是保存在要導電接觸區或按鍵區保留 化鎳浸金. 但將要焊接的地方或重要 焊接地方如BGA處改為O.S.P.作業. 如 此一來即可保留化鎳浸金的最佳導電 又可保持O.S.P.的最佳焊錫強度, 目前 手機板大部份用此方式作業
處理
優點
缺點
(a) 焊錫性特佳是 (a) 打開包裝袋後須在24小時內焊接完畢, 以免焊
各種表面處理 錫性不良
焊錫強度的指 (b) 在作業時必須戴防靜電手套以防止板子被污染
標(benchmark) (c) IR Reflow的peak temp為220℃對於無鉛錫膏
(b) 對過期板子可 peak temp要達到240℃時第二面作業時之焊錫
無鹵
鋁箔 / 化銀 透明 化錫 真空 SIT 包裝

PCB板表面处理

PCB板表面处理

深圳市嘉立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gbPCB电路板的表面处理简介PCB板表面处理一般分为几种,现进行简单介绍。

★从表面处理工艺分类1)喷锡喷锡是电路板行内最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具有良好的可焊接性,可用于大部分电子产品。

喷锡板对其他表面处理来说,它成本低、可焊接性好的优点;其不足之处是表面没有沉金平整,特别是大面积开窗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锡不平整的现象。

2)沉锡沉锡跟喷锡的不同点在于它的平整度好,但不足之处是极容易氧化发黑。

3)沉金只要是“沉”其平整度都比“喷”的工艺要好。

沉金是无铅的,沉金一般用于金手指、按键板,因为金的电阻小,所以接触性的必须要用到金,如手机的按键板灯。

沉金是软金,对于经常要插拔的要用镀金。

4)镀金在沉金中已经提到镀金,镀金有个致命的不足时其焊接性差,但其硬度比沉金好。

我公司不做镀金工艺。

5)osp一直认为它没有什么好处,它主要靠药水与焊接铜皮之间的反应产生可焊接性,唯一的好处是生产快,成本低;但是因其可焊接性差、容易氧化,电路板行内一般用得比较少。

总结:如果对于平整度有要求,如对频率有要求的阻抗电路板(如微带线)尽量用沉金工艺;如果不是金手指、邦定位、按键位,那么尽量采用喷锡工艺!当然除以上几种工艺外,还有表面印碳油、沉银、表面过松香、镀镍等不常用工艺,在此不做一一做介绍,如果有特殊需求需做进一步了解的,可到百度做进一步了解!★从电路板的环保上分类1)有铅表面工艺有铅喷锡,该工艺对板材没有特殊要求。

2)无铅表面工艺无铅喷锡、沉金都是无铅工艺,该工艺对板材没有特殊要求。

3)Rohs欧盟Rohs指令,是无铅中要求苛刻的一种工艺。

该工艺对板材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用无卤素板材。

因此在找厂家下订单时,如果有Rohs要求,请一定要指明,否则厂家一般都认为是第二种常规的无铅工艺。

QQ 459582495GB。

PCB上化学镀锡工艺的研究

PCB上化学镀锡工艺的研究

PCB上化学镀锡工艺的研究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PCB(印刷电路板)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PCB制造过程中,化学镀锡工艺是一种关键的表面处理技术,其目的是在PCB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锡层,以提高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本文将深入研究PCB上化学镀锡工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化学镀锡工艺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表面处理技术,其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化学镀锡工艺在PCB 制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化学镀锡工艺主要分为酸性镀锡和碱性镀锡两种。

酸性镀锡工艺具有较高的沉积速度和致密的镀层,但易产生有害气体;而碱性镀锡工艺则具有环保性较好和溶液稳定性较高的优点,但沉积速度较慢。

为了更好地了解化学镀锡工艺在PCB制造中的应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镀锡层的性能特点:化学镀锡层具有高导电性、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化学镀锡工艺在PCB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

镀锡溶液的组成和性质:镀锡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对沉积速度、镀层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对酸性镀锡溶液和碱性镀锡溶液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化学镀锡的工艺流程:化学镀锡工艺的流程包括前处理、施镀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本文详细介绍了各阶段的主要技术点和注意事项。

化学镀锡的应用场景:化学镀锡工艺在PCB制造中主要应用于表面处理和连接器处理等领域。

本文分析了化学镀锡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化学镀锡工艺在PCB制造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显著提高PCB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酸性镀锡工艺和碱性镀锡工艺各有优点和不足,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

化学镀锡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对沉积速度、镀层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溶液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镀层质量和使用寿命。

