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基础知识介绍
肿瘤免疫治疗的概念__概述说明

肿瘤免疫治疗的概念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化疗、放疗和手术不同,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和杀死肿瘤细胞。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并被认为是癌症治疗领域最具潜力和前景的新技术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爱的概念,包括免医系玄肿聚关吅、计定义和原理以及现有方法;肿亡名事泼塔在告中额斐展和哇聪案问达证件过;股油明车份在皋用妙下易情苛效;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喧挑戎盒宣达可床路欠够想。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并深入探讨肿亡名事泼塔艾成和肿瘤免医治疗领悟期发该计、那形定的妙赋整庙,幷693别巨注视它刚未发法欺飞够常寐油纲。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肿瘤免疫治疗概述、文章结构的说明以及本文的目的。
2. 肿瘤免疫治疗的概念: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或增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体天然的免疫反应来抑制、控制或消灭癌细胞,以达到治愈或缓解肿瘤的目的。
相较于传统的放化疗和手术等方式,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分辨并摧毁外来入侵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并通过识别异常细胞(包括癌细胞)进行清除。
然而,由于肿瘤特殊微环境中存在着多种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监视和攻击的机制,导致免疫系统难以有效打击癌细胞。
因此,肿瘤免役治艋就能够通过不同途径潇;鲜黑兮茜筱恚削蛳以打u这些免疫逃避机制。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免疫细胞疗法、癌疫苗、免疫关键因子激活剂以及抑制免役途径等。
在肿役细胞治気I前益先坏]少将助〉飞愈那须扦夜Communication增强与调控免播侦Τ殴⑷】”。
Nd不白H?利用改!进as环眼是up几LO肪跇少·,毛除一ok 敉伎壬流辅叨点本贤差tw革役小能目轰渡更饭温流晋!h。
史上最全肿瘤免疫疗法(一)

史上最全肿瘤免疫疗法(一)最近几年肿瘤治疗领域什么东西最火?答案毫无疑问指向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在国内外的肿瘤患者、医学界、药厂、投资机构、新闻媒体等圈子,掀起了讨论和追逐的热潮:PD-1、PD-L1、CAR-T、生物治疗、肿瘤疫苗、基因疗法……一时间,各种相关的、不相关的中英文词汇,连篇累牍,激起濒临绝症的病友心底强烈的求生愿望。
形形色色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
不少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盲目乐观、跃跃欲试;有的患者,甚至不惜重金、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依然处于研发早期阶段的、连安全性都无法保证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
肿瘤免疫治疗是什么?什么样的肿瘤免疫治疗是靠谱的?什么是不成熟的?什么是在大忽悠?癌度将推出系列文章,综述肿瘤免疫治疗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带您遨游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知识海洋中,力争让每一个普通的患者、病属都能练就“火眼金睛”,不再迷茫!一、免疫学基础免疫的基本概念1免疫免疫的英文是“immunity”,来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其原意是免除差役,免除赋税。
引申到医学的时候,一开始指免除瘟疫,即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认识首先就是从抗感染免疫开始,机体抗感染的能力被认为是人体的免疫能力。
免疫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对“自己”和“非己”抗原的识别和应答,以它识别和区分“自己”和“非己”抗原分子的能力,起着排异和维持自身耐受的作用。
图1 传统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和反应模式免疫的现代概念指的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在健康和疾病条件下的免疫现象,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
2抗原抗原的英文是“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肿瘤细胞免疫: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随笔

《肿瘤细胞免疫: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阅读记录目录一、基础概念篇 (3)1.1 免疫系统与肿瘤细胞免疫概述 (4)1.1.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1.1.2 肿瘤细胞免疫的定义和重要性 (6)1.2 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方式 (7)1.2.1 免疫细胞通过直接接触与肿瘤细胞作用 (8)1.2.2 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间接影响肿瘤细胞 (9)二、免疫细胞类型与功能篇 (11)2.1 细胞毒性T细胞 (12)2.1.1 CTL的识别机制与功能 (13)2.1.2 CTL在肿瘤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14)2.2 B细胞与自然杀伤性细胞 (15)2.2.1 B细胞的功能与抗体产生 (17)2.2.2 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18)2.3 调节性T细胞 (19)2.3.1 Treg细胞的抑制机制 (20)2.3.2 Th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双重作用 (22)三、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篇 (22)3.1 肿瘤细胞表面的免疫逃避分子 (23)3.1.1 MHC I类分子表达降低或缺失 (24)3.1.2 其他免疫逃避相关分子的表达 (25)3.2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26)3.2.1 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子 (27)3.2.2 微环境中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29)四、免疫治疗策略篇 (30)4.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31)4.1.1 PD1/PDL1抑制剂 (33)4.1.2 CTLA4抑制剂 (34)4.2 基因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疗法 (35)4.3 免疫导向药物治疗 (36)4.3.1 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 (36)4.3.2 靶向HER2的ADC药物 (37)五、临床应用与展望篇 (39)5.1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40)5.1.1 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 (41)5.1.2 不同阶段肿瘤的治疗策略 (42)5.2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43)5.2.1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的研发 (45)5.2.2 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 (46)一、基础概念篇阅读本文后,我对肿瘤细胞免疫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肿瘤基础知识血液肿瘤与实体瘤

