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全站仪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全站仪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和测量步骤。
3、学会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
4、能够处理全站仪测量数据,并进行精度分析。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全站仪型号为_____,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测角精度:_____。
2、测距精度:±(_____ +______×D)mm,其中 D 为测量距离,单位为千米。
3、望远镜放大倍数:_____。
此外,还配备了三脚架、棱镜、对中杆等辅助设备。
三、实验原理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它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距离和高差,并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计算出测点的坐标和高程。
全站仪的测角原理是采用编码度盘或光栅度盘,通过光电扫描测量角度。
测距原理则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发射与接收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在进行坐标测量时,需要先设置测站坐标和后视点坐标,然后通过测量目标点与测站之间的角度和距离,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
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置将三脚架打开,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并将全站仪安置在三脚架上,拧紧中心连接螺旋。
通过光学对中器对中地面点,调整三脚架的腿长,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再次精确对中,并调整管水准器使全站仪处于水平状态。
2、开机设置打开全站仪电源,进入主菜单。
设置测量模式,如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等。
设置测量单位、精度、温度和气压等参数。
3、角度测量选择水平角测量模式,盘左照准第一个目标点,设置零方向,然后顺时针依次照准其他目标点,读取水平角读数。
盘右照准同样的目标点,读取水平角读数。
计算水平角平均值,检查测量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距离测量在距离测量模式下,安装棱镜,照准棱镜中心,测量距离。
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5、坐标测量设置测站坐标和后视点坐标,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
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定向。
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的实验报告

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的实验报告1. 引言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上的点在三维空间中位置和坐标的仪器。
它主要由望远镜、测距仪、自动水平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全站仪具备高精度、高效率和方便携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和测绘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实验设备•1台全站仪•三脚架•杆•测量点3. 实验步骤步骤一:全站仪的架设将三脚架放置在需要进行测量的点上,调整脚架使其稳定平衡。
然后将全站仪放在三脚架上,通过调节全站仪的三脚螺旋使其与地面水平。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站仪的稳定性和测量的准确性。
步骤二:测量基准点选取一个基准点作为参考点进行测量,可以是地面上突出的物体或者已经确定坐标的点。
在全站仪上设置基准点的坐标,并记录下来供后续测量使用。
步骤三:测量其他点的水平方向角通过望远镜观测测量点,并将其视线对准。
然后通过全站仪上的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出点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四:测量其他点的垂直方向角利用全站仪上的自动水平器,使仪器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然后通过望远镜观测测量点,在垂直方向上调整望远镜的位置,使其与水平线垂直。
利用全站仪上的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出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五:测量距离利用全站仪上的测距仪,在全站仪和目标点之间进行测量距离。
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有电子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两种类型。
根据具体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步骤六:计算坐标和距离根据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结合基准点的坐标,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其他点的空间坐标。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实验,并得到了测量的结果。
根据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其他点的空间坐标。
这些数据对于建筑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测量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仪器的精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精度的全站仪,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操作。
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篇一: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1.实验时间:指导老师:分组号及成员:实验地点:2.实验目的:3.实验仪器及工具:4.实验任务及要求:5.实验步骤:6.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全站仪测量记录表组别:仪器号码:年月日7.实验结果分析:8.实验总结:教师评价:篇二:全站仪操作与认识实验《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实验指导书孟祥来编适用专业:地理信息与遥感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年月实验—全站仪的认识及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熟悉各操作键的名称及其功能,并熟悉使用方法。
