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规定不可抗力范围有哪些

合集下载

民法典里的不可抗力指什么

民法典里的不可抗力指什么

民法典⾥的不可抗⼒指什么在现实⽣活中,不可抗⼒因素是⽐较多的,不可抗⼒因素造成当事⼈不能履⾏合同义务,或者危害后果发⽣的,⼀般情况下不承担民事责任,那么民法典⾥的不可抗⼒因素指的是哪些?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的不可抗⼒指什么不可抗⼒因素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如地震、台风等。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条【不可抗⼒】因不可抗⼒不能履⾏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五百九⼗条【不可抗⼒】当事⼈⼀⽅因不可抗⼒不能履⾏合同的,根据不可抗⼒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可抗⼒不能履⾏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以减轻可能给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迟延履⾏后发⽣不可抗⼒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构成不可抗⼒的具体情形有哪些构成不可抗⼒的情形⼤致有以下⼏种:1、⾃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等。

⾃然灾害是指独⽴于⼈们对意志以外发⽣的事件,它是⼈类预见⼒和防范⼒在合乎情理的条件下所不能及的,或⾄少是防⽌或避免不了的。

2、社会事件,如战争、武装动乱、罢⼯等。

在现代社会,实践中,遇到上述社会事件等情况少之⼜少,但是,这⼏种情形仍然被认为是不可抗⼒范围,⼀些异常社会事件等发⽣,能够认定为不可抗⼒的类型。

3、政府⾏为。

政府⾏为主要是指由于政府出台的⼀些政策、法律、⾏政措施等,导致合同不能履⾏的情形。

4、传染病、瘟疫等⽆法预见的疾病。

传染病、瘟疫等不可预见的疾病,从特征上来看,符合不可抗⼒的构成要件,⼀般也是不可抗⼒的类型之⼀。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可抗⼒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如⾃然灾害、社会事件和政府⾏为等。

因不可抗⼒不能履⾏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第8章(不可抗力与仲裁)

第8章(不可抗力与仲裁)

(三)仲裁规则
"凡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 裁的,均认为同意按照该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均认为同意按照该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裁的 均认为同意按照该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中国现行仲裁规则规定" 中国现行仲裁规则规定"凡当事人同意将 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均视为同意按照 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均视为同意按照 该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该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一)不可抗力的性质与范围 通常为下列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 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 通常为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 的事件,如水灾 旱灾,冰灾 雪灾,雷电 火灾,暴风雨 如水灾,旱灾 冰灾,雪灾 雷电,火灾 暴风雨, 的事件 如水灾 旱灾 冰灾 雪灾 雷电 火灾 暴风雨 地震,海啸等 另一种是政治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如 海啸等;另一种是政治或社会原因引起的 地震 海啸等 另一种是政治或社会原因引起的 如 政府颁布禁令,调整政策制度 罢工,暴动 骚乱,战争 调整政策制度,罢工 暴动,骚乱 政府颁布禁令 调整政策制度 罢工 暴动 骚乱 战争 等.
(二)仲裁协议的作用 二 仲裁协议的作用 1.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不得向法院起诉. 不得向法院起诉 2.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3.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核心作用是第二条. 核心作用是第二条
(四)仲裁裁决的效力 四
若败诉方不执行裁决, 若败诉方不执行裁决,仲裁机构不能强制执 但胜诉方有权向有关法院起诉, 行,但胜诉方有权向有关法院起诉,请求法 院强制执行. 院强制执行.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五)仲裁费用的负担 一般规定有败诉方承担,也有的规定为由仲裁庭酌 一般规定有败诉方承担 也有的规定为由仲裁庭酌 情决定. 情决定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裁课件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裁课件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 裁课件
15
答:日方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日本政府颁布了禁令 的生效日在合同规定的最后交货日之后,因此, 不构成履约的“不可抗力”。日方完全可以在9月
份 装船发货,履行合同。因此日本政府的禁令对本 合同不符合不可抗力条款的规定,日方要求不合 理,多方可向日方回电拒绝其无理要求,敦促其 尽快履约。
政府禁令等。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 裁课件
4
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买卖双方通常主要是 卖方都可以援引它来解释自身所承担的合同义务, 这种援引在多数情况下是扩大不可抗力的范围, 以减少自己的合同责任。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 裁课件
5
三、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虽然不尽 相同,但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点:
1. 力争规定在我国仲裁。 2. 有时规定在被告所在国仲裁。 3. 规定在双方同意的第三国仲裁。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 裁课件
25
(二) 仲裁机构
两种:一种是仲裁机构; 另一种是双方当事人指定仲裁员组成的临时仲裁 机构,当争议案处理完毕后自动解散。
目前我国常设的仲裁机构是设在北京的中国国际 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及海事仲裁委员会。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 裁课件
9
(三) 发生事故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
当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必须 及时通知对方,对方亦应于接到通知后及时答复, 如有异议也应及时提出。若未及时通知对方而给对 方造成的损失应负赔偿责任。为明确双方的责任, 最好在合同中规定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
国际贸易实务8——不可抗力与仲 裁课件
28
(五) 仲裁费用的负担