肿瘤基础知识血液肿瘤与实体瘤肿瘤基础知识肿瘤是指由身体内细胞不受控制地长时间增殖而产生的异常组织。
肿瘤可分为两大类别:血液肿瘤和实体瘤。
本文将就这两类肿瘤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血液肿瘤血液肿瘤是指起源于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中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1. 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由造血系统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骤,进展快,而慢性白血病进展相对缓慢。
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存在大量异常的白血细胞,这些白血细胞代替正常的造血细胞,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2. 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恶性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的肿瘤。
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
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年轻人,发病率较低;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较高,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
3.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增殖的疾病。
这种血液肿瘤主要侵犯骨髓,导致骨骼疼痛、贫血和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包括化疗、干细胞移植和靶向治疗等。
二、实体瘤实体瘤是指起源于身体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肿瘤。
实体瘤根据起源器官的不同可分为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等多种类型。
1.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
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家族史、激素治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乳腺癌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2. 肺癌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种类型。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无烟者也有可能罹患肺癌。
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3. 胃肠道肿瘤胃肠道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与地理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显著上升,与高脂肪、高纤维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
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教育手册

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教育手册肿瘤免疫治疗患者教育手册一、肿瘤基础知识肿瘤是身体组织中异常增生的细胞团块,可能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不会扩散或转移,而恶性肿瘤则可能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二、肿瘤免疫治疗介绍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旨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通过增强身体的免疫反应,帮助身体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主要包括细胞免疫疗法、抗体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
三、免疫治疗适用情况免疫治疗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包括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
此外,免疫治疗也适用于传统治疗方法无法缓解或复发的患者。
四、免疫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1.免疫治疗流程:首先进行身体检查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然后接受免疫治疗药物;最后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监控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2.注意事项: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五、免疫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1.免疫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发热、疲劳、肌肉疼痛、恶心等。
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减轻。
2.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就医。
六、肿瘤心理指导与情绪调节肿瘤患者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以下是一些建议:1.寻求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感受和困惑。
2.培养积极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3.放松身心:进行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放松练习,缓解身心压力。
4.保持社交活动:参加社交活动或兴趣小组,与他人分享经验和鼓励。
5.接受现实: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七、日常饮食及生活建议1.保持均衡饮食:选择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2.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食物,如鱼、瘦肉、豆类等。
肿瘤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部分:肿瘤的基本知识一、概述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我国最为常见和危害性最严重的肿瘤为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宫颈癌和淋巴瘤、白血病.20世纪以来,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1或第2位原因,但肿瘤学的进展已使肿瘤患者的1/3有根治希望。
二、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具有本质的区别.非肿瘤性增生为机体生存所需,所增生的组织能够分化成熟,并且能够恢复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且这种增生是具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原因去除后就不再继续。
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肿瘤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自主性。
即使后来致瘤因素不存在时仍能持续生长。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三、肿瘤的生长和扩散1.肿瘤是由一个转化细胞不断增生繁衍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个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并且是恶性肿瘤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如肿瘤的生长分数)和宿主对肿瘤细胞及其产物的反应(如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演进。
2.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1)肿瘤的生长速度:各种肿瘤的生长速度有极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良性肿瘤恶变时生长速度突然加快.(2)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可以呈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组织,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对周围的器官、组织主要是挤压或阻塞的作用。
肿瘤基础知识

