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案例题
行为金融学第二章

案例 每年死于飞机失事和心脏病的人数哪个多? 每年死于飞机失事和心脏病的人数哪个多? 投币实验,哪个结果出现的概率大, HTHTTH还 投币实验,哪个结果出现的概率大,是HTHTTH还 HHHTTT? 是HHHTTT? 600名患者患急性传染病 救治方案选择: 名患者患急性传染病, 600名患者患急性传染病,救治方案选择: AB中选一个 (1)在AB中选一个 400人死亡 A:400人死亡 1/3可能性无一死亡 2/3的可能性全部死亡 可能性无一死亡, B:1/3可能性无一死亡,2/3的可能性全部死亡 CD中选一个 (2)在CD中选一个 200人可以得救 C:200人可以得救 1/3可能性全部得救 2/3的可能性全部死亡 可能性全部得救, D:1/3可能性全部得救,2/3的可能性全部死亡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拇指规则的起源
他们不用尺子, 拇指规则据说是来源于木工工人 ,他们不用尺子, 而是伸出拇指来测量木材的长度或者宽度。 而是伸出拇指来测量木材的长度或者宽度。 关于拇指规则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 关于拇指规则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在早期英国普 通法中,有一条“拇指规则” 通法中,有一条“拇指规则”,意即只要用一根不比大拇 指粗的棍子殴打妻子,便不属虐待妻子行为。 指粗的棍子殴打妻子,便不属虐待妻子行为。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农业播种时,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农业播种时,为了达到合适 的种子深度,拇指经常被用来快速地测量种子掩埋的深浅。 的种子深度,拇指经常被用来快速地测量种子掩埋的深浅。 久而久之就把有经验的简单的测量都成为“拇指规则” 久而久之就把有经验的简单的测量都成为“拇指规则”。 生活中的“拇指规则” 比如卖肉的, 生活中的“拇指规则”:比如卖肉的,手里掂掂就知 道肉有几斤几两,靠得是经验和直觉。 道肉有几斤几两,靠得是经验和直觉。 项目管理中的“拇指规则” 项目管理中的“拇指规则”:比如使用专家的经验或 者直觉来判断项目的持续时间或者预算。 者直觉来判断项目的持续时间或者预算。
行为金融学案例分析

行为金融学案例分析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学科,它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和金融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决策往往受到情绪、认知偏差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导致投资者偏离理性决策,从而影响市场的运行和资产价格的波动。
因此,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假设某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遇到了一次投资决策,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持有手中的股票,二是将股票出售。
分析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我们可以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投资者的情绪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
如果投资者对市场持乐观态度,相信股票价格会上涨,他可能会选择继续持有股票;相反,如果投资者对市场持悲观态度,担心股票价格会下跌,他可能会选择出售股票。
这种情绪的影响称为情绪偏差,它使得投资者的决策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偏离了理性决策的轨道。
其次,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也会影响其决策。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可能会出现过度自信、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认知偏差,导致其对市场的判断产生偏差。
比如,投资者可能高估了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低估了市场的风险,从而做出了不理性的决策。
此外,社会因素也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
投资者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比如跟风操作、盲目跟从他人的投资建议等,导致其决策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
综上所述,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投资者行为决策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投资者的行为特点,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决策参考。
同时,也可以引导投资者避免情绪偏差、认知偏差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从而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和收益水平。
总的来说,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为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投资者行为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体系,丰富其应用领域,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行为金融学中投资组合的不充分分散案例

行为金融学中投资组合的不充分分散案例每次买了某只股票之后,它就开始跌,卖了却又开始涨?本想冲进熊市抄底,结果亏得更惨?明明把钱放在了几个篮子里,结果还是没有躲过风险?学了一大堆投资知识,最后好像并没有什么用……你的投资中是否也存在这些问题?你是否想解决这些问题?是时候了解一门新兴学科——行为金融学了。
因为想要在投资中获利,不仅需要掌握金融学知识,更需要了解人性,知道人的行为会对投资产生怎样的影响。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芝加哥大学流传着一个笑话。
