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安全与高效,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工作前的准备、处理过程的操作、设备维护与保养、应急处理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

一、工作前的准备:1.1 环境检查在进行污水处理前,必须对处理区域进行环境检查。

检查包括确保处理区域通风良好、无泄漏、无异味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1.2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根据具体情况,还需佩戴防护面具、防护靴等。

1.3 设备检查在开始处理污水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

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

二、处理过程的操作:2.1 污水进料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进料方式和流量进行操作。

在进料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进料流速,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设备堵塞或处理效果不佳。

2.2 混合搅拌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混合搅拌。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搅拌力度,避免过度搅拌或不充分搅拌。

2.3 沉淀分离在沉淀分离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控制沉淀时间和沉淀池的进出水流量。

同时,还需定期清理沉淀池,避免淤积影响处理效果。

三、设备维护与保养:3.1 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应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包括管道、泵站、搅拌机等。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2 清洗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清洗方法和周期进行清洗,避免设备堵塞或损坏。

3.3 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水处理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操作人员应关注新技术和设备,及时更新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四、应急处理:4.1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情况的重要措施。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并在发生事故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为确保污水处理操作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二、设备及工具要求1. 污水处理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与检修。

2. 操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等,并定期更换和清洗。

3. 操作人员应掌握使用相关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操作流程1. 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应以安全为前提,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开始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对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各部分设备正常运行。

3. 操作人员应按照处理工艺流程操作,确保各个处理环节的顺序和时序。

4.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5. 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做好记录。

四、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操作区域的安全。

2.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理措施,能够在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及时处理。

3.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知识更新。

五、清洁与维护1.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操作人员应定期更换设备和工具的易损件,防止因磨损造成设备故障。

六、责任与监督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和有效。

2. 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规程的执行和操作的质量。

3. 对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附则1. 本操作规程应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相适应,定期进行更新与修订。

2. 本操作规程的具体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以上是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能对污水处理操作的安全和可靠性有所帮助。

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系统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设施,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应急处理和安全防护等方面。

一、设备操作1.1 操作前的准备1.2 设备开启与关闭1.3 操作注意事项二、维护保养2.1 定期巡检与维护2.2 设备清洁与消毒2.3 零部件更换与维修三、应急处理3.1 污水泄漏应急处置3.2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3.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四、安全防护4.1 个人防护措施4.2 设备安全标识与警示4.3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正文内容:一、设备操作1.1 操作前的准备在操作污水处理系统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认相关阀门和开关的位置,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等。

同时,要熟悉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1.2 设备开启与关闭在开启污水处理系统之前,应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逐个开启各个设备。

在关闭系统时,应按照像反的顺序逐个关闭各个设备。

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要注意设备之间的相互关联,确保操作的顺序正确,防止设备损坏或者事故发生。

1.3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污水处理系统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设置;- 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禁止在操作过程中随意触碰设备或者拆卸零部件。

二、维护保养2.1 定期巡检与维护定期巡检和维护是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水、异响等异常情况,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是否正常等。

同时,要及时记录巡检结果和维护情况,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2.2 设备清洁与消毒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是保证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清洗设备,去除污垢和沉积物,防止设备阻塞和性能下降。

在清洗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前言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的安全、高效、健康的进行而制定的规程。

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危害因素,保障污水处理的环境质量和处理效果。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种污水处理过程,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市政污水等。

三、污水处理操作规程3.1 污水调节池操作规程3.1.1 污水处理前准备工作1.检查调节池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对设备进行维护;2.检查设备周围安全情况,并采取措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3.根据调节池进水口水流速度,调整进水流量,保证调节池运行稳定有效。

3.1.2 污水进水处理规程1.检查污水进水口管道是否正常运行,并对管道进行清理;2.将污水缓慢地顺着进水口倒入调节池,保证进水量平稳。

3.1.3 污水加药处理规程1.根据污水处理要求和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2.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计算药剂投加量;3.将药剂按照要求投入调节池中,定期检查药剂投加情况。

3.1.4 污水曝气处理规程1.启动曝气设备,调整进气量和气泡大小;2.定期检查曝气设备运行情况。

3.1.5 污水放水处理规程1.监测水质情况,判断调节池出水是否符合要求;2.根据出水要求,调整放水管道流速、出水量等参数;3.定期清理放水管道。

3.2 污泥处理规程3.2.1 污泥收集和输送规程1.在处理污泥前,清理污泥输送系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2.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装置,定期清理污泥输送管道。

