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流程(四)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万里路视光知识】从一个案例学习散光软镜验配规范流程

【万里路视光知识】从一个案例学习散光软镜验配规范流程

【万里路视光知识】从一个案例学习散光软镜验配规范流程作者简介案例描述:基本情况:28岁,女教师,上大学时尝试过隐形眼镜,半年抛(品牌系列不记得),因舒适度及视力较差停戴,之后一直配戴框架眼镜。

近期因拍婚纱照,来店再次咨询隐形眼镜。

思考:遇到这样的顾客:需要做哪些检查?验配流程如何?第一步:问诊1.喜欢运动,想尝试隐形眼镜;2.无过敏史、眼病史、家族遗传史,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第二步:配前检查1眼部健康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2眼部参数测量结果:3角膜曲率仪检查结果:OD 44.50 D /7.59 mm @ 9043.75 D /7.72 mm @ 180OS 44.00 D /7.67 mm @ 8543.50 D /7.76 mm @ 1754泪液检查:裂隙灯:泪河充盈连续5屈光检查:框架眼镜处方:OD –4.25–1.25 x 180 VA 1.0OS –3.25–1.25 x 175 VA 1.0第三步:综合评估结合眼部情况、全身健康情况、理解能力及依从性等,预判被检者适合配戴接触镜。

接下来根据检查数据,考虑该顾客适合戴哪种接触镜,参数如何选择。

由于两眼散光比例较高,为了保证视觉质量,两眼都选择散光隐形眼镜。

第四步:接触镜验配1参数选择三个重要参数:直径、基弧、度数(1) 镜片直径=HVID+2mm=14mm(2) BC=(k1+k2)/2*1.1,计算得出:BCR:8.6 mm BCL8.6 mm(3) 度数:(进行十字分解,两条主子午线分别进行度数换算)OD –4.25–1.25 x 180(框架)--- –4.00–1.00 x 180(隐形)OS –3.25–1.25 x 175(框架)--- –3.25–1.00 x 175(隐形)2配适评估:选择试戴片进行配适评估(–3.00 / –1.00 x 180)。

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注意事项

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注意事项
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注意事项
软性隐形眼镜的选择
软性隐形眼镜有许多专业参数,制造商会 在镜片包装以及产品说明书中介绍部分参 数,对于商店验配师来说,在为配戴者选 择隐形眼镜时,可以从以下基本参数方面 进行评估,这些基本参数包括:直径、内 表面形态(弧度)、含水量、中心厚度、
镜片光度时由以下公式算得出: D=S+1/2C 其中D为等效球镜度,S为验光球镜度,C为
验光柱镜度
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 等效球面度D值仍要按照度数换算规则进行 光度换算。另外散光者配镜要注意与顾客 的沟通,了解顾客对视力的要求度。视力 要求一般的人,普通软镜可达到较为满意 的矫正效果;视力要求较高的人,则应充 分向他说明普通软镜的矫正效果,取得他
隐形眼镜验配流程
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注意事项
隐形眼镜
根据人眼角膜的形态制成的,直接附
着在角膜表面泪液层上,并能与人眼生理
性相容,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美容、治疗
等目的的镜片为隐形眼镜,由于隐形眼镜
直接戴在角膜表面的泪液层上,故又称角
膜接触镜。
隐形眼镜验配流程及注意事项
配戴隐形眼镜,毫无疑问最先考虑的安全性, 不管何种隐形眼镜,都不可在戴镜后造成 眼睛伤害。然后是舒适度和清晰度,隐形 眼镜与角膜接触密切,属于医疗器械用品, 因而有其特殊的验配流程和检查方法:
(三)给顾客戴镜片:
请顾客身体向前靠近桌面,眼睛向前看,
配戴员站在顾客右前方。
左手中指或食指拉住顾客右眼上眼脸的睫
毛根部,右手中指拉开下眼睑,将眼睑拉大,
(注意嘱顾客将另一眼睁大)。
请顾客向下看,让上方巩膜(白眼球)充分暴
露,配戴员将镜片轻轻贴在眼球上,移开食指,嘱

