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村村务村情的调查报告
村情调研报告范文3篇

村情调研报告范文3篇村情似酒虽不嗜酒,却也曾偶尔品尝,略知酒味。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村情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村情调研报告范文一:新形势下我有幸成为一名的“大学生村官”,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感到巨大的压力。
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做好农村工作,是我们面临和克服的难题。
我认为要做好农村工作也就是要摸清村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生产情况,掌握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一些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情况来帮助村民解决一些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张涧村基本情况张涧村位于铁边城镇西川,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总土地面积13.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67户347人,党员19名,退耕还林国家确认面积3911亩,荒山面积4750亩,共有耕地面积604亩,其中川台地面积236亩。
二、经济状况张涧村是一个以种植小杂粮为主的村子,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保持了种植传统农业作物,村民勤劳朴实,但收入微薄。
张涧村五个村民小组,三个村民小组位于公路沿线,沿路两旁有人发展餐饮、服务、副食等经济,为张涧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同时使得农民收入有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三、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村级经济薄弱。
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经济基础较差,经济滞后。
常住人员老弱严重。
青壮年多数在外打工或读书,有的因为子女到县城上学就租房或买房居住,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本村347人,1/2人口都在外打工或供孩子上学。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近年来村上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以及农村医疗都有改善,但是村组之间的道路还是土路、山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的影响群众通行,农产品外运受到严重影响。
本村张台子组赫裴崾岘组就是典型的土路、山路。
贫困户发展困难。
经过调查发现村里存在一些贫困户,主要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家庭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其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较多。
关于XX村村务村情的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

关于XX村村务村情的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为全面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将包村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2009年3月上旬,我就XX村近年的村级组织、村务公开、村级规划建设、文化历史、教育事业、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个体工商经营及当前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该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包村工作思路、工作打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梳理。
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北部,距县城9公里。
地处XX国道和XX公路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96户,人口361人,耕地面积746亩,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
XX村历史悠久,据该村《孙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孙氏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繁衍生息。
村民以孙姓居多,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解放前该村富户较多,名声较响,现村内巍然屹立的两栋阁楼式建筑就是当时一处富人家的居所。
紧邻该村西南角有一处堆,占地面积六亩有余,其黑土层达五米之深,村民称之为“香葬堆”。
该堆下面全是石棺,石棺放置方向各异,其数量达数十处。
据村内老人讲,当时人们为了防止棺内尸体过快腐烂和后人轻易盗墓,于是在埋葬石棺时,其表土全部用香油搅拌,后封棺培土,层层夯实,间次加高,累计五米有余,日积月累,堆土色由黄变褐,由褐变黑,且土质无比坚硬,不易风化。
这就是“香葬堆”的来历。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文革期间破“四旧”时,“香葬堆”被部分挖掘,当时发现石棺就有十余处,棺内均有精美的陶罐,土盆,古钱币等。
开棺时墓主人肌肤均保存完好,面色红润,其身着精美服饰清晰可辨。
至于墓主人的身份,以及为何这么多人集体葬在这里,便永远的成为后人心中的一个谜。
据说这种墓葬方式全国罕见,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时,我便将该堆遗址进行了上报。
由于该村位置优越,村东紧邻XX国道,村北紧靠XX线,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村支部一班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大胆实行老村搬迁改造、新村规划建设双轮驱动战略。
调查村情况汇报

调查村情况汇报
近期,我对所在村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以便对村情况进行汇报。
通过此
次调查,我对村庄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对村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
该村庄位于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
施相对薄弱。
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生,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村庄内部分老旧房屋亟待维修,村民居住条件有待改善。
其次,我对村庄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
该村庄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
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畜牧业主要以牛羊为主。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面临一定困难,农民收入较低。
村庄周边的资源开发较为薄弱,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再者,我对村庄的社会状况进行了观察。
村庄内部分居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
文化娱乐活动,社会交往较为匮乏。
部分老年人缺乏养老保障,子女外出务工,留守老人问题较为突出。
村庄内部分儿童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最后,我对村庄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
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部分村民存
在随意排放垃圾、乱砍滥伐等行为,导致村庄周边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同时,由于缺乏环境治理设施,部分村庄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调查,我对村庄的情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为了改善村
庄的发展状况,我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教育和养老保障的投入。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村庄的发展问题,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某某乡某某村行政村村情报告