3.2.2 污泥处理规程1.根据污泥处理要求和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2.按照处理要求,控制处理时间、温度、PH值等参数;3.定期检查处理装置运行状况。

3.3 污水后处理规程3.3.1 污水后处理工艺选择根据处理要求和出水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污水后处理工艺。

3.3.2 污水后处理操作规程1.检查污水后处理设备运行情况;2.根据要求调整处理设备参数;3.定期检查是否需要更换处理设备。

四、注意事项1.在操作污水处理设备时,必须佩戴专业防护装备,保证人员安全。

污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一、上班前准备5.1.1检查各配电箱电源开关,确保各设备电源正常开启。

5.1.2检查每台机械设备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如有故障,及时修理或切换至备用设备。

5.1.3检查每台机械设备润滑油是否足够,如不够要及时添加。

5.1.4粗格栅机保持自动运行。

5.1.5检查细筛机是否阻塞,若阻塞,需要开启反冲洗泵,必要时人工清洗。

注意:检修设备时要关电挂牌,并两人以上作业,一人看护一人作业。

二、标准作业流程2.1前处理系统的启动5.2.1启动鼓风机:检查鼓风机的出口阀门是否已经开启;将电控箱上鼓风机电源拨至“自动”,以后依PLC程序或时间继电器的设置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切换注:鼓风机变频频率须控制在30-50Hz(低于30Hz影响电机散热效果),若变频器调至最低频率30Hz,还有节能空间,则再结合间歇曝气(如曝气2H停止1H),无论采用何种节能方式,需确保曝气池中溶解氧含量(DO)维持在2-4mg/L。

若鼓风机未安装变频器,则直接采间歇曝气方式节能,方法同上。

5.2.2启动加药泵:检查各药桶是否有药,输药管阀门是否已经打开。

将加药泵开启投入使用。

依污水水质将PAC、PAM加药泵调整在适合的范围内。

5.2.3启动水泵:原水池、调节池、酸化池均应设计液位计来控制水泵的启动与停止。

5.2.4启动细筛机:检查细筛机进水管和冲洗管阀门是否打开,将控制电箱上的开关打为“自动”。

设置好相关运行参数,一般设置为:每运行30~60分钟,冲洗筛网1分钟,冲洗压力为2.5~3kg/cm2。

5.2.5启动浮除机:(1)启动浮除机进水泵,将溶气罐的进气阀门打开,使进气流量达到标准范围,再调节溶气罐压力为适当值,如达不到,调节溶气罐出水阀门。

(2)调整溢流堰的高度。

液位太高,则使刮出的浮渣中含有大量的水,液位太低则起不到刮泥的作用。

(3)调整溶气罐出水阀门,使溶气水呈白色乳化状,而不能呈大气泡状。

(4)将刮泥机拨至“自动”,并调整好适当的运行时间。

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净化城市污水,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然而,由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特殊性质,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1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 及时清理设备的滤网和过滤器,防止堵塞和积聚。

1.2 避免设备故障:- 遵循设备的操作手册,正确操作设备,避免错误使用导致故障。

- 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时的润滑充足。

1.3 处理设备故障:- 在设备故障发生时,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 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或修理设备,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坏。

二、化学品使用安全操作规程:2.1 严格遵守化学品的使用说明:- 在使用化学品前,仔细阅读并理解化学品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安全操作要求。

- 遵循化学品的正确配比和使用方法,避免使用过量或不当的化学品。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在接触化学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 当使用有毒化学品时,必须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确保自身安全。

2.3 储存和处理化学品:- 将化学品储存在防火、防爆、通风良好的储存室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 处理废弃的化学品时,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三、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3.1 接受专业培训:-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污水处理系统操作培训,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 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3.2 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避免疏忽和错误操作。

3.3 紧急情况处理:-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高效运行和达到标准排放要求,制定和遵守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预处理阶段1.1 污水进水口检查:- 检查进水口的阀门和管道是否正常运行,确保进水流量稳定。

- 检查进水口附近是否有异物或者阻塞物,及时清理。

1.2 污水初沉池操作:- 确保初沉池内沉淀物的定期清理,避免淤积影响处理效果。

- 监测初沉池内的污泥浓度,及时调整泵的运行时间和频率。

1.3 污水格栅操作:- 定期清理污水格栅上的固体废物,避免阻塞和影响进水质量。

- 检查格栅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二、生化处理阶段2.1 曝气池操作:- 检查曝气池内的曝气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 监测曝气池内的溶解氧浓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气时间和曝气量。