球性软镜(隐形眼镜)配制

球性软镜(隐形眼镜)配制
• 水平滞后量:0.2~ 0.4 mm (或参考镜片说明书) • 垂直滞后量:0.2~ 0.4 mm (或参考镜片说明书)
上推试验
• 不少软镜达不到预期的“镜片移动度”
• “上推试验”是测定镜片相对松紧的有效 手段。
以镜片下边缘与下方角巩缘距 离为100%:
‐100% : 不动 ‐40‐60% :理想 ‐0% : 镜片不能停留在角膜上
隐形眼镜验配过程
• 配戴者筛选 • 检查和测量 • 镜片试戴 • 配发镜片 • 随访
软镜直 径
• 直径范围:13 ~ 15 mm
• 常用直径:13.5~14.5 mm
理想的软镜配适
• 定位中央 • 与眼睛前表面符合 • 足够的镜片运动 • 在各眼位下,完全覆盖角膜 • 良好并且稳定的视力 • 最小的生理影响 • 合适的可配戴时间 • 舒适
中央定位
镜片的定位描述(双鼻侧坐标)
以瞳孔中央为(0,0) 正值:鼻侧/上方 负值:颞侧/下方
镜片定位: (X,Y)
举 例
影响镜片配适效果的因素
• 眼睛前表面和镜片矢高的关系(镜片>眼睛) • 镜片的物理特性
– 材料的物理特性 – 镜片厚度 – 镜片设计
• 眼睑特征、眼睑和镜片的相互作用
软镜配适评估步骤
• 1. 镜片“适应”
– 至少需要“适应”5分钟 – 等待“反射性泪液分泌”消失
• 2. 静态评估
– 角膜覆盖度 – 中央定位
• 3. 动态评估(运动评估):
– 眨眼时镜片移动度 – 上视滞后量 – 水平滞后量 – 第一眼位的上推试验
• 4. 评估结论
角膜覆盖度
• 要求各眼位角膜均被接触镜覆盖
– 睑裂大小 – 眼睑张力

质量管理制度隐形眼镜验配程序

质量管理制度隐形眼镜验配程序

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方针
2、质量体系审核
3、各级质量责任制及业务经营质量管理
4、质量否决
5、业务经营品种的质量审核制度
6、首次经营品种的质量审核制度
7、质量验收、保管及出库复核制度
8、效期商品管理、贵重器械管理制度
9、不合格商品及退货商品管理制度
10、质量事故报告、质量记录与管理制度
隐形眼镜验配程序
1、应对配戴者进行配前的眼部详细检查,患者是否适合配戴隐形眼镜。

2、应对初次配戴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配试检查和试戴,并进行全过程观察。

3、应对配戴者提供使用指导。

指导内容包括:个人卫生要求、镜片配戴操作、镜片护理常识、护理产品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禁忌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瓜应及处理方法。

4、应向每个配戴者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使用说明书。

并向配戴者告知其产品配套使用的清洁液、消毒液、护理液及使用方法.
5、应向配戴者明确告知出现不适情况的联系方法和复查时间。

6、应对每个配戴者建立验配记录,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记录包括产品名称、流水号、验配者姓名、联系方式、镜片光度、其弧,并标明产品的物理数据。

验配操作规程

验配操作规程

验配操作规程一、隐形眼镜配前检查1、问诊:通过问诊,采集与验配隐形眼镜有关的情况,并根据采集到的病史初步判断是否为配戴隐形眼镜的适应症。

2、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完成隐形眼镜验配前对眼部的常规检查,并完成隐形眼镜验配评估工作。

3、角膜曲率计的使用:应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中心3mm的两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根据测出的值计算出角膜散光。

4、泪液测试:掌握泪液分泌量。

二、隐形眼镜验光检查1、电脑和综合验光仪验光,检影进行初步验光,应根据所的数据参数,重新综合验光调试,开出框架,配载舒适屈光度的处方。

2、根据镜眼距的关系及公式,开处隐形眼镜的配戴片方。

三、隐形眼镜的戴摘训练使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的戴镜和摘镜的方法,并且熟练无菌的操作。

1、试戴前的准备:洗手、观察镜片;分辨镜片的正反面;2、戴镜:戴镜技术;戴镜问题的处理;摘镜;四、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在以上程序上,软性隐形眼镜验配的方法,其中包括球镜及散光隐形眼镜的选择,试戴片的选择,评估,片上验光以及配发。

