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
220kV智能变电站方案

220kV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解决方案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目录一.智能一次设备说明 (3)1.1智能一次设备的概念 (3)1.2设备智能化演变 (3)1.3智能一次设备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3)1.4智能一次设备现况 (4)1.5变压器智能化 (4)1.6断路器智能化 (5)二、智能一次设备解决方案及建议 (8)2.1PSSC600系列智能组件简介 (8)2.2互感器及智能组件技术方案 (13)2.2.1 220kV及110kV线路、母联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3)2.2.2 变压器220kV侧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5)2.2.3 变压器110kV侧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6)2.2.4变压器35kV侧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7)2.2.5 35kV出线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8)2.2.6 35kV母线电压技术方案 (18)2.3TDC-05户外柜 (19)2.3.1 户外柜的技术特点 (19)2.3.2 户外柜的专利 (20)三.组屏方案及即插即用方案 (21)四.过程层设备配置一览表 (23)一.智能一次设备说明1.1 智能一次设备的概念智能一次设备:指变电站高压设备本体(主要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和智能组件组成,具有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身状态监测及预警、通信功能。
(1)结构方面: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的灵活方案;(2)功能方面:监视、控制和管理设备的状态;(3)智能方面:使电网元件可观测、可控制。
1.2 设备智能化演变图1.1 设备智能化演变图2.1显示了设备智能化演变趋势。
设备层的智能综合组件是一个包含各种装置的统一名称,即过程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即可以组合、融合在一起的,也可以是外置安装。
考虑到现有的一次设备状况,设备层设备采用“传统一次设备本身+智能综合组件”的模式,智能综合组件可以集成,可以分散,可以嵌,可以外挂等任意组合灵活架构。
智能综合组件构成,包含了传统间隔层的设备,符合现状与未来的发展。
220KV升压站投运方案

220KV升压站投运方案一、编制目的为了加强XXXXXXXXX风电场220KV升压站工程的调试工作管理,确保此次变电站投运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程序,使220KV升压站投运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启动工作安全、可靠、顺利的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2 《变电站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专业篇)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1.5 XXX集团公司《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电气部分试行本)XXX安【2007】342号1.6 辽宁院设计施工蓝图及设计变更通知单1.7 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设备技术参数及出厂试验报告、设备使用说明书1.8 国网公司《继电保护18项反措》1.9 网调、地调有关上网强制性文件三、工程概况XXXXXXXXX风电场工程位于辽宁省XXX市XXX瓦子峪乡内,风电场总装机规模为100MW,将建设一座220kV升压变电站,经一回220kV线路电力系统连接。
XXX风电场及白石砬沟风电场装机容量各为49.5MW,各安装30台1650kW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出口电压为690V,经35/0.69kV箱式变压器升压至35kV,30台风机分成4组,每组风机出线组成一个联合单元,联合后由35kV架空电缆混合线路输送至风电场220kV升压变电站的35kV侧。
风电场发出的电能通过220/35kV主变升压后,经1回220kV架空线路送至220kV 系统电网。
本工程位于东北丘陵地带,该地属Ⅲ级污秽地区。
本期工程为XXX风电场工程,采用的1.65MW风力发电机组出口电压为690V,经35/0.69kV箱式变压器升压至35kV。
30台风机分成4组,每组风机出线组成一个联合单元经集电线路送至升压变电站。
场内集电线路采用35kV架空线路为主,箱变至35kV架空线、架空输电线路进220kV升压变电站部分采用35kV 电缆线路。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220kV变电站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方案将涵盖变电站的土地准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设备安装、调试和投运等关键阶段。
2.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需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土地准备对于变电站的选址需进行土地勘察和评估,确保选定的土地具备适合建设变电站的条件,包括土地承载力等。
2.2 材料采购根据项目设计需求和施工计划,进行变电站所需材料的采购工作,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2.3 人员组织与培训组建施工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确保团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对于缺乏经验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 基础设施建设220kV变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环节,包括:3.1 建筑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流程进行变电站建筑的施工,包括土地平整、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