2020/7/15
肿瘤的分期诊断:
在明确病变性质以后,恶性肿瘤的分期 能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正确地评 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应在决定性治 疗开始前尽量完成临床分期诊断。
2020/7/15
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法,是大多数肿 瘤采用的分期法。
2020/7/15
外科治疗
肿瘤外科按其应用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手 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减瘤手 术等。
2020/7/15
(一)预防性手术:可用于治疗癌前病 变,防止其发生恶变或发展或进展期癌。 通过外科手术早期切除下述癌前病变可 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如隐睾症、家族 性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 内分泌瘤MEN-2型病人有发生甲状腺髓 样的危险。粘膜白斑病、易受摩擦部位、 外阴和足底的黑痣,尤其是交界痣应作 预防性切除。
2020/7/15
(二)根治性手术:是指手术切除了全 部肿瘤组织及肿瘤可能累及的周围组织 和区域淋巴结,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体表恶性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广切术:
2020/7/15
皮肤恶性肿瘤则应切除肿瘤的边缘3~5cm, 深达肌膜一并切除。
肿瘤来自肌肉,则将涉主的肌肉自起点 至止点全部肌群切除,恶性程度高的则 需行截肢或关节离断术。
2020/7/15
二、皮肤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
底细胞,多见于老年人,以局部形成溃 疡为主要表现,呈浸润性生长,发展缓 慢,很少有血液或淋巴道转移。色素性 基底细胞癌易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对 放射线治疗敏感,也可行手术切除或术 后辅以放疗。
2020/7/15
皮肤鳞状细胞癌:主要表现为具有感染征象的 局部肿物,多见于成年男性,常发生于头颈、 阴茎及四肤的裸露部位。早期即可形成溃疡。 由慢性溃疡经久不愈或窦道癌变而来。可有局 部浸润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 切除时至少包括肿瘤周围2cm以上的正常组织, 并需切除足够的深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时, 应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对放疗敏感,但不 易根治。伴下肢骨髓浸润者,常需截肢。
肿瘤免疫定义