***乡***村行政村村情报告一、村情现状(一)***村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村位于***乡所在地东南7.2公里,地处南坝头,辖4个自然村,分别为:西房子村、***村、八岔沟村、黄土村。
全村总面积19259亩,其中,耕地面积4399亩,包括水浇地面积1500亩;林地面积4365.2亩,含退耕还林1815亩;草地面积1615亩;荒山荒坡8879.8亩。
全村共571户总人口为1486人,其中妇女741人。
全村共有留守人口310户756人,其中留守老人(65岁以上)180人,留守妇女10人,留守儿童6人;长期外出人员261户共730人。
全村共有五保户11人,低保户199人,低保边缘户(特困户)48户70人,享受计生奖励扶助共8户9人,殊障人群60人。
村两委班子共3人,分别为***、**、**,全村共有党员34名,其中长期在家党员17名,妇女党员4人,有帮带能力的党员10名。
2、产业发展情况:全村种植业以种植莜麦、马铃薯、亚麻、豆类为主;养殖业以鸡、猪为主。
大多数农户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为来源,全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粮油、养殖及外出务工等。
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村社会发展程度低,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差,长期以种植粮食为主,种植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未形成产业优势。
2011年我村人均纯收入2000元,全村劳务输出收入45,1000元,种植业收入110,0000元,养殖业收入50,0000元。
全村养牛马276头,羊200只(其中西房子村150只),有养殖场2个,分别为养鸡场、养猪场,养殖规模为15000只鸡;180头猪。
(二)发展优势1、***村沙石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横贯全村,距***乡政府7.2公里。
西与盘长河行政村毗邻,南与鹿尾沟相连,交通十分便利,可以成片发展规模化农业、养殖业。
2、天然气候优势:受季风影响有着特殊的小气候,土质土壤有三分之一土层肥厚,三分之一沙质土地,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高,适宜种植种甜菜、马铃薯、油质有机燕麦及豆类等。
xxx村村情调研报告(共5篇)

xxx村村情调研报告(共5篇)第一篇:xxx村村情调研报告村村情调研报告按照市委安排,我有幸担任了xxx镇xxx村第一支部书记,并于2011年元月8日走马上任,奔赴了将生活工作三年的地方。
进村一个多月来,通过与村干部、群众、党员等交流,实地走访,调查摸底,对xxx村的村情及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了初步的打算和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一、村情概况1、两委情况2008年5月该村村委成功换届,村委现有成员6人,大学生村干部1人。
一年前,村支书因某种原因暂停工作,支部工作处于停滞状态,2年没有开过党员会议,村里的工作全部由村委承担。
2、基本村情xxx村位于xxx镇的东北方向,南临沁河,北靠太行,焦克路穿境而过。
全村有550户左右,约2120人,分为1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56人。
总耕地面积约1617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
现有3眼机井,防渗水渠6100米,土渠2100米,需整修4500米左右。
3、xxx村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6286元。
该村有20%的村民在沁北电厂打工,30%的村民依托沁北电厂从事商贸业和货物运输。
其中小型煤场有9处,小型石料厂有6家,小型企业有6家,中小型宾馆10余家,饭店30多家,小能人幼儿园一所。
4、村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支部瘫痪。
由于村党支部软弱涣散,不开展工作,党员有意见,群众不满意,发挥不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集体经济薄弱。
村里的一些占地费,承包费收不上来,村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目前,村里的所有开支均由村委主任垫支、借资用于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三是历任两委一人一本帐,不交账目,里挣外欠不清,企业占地、村民租赁土地等不交承包费,群众意见很大;四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得不到解决。
由于历届两委不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思发展,谋发展,没有形成拳头,没有规划蓝图,一些重大问题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如土地调整、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文化活动场所等,都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支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信。
村情调研报告小结