3.2 配电系统建设完成配电室、开关室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包括设备安装、配电线路敷设等工作。
3.3 辅助设施建设建设变电站的辅助设施,如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等,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 主要设备安装主要设备安装是变电站施工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主要包括:4.1 变压器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将变压器进行正确安装,并完成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4.2 开关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高压开关设备、联络线路和继电保护设备,并进行调试。
4.3 控制设备安装安装控制设备,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监控。
5. 调试和试运行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试运行,以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5.1 设备调试对安装的设备进行逐项检查和测试,包括运行试验、保护功能测试、通信联调等。
5.2 系统整合测试对整个变电站的系统进行整合测试,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如何做好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

如何做好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李东,尚光伟,张海栋(南阳供电公司,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结合参加两座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的实际经验,针对智能化变电站的关键点、关键环节展开分析,从网络、智能化设备及保护配合、一体化电源、顺序控制操作等智能化变电站的特殊和关键点具体阐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点和方法,从而做好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单元;合并单元;顺序控制操作0 引言智能变电站建设始经过2010、2011两年的试点建设,于2012年开始大规模建设,从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2012年58号文开始,新建变电站全部按照智能变电站建设,电网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
做好智能化变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关系智能化变电站的健康投运,关系电网的可靠运行。
笔者参加了两座220kV智能化变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总结了一些方法。
1智能化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生产准备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本质上是一致的,均需提前入驻新建变电站,熟悉并掌握新建变电站的所有设备,保证变电站顺利投运的各项工作。
变电运维人员对传统变电站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的比较好,毕竟近几年大量的传统变电站投入运行,使变电运维人员积累了很丰富的生产准备经验。
因此,掌握智能化变电站区别于传统变电站的地方,抓住其关键点、关键环节,是做好智能化变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的关键。
2抓好智能化变电站的关键点2.1掌握好智能化变电站的网络智能化变电站大部分功能通过网络来实现的,掌握网络情况是掌握智能化变电站的一个关键环节。
1.掌握智能化变电站基本网络情况智能化变电站的网络结构采用“三层两网”的结构模式,三层分别是站控层、过程层、间隔层,两网分别是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
站控层网络仍与传统综自站一样采用的常规以太网络,过程层网络要确保220kV和110kV电压等级分开,A网和B网分开,确保架构合理,明白过程层组网方式,是google、sv共网,还是单独组网。
220kV变电站220kV侧备自投标准化要求

4
二、装形式,备自投装置硬件的 最大化配置应能适应以下3 种主接线形式:双母线、双母线 带旁路及双母线单分段。220kV 线路数按照6 回配置,按照3 组双回线设置。
5
二、装置标准结构
6
二、装置标准结构
7
三、 220kV备自投装置逻辑 3.1线路和母联开关状态判别
9
三、 220kV备自投装置逻辑 3.2切负荷功能
为防止备自投动作后导致备投元件过载,在备投元件投入前需要按照设定值切除 相应的负荷量。 定值中对负荷线路整定范围为0~9,其中0表示该负荷不参与切除,1~8按照 数值小的先切的顺序进行负荷切除。9表示该线路为小电源线路。 所有负荷线路按照流出母线为正功率,流入母线的负荷装臵强制判别为小电源 线路。
3.1.1 220kV 线路可分为主供、可备投、检修与不可备投四种状态。其中可备投
状态仅在线路备自投功能中有效,其余三种状态在线路、母联备自投功能中均有效。 ◆ 主供:同时满足以下 4 个条件: ① 线路的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 ② 线路开关在合位; ③ 线路切换后电压≥U1; ④ 线路组别不为 0; ◆可备投:同时满足以下 6 个条件: ① 线路的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 ② 线路开关在分位; ③ 线路切换后电压≥U1; ④ 线路 PT 测量电压≥U1; ⑤ 线路组别不为 0; ⑥ 线路备投优先级不为 0。 ◆检修:线路的检修压板投入。判别为检修状态的线路,其开入量、电气量均不 参与备自投的逻辑及异常判断。 ◆不可备投:不满足主供、可备投或检修状态的线路。
1
220kV变电站220kV侧备自投 标准化要求培训
2
一、设计原则
二、 220kV备自投装置标准结构
三、220kV备自投装置逻辑
四、RTDS测试四套装置差异备忘
220kV开关站投运方案