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

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

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出现的、合同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政府行为等。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合同当事人可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暂时免除或者减轻履行合同的责任。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受影响的一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在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证明,以证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

受影响的一方应尽最大努力减轻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损失,并在不可抗力事件终止后立即恢复履行合同的责任。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合同的履行将暂时中止,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时间超过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的,各方应协商解决或者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各方有权解除合同。

在解除合同后,各方应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协商处理因解除合同而产生的后果。

以上为不可抗力条款范本,具体条款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希望以上范本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合同不可抗力范本)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合同不可抗力范本)

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怎么写(合同不可抗力范本)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法律分析:合同不可抗力条款范本如下: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影响一方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则在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期内中止履行,而不视为违约。

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出具的证明文件及证明机构;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

法律主观:合同里面不可抗力因素可以写明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形,例如地震、泥石流。

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情形;以及写明发生不可抗力各当事人的责任和责任免除以及相应的通知对方的义务。

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规定有以下内容: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

具体来说,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

因此,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可以写出来,也可以不用写,不用写不影响直接引用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怎么表述1、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规定有以下内容: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

具体来说,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

2、法律主观: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的,可以写明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应及时通知对方,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不能履行一方的责任。

3、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4、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

5、在合同中,通常可以约定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即免除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违约的一方的违约责任。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包括哪些内容1、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

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

2、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以及政府行为等。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有哪些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有哪些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有哪些不可抗力条款是买卖双方在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有关内容的规定。

各国法律都承认当事人规定不可抗力内容的有效性,并允许当事人规定与法律的规定不同的范围和内容。

虽然每个合同规定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不可抗力事故的法律后果;出具事故证明的机构和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内容有哪些不可抗力条款是买卖双方在合同中关于不可抗力有关内容的规定。

各国法律都承认当事人规定不可抗力内容的有效性,并允许当事人规定与法律的规定不同的范围和内容。

虽然每个合同规定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不可抗力事故的法律后果;出具事故证明的机构和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

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争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当规定的具体一些,不能笼统或含糊不清。

防止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容易产生不同解释,出现纠纷。

不可抗力事故的法律后果:除应规定清楚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在哪些情况下只能中止合同外,还应规定买卖双方都可援引的不可抗力免责。

不可抗力事故出具证明,在我国一般由中国国际商会出具。

在国外是由事故发生地点的政府主管当局签发,或由当地的商会以及登记注册的公证人出具。

我国《合同法》第七章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时间内提供证明。

”▲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规定方法有三种:1、概括式规定。

即在合同中不具体订明哪些现象是不可抗力事故。

例如,“由于人力不可抗拒事故影响而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在与另一方协商同意后,可根据实际所受影响的时间,延长履行合同的期限,对方对由此而产生的损失不得提出赔偿要求。

”2、列举式规定。

即在不可抗力条款中明确规定出哪些是不可抗力事故。

凡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均不能作为不可抗力事故缓引。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8-不可抗力与仲裁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8-不可抗力与仲裁

1
2
调解
1
调解(Conciliation),是指发生争议后,双方协商 不成,则邀请第三者居间调停。 调解人的作用是帮助当事人弄清事实,分清是非, 并找到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办法。调解在性 质上与协商并没有什么区别。最后的解决办法还 须经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才能成立。
2
01
02
(三) 诉讼
仲裁(Arbitration)亦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按照 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签订的协议,自愿把它们 之间的争议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仲裁方式既不同于协商和调解,又不同于诉讼。
分析
01
02
(1) 我方要求不合理。因为:
中方虽经多方努力仍造成逾期交货,但根据不可 抗力条款,中方不负责,可以免责。
我企业出口商品仓库遇不可抗力导致一半左右出 口家具烧毁,但并没有严重到我方不能履行合同 的程度,所以我方不能要求免除全部交货责任, 但可以延期履行交货。
(2) 美方索赔要求不合理。因为:
一是承认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仲裁协议有效;
二是根据仲裁协议所作出的仲裁裁决,缔约国应 承认其效力并有义务执行。
该公约强调两点:
我国于1986年加入上述《1958年纽约公约》
并提出两项声明: 我国只在互惠的基础上对在另一缔约国领土
内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适用公约; 我国只对根据我国法律认定为属于契约和非
02Βιβλιοθήκη 发生事故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
01
当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必须 及时通知对方,对方亦应于接到通知后及时答复, 如有异议也应及时提出。若未及时通知对方而给对 方造成的损失应负赔偿责任。为明确双方的责任, 最好在合同中规定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

