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

二、糖尿病的分型
1、I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胰岛素绝对缺乏; 2、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分泌不足,到胰岛 素分泌缺陷为主,伴随胰岛素抵抗。 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 遗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等。药物或化学引起糖尿病等等。 妊娠糖尿病:包括妊娠期间发现糖尿病和妊娠之前已诊断 的糖尿病。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及类似物的不同分类
七、老年人口服降血糖药注意事项
第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虽然磺脲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和经济性,但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肾动脉硬化,肾小球过滤率 低,易致药物蓄积,应用磺脲类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特别是格 列本脲。如消渴丸常引起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休克,死亡。
第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作用短暂迅速,低血糖发生 机会较少,极少经肾排泄,适用于肾功储备力下降老年患者。
中效胰岛素 又名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h,作 用高峰为4-12h,持续时间约14-20h。如诺和灵N和优泌林N等。
长效胰岛素 也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 高峰14-20小时,持续时间24-36小时。另外还有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第十六、积极防止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 白内障,网膜眼底病,冠心病等
八、目前对老年糖尿病治疗的观点
1、针对病因合理配伍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乏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因。 空腹血糖水平持续大于16.7mM,或二者选一,或二者兼有。对这部分 人需行短期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以纠正糖毒性,再改口服奖、 降糖药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格列美脲(亚莫利):三代SU,与β细胞受体结合快, 分离也快,分别为本脲的3倍和8倍。本品除刺激β细胞释 放胰岛素外,还可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其它磺 脲类失效者仍有效,作用快,有较强的胰外作用。安全性 高,去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半衰期长,一天一次,用药方 便。可谓老年2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

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

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完整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药物治疗在老年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好的管理。

一、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老年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药物选择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这些药物分为不同类别,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促分泌剂。

1. 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是最早被用于口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肝糖原的合成以及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然而,老年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副作用,如低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

2.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目前用于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也适用于老年患者。

它们起效快、安全性好,并且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水平。

双胍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感和乳酸性酸中毒,老年患者在使用前需了解自身的肾功能。

3. 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以减缓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并有效降低后餐高血糖的发生。

老年患者在使用时要特别关注胃肠道不适和腹泻等副作用。

4. 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促分泌剂通过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以帮助降低血糖。

这类药物包括磺脲类似物和非磺脲类似物。

老年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胰岛β细胞功能的逐渐下降和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治疗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另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特别是对于那些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控制血糖的患者而言,胰岛素注射是必要的。

胰岛素治疗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补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老年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需要注意胰岛素剂量和注射技巧,以避免低血糖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个体化治疗策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该根据其年龄、身体状况、并发症和治疗效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

在治疗老年糖尿病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说,合理的用药可以减少病情的恶化,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本文将对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进行介绍。

一、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功能下降,肝肾等主要代谢器官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 个体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差异大,治疗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机理清晰:每种药物的副作用、禁忌症及药物相互作用需了解清楚,并谨慎选择。

3. 控制目标明确:药物治疗需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目标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

4. 组合治疗: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5. 安全第一: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时,药物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原则,需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二、常见治疗药物1. 苯丙糖脲类药:苯丙糖脲类药物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一类药物,常用的有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这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但也存在低血糖和肝损伤的不良反应。

2. α-糖苷酶抑制剂:常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消化道中糖类的吸收,降低血糖水平。

但这类药物也存在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3. 胰岛素药物: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药物,常见的有胰岛素注射剂、胰岛素泵等。

这类药物能够降低血糖且效果明显,但需要注意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4. 磺酰脲类药物:常用的磺酰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鲁特脲等。

这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但这类药物也存在皮疹、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5. 双胍类药物:常用的双胍类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这类药物能够降低血糖水平不会导致低血糖,但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腹泻等。

综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老年人糖尿病:药物治疗解析

老年人糖尿病:药物治疗解析

老年人糖尿病:药物治疗解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20%,成为该年龄段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老年人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行解析。

一、老年人糖尿病的特点1. 发病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2. 病程长:老年人糖尿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病程超过10年。

3. 合并症多:老年人糖尿病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等疾病。

4. 依从性差:老年人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容易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

5. 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二、老年人糖尿病的药物治疗1. 口服降糖药物(1)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但磺脲类药物容易导致低血糖,老年人使用时应谨慎。

(2)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肝脏糖原的合成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对体重影响较小,适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3)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延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但α-糖苷酶抑制剂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老年人使用时应注意。

(4)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通过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但胰岛素增敏剂可能导致水肿、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应谨慎。

2.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老年人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胰岛素的种类繁多,包括长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等。

老年人使用胰岛素时,应注意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三、老年人糖尿病药物治疗策略1. 个体化治疗: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发症、依从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老年糖尿病 用药科普文章

老年糖尿病 用药科普文章

老年糖尿病用药科普文章(原创版)目录一、糖尿病的概述1.糖尿病的定义2.糖尿病的分类3.糖尿病的病因和症状二、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注意事项1.老年糖尿病的定义2.老年糖尿病的特点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三、老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1.口服药物2.注射药物3.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四、老年糖尿病的用药科普1.药物选择的原则2.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3.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正文一、糖尿病的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阻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高血糖。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等。