220kV 开关站投运方案河南电力建设调试所鹤壁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300M W 机组 调试作业指导书HTF-DQ304目次1 目的 (04)2 依据 (04)3 设备系统简介 (04)4 试验内容 (04)5 组织分工 (05)6 使用仪器设备 (05)7 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05)8 试验步骤 (06)9 安全技术措施 (08)10调试记录 (08)11 附图(表) (08)1 目的为了加强鹤壁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的调试工作管理,明确220kV开关站受电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程序,使受电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开关站受电工作安全、可靠、顺利的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2 依据2.1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检验条例》2.2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3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2.4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2.5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6 设计图纸2.7 制造厂技术文件3 设备系统简介河南鹤壁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安装2台300MW机组,#3、#4机组均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组接线方式,新建220kV开关站一座。
#3、#4发变组断路器之间装设中间断路器,构成内桥接线方式,增加了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3、#4发变组分别经Ⅲ鹤桃线、Ⅳ鹤桃线与对侧220kV桃园变电站连接。
新建220kV开关站内设置网络继电器室,配置220kV配电设备的计量、测量、保护及自动装置等二次系统设备。
220kV线路保护采用双重化配置,以光纤作为线路两侧保护装置信息交换通道,单设内桥断路器保护屏一面。
另在网络继电器室内设置关口表屏、远动屏、220kV故障录波屏、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及安全自动装置屏。
220kV开关站设备的监控、操作均通过DCS实现。
4 试验内容4.1 Ⅲ鹤桃线路对220kV北母充电核相试验4.2 220kV北母对220kV南母充电试验4.3 Ⅳ鹤桃线路对220kV南母充电核相试验4.4 220kV南母、北母合环试验5 组织分工5.1 调试单位负责编写与调度措施相配套的开关站受电方案,受电前对参加受电的有关单位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试验仪器设备,作好试验记录,解决受电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服从调度人员的指挥。
220KV变电站生产准备清单

220KV变电站生产准备清单一、应准备的制度1、变电站运行岗位职责2、交接班制度3、设备巡视检查制度4、“两票”管理制度5、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6、运行分析制度7、变电站培训制度8、微机管理制度9、消防管理制度10、安全工具管理制度二、升压站应准备的记录表1、运行日志2、巡视检查记录3、调度指令记录4、安全活动记录5、运行分析记录6、反事故演习记录7、技术问答记录8、设备缺陷记录9、断路器故障跳闸记录10、防小动物措施检查记录11、继电报货及自动装置检查记录12、设备检修和设备试验记录13、蓄电池测量记录14、避雷器测量记录15、避雷器动作检查记录16、测温记录17、收发讯机测试记录18、负荷记录19、发电量统计表三、升压站应有的指示图1、一次系统模拟图2、安全记录指示3、设备最小载流元件表4、运行工作年、月历表5、设备定级表6、直流系统图7、站用变系统图8、调相油、水系统图9、有权签发工作票人员、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名单10、组合电气间隔图四、升压站应备的技术资料1、设备投运批注书2、设备台账3、主设备产品说明书4、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两措”及其他有关文件五、升压站应备的图纸1、一次系统接线图2、全站平断面图3、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图4、远动及自动化设备二次回路图5、站用变系统图6、正常和事故照明接线图7、调相机油水气系统图8、直埋电缆走向图9、接地装置布置图10、地下隐藏工程图11、直击雷保护范围图12、直流系统图13、组合电气间隔图六、升压站必备的国家、行业、企业、办法的法规、规程和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部分)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事故点差规程4、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程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8、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9、输变电设备评价标准10、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技术措施11、电缆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2、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13、电力电缆运行规程14、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15、电缆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16、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17、华北电网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9、变电站运行规程20、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220kV变电站双母线接线和主变投运程序及保护动作情况分析

220kV变电站双母线接线和主变投运程序及保护动作情况分析摘要以赣西地区渝水220kV变电站为例,介绍双母线接线220kV变电站的启动投运程序以及在启动过程中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投入/退出次序,并对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灵敏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投运次序;继电保护目前,赣西供电公司为浙赣线电气化铁路投运而新建220kV负荷变电站均采用双母线接线,渝水变电站亦如此。
