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判断题。

1、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2、因为0前面没有负号,所以0是正数。……………………………………………()

3、从银行里取出3000元,我身上多出了3000元,所以存折上记作+3000。……()

4、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5、因为3.60=3.6,所以3.60和3.6的计数单位也一样。……………………………()

6、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0.01,四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万分之一。…………()

7、把3.9964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4。…………………………………………………()

8、不管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只要等底等高面积就一定相等。………………………()

9、一条蓝鲸先下潜到海平面以下80米,再上升30米,现在的位置是+110米。()

10、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与乙数相等,那么甲数就是乙数的100倍。……()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

12、2.35858……的小数点后面第80位是3。…………………………………………()

13、300公顷大于3平方千米。………………………………………………………()

14、8.43□≈8.43,□里最大填4。……………………………………………………()

15、今天早晨温度是零下80C,中午温度上升了60C,中午温度是+60C。………()

16、18×2.5=45,因为1.8×2.5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1.8×2.5=0.45。()

17、因为10.08÷3.6=2.8,所以1.008÷3.6=0.28、10.08÷0.36=0.28。…………()

18、-2与+1的距离比+3的距离近。………………………………………………()

19、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整数都比0大。…………………………………………()

20、2.5454……、8.56456、0.359和5858……都是循环小数。……………………()

2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就也成了10。…………………………………………()

22、一个因数乘10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就除以了100。…………………()

23、把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高不变,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24、把平行四边形的高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底缩小4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00倍。

25、用16根长都是10厘米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周长都是160厘米,面积最大是1600平方厘米。

26、△△□□□△△□□□……,如果△一共有40个,那么□就一定是60个。()

27、把300.005000化简是3.005。……………………………………………………()

28、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百分之一。……………………………………………()

二、选择题。

1、把3.995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3.99

B、4.0

C、4.00

D、4

2、商比被除数大的算式是()。

A、28÷2

B、2.8÷1.05

C、0.45÷0.2

D、23.6÷10

3、3.45与3.450比较()。

A、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同

B、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C、大小不等,计算单位相同

D、大小不等,计算单位也不相同

4、小明向东走了300米,要回到原来的位置,就要()。

A、向东走600米

B、向西走300米,

C、向南走300米,

D、向北走300米

5、一件衣服先按利润50元销售,后来降价了35元,现在的利润用()。

A、-35元

B、+15元

C、-50元

D、+50元

6、把4.5改写成4.5000后计数单位()。

A、不变

B、变小了

C、变大了

D、不知道变不变

7、妈妈每上5天班休息1天,爸爸每上4天班休息1天,今天爸爸和妈妈同时休息,()天

后又同时休息。

A、20

B、9

C、30

D、11

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三角形

的底是()。

A、12厘米

B、24厘米

C、6厘米

D、无法确定

9、4÷7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位是数字()。

A、5

B、4

C、1

D、8

10、一个数除以0.98一定()这个数;一个数乘0.98一定()这个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1、瓜洲镇的面积约是18(),运动场的面积约是8000(),篮球场的周长约80()。

A、平方千米

B、公顷

C、平方米

D、米

12、9.0080读作()

A、九点零八

B、九点零零八

C、九点零零八零

D、九点八

13、下面每组数中都是循环小数的是()。

A、2424……、3.435435……

B、7.148148148、4.666……

C、2.1357878……、3.308

D、3.714285714285……、3.1415926535897……

14、王师傅4. 8加工12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列式是();平均加工一个零件要

多少小时,列式是()。

A、4. 8×12

B、4. 8÷12

C、12×4. 8

D、12÷4. 8

15、-4与下面的()数最靠近。

A、+4

B、-1

C、0

D、-5

16、三位小数与两位小数比较,()。

A、一定是三位小数大

B、一定是两位小数大

C、一样大

D、都有可能大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第一学期单元学业质量检测题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命题人: 一、填空题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 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位小数,1.16×2.08的积是()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79.4×980=()7.94×0.98=()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6413×0.25=32514.4×3.98=57312 6、根据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8×2.56=()×() 2.5×(1.32×0.4)=()×()×() 5.7×3.8+4.3×3.8=(+)×()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 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三、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0.125×320.78×1013.26×5.7-3.26×0.7 56.5×99+56.51.25×213×0.819.625-(4.716+9.625) 四、在○里填上“<”“>”或“=” 13.76×0.8○13.760.2○1.1×0.20.3×3○0.3×0.3 5.2×0.6○0.52×68.4×1.3○0.9×8.4 6.4×0.2○6.4×0.5 4.48×0.46○4.48×0.406 5.25×0.75○5.25+0.7535.4×44.2○35.3×44.3 () () ()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全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 多少。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越乘越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越乘越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 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 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 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计算小数除法时要注意:(1)先看空间够不够;(2)数位一定要空开; (3)计算之前先检查;(4)不够除时要补0。

