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境对话语的作用

合集下载

浅议语言学习中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

浅议语言学习中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

浅议语言学习中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论文关键词]语言学习语境语义[论文摘要]当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时,它所表达的意义只能是众多义项之一,甚至变成了词典上所没有的临时含义,究其原因,语境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学习语言的人,除了学习词语的基本含义外,还要了解语境对词语含义的影响,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很多时候会求助于词典,然而词典并不是每次都能帮上忙。

原因在于,词典上罗列的是词语的基本含义,而当词语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时,其意义往往要发生变化。

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这类词语,不仅要了解其基本含义外,更重要的是“揣摩词句的语境含义”。

一、什么是语境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

“语境”一词,由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先提出。

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学术界历来有较大的分歧。

但大体上,人们认同于把“语境”看成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在我国,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汉语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最早明确提出语境问题并作出理论探讨。

后来王德春教授又把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明确。

他说:“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性格、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二、分析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1.语境使语义单一化“一个多义词虽有几种或十几种含义,但只要把它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把这个多义词的其他讲不通的含义都排除了。

”(1)语境有助于义项定位词的多义现象使得语言可以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体现了语言的节约多效机制,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种现象给阅读带来的不便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往往看着众多的义项无法确定是哪一个。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析语境。

例如,“走”的义项很多,但是在“讲话~了嘴”一句中只适用“漏出,泄漏”这一义项。

谈谈语境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谈谈语境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谈谈语境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语境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意思,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在交流中避免误解和歧义。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方面来讨论语境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意思。

语境包括非语言因素(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言语因素(如词语、句子结构等)。

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姿势和声音等非语言信号,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此外,言语因素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也能够提供重要线索来理解对方的意思。

例如,在一句话中,如果有“他”、“她”等指代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之前的背景信息来推断出具体指的是谁。

因此,语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信息。

其次,语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话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例如,当我们和朋友开玩笑时,我们可以使用幽默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而在正式场合和会议上,我们则需要使用更为正式和专业的词语和语言风格。

因此,通过正确运用语境,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对方准确理解我们的信息。

此外,语境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误解和歧义。

在交流中,误解和歧义经常会发生。

而语境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来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意思,并避免产生误解。

例如,如果一个人说:“我要买一个新手机”,如果没有语境信息,我们可能无法确定他是指要购买还是已经购买了手机。

但如果我们知道他之前的手机坏了,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他是指要购买手机。

此外,语境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隐含的信息和暗示。

例如,当我们和朋友聚餐时,如果他说“我在减肥”,我们可能可以明白他并不想吃太多东西,而不会邀请他吃很多食物。

因此,通过语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减少误解和歧义的发生。

最后,语境还可以反映文化差异。

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有着不同的语境和交流方式。

因此,了解和运用正确的语境对于跨文化交际非常重要。

浅谈语境对于话语理解的重要性

浅谈语境对于话语理解的重要性

浅谈语境对于话语理解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华民族的语言则是其博大内涵的代表。

汉语虽表达简练却能传达出深刻又精准的意义,不同的词语可能表示相同的含义,而相同的词语却可以由于所处语境的不同从而传达出不同的意义。

语境对于话语的理解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原本就博大精深的汉语表达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所谓语境,即是语言使用的环境,该环境对于语言有约束的作用。

语言的使用环境受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的影响,即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说恰当的话,面对不同的人说适合听话人身份的话。

而说话人的身份、职业、思想、修养、性格、处境、心情等则作为主观因素制约着说话人将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说出的话代表的意义也不同。

理解了语境的多样性,我们才能根据不同的语境对话语进行不同的理解。

在理解话语的含义时要依据语境,选择同义词,确定说话人的感情色彩。

语境不仅影响着句子整体的含义,也影响着句中词语的意义,使词语产生反义、转义、言外之意的变化,愈加丰富了话语的内涵,表达起想法来也更加灵活多变,幽默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语境不同导致话语意义不同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词语由于社会、说话人心理及语言本身的原因意义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或变大或缩小,意义发生转化甚至与之前完全相反。

