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生殖及内分泌功能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除了生殖功能,它还承担着内分泌功能。
卵巢内分泌功能主要由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和孕激素分泌组成。
首先,卵泡发育是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关键环节。
在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发育和成熟卵泡。
每个月,数个卵泡开始发育和成熟,但只有一个卵泡能够最终成熟并排出。
这个过程被称为排卵。
排卵过程与卵泡内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壳层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会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足够的水平,触发下一阶段排卵。
卵泡发育过程中,内分泌调节因子FSH(促卵泡激素)和LH(黄体生成素)的水平也会随之变化。
FSH主要促进卵泡发育,而LH则在排卵前后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卵巢内分泌功能还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有关。
雌激素是卵泡壳层细胞主要分泌的激素,其主要成分为雌二醇。
雌激素在女性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和修复,调节月经周期,维持性腺和乳腺的正常功能,促进骨密度的增加,保护心血管系统等。
孕激素主要是黄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排卵后促进子宫内膜变厚,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条件。
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黄体会逐渐退化,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形成经血。
此外,卵巢内分泌功能还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来控制垂体前叶的激素分泌。
GnRH作用于垂体前叶,并促使其分泌FSH和LH。
这种正反馈机制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卵巢内激素的分泌水平。
另外,垂体后叶还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等激素,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关系较小。
综上所述,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主要包括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和孕激素分泌。
卵泡发育是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基础,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则与月经周期、生殖器官和其他身体系统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受到下丘脑-垂体轴的调控,同时也与其他内分泌器官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卵巢周期描述

3、卵巢E、P的作用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促进阴蒂、阴阜、阴唇的发育,并促进阴毛、腋毛的 生长。过多会 对E产生拮抗作用,如减缓子宫和子宫内膜的 生长和增殖,抑制阴道上 皮的增生和角化。长期使用,有男性化表现。
•2、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生长,并刺激骨髓中RBC的生长;性成熟前, 促进长骨骨质的生长和钙的保留,性成熟后,使骨骺关闭生长停止;促 进钠、水吸收,并保留钙。
初级卵母细胞(始基卵泡)
数十年
LH峰
完成第一次减数分
次级卵母细胞裂(卵子)
受精后
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受精卵
是卵细胞储存 的唯一形式
1、卵泡发育和成熟
窦卵泡后发育阶段
• 募集:月经前5-7天,持续8天 • 选择:月经3-4天 • 优势化:月经5-14天 • 排卵:月经第14天 • 黄体形成:月经后期
2、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Δ5途径
胆固醇
↓ 孕烯醇酮
Δ4 途径
17α-羟孕烯醇酮
脱氢表雄酮
DHEA
雄烯二酮
孕酮 17α-羟孕酮
雌酮
睾酮 雌二醇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示意图
LH
FSH
胆
雄烯二酮
固 醇
睾酮
雄烯二酮 雌酮
→
睾酮
←
E2
芳香 化酶
卵泡膜细胞
基底膜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颗粒细胞
雌激素合成的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示意图
始基卵泡 窦前卵泡
大于9个月 65天
窦卵泡
募集(经前一周)
选择(月经3-4天)、优势化 10天
排卵 经前14天
研究人类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研究人类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是身体机能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内分泌系统负责体内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而生殖系统则负责繁殖和生殖。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介绍人类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常见问题。
一、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位于体内各个部位的内分泌腺和分泌的激素。
这些腺体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卵巢和睾丸等。
1. 下丘脑和垂体下丘脑位于脑的底部,与垂体相连。
它通过分泌促进激素来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
下丘脑和垂体共同调节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代谢和水平衡。
2. 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对身体的能量代谢、体温调节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 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分为外腺和内腺两部分。
外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内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这些激素调节着身体对压力和应激的反应。
4. 卵巢和睾丸卵巢和睾丸是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
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女性的生理周期和繁殖能力。
睾丸则分泌睾丸激素,控制男性的生殖功能和性征发育。
二、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阴茎等器官。
女性生殖系统则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等器官。
1. 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和输送精子。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生产精子和分泌睾丸激素。
精子通过输精管进入射精道,并与前列腺液和精囊液混合,形成精液。
射精时,精液从阴茎射出,进入女性生殖道,与卵子结合受精。
2. 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和孕育后代。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关键部位,负责生产卵子和分泌激素。
每个月,排卵期间,卵子从卵巢释放并进入输卵管,等待与精子结合受精。
