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脑挫裂伤60例治疗分析
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60例临床治疗

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60例临床治疗摘要】目的对60例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显微镜的手术方式对60例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并按照格拉斯哥的预后评分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结果 60例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中有30例患者恢复较为良好,其所占比例为50%;有19例中度残疾者,其所占比例为31.7%;有8例重度残疾者,其所占比例为13.3%;有2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患者,其所占比例为3.3%;有1例患者死亡,其所占比例为1.7%。
结论应对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及时的进行正确治疗,从而降低其死亡率比和致残率。
【关键词】脑梗塞脑外伤治疗神经外科在重型的颅脑外伤中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状,其主要是指颅脑损伤后引起了脑部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出现了缺血性损害和神经功能障碍等现象。
由于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是在患者遭受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诊断时相当较为困难。
尤其当患者伴有脑内血肿以及脑挫裂伤等情况时,更容易导致脑梗塞的症状被忽略,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将脑内血肿以及挫裂伤作为了治疗重点,导致患者因脑外伤并发脑梗塞的而死亡,因此要对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对60例患者经显微镜下进行了手术治疗,治疗效果相对较为明显,具体报告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共60例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为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3.4)岁;其中有23例患者为坠落伤,15例患者为跌倒伤,12例患者为车祸伤;其中伤后有30例患者出现了呕吐、头部疼痛伴有意识障碍的症状,14例患者出现了偏瘫的症状,16例患者出现了颅内血肿的壮壮;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6例。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OS)进行评分,其中6例患者为深度昏迷表现且去脑强直,小于5分;25例患者为昏迷状态,病例反射处于状态但生理反射出现了消失或迟钝的现象,处于6-8分之间;9例患者的神志较为清晰,不存在病理反射但存在生理反射。
6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分析

6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对于入院后意识障碍较重,CT示占位效应明显的16例患者,于2 h内行急诊手术。
其余50例患者,根据病情先采取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措施,其中13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意识障碍加重,复查头颅CT发现,脑挫裂伤病灶及脑水肿区域扩大,占位效应明显,侧脑室额角受压消失,环池闭塞,立即改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为冠状开颅,双侧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及坏死组织,硬膜减张缝合。
结果本组基本痊愈25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8例,总有效率90.9%。
结论应密切观察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是有效控制病情恶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额叶;脑挫裂伤;手术双额叶脑挫裂伤大多由对冲性损伤引起,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多变,如处置不及时常因继发性颅内压增高,病情迅速恶化导致死亡。