最高法案例丨关于“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的认定

最高法案例丨关于“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的认定

最⾼法案例⼁关于“不可抗⼒”、“情势变更”的认定在合同履⾏期间,出现哪些情形属于不可抗⼒,哪些情形可以适⽤情势变更原则,法院是如何认定的?通过检索的以下15个最⾼法案例,可以了解⼀⼆。

先从⼀案例⽬录图⼤致看看:接下来逐⼀展⽰案例,建议先收藏,再慢慢消化法院的裁判观点。

(各案例后的⼀段观后感仅供参考)案例⼀(2019)最⾼法民终960号凯利公司是否构成违约,其关于因不可抗⼒免责的主张能否成⽴。

本院认为,根据《合同法》第⼀百⼀⼗七条的规定,不可抗⼒,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案涉《资产转让合同》第四条约定:凯利公司应完成以下⼯作,作为合同项下资产转让的先决条件:⽬标地块完成规划调整及⽤地性质变更。

凯利公司承诺协调有权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海南省三亚市红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枝村及周边⽚区规划修改》,⽬标地块主要规划指标确定可调整为:地块编号为A-021、容积率≥3.5、计⼊容积率建筑⾯积≥6.2万㎡、限⾼≥80m、建筑密度≥30%、绿地率≤30%。

⽬标地块⼟地性质可以从综合⽤地变更为⼆类住宅⽤地。

第⼗四条约定:如凯利公司在2017年10⽉30⽇前,未完成第四条第1款约定规划调整事宜并缴纳完毕增容变性费⽤的,则碧桂园公司有权单⽅解除合同。

但是,因出现不可抗⼒原因导致上述规划调整⽆法按合同约定完成的,不认定为凯利公司违约,碧桂园公司或项⽬公司⽀付合同约定借款或资产转让借款时间相应顺延。

本案中,凯利公司未能在2017年10⽉30⽇前完成《资产转让合同》第四条约定的案涉地块的容积率、⼟地性质等规划指标的调整。

凯利公司辩称,其⽆法如期完成案涉地块规划指标的调整,系因2017年9⽉海南省⼈民政府出台的“两个暂停”政策导致,属于不可抗⼒,不应认定其构成违约。

但根据查明的事实,2016年2⽉23⽇,海南省⼈民政府就发布《海南省⼈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琼府〔2016〕22号),通知加强商品住宅⽤地计划管理和规划审批调控,对商品住宅库存消化期超过全省平均⽔平的市县,暂停办理新增商品住宅(含酒店式公寓,下同)及产权式酒店⽤地审批(包括农⽤地转⽤及⼟地征收审批、⼟地供应审批、已供应的⾮商品住宅⽤地改为商品住宅⽤地审批、商品住宅⽤地容积率提⾼审批),暂停新建商品住宅项⽬规划报建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中规定不可抗力范围有哪些
(1)重大的自然灾害。

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等。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

(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一、合同中规定不可抗力范围有哪些
不可抗力包括:
(1)重大的自然灾害。

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

08年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

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

(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二、构成不可抗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构成不可抗力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不能预见
不能预见指的对事件的发生不可预见。

这里的不可预见指的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也无法预见到的”。

而不能依据当事人自身是否预见到了事件的发生来确定。

例如,打钻孔桩的时候,在20米深处遇到一块孤立的岩石,使得钻孔无法进行,造成了损失。

该事件可以称为不可预见,因为再有经验的承包商也无法预见到这里会存在一块孤立的岩石。

2.不能避免
不能避免指的是即使当事人预见到了该事件的发生,但是也无法制止其发生。

例如,尽管当事人收到了地震的预报,但是也无法避免地震的发生,这就是无法避免。

如果事件通过当事人的努力是可以不发生的,即使发生了也不能构成不可抗力。

3.不能克服
不能克服指的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当事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或减弱该事件的负面影响。

例如,发生了地震,当事人无法将已完工程移离地震地区,只能任其坍塌。

如果通过当事人的努力可以将损失避免,对于这部分损失而言,该事件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要是一方违约是因为出现了不可抗力的情况,这个时候虽然有违约行为,但实际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也不能向违约的一方主张损害
赔偿。

现实中对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根据法律中的规定,一般不可抗力主要是指那种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