有人惊呼:“地上有100美元!”传统金融学家说:“这不可能,有的话早被捡走了。
”行为金融学家则说:“怎么不可能?”他跑去一看,地上果然有100美元,于是开开心心地把它捡走了。
这就是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学的区别。
传统金融学研究的是市场“应该是”什么样,从均衡的角度来看,地上不应该有100美元,这是长期的趋势和规律,而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市场“实际是”什么样。
在看待任何领域的事物时,“应该是”的视角帮我们把握长远基准,“实际是”的视角帮我们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
金融学研究的是金融社会运行规律,心理学专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相交叉的学科,它分析人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趋势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如何投资的问题。
因此,行为金融学擅长投资实战,更贴近金融市场的真实情况和人的实际行为。
越来越多的顶尖基金公司开始采用行为金融交易策略,华尔街的投资者会一直紧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高校,只要一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基本上都是一座难求。
甚至连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对它青睐有加,2002年、2013年、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颁给了行为金融学家,足见行为金融学在实务界和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要深入系统的了解行为金融学,首先需要了解行为金融学的三大理论基础:有限理性假说、有限套利以及前景理论。
cfa 3级行为金融学案例

cfa 3级行为金融学案例摘要:I.引言A.行为金融学的概念B.行为金融学在CFA 3 级考试中的重要性II.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A.有限注意力理论B.前景理论C.羊群效应D.处置效应III.案例分析A.案例背景B.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案例中的应用1.有限注意力理论2.前景理论3.羊群效应4.处置效应C.案例结果及启示IV.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实践中的应用A.投资者如何避免行为偏差B.投资顾问如何帮助客户克服行为偏差V.结论A.行为金融学对投资决策的影响B.未来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向正文:引言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学科。
它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而是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的个体。
在CFA 3 级考试中,行为金融学是重要的考试内容,掌握这一知识点对于全面理解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包括有限注意力理论、前景理论、羊群效应和处置效应。
有限注意力理论认为,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会受到自身认知能力限制,无法全面了解所有信息。
这会导致投资者对某些信息给予过多关注,而对其他信息视而不见。
前景理论是描述人们在面对风险时做出决策的一种理论。
它指出,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倾向于参考他人的行为来做出自己的决策。
这种现象常常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出售资产时,往往受到过去投资收益的影响,从而导致资产的出售价格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关于行为金融学的案例:某公司在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决定进行一项新的投资项目。
然而,由于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感到担忧,公司的股价开始下跌。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决定进行一项回购计划,以提高股价。
然而,由于投资者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限注意力理论、前景理论、羊群效应和处置效应在投资者决策中的体现。
行为金融学

1答:行为者的选择与他的风险态度密不可分,预期效用理论建立在行为者偏好 理性的一系列严格的公理化假设体系基础上,包括独立性、完备性、确认性、传 递性、连续性等。通过确定性的预期效用和可计算的主观概率构造了一个完整的 与个体理性相容的分析体系。
人们会受个人风险偏好的影响及外在的环境变化,以及会受到一些锚定效应及其他 效应影响导致人们会违背预期效用理论
1个月期国库券
0.1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引导案例: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异
案例思考: 1.收益率差异是否可以用股票的
风险大于国债和国库券的收益 率来加以解释? 2.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股票投 资的风险是否大于债券投资? 3.为何小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大 于大公司的?
引导案例: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 股票价格的长期偏离
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分别位于荷兰和英格兰,两家公司同意在保留各 自独立的有区别的实体的基础上将两公司的利润以60:40的比例进行合并。 所有的现金流也按这个比例进行分割。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的股票在欧 洲和美国的九个交易所交易。皇家荷兰主要是在美国和荷兰交易,而壳 牌公司的股票主要在英国交易。如果证券的市场价值与未来现金流的净 现值相等,那么按照60:40的比例,皇家荷兰的价值应是壳牌公司的1.5 倍。然而事实呢?