(2)掌握全站仪的安置方法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组织(1)性质:基础性实验。
(2)时数:课内1学时,课外1学时。
(3)组织:4人1组。
三、实验设备(1)每组5??级全站仪1套(含脚架1个、目标杆1根,棱镜与觇牌1套),记录本自带。
(2)自备:铅笔。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全站仪的构造(1)通过教师讲解和全站仪使用说明书,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全站仪键盘上各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显示符号的含义并熟悉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模式间的切换。
图1-1全站仪及棱镜2.全站仪测量(1)在小键盘上选择角度测量模式键,切换到角度测量模式,读出水平角、竖直角。
(2)在小键盘上选择距离测量模式键,切换到距离测量模式,读出斜距、平距、高差。
(3)在小键盘上选择坐标测量模式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设置测站点坐标、定向,测量未知点坐标。
五、注意事项(1)全站仪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
(2)仪器对中完成后,应检查连接螺旋是否使仪器与脚架牢固连接,以防仪器摔落。
(3)在阳光下使用全站仪测量时,一定要撑伞遮掩仪器,严禁用望远镜正对阳光。
(4)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应立即结束操作,更换电池。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三认识全站仪实验时间:2016年11月21日星期一实验地点:校庆广场实验目的:(1)认识并且熟习全站仪的应用步骤;(2)了解全站仪的零部件和构造:a.手柄,b.粗瞄准镜,c.物镜,d.水平制动螺旋,e.水平微动螺旋,f.整平脚螺旋,g.基座固定钮,h.显示屏,i.键盘,j.光学对中器,k.望远镜把手,l.目镜调焦螺旋,m.仪器中心标志,n.目镜,o.数据通信接口,p.底板,q.圆水准校正螺旋,r.圆水准器,s.键盘,t.管水准器,u.垂直微动螺旋,v.垂直制动螺旋,w.望远镜调焦螺旋,x.电池NB-3D,y.电池锁紧杆;(3)全站仪的基本测量:角度测量(水平角设置,竖直角显示变换,角度单位变换,自动改正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指标差,竖轴倾斜的自动补偿)、距离测量(全站仪具有光电测距仪的测距系统,除了能测量仪器至反射棱镜的距离外,还可以根据全站仪的类型、反射棱镜的数目和气象条件,改变其最大测距,以满足不同的测量目的和作业要求,测距模式的变换,可以设置测距精度,各种改正功能,斜距归算功能);(4)坐标测量和放样(设站,坐标测量和放样)。
实验步骤:做闭合导线测量;(1)选址(场地面积足够大,有至少两个已知点,地面最好比较平坦、坚硬);(2)找点(找至少四个点并且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少于30米闭合,其中一个已知点作为其中的一个点);(3)架好仪器并且整平;(4)测点。
实验总结:认识了全站仪的结构与部件,学会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全站仪的使用需要团队之间的合作,通过这次试验促进了我们之间的默契,加强了团结意识,加深了团队精神。
实验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失败与挫折,但是通过我们的合作与请教老师,我们解决了全部的问题,增长了知识与技能。
总之,这次试验我受益匪浅。
实验二-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二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一、目的1. 了解全站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以及全站仪内设的各种测量程序的应用及测距参数的设置。
2. 掌握用全站仪测量导线水平角和水平距离、高差、坐标的方法。
二、任务1. 测量直线间的距离、水平角及目标点的坐标数据。
三、仪器工具全站仪一套。
四、操作步骤1、选定三边形组成闭合导线并编号;2、仪器开箱后,仔细观察并记清仪器在箱中的位置,取出仪器并连接在三脚架上,旋紧中心连接螺旋,及关好仪器箱。
3、认识全站仪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4、全站仪的对中、整平。
5、测距参数的设置:测距类型、使用的棱镜及对应的常数、气象改正数6、将全站仪安置在其中一个导线点上(按A-B-C顺序放),在相邻的另外两个导线点上安置反光镜。
6、接通电源进行仪器自检(显示功能和电压),并配置各项常数。
7. 在A点上安置仪器后输入测站点坐标数据,量仪器高,瞄准后视点,并输入后视点坐标和镜高,再瞄准目标B,按测角度健,把水平读数设为0°00′00″,按测距健,记录距离;按坐标健,记录B点坐标,顺时针转照准部,瞄准目标C,记录水平角度读数,按测距健,记录距离;按坐标健,记录C点坐标。
五、注意事项1、使用各螺旋时,用力应轻而均匀。
2、全站仪从箱中取出后,应立即用中心连接螺旋连接在脚架上,并做到连接牢固。
3、各项练习均要认真仔细完成,并能熟练操作。
4、认真观看仪器外形,了解操作板面上各按键在测距和测角中的作用。
5、不得随意操作仪器或改变仪器参数,以免因误操作而发生错误。
6、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或其它强光物体,不能用手摸仪器或反光镜镜面。
7、不得带电搬移仪器,远距离或困难地区应装箱搬移,并及时带走其它工具。
六、上交资料每组上交现场记录表和每人上交实验报告一份。
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

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操作,熟悉全站仪在测量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设备实验所使用的全站仪为市面上广泛使用的智能全站仪,具有自动目标识别和测量功能。
设备包含全站仪主体、三脚架、反射棱镜、测距仪、储存卡等组成部分。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全站仪的基本结构认知:了解全站仪的各部分名称和功能,如望远镜、水平仪、操作面板、显示屏等。
2、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步骤,进行全站仪的开机、关机、瞄准、测量等基本操作。
3、实验场地准备:选择一处室外实验场地,选取合适的测量点,并设置反射棱镜。
4、测量实验:利用全站仪进行实际测量,包括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等。
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5、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实验结果,对比理论值,评估测量精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绘制相应的图形。
