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概述

法国文学概述
法国文学概述

法国文学

中世纪到16世纪文学

罗兰之歌

最早的法文文献是公元842年2月14日的(怪不得法国人很浪漫)《斯特拉斯堡盟书》,那时候法国还封建割据时代,封建领主是文学创作的资助者,所以也成了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中世纪的法国文学主要是以这类武功歌为主,也叫做英雄史诗。《罗兰之歌》描写了查理大帝的部下罗兰伯爵英勇战斗的故事。这部作品在法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至今许多教堂里还有罗兰和他的挚友奥列维的雕像。

列那狐的故事

13世纪末,法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新文化基地的大学相当普遍的建立起来了。市民们很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寓言故事。《列那狐的故事》中,所有动物都有一个适合其身份的并表现特征的名字,如雄狮叫诺伯尔(高贵的noble),兔子叫古阿尔(胆小的couard,e);有些动物则用德语的名字如狼叫伊桑格朗等。故事开始时,列那狐是一个表面和蔼可亲的骗子,故事结束的时候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这种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抨击权贵,而且可以避免报复。所以同期还有不少此类作品。

巨人传

《巨人传》是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1483-1553)的主要作品,原书名称很长,叫做《巨人卡刚杜亚之子、狄波莎德王、鼎鼎大名的庞大固埃的可怖而又骇人听闻的事迹和功业记》该书第一部在1532年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风行全国,但是第二年受到教会的攻击。但是到了1545年拉伯雷得到了国王法兰西斯一世的刊印许可。拉伯雷信奉的原则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做你所愿意做的事”。人类有求生、向善的热烈愿望,如能进行适当引导,就能普遍获得幸福。

七星诗社

16世纪以龙萨为首的七位法国作家组成了这个团体。他们的目的是把作为文学表达工具的法语提高到古典语言的水平,被认为是法国文艺复兴诗歌的最早代表。1549年他们发表了著名的宣言《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

蒙田

蒙田毕业于图卢兹大学法律专业,担任过波尔多法院法官13年。在其父亲逝世后继承爵位,卖掉法官职位回家开始写《随笔集》。虽然没有多少条理,浮想联翩。常有从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外一个话题的现象。但是这个作品对于17-18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影响很大。1603年英译本问世后,英国的培根、莎士比亚、拜伦、赫胥黎等人极为重视。无论是笃信宗教或是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都能从《随笔集》中摘取对自己有用的观点。而随笔这种散文体也成为一种很好的表达思想的方式。现代教育学领域有些专家认为,用随笔作为写作练习,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益处。

17世纪文学

法兰西学院

前身是1634年路易十三的宰相枢机主教黎世留所建立的文学院。1635年国王下令改为法兰西学院,为独立机构。院士的编制以40人为限。根据语法学家沃热拉院士建议通过的一项建议:必须以正确的习惯用法为语法标准。法兰西学院除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停办了一段时间外,一直延续到现在。

拉·封丹

拉·封丹出生于香槟省一个中产阶级家庭。20岁时当了奥拉托利会修士,后任顾问律师。1658年卖掉了从父亲哪里继承下来的官职到巴黎从事写作。1683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668年出版的《寓言诗》第一批6册出版取得极大成功;到1694年,共完成12卷,成为法国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名著。共约240首,多取材于《伊索寓言》和东方传说。通过动物形象和语言,使他的作品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高乃依

高乃依(1606-1684), 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奠基人,法兰西学院院长。代表作《熙德》描写爱情与责任的冲突。高乃依又创作以感情和义务的矛盾为题材的《贺拉斯》、《西拿》、《波利耶克特》。它们和《熙德》并称为高乃依的四大悲剧。

莫里哀

莫里哀的父亲是王家室内陈设商兼宫廷裱糊师。莫里哀少年就读于著名的巴黎克莱芒中学,很多后来的大人物都是他的同窗好友。20岁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但他投身了戏剧事业,曾因负债累累被判入狱。直到1658年为路易十四演出《多情的医生》获得成功,使其走上成名的道路。著名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唐璜》《司卡班的诡计》等。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出,在舞台上晕倒后逝世。他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造者。

帕斯卡

帕斯卡不但是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也是一位哲学家和散文大师。原本是天主教徒,后由于家中变故,成了虔诚的詹森教教徒。著名作品有《外省人书简》《思想录》。

18世纪文学

伏尔泰

伏尔泰出身于巴黎中产阶级家庭。他中学期间成绩出众,热爱文学、戏剧,参加过不信教俱乐部。1717年因写讽刺诗得罪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关入巴士底狱1年,但他声称这些诗非他所作。1718年他的作品《俄狄普斯王》获得成功,被称为拉辛的

继承人,并从此用伏尔泰的笔名。1726年伏尔泰又因和罗昂公爵争吵再次被投入巴士底狱,旋即被驱逐出法国,5月抵达英国。在英国的2年伏尔泰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文学、商业等方面的成就十分推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爆发后,伏尔泰被路易十五密派柏林,争取到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支持,从而获信于宫廷,并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750年接受普鲁士国王的邀请前往柏林。1758年开始在弗尔奈专事写作。1778年回到阔别28年巴黎后不久去世。伏尔泰著作品种多样,卷帙浩繁。他的创作在当时曾左右着欧洲文化发展的方向。