如果受精成功,受精卵将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并发育成为胎儿。
三、常见问题人类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功能紧密相连,它们相互作用,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然而,这些系统也容易受到各种问题的影响。
内分泌系统在生殖中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在生殖中的作用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它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和控制身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
在生殖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内分泌系统在生殖中的作用。
一、内分泌系统对性腺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性腺是人体内负责生殖的重要器官,包括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性腺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来促进性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这些激素不仅影响性腺的大小和形态,还调节着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产生和释放,从而维持正常的性腺功能。
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内分泌系统通过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调节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在青春期,内分泌系统会释放大量的性激素,促使生殖器官的发育,如女性的乳房发育和男性的生殖器官的增大。
这些生殖器官的发育是内分泌系统在生殖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对于生殖能力和性成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内分泌系统调节月经周期和排卵对于女性来说,内分泌系统在月经周期和排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月经周期是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对于卵泡的生长、卵巢的释放和子宫内膜的准备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和排卵障碍,进而影响女性的生殖能力。
四、内分泌系统调节精子的生产和质量内分泌系统对男性生殖的影响不仅限于性腺的发育,还包括精子的生产和质量。
睾丸中的睾酮激素通过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促使精子的生成和释放。
同时,内分泌系统还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如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形态。
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男性不育的问题。
五、内分泌系统对胎儿发育和妊娠的影响内分泌系统在胎儿发育和妊娠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激素的平衡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妊娠的顺利进行都非常重要。
如孕激素的分泌会使子宫内膜准备好接受受精卵,孕激素的维持则能保持胎儿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
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内分泌系统在生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调节性腺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控制月经周期和排卵、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质量、以及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妊娠过程。
卵巢:生命基地谁害了你?女性朋友必看

卵巢:生命基地谁害了你?女性朋友必看卵巢是女性特有的器官。
它深藏在盆腔中,是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
正是由于卵巢的这种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女性才会在青春期后出现音调变高、乳房隆起、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展现女性特有的体态,并肩负起繁育后代的责任。
那么,对于这个对女性来说至关重要的器官,您了解多少?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习惯的改变、性观念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女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女性健康。
女性朋友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关注自己的健康呢?卵巢早衰的原因如下:1、遗传因素:卵巢早衰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如果母亲出现卵巢早衰,后代出现卵巢早衰的可能性相对较大;2、医源性原因:如果进行过化疗或放疗,例如患有白血病,进行化疗后可能会破坏卵巢功能,造成月经不来潮,出现卵巢早衰。
青少年化疗需要重视卵巢功能的保护,在化疗之前将卵巢取出,化疗结束后再移存到体内,也可以采取其它的保护卵巢功能的方法。
有些女性如果进行卵巢手术,手术中器械或者肿瘤对卵巢破坏较多,导致手术之后出现卵巢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卵巢早衰;3、病毒感染:如合并艾滋或其它感染,可能与卵巢早衰相关;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容易发生早衰,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特发性减少、糖尿病等,发生卵巢早衰的可能性较大。
那么怎样预防卵巢早衰?1、平衡营养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未用5,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比如豆浆以及豆腐等等都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女性在35岁之后卵巢衰老的速度加快,此时适量补充思妍金巢安,可延缓卵巢的衰老的速度,保养卵巢。
2、少吃排卵药有数据显示卵巢早衰的发生跟使用排卵药有一定关系,当然关系的严重性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不管怎样,促排卵药还是要少吃。
3、每年做体检卵巢早衰的出现并不是没有症状的,如果一个人发现月经量减少或者突然性的停经,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妇产科护理学-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

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卵泡的发育与成熟新生儿——200万个;一生排卵——400~500个,每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达到成熟程度,称成熟卵泡。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分泌雌激素↓排卵--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黄体退化白体黄体形成及退化黄体寿命——平均14天。
卵巢的功能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及分泌女性激素;即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准备)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乳房乳腺管增生乳腺泡增生子宫收缩力增强降低阴道上皮增生、角化脱落加快输卵管蠕动增强抑制水钠代谢水钠潴留水钠排泄电解质促进骨中钙质沉着基础体温上升0.3~0.5℃雄激素:①合成雌激素的前体。