引导案例: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异
在1926至1999年期间,尽管美国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 战,投资组合的加权平均回报率仍比国债回报率高出7.1%。同时,从历史 走势看,股票回报率的波动比国债回报率的波动大得多。
10,000 1,000
小公司股票
100
10
S&P股票
1
CRSP股票 20年期国库券
行为金融学锚定效应案例

行为金融学锚定效应案例标题:深度解析行为金融学中的锚定效应——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引言: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中,锚定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们在做决策时容易受到已有信息的影响,从而对目标数据做出偏离的判断。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案例来探讨锚定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1. 非理性定价现象案例案例:一家物流公司将新引进的产品的定价指导放在了销售人员的座位上。
指导中的价格高于之前销售的产品价格。
结果,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时常常以高价进行报价,并且倾向于维持较高的价格水平,拒绝采用更低的策略。
解读:在这个案例中,物流公司使用了定价指导来影响销售人员的定价行为。
由于指导中的高价成为了销售人员决策的锚点,他们倾向于以高价进行定价,即便这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
这种非理性定价现象是锚定效应的典型例子。
2. 启发式决策案例案例: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即将推出一款新手机,并计划设定售价。
在市场调研之后,公司发现类似产品的价格范围在500美元至1000美元之间。
公司高层在讨论定价时提出了一个锚点价位为800美元,并集体认定这个价位比较合理。
该手机的实际销售价格被设定为750美元。
解读: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启发式决策中的锚定效应。
高层将800美元作为一个潜在的对比度锚点,其他人通过对比这个价位来做出其余价格的决策。
公司的售价被设定在750美元,低于原有锚点价位,体现了锚定效应对决策的影响。
3. 心理价位设定案例案例:一家商场打折销售旅行箱。
在标价和实际售价之间留了一个空白,要求顾客填入自己愿意出价的金额。
实际上,商场的标价已经设定得比一般市场价低很多。
然而,由于消费者在填写心理价位时,会被标价作为锚点,导致他们报价相对较高。
解读:这个案例涉及到心理价位的设定和心理锚定。
商场通过设定低于市场价的标价来吸引消费者,但由于消费者倾向于以标价为锚点,填写较高的心理价位,商场最终能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这一案例展示了消费者在定价时对于锚定效应的敏感。
行为金融学-第6章-习题

第6章决策中的心理偏差与偏好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通过大幅退税刺激消费和投资,以避免经济衰退,其采用“奖金”而不是“退税”一词,利用的是人们的哪一种心理?()A.禀赋效应B.损失厌恶C.心理账户D.框架依赖2.小李是一位股票投资者。
2015年小李在A股市场小赚一笔,他认为自己眼光独到,选择了好的投资时机。
2018年,小李亏损严重,他认为自己没有错误,是宏观环境不好导致自己投资失败。
这反映了哪种心理偏差?()A.事后聪明偏差B.自我归因偏差C.证实偏差D.羊群效应3.下列哪些是过度自信的主要表现()。
A.过度关注B.过高估计C.过度精确D.过高定位4.实证结果显示过度自信将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以下哪种行为?()A.频繁交易B.过度分散投资C.稳定提升交易业绩D.以上三个都是5.下列哪些市场现象能用过度自信来解释?()A.投资者在股市频繁交易,动不动就买进,结果亏损。
B.小张在股市赚钱了就认为自己有不错的分析能力,当他亏了便认为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C.一项针对近3000家新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创业者认为自己的创业成功率为70%。
D.投资者在涨停之后会期待更高的价格,因而继续持有甚至买入该股票。
6.掷骰子时当有人想掷出“双六”时,心中想着“六、六、六”,口中也轻轻念叨着,手也逐渐加力捏紧骰子,这反映了哪一种心理偏误?()A.控制幻觉B.归因偏差C.乐观偏见D.规划谬误7.《菜根谭》里“恩宜先淡后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先严后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反映的是人们的哪种心理?()A.禀赋效应B.损失厌恶C.心理账户D.框架依赖8.关于模糊厌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模糊态度可以分为模糊厌恶、模糊喜好和模糊中性B.模糊是指概率分布未知的不确定性C.导致模糊厌恶原因之一是墨菲定律D.模糊厌恶是导致股票参与度低的一个原因9.下面哪些现象体现了人们的时间偏好?()A.人们普遍存在的拖延症B.人们总是希望及时行乐C.相对推迟近期的消费,人们更愿意推迟遥远的未来消费D.以上三个都是二、判断题1.()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多,对某种事件的认识也会增加,越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行为金融学案例