1、试戴片的选择基弧确定;度数的确定。

2、评估:舒适程度;矫正视力;镜片与角膜的匹配情况:中心定位、角膜覆盖、移动度、松紧度、下垂度。

3、片上验光:将原验光度进行顶点换算后,得隐形眼镜光度;选择与处方最接近的试戴片,做一般的主观验光。

配发:根据评估的情况对试戴片的基弧做一相对的调整,对于舒适偏松的镜片,则可以减少基弧或增加直径或两者同时调整。

五、隐形眼镜的护理和消毒使隐形眼镜配戴者掌握隐形眼镜护理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试戴消毒的方法:1、清洁;2、冲洗衣;3、消毒;4、去蛋白。

用户访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广泛征求客户及其他服务对象的意见,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眼镜行员工要正确树立为用户服务,维护用户利益的观念,文明经商,做好用户访问工作,重视用户对本眼镜店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评价及意见。

三、负责用户访问工作的主要人员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销售员。

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流程(四)Microsoft Word 文档

软性隐形眼镜的验配流程(四)Microsoft Word 文档

7 验配流程第七步:确定隐形眼镜的度数、品种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分析屈光不正状态、角结膜健康状况和顾客的实际需求,为配戴者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

可考虑选择:①软镜或硬镜;②球性隐形眼镜或散光隐形眼镜。

7.1 屈光状态是单光配镜者的屈光状态是单光时,隐形眼镜的度数确定较容易,小于±4.00D时,顶点距离差异可忽略不计,大于±4.00D时进行顶点光度换算。

因隐形眼镜的后顶点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使得近视镜片光度相应降低,远视镜片光度相应增高,此为隐形眼镜的顶点屈光度换算。

隐形眼镜的光度D’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如下:D’=D/(1-dD)D’为所求的隐形眼镜的度数,D为配戴眼的单光镜度或等效球面镜度,d为验光试镜架试片的后顶点至隐形眼镜的后顶点,即角膜前顶点距离,通常为12mm,单位为m,计算时取0.012m。

为避免对每次验光处方都需要公式换算,可将不同的等效屈光度的换算结果列成表格,供验配时查表使用。

也可对顶点光度换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出便于记忆的换算差值,直接换算出隐形眼镜度数。

远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加上换算差值;近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减去换算差值7.2 屈光状态为散光分析球柱镜比例以及散光的类型,确定是顺规散光还是逆规散光,角膜性散光占的比例大还是晶体性散光占的比例大,不同类型的散光需要用不同种类的隐形眼镜来矫正才能获得最好的矫正视力。

7.2.1 散光的类型散光分为角膜性散光和内部散光,可根据验光和角膜曲率计的结果分析得出。

a. 总散光:验光所得出的散光度为总散光。

b. 角膜性散光:通过角膜曲率计测出,角膜前表面两条互相垂直的子午线因曲率半径不同而诱发的散光为角膜性散光,大多为顺规散光。

c. 内部散光:由晶体等因素导致的散光,大多为逆规散光。

d. 总散光=角膜性散光+内部散光例1:-6.00/-1.25×180——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 25D,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0.25×180,以角膜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球面软镜,镜片成型好的软镜矫正视力好。

隐形眼镜健康验配4步走之“规范护理”

隐形眼镜健康验配4步走之“规范护理”
摘 镜 时 ,眼 睛 微 向上 看 , 双手 中 指 拉 开 上 下 眼 睑 , 用 食 指 和拇指腹柔软的部位轻轻夹起镜 片并取 出。
其 中 ,规 范 洗 手 的 七 个 步 骤 如 图 :
染 , 镜 片 容 易 积 聚 沉 淀 物 ,如 果 没 有 及 时 有 效
地 规 范 护 理 镜 片 ,会 影
1 ●心 对簟 心搓 棒
3 手指 交里 .● 心对 掌 心瑾墚
§ ■■■I
._一
预 防 I ̄ii感 染 的 发 生 ;保 温 以 进 一 步 提 高 戴 镜 的舒 适 度 。 本章 “规范护理” 中的规 范 ,主要从两个方 面体现 :1镜
片 的 正 确 摘 戴 ;2镜 片 的正 确 护 理 流程 。
于 自 身 眼 睛 眼 表 泪 液 中 的 蛋 白 质 和 油 脂 。 随 着 隐 形 眼 镜 和 8IIIII亲 密
接 触 ,这 些 物 质 附 着 在
镜 片 上 ,加 上 环 境 的 污
眼球上 ,慢慢 放开手指 、松开 眼睑 ,闭上IIII转动 眼球 、自然 Iiii,镜 片会 自动 移 至 眼球 中心 位 置 ;

