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

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

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

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

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

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

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

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

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

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

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

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

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

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

需的心理品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

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道德: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对自己发生的动作或行为,采取的决

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的组织、调节与控制,使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系

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周围现实发生相互作用。

人际交往: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

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

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学校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彼此通过交

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

健康: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和道德上都臻守满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

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全体性原则: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

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

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

存在的问题。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

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

程度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答:(1)心理学的综合化趋势;(2)心理学的实用化趋势;(3)心理学的全

球化趋势;(4)心理学的本土化趋势。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

教师、学生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心理

健康教育。(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

务;第二,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

和教育实践任务。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试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4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答:(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三)

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四)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五)教师的举

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答:(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

度。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第三,影响教师

在工作中的情绪。(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6结合教学反思的过程谈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答:教学反思的过程:(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3)重新

概括阶段;(4)积极的验证阶段。

精选

7简析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相互关系。

答: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沟通性;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职业发展性。决定教师教学监控水平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其一是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其二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足够的知识经验;其三是已有的知识是否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

8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规律?

答:(1)个体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以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前提,遗传素质一旦有缺陷,就会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2)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生长发育的过程。个体心理的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而生理的成熟又具有严格的程序性,特别是脑的发展的程序性,严格地控制着个体心理发展和行动表现。

9简述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答:思维力是指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能力,或者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上。(1)理论性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

10简述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答:(1)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2)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同时伴有依赖性;(5)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

11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答:其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所谓逻辑意义是指学习材料可以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第二,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实现有意义学习。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12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答:(一)主导学习动机与非主导学习动机(二)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三)直接性学习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机(四)近景的学习动机和远景的学习动机

1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有哪些?答:(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二)学习动机的复杂性(三)学习动机的间接

性(四)学习动机的社会性(五)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14简述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结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

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

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

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对于内部与外部

原因而言,个人若把其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内部原因(例如个人的努力),那么

将来其行为类似行为的动机则大大加强。若把成功归结于外部原因(诸如运

气、别人的帮助),则会体验到宽慰或感激,却对后来的行为动机影响不大。

在失败时个人若因为内部原因(如能力低下),会感到无能与顺从;若归因于

努力不够(也是内部原因),则会有内疚或罪恶之感。这对行为动机起削弱作

用。若认为失败原因是由于他人的缘故(外部),个人会感到愤怒;若把失败

原因归结于运气不佳(外部),个人只感到无奈与惊异。这对行为动机的作用

也无甚大的影响。显然,无论成功或失败,归结于内部时对动机的作用都大

于归结于外部时对动机的作用。对成败的归因影响个人的自信心,进而影响

个人的行为动机。

15 研究学习迁移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从实践上看,研究学习迁移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从理论上来看,学习迁移问题是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突破

口,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对整个学习规律的揭示,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

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3)学习迁移是整个学校教育领域乃至整个学习领域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它

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甚至整个素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有助于揭

示学习和教学规律,促进科学学习和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16 学习迁移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研究迁移分类对高校教学有何帮助?

答:(1)学习迁移的主要类型分为普遍迁移与特殊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

移、侧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两类知识迁移五种。

(2)研究迁移分类有助于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掌握促

进大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迁移,从而提高

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并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促进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大学教师可以按照迁移产生的规律选用教学的方式方法,确定教学内容、安

排教学过程,有的放矢的指导大学生学习。

17 共同要素说、关系转换说、意义构建说的学习理论基础是什么?他们是

怎样解释学习迁移现象的?

答:关系转换说与概括理论说具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强调学习者对事物的内

在组织的理解是迁移的基础,即理解力越强,对学习情境的知觉越完善,概

括化的可能也就越大。后来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

关系转换说三种迁移理论之间的差异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的,每一种理论

都只强调了迁移的一个侧面。共同要素说强调的是客观刺激间有无共同因素

存在,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所具有的共同要素;概括原理说

强调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主体概括原理的能

力或水平;关系转换说强调主体对关系的顿悟,认为主体越能觉察事物之间

的关系,概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可将其视为是对概括原理说的补充。

18 知识和技能分别是怎样表征的?

答: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

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19 命题学习过程和条件怎样的的?

答:(1)命题学习的过程是将要激活与所学命题有关的旧命题,人是通过旧

命题来理解新命题的意义的,学习的最后结果是将新命题与知识网络中已有

的命题有关单元储存在一起,整合成一个新的命题网络。

(2)根据同化论主张,命题产生的条件主要有①要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

意义②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要具有同化新材料的原有知识③学生要具备有意

义学习的心向。

20图式学习过程和条件怎样的的?