例如“洗手”一词,放在“饭前要洗手”的语境中表示用水将手洗干净;而放在“他早已金盆洗手不干了”一句中则比喻盗贼等坏人改邪归正。

这便是词义在语境中有所扩大。

当然,在其他语境中词义重要程度降低的例子也有,如:他整理完最后一本档案,凯旋回家了。

这个原本指重大战役胜利的词在这个语境里便只表达“他”整理完档案后的轻松。

重要及正式程度远不如以前。

受语境的影响,有些词在该句中的意义与其本意完全相反。

例如:这个“善良”的扒手,还没忘记给李家留下点值钱的东西——一堆空易拉罐瓶。

该句中的“善良”表达一种对扒手不道德行为的讽刺与批判的语气,而并非其心地好的本意,褒贬义完全相反。

浅谈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作用

浅谈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作用

浅谈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作用引言: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关键。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开始逐渐提高,词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而语境是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具有一定背景和情境的语言环境,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作用。

一、语境能增强学生的词汇记忆语境能够将词汇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研究表明,理解和记忆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情景记忆比单纯的记忆更加持久。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展示图片、演示视频等方式,将词汇置于具体的语境中,使学生对该词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授单词“apple”(苹果)时,教师可以使用一张图画,展示一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的情境。

学生在观察图画的会将“apple”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记忆这个词汇。

通过语境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词汇的真正含义和用法。

语境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词汇的词性、语法结构、句子成分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

在教授单词“run”(跑)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健身房的情境。

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跑步时的呼吸急促、身体努力的情景。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理解“run”的字面意义,还能感受到“run”背后的真实含义,即快速移动或进行有氧运动。

三、语境能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在创设语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词汇进行交流,并提醒学生注意词汇的适当使用。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记忆和理解词汇,还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交际中。

在教授单词“happy”(快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用“happy”描述自己最近的经历或感受。

通过实际运用“happy”,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并扩展词汇的运用范围。

结论:。

例谈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例谈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例谈语境对语言的影响标签:语境;语言;语义;修辞;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而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言语交际创造出语境,同时,语境又影响着言语的表达,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一、语境可以确定语义,消除歧义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色彩是不同的。

如,“车站附近的地下商店竣工了”这句话中的“地下”与“一个地下商店被有关部门查获了”中的“地下”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往往就会产生歧义。

语境不仅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还可以把多义结构变成单义结构,从而消除歧义。

如“鸡不吃了”这个句子,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对它进行意义限制,就会产生歧义。

而只要给它设定一个具体的语境,它的意义就会非常明确,如在吃饭的场合,这句话的意思就一定是不吃“鸡”这道菜了。

语境对于语义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语境可以补出省略的内容,丰富语义语境可以补出一句话中被省略的内容,使语义更加丰富。

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个人,已于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读者靠语境可以体会到省略号中包含的无尽的愤怒之情。

使用省略号的本来目的是含而不露,但在这个语境中却转为露而不尽,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是无限的,且体现出一种含蓄美。

三、语境可以影响辞格的选择修辞是语言运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陈望道先生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

可见,修辞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

因此,辞格的选择会受到语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上下文对辞格的影响。

某些辞格离开上下文,其意义就难以理解。

以借代为例:①洗了家伙,到自己屋中坐下,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老舍《骆驼祥子》)②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

二四七四八,小坟葬伟大。

浅谈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作用

浅谈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作用

浅谈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作用【摘要】语境在高中词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境对于词汇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语境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使之更有深刻的印象。

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善于引入各种语境,包括句子、段落乃至篇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

语境在阅读和写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为了提高学生对语境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接触和经验。

语境是高中词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加强语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语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

【关键词】关键词:语境、高中词汇教学、词汇理解、词汇记忆、阅读、写作、理解能力、教师方法、词汇水平、语言综合能力、提高、帮助、掌握。

1. 引言1.1 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语境对于高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语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将词汇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更容易记住和运用这些词汇。

语境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境对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使学习变得更具实际意义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单纯背诵词汇相比,通过语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词汇的内涵,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词汇知识体系。

教师在进行高中词汇教学时应当注重引入各种不同的语境,包括例句、文章、图片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

语境在高中词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加强语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