《百科全书》

由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18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对法国文化有重大影响。就是编撰过程中遇到的故事也可讲述好几章。不少名家如伏尔泰、杜尔哥、马蒙太尔、内克、孟德斯鸠、卢梭等都参与过编纂。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狄德罗、达朗贝尔和若古骑士。其中达朗贝尔是精通数学和物理的著名学者,23岁就当选为自然科学院院士,37岁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百科全书》代表了各种新思潮的观点,屡遭政府干涉禁止,但是由于内容充实、实用性强。虽然售价高达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还是大受欢迎。直到19世纪中叶还多次重印。

《忏悔录》

《忏悔录》是卢梭死后出版的两部著作之一。文笔优美,借用了圣·奥古斯丁的书名。他在书中对生活中一些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都披露无疑。在文学上有很高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学作品和读者交流思想,和读者一得重温欢愉的往昔。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大概也是各位所熟知的,还有《爱弥尔》《论社会契约》等等。他还为《百科全书》撰写了全部音乐条目。

博马舍

博马舍是一个钟表匠的儿子,22岁发明了一种钟表擒纵机,因专利问题诉讼,写了一系列辩驳性的文章,名胜鹊起。博马舍一生经历复杂,所以其作品人物形象也十分生动。作品有《欧仁妮》《塞维尔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等。

19世纪文学

雨果

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

雨果初始的创作歌颂王朝和天主教。

1827年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

1830年上演他的剧《爱尔那尼》同年写诗《致年轻的法兰西》歌颂七月革命

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51年流亡,在流亡期间,他写出12部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

《笑面人》。还发表了《后代传说》等诗集

1874年发表长篇小说《九三年》

雨果一生还写其他各种体裁的著作,如诗歌等

巴尔扎克

1799-1850,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20岁开始创作。《最后一个舒昂党人》(1829)初步奠定了他文学的地位。从此开始《人间喜剧》的创作,《人间喜剧》分三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原计划写137小说,完成了91部。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邦斯舅舅》等

贝朗瑞

1780-1857,歌谣诗人。写于1813年的讽刺拿破仑的《意弗托国王》使他成名。作品有《高卢人和法兰克人》《白帽徵》《传教士》《人民的怀念》。1830年后写下了《歌曲复兴》《蜗牛》《雅克》等。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也是他创作的主题。

斯汤达

原名为享利贝尔,1783-1842。小说家,有长篇小说《红与黑》。小说描写出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杰作。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仑萨》、评论《拉辛和莎士比亚》等。中短篇小说:《往事连篇》,《瓦妮娜·瓦尼尼》,《箱子与鬼》,《媚药》,《米娜·德·旺格尔》,《岸边的圣·方济各教堂》,《菲利贝》,《桑西一家》,《帕利亚诺公爵夫人》,《艾蕾》,《苏奥拉·斯科拉蒂卡》,《血染风情》。

梅里美

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同时也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梅里美作品选》。

乔治·桑

乔治·桑(1804~1876),本名奥罗尔·杜品,被誉为法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女性,或法国女性中最伟大的小说家。代表作有《印第安娜》、《雷莉亚》、《康素爱罗》、《小法岱特》、《弃儿弗朗索瓦》、《魔沼》、《莫普拉》等。

乔治·桑的创作具有色彩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她强调情感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她极富同情心,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农民及穷苦人民的关心。这些特质贯穿了她一生的小说创作。

福楼拜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

莫泊桑对于我们可能最熟悉的是《项链》这片课文了吧,确实,他是以短篇小说为著的。不过他的长篇也很好:)他一生共有300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著名的有《两个朋友》《米隆老爹》《项链》《一家人》等短篇和《一生》《漂亮朋友》等长篇。

他于1850年8月5日生于诺曼第省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退伍后,先任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同时与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刻苦学习写作。

1879年,以左拉为首的六个文人在巴黎市梅塘别墅里聚会。商定以普法战争为题为人写一篇小说,汇成《梅塘小说集》,次年莫泊桑以《羊脂球》独占鳌头,一鸣惊人。

1893年7月6日终因精神病恶发作逝世。

他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

短篇小说:《一个女长年的故事》,《蛮子大妈》,《戴家楼》,《蜚蜚小姐》,《比埃洛》,《一个诺曼第人》,《真的故事》,《月色》,《骑马》,

《旅途上》,《珠宝》,《一场决斗》,《我的于勒叔叔》,《床边协定》,《懊恼》,《保护人》,《勋章到手了》,《一场政变》,《雨伞》,《散步》,《首饰》,《壁橱》,《俘虏》,《海港》,《在树林里》。

罗曼·罗兰

1866-1944,初期的创作主要是戏剧,有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群狼》等,有歌颂英雄的《信仰剧》三部曲。还写了《贝多芬传》等名人传记。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母与子》;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文学评论集《旅伴》;回忆录《内心旅程》等

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环绕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凡尔纳的作品情节惊险,人物生动,熔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炉,他提出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预言和假设,至今还启发着人们的想象力,他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深受数亿读者的喜爱。

20世纪文学

1901年,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获得首届诺贝尔文学奖杜·伽马罗歇·马丁·杜·伽尔(Roger Martin du Gard,1881-1958)小说家。出生在巴黎一个天主教家庭。少年时代就酷爱左拉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年轻时求学于巴黎文献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马丁·杜·伽丁应征入伍,在一个骑兵军团中担任下士。