答:(1)图式学习主要包括三个过程:排除过程、概括过程、建构过程。

(2)要使学生形成某种图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①要让学生同

时或相继接触至少两个以上的图式例子,使这些不同的图式例子同时处于学

生的意识之中。②要引导学生对图式例子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的例子之间所

存在的相同和相似之处,抽取出他们的共同特征。③呈现给学生的图式例子

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选择。

21技能学习过程和条件怎样的的?

答:(1)技能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阶段或转化阶段和

自动化阶段。

(2)动作技能学习需要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两个阶段,智慧技能的学习条件

为:①辩解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接近、强化和重复练习②概念学习的外部条件

是提供概念的例证,包括正例和反例③规则和高级规则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提

供正确的言语指导,为学生创设运用规则的练习情景,向学生提供规则的使

用例证。

22 学习策略有哪些类型?

答: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23 学习策略的特点和要素有哪些?

答:(1)学习策略的特点由主动性、艺术性、对策性和有效性四个特征。

(2)学习策略的要素分为①认知能力与学习方式②认知策略与学习技巧③元

认知技能与自我评价

24 元认知策略训练方法有哪些?

精选

答:①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学习的意识②丰富大学生的元认知知识③增强大学生元认知体验④加强对大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25 如何训练大学生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答: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②策略教学次序的安排要科学③一次只教少量的常用策略④训练大声、及时复述的使用⑤训练的内容及制定的目标应符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状况⑥训练不宜密集进行⑦让学生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⑧学生主动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26问题解决包括哪些要素?

答:有关的知识经验;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情境;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27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①认识因素,包括智商、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②人格因素

28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答:一、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三、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四、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2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

答: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30 简述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观点。

答: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正义感两个方面。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达到自律道德,是他们认识到规则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模型。

31大学生道德形成阶段有哪些?

答:须经历三个阶段和七个子过程:选择阶段:1、自由选2、在多种可选择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赞赏阶段:4、珍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行动阶段: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32 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

答:①提高认识水平②丰富感情世界③发展意志能力④促进道德形成

33 人际交往的功能是什么。

答:①信息交流功能②促进发展功能③协调整合功能④自我认识功能⑤心理保健功能

33人际交往的原则有哪些?答:(一)平等原则(二)尊重原则(三)信用原则(四)互助原则(五)宽

容原则

34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仪表;二、空间距离;三、交往频率;四、相似性;五、互补性;

六、能力;七、个性品质。

3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智力水平正常;二、自我意识正确;三、人际关系和谐;四、生活

平衡积极;五、社会适应良好;六、情绪乐观向上;七、意志行为健全;八、

价格完整统一;九、心身特征一致。

36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答:一、环境适应,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新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二、学

会学习,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三、人际交往;四、

正确对待恋爱和性;五、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求职就业。

3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一)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

括:1、生物遗传因素:第一,遗传因素。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第三,脑

外伤或化学中毒。第四,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及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

和变化。第一,认知因素。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

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第二,情绪因素。情绪被动而消极就会使人心

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第三,个性因素。包括

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二)诱发因素:是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

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1、家庭因素。2、学校因素3、社会因素

三、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1)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3)有

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论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答:(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

练;(4)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围绕问题,以捕捉问题—分析问题

—实践研究—评估反馈为基本过程,周而复始的教学研究活动。

3论述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意义。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优化社会环境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

生活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职

业满意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

化教师心理素质。(2)完善学校管理优化学校环境;端正领导作风;健全激

励机制;密切人际关系;开展健康休闲。(3)注重自我维护树立科学观念;

进行身体锻炼;学和科学用脑;丰富业余生活;扩大人际交往;善于调适情

绪。

4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

答:(1)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2)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3)

渴望独立于仍然依赖的矛盾;(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5)理想的“我”与

现实的“我”的矛盾;(6)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5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1)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与情感不论从

哪个角度来分析,都存在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基本表现形式有肯定与否定、

积极与消极、紧张与松弛、强与弱等。在一定条件下,相反两极的情感可以

互相转化。(2)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3)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

杂性(4)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情绪的特点不同

层次大学生情绪的特点(5)爱情逐步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爱情是人的一

种高尚的情感,是异性友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特殊情感,诚挚的爱情可

以塑造和谐完善的人格。(6)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道德感、理智感

和美感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

6论述大学生学习的特征?

答: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大学生

学习方法的特点(一)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二)学习的独立性、批

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7论述大学生动机的激发?

