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二】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
07-02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与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班级:姓名:日期:2014年12月23日[导语]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是在利用化石燃料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如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造成资源的枯竭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认识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良措施。
[关键词] 酸雨汽车尾气乙醇氢能源[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煤燃烧会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__ ___。
2.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燃料中一些杂质如硫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_______________,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____________;未燃烧的______________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粉尘。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可节约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的污染。
4.乙醇俗称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资源,它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2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它来源广泛,清洁,高能。
但制取成本高、运输困难,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是。
6.新能源除氢能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课内探究]知识点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阅读142-144内容)1.煤的燃烧: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
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1)尾气中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2)改进措施: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写出将CO和NO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两种可在空气中循环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D、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二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二一、课题: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二、课时分配:2课时三、教材分析:本课题多利用图片、讨论等形式,通过学生阅读、思考和交流来认识化石燃料的用途。
在介绍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通过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本课题结合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学情分析: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合理开发化石能源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七、教法学法:教法:分析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分析归纳法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镁、稀盐酸、试管来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进行新课】: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设问: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获得能量?1、[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 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2、举例:吸热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吸收热量。
归纳: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
问:利用燃料能做什么?二、化石燃料的利用设问: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讲: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问:1、煤、石油、天然气是有什么组成的?2、煤、石油的综合利用表现在什么方面?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视频:甲烷的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教师布置以下练习题:
a.计算某种燃料的热值。
b.分析某种新能源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c.设计一个节能方案,提高家庭能源使用效率。
2.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概括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
2.强调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6.注重课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与能源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调查家庭能源使用情况、设计节能方案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学评价多样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实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不断提高。
8.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未来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于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化石燃料的环保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4.学生对新能源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新能源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化石燃料的特点、环境影响以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根据已有知识,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产物是预测一下要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的话,应该如何检验
接下来咱们看一个甲烷燃烧的视频,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甲烷的物理性质,并验证一下我们刚刚的预测对不对
物理性质
具有什么性点燃之前要先
燃烧,火焰颜色
刚才的预测对吗
大家阅读课本P137-139,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组成、特点。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大家看图片,目前化石燃料还能供我们使用多长时间
大家翻开课本P142,目前在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叫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技术上还存在着困难,无法进行大量开采,还需要我们后辈一起努力。
与之前知识相联系,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辩证的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探求新事物的兴趣
根据化石燃料中的成分,思考其燃烧生成什么物质,生成的物质有对环境会有哪些危害。
四、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既然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化石燃料的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那么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和办法呢
我们说当一个不可或缺的事物不可避免地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时候,我们应该探寻一个新事物来取代它的位置,这样既解决了资源危机的问题,也避免了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探究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新课引入】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和灭火谁能准确地说出燃烧是一个怎样的反应呢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人教版)

B.开启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C.家里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反应方程式
用途:用作燃料、食品工业、医疗卫生行业。
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
练 习
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10)混合
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由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2课时
使 用
煤:C、H、N、O、S等
燃
料
石油:C、H等
对
环
天然气:C、H等
境
的
影
响
CO2、H2O、NO2 、SO2 、CO 、浮尘
CO2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使 用 燃 料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使
浮尘
用
燃
料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使
NO2、SO2 ----酸雨
用
燃
料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酸雨的形成
使
H2SO3
用 燃 料
H2O S O2 SO2
O2 H2SO4
对 环 境
O2
SO3
H2O
的
影
响
酸雨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写出相关的化学方
练 程式。 习 (1)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
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
(2)SO2与O2反应生成SO3:
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的第7章《能源与化学》的第2节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可以了解燃料在能源转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和开发燃料资源。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燃料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了解燃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燃料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燃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通过引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几种燃料,帮助学生回忆和讨论燃料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本课话题的兴趣。
概念讲解与案例分析(15分钟)2.给学生讲解燃料的定义,即能够燃烧的物质,可以提供热能和产生其他反应的物质。
3.将燃料分为常用燃料和特殊燃料两类。
常用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特殊燃料有:核能、生物质能等。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合理利用燃料的方法(15分钟)5.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如何合理利用燃料的方法。
提出几个问题,例如:燃料的高效利用、能源替代、新能源开发等。
6.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展示结果。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集体讨论。