1 型糖尿病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 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其病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症状。

二、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如下:1.老年糖尿病的定义:年龄在 60 岁以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2.老年糖尿病的特点: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多数患者表现为 2 型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症状往往不典型,易漏诊;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应加强血糖监测,定期检查眼、肾、心血管等并发症;注意饮食调理,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选择降糖药物,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

三、老年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

1.口服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2.注射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这些药物可增强胰岛素作用,降低血糖。

3.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并发症、药物副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如低血糖、过敏反应等。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糖尿病是需要从生活的细节来注意的,是一种长期与病魔做斗争的长期战斗。

老年糖尿病需要严格按照用药要求来,那么你知道老年糖尿病要注意什么吗?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及常见治疗药物。

老年糖尿病合理用药原则第一、如果能靠控制饮食和运动将血糖降至正常,就不要盲目用药。

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刚诊断为糖尿病,血糖并不很高,就打上了胰岛素,结果体重猛增。

事实上病人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不用药,血糖也能降下来。

靠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是最好的。

第二、越传统的药物越安全。

如今控糖的药物五花八门,但是针对每一个患者,并非都适用。

任何药物、任何治疗都不是完美的,都各有利弊。

事实上,用的时间越长,越传统的药物越安全。

因为经过了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大浪淘沙,药物的正副作用都已经被掌握,比如二甲双胍、磺脲类等。

而且,传统的药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宜。

糖友不要盲目追求新药、贵药,能降糖的药就是好药。

第三、选择中医药治疗要注意副作用。

实践证明,西药降糖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使用起来简便、副作用清楚。

糖友可以选择去正规医院看中医,但不要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第四、声称能“治愈糖尿病”的药物或治疗肯定是骗人的。

糖尿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副产品”,随着生活条件好转,人们吃得好、动得少就会患病。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治愈糖尿病的妙方,但凡说吃什么药或采取什么手段能治愈,一定是骗子,广大糖友不要上当。

第五、处于“临床研究”的阶段不等于“临床应用”。

手术治疗在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的时间太短,远期效益还不清楚。

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1、长期服用某一制剂时,可渐见无效,则须及时换用另一制剂。

2、注意药物配伍,以合理使用剂量或慎用、禁用某些药物。

如磺脲类与双脲类同时使用可增强降血糖作用。

磺脲类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降血糖作用增强:水杨酸及其盐类、氨基比林、保泰松、磺胺药、胍乙淀、利血平、可乐宁、心得安、四环素、氯霉素、消炎痛等;与下列药物同时使用,其降血糖作用将减弱:异搏定、硝苯吡啶、利尿剂、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利福平、巴比妥、氯丙嗪、口服避孕药等。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合理用药课件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合理用药课件

≥60 (%) 2
≥60
(%)1
我 糖国 尿年 病龄 患 病 率岁
人 群 中
我 国 年 龄 岁 的 人 群 比 例
2021CDS指南: 我国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老年糖尿病患病
率增加
1980年 1994年 2002年 2007- 2010年 2008年
老年糖尿病: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者1
2.印度
61.3
2.印度
101.2
3.美国
23.7
3.美国
29.6
4.俄罗斯
12.6
4.巴西
19.6
5.巴西
12.4
5.孟加拉国
16.8
6.日本
10.7
6.墨西哥
16.4
7.墨西哥
10.3
7.俄罗斯
14.1
8.孟加拉国
8.4
8.埃及
12.4
9.埃及
7.3
9.印度尼西亚
11.8
10.印度尼西亚 7.3
IDF Global Guideline for Managing Olde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2021
老年糖尿病患者比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 选取近3个月有低血糖症史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分为老年组(≥ 60岁,n=240)和非老年组 (<60 岁,n=238), 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频率,探讨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的发生频率 及特点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反响指数较低1 P<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指数较低2 P<

【疾病防治】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案

【疾病防治】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案

【疾病防治】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方案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健康指南”快速关注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半数以上是老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哪些临床特点,应该采取哪些降糖策略和注意事项,是应该特别关注的。

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1.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和伴随疾病除了长期高血糖所导致的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外,老年糖尿病还常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最多见。

80%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针对慢性并发症和大血管病变进行综合治疗。

2.多脏器功能减退重要脏器主要是肾功能和肝脏功能逐年减退。

如肌酐清除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下降,容易出现缓慢的药物蓄积效应,增加老年患者降糖治疗中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合并多种疾病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会损害脏器功能,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

3.餐后血糖升高为主4.容易发生低血糖应用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mmol/L即属于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是药物因素。

另外,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较差,不能及时识别和处理低血糖,更易于发生严重低血糖。

进食量少、运动时间选择不当及运动量过大等也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老年糖尿病发生的低血糖,多为无症状低血糖,常发生在夜间,伴有意识障碍为严重低血糖。

