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专业课61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专业课61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613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总分300分

体育概论(150分):体育的概念、功能、目的与体制;中外体育简史;东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性质、特点、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体育社会学(150分):社会学的原理、理论、方法;体育社会现象及学科特点;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社会个体、角色、社会化、组织、群体与体育;社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与体育的关系;社会失范、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治理;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体育;体育科研方法等。

推荐参考书目:

姚颂平,体育运动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复习重点.

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复习重点 绪论 一. 必背概念 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体液调节 二. 当前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热点即考点) 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运动性疲劳、骨骼肌、高原训练(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 必背概念 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全或无”现象、兴奋-收缩耦联、阈强度、运动单位募集、肌电、几个收缩 二. 重点问题 1.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2. 骨骼肌的几种收缩形式及实践中的应用. 3. 肌纤维的分类与生理生化特征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节,必背) 4. 肌电的应用(了解)熊开宇老师在研究生课中讲过,还可以与后面的生理指标的运用结合 第二章血液 一. 必背概念 红细胞压积(比容、内环境、碱储备、渗透压、等渗溶液、假性贫血、运动员血液

二. 重点问题 1. 血液的作用,防止简答出现意外题 2. 血红蛋白在实践中的应用。A 机能评定 B 运动选材 C 监控运动量 第三章循环机能 一. 必背概念 心动周期、心率、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电图、动脉脉搏、心力储备、血压、减压反射、窦性心动徐缓、基础心率、减压反射、窦性心动徐缓、脉搏、运动性心脏肥大、 二. 重点问题 1. 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收缩的不同特点。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3. 静脉回心血量响因素? 4. 动脉血压的影的影响因素? 5.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的变化 B 长期的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 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可出综合题) 第四章呼吸机能 一. 必背概念 胸内压、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氧解离曲线、氧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利用率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辅导资料 (本文档一共有78页,绝对是首都体育学院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祝各位考试顺利)

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1静息相(处于极化状态,即静息电位状态)2去极相(首先C膜的静息电位由-90MV减小到0,叫去极化。C膜由0MV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叫反极相)3复极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很快从顶点快速下降,膜内电位由正变负,直到接近静息电位的水平,形成曲线的下降芝,叫复极化时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和下降支持续时间都很短,历时不超过2毫秒,所记录下的图形很尖锐,叫锋电位。锋电位之后还有一个缓慢的电位波动,这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叫后电位 C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终结过程成为;= 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C内。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质网对CA再回收。 1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为阙刺激)2刺激的作用时间(足够时间)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电流由无到有或由大到小的变化率)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分四种。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引起身体运动。且,肌肉张力增加出现在前,长度缩短出现在后。但肌肉张力在肌肉开始收缩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又叫等张收缩。是做功的=负荷重量*负荷移动距离。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用力最大的一点称为顶点。在此关节角度下杠杆效率最差,只有顶点处肌肉才可能达到最大力量收缩。例子:肱二头肌收缩使肘关节屈曲举起某一恒定负荷)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叫--。有两种情况:肌肉收缩时对抗不能克服的负荷;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面试英语英文自我介绍

Self-introduction 自我介绍 Name:William Shakespeare Graduated University:××××××××××× Major:English Literature Admission Time:20XX-09-01—20XX-06-30 Telephone:+86×××××××(MP) E-mail:520521××××@https://www.360docs.net/doc/5017857826.html, (后附范文5篇及10类常见问题解答,总有一个适合你!)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范文一(英文) (3) 范文一(中文) (4) 范文二(英文) (5) 范文二(中文) (6) 范文三(英文) (7) 范文三(中文) (9) 范文四(英文) (10) 范文四(中文) (11) 范文五(英文) (12) 范文五(中文) (16) 十类常见问题解答 (17) (一)"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 (18) (二)"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 (19) (三)"Wha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 ?" (19) (四)"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 (20) (五)"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progress to date?" (21) (六)行为面试问题 (21) (七)压力面试问题 (22) (八)案例面试问题 (22) (九)非常规问题 (23) (十)其他常见的英语面试问题 (24)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考博运动生理学(基础篇+应用篇)