村情调研报告小结村情调研报告小结本次村情调研报告主要对某村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访等方法,我们对该村的村民生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
一、基本情况该村位于城市郊区,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
人口约2000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村庄规模相对较小,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该村以种植水果、蔬菜和养殖为主要农业形式,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耕作和务工,但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商品附加值较少。
村中小商贩和工业企业相对较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村庄未能有效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村民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相对较弱。
三、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薄弱。
村庄道路狭窄、不平整,水、电、气供应不稳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生产。
教育和医疗设施不足,居民医疗保障意识和教育投入较低。
2.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农产品供给过剩,市场饱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缺乏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和营销渠道,导致农产品流通困难。
3.环境保护问题。
近年来,村庄周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水体和土壤污染等对村庄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道路宽度,改善村庄供水、供电和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2.优化农产品结构。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思路,适度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
促进农业合作社的组建,改善农民的合作和交流程度。
3.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和水质环境。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提高村庄的生态环境质量。
4.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
优化村庄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村庄投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提升村庄的文化娱乐设施,培养和吸引创业人才,推动村庄的创新发展。
村情民情调研报告

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XX乡XX村村情民情调研报告;XX乡XX村坐落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集贤关;一、XX村的目前状况;(一)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党支部5人,村委会5人,年龄平;(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还建小区的建成入住,切实提高XX村人居环境质量,;(三)经济发展情况;1、农业发展情况;XX村从事农业人口较少,目前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小农经济XX乡XX村村情民情调研报告XX乡XX村坐落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集贤关,境内有三所学校:安徽化校、安徽理工学校、独秀武校。
交通十分便利,合九铁路、206国道贯穿其中。
全村面积6.4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区。
现有耕地面积1830亩,建设用地2200亩,水面1000亩,林地3200亩。
下辖11个村民组,农户756户,人口1998人。
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6400元,完成入库税金760万元。
一、 XX村的目前状况(一)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党支部5人,村委会5人,年龄平均为49岁。
村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党员97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14人,党员会议成员有22人,村民代表52人。
两委班子团结互助,作风民主,每月定期组织召开村干部、党员、群众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所思所想,每周定期召开支部、村委会议,讨论研究村中重大事项和问题,并设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对其监督。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以争创省级“五个好”党组标兵为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村民增收为核心,认真学习、积极工作,正在带领村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迈进。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还建小区的建成入住,切实提高XX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并且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更好的引导农村人口向居民点集中。
村两委在此基础上,修建改造了13公里“村村通”道路,促进了各村民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往来。
并加速推进消除“脏乱差”工作,改水改厕改圈,建立实施垃圾处理清运机制,加强绿化和危房整治力度,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村情调研报告

村情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并分析某村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以便为制定村级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择位于某省某市下辖的某村作为研究对象。
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村民进行,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对村庄基础设施、经济活动、交通状况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
四、调研结果分析4.1 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调查发现,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有一些基本设施,如学校、医院和村委会等,但规模较小,服务范围有限。
道路状况较差,不便于村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4.2 经济发展调研显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和养殖业。
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缺乏多样性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
养殖业以养猪为主,但规模较小,存在规模经营不足的问题。
4.3 环境保护调查结果显示,村庄存在垃圾处理不规范、污水处理不完善等环境污染问题。
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给村庄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五、问题与对策5.1 问题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需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村庄服务水平。
•经济发展单一,农产品种植和养殖规模有限,亟需扩大经济产业。
•环境保护不到位,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存在短板,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5.2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道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质量。
•推动农民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附加值。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配备垃圾分类设施,改善垃圾处理方法,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六、总结通过本次村情调研,我们对某村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有了深入的了解。
针对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XX村村务村情的调查报告为全面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将包村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2018年3月上旬,我就XX村近年的村级组织、村务公开、村级规划建设、文化历史、教育事业、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个体工商经营及当前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该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包村工作思路、工作打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梳理。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北部,距县城9公里。
地处XX国道和XX公路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X大力发扬党内民主决策制,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关键时候率先垂范,具体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
去年5.12大地震后,为支持灾区重建,全体党员自发捐款。
记得当时有位年过七旬的贫困老党员也到现场积极捐款,党员们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全体村民的心,全体村民纷纷前来捐款,于是不到一天的时间,全村累计捐款近千元,人均捐款近三十X大胆实行老村搬迁改造、新村规划建设双轮驱动战略。
聘请有关专家详细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建设。
目前旧村搬迁近七十X大蒜,园葱、棉花,玉米为主。
近年来这个村积极响应各级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立足本村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尝试,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农业结构调整路子。
去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大蒜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大蒜价格持续下滑,丰产不丰收,可谓谷贱伤农。
而相反,反季节蔬菜市场价格却一路飙升,市场行情看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