行为金融学案例行为金融学案例【篇一:行为金融学案例】例一:在美国买一台打印机,原价是80美元。
商家给消费者两个选择,可以当场打折,折扣率是5%,也就是说80美元的打印机可以用76 美元购得;消费者也可以选择邮购返券的方式(mail-in-rebate),现在以80美元购买打印机,只要在购买后3个月内将相关凭证寄回给公司,就可以得到25%的折扣,也就是可以得到20美元的现金返还,这20美元会以支票的形式寄回给消费者,这样相当于花60美元买了这个打印机。
想一想,如果你有这样两个选择,你会选哪种折扣方式呢?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种,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更大的折扣,自然吸引力更大。
但是,对于商家而言,哪种方式可以让他们赚更多的钱呢?其实也是第二种.有数据显示,面对这类20元上下的优惠,真的会在购买以后把凭证寄回给商家的顾客大概只有7%左右。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给出的期限是3天而不是3个月,寄的人反而会更多。
因为给出的期限短,大家都会一回去就把这件事情做好;给出的期限长,反而让人们觉得有的是时间做这事,不妨先放一下,然后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过于自信。
由于人们只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他们就非常乐观地相信自己的判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而不知道真理到底是什么。
例二:爱喝茶的人都知道,用开水泡茶之后,不能马上品出茶味,只有等待片刻之后方能闻到悠悠茶香。
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和泡茶类似。
研究发现,在美国股票市场上,交易越是频繁,损失就越大。
投资者们频繁地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甚至更多的时候他们交易的收益,或者他们预计中的交易收益都无法用以弥补他们的交易成本。
美国的研究显示,1987年,投资者对标准普尔指数500家公司的年投资交易成本占到这些公司年收益的17.8%,同时,对金融市场的长期调查研究表明,只有少数投资经理人能够实现投资回报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之上。
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之所以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茶叶泡出的醇香,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过于频繁交易现象的原因之一正是人们的过于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金融学第1章概论有过看电影丢了票的经历吗?想象一下,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戏剧,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
当你进入戏院买票时,你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你丢了30 元。
现在你还愿意花30元钱去买票吗?(愿意)(不愿意)想象一下,你已经决定去看一场戏剧,每张票的价格是30 元。
当你进入戏院验票时,你发现你的票丢了。
现在你愿意花30元钱重买一张票吗?(愿意)(不愿意)结果结果的解释⏹买两张票时,我们很容易感到是花了60元看一场电影;⏹而掉了30元和买一张票时,掉的30元我们并不算做是看电影花的(另外单独做账了)。
我们只不过是将丢失的现金归结为倒霉,仅仅使我们感到没有原来那么富有,而不会直接与看电影相关联。
请假想在1号和2号两个袋子中同样装入100个球,其中袋子2中50个红球和50个蓝球,而1号的情况不知道。
请在下面A、B两者中择一:A:从袋子1中取球,取到红色有奖,蓝色则无;B:从袋子2中取球,取到红色有奖,蓝色则无。
请再在C、D两者中择一:C:从袋子1中取球,取到蓝色有奖,红色则无;D:从袋子2中取球,取到蓝色有奖,红色则无。
不确定性(模糊)厌恶选B者显著多于选A者;选D者也显著多于选C者。
说明人们是厌恶不确定、厌恶风险的对不确定的和模糊性事物的厌恶被认为是人们投资股票要求很高风险补偿(相对于回报较明确的债券而言)的心理原因。
人们对外国股票的投资往往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也反映了这种心理补偿的要求。
在前面介绍的实验中无论你现有财富如何,给你1000元,然后在以下两种情形中择一:A:一半的可能得1000元,一半的可能为0;B:100%得500元。
无论你现有财富如何,给你2000元,然后在以下两种情形中择一:C:一半的可能损失1000元,一半的可能损失为0 ;D:100%亏500元。
在前面介绍的实验中结果是,在第一个实验中多数人选择B,稳稳当当得500,而在第二个实验中多数人选择C,要么损失最大,要么一点都不损失。
说明我们¡¡⏹面对获利时,是风险厌恶者;⏹面对损失时,是风险追求者。
