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教案

合集下载

《中东》教案(精选5篇)

《中东》教案(精选5篇)

《中东》教案(精选5篇)《中东》教案篇1中东第一节中东教学思想设计依据此次教改的精神,在课堂上老师要真正地关注同学,促使同学主动的、共性化的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同学的主动性和参加性,让同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仆人。

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则突出一个“动”:1.课前“动”收集资料:支配同学在课前收集关于中东(如:巴以冲突、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河运和土耳其海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培育和熬炼他们预习、自学的力量。

2.课上“动”a.在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供应舞台,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争论,大家相互沟通后达到和增加同学的胆识和表达力量;b.让同学以中东地区的一般老百姓的身份来体会和感受对和平的渴望,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非常好的达到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c.恰当地支配同学运用多媒体(如:投影仪、电脑),从而增加同学的参加意识,并调动同学的乐观性。

另外教具上还体现一个“新”: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主要内容融入电脑屏幕,令同学有新奇感。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把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4.能简洁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缘由,并侧重于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进一步培育同学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分析推断的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同学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缘由。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预备老师1.教具:课件。

2.提前2~3个星期支配同学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3.将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左右。

4.为每个小组预备一张白纸和一支彩笔。

同学1.收集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图片或文字资料。

2.了解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水道和土耳其海峡的资料。

板书设计中东──世界热点地区(缘由之一)特别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新课导入我想同学们都喜爱观看电视吧,今日老师就在这请你们观看电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要认真的看,看完后我有问题问大家。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教案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读图了解中东的范围及中东与西亚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中东的地形区及地区特点。

运用资料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石油输出路线。

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和原因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教学重点:1.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2.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二:石油资源丰富。

教学难点:1. 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2. 中东石油资源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区等特征。

2. 资料归纳法:通过资料引导学生归纳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石油输出路线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4. 教师讲解法: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中东问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是中东吗?2. 引导学生回忆:中东地区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汇处,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三洲五海之地”(5分钟)(1)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地形区:引导学生分析中东地区的地形区及特点。

2. 丰富的石油资源(5分钟)(1)地位:引导学生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

(2)分布和主要产油国: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和主要产油国。

(3)石油输出路线:引导学生了解中东石油输出路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第五章《中东地区》,内容包括: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

2. 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及背后的地理因素。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美丽风光和战争图片,引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过程:播放图片,学生观看,教师引导思考。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详细过程:(1)展示中东地区地图,让学生指出中东地区的位置,了解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分析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等。

(3)探讨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如宗教、民族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

详细过程:(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与热点问题。

详细过程:(1)展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

(2)教师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详细过程: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2. 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3. 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宗教民族4. 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分析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

(1)地理位置: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与多个国家相邻。

(2)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中东教案

中东教案

中东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及主要国家。

(3)记住中东重要的“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

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能简单分析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三洲五海之地。

教学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长期的热点地区1、图片看课件图片思考:图片中描述的地区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战争——热点地区)这是哪个地区呢?(板书:中东)2、中东的由来及主要战争这节课我们从中东的由来,一起走近中东。

课件出示中东的由来,学生阅读教师介绍主要战争。

二、新课(一)三洲五海之地是什么原因让中东战争不断,成为热点地区呢?课件出示:中东地图1、三洲五海之地首先是中东的地理位置,这里被称作“三洲五海之地”。

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备受关注。

(板书:三洲五海之地)读图8.2、8.3,在图中找到中东所联系的“三洲五海”。

2、我是小老师谁来当小老师,到前面为同学们讲一讲“三洲五海”的大致位置。

(学生利用课件讲解“三洲五海”的大致位置)强调:里海五海当中的里海是海.吗?3、海峡与运河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体现在这里有两个咽喉要道——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板书: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在地图中找到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观察思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洲界、沟通两个海。

不同点:土耳其海峡是亚欧洲界,沟通黑海与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是亚非洲界,沟通红海与地中海)(1)土耳其海峡(课件出示:土耳其海峡)谁来说一说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通过地图可以看出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中东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说出中东的国家及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了解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及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中东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农牧业发展影响。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中东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中东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及中东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中东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中东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中东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中东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知识储备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中东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中东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二)教学准备1.收集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收集有关中东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学情分析虽然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狭窄,但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单纯从教材照本宣科,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从“热”字入手,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原因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中东)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中东地区教案