2、结果分析:对比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分析测量误差,评估测量精度。
了解全站仪测量的误差来源,如大气折射、仪器精度误差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了全站仪的测量操作。
我们也认识到测量误差的存在和影响,了解了提高测量精度的途径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全站仪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次实验让我们对全站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今后从事测量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今后我们应继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和专业知识。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1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全站仪的构造。
2.熟悉全站仪的操作界面及作用。
3.掌握全站仪的基本功能及其使用。
二、仪器和工具全站仪1台,对中杆1把,棱镜1组,盒尺。
三、方法与步骤(一)全站仪的认识全站仪由照准部、基座、水平度盘等部分组成,采用光栅度盘,读数方式为电子显示。
有功能操作键及电源,还配有数据通信接口。
(二)全站仪的使用(以科力达全站仪为例进行介绍)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O作为测站,另外两点A、B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O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
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
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
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
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1)进入角度测量模式。
(2)安置全站仪于已知点O,以左前方A点、右前方B点为瞄准目标完成水平角观测一个测回(置A点起始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要求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大于±24″。
(3)换人观测另一个测回,要求配置水平度盘起始方向读数为180/n等。
3.距离测量和初算高差测定(1)进入距离模式,将数据显示顺序定为“平距(H)”或“高差(V);(2)进入距离参数设置界面,输入当时的温度及气压以得到正确的大气改正数PPM,输入棱镜常数改正值PC,测距模式定为“N次精测”、测量次数定为“2”;(3)瞄准左方目标A,测量OA的水平距离和初算高差。
地形测量微课程《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1.4.3 教学设计

4、安置方法演示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全站仪安置方法。
实际操作演示更直观,更清晰,能够展现更多的细节,易于学生理解和模仿学习。
演示教学置步骤,实际操作展现安置方法,将全站仪结构和安置方法和功能解,让学习过程更直观。
(2)整平
整平目的:使仪器纵轴铅垂,水平度盘与横轴水平,竖盘位于铅垂面内。
(2)整平方法:转动脚螺旋,调节水准管气泡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3)光学对点器对中及整平的步骤:
①安置仪器:高度适中,使仪器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
②粗略对中:调节三脚架,使光学对点器中心与测点重合;
③粗略整平:升降三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经纬仪的组成结构;
2、掌握经纬仪安置的步骤方法;
3、了解全站仪的各项功能。
技能目标
1、能够独立进行经纬的安置。
素质目标
培养严谨认真的测量职业态度和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
二、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期课程的学习下,对经纬仪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对经纬仪进行操作;全站仪的安置与经纬仪基本相同,但全站仪有更强大的功能。
④精确整平:调节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⑤精确对中:移动基座,精确对中;
⑥重复④、⑤两步,直到完全对中、整平。
(4)全站仪功能
全站仪的主要功能:
(1)角度测量:水平角、垂直角
(2)距离测量:平离、斜距、高差
(3)坐标测量
(4)其他功能:面积测量、断面测量、地形测量、坐标放样、边角放样、线路放样等
动画模拟
教学内容分析
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中的两项,全站仪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角度和距离的仪器,而且全站仪还拥有强大的工程测量功能,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目的
1. 了解全站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以及全站仪内设的各种测量程序的应用
及测距参数的设置。
2. 掌握用全站仪测量导线水平角和水平距离、高差、坐标的方法。
二、任务
1. 测量直线间的距离、水平角及目标点的坐标数据。
三、仪器工具
全站仪一套。
四、操作步骤
1、选定三边形组成闭合导线并编号;
2、仪器开箱后,仔细观察并记清仪器在箱中的位置,取出仪器并连接在三脚架上,旋紧中心连接螺旋,及关好仪器箱。
3、认识全站仪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4、全站仪的对中、整平。
5、测距参数的设置:测距类型、使用的棱镜及对应的常数、气象改正数
6、将全站仪安置在其中一个导线点上(按A-B-C顺序放),在相邻的另外两个导线点上安置反
光镜。
6、接通电源进行仪器自检(显示功能和电压),并配置各项常数。
7. 在A点上安置仪器后输入测站点坐标数据,量仪器高,瞄准后视点,并输入后视点坐标和镜高,
再瞄准目标B,按测角度健,把水平读数设为0°00′00″,按测距健,记录距离;按坐标健,
记录B点坐标,顺时针转照准部,瞄准目标C,记录水平角度读数,按测距健,记录距离;按坐
标健,记录C点坐标。
五、注意事项
1、使用各螺旋时,用力应轻而均匀。
2、全站仪从箱中取出后,应立即用中心连接螺旋连接在脚架上,并做到连接牢固。
3、各项练习均要认真仔细完成,并能熟练操作。
4、认真观看仪器外形,了解操作板面上各按键在测距和测角中的作用。
5、不得随意操作仪器或改变仪器参数,以免因误操作而发生错误。
6、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或其它强光物体,不能用手摸仪器或反光镜镜面。
7、不得带电搬移仪器,远距离或困难地区应装箱搬移,并及时带走其它工具。
六、上交资料
每组上交现场记录表和每人上交实验报告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