马丁·杜·伽尔的创作从1906年开始。战前发表了两篇小说:《成功》(1910)、《让·巴洛瓦》(1913)。1916年2月从前线复员回到巴黎,同友人一起从事戏剧活动。1920年春起开始酝酿长篇《蒂博一家》。20年中完成8卷:《灰色笔记本》和《教养院》(1922)、《美好的季节》(1923)、《诊断》和《小妹妹》(1928)、《父亲的死》(1929)、《1914年夏天》(1936)、《结尾》(1940)等。1937年“由于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所表现的强而有力的艺术性与真实性,——透过这些,他描绘了人性的冲突,以及当代生活的若干基本层面”,193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杜·伽尔首先是法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同时也接受了欧洲各国,尤其是俄国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的影响。他写小说十分重视历史事实和生活事实,把客观性作为创作的首要标准。但是他也很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他在首次发表的小说《成功》中,借主人公的口提出,创作就是要“在大仲马和布尔热(法国心理小说家和批评家)之间穿行;像前者那样选择人物和历史题材,像后者那样剖析细微的意识,依靠材料再现人物;以历史画面写出心理小说。”杜·伽尔写人物心理,吸收了不少现代小说家,尤其是意识流小说家的新手法。但是,他笔下流动的意识,都是为人物的思想发展和性格特征服务的,绝无令人疑惑丛生的造作之笔。他的成功探索推动了现、当代法国小说的发展,有人称赞“他的创作比纪德和瓦雷里更加预示了今日的文学”。当代文学加缪

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1913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母亲带他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生活极为艰难。加缪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933年起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缪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大战爆发时他任《共和晚报》主编,后在巴黎任《巴黎晚报》编辑部秘书。德军侵法后参加地下抗德组织,负责《战斗报》的出版工作。

加缪从1932年起即发表作品,1942年因发表《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小说《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评,但是《反抗的入》(1951)一书由于宣扬“纯粹的反抗”、即反对革命暴力而导致了他和萨特的决裂。他主要的作品还有随笔《西叙福斯神话》(1942),剧本《正义者》(1949)、小说《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

加缪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波伏瓦

密特朗总统给西蒙·德·波伏瓦的唁电中说:“她的作品和她的一生,导致了当今法国和整个世界女性和个性的觉醒。”

杜拉丝

原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1914年生于交趾支那(现越南南部)嘉定市。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两个哥哥。1921年父亲去世。

1939年她同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

1940-1942年同菲利普·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

1943年,以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参加莫(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1944年加入法共,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1945年同昂泰尔姆一起成立万国出版社。1946年同昂泰尔姆离婚。1950年,发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1958年发表《琴声如诉》。从1955年起反对继续进行阿尔及利亚战争,后又反对戴高乐政权。为各种周刊和杂志撰稿。1959年为阿兰·雷内写《广岛之恋》电影剧本。1960年当选为美第奇奖评委,但于几年后辞职。"如果存在一个否定的评委会,我就参加。" 1961年为亨利·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雅尔洛合作的结果。1968年参加五月风暴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科克托奖。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1984年《情人》获龚古尔奖。1985年发表《痛苦》。7月17日在《解放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玛格丽特·杜拉斯在"魏尔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场引起一部分读者的敌对情绪和好几位女权主义者的论战。1986年《情人》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1988年-1989年严重昏迷。住院。1991年发表《华北情人》。1996年逝世。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复习要点总结概要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册复习要点 1. Beowulf: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Denmark story; 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 (此处可能会有填空,选择等小题 2. Romance (名词解释 3.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 famous roman about King Arthur’ s story 4. Ballad(名词解释 5. Character of Robin Hood 6. Geoffrey Chaucer: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 The Canterbury Tales (main contents; 124 stories planned, only 24 finished; written in Middle English; significance; form: heroic couplet 7. Heroic couplet (名词解释 8. Renaissance(名词解释 9.Thomas More—— Utopia 10. Sonnet(名词解释 11. Blank verse(名词解释12. Edmund Spenser “The Faerie Queene” 13. Francis Bacon “essays” esp. “Of Studies” (推荐阅读,学习写正式语体的英文文章的好参照,本文用词正式优雅,多排比句和长句,语言造诣非常高,里面很多话都可以引用做格言警句,非常值得一读 14. William Shakespeare四大悲剧比较重要,此外就是罗密欧与朱立叶了,这些剧的主题,背景,情节,人物形象都要熟悉,当然他最重要的是 Hamlet 这是肯定的。他的sonnet 也很重要,最重要属 sonnet18。 (其戏剧中著名对白和几首有名的十四行诗可能会出选读 15. John Milton 三大史诗非常重要,特别是 Paradise Lost 和 Samson Agonistes。对于 Paradise Lost 需要知道它是 blank verse写成的,故事情节来自 Old Testament,另外要知道此书 theme 和 Satan 的形象。