模 拟 健 度 泪 液
pH僵 与正常沿灌 c 7.3—7.7)捆祷 自曩!l嘲 护双 龋
O o o O
pH=3.5B:,t处 于稳定状 态 。因此 ,双氧水 护理系统 中和是不 可
PH值 :护理液fl ̄pH值关系 到隐形眼镜配戴时 的舒适感 ,
缺 少的步骤 。中和方 法包括中和药水 、中和环 、中和药 片。中 有些过分强调 杀菌的护理液有一定 的刺激性 ,选择的 时候要 小
使 用接触 镜。配戴操作的正确步骤如下 :
在 往 期 “隐 形 眼镜 健 康 验 配 ”的 专 业 文 章 中 ,已 经 强 调 过

散光软镜验配流程

散光软镜验配流程

散光软镜的验配
实验目的:
1.复习软镜的取戴、护理,达到熟练配戴程度;
2.掌握散光软镜的定位方法和定位的评估方法;
3.熟悉散光软镜的配适评估方法
基本原理:
轴向补偿的原理:根据左加右减的原理
仪器设备:
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角膜曲率计、裂隙灯
实验步骤:
1.集中讨论正确选择散光软镜临床配戴过程和适应证
2.讨论散光软镜的参数选择(基弧、直径和屈光度数)
3.分组并选择试戴片及配戴镜片
4.戴镜适应
5.根据散光软镜的评估原则进行戴镜评估
6.完成散光软镜的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1. 注意散光软镜病人的选择要求
2. 注意散光软镜与球性软镜评估的异同
3. 注意散光软镜参数预定
实验材料:
诊断性散光软镜,护理液,润滑液,洗手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验配流程第七步:确定隐形眼镜的度数、品种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分析屈光不正状态、角结膜健康状况和顾客的实际需求,为配戴者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

可考虑选择:①软镜或硬镜;②球性隐形眼镜或散光隐形眼镜。

7.1 屈光状态是单光配镜者的屈光状态是单光时,隐形眼镜的度数确定较容易,小于±4.00D时,顶点距离差异可忽略不计,大于±4.00D时进行顶点光度换算。

因隐形眼镜的后顶点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使得近视镜片光度相应降低,远视镜片光度相应增高,此为隐形眼镜的顶点屈光度换算。

隐形眼镜的光度D’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如下:D’=D/(1-dD)D’为所求的隐形眼镜的度数,D为配戴眼的单光镜度或等效球面镜度,d为验光试镜架试片的后顶点至隐形眼镜的后顶点,即角膜前顶点距离,通常为12mm,单位为m,计算时取0.012m。

为避免对每次验光处方都需要公式换算,可将不同的等效屈光度的换算结果列成表格,供验配时查表使用。

也可对顶点光度换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出便于记忆的换算差值,直接换算出隐形眼镜度数。

远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加上换算差值;近视眼时,隐形眼镜度数为框架眼镜度数减去换算差值7.2 屈光状态为散光分析球柱镜比例以及散光的类型,确定是顺规散光还是逆规散光,角膜性散光占的比例大还是晶体性散光占的比例大,不同类型的散光需要用不同种类的隐形眼镜来矫正才能获得最好的矫正视力。

7.2.1 散光的类型散光分为角膜性散光和内部散光,可根据验光和角膜曲率计的结果分析得出。

a. 总散光:验光所得出的散光度为总散光。

b. 角膜性散光:通过角膜曲率计测出,角膜前表面两条互相垂直的子午线因曲率半径不同而诱发的散光为角膜性散光,大多为顺规散光。

c. 内部散光:由晶体等因素导致的散光,大多为逆规散光。

d. 总散光=角膜性散光+内部散光例1:-6.00/-1.25×180——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 25D,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0.25×180,以角膜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球面软镜,镜片成型好的软镜矫正视力好。

例2:-6.00/-1.00×180——验光度数,7.8/7.85@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1. 00D,角膜散光是0,内部散光是-1.00D×180,以晶体性散光为主的散光眼可配戴散光软镜。