运动心理学基础篇 第一讲: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就是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正好与其相反,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代谢也伴随着能量的代谢,这两种代谢活动是同时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2、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而把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这些组织被称为可兴奋组织。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为兴奋。可兴奋组织有两种生理状态:兴奋、抑制。 3、应激性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应激性。应激性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可是生物电活动,也可以是细胞的代谢变化。而兴奋性则指生物电活动的过程。因此兴奋性的组织一定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4、适应性 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5、生殖 生物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生殖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程得到延续。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1、什么是稳态? 细胞要生存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然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稳态。 2、人体三大生理机能调节机制 (1)神经调节 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 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来实现的,因而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3、生物节律 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三、当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2、对氧债学说的再认识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6、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研究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 8、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9、运动与控制体重 10、运动与免疫机能 四、章节考点: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运动生理学研究热点? 第二讲: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肌纤维结构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条肌纤维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膜称为肌内膜。许多肌纤维聚集在一起被肌束膜包裹着。而每一块肌肉的外面又覆盖着肌外膜。 肌纤维由肌原纤维构成,肌原纤维又有粗、细两种肌丝排列而成。(如图) 二、肌管系统 肌原纤维间的小管系统。 横小管:肌细胞膜延伸入肌细胞内部的小管,与肌纤维走向垂直。 纵小管:围绕肌纤维形成网状,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又称肌质网在横管处膨大,形成终池,内贮钙离子。 三联管:两侧终池与横管合称。互不相通。 三、肌丝分子组成 粗肌丝:肌球蛋白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四、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产生原理:由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均和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导致K离子外流引起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细胞膜受刺激,膜上钠离子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离子顺浓度梯度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进而出现内正外负的现象。 五、肌电 骨骼肌兴奋时,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肌电。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六、肌丝滑行学说和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 1、肌丝滑行学说认为: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2、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离子的再回收 肌浆中钙离子升高刺激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肌浆中钙离子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七、骨骼肌的特性及收缩形式 1、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温度越高粘滞性越低) 2、骨骼肌兴奋满足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 (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4)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 研究表明:离心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痛最显著,等长次之,向心收缩最不明显。 4、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绝对力量: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 相对力量: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5、运动单位: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6、运动单位的募集: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募集。 八、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肌纤维主要分为:快肌和慢肌按色泽也可分为:红肌和白肌

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2000年至2019年) 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1、举例说明心率测定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有何区别? 3、叙述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生理学原理? 4、叙述肝脏的生理功能? 5、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是哪些? 6、三大供能系统是如何供能的? 7、声音传到神经中枢的三个阶段? 8、如何在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提高我国的体育成绩的方法? 2001年真题(简答题20分) 1、叙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5分) 2、叙述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5分) 3、叙述马拉松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0分) 2002年真题(简答题2、3、4 任选2 题,共40分) 1、应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400米和800米跑的生理学特点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 2、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 3、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分析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疲劳的可能原因? 4、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2003年真题(简答题任选4 题,共40 分) 1、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的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2、具体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 3、叙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学因素? 4、叙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5、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2004年真题 一、简答题(5分*4题) 1 呼吸方式 2 激素作用 3 赛前状态 4 恢复手段 二、论述题(任选3题,共45分) 1、用短跑、举重运动、举例说明力量训练原则? 2、论述用生理指标指导训练方案制订? 3、大负荷训练的生理学依据? 4、从肌肉类型分析说明一名运动员可能同时在800 米到马拉松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2005年真题 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 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 3、疲劳产生的原因? 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5、生理学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6、判定恢复与过度疲劳的方法指标? 7、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生理学指标及原则? 8、公路自行车供能特点?