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6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了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18~66岁。
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于伤后1~24 h来院就诊,入院时GCS评分<5分5例,6~8分11例,9~12分22例,13~15分28例。
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即行头颅CT检查,提示均为双额叶脑挫裂伤。
1.2 治疗方法对于入院后意识障碍较重,CT示占位效应明显的16例患者,于2 h内进行急诊手术。
对于其余患者,根据病情先采取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液体入量,纠正酸碱平衡,给予脱水、止血、脑保护剂、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亚低温、高压氧等治疗。
其中13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意识障碍加重,复查头颅CT发现,脑挫裂伤病灶及脑水肿区域扩大,占位效应明显,侧脑室额角受压消失,环池闭塞,立即改行手术治疗。
本组手术方式为冠状开颅,双侧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及坏死组织,硬膜减张缝合。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106例诊治探讨

而谨慎 调整 。 叶脑挫裂 伤导 致 出血 、 额 脑水 肿持续 时
血 、 水 治疗 、 素治 疗 、 感 染 、 眠低 温 治疗 , 脱 激 抗 冬 其 中3 3例 因病 情 加重而 在伤 后 1 1 ~ 1天行 手术 治疗 , 3 例 突发 脑 疝 未及 手 术 死 亡 。3 0例 入 院 时行 手 术 治 疗。 有 6 共 3例行 开颅 清除破 碎失 活脑组 织 及血 肿清
醒期后 再 昏迷者 2 例 。入 院时 意识 深 昏迷 8例 , 1 中 度 昏迷 1 2例 , 昏迷 1 浅 5例 , 睡朦 胧状 态 2 嗜 8例 , 清 醒4 3例 ; 烦 躁 不安 4 伴 6例 ; 瞳孔 单侧 散 大 6例 , 双 侧散 大 8例 。 中 2 其 1例为复 合伤 。 院时 均经头 颅 入
・卜 夕
牙・ +
双额 叶重度脑挫裂伤 16 0 例诊治探讨
宋 张 平 陈建 均 陶 冶 飞 任 宏 清 宋 泽
( 州 市人 民 医 院脑 外 科 , 苏 2 6 0 通 江 2 3 0)
摘 要 目的 : 结 双 额 叶 重 度 脑 挫 裂 伤 的 诊 治 经验 和教 训 。 方法 : 16例 双 额 叶 重度 脑 挫 裂伤 的临 床 资 料 总 对 0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果 : 后 半 年 时 G S分 级 标 准 , 复 良好 5 结 伤 O 恢 9例 , 中残 2 5例 , 残 l 例 , 物 生 存 2 , 亡 9 重 1 植 例 死 例。 中 4 其 3例 非 手 术 治疗 ,0例 入 院 时 即手 术 治 疗 ,3 在伤 后 l l 天 , 病 情 加重 而 行 手 术 治疗 , 3例未 及 3 3例 ~1 因 另 手 术死 亡 。结 论 : 期 开 颅 清 除 坏 死脑 组 织 及 去 骨 瓣 减 压 可有 效 地 提 高 患 者 的治 愈 率 。 早 关键 词 双 额 叶 重度 脑 挫 裂 伤 ; 死 脑 组 织 清 除 术 ;去骨 瓣 减 压 术 ; 疝 坏 脑
重型颅脑损伤80例救治体会

・8 ・ 9
双 额 叶脑 挫 裂 伤 治 疗分 析
黄 敏 胜
浙江 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 桐庐 150 31 0
【 键 词】 额 叶 ; 挫 裂 伤 ; 疗 关 脑 治 【 图分 类 号 1 R 5 . 1 中 6 11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1 1 7— 10 2 0 )408 一1 6 35 1 (0 7 0—0 9O
突变 。
3 讨 论
双 额叶脑 挫裂伤是 闭合性 颅脑 损伤 中 的一种严 重 脑损伤 。一般 均因对 冲 伤 或 冲击 伤 所致 , 受 伤 着力 与 点有密 切关 系。这类 病 人 伤情 变 化 较 大 , 发 颅 内压 继 的发 生 和发 展极 为迅 速 , 给治疗 带来 困难 。我 院 同期 收治颅脑外 伤患 者 3 5 6 7例 , 中双 额叶脑 挫裂 伤患者 其 1 2 , 4 5 , 病 死 率 2 . , 同期 其 他 类 型 6 例 占 . 其 53 而 颅脑 外伤 患者 的 病 死 率 1. 。所 以临 床 上 对 双 额 34 叶脑 挫裂伤患 者 的诊断 和治疗 应 引起 足 够 的重 视 、 善脑代 谢等 , 改 并予 以伤后 2 h内随时 头颅 C 4 T检查 , 中 1 其 8例 非 手术 抢 救 患者 在一 周 内行手 术 治疗 。