答: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和趣

味性;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四、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五、正确

指导结果归因;六、开展适当的竞赛;七、科学设计任务难度。

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客体因素: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主体

因素:学习者的技能和策略掌握水平;学习者的迁移心向。学习迁移的促进:

<一> 合理安排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二> 精心选择精心内容,合理安

排程序,<三>指导学习合理编码,科学组织知识,<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创伤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学习情境,<五>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的发

生<六>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七>帮助学习构建迁

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

9 根据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理论,谈谈如何结合你所任教的学科对

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指导。

答: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获取与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对

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应考虑知识学习与智力学习的过程条件,采

取多种教学措施有意识的进行。

(1)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运用各

种手段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动机,使其明确学习本学科新知识的意义

和价值②引导学生建构意义,在授课时,要让学生顺利和合理利用旧知识,

精选

当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先前知识,可以应用先行组织者来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③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建立通往新知识的途径和通道,使学生具有更多提取新知识的线索;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具体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命题;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

(2)大学生技能学习的指导①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子技能和前提技能②帮助学生实现本学科的子技能的组合③帮助学生实现本学科技能执行的程序化

10 结合本学科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训练大学生的思维策略。

答:根据思维策略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

(1)表征问题阶段:①进行审题训练,帮助学生准确推敲本学科问题的字词,领会语句意义②把握题意训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帮助他们把握本学科题目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③判断问题类型训练,帮助学生在理解问题意义的基础上判断题的类型

(2)解决问题阶段:①推理训练,培养学生的双向推理能力②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面考虑问题,从多种途径、多个方向多种方法寻找问题的恶答案③聚合性思维训练,帮助学生选择最优的思路进行之中思维

(3)总结检验阶段:①验证结论训练,要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已经把握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有关知识的目的②反思过程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③反思方法训练,让学生考虑有没有更简洁的思路和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们在一起相互交流,将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比较。

11 结合实践谈谈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意义。

答:

12简述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方法?

答:1了解他们不良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2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热情关心他们,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3尊重大学生,以鼓励、表扬、给予信任等方式培养、调动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4以理服人,树立榜样,正面引导,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性。5对于犯有某种错误,并开始意识到应当改正的大学生,要抓住醒悟的良机。

13 阐述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

答:(1)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①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力②对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及时准确的予以评价③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

(2)高尚道德情感的激发①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②以美育为载体,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③真情感化,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

(3)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①树立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②参与实践活动,锻炼道德意志③培养学生抗诱的能力

(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①提供练习与实践的榜样,通过强化帮助大学

生掌握道德行为的方式②创设良好道德情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4 论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是在社会和大学生自我的教育中逐步实现的。社

会和高校的教育要建立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教育

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完善。

(1)建立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的规律入手,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摆正金钱在

人生追求中的位置,重点从大学生追求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价

值观入手进行积极地引导。

(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首先引导大学生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把握现实自我,其

次引导大学生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做到投射自我的客观

评价,最后引导大学生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评价自我,

积极实现理想自我②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培养学生积极地悦纳自己的

态度首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其次要引导大学生从自我的内部层次

和与周围交往的高层次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存在的社会价

值,再次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后

要教育大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和失败,认真总结经验,知难而进、自强不息

③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首先引导大学生制定自我发展计划,

目的确定发展目标和阶段目标,措施明确、具体,其次,引导大学生自我监

督,不断判断和修正自己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是否符合总体发展和阶段目

标,再次引导大学生自我说服

16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调适?

答:一、大学生交往自卑及调适;二、大学生交往孤独及调适;三、大学生

交往嫉妒及调适;四、大学生交往恐惧及调适

17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答:1了解他们不良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2消

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热情关心他们,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3尊

重大学生,以鼓励、表扬、给予信任等方式培养、调动大学生的自尊心、自

信心,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4以理服人,树立榜样,正面引导,提高大

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性。5对于犯有某种错误,并开始意识到应当改

正的大学生,要抓住醒悟的良机。

18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

答:(一)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1、不过分“追求完美”2、要善于保持心理

平衡3、要保持合理的期望(二)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1、学习负担适量2、

生活节奏合理3、注意保护大脑。(三)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1、保持自我

情绪的最佳状态:2、学会妥善处理心理冲突;3、锻炼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2、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

3、处理好家庭及社会的关系(五)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1、学习目标适合自

己的实际2、生活目标符合社会的要求3、目标与现实的一致性(六)培养良

好的性格品质1、不断提高心理发展的动力水平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9论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答:人格障碍:指在人格特征上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

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主要表现:偏执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冲动性人格。神经症:由于神经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心理障

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理疾病,18岁到30岁的青年患者最多。主要表现:

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性行为变态: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

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主要表现:异状癖、异性癖、恋物癖、

裸露癖、窥视癖、施虐癖。神经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

能应付正常生活和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情感性

神经病;神经分裂症;反应性神经病。反映机能受到严重损害,扭曲客观现

实;社会功能严重损失,不能正常处理人际关系;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

状,丧失自制力。

精选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试题库题集完整.doc

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20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身心发展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3.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 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5.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 6.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

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 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8.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 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9.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A.120% B.130% C.140% D.150% 10.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1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 为。 A.认知 B.元认知 C.技能 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2分×4);分析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4,其中理由解释占3分); 简答(8分×3);论述(16分×n);案例分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 1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习动机:指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 3建构性学习:指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知识意义的理解过程。也即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 4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职业倦怠:指个体对压力反应缺乏适当的应对策略而产生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7心理挫折:指个体趋向既定目标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8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顺利适应和妥善处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社会角色: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p05 p08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人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 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了现实。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是观念的东西,离不开物质的载体。人的心 理是人脑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研究者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通常控制人的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通常控制人的空间、音乐、艺术、形象和创造力等非言语过程。人脑受到损害,人的正常心理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研究者采用切除法、刺激法、脑电图发、脑成像技术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心理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方法都很好地说明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块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及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因为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单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内部心理活动的特点而折射出来的。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不同,其心理反映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2003-试卷(真题)

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D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 2、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B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习惯 3、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 B ) A.人本主义 B.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学派 4、“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B ) A.从众 B.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 5、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 C ) A.自我实现理论 B.归因理论 C.期望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6、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D ) A.规范 B.凝聚性

C.群体气氛 D.舆论 7、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8、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 ) A.记忆术 B.联想 C.替换 D.系统化 9、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B ) A.80 B.130 C.100 D.95 10、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C ) 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教育 C.学生的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12、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 ) A.尝试错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13、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自己人”效应 C.威信效应 D.“名片”效应 14、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 C ) A.意志 B.动机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C)。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2.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B)。A.测验法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A)。A.个体内部矛盾B.个体心理水平C.个体生理水平 D.个体遗传条件 4.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条件 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实践活动 5.大学生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往往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这说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B)。A.丰富性 B.心境化 C.波动性 D.复杂性 6.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D)。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表现好才给吃的 7.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D)。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9.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B)。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综合直观 10.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D)。A.120%B.130% C.140% D.150% 11.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D)。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B)。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B)。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15.(A)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A.常规性B.发明性C.创造性D.无结构的 16.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C)。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 17.个体对自己在各种我念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属于(B)。A.生理自我B.我念自我 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 1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C)。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 19.某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有极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自卑,好嫉妒,看问题主观、片面,常常言过其实,怪癖古怪、、、。该人的人格属于(C)。A.冲动型人格 B.强迫型人格C.偏执型人格D.焦虑型人格 20.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B)。A.恐惧症 B.神经衰弱 C.强迫症D.焦虑症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2018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3模拟考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班杜拉D、加涅 2、一般来说,我们在早晨和临睡前记忆效果较好,这一现象可用(B)来解释。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 C、检索困难说D、同化说 3、每个人都有使他的潜能得到实现的需要,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B )A、生理与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 4、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了把直接宾语变成间接宾语,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是一种(A)的学习。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5、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A)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6、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C)信息单元。 A、1~3B、2~6 C、5~9D、15~20 7、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学习程度为(C)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 B、100% C、150% D、200% 8、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依据是(A)。 A、学习的方式 B、学习的内容 C、学习的目的 D、学习的层次 9、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D)。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线性关系 D、倒U型关系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C) A、成人每天早晨做广播体操 B、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C、幼儿上幼儿园不再怕见生人 D、成人用筷子吃饭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 )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 C、负迁移D、逆向迁移 12、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A)。 A、领会B、实践 C、知识经验D、技能 13、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 ) A、理解B、机械 C、内隐D、无意 14、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 D ) A、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B、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 C、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D、对犯错误学生因表现好而取消记过 15、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D) A、命题B、命题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16、我国古代先哲早就提出,学习可以“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 B )。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7、在男女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无差异这个问题上,心理学的结论是(A)。 A、无任何差异B、男优于女 C、女优于男D、尚无定论 18、根据皮亚杰关于思0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半数或更多的大学生思维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C)。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 1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 A、命题B、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20、做了坏事就一定要接受惩罚,这种道德观念水平处于皮亚杰认为的( B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集答案