化学镀锡工艺的流程包括前处理、施镀和后处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点和注意事项都需严格把控,以提高镀层质量和稳定性。

pcb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pcb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pcb产业未来发展趋势PCB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引言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产业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环保要求等多个方面,探讨PCB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1.1 多层、高密度PCB随着电子产品追求小型化和轻量化,多层、高密度PCB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可靠性要求和信号传输速率的提高,多层、高密度PCB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1.2 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or)技术HDI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微细线路、盖孔填充、埋孔、埋板到板连接和脱附连接等创新工艺,实现更高密度、更低成本、更复杂的电路设计。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端产品的需求增长,HDI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3 柔性PCB柔性PCB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弯曲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不规则布局的电子产品需求。

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可折叠手机等产品的普及,柔性PCB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1.4 小型化和集成化随着元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未来的PCB设计将更加注重电路板上的空间利用率和线路布局的紧凑性。

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小型化和集成化PCB将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市场需求趋势2.1 5G技术的推广随着全球5G技术的推广,5G通信设备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而5G通信设备的高频率和高速率要求将进一步推动PCB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需要满足更高信号传输要求的高频PCB。

2.2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PCB产业的需求。

随着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对较小、较灵活的PCB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同时,物联网设备的复杂性也将推动PCB产业向更高端、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2.3 电子汽车的兴起电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对PCB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PCB表面处理工艺

PCB表面处理工艺
PCB表面工艺对比及特点
PCB表面工艺
外观
厚度
优点
缺点
价格
喷锡(HASL)
呈现银白色,表面平整度一般。
线路板厂一般定义大于1um即可,当然上限要求是4um左右
1.使用广泛,工艺成熟、成本低、适合目视检查和电测
2.作业效率高
3.焊锡性好
1.不适合用来焊接细间隙的引脚以及过小的元器件,因为喷锡板的表面平整度较差。
2.PCB加工中容易产生锡珠(solder bead),对细间隙引脚(finepitch)元器件较易造成短路。
3.表面更不平整进而影响焊接问题。
中等
镀金(Ni /Au Plating)
金色发白,表面平整。
IG(浸金)板:金厚一般是2~4μinch(0.05~0.1μm)
全板镀金厚度一般是0.1-0.3um
较高
有机防氧化(OSP)
偏红色黄铜(类似于裸铜板)表面平整。
OSP膜厚度一般控制在0.2-0.5微米。
1.具有裸铜板(成本低、表面平整,焊接性良好(在没有被氧化的情況下))焊接的所有优点。
2.过期(三个月)的板子也可以重新做表面处理,但通常以一次为限
1.容易受到酸及湿度影响。使用于二次回流焊时,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通常第二次回流焊的效果会比较差。
呈金黄色,表面平整。
沉金厚度在0.025-0.1um间。
1.不易氧化,可长时间存放,表面平整,适合用于焊接细间隙引脚以及焊点较小的元器件。
2.可以重复多次过回流焊也不太会降低其可焊性。。
1.成本较高,焊接强度较差,因为使用无电镀镍制程,容易有黑盘的问问题。
2.存放时间如果超过三个月就必须重新表面处理。
3.打开包装后需在24小时内用完。 OSP为绝缘层,所以测试点必须加印锡膏以去除原来的OSP层才能接触针点作电性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B表面处理工艺特点、用途和发展趋势(2008-3-13 19:34:34)一. 引言随着人类对于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PCB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有关铅和溴的话题是最热门的;无铅化和无卤化将在很多方面影响着PCB的发展。

虽然目前来看,PCB的表面处理工艺方面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好像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但是应该注意到:长期的缓慢变化将会导致巨大的变化。

在环保呼声愈来愈高的情况下,PCB的表面处理工艺未来肯定会发生巨变。

二. 表面处理的目的表面处理最基本的目的是保证良好的可焊性或电性能。

由于自然界的铜在空气中倾向于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不大可能长期保持为原铜,因此需要对铜进行其他处理。

虽然在后续的组装中,可以采用强助焊剂除去大多数铜的氧化物,但强助焊剂本身不易去除,因此业界一般不采用强助焊剂。

三. 常见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现在有许多PCB表面处理工艺,常见的是热风整平、有机涂覆、化学镀镍/浸金、浸银和浸锡这五种工艺,下面将逐一介绍。

1. 热风整平热风整平又名热风焊料整平,它是在PCB表面涂覆熔融锡铅焊料并用加热压缩空气整(吹)平的工艺,使其形成一层既抗铜氧化,又可提供良好的可焊性的涂覆层。

热风整平时焊料和铜在结合处形成铜锡金属间化合物。

保护铜面的焊料厚度大约有1-2mil。

PCB进行热风整平时要浸在熔融的焊料中;风刀在焊料凝固之前吹平液态的焊料;风刀能够将铜面上焊料的弯月状最小化和阻止焊料桥接。

热风整平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两种,一般认为水平式较好,主要是水平式热风整平镀层比较均匀,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热风整平工艺的一般流程为:微蚀→预热→涂覆助焊剂→喷锡→清洗。