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学习要求] 学习本章,了解17世纪文学特点,重点掌握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概况 ?17世纪,欧洲进入近代史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 ?英、法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头等强国; 二、三种文学并置,古典主义文学主宰 ?清教徒文学生成: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相联;代表作家弥尔顿; ?巴洛克文学出现; ?富丽繁复,精雕细刻,文辞绚烂 ?古典主义文学形成; ?主要体现在戏剧、散文上; (一)英国清教徒文学 一、时代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召开国会,新国会在选举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胜,这届国会存在到1653年4月,长达13年,史称“长期国会”,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了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因而历史界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史的开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二、主要作家 1、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是英国小说家,青年时代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加过议会军队,接触了克伦威尔军队中左翼教派的宗教生活和清教徒生活,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因反对王政复辟,宣扬清教徒信仰,曾被囚禁12年,在狱中写作《天路历程》。 2、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 英国诗人,政论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40多岁双目失明,由他口述,女儿记录,写出了他一生的三部杰作:史诗《失乐园》、《复乐园》、悲剧《力士参孙》。 (二)巴洛克文学 一、“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Baroque)是16世纪中叶在欧洲一些国家(首先是意大利)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的总称。“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原义是指不规则的珍珠,最初是18世纪新古典主义艺术家用来讥讽17世纪意大利建筑、雕刻、绘画等作品奇形怪状的风格违背了古典艺术的规范,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简介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南京大学英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历史悠久,基础厚实。 早在80年代,范存忠先生出版了《英国文学史提纲》,陈嘉先生编写的英文版《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读》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王守仁教授主编的《英美小说》1995年获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首届优秀教材 奖。 王守仁教授主编的《英国文学选读》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作为英语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修订版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 级教材规划选题” 2001年王守仁教授主持的英国文学网络课程作为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 目正式立项,获经费12万元。 2003年4月,英国文学网络课程在北京通过专家组质量认证。 f ---------------- 探教学内容 英国文学课程精选英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名篇,包括莎士比亚、培根、华兹华斯、狄 更斯、哈代、艾略特、乔伊斯、劳伦斯等经典作家的名著以及当代作家的作品,题材涵盖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教学内容全面系统,较好地体现了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英国文学课程确立以文学作品为中心,采用读写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原著,理解英国文学与文化,提高文学批评鉴赏能 力和英语水平。 €--------------- la 探教学条件 英国文学课程以王守仁教授主编的《英国文学选读》为基本教材,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 优势,基于课堂与网络,实行开放式教学。南京大学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开发的英国文学网络课件已从2002年春季学期起投入使用。英国文学网络课件以Web页面的形式 呈现教学内容,通过ASP技术,动态生成学习单元,每单元包括作者简介、背景介绍、作品赏析、作品选读和注释以及作家的相关网址,同时还配有相关评论、图片和名言。课件具有

大三_英国文学史(绝对标准中文版)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下面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约5世纪-1485) 英国最初的文学同其他国家最初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故事与传说口头流传,并在讲述中不断得到加工、扩展,最后才有写本。公元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三个日耳曼部落开始从丹麦以及现在的荷兰一带地区迁入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古英语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贝奥武甫》(Beowulf),它被认为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讲述主人公贝尔武甫斩妖除魔、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今天的英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是8世纪初由英格兰诗人写定的,当时,不列颠正处于从中世纪异教社会向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因此,《贝奥武甫》也反映了7、8世纪不列颠的生活风貌,呈现出新旧生活方式的混合,兼有氏族时期的英雄主义和封建时期的理想,体现了非基督教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不同的传统。 公元1066年,居住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人在威廉公爵率领下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格兰。诺曼底人占领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1375-1400)以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为题材,歌颂勇敢、忠贞、美德,是中古英语传奇最精美的作品之一。传奇文学专门描写高贵的骑士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浪漫爱情,是英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 14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以一群香客从伦敦出发去坎特伯雷朝圣为线索,通过对香客的生动描绘和他们沿途讲述的故事,勾勒出一幅中世纪英国社会千姿百态生活风貌的图画。乔叟首创英雄诗行,即五步抑扬格双韵体,对英诗韵律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文笔精练优美,流畅自然,他的创作实践将英语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文学水平,推动了英语作为英国统一的民族语言的进程。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5世纪后期-17世纪初) 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英国的文艺复兴起始较晚,通常认为是在15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积极进取、享受现世欢乐的生活理想。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乌托邦》(Utopia)批评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设计了一个社会平等、财产公有、人们和谐相处的理想国。Utopia现已成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但乌托邦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严肃思考的结果。《乌托邦》开创了英国哲理幻想小说传统的先河,这一传统从培根的《新大西岛》(The New Atlantis)、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勃特勒的《埃瑞璜》(Erewhon)一直延续到20世纪

论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论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1演唱李丽2011.。。 【摘要】: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法国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发祥地和中心。它的特征是:在政治上颂扬王权,拥护国家统一;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原则,提倡自我克制;在体裁上强调严格的界限和人为的法则,悲剧与喜剧绝不可混同;在题材上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借用古代现成的故事情节;在艺术上要求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形式完美。 【关键词】:古典主义文学特征 早在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学者就开启了向古代学习的先河。他们讴歌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研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搜寻和模拟古典艺术家的作品,掀起了一股崇尚古代文化的热潮。但那时并没有形成古典主义理论,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与封建神学相对立的人文主义。 从古典主义作家的政治倾向、哲学思想、创作规则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来看,古典主义文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主张民族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贤明”君主 在十七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借助王权的支持来同贵族保守势力进行斗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界的代表人物,古典主义作家对于国内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深恶痛绝,渴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坚决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正是由于有这种愿望,拥护国家统一,反对地方分立,歌颂国王政绩,揭露贵族丑行便成为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政治性最为明显的特征。另外,我们知道,大多数古典主义作家都与王权有过这样或那样联系,有的还曾直接在宫廷任职,这也促进了他们对于封建君主的好感。以

