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考研经验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02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化学、03生态环境材料、04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05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06纳米材料与新型能源材料、07非线性光学与磁光效应材料、08材料热物理、09表面吸附和催化、10外场作用下的传递过程
以上红色是高分子专业最为出色的大学,蓝色为较为出色的大学。当然,这只是本人的见解,仅供参考。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偏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山大学也是。浙江大学有郑强在,水平提升很快,他是川大的弟子。最出色的应该是川大和华南理工,川大偏成型加工,塑料是他们的一大皇牌,华工的偏合成工程。西工大、武汉理工大学均体现在复合材料上比较牛,特别是武汉理工,真的是让人感到比较意外,但武汉理工在复合材料上的确又是牛,拥有一专业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中南林学院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素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聚合方法)【圣才出品】

如温度降到三相平衡点以下,将有凝胶枂出,乳化能力减弱。
(5)浊点
非离子型乳化剂水溶液随温度升高而分相的温度,称为浊点。在浊点以上,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将沉枂出来。
3.乳液聚合机理
(1)成核机理
①胶束成核
5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经典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于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 链自由基,自由基迚入胶束,引収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胶束成核。
4 / 26
圣才电子书
(1)临界胶束浓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一定温度下,乳化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CMC 值越
小的乳化剂,乳化能力越强。
(2)增溶
①定义
乳化剂的存在,将使单体的溶解度增加,这称为增溶作用。
②增溶的原因
a.单体伴随乳化剂分子的疏水部分增溶在水中;
3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五、乳液聚合 1.乳液聚合概述 (1)定义 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态的聚合。传统乳液聚合的基本配斱由单体、水、 水溶性引収剂和水溶性乳化剂四组分极成。 (2)特点 ①优点 a.以水作介质,环保安全,胶乳粘度低,便于混合传热、管道输送和连续生产; b.聚合速率快,产物分子量高,可在低温下聚合; c.胶乳可直接使用。 ②缺点 a.需要固体产品时,胶乳需经凝聚、洗涤、脱水、干燥等工序,成本高; b.产品中留有乳化剂,有损电性能等。 (3)乳化剂和乳化作用 ①传统乳液聚合中主要选用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则配合使用。另外还有 阳离子乳化剂和两性乳化剂。 ②乳化剂的作用 a.降低表面张力,使单体分散成细小液滴; b.在液滴或胶粒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凝聚,使乳液稳定; c.形成胶束,使单体增溶。 2.基本概念
历年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经验汇总-中大考研复试流程全攻略!-中大考研复试如何准备?-中大面试技巧有哪些?

历年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经验汇总
——中山大学考研复试怎么准备?
考研复试的经验文章相关重要,因为里面的往届同学经历是切身感触的细节,许多信息无法通过官方的通知或网站公布出来的内容获悉,但是却能从复试经验中了解到。
逸仙中大考研网()在此为报考中山大学考研的考生整理了中山大学各专业往届考生的复试经验文章汇总,希望大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即便在初试中分数不理想,仍然有很多同学可以在复试中斩获高分一举反超,这样的逆袭每年都在中大考研辅导班中上演过,鸿知中大考研辅导班已帮助多届中大学长学姐实现中大考研梦,平均录取率高于91%!再加上海量中大考研真题答案,复习与真题同步帮你更上一层。
2018年中山大学考研复试经验
2018中山大学考研新闻传播学硕复试经验
2018中山大学考研岭南学院金融专硕复试经验
2018中山大学考研外国语学院外应(二外德语)复试经验分享
18年中山大学考研国际翻译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应用复试经验帖
18年中山大学考研历史系复试经验
18年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经验贴
2018中山大学考研行政管理复试经验分享帖
2018中山大学考研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试经验
2018中大考研国金金融专硕复试经验
2018中大考研岭院金融专业考研复试经验。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聚合物的非晶态【圣才出品】

第5章聚合物的非晶态5.1复习笔记一、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和堆砌结构,包括非晶态结构、晶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和共混聚合物的织态结构等。
高分子链结构是决定聚合物基本性质的内在因素,凝聚态结构随着形成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直接决定聚合物本体性质的关键因素。
二、非晶态聚合物的结构模型目前对非晶态高聚物结构的争论交点,主要集中在完全无序还是局部有序。
1.无规线团模型(1)1949年,Flory从统计热力学理论出发推导出“无规线团模型”。
该模型认为:在非晶态聚合物中,高分子链无论在 溶剂或者是本体中,均具有相同的旋转半径,呈现无扰的高斯线团状态。
(2)实验证据①橡胶弹性理论;②在非晶聚合物的本体和溶液中,分别用高能辐射使高分子发生交联。
未发现本体体系中发生分子内交联的倾向比溶液中大;③用X光小角散射测定含有标记分子的聚苯乙烯本体试样中聚苯乙烯分子的旋转半径,与在溶液中聚苯乙烯分子的回转半径相近。
2.两相球粒模型(1)1972年,Yeh 提出两相球粒模型。
该模型认为:非晶态聚合物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部有序。