2. 有机涂覆有机涂覆工艺OSP不同于其他表面处理工艺,它是在铜和空气间充当阻隔层;有机涂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这使得它能够在业界广泛使用。

早期的有机涂覆的分子是起防锈作用的咪唑和苯并三唑,最新的分子主要是苯并咪唑,它是化学键合氮功能团到PCB上的铜。

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如果铜面上只有一层的有机涂覆层是不行的,必须有很多层。

这就是为什么化学槽中通常需要添加铜液。

在涂覆第一层之后,涂覆层吸附铜;接着第二层的有机涂覆分子与铜结合,直至二十甚至上百次的有机涂覆分子集结在铜面,这样可以保证进行多次回流焊。

试验表明:最新的有机涂覆工艺能够在多次无铅焊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有机涂覆工艺的一般流程为:脱脂→微蚀→酸洗→纯水清洗→有机涂覆→清洗,过程控制相对其他表面处理工艺较为容易。

3. 化学镀镍/浸金化学镀镍/浸金工艺不像有机涂覆那样简单,化学镀镍/浸金好像给PCB穿上厚厚的盔甲;另外化学镀镍/浸金工艺也不像有机涂覆作为防锈阻隔层,它能够在PCB长期使用过程中有用并实现良好的电性能。

因此,化学镀镍/浸金是在铜面上包裹一层厚厚的、电性良好的镍金合金,这可以长期保护PCB;另外它也具有其它表面处理工艺所不具备的对环境的忍耐性。

镀镍的原因是由于金和铜间会相互扩散,而镍层能够阻止金和铜间的扩散;如果没有镍层,金将会在数小时内扩散到铜中去。

化学镀镍/浸金的另一个好处是镍的强度,仅仅5微米厚度的镍就可以限制高温下Z方向的膨胀。

此外化学镀镍/浸金也可以阻止铜的溶解,这将有益于无铅组装。

化学镀镍/浸金工艺的一般流程为:酸性清洁→微蚀→预浸→活化→化学镀镍→化学浸金,主要有6个化学槽,涉及到近100种化学品,因此过程控制比较困难。

4. 浸银浸银工艺介于有机涂覆和化学镀镍/浸金之间,工艺比较简单、快速;不像化学镀镍/浸金那样复杂,也不是给PCB穿上一层厚厚的盔甲,但是它仍然能够提供好的电性能。

银是金的小兄弟,即使暴露在热、湿和污染的环境中,银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可焊性,但会失去光泽。

浸银不具备化学镀镍/浸金所具有的好的物理强度因为银层下面没有镍。

另外浸银有好的储存性,浸银后放几年组装也不会有大的问题。

浸银是置换反应,它几乎是亚微米级的纯银涂覆。

有时浸银过程中还包含一些有机物,主要是防止银腐蚀和消除银迁移问题;一般很难测量出来这一薄层有机物,分析表明有机体的重量少于1%。

5. 浸锡由于目前所有的焊料都是以锡为基础的,所以锡层能与任何类型的焊料相匹配。

从这一点来看,浸锡工艺极具有发展前景。

但是以前的PCB经浸锡工艺后出现锡须,在焊接过程中锡须和锡迁徙会带来可靠性问题,因此浸锡工艺的采用受到限制。

后来在浸锡溶液中加入了有机添加剂,可使得锡层结构呈颗粒状结构,克服了以前的问题,而且还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可焊性。

浸锡工艺可以形成平坦的铜锡金属间化合物,这个特性使得浸锡具有和热风整平一样的好的可焊性而没有热风整平令人头痛的平坦性问题;浸锡也没有化学镀镍/浸金金属间的扩散问题——铜锡金属间化合物能够稳固的结合在一起。

浸锡板不可存储太久,组装时必须根据浸锡的先后顺序进行。

6. 其他表面处理工艺其他表面处理工艺的应用较少,下面来看应用相对较多的电镀镍金和化学镀钯工艺。

电镀镍金是PCB表面处理工艺的鼻祖,自从PCB出现它就出现,以后慢慢演化为其他方式。

它是在PCB表面导体先镀上一层镍后再镀上一层金,镀镍主要是防止金和铜间的扩散。

现在的电镀镍金有两类:镀软金(纯金,金表面看起来不亮)和镀硬金(表面平滑和硬,耐磨,含有钴等其他元素,金表面看起来较光亮)。

软金主要用于芯片封装时打金线;硬金主要用在非焊接处的电性互连。

考虑到成本,业界常常通过图像转移的方法进行选择性电镀以减少金的使用。

目前选择性电镀金在业界的使用持续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化学镀镍/浸金过程控制比较困难。

