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玉米自交和杂交技术目的了解玉米的花器构造和开花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一、玉米自交系的概念玉米自交系是指从一个玉米单株,连续自交多代,最终选择出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称为自交系。
利用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相互间进行杂交,所得到的杂交种(F1)表现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其生活力明显提高,比一般品种增产20%—30%。
玉米自交系是培育优良杂交种的基础材料,选用自交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效果以及品质的改良。
二、自交系的选育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单株,可来自玉米品种、或各类杂交种。
做法是:第一年把用作选育自交系的材料种植于小区内,每一材料约种100株,开花时,选10—20株优良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前选株,收获后选穗,把不合格的淘汰,把入选果穗分别处理、编号、保存备用。
所得种子即为自交一代,用S1表示,供下年选育用。
第二年,将上年选留的自交系果穗,在同一块地里播种,每个果穗种一行,每行30—50株。
通常每一个果穗后代称为一个系,由S1种子长出的植株获得S1种子,S1代会出现分离及生长衰退现象。
在生育期间要进行鉴定,开花时在优系内选株再自交,收获前进行株选,收获后再穗选,当选的果穗分别编号保存,即为自交二代(S2)种子。
如此反复进行,经过4—5代的自交选择,直到自交果穗的后代(系)在苗色、叶型、株高、穗位及开花期等性状已整齐一致时,便成为一个自交系。
三、自交系配合力测定要获得一个优良而稳定的自交系,必须进行配合力的测定,因为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是选配高产杂交组合的基础。
测定的方法,一般先测定一般配合力,多用顶交法,即用一个品种或杂交种作测验种,以被测自交系作母本与测验种进行测交,在母本上所收种子即为测交种(杂种)。
下一年进行测交种产量鉴定,最后决选出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
再将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进行特殊配合力测定,多采用轮交法,即将被测自交系彼此相互杂交,根据测交产比试验结果,选出特殊配合力的自交系。
四、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配经过配合力测定后,就可选用配合力高的自交系,配制各种类型的杂交种(图2-1)。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方案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方案摘要:玉杂交制种如今已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每个环节中仍要十分注意,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会造成种子产量不高,种子质量不好的局面,给农户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就玉米杂交种的繁育过种中的各个细节加以说明,望对广大制种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隔离区;去杂;人工授粉中图分类号:s2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11-11 选地、整地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秋翻秋浇;上中等肥力,灌溉方便集中连片的地块做制种田。
制种田地头设置标牌(写明户主姓名、面积、块数)。
要早整地,做到地平土碎松软入法,墒情适宜。
2 隔离区设置所谓隔离区,即在配制杂交种地块的周围,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没有其他玉米的花粉。
隔离区可以防止周围其他玉米花粉传入制种田,造成生物学混杂,降低杂交种质量。
隔离的方法有空间隔离、时间隔离,自然屏障隔离和高秆作物隔离。
空间隔离,在制种区周围一定空间距离区内,不种任何玉米,防止花粉传入玉米制种田。
配制单交种要求隔离距不少于300米,播种地块的选择空间隔离在制种区周围一定空间距离区内,不种任何玉米,防止花粉传入玉米制种田。
制种田四周与其他玉米花粉源空间隔离100米以上。
30米≤隔离距离≤100米,连续种植5行父本,隔离距离≤30米,连续种植10行父本。
边行尽量种植高秆作物。
3 种植方式及种肥施用采用等行距种植。
在种植带上施磷二铵,亩用量30-35公斤,加施硫酸锌5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
机播:施肥,播种(母本)一次完成。