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语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正文2.1 语境对于词汇理解的影响1. 语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

当词汇出现在具体的语境中时,学生可以通过周围的信息来推测词汇的意思,从而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

浅谈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作用

浅谈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作用

2432020年17期总第509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作用文/杨凤丽语境是语用学中的重要概念,语用学中的语境就是利用语言在进行交流时的背景和外部的环境,就是人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以及听话人理解所听到语言的客观环境,交流中所使用词语中暗含的语言歧义。

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流的障碍,让交流变得顺畅,使交际达到更好效果。

一、语境能够让人们理解指示语指示语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指一些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指示语显示出来的。

如果话语的指示信息不清楚的话,人们就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彼此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可见话语的指示信息是人们表达和理解信息的关键,而指示信息的清楚度依赖语境。

例如,“They are very beautiful”中,代词They究竟是指人还是物,仅靠这句话还不能够确定,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确定。

“I will be back in an day”这句话,如果听话人在场的话,就能够知道从说话的那一刻起,一天之后说话人将会回来,这很容易理解。

如果它是留言条中的一句话,见到这条留言的人不能够确定留言人回来具体的时间,因为留言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更多具体的因素,即留言的具体时间,时间的信息不清楚。

从这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社交语境发生变化,社交指示语也随之发生改变。

所以无论是语言因素,还是非语言因素,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指示语的作用,从而帮助人们理解、运用语言。

二、让人们更好地掌握会话含义会话含义就是语用含义,是语用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会话含义会给语言事实提供一些重要信息以及功能方面的解释。

会话含义不是研究语言本身的意义,而是要了解话语的真正意义,就是弦外之音,从而让人们准确地掌握到语用含义。

例如,由“I will go on later than eight clock”这个句子可以感觉到许多意思,有警告的、威胁的以及对自身的警醒,只有结合说话的语境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浅析语境对理解句子的重要作1

浅析语境对理解句子的重要作1

浅析语境对理解句子的重要作用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张高萍摘要:语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境语境上下文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

情境语境指说话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关键词: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有个笑话说:某人请客,约定的时间到了,四个客人只来了三个。

某人等得心急,自言自语道:“该来的还不来。

”三位客人中的一位多了心,拔腿走了。

某人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

”话一出口,又气走了一位。

某人急忙解释:“我说的不是他。

”结果最后一位客人也坐不下去了。

为什么会闹这样一个笑话呢?原来这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处境不一样,造成了对同一句话截然相反的理解。

由此可见,语境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迥异的。

那么,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就是语言存在的环境。

广义的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空间、时间、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象、范畴以及语言的指称对象、组合手段、传递手段和吸收对象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特定环境,它决定着语言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功用的最终实现效率。

狭义的语境,是指说话时所处的具体的特定的场合,它决定着听话人是否能领会说话人的意思。

语境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语境影响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

“情随意转”、“时过境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语境之重要,前人早有所见。

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总要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

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首先弄清楚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

可见,语境对词语的使用,语义的表达、理解,言语的交际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语境一般分为两类:上下文语境和情境语境。

上下文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

请看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段话:两年前的此时,即1931年的2月7日夜或8日晨,是我们的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时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境对话语的作用0830******* 毛靖雯广告系【摘要】语境与话语是相互联系的,两者互不可分割。

语境对话语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最主要的体现在语境对话语的制约及释义作用上。

语境对话语的制约作用主要的体现在发话人方面,而对话语的释义则在听话人方面。

语境得以起到对话语的制约及释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境拥有联系话语与特定时空背景、主客观世界的能力。

语境对话语的作用理论将对如何进行有效语言传播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语境话语作用一.引言冯·戴伊克言:“要全面括写话语,就不能把它理解成独立的、抽象的言语实体,而应该将话语和语境联系起来分析。

”西槙光正言:“任何语言活动都是从一定的语境为其条件的,绝无例外。

”可见,语境与话语之间存在着深深地羁绊。

那么,这会是种怎样的羁绊?语境对于话语来说是种怎样的存在?在诡丽庞杂的语言世界的发展历程中,话语与语境之国同时惊现于世,在漫漫的语言史长河中,语境就如话语的连接器、指示器、填充板一般,对话语产生了难以忽略的作用。