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运动生理学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是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一门科学。学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1)了解人体整体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实现这些功能的机制;(2)掌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应(运动反应)和适应(运动适应)变化及规律;(3)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为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研究对象:人体,确切说是在运动过程或长期系统体育锻炼影响下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 研究目的:为大众健身锻炼、学校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2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特点:迅速、短暂、局限。(2)体液调节: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3)自身调节: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活,但有意义。 3肌肉的收缩过程:(1)兴奋—收缩耦联:指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 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 过程。Ca2+是兴奋— 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媒介物) 。 (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3 )收缩肌肉的舒张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 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肌肉的收缩:由运动神经以冲动 形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 4肌肉的收缩的形式:(1)缩短 收缩(向心收缩):指肌肉收缩 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 ,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 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特点: 肌肉长度缩短,肌肉起止点靠近 ,骨杠杆发生位移,负荷移动方 向与肌肉用力方向一致,肌肉做 正功。(屈肘、高抬腿跑、挥臂 扣球);(2)拉长收缩(离心收 缩):指肌肉积极收缩所产生的 张力仍小于外力,肌肉被拉长的 一种收缩形式。特点:肌肉积极 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肌肉起止点 远离,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 与阻力方向相反,肌肉做负功。 (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 屈膝等)(3)等长收缩(静力收 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 外力。特点:肌肉积极收缩但长 度不变,骨杠杆未发生位移,肌 肉没有做外功。 5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张 力与速度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 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 大致呈反比关系:当后负荷增加 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 ,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 等长收缩;当后负荷为零时,张 力在理论上为零,肌肉收缩速度 达到最大。(2)长度与张力关系 :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 荷是前负荷。前负荷使肌肉收缩 前即处于被拉长状态,从而改变 肌肉收缩的处长度。逐渐增大肌 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 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当初长度 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 达到最大;此后,再继续增加肌 肉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 ,收缩效果亦减弱。 5快肌纤维(FT,或??型)肌浆网 较发达,反应速度快,收缩力教 大,无氧氧化酶活性高,无氧代 谢能力强,但易疲劳;慢肌纤维 (ST,或?型)线粒体数量多且 直径大,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 ,且肌红蛋白较多,甘油三酯含 量较高,有氧氧化酶活性高,有 氧氧化能力强,可持续长时间运 动。 6呼吸: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 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包括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 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 管之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 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 )内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 的气体交换。 7呼吸的形式:(1)腹式呼吸是 以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如支撑悬垂、倒立(2)胸式呼 吸是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 呼吸运动。如仰卧起坐、直角支 撑(3)混合式呼吸。 8肺通气功能的指标:(1)肺活 量:指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 的最大气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 最大能力,是最常用的测定肺通 气机能的指标之一。(2)时间肺 活量:指在最大吸气之后,尽力 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是一个评价 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 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 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