6、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越除越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越除越大) 7、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8、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9、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 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 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 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2、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2、去尾法;3、进一法。在解决 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也可以省略不写,这时数 字因数要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长=2(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长=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正=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正=a2 3、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最新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一、判断题. 1、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2、因为0前面没有负号,所以0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习…() 3、从银行里取出3000元,我身上多出了3000元,所以存折上记作+3000.……() 4、五年级数学概念题复习.………………………………………() 5、因为3.60=3.6,所以3.60和3.6的计数单位也一样.……………………………() 6、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0.01,四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万分之一.…………() 7、把3.9964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4.…………………………………………………() 8、不管三角形是什么形状,只要等底等高面积就一定相等.………………………() 9、一条蓝鲸先下潜到海平面以下80米,再上升30米,现在的位置是+110米. () 10、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与乙数相等,那么甲数就是乙数的100倍.……()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 12、2.35858……的小数点后面第80位是3.…………………………………………() 13、300公顷大于3平方千米.………………………………………………………() 14、8.43□≈8.43,□里最大填4.……………………………………………………() 15、今天早晨温度是零下80C,中午温度上升了60C,中午温度是+60C.………() 16、18×2.5=45,因为1.8×2.5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1.8×2.5=0.45. () 17、因为10.08÷3.6=2.8,所以1.008÷3.6=0.28、10.08÷0.36=0.28.…………() 18、-2与+1的距离比+3的距离近.………………………………………………() 19、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整数都比0大.…………………………………………() 20、2.5454……、8.56456、0.359和5858……都是循环小数.……………………() 2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就也成了10.…………………………………………() 22、一个因数乘10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就除以了100.…………………() 23、把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高不变,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24、把平行四边形的高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底缩小4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00倍. 25、用16根长都是10厘米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周长都是160厘米,面积最大是1600平方厘米. 26、△△□□□△△□□□……,如果△一共有40个,那么□就一定是60个. () 27、把300.005000化简是3.005.……………………………………………………() 28、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都是百分之一.……………………………………………() 二、选择题. 1、把3.995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3.99 B、4.0 C、4.00 D、4

五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五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5.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学习难点: 1.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4.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5.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6.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三、知识点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测试试题大全

小数乘除法 月日姓名 一、填空题:(21分) 1、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10,积是()。 2、两个因数的积是,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 3、千克=()千克()克时=()分 3.8平方米=()平方分米0.56千米=()米 千米=()米560千克=()吨 4、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这个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5、扩大()倍是1568,缩小()倍是。 6、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7、……用简单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三位小数写作()。 8、李师傅小时做25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小时。 9、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分钟,锯成8段要(??)分钟。 10、一个数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后,比原数大,这个数是()。 11、在计算÷时,应将其看作()÷()来计算,运用的是()的性质。 12、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的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 13、…是一个()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14、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15、在圆圈里填上“>”、“<”或“=”。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订正)(5分)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3、11×-=11×0=0。…………() 4、÷的商是3,余数是1。() 5、精确到百分位约是2。()