这作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语境可以掌有如此神力?下面让我们扒开语境与话语国上空弥漫的谜之乌云,一窥真相……二.话语浅释如果不对“话语”有所了解,就无法很好的理解语境在话语中的作用。

在此笔者将对“话语”做一些解释。

话语指的是交际话语,即语言的实际使用形式;是符号运作和服理机制协同作用的交际过程;是一系列语言外因素与语言内特征的综合产物。

“话语是一种社会交往形式,话语是社会情景(situation)中完整的交际事件。

”(冯·戴伊克,1993:3) 话语可作如下理解:性质上,话语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形式上,话语是相互衔接的连贯语句;交际功能上,话语能够传递特定的信息。

要理解话语,必须将话语与语句区分——话语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它与一定的时空紧密相关,即话语与语境密不可分,其意义是语句意义与语境相结合的产物;而语句则属于语法范畴,是抽象的、游离于语境之外的概念。

话语是语境的产物,“要全面描写话语,就不能把它看成独立的、抽象的言语实体,而应该将话语和语境联系起来分析”。

(冯·戴伊克,1993:11)话语既同语言系统中各种范畴有关,又受各种语言外部因素的制约。

话语中的每个步骤乃至整个言语交际都和语境水乳交融,话语与一整套相关的“社会实体”密不可分。

应该指出,要将话语作为复杂事件进行全面描写,我们需要对话语与认知、话语与社会、话语与文化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描述,也就是说,需要对话语和语境的关系做深入的研究,才可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和研究话语。

这就是要分析话语中语境作用的原因。

三.何为语境?要分析语境在话语中的作用,也需要理解什么是语境。

语境的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 ),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二是“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lion ),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

而在此之前,语境都被狭义的定义为某一话语定义的上下文。

后来伦敦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 R. Firth )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这个术语,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他指出:“情景语境不仅包括说出来的话,而且还包括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动作、参加话语交流的整组人以及这些人所处的那一部分环境。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Halliday, 1973)把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场景、交际者和方式。

罗宾斯(R.H.Robins)概括道“:语境即有关话语作用—意义—的信息能够得以说明的基本框架。

”莱昂斯(Lyons)在讨论话语的合适性时也谈到了语境,他认为语境是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语言活动与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及话语的意义。

美国的海姆斯(D. Hymes)则用言语事件涉及的各项因素来描写情景语境,他按词的起首字母归成八组:S—涉及包括时间、地点在内的实际环境的背景(setting)和场面(scene) ;P—涉及说话和听话的参加者(participants ) ;E—涉及“结果”和“目标”的目的( ends) ;A—涉及形式和内容的行为序列( act sequence ) ;K—涉及信息表现方式的风格( key );I—涉及言语传播渠道的媒介手段( instrumentalities) ;N—涉及发话人达到预期效果的规范或规则( norms) ;G—涉及通过他们使用的词语加以识别的体裁( genres)及其范畴。

这些起首的字母拼起来正巧是SPEAKING一词。

海姆斯用这个缩略词科学地总结出交际发生的情景因素。

费斯则指出语境是“语义分析平面上一套彼此相关的、抽象的概念类别”。

他认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语境:一种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项目或单位之间的骤合关系”。

除了外国学者对语境的解释外,还有我国学者对其的解释。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1982)按内容把语境分为现实的语言语境和广义的语言语境。

王建平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熊学亮在《语言学新解》中,将语境分为“物理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语境”三种。

常敬宇在《语境与语义》中按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给语境进行分类。

常敬字的分类可以用下图表示:其中副语言环境分无声和有声两类,无声一类包括交际双方的眼神、表情、服色;有声一类包括声调、语调、语气、停顿等。

而何兆熊在《语用意义和语境》一文中也将语境分为两类:(如下图)1由上可见,学术界对语境的理解是相当灵活的,随意性很大,不同学者对语境一般都有自己的见解。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这些对语境的不同阐释是具有共性的。

综合百家之见,我认为语境是语言交流所依赖的各种语言、非语言的信息的综合。

可以如大多学者阐释的那样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可以分为纯语言语境和副语言语境。