2.2 活性污泥池操作:- 定期检查活性污泥池内的污泥浓度和活性,及时调整曝气时间和投加药剂。

- 监测活性污泥池内的温度和pH值,确保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

2.3 污泥浓缩操作:- 确保污泥浓缩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清理设备内的污泥。

- 监测污泥浓缩后的干固含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三、二次沉淀阶段3.1 二次沉淀池操作:- 定期清理二次沉淀池内的沉淀物,避免淤积和阻塞。

- 监测二次沉淀池内的悬浮物浓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泵的运行时间和频率。

3.2 滤池操作:- 定期清洗滤池,避免滤料阻塞。

- 监测滤池出水的浊度,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3.3 水质监测:- 定期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 监测项目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等指标。

四、污泥处理阶段4.1 污泥脱水操作:- 确保污泥脱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清理设备内的污泥。

- 监测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2 污泥干化操作:- 检查污泥干化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污水处理设备操作规程(三篇)

污水处理设备操作规程(三篇)

污水处理设备操作规程一、总则为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到环保要求,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人员1.操作人员要具有相关技术培训和操作证书,熟悉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

2.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指挥,严禁擅自进行操作。

3.操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操作状态,不得饮酒和吸烟。

三、安全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紧急停机措施。

2.操作人员在操作前需检查各种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待设备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操作。

3.设备开机前要保证设备四周无杂物,防止卡住运转部件。

4.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四、操作程序1.设备准备(1)检查设备的电源、供水、供气等是否正常,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清除设备四周的杂物,确保操作安全。

(3)检查设备的润滑油和冷却液的余量,若不足应及时添加。

2.操作设备(1)启动设备前,确认设备各开关按钮处于关闭状态。

(2)按照操作要求将设备分别启动,并逐一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3)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指示,并做好记录。

(4)设备停止运行或清洗时,应按照相应程序进行。

3.设备停机(1)停机前应先停止进水、进油等管线的提供。

(2)按照程序逐项关闭设备,并分别断开电源。

(3)设备停机后进行设备的清洗和维护。

五、设备维护1.设备运行中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的润滑油、冷却液等液体应定期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设备的运转部件如发现异常磨损或其他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4.设备停止运行时,要进行设备的清洗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卫生和整洁。

六、设备检修1.设备定期进行大修,清洗和更换易损件。

2.设备检修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做好设备的记录和维修报告。

七、环保要求1.设备运行中,要确保污水的排放达到环保标准,严禁超标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运行操作规程
一、总则
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工艺单元操作规程等相关内容,不仅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水处理运行操作人员,也适用于管理、技术和维护检修人员。

二、职责
1、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人员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不得使设备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企业相关规定和本规程,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要求。

3、做好运行工作记录和水质检测报表,接受企业主管和相关部门的检查。

三、管理范围
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起,至污水流经污水处理站的各个单元的全部构筑物、设备、仪表、控制系统等。

四、工艺过程和功能原理
工艺:采用物化(物理和化学)和生化相结合,以生化工艺为主导的工艺流程。

经过分离、调节、生化、沉淀等工艺单元,对无机污染物加以固液分离,并使有机污染物转换成CO2、H2O和剩余污泥,使污水得到净化。

五、安全操作规程
1、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合格后方可上岗。

2、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
技术指标。

3、运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4、运行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并应做到数据准确无误。

5、运行操作人员若发现系统运行不正常,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6、运行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7、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8、严禁非操作人员启闭机电设备。

9、运行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10、启动设备前应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11、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12、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13、经常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14、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六、工艺单元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班前工作:
a、认真进行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b、在控制室对运行各单元情况进行核对,特别查清运行不正常单元;
c、结合班中巡检要求,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一次系统检查,检查运转设备润滑油状况。

特别注意水泵、风机润滑油位,严禁少油、无油运转,避免设备事故。

2、各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及开关顺序
a、电控系统
每次上班前要先检查各设备按钮是否设置在手动状态,若不是则要先调置在手动状态,然后开启电控箱上的总开关,再将各个设备的电源按钮调置自动状态,待各个设备正常运行5min后方可离开。

如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刻断开配电柜上的电源总开关。

待问题解除后再闭合开关。

电控箱有工况故障显示时,故障应在8—24h内排除,防止无备泵连续运行情况的发生,以杜绝运行事故。

除专业电工以外,其他人员在开启电控柜时务必先切断电控柜总电源,如因特殊原因必须在总电源开启的状态下检查电路,则在电控柜打开后,不得手动触摸内部构件。

b、机械格栅
机械格栅的开启要根据栅前浮渣量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栅渣除完后应立刻关停格栅,每间隔3日,应清理一次栅渣,防止栅渣堵塞格栅,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运行。