1、一台收割机7小时收割小麦公顷。平均收割每公顷小麦要多少小时??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 2、一个汽油桶最多能装汽油5.7千克,要装70千克汽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汽油桶? 3、每千克大豆元,李大妈带了104元,最多能买多少千克大豆? 4、3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2.4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 多少公顷? 5、玩具厂购买一批布,原来做一个玩具熊需要1米,可以做720个。后来改进技术每个节约用布0.2米,这批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个? 6、一间教室的面积是87.04平方米,用边长0.45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共需这种瓷砖多少块? 7、罗老师要用1000元为学校买体育用品,他先花元买了5个足球,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了一些蓝球,每个蓝球元,罗老师还可以买多少个蓝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观察物体》 一、知识园 5×12=32×3=4×16= 2×30=50×8=72÷8= 24×5=56+24=15×6= 26×2=20×8=29×3= 二、智慧园(按要求做) 1、2、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 的图形? ()面()面()面 ()面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 分别是什么形状?请连一连。 ()面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第一单元圆概念总结 1.圆的定义: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d/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也就是π倍),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 ≈ 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 πd 或C=2π r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 ×r 。 14.圆的面积公式:S=π2r 或者S= π2)2 (d 或者S= π2)2(÷÷πc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 ,内圆的半径是r ,它的面积是S=22R r ππ- 或 S=π(22r R -)。(其中R =r +环的宽度.) 18.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 ÷ 2+d 或 C=πr +2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π2r ÷ 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 22.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

五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练习题

㈠平面图形计算公式 一、周长.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2(a+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二、面积.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㈡立体图形计算公式 一、棱长和 1、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2、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二、表面积 1、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三、体积 1、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2、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4、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 =底面积×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㈢.常用计量单位和进率 (一) 长度单位及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二)质量单位及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 (四)面积单位及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 个面,( ) 条棱,( ) 个顶点。 2、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洗衣机的体积约是300( ) 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 );汽车的油箱大约能盛汽油50( ) 3、 3.05立方米= ( ) 立方分米 7200立方厘米= ( ) 立方分米 4.6升 = ( ) 毫升 9.8立方米=( )升 4.8升=( )立方厘米 520毫升=( )立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纸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它的所有棱长的和是( )分米, 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做这样的一个纸箱需要纸板( )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 立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 )厘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36厘米,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 )厘米。 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3分米,6个面中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最大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8、同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用硬纸板做它的面,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5.1平方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一个长方体蓄水池,占地15平方米,池深1.6米,池内最多能蓄水( ) 立方米。 11、一个长方体水桶高是6分米,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水桶的容积是( )升。 12、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 ) 瓶。 1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6立方米,底面积是16平方米,它的高是( )米。 14、有一种无盖的玻璃鱼缸,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做这样一个鱼缸需要( )平方厘米的玻璃,能装水( )升。 15、楼房外壁用于流水的水管是长方体。如果每节长15分米,横截面是一个长方形,长1分米,宽0.6分米。做一节水管,至少要用铁皮( )平方分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注:整数包括自然数) 3.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如:4×5=20,就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注意: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4.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就不会重复和遗漏。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1的因数只有1个,就是1。 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地找,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6.奇数和偶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如:2,4,6,8等等。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特征是:个位上是1,3,5,7,9。如:1,3,33,99等等。 7.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如:2,3,7,11等等。 8.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2,最小的合数4,最小的奇数1。 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2,3。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2。两个质数的乘积是合数。 9:按一个数的因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 1三类。 按一个数的奇偶性来分,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0是最小的偶数,暂不研究)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测 试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10分) 30×0.5=0.78×0.2=0.5×0.28=0.8×0.9=1.5×8=1.9× 40=0.125×80=3.4×0.7= 2.8÷0.4= 3.2÷4= 二、耐心填一填。(每空1分)(16分) 1、2.4+2.4+2.4+2.4=2.4×()=()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0.56×1.3=()5.6×13=()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3.12×0.5=□×□12.5×8.7×0.8=(□×□)×□ (2.5+0.6)×4=□×□+□×□4.1×1.5+5.9×1.5=(□+□)×□4、在○里填上>、<或= 924×0.6○9241×0.44○0.447.3×1.8○7.3 4.5×0.6○4.52.76×1.52○1.521.96×1○1.96 5、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每题1分(5分)) 1、0.35×7的积是两位小数。() 2、48×0.2>48() 3、9.276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9.3。()