上年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灭茬,灌足冬水,次年开春惊蛰过后,结合施农家肥,植种地至少两耕两耙,确保耕地土块细碎均匀,及时耕翻耙磨,播前浅耕施肥,覆膜。
基肥每667㎡施优质农家肥5000-6000kg,氮肥(n)12.8kg,磷肥(p)13.8kg,锌肥(zn)3-5kg。
创造一个深、松、细、匀、肥、上虚下实的土壤环境,以利于全苗、齐苗、壮苗。
【作物育种学各论】实验 玉米杂交育种

玉米杂交育种技术一、实验目的:了解杂交玉米繁殖的基本过程及杂交制种技术。
掌握玉米杂交育种技术方法。
二、实验内容:1.玉米的开花习性与花器构造的观察。
花器构造玉米ZeamaysL.属禾本科Gramineae玉米属Zea雌雄同株异花。
是异花授粉作物。
雄穗由植株的顶端生长锥分化而成为圆锥状花序由主轴和侧枝组成。
雌穗一般由从上向下的第6—7节的腋芽发育而成为肉状花序。
开花习性玉米雄穗一般抽出后1—3天左右便开花散粉。
每天7—11时开花。
以9—10时开花最盛其开花顺序是先主轴后侧枝主轴由中上部开始向上向下依次开放侧枝则由上而下开放始花后3—5天为盛花期一株雄穗花期约7—10天。
一个雄穗大约可产生1500—3000万个花粉粒。
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相对湿度为70—90。
温度低于18℃或高于38℃时雄花不开放。
花粉生活力在温度28.6℃—30℃和相对湿度为65—81的田间条件下一般能保持6小时以后下降大约可维持8小时左右。
一般雄穗散粉后2—4天同株雌穗的花丝开始外露。
2.玉米的杂交技术。
杂交玉米繁殖制种的要点:一要设置隔离区;二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三要亲本自交系的纯度高要严格去杂去劣;四要对母本自交系进行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三、实验用品:1.材料玉米自交系繁殖区和杂交制种区不同的玉米品种或自交系。
2.仪器用具皮尺、钢卷尺大硫酸纸袋35cm×20cm、小硫酸纸袋6cm×12cm、剪刀、回形针、绵纱线、塑料牌、铅笔。
3.药品试剂70酒精。
四、操作方法:1.自交技术①选株当雌穗膨大从叶腋中露出尚未吐丝时选择具有亲本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
②雌穗套袋先将雌穗苞叶顶端剪去2—3cm然后用硫酸纸袋套上雌穗用回1形针将袋口夹牢。
③剪花丝如套袋的雌穗已有花丝伸出则在下午取下雌穗上所套的纸袋用经酒精擦过的剪刀将雌穗已吐出的花丝剪齐留下长约2cm再套回纸袋待第2天上午授粉。
④雄穗套袋在剪花丝的当天下午用大硫酸纸袋将同株的雄穗套住并使雄穗在纸袋内自然平展然后将袋口对称折叠用回形针卡穗轴基部固定。
5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1、什么是杂种优势 2、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3、利用杂种优势途径
一、玉米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
(一)花器构造
a 雄花序形态
b 雌穗纵切面
雄花花器构造
雄花序就是雄穗,生长在茎杆顶部,由主轴 和若干分枝组成。分枝多少,因品种(系) 而不同。一般10-20个,多者40个左右, 少者3-5个。一个雄穗由若干个雄小穗组成, 一个雄小穗由两朵花组成,一般玉米有 2000-4000朵花。每朵花有三个花药,一 个花药有2500粒花粉,全株雄穗能散出 1500-3000万粒花粉粒。雄蕊由花丝和花 药组成。
二、玉米自交系选育
在一个分离 的原始群体 中选择个体 自交系,经 若干世代按 目测自交选 择之后,进 行配合力的 测定,最终 选出优良的 自交系。
二、玉米自交系选育
(三)优良玉米自交系具备的条件 第一、配合力高。 玉米自交系要求农艺性状好、整齐一致, 第二、抗逆性强。 体现在基因型上要基本纯合。在自交系选 第三、产量高。 育中,株型选择半紧凑,植株选择中、矮 第四、农艺性状好、整齐一致。 杆,果穗最好兼顾长穗型和粗穗型的选择 另外,父本自交系应具有散粉好,花粉量大 ,花期较长的特性;母本自交系应具有雄穗 柄长,抽雄容易,吐丝快而整齐,结实性好 ,籽粒均匀,产量高的特性。
(二)开花习性
花粉生活力 :在温度25℃,相对湿度70% 的条件下,花粉能活24小时,在温度2830℃(炎热)相对湿度65-80%的条件下, 能活5-6小时,在33℃以上,相对湿度 30-40%时,花粉只能活1个小时,在 38℃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下时,花粉死 亡。
(二)开花习性
花粉飞散距离:无风天,花粉散落在四周、 1-1.5米范围内;有风时一般可飘出200500米远,远者可达1000米。
棉花有性杂交技术

(1)雄穗 雄穗着生在玉米植株的顶 端,属圆锥花序,雄穗主轴上生有侧枝, 在主轴和侧枝上着生相对成对的小穗,每 对小穗中,有柄小穗位于上方,先开花, 无柄雄穗位于下方,后开花。每一小穗有 护颖两枚,小花两朵,每朵小花有内外颖 各一片,雄蕊3枚,每个花约有花粉粒 2000-2500个。
a、手剥去雄法: 先用手指拨开苞叶,再 用大拇指指甲从花萼上缘切入,将花瓣和雄 蕊管一并剥去(切勿伤及子房和碰破花药, 如花药破裂,应用酒精擦手,以杀死花粉), 使雌蕊露出,然后用长约4厘米的麦(吸)管 套在花柱上,麦(吸)管需高出柱头,如麦 管的末端无节,则需将麦(吸)管末端用手 捏扁,稍弯折,或塞上小棉球。