法文简介和法国国家概况

法文簡介和法國國家概況 法文(Fran?ais) 屬于印歐語系拉丁語族(羅曼語族),是繼西班牙文之後,使用者人數最多的羅曼語言之一。現時全世界有8千7百萬人把法文作為母語,以及其他1億9千萬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法文因為其用法的嚴謹,所以在國際上,重要檔案都是用法文書寫,因此聯合國將英文定為第一發言語言,法文為第一書寫語言。 法文作為聯合國6種作業語言之一,它被廣泛的在國際性社交和外交活動中應用,作為僅次于英文,它不僅是法國的官方語言,而且還是遍布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講法文的人數估計在1.2億人口左右。雖然世界上講法文的人數並不多,但是講法文的國家卻分布非常廣,如果依據語言全球分布面積而言,英文是第一大語言,那麼法文當之無愧就是第二大語言。 法文是很多組織的官方語言,如聯合國(ONU),歐盟(EU) 及下屬機構,國際奧委會(IOC),世界貿易組織(OMC),國際紅十字會(CICR),國際足聯(FIFA) 等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 而以法文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有:34尤其 法國領土上有很多不同的方言,但是後來巴黎附近地區的方言取代了其他的方言並成為了現代法文官方語言的基礎。而南方經濟由于發展比較落後以及歷史上的分隔,至今仍存在很多方言。按目前的觀點,法國法文和加拿大法文是世界上兩大法文分支,它們之間有很大區別,加拿大法文是法文的一種,更接近于古法文,並且受美式英文的影響發展。 法文的元音多數圓唇,因此法國人說話的時候嘴唇好像總是圓著的。法國人的讀音規則非常簡單,通常在普通的法文字典里占一頁的篇幅,但法文的動詞形態變化很復雜。 法國人一直對自己的語言非常自豪。殖民地時期,大英帝國將英文帶到廣大殖民地;而在二戰後,強大的美國繼續在世界各地傳播英文,使法文的地位持續下降。法國人對此十分不忿,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全力抗擊英文文化勢力。盡管如此,法文也在各個方面不同程度受到了英文的強大沖擊。 法蘭西共和國位于歐洲西部,面積551602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3000千米,位于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海外領土為殖民帝國擴張時期留下來的文化政治遺產。法國共有4個海外省,分別是:留尼汪、馬提尼克、瓜德羅普與法屬圭亞那;4個海外領地,分別是: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它們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 居民多為法蘭西人,多信天主教。法文為官方語言,貨幣是法國法郎,國慶日在7月14日,國旗是長方形,紅藍白三種顏色,國歌是《馬賽曲》。首都巴黎,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是法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其他著名的大城市還有里昂、馬賽、里爾、波爾多、坎佩爾、南特、尼斯、布列斯特等。

西方文学自测题库及参考答案--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西方文学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革命诗人是(B)。 A.屈莱顿 B.弥尔顿 C.班扬 D.本·琼生 2.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C)。 A.拉辛 B.莫里哀 C.高乃依 D.拉封丹 3.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的作品是(B)。 A.《伪君子》 B.《熙德》 C.《费得尔》 D.《安德洛玛克》 4.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是(C)。 A.笛卡尔 B.伽桑迪 C.布瓦洛 D.黎塞留 5.拉封丹是一位以写寓言诗著称的诗人,其代表作是(C)。 A.《拉封丹寓言》 B.《丹麦寓言》 C.《寓言诗》 D.《寓言故事》 6.歌德所说的:“像他那样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是指莫里哀的作品是(B)。A.《吝啬鬼》 B.《伪君子》 C.《可笑的女才子》 D.《妇人学堂》 二、多项选择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BC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B.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C.巴洛克文学 D.市民世俗文学 E.教会文学 2.17世纪欧洲文学产生的背景(ABC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C.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 D.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E.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3.弥尔顿取材于《圣经》的几部杰作是(BCD)。 A.《伊甸园》 B.《失乐园》 C.《复乐园》 D.《力士参孙》 E.《天路历程》 4.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有(ABC)。 A.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B.思想上崇尚理性 C.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D.形式上采用民间文学风格 E.重视主观想象

5.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有(BC)。 A.莫里哀 B.高乃依 C.拉辛 D.拉封丹 E.布瓦洛 三、专用术语解释 1.古典主义 1.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作家、理论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和个性差异,他们的创作也各有侧重。法国古典主义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和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布拉洛和寓言诗人拉封丹等。 2.“三一律” 2.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 四、理解简答题 1.17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 2.莫里哀的创作分期与创作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答尔丢夫形象。 2.《伪君子》主题和艺术特点。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BCD 4.ABC 5.BC 三、专用术语解释 四、理解简答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又称清教徒文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巴洛克文学、市民世俗文学。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模拟试题二) Ⅰ. Multiple Choice(1′×20=20分) 1.______can be justly termed England’s national epic. A. The Canterbury Tales B.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C. The Song of Beowulf D. The Romance of the Rose 2. Among of the following dramas, which is one of Shakespeare’s four tragedies? A.Macbeth B.As You Like it C. Twelfth Night D. The Merchant of Venice 3. _______ is called as “ father of English novels” A. William Shakespeare B. Christopher Marlowe C. Daniel Defoe D.John Donne 4. It was ____who made blank verse the principal vehicle of expression in drama. A. Thomas Wyatt B. William Shakespeare C. Edmund Spenser D. Christopher Marlowe 5. Absoulute monarchy in England reached its summit during the reign of ____, especially Britain’s sea power was established. A.James I B. Henry VIII C. Queen Elizabeth D. Charles I 6. Hamlet, the most popular of Shakespeare's plays for readers and theater audiences, tells about the story of Hamlet, Prince of _______, and son of the dead king, who seeks revenge for his father’s death. A. England B. Norway C. Scotland D. Denmark 7. Which comment on John Donne is wrong? A. He is the leading figure of metaphysical poetry. B. His poetry is characterized by mysticism and peculiar conceit. C. John Donne’s poetry is characterized regularity among irregularity D. He never show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ove. 8. Robinson Crosue can be termed as____. A. a self-dependent person B. a person with colonial mind C. an adventuous person D. all of the above 9. Robert Burns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_____. A. Sentimentalism B. Pre-Romanticism C. Romanticism D. English Renaissance 10. William Blake’s ____ paint a world of misery, poverty, disease, war and repression with a melancholy tone. A.Poetical Sketches B. The Book of Thel C. Songs of Experience D. Songs of Innocence 11. The notorious “Peterloo Massacre” happened in _____. A.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B. English Renaissance C. period of Restoration D. Neo-classical period 12. Lyrical Ballads are made by ____. A. Wordsworth and Shelley B. Wordsworth and Southey C.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D. Shelley and Byron 13. According to____,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which originates in emotion and recollected in tranquillity.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是: 第一 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古典主义作品大多描写主人公的感情与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不少作品直接歌颂国王贤明,或者由国王充当矛盾的裁决者和调停人。对于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非法活动加以犀利抨击,表现出拥护中央王权的强烈政治倾向性。 第二 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布瓦洛指出:“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要以理性去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誉观念的矛盾,因而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有的作家将吝啬、伪善、淫邪等等看作是不符合理性的情欲横流,力求加以讽刺。 第三 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古典主义作家敢于揭露社会上的恶习和弊端,对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罪恶活动的不法分子和团体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尤其是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第四 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这是宫廷和贵族上层生活的折射。其中,高乃依的悲剧排除了古代悲剧的灵魂——命运观念。他笔下的英雄是自己命运的缔造者,不再屈服于超人的力量。这种人物虽然不由自主地投入意料不到的事件中,但他能从自身吸取必要的力量,战胜巨大的困难。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则接触到第三等级,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较之悲剧,喜剧、寓言和散文反映的生活面要广阔得多,思维也较为活跃。喜剧描写到资产阶级、平民、学者、医生、戏子、仆人、厨师等等;寓言除了以动物写人外,也接触到同样多的人物;散文除了记录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外,还有人物特写,哲理沉思,善于思索人生的重大问题。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第一 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这一点似乎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实际上存在不同之处。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做的工作是将淹没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东西,至于戏剧形式则可以说还