②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
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基础体温月经周期的调节及临床表现月经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
在内分泌系统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
如不发生受精和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则萎缩脱落并伴有出血;周而复始发生的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称为月经。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月经初潮:多数为13~14岁。
>>月经周期:21~35日,提前或延后3天左右仍属正常。
>>经期及经量:多为2~8天,正常30~50ml。
>>月经血特征:不凝固。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日,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
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雌激素的作用。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共同作用下。
子宫颈、输卵管、阴道黏膜的变化。
卵巢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腺体

卵巢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腺体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腺体之一,其承担着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卵巢的解剖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与其他腺体的关系。
一、解剖结构卵巢位于盆腔内,左右各一,呈卵圆形。
其表面光滑,色泽呈白色、淡黄色或淡蓝色,外观类似椭圆形腮腺。
卵巢由包裹卵泡的卵泡层、血管和网状结缔组织组成。
在内部结构上,卵巢由内向外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中含有卵泡和相应的结构,而髓质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构成。
二、主要功能1. 产生卵子: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唯一能够产生卵子的腺体。
女性在青春期开始后,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被输卵管接收后,进一步与精子结合受精或者自然被排出体外。
2. 分泌激素:卵巢产生并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激素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条件;孕激素则维持妊娠,防止子宫收缩。
3. 维护女性生理周期:卵巢还参与调节女性的生理周期。
在每个周期中,卵泡会随着卵泡发育素的作用而生长,最终一个主导卵泡成熟并排出,这个过程称为排卵。
排卵周期的正常进行对于女性的生殖能力和健康至关重要。
4. 影响身体其他系统功能:除了直接与生殖系统相关的功能,卵巢还与身体其他系统如骨骼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
雌激素对骨骼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而孕激素则在妊娠期间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三、与其他腺体的关系卵巢与其他腺体(如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调节关系。
下丘脑通过产生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调节卵巢的功能。
卵巢也能通过向下丘脑和垂体释放激素,间接影响其他腺体的功能。
同时,甲状腺和卵巢之间也有相互作用。
甲状腺激素能够影响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并参与控制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腺体,不仅负责产生卵子,还参与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维持生理周期以及影响其他系统的功能。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包括月经周期的调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调节方法和疾病的治疗。
正常的内分泌调节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
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成。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来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卵巢,刺激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则对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脱落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
一些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不调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表现为卵巢内多囊肿的形成和多个卵泡的发育,导致月经不规律和排卵障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生长,造成排卵问题、疼痛和不孕等。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和经期等方面的失调,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闭经、功能性异常子宫出血和月经量过少等。
针对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失调,有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重要的。
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其次,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例如,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月经周期,减轻月经痛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症状。
此外,一些激素替代疗法也可以帮助补充体内激素,减轻内分泌失衡带来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一些自然疗法和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治疗。
例如,针灸、艾灸和中药等可以通过调整气血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总之,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下丘脑受卵巢性激素负反馈作用影 下丘脑受卵巢性激素负反馈作用影 响,使卵巢释放激素分泌减少时 Gn也减少 Gn也减少 E、P 减少 黄体失去其支持而萎缩 黄体失去其支持而萎缩 子宫内膜失去卵巢激素影响 子宫内膜失去卵巢激素影响 月经来潮。 月经来潮。 垂体
萎缩坏死、出血、 萎缩坏死、出血、剥脱 Gn再度分泌 Gn-RH 期。
FSH-RH 下丘脑
门静脉
FSH 脑垂体 卵巢
LH-RH LH FSH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发生,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发生,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发生 LH 在排卵前 在排卵前1~2日达高峰 刺激卵泡 卵泡排卵 日达高峰 刺激卵泡排卵 产生E、 作用于子宫内膜, 变成黄体 产生 、P 作用于子宫内膜, 发生周期变化。 发生周期变化。 下丘脑兴奋 兴奋, 使下丘脑兴奋,分泌性激素增多 正反馈 下丘脑抑制 抑制, 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激素减少 负反馈 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 下丘脑分泌 抑制下丘脑分泌 负反馈 大量E 大量 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 下丘脑分泌 兴奋下丘脑分泌 正反馈 大量P 抑制下丘脑分泌LH-RH 下丘脑分泌 大量 抑制下丘脑分泌 负反馈