4、1.25×(0.8+1)=1.25×0.8+1()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四、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4分) 1、0.25的12倍是()。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3.0 B、2.9 C、2.93 五、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10分) 4.2×0.8=1.5×62=2.7×0.11= 0.86×40.5=2.67×1.5= 2、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每题2。5分)(5分) 2.9×0.5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4分)(16分) 3.45×1020.47×0.5×0.80.46×1.9+0.54×1.9 1.2×0.25+ 2.8×0.250.65×104 3.2×1.25×2.5 4、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9分) 6.54×1.2-1.873.17+0.4×1.65.2×0.1×28.5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汇总(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 0.23×6表示:6个0.23是多少?(或者)0.23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 6.5×0.75表示:6.5的百分之七十五是多少?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 0.025×1.06=0.02651.06??? ?????两位小数 ×0.025????????三位小数 530 212 0.02650????????五位小数 4.(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乘大于1的数越乘越大)如: 3.78×1.04>3.78,因为1.04>1,所以3.78×1.04的积大于3.78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乘小于1的数越乘越小)如: 3.78×0.98<3.78,因为0.98<1,所以3.78×0.98的积小于3.78 5.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零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如:2.08×1.2=208×(0.012),2.08扩大100是208,积不变,1.2就要缩小100倍是0.012 6.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如:0.25×3.2×1.25 6.08×0.29+6.08×0.71 =(0.25×4)×(1.25×0.8)=6.08×(0.29+0.71) =1×1=6.08×1 =1(乘法结合律)=6.08(乘法分配律) 4.25×99+4.25 3.5×9.8 =4.25×(99+1)=3.5×10-3.5×0.2 =4.25×100=35-0.7 =425(乘法分配律)=34.3(乘法分配律) 6.5×1.01 4.07×3.14-30.7×0.314 =6.5×1+6.5×0.01=4.07×3.14-3.07×3.14 =6.5+0.065=(4.07-3.07)×3.14 =6.565(乘法分配律)=1×3.14 =3.14(乘法分配律) 7.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记着横式得数要用约等号“≈”)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分数的意义 (2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2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 是()。 (3)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男职工占全厂人数的() 二、判断。 (1)分数单位是的分数有7个。() (3)一堆苹果的一定比另一堆苹果的多。() 三、选择。 (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 (4)1kg糖溶化在水中,糖是糖水的() A 、 B 、C、 四、思考。 1、将分数这样循环排列下去,第50个分数是哪能个数。 2、把红花、黄花、紫花按红、红、黄、黄、黄、紫、紫的顺序排列。 (1)第101朵是什么颜色? (2)101朵花中有多少朵黄花? (3)黄花占101朵花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二) 一、填空 1、=()÷()()÷27= 5÷()= 23÷49= 二、判断。 1、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 三、选择

1、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第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3、7分是1时的(),7kg是1吨的(),7个月是一年的()。 四、应用题。 五(1)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7名。 (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四、思考题。 1、在100 m的道路两侧,每隔2m栽一棵树,按一棵柳树,两棵杨树的规律栽树。柳树、 杨树各占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2、6kg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kg 糖果?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袋糖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假分数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4、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数是()。 5、在中,a是自然数,当a小于()时,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是假分数;当a是()的倍数是,能化成整数。 二、判断。 2、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m>n时,是真分数。()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概念汇总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概念综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面积是多少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小。举例:-234<-1<0<+1 2、在生活中,常把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呈相反关系的量用正负数表示:比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其中海平面高度为0),(—);盈利(+)、亏损(—);收入(+)、支出(—);东北(+)、西南(—)……,所以说:正负数是一对相反的数。 2、在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不满一格的看作半格。先数满格,再数半格。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满格数+半格数÷2 3、毕克公式(通过数格点来计算由边线是线段围成封闭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N+L÷2-1(N表示图形内的格点数,L表示图形四周边上的格点数)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底×高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长可以看作“底”,宽可以看作“高”。 2、分割思想:把一个复杂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认识,可以不读) 转化思想:把一个不规则图形通过分割、平移等方法转化成一个规则图形(前后图形的形状变了,但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也叫做“等积变形”)转化思想在图形面积中运用非常广泛。(认识,可以不读) 3、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然后通过移动拼成(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等积变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 4、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5、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关键是看“底×高”后的乘积是否相等。如果是同一个数的两个相对应的因数做底和高,面积就一定相等。比如12的因数有:1、2、3、4、 6、12,则底×高=1×12=12×1=2×6=6×2=3×4=4×3,可以有6种形状不同而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6、把长方形方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但高变小了,所以面积变小了;同理, 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大全 一、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者S=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三角形的周长 =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二、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 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千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666.667平方米 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 = 1方 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时间单位: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四、定义、定理、性质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 ×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a +b)×c=a×c+b×c 或者a×(b+c)=a×b+a×c 计算减法也可用 (a-b)×c=a×c -b×c 或者a×(b-c)=a×b -a×c 6、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a-b-c=a-(b+c) 7、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a÷b÷c=a÷(b×c) 8、除法的性质: 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五年级数学上册填空题专项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填空题专项练习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位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 0.13×0.28=( ) 13×2.8=( ) 0.013×28=( ) 0.13×2.8=( ) 1.3×0.028=( ) 5.阳阳买了x盒粉笔,每盒3.5元,付出10元,应找回( )元。6.小明今年a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比他的3倍多b岁,爸爸今年( )岁。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 cm,比宽多7 cm,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cm2,周长是( )cm。 8.甲车间每天织布a m,乙车间每天织布b m,两个车间30天共织布( )m。当a=1300,b=1200时,两个车间30天共织布( )m。 9.当a=3时,4a2=( );当a=5时,2a+a2=( )。 10.与整数a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为( )和( ),这3个整数的和是( )。11.m×7×n的简便写法是( ),5×a×a的简便写法是( )。 12. 3.6+3.6+3.6+3.6+3.6=()×()=()。 13. 0.57×2.05的积里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14. 7个0.8是多少?列式是()。 15. 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 79.4×980=() 7.94×0.98=() 16.两个非零因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20倍,则积()。 17.在○里填上“>”“<”或“=”。 37×1.02 ○37 85×0.95 ○85 4.8×1.22 ○ 4.8 2.75×1 ○2.75 1.36×6.01 ○1.36 3.5×0.98 ○ 3.5 18. 6.8×1.01=6.8+6.8×()是简便算法。 19. 比6.2的5倍少1.75的数是()。