法国概况2

(3)自然地理 法国是一个位于欧洲西部的国家,位于北纬42度和51度之间。法国西临大西洋,西北与英国隔英吉利海峡相望,东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和德国相接,东面和瑞士为邻,东南与意大利相连,南边则是地中海并和西班牙接壤。至2009年1月1日止,法国全国人口为65073482人,其中本土人口为62448977人,海外省2624505人,在欧盟中仅次于德国,位列第二。法国国土呈六角形状,对边距离大约为一千千米,国土面积达632834平方千米,其中海外省占88868

平方千米。法国地势较低,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低于海拔250米。东南部地势较高,有中央高原、朗格尔高原和佛日山脉。北部和西部主要是平原和低矮丘陵。法国境内河流众多,纵横交错,主要的河流有塞纳河、加龙河、卢瓦尔河和罗纳河。 面积: 面积为551602万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岛)。法国三面邻海,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 位置: 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la Manche)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la mer du Nord)、英吉利海峡(la Manche)、大西洋(l’o céan Atlantique)和地中海(la mer Méditerranée)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la Corse)是法国最大岛屿。 边界: 法国领土与十一个国家接壤,其中包括海外省与海外领土。法国陆地国境线总长有4082千米,其中:

730千米与巴西接壤(法属圭亚那), 623千米与西班牙接壤, 620千米与比利时接壤, 573千米与瑞士接壤, 510千米与苏里南接壤(法属圭亚那), 488千米与意大利接壤, 451千米与德国接壤, 73千米与卢森堡接壤, 56千米与安道尔接壤, 10.2千米与荷兰接壤(在圣马丁岛,与荷属安的列斯接壤), 4.4千米与摩纳哥接壤, 法国海岸线长度为3085千米。海拔最低的地点在列莫耶,海拔只有- 4 米;海拔最高处在勃朗峰,达到4810米。 地形: 倒写的“S”形法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西北部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海西区块,东南部则是以山地高原为主的阿尔卑斯区块。两者的分界线呈一个倒写的“S”形状。平原和丘陵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三,其中平原占三分之二;高原和山地占其余的四分之一,其中高原占五分之一。东部是阿尔卑斯山脉(les Alpes);中南部为中央高原(le Massif

法国概况论文

浅谈法国文化—浪漫风情 法国概况 王香怡 2015017188 英语1503 世界上的国家数不胜数,世界上有特点的国家也绝不在少数,然而像法国这样充满魅力、独具特色的国家就称得上是屈指可数了。法国,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之一,古老精致的建筑,历史悠久的文学,享誉世界的香水,浓厚醇香的红酒,古老的浪漫主义和尖端的现代文化在这里完美融合。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法国特色文化的话,那绝对就是浪漫。法国的浪漫多情与高贵优雅充分的在其文化中体现出来。 法国有着众多的特色文化,而葡萄酒文化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法国的历史不断进步以及文明的成长和发展,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并且走向了世界,为世界人民所称道。法国葡萄酒历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来到了法国马赛地区,在掠夺和侵占的同时,带来了葡萄树和葡萄栽培技术。公元前51年,凯撒大帝征服了高卢(法国人的祖先被称作高卢人,罗马帝国将今天的法国称作高卢)地区。自此,正式地葡萄树栽培在此展开。 随着葡萄种植区域不断向北扩展,公元3世纪,法国的一些城市,如波尔多、勃艮第,开始为供不应求的葡萄酒市场酿制葡萄酒。公元6世纪,随着教会的兴起以及其不断地发展,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且人们对高品质葡萄酒的追求不减,从而加快了法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脚步。在其发展过程中,法国的独特地理环境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同种植区域的气候不尽相同,也为葡萄的品质提供了保证。中世纪时,葡萄酒已发展成为法国的主要出口货物。而到今天,法国的葡萄酒不但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已经成为法国独有的文化,在世界上赢得了赞扬与喜爱。 和葡萄酒文化相提并论的,自然就是法国的餐饮文化了。法国,是一个很会享受的国家,而这一点,可以通过它的餐饮文化完美体现。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文学流派