2 结 果
按 G S评 分 : 组 1 2例 , 愈 6 C 本 6 治 6例 , 残 4 中 2 例 , 残 7例 。植物状 态 6 , 亡 4 例 。 重 例 死 1
别 是 伤后神 志清 醒患者 。 头颅 C T诊断 双 额 叶脑 挫 裂 伤 简单 准 确 , 阅片 但 时应特 别仔 细 观 察 脑 室 系 统 、 池 、 环 四叠 体 池 是 否 缩 小、 受压 , 无脑肿 胀 , 有 以便 结合 临床症 状体 征 , 出准 作 确 的治疗 。 双额 叶脑 挫裂 伤 的治疗 , 目前 对 手 术选 择 仍 缺乏 积极 态度 。其 原 因 : 双 额 叶病 灶 切 除后易 致 患者精 ① 神情 感 障碍 ; 双额 叶脑挫裂 伤早期 颅 内血肿 量不多 , ② C 检查 中线结 构移 位不 明显 , 池受 压 不 明显 , 弥 T 脑 对 漫性 脑肿胀 认 识 不 够 ; 家 属 对 非手 术 治 疗 易 接 受 。 ③ 但 我们 经过 1 2例病 例 回顾 , 们 认 为 双额 叶脑挫 裂 6 我 伤 患者 2 h内 GC 4 S评分不 可靠 , 因双 额叶脑 挫裂伤 的 损 伤机 制复 杂 , 伤后 可致 急性 脑 血 管 扩 张 、 水 肿 , 脑 弥 漫 性脑 肿胀 可致脑 干 丘脑 继 发 损 伤 , 致 患 者 突然死 导 亡 。对 双额 叶脑挫 裂伤患者 手术 指征应 适 当放宽 。对 头 颅 C 显示 有弥漫性 脑肿胀 者 , T 即使 患者 神智 清醒 , 亦应 尽早 手术 。对 非手 术 治疗 的患 者 在治 疗 其 间 , 应 密 切观 察 病 情 变化 , 伤后 1 、 d 5 d 3 、 d应 常 规 复 查头 颅 C 如 发现 血肿 量增加 , T, 脑水肿 加剧 , 中线 结 构移 位明 显 , 及早 进行手 术 , 应待 病人病 情突发 而再 检查头 应 不 颅 C 错 过手 术时机 。 T, 对 本组 病例使 用“ 露醇 ” 甘 降颅 内压 分 析 , 我们 认 为双额 叶脑 挫裂伤 患者脑 水肿持 续 时间较其 他部位 挫 伤长 , 一般 5 d为 其 高 峰期 ,0 ~8 1 d以后 逐渐 消 退 , 所 以我们认 为应 用脱 水剂 时 间应 延 迟 至 8 d以后 方 可 根 据 头颅 C T结果 逐 渐 减量 , 过 早 停用 很 易发 生 病 情 如
62例脑挫裂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 ]王绍霞 , 4 韩慧杰 , 张顺英. 锁骨下静脉置管后并发症原 因与对策.
6 2例脑 挫 裂 伤 患者 手术 治 疗 的临床 分析
段 新 风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手术治疗 的方法 、 征。方法 回顾 总结笔者所在科 室 2 0 指 04年 1 ~ 0 9年 月 20 良好 3 例 ( 8 1 , 6 5 . %) 中残 8例 (2 9 ) 1. % , 严格手术指征 , 时手术并实施 规范化外 及
1 月行手术治疗 的脑挫裂伤 6 例的临床 资料 , 2 2 分析诊治和 预后。结 果 重残 7例( 12 , 1. %) 植物生存 1 ( .% ) 死亡 1 例 (6 1 ) 例 16 , O 1. % 。结论
科手术 , 才能提 高脑挫裂伤的疗效 。
【 关键词 】 脑挫裂伤 ; 规范化外科手术 ; 临床分析
脑挫裂伤是一种 常见 的脑组织原 发性损伤 , 不论其损 伤 的程度和范围有何不 同, 但均有脑组织挫伤或 裂伤等解 剖结 构上 的损害… 。多数采取保守治疗能 自行愈合 , 但有少数 患 者 因继发性病理 损害严重 , 内压进 行性增 高 , 颅 需要 手术解 除或缓解颅内高压 J挽救患者 的生命 和保 护好 中枢神经 功 , 能 。笔者所在科室 2 0 0 0年 1 一20 月 0 7年 1 2月共采 用外科 手术治疗脑挫裂伤 6 , 2例 效果满意 , 现总结报告如下 。
l (6 1 。 0例 1. %)
3 讨 论
脑挫裂伤原发 病理改变依据损 伤轻重不 同而有所不 同 , 男4 2例 , 2 女 O例 , 年龄 8— 6岁 , 8 平均 4 0 轻者仅见局部软脑膜 下皮质 散在点 、 片状 出’ , 者可见 广 血 重 泛的软脑膜撕 裂 , 皮质 及其 深部 的 白质 搓碎 、 脑 出血 。继 发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脑挫裂伤60例

1 资料 与方 法
总黄酮 苷 和银杏 内酯 。在 临床上 可 用于 多种 病症 的 治疗 , 用 于颅 脑 损 伤 的临 床 报 道 效少 见 。我 院 自 但 20 0 8年 2月 以来 将 舒血 宁 注 射 液应 用 于 中 、 度 颅 重 脑损伤 患 者 , 过 对 6 通 0例 中 、 度 脑 挫 裂 伤 患 者 在 重
减少 9 1~10 , 残 程 度 0级 ; 著 进 步 : 能 缺 0% 病 显 功
损评 分 减少 4 6~9 % , 残 程 度 l~3级 ; 步 : 0 病 进 功 能 缺损评 分 减 少 1 4 % ; 变 化 : 能 缺 损 评 分 8~ 5 无 功 减 少 1 % 左 右 ; 化 : 能 缺 损 评 分 减 少 或 增 加 7 恶 功
常规 治疗 的 同时加 用 舒 血 宁 注 射 液 治 疗 , 选 择 同 并
1 1 一般 资料 .