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发射的心理学) B.桑代克 C.布鲁纳(教育目标 D.奥苏泊尔(认知内驱力) 2.注意属于个体心理构成中---------方面的表现。 A.心理 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调查研究法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个案法 D.测量法 4.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时,应考虑年级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影响的诸 要素。这是强调要遵循原则。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5.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意识廓) D.桑代克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7.在正常教学班级开展教材教学实验研究,这是采用的研究方法 A.自然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个案法 第三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B.环境适应 C.个体进青春期后的变声 D.感觉适应 2. 某学生因不遵守纪律而被取消了参加某活动的资格。这种管理方式属于 A.正惩罚 B.负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3. “杀鸡给猴看”产生的强化效应是 A.外在 B.自我 C.替代 D.内在 4.“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做好了”,这隐含了下列哪类强化? A.外在 B.自我 C.替代 D.消极

5.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 能被提问,于是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过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6.在商业促销活动时,一些商家常常把幸运的获奖者放在他们的宣传中,想以此引 起人们的 A.替代性学习 B.建构学习 C.试误学习 D.顿悟学习 7.当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表现出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时,教师撤销对他的处罚,这 种管理方式属于 A.正惩罚 B.正强化 C.负强化 D.负惩罚 8.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出的学习律的是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9.学生李亦看到同学在体育课随便离开操场并没有遇到麻烦,他也就参与到了其中。 这种同学行为对他的影响属于 A.直接学习 B.替代学习 C.亲历学习 D.试误学习 10.根据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观,大学生的知识学习应该使新知识与相应的原有经验 间建立 A.逻辑意义 B.潜在意义 C.心理意义 D.客观意义 11.建构主义知识观更强调知识的 A.客观性 B.确定性 C.动态性 D.稳定性 12. 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是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止渴 D.近墨者黑 第四章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练习题 1.课堂学习中理解某规则含义的学习属于 A.策略性知识学习 B.陈述性知识学习 C.程序性知识学习 D.操作性知识学习 2.在下列具体学习策略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A.划线 B.列提纲 C.记忆术 D.网联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09-08-30 11:19:15) 标签:摘自湘雄杂谈分类:教师资格考试 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 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 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对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学派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美国的詹姆士/杜威/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正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的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他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到人类的行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计算机模拟。

高等教育心理学2002带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 C ) A.弗洛伊德B.布鲁纳C.马斯洛D.布卢姆 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 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苛勒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 B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 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 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 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C )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派 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B ) A.凝聚性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 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D )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相关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B ) A.规范B.舆论C.群体气氛D.凝聚性 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D ) 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组块化 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B )

【免费下载】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

2008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末D.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 D.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答案:1-5:DCCBD 6-10:ABCBA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6.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2016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十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 A 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身心发展 2.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美誉的心理学家是 D 。 A.班杜拉 B.皮亚杰 C.马斯洛 D.桑代克 3、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D 。 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 4.着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5.在慌慌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种学习属于 A 。 A.上位学习 B.并列学习 C.派生类属的下位学习 D.相关类属的下位学习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的,先快后慢 B.均衡的,先慢后快 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7.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C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8.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B 。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9.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C 。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0.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 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1.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 A.数学应用题 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12.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C 。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13.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C 。 A.大学一年级 B.大学二年级 C.大学三年级 D.大学四年级 14.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D 。 A.他人意识 B.言观意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演示教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3、教学监控能力 4、学习动机 5、学习迁移 6、心智技能 7、创造性 8、自我意识 9、品德 10、心理卫生 二、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系统。 2.心理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心理特征。 4.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7.简述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8.教学反思的过程有哪些。

9.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 10.大学生学习有何特点? 11.简述学习动机的类型。 12.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13.学习迁移有哪些类型。 14.影响学习迁移因素有哪些?15.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6.大学生思维有何特点? 17.简述教材直观。 18.大学生记忆品质有何特点?19.遗忘有何规律;如何增强记忆?20.简述知识的结构。 21.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有哪些?22.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23.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24.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25.品德的结构有哪些? 26.简述非正式群体。 27.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28.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9.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30.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三、辨析题 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2、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4、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5、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利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6、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这句话有道理吗? 7、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你对此论有 何看法? 8、“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9、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10、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是领会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掌握的首要环节。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1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 由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果就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4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整理2018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 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特色是“高”与“专” (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 (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 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 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教育性原则 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 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在教育实践中应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

(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的问题。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而这些课题的讨论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与。此外,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大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1、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结构。 (1认知过程 1、心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人的心理(1)心理动力:①动机 ②需要 2、个性③兴趣 ④世界观 (2)心理特征:①气质 ②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