该变电站安装1台150MV A的主变,220kV 进线5回;110kV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110kV出线5回;10kV采用单母线接线,按主变容量10%配置并联电容器,10kV出线5回。
1保护配置按照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该变电站220kV线路两侧均配置双套全线速动主保护及完整的后备保护;母线装设双套快速母线保护及失灵保护;变压器配置双套电气量保护,单套非电量保护;110kV线路配置单套阶段式距离保护和四段式零序保护,母联开关装设充电保护。
2新投变电站投运程序及保护动作分析2.1继电保护的投入一次设备投运前按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投入保护,并满足下列要求:①投入211、213开关辅助屏上的母线充电保护,按躲变压器励磁涌流,且保证211、213开关到变压器高压侧套管短路有灵敏度整定。
②投入212开关保护屏上的母线充电保护。
③退出211、212、213开关非全相保护。
2.2投运程序1)220kV母线投运程序。
①分别用211开关对I母线充电。
当211开关合于故障母线时,对于母线保护,只有211开关的TA带电,不存在TA极性问题,211开关辅助屏上的母线充电保护和母差保护都能可靠动作,跳开211开关,切除故障。
对于线路Ⅰ光纤差动保护,若211开关与线路Ⅰ对端站出线间隔开关TA极性均正确,差动保护可靠不动作;若211开关与线路Ⅰ对端厂站出线间隔开关TA极性有且只有一侧不正确,线路保护非选择切除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
发表时间:2019-06-12T17:01:21.18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作者:刘永霞
[导读] 本文将结合以往220kV智能化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经验,分析其基本工作内容和关键环节。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220kV智能化变电站的生产投运准备工作对变电站后期运行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详细探讨其工作重点和部署方案。
本文将结合以往220kV智能化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经验,分析其基本工作内容和关键环节。
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各项工作方案的部署策略,包括熟悉变电站网络结构、保护装置和智能化设备应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控制等。
关键词:220kV变电站;智能化;生产投运;准备工作
前言: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步伐的加快,220kV智能化变电站项目越来越多,在生产投运准备的关键时期,需要统合各方面工作,做好系统设备的检查、试运行等工作。
但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设备升级更新速度快,生产投运准备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工作控制难度。
有必要对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质量。
一、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的关键点
智能化变电站项目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的新建变电站项目均按照智能化变电站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标志着我国电网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
其中,智能化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对其运行可靠性有显著影响,虽然智能化变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流程与传统变电站项目基本一致,但由于技术设备发生变化,使其工作内容也发生较大变化。
需要在总结近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装备工作的具体内容。
对于220kV智能化变电站而言,生产投运准备工作需要变电运维人员提前入住新建变电站,对变电站智能化设备进行充分了解,熟悉网络结构,明确保护装置和智能单元的操作要点,规范操作控制流程,从而为新建变电站正式投运做好准备。
其中,保护装置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是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1]。
二、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详细部署方案
(一)熟悉变电站网络结构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多数功能都依托于网络实现,因此掌握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结构是首要工作。
一般220kV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结构设计为“三层两网”结构,分别由站控层、过程层、间隔层、过程层网络、站控层网络组成。
其中站控层网络与传统变电站一样,采用以太网,220kV过程层网络应与110kV分开,确保其架构合理,同时明确是采用单独组网方式还是google、sv共网模式。
在前期投产准备工作中,应充分熟悉整个网络结构下所包含的设备,以及“三层两网”的区别。
清楚间隔层智能化设备间的光纤连接方式和报文传输方式,绘制出详细的光纤联系图纸,反映保护装置如何采集信息、实现跳闸等重要信息,从而实现对智能化设备之间联系性的充分掌握。
在此基础上,制作光纤传动卡,逐个进行插拔传动,了解详细报文信息。
从而根据报文信息,快速确定运行故障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2]。
(二)保护装置及智能化设备应用
如前文所述,在220kV智能化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中,保护装置及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是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部分。