10例 中 、 度 脑 挫 裂 伤患 者 随 机 2 重
分为 两组 , 照组 作 常规治 疗用 药 , 对 治疗 组在 常规 治
疗 同时给 予舒 血 宁注射 液治 疗 。两组 在 年龄 、 性别 、 治疗 前 G S评 分 、 发 颅 内血肿 及 开 颅手 术 等 临 床 C 伴
资料 方 面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0 0 ) 见表 1 P< .5 , 。脑
期 病情 基 本类 似 的 6 0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用 常 规 治 疗 作 为对 照组 , 行 比较 观察 , 进 以探 讨 舒血 宁注 射 液治 疗 颅脑 损 伤 的总体疗 效 。
外伤 后伴 急性 肾功 能 衰竭 的患 者不 在本 组观察 范 围
重度 脑挫 裂伤的治疗 , 安全可靠 , 效果确切。
48例重型脑挫裂伤为主的多发伤抢救与护理
48例重型脑挫裂伤为主的多发伤抢救与护理作者:宋海英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抢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58例急诊抢救病例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对上述58例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抢救成功48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27.5%.结论: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多发伤,具有伤势重,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生理紊乱严重,护理难度大,抢救成功率低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从全局观点制定抢救护理措施效果更佳。
【关键词】重度脑挫裂伤;多发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1-02我院于2009-2013年收治以重度脑挫裂伤为主的多发伤48例,现将抢救护理体会进行报告:1 临床资料病例中难40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5:1.年龄4-76岁,其中成人(18-60岁)32人。
占80%。
交通肇事31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8例。
开放性颅脑损伤1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30例。
合并胸部损伤7例,腹部损伤7例,四肢骨折及软组织挫伤28例,骨盆骨折4例,脊柱骨折3例。
3处以上复合伤4例。
住院时GCS评分5-8分33例,3-5分7例,3分8例。
双瞳等大等圆的35例,一侧瞳孔散大的6例,双瞳散大5例,眼部受伤不能观察瞳孔2例。
2 结果治愈好转37例,死亡11例,死亡率29.7%。
3 讨论3.1 反应迅速准确对严重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抢救至关重要。
提高以严重颅脑损伤为主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合理及时的治疗,必须做好患者诊治过程中急诊抢救、手术及术后监护治疗三个连续的重要环节的工作。
韩晓东副主任医师在病人杨俊国死亡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时指出,对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
接诊抢救应分秒必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任何耽搁和拖延都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会造成病情恶化乃至病人死亡【1】。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治分析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
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成功治愈40例,伤残12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6例。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致残、致死非常高的神经系统疾病,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水肿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112-01近两年以来,颅脑损伤在国内的发生率日渐上升,据相关统计信息显示,每年至少有130万遭受颅脑损伤,而因该病致死的人数则达到了56 000人,可以说颅脑损伤已经成为了创伤性死亡的首位[1]。
由于颅脑损伤致残、致死率非常高,临床救治也非常困难,如何采取有效方式降低该病的致残、致死率成为当前神经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并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6~72岁,平均44岁。
60例患者中车祸40例,重物锐器打击6例,高空跌落10例,其他4例。
1.2 颅脑损伤类型60例患者均通过病史、ct及手术证实其为颅脑损伤。
其中34例为脑挫裂伤并硬膜外下血肿及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8例为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8例为急性硬膜外血肿并脑疝形成,4例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脑干损伤,6例多发性颅内血肿。
60例患者中合并颅骨骨折45例,身体出现其他部位损伤的共38例,合并外伤性休克6例。
1.3 gcs评分在患者进入医院时,均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对患者进行判断,其中评分6~8分40例,3~5分20例。