例3:-6.00D——验光度数,7.8/8.0@180——角膜曲率,那么总散光是0,角膜散光是1.00D×180,内部散光是-1.00D×180。

如果验光结果无散光,角膜曲率显示有散光,说明同一方向的子午线上内部晶体存在着与角膜散光能够相互抵消的散光,此时配戴可塑性好的,较薄的软镜矫正视力效果好。

那么球面隐形眼镜靠什么矫正散光呢?主要依靠泪液透镜和散光眼最小弥散圆处的等效球镜度两方面的作用。

7.2.2 泪液透镜球面隐形眼镜的内曲面光学区为球面形,散光眼的角膜表面为复曲面形,若镜片的成形性较好,则镜片的内曲面与角膜曲率较平的表面附着较紧,与角膜曲率较弯的表面附着较松,其间填充泪液,泪液受镜片的内曲面和角膜前表面的塑形,呈类似交叉圆柱透镜,即为泪液透镜。

泪液透镜形成在镜片与角膜之间,镜片外表面为球面形,成型好的镜片将椭圆形的角膜前表面修正为球面形,则眼的角膜性散光得到矫正。

若软镜的可塑性过强,镜片则会随着角膜的形态改变自身形态,角膜前表面的复曲面形态传递到镜片前表面,使角膜性散光的矫正不彻底。

因此如果配戴眼有散光,而且角膜性散光占2/3以上时,选择成型好的镜片,泪液透镜形成则较为充分。

对于软镜来说,车削工艺镜片成型最好,其次是模压工艺镜片,再次是旋转工艺镜片。

泪液透镜矫正散光的程度是有限的,在实际应用中,球面隐形眼镜矫正散光大都是依靠散光的最小弥散圆处的屈光度,即等效球面镜度来达到矫正目的。

7.2.3 等效球镜度的作用等效球镜度的作用是指规则散光眼的史氏光锥中最小弥散圆处的屈光度的矫正作用。

图47.2.3.1 等效球面镜度一例近视眼:-5.00/-1.00×180,当眼前放置球镜-5.00D时,图4中后焦线CD落在视网膜上;再加柱镜-1.00DC,前焦线AB落在视网膜上;若验光球镜光度加1/2柱镜光度(-5.50D),则最小弥散圆落在视网膜上,此时即为等效球面镜度。

用球性软镜矫正散光,最小弥散圆处的视力相对最佳。

7.2.3.2 等效球面镜度计算方法等效球面镜度计算方法如下:D=DS+1/2DC 式中:D为等效球面光度,DS验光球镜度数,DC验光柱镜度数例如:验光处方-6.00 /-1.00×180,则等效球面光度D=-6.00+( -1.00 /2 )=-6.507.2.4 散光眼的球柱镜比例等效球面镜度处的视力好坏和散光眼的球柱镜比例有关。

散光眼验配球面软镜时,对散光度数与球柱镜比例有一定的要求。

a. 若散光度小于或等于0.75D,则球镜度和柱镜度的比例至少是大于或等于3∶1,用球性软镜矫正才能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

如柱镜光度为0.75D,球镜光度需大于2.25D,低于这一球镜光度,则不能用普通的球面隐形眼镜来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需要订配散光隐形眼镜。

b. 若散光度小于或等于1.00D,则球镜度和柱镜度的比例至少是大于或等于4∶1,用球性软镜矫正才能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

如柱镜光度为1.00D,球镜光度需大于4.00D,低于这一球镜光度,则不能用普通的球面隐形眼镜来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

c. 若散光度大于1.75D,用普通的球面隐形眼镜无法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

因散光度过大时前后焦线距离过大,则形成过大的最小弥散圆,使配戴眼难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7.2.5 散光矫正的效果a. 配戴隐形眼镜的矫正视力与验光试片的球柱联合镜片的矫正视力相同,以此作为散光矫正效果最好的标准。