中东地区教案

中东地区教案标题:中东地区文化与宗教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2. 探索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目标:1. 学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和历史背景;2. 了解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主要宗教的基本信仰和实践;3. 分析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对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4. 探索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和差异。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2. 学生手册或相关教材;3. 中东地区地图和图片;4. 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中东地区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2. 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宗教对当地人民的重要性。

主体: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究并分享中东地区的主要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宗教的介绍,包括基本信仰、圣地和重要节日等。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信息。

3. 文化与宗教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地区的文化与宗教之间的联系。

讨论宗教对中东地区的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例如食物、服装、建筑和社交习俗等。

4. 中东地区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和差异。

比较中东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与学生所熟悉的文化之间的异同。

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的理解和认识。

2. 鼓励学生表达对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和理解。

拓展活动:1. 让学生选择一个中东地区的国家或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一份关于该地区文化和宗教的小册子或展示。

2. 邀请中东地区的客人或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文化和宗教经验。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的研究报告和展示;2. 学生对中东地区文化和宗教的理解和总结;3.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初中地理 中东 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 中东 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通过资料搜集和归纳,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2.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 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的地图分析;2.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数据分析;3. 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的资料搜集和归纳。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中东地区地图;3.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4. 中东地区宗教、文化、语言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中东地区的最新动态;2. 提问学生对中东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然环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2. 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石油资源及影响(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 分析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掌握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特点。

四、人文环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宗教、文化、语言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2.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语言等人文环境特点;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中东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以及宗教文化等特点;掌握中东地区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了解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归纳、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宗教文化;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复杂性;石油资源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中东地区的特点及其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 地理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探究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等特点。

3. 图表法:利用图表和地图,直观地展示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等信息。

4. 归纳法: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中东地区的战争和冲突为背景,引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以及宗教文化等特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探究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等特点。

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中东地区的特点。

5.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培养热爱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中东地区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 撰写一篇关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影响的文章。

3. 调查了解我国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外交关系,总结其特点。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热爱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中东》教案
第一节《中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2)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3)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2)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时事地理:叙利亚战争进行导入(展示图片、视频与知识讲解)
师:[问题]这个地区在哪里?为什么把这个地区叫做中东呢?
[课件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名称来历文字简介。

师:中东和我们学过的西亚一样吗?请大家把中东和西亚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图与西亚图作比较。

[结论]中东比西亚多了个非洲埃及,少了一个阿富汗。

中东包括除阿富汗的西亚国家,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师:请注意看图上哪些国家是跨洲的?分别跨了哪两个大洲?(土耳其跨亚洲和欧洲,埃及跨亚洲和非洲)
师: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中东战争是怎么回事?
[课件]关于两次中东战争的介绍
师提问:为什么中东的战争会有英国和法国插手?他们在争夺什么?(苏伊士运河)
师追问:为什么要争夺苏伊士运河?(因为这里具有重要的
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焦点一:位于世界重要的战略位置
[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图(一湾、两洋、三洲、五海)指导学生读图。

师提问:你怎样来描述中东地区的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西部,欧洲的东南,非洲的东北(地跨三大洲)。

师提问:这一地区有哪些主要水域?(五海,一湾)
师追问:这些水域当中,哪些是相通的?通过哪些水道相通?(里海和地中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相连,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相连)
师追问:除了内部相通外,哪些水域还和外面的大洋相连?(地中海与大西洋,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连)
[活动]完成第52页第1题第(1)小题。

[课件展示]表格图答案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海湾战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
[课件展示]海湾战争资料。

师: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关键性原因是什么?(石油问题 )[课件展示]焦点二:为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源。

讲小笑话[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讨论]中东石油在世界的地位(储量:最大;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多)
[课件展示]中东石油的分布。

[讨论]中东石油的分布状况;(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课件展示]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中东五大产油国占中东63%)
[课件展示]波斯湾图文介绍。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日本、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最短航线需要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
[课件展示]航线A、B、C图。

[课件展示]A B C三线到达的国家。

师小结:由此可见,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中东的石油资源,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在中东有着很大的利益可图,因此,他们要干涉中东事务。

[讨论]发达国家为什么要疯狂的争夺石油?(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据估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其它地区的石油储量只够开采15年,中东的石油储量可开采80年,中东地区必将面对石油枯竭的问题。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中东石油用完,其经济
将如何发展,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可以发展旅游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等)
总结
本节课我们分析了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两个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这两点都是这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但这些优势条件在给它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麻烦,少数发达国家由于这些优势而不断在这个地区挑起一些争端,引发了许多战争。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引发战争的另外两个原因: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

作业:完成三维练习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