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运动生理学子(媒介物)。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收(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3)缩效果亦减弱。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一个 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收缩肌肉的舒张5快肌纤维(FT,或??型)肌浆网较发达,肌肉的缩短:中,或是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反应速度快,收缩力教大,影响下,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及机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无氧氧化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但易疲劳;肌肉的收缩:制,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们合理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慢肌纤维(ST,或?型)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地从事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进行体线粒体数量多且直径大,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且肌红蛋1肌肉的收缩的形式: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一门科学。学()缩短收4白较多,甘油三酯含量较高,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1)了解人指肌肉收缩所产有氧缩(向心收缩):氧化酶活性高,有氧氧化能力强,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体整体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正常肌肉可持续长时间运动。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实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6呼吸: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掌握在体肌肉长度缩一种收缩形式。特点:(现这些功能的机制;2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肌肉起止点靠近,骨杠杆发生短,(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位移,负荷移动方向与肌肉用力方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屈肘、高(运动适应)包括肺通向一致,肌肉做正功。应(运动反应)和适应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拉长收抬腿跑、挥臂扣球)(变化及规律;3)掌握体育锻炼的;(2肺换气指肌肉积极收缩(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缩(离心收缩):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形成和发展气体交换)。(2所产生的张力仍小于外力,为科学地肌肉被)气体运输:气体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在血液中的运输。(肌肉特点:3)内呼吸:指拉长的一种收缩形式。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肌肉起止导。7呼吸的形式:(1:研究对象人体,确切说是在运动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点远离,)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如跑与阻力方向相反,过程或长期系统体育锻炼影响下肌肉做负功。(支撑悬垂、倒立(2 )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屈膝胸式呼吸是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3为大众健身锻炼、:学校等)()等长收缩(静力收缩)研究目的运动。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提供科如仰卧起坐、特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直角支撑(3)混合式呼吸。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学指导。点:骨 8肺通气功能的指标:(1杠杆未发生位移,肌肉没有做外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机制:2)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是中枢神经系统功。神经调节1()大气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张力1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5)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与速度的关系是最常用的测定肺通气机能的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特点:迅速、指标之一。(体液调节2短暂、局限。():通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2)时间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之后,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呈反比关系: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生长、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发育、但收缩的动态指标,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等长收缩;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持久、缓慢、广泛。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3自身调节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降低、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器官、(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气道是否狭窄、2)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长度与张力关系: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3)肌肉收缩前就加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特点:生的适应性反应。前负荷等在肌肉上的负荷是前负荷。调节幅度于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的乘小、不灵活,但有意义。使肌肉收缩前即处于被拉长状态,积。反映一分钟通气的能力,逐渐兴奋—收)1(肌肉的收缩过程3:从而改变肌肉收缩的处长度。不仅是反映容量,而且也反映通气速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指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缩耦联度。(4当初长时产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最大通气量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是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度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是检查张力可)5(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再继续增加肌肉此后,达到最大;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Ca2+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技术动作的配合:通常非周期性的解离曲线可分为三段:(1)氧解离曲线上段: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时相,应以人曲线平坦,此阶段氧分鲜空气量。评价呼吸效率。 压较高。意义:指每分通气量和每为机体摄取足够的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9氧通气当量:氧气提供较大的安全系数。(2)氧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VE/VO2分吸氧量的比值()。是评如两臂前解离曲线中段:曲线较陡,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此阶段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氧分压稍有降低,血氧饱和度便会24体或反弓动

上海体育学院历年试题(上)

体育专业—上海体育学院历年试题 《教育学》 一、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计划 3、班级上课制 4、修养 5、美学 二、填充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教育是___________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教育主要指______________教育。 2、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美国教育家___________所创立,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______________。 3、刘少奇同志倡导的两种制度是指__________教育制度和____________教育制度。 4、教师备课要写出三种计划,即___________计划、____________ 计划和__________计划。 5、在教学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6、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育的职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8、“不悲不启,不俳不发”出自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的言论。 9、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_ 活动和_________活动。 三、是非题(10分) 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年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3、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4、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6、德育的全称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7、马卡连可的“平行教育”原则强调了集体教育的作用。 8、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和上课。 10、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不必分析,每题16分) 1、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认识水平要注意那些方面 2、什么是陶冶?陶冶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五、问答题(共34分) 1、什么是非智力活动?它与智力活动有何必然联系?请联系教学实例加以具体说明。(16分) 2、根据我国实际,参照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你认为我国的学术教育制度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18分) 六、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学计划 2、义务教育 3、非智力活动 4、班主任) 5、陶冶 七、填充题(每1 空格1 分,共20分)

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题库

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 一填空选择 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 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 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 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 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 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 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 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 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 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 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 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17 红细胞比容是指? 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 19 肌紧张属于?反射 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 二是非题 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 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 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 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 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 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 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 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 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2015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

2015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教育 2.教育制度 3.学科课程 4.教育三要素 二、辨析题(1*15’=15分) 5、不仅人类社会存在教育活动,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 三、论述题(第6题15分,第 7题25分,共计40分) 6.试述学生和教师在教育中分别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7.一个名为“sky”的网友在微博里讲述,在哈尔滨市某小学上二年级的女儿多多,体重有40斤,竟然背着一个十多斤重的书包。仅按周一的课表带书,就有一大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课本四样,数学、语文交流评价,写字书、字典、卷子袋五样。此外还有记事本、听写本、日记本、错题本、生字本、方格本、汉子本等七样本子。满满一书包,拿出来足足堆满一桌子。 请运用教育学有关知识分析造成我国中小学生过重学业压力的原因,并提出减轻学生过重学业压力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手于2009年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通知},校园足球的工程由此拉开序幕,校园足球活动旨在增强青少年体质、普及和推广足球运动,发现和培养足球人才,2010年,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薛立表示,作为集体项目,足球运动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教育功能,2014年,教育部部长袁世仁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鼓励机制,足球将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问题:请运用教育学理论对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进行分析。