低血糖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较久,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出现精神恍惚、嗜睡、抽搐、甚至昏迷,也可可诱发心肌梗死,还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老年患者首先要尽量避免低血糖。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分为三个层次:1.如果患者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应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2.如果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15年,可以适当放宽至HbA1c3.如果患者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另外,高龄(>80岁)老年患者,神经反应比较迟钝,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如果在夜间发生低血糖会错过抢救时机导致严重脑损伤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合理选择降糖药物
最新IDF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2010–030年糖尿病在全球迅速流行
糖尿病患病率 (%) (20-79岁)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
世界总人口数 (十亿) 成年人口数 (20-79岁,十亿) 糖尿病 全球患病率 (%) 糖尿病患病人数 (百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反应指数较低1 P<0.01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指数较低2 P<0.01
β-CRI(mU/mmol/L) HOMA-β
β-CRI,β细胞反应指数,反映β细胞在某一血糖 浓度刺激下胰岛素分泌的情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77-7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337-1339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全部糖尿病患者, 包括了两部分病人:
60岁以后新诊断的
60岁以前确诊,而后进入该年龄组
同一年龄人群,机体功能包括脏器功能、 体力、认知力、执行力等相差很大
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类
1999-2002 美国NHANES调查数据1
特点
发病年龄(岁) 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
平均FBG(mg/dl) 平均A1c(% )
诊断>10年患者比例(% ) 视网膜病变史(% ) 使用胰岛素(% )
老年前患糖尿病 71.7±0.6 27.9±3.2 172.4±11.1 7.4±0.1 76.7±3.8 39.4±4.3 31.7±4.7
老年后新发糖尿病 76.5±0.6 23.0±5.7 132.3±6.1 6.9±0.2 10.9±3.2 12.6±3.6 6.9±1.3
Yu Xu, Guang Ning; et al. JAMA. 2013;310(9):948-958.
组织退行性变 内环境稳定差 免疫功能降低 器官功能衰退 体力活动下降
储备功能↓ 适应能力↓ 抵抗能力↓ 反应能力↓ 自理能力↓
老年人是 多病群体
脆弱性——易患疾病
隐蔽性——不易发现 特殊性——表现特殊 高危性——随时恶化 依赖性——加强护理
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老年人每增长10岁 的血糖增幅 (mmol/L)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糖不断升高, 餐后血糖升高较快 0.83 mmol/L
0.06-0.11 mmol/L
• 老年期发病的T2DM患者, 病程较短,以餐后胰岛素 分泌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 抵抗为主,主要表现为餐 后血糖升高
10.巴基斯坦
11.4
全球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
全球年龄60-79岁的 糖尿病患者数量(万) 2
*我国标准:老年人口为≥60岁的人口
1. IDF Global Guideline for Managing Olde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2013 2. https:///new-guideline-addresses-shortfalls-diabetes-care-older-people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82-84
不同年龄的老年T2DM患者 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
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正常标准为<3.9 mmol/L SDBG,血糖标准差,正常标准为<1.4 mmol/L • 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纳入337例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
我国年龄≥60岁的人群比例(%)1
我国年龄≥60岁人群中 糖尿病患病率(%) 2
1980年 1994年 2002年 2007- 2010年 2008年
老年糖尿病: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者1
1. 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 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
2011年 7.0 4.4
8.3 366
Diabetes Atlas, 5th edition, IDF, 2011.
2030年 8.3 5.6
9.9 552
糖尿病患病人数 (20-79岁) 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 单位:百万
国家/地区
2011年
国家/地区
2030年
1.中国
90.0
1.中国
129.7
P-值 <0.0001
0.0311 0.001 0.011 <0.0001 <0.0001 <0.0001
• 在环境因素相似的情况下,患病越晚提示胰岛素β细胞代偿能力越好2
• 与进入老年前已患病者比较,老年后患糖尿病者更多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 代偿性高分泌3
1.Diabetes Care 29:2415–2419, 2006 2. Diabetologia. 2013 Dec;56(12):2593-600. 3.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3版)
2.印度
61.3
2.印度
101.2
3.美国
23.7
3.美国
29.6
4.俄罗斯
12.6
4.巴西
19.6
5.巴西
12.4
5.孟加拉国
16.8
6.日本
10.7
6.墨西哥
16.4
7.墨西哥
10.3
7.俄罗斯
14.1
8.孟加拉国
8.4
8.埃及
12.4
9.埃及
7.3
9.印度尼西亚
11.8
10.印度尼西亚 7.3
老年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合理选择降糖药物
• 病程长、β细胞功能衰竭 • 糖代谢异常特点:餐后血糖高、血糖波动大、低血糖风险高 • 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多、多器官功能减退、多重用药 • 认知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依从性差
1. 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 2013年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251
T2DM患者
方福生,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临床特征及控制目标的初步探讨,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13 IDF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
• ACCORD研究显示,65岁以上糖尿病 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65岁以下患者 高50%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因素
− 糖尿病病程长 − 使用胰岛素和某些磺脲类药物治疗 − 多重用药 − 饮食不规律或饮食障碍 − 运动 − 自理能力下降 − 低血糖病史 − 肝、肾功能障碍 − 认知功能障碍 − 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PEG)饲管堵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