b. 若比验光的矫正视力低一行,是可以接受的。

c. 散光矫正的成功与否还须看配戴者对视力的期望心理;以及配戴者对散光不全矫正所产生的视力模糊和视疲劳等症状的耐受程度。

7.3 镜片基弧的选择配戴软性隐形镜片后,镜片在眼中应随着瞬目有一定程度的移动度,以保证镜片下的泪液交换以及角膜代谢物质的排出。

为达到理想的镜片移动度,软镜的基弧值应该比角膜曲率半径大,此值大多与镜片的加工工艺、镜片直径以及人眼的可见虹膜直径和眼睑张力有关。

在测出角膜平均曲率读数后加上一定范围的参数(0.3~0.9mm)即是镜片的基弧。

根据实践经验,不同加工工艺的镜片所加的参数不同。

切削工艺镜片成型好、厚度大以及镜片移动度大,所加参数相对小;旋转工艺镜片最薄、镜片下泪液张力大、镜片移动度小,所加参数相对大;模压工艺镜片介于两者之间。

例如角膜曲率为7.7/7.9@180,平均曲率半径为7.8mm时,切削工艺镜片加0.3~0.5mm, 镜片基弧可选择8.1~8.3mm,模压工艺镜片加0.6~0.7mm,基弧可选择8.4~8.5mm,旋转工艺镜片加0.8~0.9mm,基弧可选择8.6~8. 7mm。

若镜片直径大,需基弧更平坦些;镜片直径小,需基弧小些。

由于角膜从中间到周边是逐渐趋于平坦,角巩缘处的弧度也不相同,实际验配中还要考虑镜片周边弧的设计。

7.4 镜片直径选择镜片直径应比可见虹膜直径大,在镜片移动时应完全覆盖角膜。

角膜水平直径约12mm,镜片直径最少比角膜直径大1.5mm,一般情况大2mm。

目前常用的软镜直径有:13.5mm、13.8mm、14.00mm、4.20mm、14.50mm。

7.5 镜片的种类及选择7.5.1 软镜的种类及分类方法a. 按照矫正屈光不正度分为:近视片、远视片和散光镜片。

b.按照镜片使用周期分类:镜片使用周期超过6个月的传统型软镜,一般10~12个月更换;片使用周期为1周至6个月的定期更换型镜片,按照使用时间半个月、1个月、3个月等习惯称为周抛型、月抛型或季抛型镜片;镜片使用一次就抛弃的隐形眼镜。

c.按照镜片配戴方式分类:戴镜10小时左右的日戴型软镜;可连续配戴24小时以上的长戴型软镜。

d. 按照镜片含水量分为低含水软镜、高含水软镜。

e. 按照软镜的制造工艺分为车削工艺软镜、模压工艺软镜、旋转工艺软镜、混合工艺软镜。

f. 按照镜片中心厚度分为标准型、超薄型。

7.5.2 镜片种类的选择不同种类的软镜,由于不同的特性会使得同一个戴镜者产生不同的验配效果;而同一副镜片对于不同患眼也会有不一样的配适状态。

为不同的配戴者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是视光师的责任,了解配戴者的情况,判断其适合配戴哪一种类型的隐形眼镜。

举例如下:a. 有超过1.00D的散光,且散光大多是角膜性散光,配球面软镜戴车削工艺的镜片,戴镜后矫正视力好于其它工艺的软镜;假如配球面软镜的矫正视力,配镜者不满意,可考虑散光软镜或透气硬镜。

b. 若验光时无散光,角膜曲率计测出有散光,戴薄镜片比如旋转工艺镜片矫正视力较好。

c. 如果散光大多是晶体性散光,球面软镜矫正视力不满意时可配散光软镜。

d. 如果配镜者有轻度慢性结膜炎,低含水量的镜片会减少镜片沉淀物的形成,抛弃型的镜片相对更能避免镜片沉淀物的影响,从而保证眼睛健康。

e. 如果配镜者只想在运动时戴隐形眼镜,属于间断配戴,适合戴日抛弃型镜片;f. 风沙大、空气干燥的环境、长时间操作电脑者尽量避免戴高含水量的镜片。

g. 如果角膜因长期戴软镜造成慢性缺氧时,宜戴高透氧性的镜片。

h. 眼干者宜选择低含水量镜片,适当放松配适。

i. 眼睑紧而硬的配镜者可选择低含水量薄镜片,内曲面是非球面设计的镜片,配适适当收紧,以减少眼睑对镜片的牵拉作用。

j. 高度近视者应选择高透氧材料薄镜片,度数不必受顶点焦度换算的理论值约束,可根据实际情况使配镜者的视力达到舒适满意为标准。

k. 高度远视者应选择高透氧材料的镜片,用于无晶状体眼的远视镜片,应适当考虑与健眼之间的光度差距,可适当降低镜片焦度,以双眼视功能不受影响,配戴感觉舒适为准。

(未完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