《体育运动概论》部分 一、简答题。(5*10’=50分) 9.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0.科技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1.世界范围普及程度是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的重要标准【奥林匹克宪章】所规定的男子、女子运动项目进入夏季奥运会的基本标准分别是什么? 12.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包括那几个方面? 13.学校体育评价的发展性体现在哪几方面? 二、论述题。(2*25=50分) 14.论述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 15.当前国际大众体育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运动生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6.运动单位 17.呼吸商 18.身体素质 19.无氧阈 二.简答题(4*10=40分) 20.什么是氧离曲线,氧离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21.什么是最大摄氧量,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22.马拉松项目的生理学基础。 23.什么是运动性疲劳?促进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措施有哪些? 三.论述题。(2*20=40分) 24.请问优秀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有何特点?宜采用哪些生理学指标来评价其训练程度? 25.请问如何用多种生理学指标来评价运动训练中的运动疲劳?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题库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题库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4.简述运动中影响爆发力的大小的因素。 5.用“离子学说”解释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 6.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7.试述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8.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导的。 9.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10.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11.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12.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13.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4.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5.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6.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17.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18.何谓内环境,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及意义。 19.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20.试述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21.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22.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23.试述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24.试述运动对血凝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25.如何应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26.简述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27.简述瓣膜的功能。 28.同骨骼肌相比,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是什么? 29.哪几种体液能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调节?并简述之。 30.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心输出量的? 31.用心脏作功量来评价心脏的泵功能有何重要意义? 32.心力贮备在反映心脏机能上有何生理意义? 33.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其生理机能间有何联系? 34.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动脉血压的? 35.肌肉运动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哪些主要的功能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引起的? 36.以减压反射为例,说明心血管活动神经调节的生理过程。 37.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38.何谓窦性心动徐缓?它是如何产生的? 39.有训练的人和一般人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有何不同? 40.测定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 41.在呼吸过程中,呼吸是如何对人体的酸平衡进行调节的? 42.简述气体交换的原理。 43.简述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的过程。 44.简述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过程。 45.简述正常节律性呼吸产生机制的假说。 46.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对机体有什么影响? 47.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48.简述PCO2、H+和PO2三个因素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49. 呼吸是由哪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0.呼吸型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型式? 51.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5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慢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气)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

上海体育学院考研《运动生理学》经典讲义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本文档一共87页,只要您好好复习,一定能考过,希望您能吸取本文档的精华,祝您考试顺利)

运动生理学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 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 (1)“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它的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3)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 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K+ 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是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 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3)肌质网对Ca2+ 再回收 肌质网膜上存在的Ca2+—Mg2+依赖式ATP酶(钙泵),当肌浆中的Ca2+ 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Ca2+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Ca2+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4.简述运动中影响爆发力的大小的因素。 (1)质量或体重: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爆发力越大。 (2)加速度: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越大,爆发力越大。但在运动中整个人体或人体某个部位的加速度大小是由肌肉力量决定的,所以肌肉力量越大,爆发力越大。 (3)运动距离: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运动距离越大,爆发力越大。运动的距离取决于运动员的肌肉、骨骼长度以及动作结构。以同样速度完成相同的动作时,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由于肌肉、骨骼较长,爆发力较身材较矮小的运动员大。 (4)运动时间: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运动时间越短,爆发力越大。实际上做功的时间和肌力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克服相同的负荷,肌肉力量越大,收缩速度越快。

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绪论:麦蒂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二、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三、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四、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一章骨骼肌的机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 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 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第五节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 (一)等张(向心)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 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等张训练不利于发展整个关节范围内任何一个角度的肌肉力量。 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二)等长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第六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第二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1.血细胞与血浆 在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它在全血中所做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男:40%——50% 女:37%——48%)、 二、内环境 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与人体直接生活的自然环境——外环境相比,内环境存在着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气体分压、温度等等,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细胞只有在正常的内环境中才能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运动生理学博士真题-上海体育学院