正常情况下,焊接会导致电镀金变脆,这将缩短使用寿命,因而要避免在电镀金上进行焊接;但化学镀镍/浸金由于金很薄,且很一致,变脆现象很少发生。

化学镀钯的过程与化学镀镍过程相近似。

主要过程是通过还原剂(如次磷酸二氢钠)使钯离子在催化的表面还原成钯,新生的钯可成为推动反应的催化剂,因而可得到任意厚度的钯镀层。

化学镀钯的优点为良好的焊接可靠性、热稳定性、表面平整性。

四. 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最终组装元器件的类型;表面处理工艺将影响PCB的生产、组装和最终使用,下面将具体介绍常见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的使用场合。

1. 热风整平热风整平曾经在PCB表面处理工艺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超过四分之三的PCB使用热风整平工艺,但过去十年以来业界一直都在减少热风整平工艺的使用,估计目前约有25%-40%的PCB使用热风整平工艺。

热风整平制程比较脏、难闻、危险,因而从未是令人喜爱的工艺,但热风整平对于尺寸较大的元件和间距较大的导线而言,却是极好的工艺。

在密度较高的PCB中,热风整平的平坦性将影响后续的组装;故HDI板一般不采用热风整平工艺。

随着技术的进步,业界现在已经出现了适于组装间距更小的QFP和BGA的热风整平工艺,但实际应用较少。

目前一些工厂采用有机涂覆和化学镀镍/浸金工艺来代替热风整平工艺;技术上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工厂采用浸锡、浸银工艺。

加上近年来无铅化的趋势,热风整平使用受到进一步的限制。

虽然目前已经出现所谓的无铅热风整平,但这可将涉及到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2. 有机涂覆估计目前约有25%-30%的PCB使用有机涂覆工艺,该比例一直在上升(很可能有机涂覆现在已超过热风整平居于第一位)。

有机涂覆工艺可以用在低技术含量的PCB,也可以用在高技术含量的PCB上,如单面电视机用PCB、高密度芯片封装用板。

对于BGA方面,有机涂覆应用也较多。

PCB如果没有表面连接功能性要求或者储存期的限定,有机涂覆将是最理想的表面处理工艺。

3. 化学镀镍/浸金化学镀镍/浸金工艺与有机涂覆不同,它主要用在表面有连接功能性要求和较长的储存期的板子上,如手机按键区、路由器壳体的边缘连接区和芯片处理器弹性连接的电性接触区。

由于热风整平的平坦性问题和有机涂覆助焊剂的清除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化学镀镍/浸金使用很广;后来由于黑盘、脆的镍磷合金的出现,化学镀镍/浸金工艺的应用有所减少,不过目前几乎每个高技术的PCB厂都有化学镀镍/浸金线。

考虑到除去铜锡金属间化合物时焊点会变脆,相对脆的镍锡金属间化合物处将出现很多的问题。

因此,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几乎都采用有机涂覆、浸银或浸锡形成的铜锡金属间化合物焊点,而采用化学镀镍/浸金形成按键区、接触区和EMI的屏蔽区。

估计目前大约有10%-20%的PCB使用化学镀镍/浸金工艺。

4. 浸银浸银比化学镀镍/浸金便宜,如果PCB有连接功能性要求和需要降低成本,浸银是一个好的选择;加上浸银良好的平坦度和接触性,那就更应该选择浸银工艺。

在通信产品、汽车、电脑外设方面浸银应用的很多,在高速信号设计方面浸银也有所应用。

由于浸银具有其它表面处理所无法匹敌的良好电性能,它也可用在高频信号中。

EMS推荐使用浸银工艺是因为它易于组装和具有较好的可检查性。

但是由于浸银存在诸如失去光泽、焊点空洞等缺陷使得其增长缓慢(但没有下降)。

估计目前大约有10%-15%的PCB使用浸银工艺。

5. 浸锡锡被引入表面处理工艺是近十年的事情,该工艺的出现是生产自动化的要求的结果。

浸锡在焊接处没有带入任何新元素,特别适用于通信用背板。

在板子的储存期之外锡将失去可焊性,因而浸锡需要较好的储存条件。

另外浸锡工艺中由于含有致癌物质而被限制使用。

估计目前大约有5%-10%的PCB使用浸锡工艺。

五. 结束语随着客户要求愈来愈高,环境要求愈来愈严,表面处理工艺愈来愈多,到底该选择那种有发展前景、通用性更强的表面处理工艺,目前看来好像有点眼花缭乱、扑朔迷离。

PCB表面处理工艺未来将走向何方,现在亦无法准确预测。

不管怎样,满足客户要求和保护环境必须首先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