人工清理栅渣时应关闭格栅,以防危险发生。

为此本工程的机械格栅采
用手动控制,同时要求值班人员注意观察栅前浮渣量。

c、污水提升泵
污水提升泵主要是将调节池中的污水提升至水解酸化池中然后进行生化处理。

对污水提升泵运行要求如下:
1.罗茨风机运行20分钟后污水提升泵自动开启进水1小时自动关闭根据进水水量调节潜水泵的开停时间。

2.水泵启动后应至少守机5分钟检查设备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振动、声音或出水情况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绝不允许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设备,正常运行期间每隔20分钟巡检一次,如果发现流量计示数低于平均值应立即关停,待蓄水一段时间后再开启。

3.污水提升泵为一用一备,阀门调控,连续运行平均每间隔4小时转换另一台泵使用,转换时顺序操作:关闭当前泵电源→关闭其阀门,然后开启另一台泵阀门→开启电源(注意顺序)。

d、潜水搅拌机
潜水搅拌机的运行要求如下:
1. 潜水搅拌机应按时开启和关闭,单机开机时间不宜过长,具体停启时间与曝气时间同步,通过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通常操作人员按时对设备排查检修故障并进行维护即可。

2. 潜水搅拌机开启后运行管理人员应先确认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应立即手动关闭搅拌机,并依据现场状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故障排除对策。

e、污泥泵(自吸泵)
1.根据污泥产量及贮泥时间及时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时间为2-4小时,本项目为医疗废水,污泥量较少,平均排泥时间定为4小时。

2.运行过程中应注意污泥泵的响声,振动情况。

3.污泥泵的正确操作为,打开一个排泥管的阀门→开启污泥泵电源(3-5分钟内才会自动上水)→每个排泥管排泥3分钟后转换另外一个排泥管。

转换排泥管的方法:将开启的阀门关一半→把另外一个排泥管阀门开一半→前一个阀门完全关闭→后一个阀门完全打开。

f、螺杆泵
1.污泥打入污泥浓缩池后,一部分回流至前端水解酸化池,剩余部分污泥通过螺杆泵抽送至板框压滤机,经过压滤后泥饼外排。

系统运行时应控制好回流污泥与净排污泥的比例。

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污泥浓缩池泥面高度确定。

2.按运行方案开停污回泵,并注意污回泵的响声,振动情况。

g、二氧化氯发生器
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内药剂应提前配置、及时补充,药剂向池内输送应与进水时间同步。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操作步骤如下:
1.氯酸钠溶液配制为质量浓度为30%的溶液,盐酸直接用桶装工业盐酸。

2.装加氯酸钠溶液顺序:打开自来水进水阀门→关闭盐酸吸药口阀门→将氯酸钠进药软管放入氯酸钠溶液中进药。

装加盐酸顺序:打开自来水进水阀门→关闭氯酸钠吸药口阀门→将盐酸进药软管放入盐酸溶液中进药,进药完毕后将两个吸药口阀门全部关闭。

3.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时保持进水自来水阀门打开,进药流量计调置在4-6之间,二氧化氯发生器停止运行前将流量计示数调为0,二氧化氯发生器停止运行30分钟后再关闭自来水进水阀门。

3、各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七、主要或关键设备操作要点
1、泵类设备
严禁空泵运转和超载,正常运转温度应不大于65℃,防止设备事故。

2、三叶罗茨风机
a、风机属于高速运转部件,开机前必须检查润滑油位置,油位应处于红点
以上。

b、风机启动方式是保证运行安全的关键。

特别注意:启动和停止均应在空载的条件下。

c、风机正常运行后,轴承部位温度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一般应为≤50~60℃。

关停风机则应按反向程序进行,即先缓慢打开放空阀,再关停风机。


按要求,突然关机可能造成池水倒灌至风机内,造成风机损坏。

d、两台风机应该交替使用。

八、班后
1、下班前应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2、对水、气、电等各种管线阀门进行检查,并应处于良好的工况状态;
3、做好交接班记录,认真交接班,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应交接清楚。

九、设备事故的处理
1、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记录值班记录表内。

2、由于电气原因引起停机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不得自行修理电气设备,并记入值班记录表内。

3、发现电动机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记入值班记录表内。

4、格栅有异物阻塞时,应及时清除,并且清污时间及清污量记入值班记录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