同时,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实验设计与探究(40分钟)7.提供一个实验题目:如何提高燃烧效率?鼓励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8.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与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
9.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课堂小结(5分钟)10.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作业布置1.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撰写一篇关于燃料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方法的调研报告。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7.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2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第2课时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核心素养(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梳理环境保护意识。
(3)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正确认识化学的作用。
2.教学重点(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赠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语:人类原本生活在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好世界里。
可是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突然发现天不再那么湛蓝,水不再那么碧绿,空气不再那么清新。
请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投影】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图片,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燃料和燃烧,使用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投影展示】讲解酸雨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呢?【归纳总结1】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归纳总结2】大量化石能源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探究点②怎样减少化石能源的危害?主要通过提高燃料质量和改进使用技术。
①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②使用天然气代替煤。
③汽车发动机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④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探究点③ 目前的新能源有哪些?1.氢能源。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Zn +H 2SO 4===ZnSO 4+H 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二课时教案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二课时教案第 2 页第 3 页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选用燃料的依据,新能源及新燃料的优点。
教法和学法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大,因此主要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燃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预习新课,上网查阅有关酸雨的知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有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图片;播放视频《兰州蓝,我们在行动》;让学生阅读文章《中国未来的8大奢侈品》。
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问题:1.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2.燃料燃烧对环境有哪些影响?观看图片、视频,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以及阅读文章,使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引出课题《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环节:温故知提问:思考、回答。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第 4 页新 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什么?2.目前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有哪些?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三环节:学习新知提问:天然气燃烧对空气有没有影响?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形成温室效应,从而再引出其他的清洁燃料。
提问:常见的清洁燃料除去天然气外还有哪些?思考、回答。
引出其他两种常见的清洁燃料——乙醇和氢气。
提问:乙醇和氢气的化学式、特点以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等。
思考、自学课文并回答。
让学生知道两种清洁燃料的特点,尤其是让学生知道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讲解: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听讲、记忆,书写化学方程式。
使学生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组织学生讨论:目前,天然气作为燃料使用已经非常广泛,而氢气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
你能说出几点原因吗?思考、自学课文并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2.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1)投影仪,冷而干燥的烧杯,试管,小烧杯,玻璃片;
(2)CH4气体,镁条,盐酸,氢氧化钡晶体,氯化铵晶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二课时: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介绍]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它们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天然气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板书]拓展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活动与探究]
讨论或思考:
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答案]1.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
2.汽油、煤油、柴油等。
3.炼钢厂、热电厂都用煤作燃料。
[追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煤气、汽油等作燃料,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回答]1.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其中就有煤气。
2.如果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就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汽油、煤油、柴油等。
[评价]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下课后再多查点,开阔视野。
[介绍]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由于煤和石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过渡]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32、P147内容,你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学生阅读]
[设问]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回答]1.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2.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
其中,焦炭可以冶金,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气则是重要的燃料。
这样煤就能被综合利用了。
[教师补充]黑糊糊的煤焦油是一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做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
[投影]
[引申]例题:(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
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
(2)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
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得到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
答案:(1)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 (2)C+H2O CO+H2 (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是否泄漏
[板书]
[过渡]我们接着进行刚才的内容。
[回答]3.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又称原油。
原油通常显深棕色或黑色,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4. 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它也是一种混合物。
5.石油和煤一样,给它加热后,同样能得到很多产品。
人们利用这些产品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轮船、火车等提供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
6.在20世纪兴起了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
科技工作者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例如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洗涤剂等。
……
[教师补充]石油已经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已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投影]
[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发现了石油。
我国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煤也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解放后,我国先后开发和建立了大庆、胜利、华北、中原、大港等石油基地和一批煤炭基地,近年来在我国海域和西北部也开发出了新的油田。
[引申]近些年,科学家发现了有些能“冒油”的植物。
[投影]
有些能“冒油”的植物,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这种从植物体里产生的“石油”,实际上是一种低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在1000~5000之间,与矿物石油性质相似。
科学家们把这些能产生低分子量碳氢化合物的植物美誉为“石油植物”。
巴西有一种香胶树,富含油液,半年之内,每一棵树可分泌出2u~30千克胶液,它的化学成分同石油相似,不必经过任何提炼,即可作柴油使用,将它注入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油箱,车子就可以轰鸣奔驰了。
在我国海南省以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热带森林里,生长着一种油楠树,一般高10~20米,胸径30~60厘米。
油楠树浑身饱含油液,只要在树干上钻一直径为5厘米的孔,2~3小时就能流淌出5升浅黄色的油液。
这种油液不需要加工便可注入柴油机内作燃料,当地居民则习惯用它替代煤油点灯照明。
此外,美国一些农场种着一种杂草,人称金花鼠草,其茎、叶充满白色乳汁,乳汁中2/3是水,1/3是烃。
用这种草可以炼出真正的石油,10平方米野生金花鼠草可提炼出l千克石油,人工栽培的杂交金花鼠草,10平方米可出油6.5千克。
日本东京大学的两位专家,90年代初在冲绳岛沿海找到一种高大的乔木——青珊瑚树,这种树的汁液中也含有大量的烃类化合物。
原产于北美西部干旱地区的希蒙得木,又称霍霍巴,是一种能在沙漠恶劣环境下生活的常绿灌木植物,它的果实含有50%~60%油性乳汁,在美国和墨西哥已大规模栽培。
此外,银胶菊、西谷椰子树等,都具有较高的燃料油开发价值。
国际上还用大豆油、菜籽油、葵花子油、棕榈油作为代用燃料油。
[小结]煤、石油等燃料虽然与人类关系密切,但人类一定要记住它并不是无限的。
[板书]二、石油
[布置作业]教材P133讨论题1、2。
板书设计
二、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