实验研究表明丢掉100元钱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比捡到100元所带来的愉悦感受要强烈得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引导案例: 证券市场的巨幅震荡股票市场波动印证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是数百万人对这些事件将会如何影响他们的未来的认识。
换句话说,最重要的是,股票市场是由人组成的。
¡±所以,以投资者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的行为金融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的经济学家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国内外金融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书P1:引导案例⏹股票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案例思考:1.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表现出哪些非理性的因素?2.他们到底是如何选择证券进行投资的?3.非理性的行为因素会对股市波动和资产定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选美竞赛”理论Keynes认为从事职业投资就像是参加选美竞赛:报纸上刊登100张照片,要求参加竞赛者选出其中最美的6个,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参加竞赛者的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得奖。
结果:每一位参加竞赛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6个,而选他认为一般人可能认为最美的6个。
作为一个股市投资者,从选美比赛中学到哪些东西?“空中楼阁”理论Keynes认为把握群体心理对投资成败极端重要。
认为在股市上最精明的认知是预测群众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
该理论完全抛开股票内在价值,强调心理构造出来的“空中楼阁”。
成功的投资者要能判断哪种情形下适宜建筑“空中楼阁”,哪种股票适宜建筑“空中楼阁”,并抢先买进。
“空中楼阁”,理论对你有何启示?第2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引导案例:股价能对信息做出正确反应吗?p22⏹问题:股价与信息的关系⏹无关OR有关?⏹若有关,那么股价能对信息做出正确反应吗?⏹能正确及时反应,即为有效市场⏹不能,就是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学生和他的金融学教授一起散步,两人同时发现了地上有100元钱。
当这名学生弯腰去捡这100元时,教授摇摇头,微笑着对学生说:¡°别费心了,如果那真是100元钱,别人早就捡走了。
¡±⏹有效市场的逻辑:¡°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要以为你已经发现了股价变化的规律或简单的盈利策略,如果真有这样的方法,别人早就发现了。
⏹因此,看路边的钱是没有意义的,尤其¡°看¡±这一动作还是有成本的。
⏹走到市场的角落边,把别人没看到的钱捡到自己的口袋里.------巴菲特对价格形成的不确定性的探索:⏹随机游走(random walk)理论⏹美国《自然》杂志刊登的一封通信:⏹如果将一个醉汉置于荒郊野外,之后又必须将他找回,那么,从什么地方开始寻找最好呢?⏹答案是:从醉汉最初所在的地点找起,该地点可能是醉汉未来位置的最佳估计值,因为我们假设醉汉是以一种不可预期的或随机的方式游走。
2.3 市场有效性面临的质疑案例分析: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股票价格的长期偏离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分别位于荷兰和英格兰,两家公司同意在保留各自独立的有区别的实体的基础上将两公司的利润以60:40的比例进行合并。
所有的现金流也按这个比例进行分割。
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的股票在欧洲和美国的九个交易所交易。
皇家荷兰主要是在美国和荷兰交易,而壳牌公司的股票主要在英国交易。
如果证券的市场价值与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相等,那么按照60:40的比例,皇家荷兰的价值应是壳牌公司的1.5倍。
然而事实呢?2.3.2 股票收益的可预测性⏹输者赢者效应:⏹1985年JOF(Journal of finance)Bondt等发表的一篇《证券市场上存在过度反应吗》文章,通过分析纽交所1926年-1982年百种股票数据验证发现:过去3年中表现最好的35只股票(赢者组合)和最差的35只股票(输者组合)在随后的3年中发生了反转,输者组合的平均累计收益比赢者组合高出25%,此即输者赢者效应。
赢者输者各35只股票组合的累积平均收益率⏹领先-滞后效应:Hou(2006)指出在行业内部的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股票收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领先-滞后效应(lead-lag effect),他认为这种收益的可预测性是由行业信息的缓慢扩散所导致的。
⏹Cohen和Frazzini(2008)发现:供应商的股价变化明显滞后于客户企业的股价走势。
(课本案例2-4)2.3.3股价对无信息事件的反应⏹¡°消息真空¡±:与上市公司的基础价值无关的公司事件。