肿瘤免疫定义
肿瘤免疫(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相互关系;机体对肿瘤免疫应答和肿瘤细胞逃逸免疫效应的机制;及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科学。
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恶变的产物,其特点是不断增殖并在体内转移。
因此肿瘤细胞在免疫学上的突出特点是出现某些在同类正常细胞中看不到的新的抗原标志。
现已陆续发现的肿瘤抗原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
前者为肿瘤细胞所独有;后者大多指胚胎性抗原,为胚胎组织与肿瘤组织所共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机制产生的常见人类肿瘤抗原
产生机制 基因突变产物 癌基因产物 致癌病毒产物 静止的基因活化 过量表达的细胞蛋白 胚胎抗原 组织特异分化抗原 肿瘤抗原 突变的P53蛋白 过表达的Her-2/neu HPV EB 黑色素瘤抗原Mage1Mage3 gp100、MART 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AFP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CD10、CD20 肿瘤 约50%人类肿瘤 乳腺癌等 宫颈癌 EBV淋巴瘤、鼻咽癌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结肠癌等多种肿瘤 肝癌 前列腺癌 B淋巴瘤
身体中各类免疫反应,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液,共同构 成了一个极为精细、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机 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 抗病毒感 染和免疫调节有关,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 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Nk细胞是固有免 疫细胞,不具备特异性,表面无受体 由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无MHC限制,不依赖抗体,因此称为自然杀伤活性。 ⒈ 识别靶细胞 NK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这与CTL识别靶细胞机理不 同,但确切的机理尚未明了。
进行扑杀。
2.class Ⅱ(MHC Ⅱ)只位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如巨噬细胞等。 这类提供则是细胞外部的情况,像是组织中有细菌侵入,则巨噬细胞
进行吞食后,把细菌碎片利用MHC提示给辅助T细胞,启动免疫反应。
3.MHC class Ⅲ (MHC Ⅲ) 主要编码补体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NF), 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21羟化酶基因(CYP21A和CYP21B)。 CTL识别杀伤靶细胞是通过其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TCR结合靶细胞 。表面的抗原肽—MHC1类分子复合物,同时通过其表面辅助受体CD 8+结合MHC1类分子的Ig样区,这个现象称为MHC限制性。
Cytokine Signaling 1) 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负调节因子(antigen presentation attenuator, APA) ,对DC细胞的抗原呈递起负调节作用,限制抗原呈递的时间和强度,
从而限制自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注意: CIK细胞是一群异质细胞群,其中包含CTL细胞,但是CTL细胞不能 单通过CD3CD8双阳性就能分选出来。CD3+CD8+细胞包含了两类: CD3+CD8+CD28-和CD3+CD8+CD28+前者是抑制T细胞( suppressor T cells,Ts),后者才是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 ,Tc)或者(cytotoxic lymphocyte,CTL)。所以要CD3、CD8、 CD28三标才能分选出来。
树 突 状 细 胞 (dendritic cell , DC)是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 现的,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 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DC 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 的抗原提呈细胞,最大的特点是能够 刺激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进行增 殖。因此, DC 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 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 地位。
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种类
一、非特异性 LAK细胞、CIK细胞、EAAL细胞、CAPRI 二、特异性
*肿瘤/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
– – – –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以Rosenberg S为代表) 肿瘤特异性T细胞克隆 CAR-T ACTL ZCTL EBV、CMV-CTL
*缺乏协同刺激因子
*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二、宿主方面:
免疫功能低下、耐受、缺陷、失调
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肿瘤的最终演变。
肿瘤免疫治疗的框架策略
增强肿瘤的特异性 免疫识别和杀伤
提高抗肿瘤
细胞免疫功能
消除肿瘤细胞对
T细胞抑制性因素
肿瘤 免疫治疗
Mao JP.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3; 40(2):127-36
DC的生物学功能
•1.抗原提呈
–高水平表达MHC-II类分子;
–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 –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 –活化未致敏(naive)T细胞; –抗原提呈效率高,少数DC可以激活T细胞。 •2. 参与T细胞发育、分化和激活 •3. 参与B细胞发育、分化及激活 •4. 免疫调节和免疫监视功能
第三部分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1.肿瘤.竟争技术介绍:CIK技术、EAAL/ CAPRI、 Provenge 5.细胞治疗免疫评价指标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一、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 *肿瘤抗原的加工、递呈发生障碍 *MHC—Ⅰ表达低下或缺失
γδT细胞是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其TCR由γ和δ链组成。
• NKT细胞:主要是指携带一恒定的 T细胞受体 (TCR) αβ和 NK细胞活化性受
• 体的 CD4- CD8-/CD4+CD8- T细胞 T reg(CD4+CD25+):起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
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效应细胞
一、CIK:CD3+CD56+细胞,被称为NK样T淋巴细胞。 二、EAAL、 CAPRI :CD3+CD8+细胞、CD3+CD4+细胞、NK细胞 三、ACTL:CD8+CTL细胞、DC细胞 四、iAPA:免疫负调控因子抑制技术, : SOCS1 (Suppressor of
抗原呈递细胞APC
抗原呈递细胞是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
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APC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的特点和功能的差异,分以下两类:
一、专职APC
*树突细胞DC:胞饮摄取 *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摄取
*B细胞:mIg摄取
二、非专职APC
白细胞簇分化抗原—CD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膜表面的分化抗原群(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 皮细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lineage)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 ,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 区、穿膜区和胞浆区。
分组 T细胞 B细胞 活化细胞 髓样细胞 CD编号 CD1~CD8,CD27,CD28,CD60,CD98~CDw101 CD10,CD19~CD24,CD37,CD39,CD40,CD72~CD86 CD25,CDw26,CD30,CD69~CD71,CD95~CD97 CD9,CD11b~CD17,CD31~CD36,CD64~CD68,CD87~ CD93,CD115 CD11a,CD18,CD29,CD38,CD43,CE45~CD48,CD52~CD59,CD94 CD41,CD42,CD63,CD107 CD105,CD106,CDw109 CD11a,CD44,CD49~CD51,CD61,CD62,CD102~CD104,CDw108
肿瘤免疫基础知识介绍
内
一、免疫系统简述
二、肿瘤免疫简述
容
三、肿瘤细胞治疗技术介绍
一、免疫系统简述
*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的构成 *免疫系统平衡路径
免疫应答
定义: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激 发免疫系统识别发生一系列反 应以排除抗原的过程。 即免疫细胞识别、摄取、
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
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系统平衡路径
二、肿瘤免疫简述
*肿瘤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 *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 *
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是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 抗原物质总称。肿瘤抗原能诱导宿主的适应性免疫应答,成为抗
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靶分子,也是肿瘤诊断的重要标志分子。
根据肿瘤抗原在肿瘤细胞特异或相
关特异的蛋白质分子及其含量的不同,分
免疫应答种类及特点
固有免疫 获得形式 发挥作用 免疫原识别受 体 免疫记忆 举例 不需要抗原 早期快速(数分钟-4天) 模式识别受体 获得性免疫 需要抗原 4-5天后 特异性抗原抗原识别受 体 有 T细胞、B细胞
无 NK、NKT、巨噬细胞
免疫系统的构成
为什么有的癌症患者不治而愈呢?医学科学 家初步研究表明,原来人体内有一套完整的 防卫机构——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的和 谐是癌症自然消退的主要原因
B 淋巴细胞
*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免疫细 胞,也是重要的专职APC。成熟的B淋巴细胞 和T淋巴细胞收到吞噬细胞提交的抗原后, 开始分化和成熟。 *B细胞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有效呈递 抗原给CD4+T细胞,不仅激活Th细胞,同时 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再激活B细胞 和T细胞。激活的B细胞变成浆细胞,大量繁 殖增生,产生大量可以中和抗原的抗体。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上皮及间皮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树突状细胞DC
DC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递呈能力 最强的抗原专职递呈细胞,直接或间接 激活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反应的关键 “决策细胞”。
是体内唯一能活化靜息T淋巴细胞的抗原 递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
2011年医学及生理学奖诺贝尔获得者
2.活化的NK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调节免疫和造血作用以及
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Mφ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 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中的重要细胞。 *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在特异性
免疫应答中,绝大多数TD抗原(胸腺依赖抗原)都 需经巨噬细胞吞噬和加工处理,并与其表面的MHC分 子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膜表面,提 呈给T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有很多黏附分子,可与T 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因子受体结合,产生协同刺激 信号,诱导T细胞的活化,启动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