17世纪的最后10多年,是法国文学古典主义的衰落时期,也是路易十四王朝盛极而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有: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表面上是道德说教,实质上是社会批评;费讷隆的小说《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用希腊神话为题材,批评路易十四的朝政。这种对现实不满和批评的倾向,预示着18世纪启蒙运动即将来临。以童话作家贝洛为首的反对古典主义厚古薄今的言论,引起当时几个古典主义名作家的激烈反击,形成文学史上有名的“古今之争”,表明当时年轻一代作家的进步倾向,和古典主义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光明世纪法国文学史称18世纪为“光明世纪”,意思就是启蒙运动的世纪。“启蒙运动”一词见于某些欧洲语言,然而不见于法语。法国的文献典籍中一贯用“光明世纪”,而不用“启蒙运动”。法语中“光明”一词亦可训为“智慧”、“知识”,而此处所谓“光明”是指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曙光。法国的“光明世纪”与英国的“启蒙运动”,涵义是相同的。启蒙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在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前哨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可是这场斗争的思想准备早在18世纪初期已经开始。1721年出现的《波斯人信札》,是启蒙运动文学的先声,它的作者孟德斯鸠的启蒙运动思想更系统、更集中地表达在他的专著《论法的精神》(严复译为《法意》)中。 启蒙运动是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的文学家多数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文学作品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能忽视的。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小说都是“哲理小说”,不但以思想的深度见称,而且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别具一格。卢梭的《爱弥儿》被称为教育小说,也是广义的哲理小说。 18世纪虽然也有克雷比雍等作家摹仿17世纪的悲剧,然而那些作品被文学史家称为“假古典主义”,缺乏独创性。伏尔泰本人也写过一些传统形式的悲剧,在他全部作品中不占重要地位。代表18世纪法国文学的,是那些直接反映启蒙思潮的作品,例如《波斯人信札》和狄德罗的小说《拉摩的侄儿》(1823)、《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96),伏尔泰的《哲理小说集》(1748~1759),以及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为主要题材并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某些小说和戏剧作品,例如勒萨日的小说《跛足魔鬼》(1707)、《吉尔?布拉斯》(1715~1735)和剧本《杜卡莱先生》(1709)。狄德罗的剧本《私生子》(1757)也属于这一类。18世纪引起广泛注意的剧本是博马舍的三部曲的前两部《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姻》(1784)。三部曲的第三部《有罪的母亲》(1792)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受读者欢迎的还有普雷沃神甫的小说《曼侬?莱斯戈》。这部描写爱情的小说,也是法国18世纪的一部名著。 启蒙运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文学创作的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他们的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卢梭的艺术特点在着重抒写个人情感。他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和《忏悔录》,都是一代名著,这些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 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是知识宝库,也是宣传启蒙思想的有力武器。百科全书派宣传唯物主义和重观察、重实验的科学精神,反对封建王权和教会神权等一切权威与偶像;提倡自由思想与民主精神;重视发展工业生产。文学家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都曾经为百科全书撰写条目。 十九世纪由于1789年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文学作品的读者大大增加。文学已经不只是朝廷权贵、豪门巨富少数人玩赏的奢侈品,而成为愈来愈广泛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于是作家日益众多,作品也日益丰富。在法国,文学的社会化、普及化,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开始形成的。 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问世,震动了法国文学界,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小说以异域风光作为背景,写一对宗教信仰不同的异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早在18

法国概况

1、六边形国家(un hexagone regulier) 2、西北海洋性气候(le climat oceanique au nord-ouest) 东南地中海气候(le climat mediterraneen au sud-est) 东北大陆性气候(le climat continental au nord-est) 山区气候(le climat de montagne) 3、最著名的河(la Seine)最长最美的河(la Loire) 最短的河(la Garonne)水量最大的河(la Rhone) 内河运输河流(la Rhin) 4、四个海外省 D。O。M(①Guadeloupe ②Martintique ③Reunion ④Guyane) 四个海外领地T。O。M(Novelle Caledonie;Polynesie;iles wallis et Futuna;les terres australes et antarctiques) 两个地方行政区(Mayotte et Saint-Pierre et Miquelon) 5、法国的第一个名字 la Gaule 6、1789年法国大革命 La Revolution fransaise de 1789 7、巴黎公社 La commune de Paris 8、法国国庆日 La fete nationale fransaise est le 14 juillet 9、共产党 PC(le parti communisite)绿党les《verts》 10、总体任期五年 cinq ans 11、欧盟 l’UE 12、经济全球化 la mondialisation de l’economie 13、la France est la sixieme puissance economique du monde 14、la France est le troisieme pays recepteur de tourisme dans le monde 15、Cette obligation s’applique a partir de 6 ans 16、世界杯 le coupe du monde de football 17、法国最重要的节日 noel et paques 18、法国的国花 Iris鸢尾 19、法国奢侈品牌香奈儿chanel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 迪奥Dior 鳄鱼Lacoste 20、C’est Francesco Procopio de Coltelli qui a cree le premier cafémoderne a Paris 21、On boit du vin blanche avec du poisson et du vin rouge avec de la viande 22、L’embleme(象征)de la france est le coq (公鸡) 23、法国现任总统(Francois Hollande奥朗德) 24、法国至今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2007年萨科奇上任 25 共产党PC 生态主义者或称绿党右翼:保护法兰西联盟 ————加框为四大政党