首先从保护装置跳闸回路来看,主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母差保护、失灵保护等使用保护直跳,而主变压器后备保护使用保护网跳。
保护直跳回路可对光纤进行清查,而保护网跳涉及光纤多,结构复杂,需要具体查清其涉及的光纤链路,为投运后运维管理做好准备。
220kV失灵保护属于保护直跳,在各支路启动失灵保护时,需要通过goose组网方式形成链路,比如220kV各间隔启动失灵组网的链路方式如表1所示。
表 1 220kV各间隔启动失灵组网的链路方式
在220kV双套保护闭锁重合闸配合方面,由于采用双重化智能终端,每套保护各对应一套智能终端,当一套保护永跳时,另外一套保护容易因开关偷跳导致重合。
所以在一套保护永跳的情况下,应闭锁另一套保护重合闸。
此过程涉及两套保护装置与智能单元配置,较为复杂,应详细了解其动作过程,确保操作可靠性。
此外,还要掌握智能单元与合并单元功能,确保其能够通过检测。
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两套智能单元,其中一套集成本间隔开关和刀开关遥控功能,与第一套保护装置进行配合。
另一套智能单元则仅负责与第二套保护装置配合。
其中第一套智能单元功能与110kV的单套智能单元基本相同。
主变本体智能单元则集成非电量保护、对应出口压板等,要能够实际传动并根据设计投退。
合并单元负责采集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电流、电压保护以及测控装置使用情况,一般单独进行配置。
其中电压合并单元采集方式与传统变电站不同,在配置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
合并单元是对两个母线同一类电压进行采集,主要用于220kV第一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计量装置。
应注意220kV PT合并单元较为特殊,如果合并单元损坏,除主变间隔外都会失去保护电压。
此外,在投运准备工作中,还要对合并单元型号和硬件配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其满足要求。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部分变电站已出现了过交流电流采样数据不同步引起的保护误动与合并单元通信干扰情况,对合并单元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在投运准备阶段认真检查合并单元型号和硬件配置情况,不能使用未经检测合格产品,避免给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的运维管理工作留下隐患[3]。
(三)保护装置与智能化设备的压板
220kV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装置压板大多数为软压板,少数为硬压板。
其中,保护装置检修压板、合闸出口、智能单元跳闸出口、刀开
关遥控压板和合并单元检修压板等属于硬压板,在投运准备工作中需要详细掌握各类压板的作用。
首先从软压板功能来看,许多软压板与传统变电站压板功能一致,只是将传统变电站硬压板也统一设置为软严办。
但少数特殊软压板需要格外注意,比如“XX1间隔投入”的含义是接受电流采样值,如果不投接受不到。
“远方控制压板”只能在本地修改,且当其设置为1时才能在远方修改保护装置。
此外还要掌握好检修压板的配合,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等检修压板平时应处于退出位置,且智能终端检修压板和合并单元检修压板要与测保装置检修压板对应,否则会报出“检修不一致”等警告。
其对应逻辑关系如表2所示。
表 2 智能单元、合并单元与保护测控装置检修压板的逻辑关系
(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控制
220kV智能化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是将传统变电站直流、交流、逆变、通信电源进行了整合,同时包括其对应信息的整合,进而在统一的监控平台上进行数据上传。
在此方面,前期投运准备工作应严格控制进线一体化电源传动,对电源支路定义加以完善。
其一体化监控平台包含多个屏柜,需要由各厂家和保护人员根据变电站运维要求对每个屏柜和每个支路进行验收,减少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的运维工作量。
同时应绘制直流回路图,一体化电源直流部分主要适用DC-DC高频开关变换器,且直接挂在直流母线和一次设备区,直流网络结构较为复杂。
应详细绘制全站直流回路图、通信回路图以及直流分点屏回路图。
帮助运维人员快速了解全站直流回路信息,为以后的运维工作提供方便。
此外,还应做好直流回路各支路的绝缘检查工作,220kV智能化变电站直流支路多,配置有许多直流绝缘监察装置,一般两段直流母线会各配置一台监察装置,各直流分电屏也需要配置一台,需要对其进行仔细验收。
结合全站直流回路图等图纸,确保支路连接和支路报文的正确性,方便直流接地查找处理。
总而言之,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对各个系统、各种设备及其运行控制方式进行全面了解。
整我正确的顺序控制方法,熟悉智能化变电站控制系统,在确保各装置和系统反应灵敏、动作及时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误动作、误警报现象,为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220kV智能化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中关注于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各个方面,提前做好系统和设备检查工作,并详细了解保护装置、智能化设备等的运行过程,可以确保后期运行维护效率,确保22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
通过对投运前期准备工作要点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为相关变电站筹备工作提供借鉴,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漏洞。
参考文献:
[1]凡红涛,陈秋红.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J].电工技术,2018(01):132-133.
[2]丁文阁. 石家庄安托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分析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3]刘文传.220kV智能化变电站供电构想[J].中国设备工程,2017(04):139-140. 作者简介:刘永霞,(1987.05.02),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变电运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