棉花整天都能开花,但以上午10时前后 开花最多。开花后花粉生活力一般仅能维持 数小时,柱头生活力也只能维持一天,因此 授粉工作必须在开花的当天上午进行才易成 功。
棉花在开花的时候,雄蕊和雌蕊已经成 熟,在开花的同时(或稍有迟早),花丝伸 长,花药开裂,散出花粉,一部分花粉落到 自己的柱头上。在正常条件下,授粉后8小时 已有一部分花粉管进入子房,整个受精过程 约需24小时,长的约36小时。
棉花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天然 杂交率随品种、环境条件及昆虫的 多少而异,一般为5-10%。
四、步骤和方法
1、观察棉花的花器构造 2、按下列方法进行棉花的有性杂交
(1)去雄:于杂交的前一天下午, 选择母本植株第3-10节果枝上第1-2果节 上的花朵(乳白色,花冠稍露出苞叶, 估计第二天可以开花)进行去雄,常用 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交技术
二、材料及用具 玉米材料若干、剪刀、回形针、
套雄纸袋、套雌纸袋、70%酒精棉 球、纸牌、铅笔等
Charles R. Burnham George W. Beadle R.A.Emerson Barbara McClintock Marcus M. Rhoades
玉米实验报告

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受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委托,为验证其生产的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的作用,我站特安排本试验,为该产品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材料与方法2.1供试秸秆腐熟剂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由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2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自2013年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县进行,种植作物为小麦。
2.3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表1 试验地块基本肥力土壤类型有机质(g/kg) 11.8速效氮(mg/kg) 74.7速效磷(mg/kg) 14.2速效钾(mg/kg)1162.4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含量表2 玉米秸秆养分含量作物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 2.5供试腐熟剂用法将玉米粉碎均匀平铺在田间,均匀撒施腐熟剂2 kg/亩,并根据当地施肥习惯施适量的n、p、k肥。
2.6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0 m2(10 m*6 m)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栽培管理相同。
处理1:对照(常规施肥不施秸秆);处理2: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处理3: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阿姆斯秸秆腐熟剂)。
3.结果与分析3.1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腐熟程度的影响调查结果如表3,玉米秸秆还田后施用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秸秆颜色转变、手感软化程度、腐烂度提早5-10 d。
7 11 16 21 26 7 11 16 21 26 7 11 16 21 26黄微黄褐黄褐黄黑黄微软软轻度腐烂腐烂腐烂霉味酒香味淡腐烂味腐烂味腐臭味微黄褐黄黑黄黑黄黑软腐烂腐烂腐烂腐烂酒香味淡腐烂味腐烂味腐臭味浓腐臭味秸秆颜色秸秆手感软化程度秸秆气味3.2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与秸秆不还田(对照)的养分含量相比,处理2的有机质含量提高65.3%,速效氮含量提高39.0%,速效磷含量提高39.4%,速效钾含量提高2.5%;处理3有机质含量提高80.5%;速效氮含量提高50.7%,速效磷含量提高45.1%,速效钾含量提高9.5%。
第五章玉米种子生产

第五章玉米种子生产第一节玉米花器构造与开花结实习性一、玉米花器构造(一)玉米雄穗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雄花序着生在植株顶部,属圆锥花序,由主轴、分枝组成。
主轴与茎秆顶端相连,上面着生分枝,分枝数目因品种而不同,一般为5~25个。
主轴上着生4~11行成对排列的小穗,分枝上着生两行成对排列的小穗,一个有柄,位于上方,一个无柄,位于下方。
每一个雄小穗有护颖两片,其内有两朵小花。
每朵小花有内、外稃各一片,三个雄蕊和一个浆片,雌蕊已退化。