1.4 治疗所有患者中,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42例,其余均通过非手术进行保守治疗,而针对合并伤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所伤及的部位、受伤的程度以及是否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影响等方面进行救治,并在完成抗休克处理以及明确其病情后,及时送入相关科室进行治疗或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术救治。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3-06-07T10:16:55.988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潘南南林凯旋黄朝霞林倩贞罗飞[导读]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潘南南林凯旋黄朝霞林倩贞罗飞(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昏迷评分。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昏迷评分,数据间未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昏迷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高压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颅内压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在经受高强度外力作用下,导致脑组织发生损伤且伴随昏迷的脑外伤,是危重型疾病的一种。
该病有着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特点,且该病大部分伴随脑挫裂伤等相关并发症。
临床中对于该病主要以采取手术治疗为主,使颅内压降低。
一般的治疗方式在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上,预后表现一般,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其降低致残率。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放置在不同于大气压的环境里,使患者呼吸纯净的氧气。
有相关研究指出,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可以明显降低其致残率,治疗效果值得认可,但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应用高压氧的研究较少,治疗效果尚未明确[1]。
有鉴于此,本文对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如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22年5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35~59岁。
脑挫裂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 问・ 素 至真要大 论篇》 云 “ 郁发之 ,民病 胃脘当心 而痛 ”,说 明 木
[] 叶 任高, 3 陆再 英. 内科学 [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 1 M】 版. 6 人 2 43 . 0 8
脑挫 裂伤手术治疗 I 临床分析
于 良辉
【 要 】 目的 探 讨脑挫 裂伤 手术 治疗 的方 法、指 证 。方法 回顾 总 结鸡 东县人 民医 院 2 0 摘 0 7年 2月至 2 1 0 0年 2月行 手术 治疗 的脑挫 裂伤 6 2 例 的 临床 资料 ,分 析诊 治和 预后 。结果 良好 3 例 (8 ) 中残 8 6 5% , 例 (29 ) 1. % ,重 残 7例 (1 % ) 1. 2 ,植 物 生存 3例 (.%) 48 ,死 亡 8例 (2 %) 1. 9 。结 论 严格 手术指 征 ,及 时手 术并 实施规 范化 外科 手术 ,才 能提 高脑 挫 裂伤 的疗 效 ,保 证 医疗 质量 。 【 关键 词】 脑挫 裂伤 ;规 范化外 科手 术 ;临床 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R 5 . 5 61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 14 (00 1— 16 0 6 1 8 9 2 1) 4 0 0— 2
瘀血阻滞诸症 ,有热者重用连 翘 ,加连芩 ,有瘀者合 失笑散 ,随证加
失 ,胃镜复查 胃黏膜急性 炎症基本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 ,胆 汁反流消
失 。有效 : 床主要症 状明显减轻 ,胃镜复查 胃粘膜病变 范围缩¥1 临 / 2
以上 ,炎症有 所减 轻 ,胆 汁反 流改 善 。无 效 :未达 到有效 标 准的病
l - 2损伤类型
织及合 并硬膜下血肿或脑实质 内血肿 ,解除 占位效应 ,降低颅 内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度脑挫裂伤60例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脑挫裂伤的有效治疗措施。
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治疗、脱水利尿治疗、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高压氧治疗和亚低温治疗等。
手术治疗措施包括颅内血肿及失活坏死组织开颅清除术,单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术,双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术等。
结果治疗后经疗效判定,本组基本痊愈21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1.7%。
结论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从而稳定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关键词】重度脑挫裂伤;手术;高压氧;亚低温
重度脑挫裂伤可造成脑结构的严重损伤,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处理,否则后果严重。
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对60例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在3~8分之间,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7~73岁,均经脑ct和有关影像学检查证实。
致伤原因包括车祸44例,撞击11例,跌坠5例。
1.2 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非手术治疗措施
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治疗、脱水利尿治疗、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高压氧治疗和亚低温治疗等。
手术治疗措施包括颅内血肿及失活坏死组织开颅清除术,单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术,双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术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1]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死亡。