纯语言语境指对语言的掌握及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程度;副语言语境包含非语言符号如无声语言或身势语(nonverbal language)和主观心理因素等。

而非语言语境可以分为如何兆熊先生在语言外知识的分类一样(见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3页上图)。

总之,广义的语境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对人类话语交流起基石作用的各个方面。

四.语境对话语的作用日本学者西槙光正在“语境与语言研究”(《中国语文》NO.3,1991 )中指出语境具有八种功能:绝对功能、制约功能、解释功能、设计功能、滤补功能、生成功能、转化功能、习得功能。

其实,我认为语境最基本的功能应是制约与释义功能,其它功能都是由它们衍生而出的。

由我看来,语境就如建筑话语大楼的混泥土和框架。

话语大楼需由独立的字句砖瓦构成,但仅有砖瓦是盖不成大楼的,必须有混泥土的粘合,框架的固定才能使大楼稳固成形。

语境起得是一种联合、规范字句砖瓦,以使话语大楼成为统一的整体的作用。

没有混泥土,砖块只是彼此分割的个体,没有语境,话语只是游离的字句,没有意义可言,难以理解;没有框架,大楼是不可能成形的,没有语境,话语将会失去方向,无法认清主题。

也就是说,语境对话语主要的起释义及制约的作用。

(一)大楼框架的规范——语境对话语的制约作用日本学者西槙光正认为“‘制约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语境对于语言应用和语言研究的影响与作用。

”他对语境制约功能的解释分为四个维度,各维度有其不同的极点,下图是他所做的列表:2西槙光正对语境制约作用的分析是十分细致而全面的,他将广义上的语境的制约功能扩展到各个层面。

除此外,许多语言学学者也都对语境的制约作用做了分析,这里我主要是在综合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拙见。

2西槙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方学院出版社,1992 28页话语是语境的产物,因此,语境必然对话语有所制约。

话语交际的进行,话语意义的理解无不依赖者对语境的知晓:人们往往会在分析语境的条件下来决定说什么,怎么说,写什么,怎么写;人们亦是根据语境来理解话语意义的。

研究发现,语境对话语发挥制约作用时,通常呈现以下基本特征:语境对话语的制约功能主要作用于交际者语言处理的“输出”(output)端,即体现在发话人方面;言语行为的侧重点在于“编码”(encoding),即主要是通过限定话语的表达实现的。

换句话说,语境对话语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语境对交际者言语编码的限定与调节。

这种语境制约、改变话语的情形也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交际双方变化交际空间,改变话题、交流信息或者协调交际目的时,指示语体系(indexicalframework)也将有所变化”(Hanks,1992:53)。

这里的指示语体系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因人物、因地点、因时间、因社交、因语篇等变化而发生的指示语使用的变化(Levinson,1983 : 68~89)。

下面举几个例子:1.晏子使楚,楚王欲羞辱之,他指着一盗贼说这是你们国家的人,问晏子难道你们国家的人天生就善于盗窃吗,面对楚王的栽赃陷害,晏子又无法澄清事实。

于是晏子先迟一步,假定被缚者是齐国人,在此前提下进行反驳。

他先举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事实,揭示原因:“水土异也。

”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原因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语境对话语的制约作用:一方面,晏子的处境是在楚国,他身为使者,具有外交上与楚国保持友好的必要,同时也有维护国家利益的职责。

面对楚王对齐国的栽赃,晏子无法与楚王直接争锋相对的辩论,他的方法是利用情景语境:盗贼是齐国人,而盗贼是在楚国犯盗,再加上认知语境: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来得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的结论,使楚王不但羞辱齐人的目的没成功,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2.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中有如下一段话:“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

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3这里的“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指过去二十多年间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但又没有点破。

但为什么周总理要这么说呢?这显然是受制于语境: (1)交流的时间:1972年,当时中美两国刚刚恢复邦交不久;美国总统第一次来华。

(2)交流的参与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以及双方的高级官员。

(3)交流的目的:友好访问、协商对话。

(4)交流的地点:中国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宴3胡庚申,《国际交流语用学:从实践到理论》,超星阅览器 196页会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