包含粒子相和粒间相两个部分,一根分子链可以通过几个粒子和粒间相。
(2)支持该模型的事实①橡胶弹性的回缩力;②聚合物的非晶和结晶密度比为96.0~85.0/≈c a ρρ,按分子链成无规线团形态的完全无序的模型计算65.0/<c a ρρ,实际密度比偏高;③聚合物结晶速度很快;④某些非晶态聚合物缓慢冷却或热处理后密度增加,球粒增大。
二、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图5-1非晶态聚合物温度形变曲线“三态两区”: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玻璃化转变(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粘流转变(高弹态与黏流态之间的转变)。
玻璃态:键长和键角的运动,形变小,模量大。
外力除去后,形变立刻回复,是普弹性。
玻璃化转变:链段开始发生运动,模量下降。
对应的转变温度T g为玻璃化温度。
华东理工大《810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考研真题库

华东理工大《810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考研真题库一、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考研真题二、配套高分子化学考点笔记1.1 复习笔记【通关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特征,掌握聚合度、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的计算。
【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高分子的基本概念1聚合度(见表1-1-1)表1-1-1 聚合度的基本知识2三大合成材料(1)合成树脂和塑料。
(2)合成纤维。
(3)合成橡胶。
二、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分类(见表1-1-2)表1-1-2 聚合物的分类2命名(见表1-1-3)表1-1-3 聚合物的命名三、聚合反应1按单体-聚合物结构变化分类分为缩聚反应、加聚反应和开环聚合。
2按聚合机理和动力学分类分为: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
四、分子量及其分布1平均分子量(见表1-1-4)表1-1-4 平均分子量2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有两种表示方法:(1)分子量分布指数(2)分子量分布曲线如图1-1-1所示,、、依次增大。
数均分子量接近于最可几分子量。
平均分子量相同,其分布可能不同,因为同分子量部分所占百分比不一定相等。
分子量分布也是影响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
图1-1-1 分子量分布曲线五、大分子微结构1大分子和结构单元关系大分子具有多层次微结构,由结构单元及其键接方式引起,包括结构单元的本身结构、结构单元相互键接的序列结构、结构单元在空间排布的立体构型等。
结构单元由共价键重复键接成大分子。
2大分子的立体构型(见表1-1-5)表1-1-5大分子的立体构型六、线形、支链形和交联形聚合物(见表1-1-6)表1-1-6 线形、支链形和交联形聚合物七、凝聚态和热转变1凝聚态聚合物凝聚态可以粗分成非晶态(无定形态)和晶态两类。
聚合物的结晶能力与大分子主链、侧基的微结构有关,涉及规整性、链柔性、分子间力等。
结晶程度还受拉力、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非晶态热塑性聚合物低温时呈玻璃态,受热至某一温度范围,则转变成高弹态,这一转变温度特称作玻璃化温度T g,代表链段解冻开始运动的温度。
我的考研心得(武大四大化学)

考研心得本人是2015年考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的一名学生,之前在考研论坛留下过自己的QQ,所以有很多学弟学妹找到我,有时候我也比较忙,没有时间及时的一一回复。
现在我每天抽一点时间来总结一下我的考研复习心得,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情况吧。
在此,也特别申明一下,本文为我个人的真实心得体会,都是慢慢回顾自己的复习过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的,文中的某些观点、建议可能并不一定正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大家仅供参考吧!有说的不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首先,我想说说关于为什么考研:就本人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没有好好想过以后出来做什么事。
身边有很多人都考研,所以自己也跟着考。
我觉得如果你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去考研的话还是建议你三思!研究生不像本科那样,像我们理科生基本上是要天天待在实验室里面,而且工作了的话基本上也与这一行有关,如果不喜欢这一行的话趁早改变主意!想好以后要做什么再决定是不是真的选择考研。
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很多人在选择学习型和专业是很纠结,又想考好学校,又想好专业,还有就是只想混个研究生文凭而已。
我的观点是,好专业比好学校更有用。
毕竟以后自己很可能就是搞这一行了,所以好好选一个专业吧。
选择院校是我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很多人想报985或者211之类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实力,实力有多少就选择个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报个985到时候没考上要调剂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调剂很多时候都没什么好学校或者没好专业了。
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最好以前有学长或者学姐考上过,这样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资料和经验都比较容易得到,会省很多事的。
合适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在考研的途中有1~2个靠谱的研友也是很有帮助的,人太多了我觉得反而不好。
公共课的复习我就不说了,我觉得都大同小异吧,网上也有很多。
新版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浙江⼤学⾼分⼦材料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是⼀项⼩⽕慢炖的⼯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步⼀个脚印,像⾛长征那样⾛下来。
在过去的⼀年中,我⼏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