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粉成熟后,花丝伸长,内、外稃张开,将花药送出内、外稃,花药破裂,散出花粉。
花药有黄绿色、紫色、粉红色等。
每个花药有两室,每室约有花粉粒2000~3000粒。
每一株玉米的雄穗(雄花)约有5000~7000个花药,共约散出2000~4000万个花粉粒。
花粉青黄色,有光泽,味清香,粉小质轻,借风力传播。
一株玉米的雌穗,一般仅有500~1000个雌性小花,每一粒花粉即可供一个雌性小花结一粒玉米种子,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能良好授粉结实。
(二)玉米雌穗玉米雌穗又叫果穗,属肉穗花序,着生在植株中部叶腋处。
雌穗一般是由植株从上往下数第6、7或第8节的腋芽发育而成,属于变态茎。
雌穗由穗柄、苞叶、穗轴和小花组成。
1.穗柄和苞叶穗柄和苞叶由腋芽延伸而成。
穗轴一般有8~12节,每节着生有一片只有叶鞘的变形叶,称为苞叶。
苞叶的叶片已退化,叶鞘发达,有些品种(自交系)还保留着尖小的叶片,称为剑叶,有碍玉米的抽丝与授粉。
穗柄的长短因品种而异,穗柄长者,成熟时下垂;短者果穗直立。
苞叶的长短也属品种特性之一。
短苞叶的品种或自交系,成熟时籽粒外露,易受病、虫、鸟害;但苞叶过长,有碍花丝的抽出,对授粉不利,且成熟时不易失水干燥,阴雨连绵还易造成烂种。
2.穗轴与小花苞叶中央为穗轴,穗轴粗大,其上着生纵行成对排列的无柄雌小穗,每行成对的雌小穗产生并排的两粒籽实,这就是玉米果穗上的籽粒行数常常是偶数的原因。
杂交玉米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近年来,随着杂交技术的不断发展,杂交玉米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杂交玉米的实验研究,探讨杂交技术在玉米遗传性状方面的表现差异,为玉米种植中选择自交或杂交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研究玉米自交与杂交技术在遗传性状方面的表现差异。
2. 探讨玉米种植中选择自交或杂交技术的优缺点。
3. 为玉米育种和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用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玉米品种,分别进行自交和杂交实验。
2. 实验方法:(1)自交实验:将两个品种分别自交,观察并记录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性状。
(2)杂交实验:将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观察并记录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性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自交实验结果与分析自交实验中,两个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表现如下:品种A:生长旺盛,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品种B:生长一般,产量较低,品质较差。
2. 杂交实验结果与分析杂交实验中,两个品种的杂交后代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性状表现如下:杂交一代(F1):生长旺盛,产量显著提高,品质较优。
杂交二代(F2):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表现不稳定,部分性状优于亲本,部分性状劣于亲本。
五、实验结论1. 杂交技术在玉米遗传性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自交技术在玉米遗传性状方面表现一般,产量和品质相对较低。
3. 在玉米种植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交或杂交技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实验讨论1. 杂交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杂交后代的表现受亲本基因型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应选择优良亲本进行杂交。
2. 自交技术虽然产量和品质相对较低,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自交系培育、遗传多样性研究等,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种植目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自交或杂交技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玉米自交和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了解玉米的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二、内容说明
1.花器构造 玉米(Zea mays L .)