上体2013-2005年博士真题 1,乳酸阈定义,应用 2,最大摄氧量,影响因素 3,姿势反射,种类及实践应用 4,运动对皮质和髓质影响 5,运动强度的生理学指标,如何确定中小强度运动?长期运动对人体的影响6,Aerobic Edurance 和 Aerobic Power 概念,训练手段和评价指标的区别 05年运动生理学考博试题 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 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 3、疲劳产生的原因。 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5、运动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6、判定过度疲劳的指标。 06年生理学考博试题 一、10个名词解释 呼吸、运动处方、运动性疲劳、内环境、稳定状态、中枢延搁、进入工作状态、自由基、三联管、单收缩、心动周期。 二、论述 1、后负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特异性传导系统与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的作用 特异性传导系统的功能:引起特定感觉。 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的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引起不特定感觉。 3、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训练方法与原则。 4、肌肉类型 5、疲劳的判断与恢复 6、中长距离跑人体呼吸系统和能量供应的特点。 07年生理学试题部分内容 1、简答题 5分X4 共20分 2、选择题 2分 X10 共20分 比较简单,请注意下上体那本生理学的那些细节,或者容易出选择题的内容。 3、论述题 20分X3 共60分 1)短游200M的身体机能特征 2)林加尔德现象、瓦尔瓦萨现象 在进行静力性工作时,呼吸和循环机能变化没有运动后明显,这种生理反应称为“林加尔德”现象。 体操练习中静力性工作产生憋气,血压随动作的进行和恢复出现特殊变化的规律。其特征表现为: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再上升,而后恢复到动作前水平;血液量也呈现先少、后多,再恢复常量。称这种变化为瓦尔沙瓦现象。3)心率/血压在运动训练学中的作用或者是心率/血压在运动中的作用 4) 无氧耐力

首都运动生理学历年考研真题 (1)

首都体育学院历届《运动生理学》真题 运动生理学 2003年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运动生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 1.起源于大脑皮质经内囊和延髓锥体交叉下行到达脊髓的传导束 称为(锥体系) 2.神经类型是根据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下列 那些是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特征(强度均衡性灵活性) 3.基础体温是指什么时间的体温(清晨2—6时) 4.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不超过150mmhg,舒张压在正 常范围) 5.不同距离跑时心输出量最高的是(长跑) 6.训练使体制增强的生理本质是积极的适应过程,当训练终止后, 适应会(逐渐消失) 7.一般人进行耐力训练时,其运动强度应达到最高心率百分比的 (60%--70%) 8.反映肌肉中磷酸肌酸含量的间接指标是(尿肌酐) 9.发展速度素质的最佳时期是(7—14岁) 10.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前或训练前产生的何种反射(自然条 件发射) 11.前庭反映是指(躯体性和植物性功能改变) 12.幼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可导致(呆小症) 13.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0%--60%) 14.影响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Po2) 15.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肌纤维直径粗,肌 浆网发达) 二,填空 16.将条件反射建立以后,若反复使用条件刺激,不给非条件刺激 的强化,则反射活动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 17.学会运动技能以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兴奋和抑制都有着一 定的顺序和严格的时间间隔的交替发生,形成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动力定型) 18.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定量负荷工作时的反映特点是(动员快) (反映小)(恢复快) 19.兴奋和抑制过程同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相互加强的现 象叫做(同时诱导) 20.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有(负荷大小)(速度快慢)(训练次 数)(年龄)(性别) 21.“极点”出现的迟早和反映强弱以及消失的快慢等,与(运动 强度)(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赛前状态)(?) 22.肌肉活动时直接供能物质是(A TP)最终供能物质是(糖)和 (脂肪,补充形式的能量物质是(CP 三,名词 23.积极性休息 24.神经—体液调节25.心力储备 26.腹式呼吸 27.生理排泄四.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