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然醒的惬意⽣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时的懒惰,⼀切都不同了。
所以,我⾮常谨⼩慎微,以⾄于有时会陷⼊⾃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先在⼼态上尽量保持⼀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过⼤的压⼒。
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下⼀个定论。
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逼到⼀个退⽆可退的地步。
⽽在备考复习⽅⾯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程,⾥⾯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
⾸先当你下定决⼼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每周、每⽇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复习之后,⾃⼰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些考研经验供⼤家参考。
篇幅⽐较长,希望⼤家能够有耐⼼读完,⽂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家下载。
浙江⼤学⾼分⼦材料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语(302)数学⼆和(821)有机化学或(836)材料科学基础或(837)⾼分⼦物理与化学或(838)化⼯原理参考书⽬为:1.同济⼤学应⽤数学系主编的《⾼等数学》(上、下册)2.同济⼤学应⽤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紫⾊封⽪)3.胡宏纹《有机化学》4.杜丕⼀《材料科学基础》5.⽅征平《⾼分⼦物理》6.何曼君《⾼分⼦物理》7.潘祖仁《⾼分⼦化学》8.《化⼯原理》上下册(第2版),何潮洪、冯霄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9.《化⼯原理习题精解》上下册,何潮洪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版10.《化⼯原理》第3版,上下册,谭天恩等编,化⼯出版社。
本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往新能源上考研

本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往新能源上考研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那你可能是一个本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或者至少对这个专业有些了解。
你可能在想,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有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那就是往新能源这个方向发展,考研深造!想象一下,新能源领域这么火,前景那么好,真的是个大机会!所以,今天就聊聊,如果你是学高分子材料的,为什么不考虑朝新能源的方向迈进呢?得给大家泼点“冷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这件事。
新能源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硬核的专业知识,还得有一颗追求创新的心。
毕竟,这个领域可不仅仅是做个光伏面板或者电池就能搞定的。
那啥,我们高分子材料专业正好就具备了这么多“硬功夫”。
这些年,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技术发展简直是风生水起。
而高分子材料,在其中可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别看咱们学的高分子材料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和新能源的关系密不可分。
比如说,光伏、风能、氢能等技术都离不开先进的高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能在极端环境下工作,比如说高温、低温或者强烈紫外线下,这种高耐性材料对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大得很。
所以,作为一个学高分子材料的学生,你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优势,跳进新能源行业的大池子里去游。
要说到考研,这个问题一直让人纠结。
是不是该继续往材料领域深造,还是说换个专业,或者干脆去新能源方向?我觉得你可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新能源领域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而材料工程又是其中的基础。
试想一下,假设你把高分子的专业知识和新能源技术融合,那你岂不是在整个领域里是稀缺资源了?这也是考研的一个好理由啦,想要在未来的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就得趁早提升自己嘛!说到这,可能有些同学要问了,既然方向这么好,考研的难度是不是也非常大?这倒是要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毕竟,新能源这个领域,竞争也是有的。
不过,别慌,咱们高分子专业本身就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再加上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的爆发,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与新能源相关的方向,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山大学考研经验
8号复试完,趁现在还记得一些东西,写点关于中大高分子考研的过来人经验之谈吧!希望能给各位考研学子一点方向,一些帮助。
我是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此次报考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专业材料科学研究所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并如愿被录取。
考研是一场战役,竞争残酷,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过人的战略和良好的心态。
在这里暂且不管各位的考研动机是什么,既然决定考了,那至少可以说明一点,上进。
好,下面进入正题:
一)初试
公共课就不说了,大家应该比较关注专业课的方面的信息。
中大的专业课考的是化学(A)、化学(B),其中化学(A)包括无机、有机、高分子科学基础,化学(B)包括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含化学分析)、结构化学。