伤后4个月进行疗效评判。
2 结果
治疗后经疗效判定,本组基本痊愈21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1.7%。
3 讨论
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挫伤和裂伤同时存在,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损伤重,病死率高。
脑挫裂伤程度是根据伤后的症状和临床相关检查来判定。
一般外力的大小和脑损伤程度是相一致的。
伤后意识障碍的深度和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判定重度脑挫裂伤的重要依据之一[2]。
因为脑挫裂伤容易发生在额颞底部并引起脑水肿,尤其是在外侧裂区,更容易造成外侧裂静脉回流障碍,使患者的脑水肿加重,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
脑血流灌注减少及脑缺血缺氧等原因可引起广泛性的脑肿胀、神经元变性,从而加重了脑损害的程度,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对于脑挫裂伤后期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应先进行脑室引流,查明脑积水的原因后再做相应处理。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以下情况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①合并颅内血肿,骨折片插入脑室,开放性颅脑损伤者。
②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采用脱水等降压措施无效,颅内压达到5.33 kpa(40 mm hg)者。
③伴有颅内血肿30 ml 以上,ct显示有明显占位病变,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者或颅内压超过4.0 kpa(30 mm hg)或顺应性较差者。
准确掌握手术指征,在脑疝发生之前尽早开颅清除颅内血肿及失活坏死组织,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的关键。
我们参照颅脑创伤临床指南[3],根据具体病情,对本组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采取了颅内血肿及失活坏死组织开颅清
除术,单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术和双侧额部去骨瓣减压术等治疗措施。
去骨瓣减压术能深达额颞底部,使病灶充分暴露,彻底清除额颞底部的坏死组织。
通过开放外侧裂池,使脑脊液得到充分引流,减轻了外侧裂静脉的压迫,达到内外减压,便于彻底止血,从而减少了术中及术后脑组织外膨的发生。
除了手术治疗外,我们对本组患者还采取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治疗、脱水利尿治疗、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高压氧治疗和亚低温治疗等在内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在手术前后都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要注意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及时进行颅内压检测和ct检查,动态监测脑水肿情况和脑室受压程度。
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如果患者突然意识障碍加重,瞳孔散大,呼吸和血压发生异常改变,躁动加重或无原因停止,说明颅内病情发生了变化,应及时进行相
应检查和处理。
自身调节障碍、颅内血肿及脑水肿等因素可导致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使神经元对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能力减低或丧失,无氧酵解增加,从而造成脑组织的乳酸堆积和酸中毒。
高压氧(hbo)可迅速增加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低氧、保护脑细胞和促进脑组织修复,并且能显著减轻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伤[4]。
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脑组织细胞的氧耗量,改善脑血流循环,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灌注压。
有研究表明,亚低温冬眠治疗可抑制重症脑挫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高血糖反应,改善重度脑损伤患者的预后[5]。
按上述方法治疗后,本组基本痊愈21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1.7%。
总之,重度脑挫裂伤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减少脑组织的病理性改变,防止继发性脑损害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从而稳定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洪武,黄玉远.高压氧综合治疗106例中、重度脑挫裂伤疗效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6,8(5):484.
[2] 金文.54例重度脑挫裂伤的治疗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70—71.
[3]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颅脑创伤救治指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4.
[4] 卢晓欣,彭慧平.不同气压下氧疗法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37例.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5,12(3):155—157.
[5] 麦达昌,潘志汉,吴焕玲,等.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临床研究.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5(9): 1040—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