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填空练习题

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填空练习题 填空题 1、3.248×1.26的积里有()位小数。 2、把3.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3、8÷1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4、当梯形的上底逐渐缩小到一点时,梯形就转化成();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转化成()。 5、比x的5倍多8的数是();6除以x的商减去8的差是()。 6、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高 是()。 7、比a的4倍少5的数是()。 8、0.8分=()秒 4.26公顷=()公顷()平方米 36000平方米=( )公顷 5.402千克=( )千克( )克 2千米7米=( )千米 ( )小时=2小时45分 9在(24-3x)÷6中,x等于()时,结果是0;等于()时,结果是1。10.0.9×4表示(). 11.0.25时=()分()时=2时45分 3.2公顷=()平方米1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1÷0.08=()÷8 13.160平方千米=()公顷 =()平方米 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1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它的高是9米,它的底是()米. 16.甲乙两数和是18,乙数是x,甲数是(). 17.求方程的()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8.a除以b再乘以c的3倍列式为(). 19.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6平方米,下底是12米,上底是8米,梯形的高是()米.20.在3.5+7=10.5,10y+7,71-3x=4中等式有(),方程有(),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有().

【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概念+公式)汇总

【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数学重要知识点(概念+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有限小数 小数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2、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 1、四舍五入法; 2、去尾法; 3、进一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也可以省略不写。 (1)数字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要将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字母与字母相乘,直接省略乘号。 (3)括号与数字相乘,要将数字写在括号的前面,再省略乘号。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长=2(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长=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正=4a 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正=a2 3、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专项训练

五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专项训练 1、6.01千克=()克 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 1.3小时=()小时()分 54分米=()米 2、两个数的商是4.5,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20倍,商是() 3、从某人的身份证号码441900************,知道这个人出生的时间是 (),性别是()。 4、小红买了2支钢笔,每支x元,付出20元,应找回()元。 5、8÷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0.125×()=0.125÷()=1 8、把3.055… ,3.,3.05 ,3.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9、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底5厘米,高是()。 10、王师傅3小时生产零件b个,每小时可生产零件()个,生产一个零件需()小时。 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厘米,高6.4 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5.04×2.1的积是()位小数,22.6÷0.33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25×0.98○3.25 A ÷0.97○ A (A≠0) 0.75÷0.5○0.75×2 3.89÷0.01○3.89×100 14、某同学身份证号码为510722************,该同学是()年()月()日出生的,性别是()。 15、小林买4支钢笔,每支a元;又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b元。一共付出的钱数可用式子( )来表示;当a=0.5,b=1.2时一共应付出()元。 16、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