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4.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促使子宫发育, 促使子宫发育,增加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使子宫内膜增生 使宫颈口松弛, 使宫颈口松弛,粘液分泌增加 促进输卵管发育 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使乳腺管增生 促进卵泡发育 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Gn分泌 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 分泌 促进钠、 促进钠、水潴留 促进骨钙沉积
第一节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 (一) 卵巢功能:
卵巢为女性性腺,其主要功能: 卵巢为女性性腺,其主要功能: 性腺
生殖功能 内分泌功能
排卵 分泌女性激素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二)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200万个卵泡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万个卵泡 30万 万 一生中仅发育成熟并排出400~500个左右,其余 个左右, 一生中仅发育成熟并排出 个左右 的自行退化 卵泡闭锁。 卵泡闭锁。 卵泡生长阶段:始基卵泡 卵泡生长阶段: 窦前卵泡 窦 排卵前卵泡(结构:卵泡外膜、 状卵泡 排卵前卵泡(结构:卵泡外膜、卵泡内 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 膜、颗粒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 2.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 14天左右 3.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7~8日为成熟黄体, .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 日为成熟黄体, 日为成熟黄体 如未受精, 天退化, 如未受精,9~10天退化,寿命 天,形成白体。 天 下丘脑的抑制 E、P 减少同时,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 又开始另一个新的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垂体激素
LH
E P
卵巢激素 卵巢周期
FSH
下丘脑-垂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
1. 甾体激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甾体激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属于类固醇激素 属于类固醇激素 类固醇 基本化学成分——多氢环戊烷烯菲 基本化学成分 多氢环戊烷烯菲 代表四个环, “甾”——“田”代表四个环,“<<<”代表三个侧 “ ” 按碳原子数目分成3组 链。 按碳原子数目分成 组: 孕激素含21个碳原子 个碳原子: 孕激素含 个碳原子:如孕酮 雄激素含19个碳原子 个碳原子: 雄激素含 个碳原子:如睾酮 雌激素含18个碳原子 个碳原子: 雌二醇、 雌激素含 个碳原子:如雌二醇、雌酮及雌三醇
(3)多肽激素和生长因子 ) 的生理作用 (1)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制 )抑制素。激活素。 素:其对垂体FSH的合成和分泌有反馈的作
用,并在卵巢局部调节卵泡膜细胞对促性腺 激素的 反作用。
(2)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表 )
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 形式参与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
2.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胆固醇
5途径
孕烯醇酮
4途径
17α-羟孕烯醇酮 羟孕烯醇酮
孕酮
脱氢表雄酮
雄烯二酮
17α-羟孕酮 羟孕酮 雌酮
睾酮 雌二醇
3.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第一高峰, (1)雌激素:排卵前第一高峰,排卵后 )雌激素:排卵前第一高峰 ),月经前水平最 7~8日第二高峰(较平坦),月经前水平最 日第二高峰(较平坦), 低。 (2)孕激素:孕酮,排卵后开始增加, )孕激素:孕酮,排卵后开始增加, 排卵后7~8日达黄体成熟时最高峰,以后下 日达黄体成熟时最高峰, 排卵后 日达黄体成熟时最高峰 降,月经时回复至排卵前水平。 月经时回复至排卵前水平。 (3)雄激素:睾酮和雄烯二酮,来自肾 )雄激素:睾酮和雄烯二酮, 上腺及卵巢,在排卵前升高。 上腺及卵巢,在排卵前升高。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① 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有利胚胎发育 使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 ② 使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为着床作准备 使宫颈闭合, ③ 使宫颈闭合,粘液减少 ④ 抑制输卵管收缩 ⑤ 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⑥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对下丘脑负反馈,影响Gn分泌 ⑦ 对下丘脑负反馈,影响 分泌 升温作用 作用, 排卵的重要指标 ⑧ 有升温作用,是排卵的重要指标 促进水、 ⑨ 促进水、钠排泄
下丘脑-垂体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的相互关系
月经周期的调节非常复杂。子宫内膜的周期 月经周期的调节非常复杂。子宫内膜的周期 变化是受卵巢激素影响,卵巢功能受垂体控制, 变化是受卵巢激素影响,卵巢功能受垂体控制, 受垂体控制 垂体活动又受下丘脑调节,下丘脑又接受大脑皮 垂体活动又受下丘脑调节,下丘脑又接受大脑皮 活动又受下丘脑调节 又接受 层的支配。反过来,卵巢发生的激素还可以影响 的支配。反过来,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即反馈作用。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即反馈作用。将三者合称 垂体-卵巢轴 为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HPOA)。 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 )。
始基卵泡 白 体 窦前卵泡
黄 体
窦状卵泡
排卵前卵泡 排 卵
卵泡外膜 卵泡内膜 卵泡液 颗粒细胞 卵 丘 卵细胞 放射冠 透明带
发育成熟的卵泡
受 精
卵泡发育 排 卵 着 床
排卵受精过程
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均为甾体激素。 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均为甾体激素。
(3)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
(1)雌激素拮抗物:减缓子宫及内膜的 )雌激素拮抗物: 生长及增殖,抑制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生长及增殖,抑制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促 使阴蒂、阴唇和阴阜发育。 使阴蒂、阴唇和阴阜发育。长期使用可男性 化。 (2)对机体的代谢功能影响:促进蛋白 )对机体的代谢功能影响: 合成,使基础代谢率增加, 合成,使基础代谢率增加,刺激骨髓红细胞 增生,促进长骨骨基质生长和钙的保留,促 增生,促进长骨骨基质生长和钙的保留, 进水、钠重吸收而致水肿。 进水、钠重吸收而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