⏹1、1987年股市的崩溃⏹2、指数效应:股票入选股票指数成分股后带来股票收益率的异常提高。
⏹3、公司更名效应:课本案例2-52.4 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案例: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的套利失败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是成立于1993年的对冲基金,该基金不仅雇佣天才交易家,还将因期权定价理论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Robert Merton和Myron Scholes纳入合伙人。
然而,1998年夏俄罗斯卢布的套利失败却使LTCM陷入了危难之中,基金价值在1998年8月出现了大幅下挫。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位于美国芝加哥城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是家制造电话机的专用工厂,它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
但是工人仍然愤愤不平,生产效率也很不理想。
◆为此,1924年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以梅奥教授为主、包括各方面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实验,就此拉开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的序幕。
❑(1)照明实验(1924年11月—1927年4月)劳动绩效与照明无关。
❑(2)福利实验(1927—1932)人际关系是比福利措施更重要的因素❑(3)访谈实验(1928—1931)工作绩效与在组织中的身份和地位、人际关系有关。
❑(4)观察研究(1931—1932)“非正式群体”。
梅奥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霍桑实验和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士气”、“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开创了管理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即强调人际关系整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第3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引导案例: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异⏹Siegel(1997)作了一个投资于不同金融资产的回报变化情况的统计图(见图3-1)。
1926年的1美元投资于不同的金融资产上,到1999年12月能获得的回报如下:⏹a.投资小公司股票在1999年底时能够获得6600美元的回报;⏹b.投资标准普尔股票组合(S&P stocks)获得3000美元的回报;⏹c.投资¡°股票价格研究中心¡±股票组合(Center for Researchin Security Prices ,CRSP)能获得2000美元的回报;⏹d.投资20年期的国债在1999年底时可以获得40美元的回报;⏹e.投资1个月的短期国库券在1999年底时则只得到15美元的回报。
1.收益率差异是否可以用股票的风险大于国债和国库券的风险来加以解释?2.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股票投资的风险是否大于债券投资?3.为何小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大于大公司的?4.为什么人们没有因为小公司收益率最高而将资金全部投资于小公司,而是将资产配置在不同的金融资产上?ü高溢价的普遍性(发达国家美国之外也存在,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也存在显著的风险溢价)总结:1、可以肯定的是:股票相对于无风险证券承担了更多的风险,由于风险溢价的存在,应该获得更高的风险。
如:美国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约为20%,而同期短期国债的收益率的标准差仅为4%。
2、虽然投资于股票后在短期内可能出现损失,但长期的平均收益却是十分有利的。
(短期股票市场回报率存在的风险很大,但长期来看和债券相比呢?)3、股票溢价之谜的解释之一:Benartzi和Thaler(1995)提出:短视的损失厌恶。
第4章心理实验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引导案例:圣¡¤彼得堡悖论⏹1713年,大学教授丹尼尔•伯努利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设定掷出正面或者反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第一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第一次若不成功,继续投掷,第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如果投掷不成功就继续投掷,直到成功,在第n次投掷成功,可得到2n元奖金,游戏结束。
⏹按照概率期望值的计算方法,将每一个可能结果的得奖值乘以该结果发生的概率即可得到该结果奖值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