属禾本科(Gramineae )、玉米属(Zea ),
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
雄穗由植株顶
端的生长锥分化而成,为圆锥花序,由
主轴和侧枝组成。
主轴上着生4~11行成
对排列的小穗,侧枝仅有2行成对小穗,
每对小穗中,有柄小穗位于上方,无柄
小穗位于下方。
每个小穗有2枚护颖,
护颖间着生2朵雄花,每朵雄花含有内
外颖、鳞被各2枚,雄蕊3枚,雌蕊退 化雌穗一般由从上向下的第6~7节的腋芽发育而成,为肉状花序。
雌穗外被包叶,中部为肉质穗轴,在穗轴上着生成对的无柄雌小穗,一般有14~18行,每小穗有2枚颖片,颖片内有2朵雌花,基部的1朵不育,另1朵含雌蕊1枚,花柱丝状细长,伸出苞叶之外,先端二裂,
整条花柱(俗称花丝)长满茸毛,有接受花粉能力。
(图2-1)。
2.开花习性 玉米雄穗一般抽出后1~3d 左右,主轴中部便开花散粉,然后依次向上向下开放;侧枝开花较晚,开花顺序是由上而下开放。
每天7~11时开花。
以9~10时开花最盛,始花后3~5d 为盛花期,一株雄穗花期约7~10d 。
一个雄穗大约可产生1500~3000万个花粉粒。
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28℃,最适相对湿度为70%~90%。
温度低于18℃或高于38℃时雄花不开放。
花粉生活力在温度28.6℃~30℃和相对湿度为65%~81%的田间条件下,一般能保持6h ,以后下降,大约可维持8小时左右。
一般雄穗散粉后2~4d ,同株雌穗的花丝开始外露。
通常以雌穗中下部的花丝先抽出,然后向上向下延伸,以顶部花丝抽出最晚,一般花丝从苞叶中全部伸出约需2~5d ,花丝生活力可维持10~15d 。
但以抽出后2~5d 授粉结实最好,尚未受精的花丝色泽新鲜,剪短后还可继续生长,但一经受精便凋萎变褐。
玉米的花粉借风传播,传播距离一般在植株周围2~3m 内,远的可达250m 。
花粉落到花丝上后约经6h 开始发芽,24~36h 即可受精。
图2 -1 玉米的花器构造
三、材料仪器药品
1.材料不同的玉米品种或自交系。
2.仪器用具牛皮纸袋(35×20m)、硫酸纸袋(6×12m)、剪刀、回形针、棉纱线、塑料牌、铅笔。
3.药品试剂70%酒精。
四、方法步骤
(一)自交技术
1.选株当雌穗膨大从叶腋中露出尚未吐丝时,选择具有亲本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
2.雌穗套袋先将雄穗苞叶顶端剪去2~3cm,然后用硫酸纸袋套上雌穗.用回形针将袋口夹牢。
3.剪花丝如套袋的雌穗已有花丝伸出,则在下午取下雌穗上所套的纸袋,用经酒精擦过的剪刀将雌穗己吐出的花丝剪齐,留下长约2cm,再套回纸袋,待第2天上午授粉。
4.雄穗套袋在剪花丝的当天下午,用牛皮纸袋将同株的雄穗套住,并使雄穗在纸袋内自然平展,然后袋口对称折叠用回形针别紧穗轴基部固定,以免脱落或漏掉花粉。
为保证取粉时袋内都是新鲜花粉,套袋前可轻摇雄穗抖掉当天散出的和外来沾附的花粉。
5.授粉雄穗套袋后的第2天上午,在露水干后的盛花期进行,在每次去雄和授粉前用酒精擦剪刀和手,以杀死所蘸花粉。
①采粉用左手轻轻弯下套袋的雄穗,右手轻拍纸袋,使花粉抖落于纸袋内,小心取下纸袋,折紧袋口略作向下倾斜,轻拍纸袋,使花粉集中在袋口一角。
②授粉取下套在雌蕊上的纸袋,将采集的花粉均匀地散在花丝上,随即套上雌花纸袋,用回形针夹牢,封紧袋口。
授粉时动作要快,切忌触动周围植株和用手接触花丝。
如果花丝过长,可用浸过酒精的剪刀剪成6cm左右即可。
一株自交完毕,下一株自交以前要用70%的酒精擦手,杀死落在手上的花粉。
6.挂牌登记授粉后在果穗所在节位挂上塑料牌,用铅笔注明材料代号或名称、自交符号、授粉日期和操作者姓名,并在工作本上作好记录。
7.管理在授粉后1周内,花丝未全部枯萎前,要经常检查雌穗上的纸袋有无破裂或掉落,凡是花丝枯萎前纸袋已破裂或掉落的果穗应予以淘汰。
8.收获保存自交的果穗成熟后应及时收获。
将塑料牌与果穗系在一起,晒干后分别脱粒装入种子袋中,塑料牌装入袋内,袋外写明材料代号或名称,并妥善保存,以
供下季种植。
另外,自交还常利用攀雄就雌法。
具体操作步骤为,套上雌穗袋的雌穗花丝将抽出时,用两头开口的长纸袋的一头套住雄穗,并在适当部位将雄穗弯曲下来,使纸袋的另一头能套住雌穗,
(二)杂交技术
有关杂交工作中的套袋、授粉、管理等步骤与自交技术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自交是同株雌雄穗套袋授粉,而杂交所套的雌穗是母本,雄穗则取自父本的另一个自交系(品种)。
授粉后,塑料牌上则应写明杂交组合代号或名称。
五、实验作业
1.玉米的花器构造有何特点?玉米的开花习性怎样?
2.如何进行玉米人工自交?
3.每人用套袋法作自交和杂交各2个果穗,收获后评述二者的结实率,并说明其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