其中无机,有机,仪器分析占的比重较大,马虎不得,得好好复习,总体来说中大的专业课虽然考的内容多,但绝大多数相对基础,难度不大,题目比较灵活开放,还有就是化学(A)题量很大,当时我三个小时考完正好做完,没时间检查。
由于初试考试科目多,复习量大,所以一般会造成复习无头绪,忧虑,前面看完后面又忘了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当时我是这么做的,经供参考。
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点,也就是课本的复习,第一遍快速把所有的科目刷一遍过来,平均3-4天一科,不做题,主要是熟悉过去学过的知识点,捡捡遗忘的知识,同时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化学科目的网络和整体的感知。
第二遍精读,并伴有少量的练习,当时我就无机,有机,仪器分析做了适量的练习题(我用的习题册和课本见下文)。
接下来就属于查缺补漏和知识补充的阶段了,这个根据个人情况而说了。
由于本人有机化学学得很烂,所以我看了自己本科的课本,并做了完整的笔记,看把邢其毅的那套《基础有机化学》看了一遍,再把中大汪波老师编那本有机化学看了好几遍,并做了课后习题,还找了一本考研有机辅导的资料做了,终于才把有机化学搞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都看了两套书,物理化学的话只看了两遍我们本科自己用的课本,高分子科学基础的话由于占的比例较少,我本科也系统的学过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所以只在后期只看了两
遍课本。
考前两个月的复习就是做真题,看笔记,从真题中再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再返到课本中强化。
在专业课复习之余,我们还要关注网络信息,在考研过程中我一般晚上10点下自习,回到宿舍再上一个小时的网,其中包括收集资料,看看电影调节心理,把一天中积累的问题拍下来,回来再发到考研群中大家一起讨论,等等,网络很重要,切勿闭门造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精神好,复习效率高,复习事半功倍,所以建议每天锻炼,那时我是这么做的暑期傍晚每天打篮球,后期就是每天去操场跑步,锻炼,所以状态一直不错,效率很高。
结识几个研友还是很重要的,考研过程是孤独的,如果有几个考研小伙伴一起吃饭,一起锻炼,一起聊天,一起学习对心理的调剂是非常好的,当然有问题大家也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二)初试复习资料及重点章节
注:一下所罗列资料是我觉得很重要,必看的一些资料
重点也只是相对来说的,并不是说其他章节及知识点不重要,我们的目的不在应试而在减轻大家的负担同时给大家一点建议。
1.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蔡少华、龚孟濂、刘杰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无机化学(上册)》宋天佑,程鹏,王杏乔.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是上册:原子结构、配合物、热力学、化学平衡、沉淀平衡、电化学部分特别重要,下册内容涉及不多主要以了解为主。
考试以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为主。
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古练权、汪波、黄志纾、吴云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对于有机化学,各种类型的反应机理,重排、亲核亲电取代反应,有机物的酸碱性比较等非常重要,之前几年对糖化学基本没涉及,今年糖化学也考了几个选择题,所以有机化学要全面复习,考试主要以选择题,完成化学反应式,合成题,机理题,简答题,谱图分析为主。
3.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课件/Echemi/acbx/res/down/index.html
《分析化学(上册)(第5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中山大学考研历年真题
重点在仪器分析,ICP、AAS、电化学分析、GC、LC等章节非常重要,化学分析重点掌握误差分析和四大滴定,其中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更重要。
考试主要以选择、填空、简答、实验设计为主。
4.高分子科学基础
《高分子科学基础》梁晖卢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考试主要以选择和简答为主
5.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题库
物理化学考研历年真题
重点在热力学(包括统计热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
考试主要以选择和填空为主,注意物理化学不考计算题。
6.结构化学
《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北京大学出版社
结构化学题库
重点在超分子、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分子的对称性、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晶体、离子化合物、金属结构等,考试主要以选择,简答,填空为主,这里题目比较灵活,比较开放,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类的。
7.化学(A)、化学(B)08-14年的真题
三)复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在中大两所招生,材料所和高分子所,其中材料所偏应用,高分子物理方向,高分子所偏合成。
今年高分子专业复试分数线45458080300,一共42人进入复试,共招生23人(其中包括3名工程硕士)
材料所招生9人,一共18人面试
高分子所招生学硕11人,专硕3人,一共23人面试(好像有一个没来)
复试总分500分,分为笔试(100分)和面试(400)两部分
总成绩为复试分数与初试成绩的加和。
笔试
笔试考得是高分子科学基础,总的来说题目很基础,包括选择题(不定项)和简答题,其中高分子化学部分涉及较多,高物相对偏少。
面试
今年材料所的面试比较新颖,出场是按姓氏首字母倒序进场面试,主考是麦堪成老师,面试地点是一个有圆桌的会议室,坐了大概有十几个老师,你坐着面试,此次面试没有自中文我介绍也没有英文自我介绍,也没有英文翻译这个环节,老师简单问过你的名字,本科学校,所学专业后便直接进入专业问题的轰炸,一个接着一个问,也会涉及毕业论文,大学所做的实验,还有一些很生活化学的问题,最后会叫你用英语谈一下你现在的心情,读研计划个打算、高分子在生活中的应用,高分子的前景等等。
全部学生面试完后,老师就呆在会议室里,大概一个多小时候就公布拟录取名单了,非常快。
高分子所那边还是比较传统,中文自我介绍,文献翻译,简单提问等。
反正在面试时,你一定要自信,不到胆怯,老师刁难时要镇定,灵活一点,回答问题时表达逻辑性强,口齿清楚,面带微笑,如果带有手势比划解释会更好。
最后祝各位考研的师弟师妹们都能顺利通过,坚持就是胜利,切勿轻易放弃。
叶客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