法国三大文艺思潮

产生于法国的三大文艺思潮 (1)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基本特征:第一,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带有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四,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 代表人物: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和布瓦洛等。 代表作品:高乃依的《熙德》; 拉辛的《安德洛马克》; 莫里哀的《伪君子》; 拉封丹的《寓言诗》;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等。 总体来说,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对法国乃至欧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光是在文学上,在音乐、绘画、建筑上也都产生了相应的维亚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建筑,并闻名世界。

古典主义是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学习基础上的再创造,丰富了古典文化的内涵。但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其明显的局限性,太过严格的创作规范束缚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后期的古典主义作品也都显示出创作的程式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2)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19世纪欧美的主要文学思潮。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实主义作家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并倡导社会改良。 基本特征:第一,用文学手法为人们再现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第二,从人道主义出发,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并对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 题提出了疑问。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五,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第六、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基本概况及费用介绍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基本概况及费用介绍 巴黎第一大学学校简介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又名“邦戴昂·索邦大学”,在1968年五月 风暴后于1971年成立,该大学传承精英教育传统,发展成为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学术中心,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领先的科研水平跻身 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之列。 巴黎第一大学坐落于巴黎最有文化气氛的拉丁区,该校是一所以文学、法律、政治、经济与管理科学为主的大学,在欧洲乃至世界 相关学术界里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法国的行政、司法、企业、学术 等方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该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尤其是MSG、金融、国际贸易等被认为是法国最好的经济管理专业。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共26个校区,分成3个学院,计14个学系及9个研究中心。3大系科,即法学与政治学、经 济学、人文科学,以文学、法律、政治、经济和管理科学为主,为 法国的行政、司法、企业、学术等方面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该校 目前在校学生近4万人,外国留学生人数约16700人,其中亚洲的 学生约1017人,中国学生约178人。学生在选定专业后在某一教研 组的指导下学习,此外还有系际之间的学科、学院和所属中心进行 的补充训练。巴黎第一大学是法国最大的资料资源中心之一,而拥 有近3百万册藏书的富丽堂皇的索邦图书馆则无疑属于该资料资源 中心的瑰宝。 巴黎第一大学专业 经济管理、数学与计算机、企业行政管理;艺术史与考古、造型 艺术与艺术学、哲学、地理、历史;商法、法律、政治学。 国内高校排名 巴黎第一大学排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

4InternationlColleges&Universities60 全球高校排名 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世界大学排名 EMP64全球高校专业排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社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QSTOP--SocialSciences232 国内MBA排名 全球教育商学院排名网国家商学院排名Eduniversal6 巴黎第一大学学费 2月入学,学制半年,学费:2800欧元 10月入学,学制一年,学费:4300欧元 医疗保险:150—300欧元/年 生活费:4000—5000欧元/年(含食宿、日常交通等)

古典主义文学

1 罗马文学和基督教文学是欧文学两大源头。2希腊神话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 传说。日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得斯,爱神-阿弗洛狄忒,神使-赫尔墨斯,战神-阿瑞斯,大地女神-德默忒尔,酒神-狄俄尼索斯。3古希腊神话特点:(1)人格化。神具有人的性格及特点,神人同形同性(2)多神系统。如雅典系统,忒拜系统。(3)集哲理,知识和娱乐于一体。(4)人本主义与命运并存。4《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欧洲古代文学中最杰出的英雄 史诗,也是以特洛亚战争为背景的叙事长诗,其中《伊利亚特》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战争的杰作,《奥德修纪》是欧洲第一部一个人命运为主要内容的大型 作品,是一部探索和发现的史诗。阿喀琉斯的愤怒:个人荣誉和部落荣誉之间的 矛盾。阿喀琉斯的脚踵:人 类不管有多完美,总会存在 根本的缺陷。5荷马史诗的 社会价值:(1)反映了希腊 社会的发展历程,由氏族社 会向奴隶社会过渡(2)真 实地记录古希腊人同异族, 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的英 雄业绩。6荷马史诗的艺术 价值:(1)布局巧妙,以局 部突出全貌。(2)浪漫主义 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以浪漫 主义为主的风格。(3)美学 风格多变。《伊利昂记》具 有阳刚之美,《奥得修论》 具有阴柔之美。(4)塑造人 物形象的方法多种多样。正 面、侧面、粗线条(5)语 言上大量运用比喻,史诗还 运用大量富有哲理性的民 间谚语。(6)创造完美的史 诗形式7维吉尔的《伊尼德》 是世界文学史第一部文人 史诗,是欧美文人史诗的开 端。贺拉斯在《诗艺》中提 出“寓教于乐”的观点。奥 维德的代表作是《变形记》 8古希腊的戏剧源于酒神祭 祀,悲剧发源于酒神颂歌 (山羊之歌)本义是庄严肃 穆。喜剧的前身是祭神的狂 欢歌舞和民间滑稽剧 9古希腊悲剧的特点:(1) 多功能的乐队(2)大多取 材于神话故事,以神话喻现 实(3)悲剧的冲突是人与 命运的冲突,强调人的主体 性(4)不强调结局的悲剧 性,而是展现崇高的英雄主 义。(5)采用三联制形式。 10古希腊悲剧作家代表:埃 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 的普罗米修斯》。他增加第 二个演员,采用道具,服装, 灯光,音响效果。索福克勒 斯-希腊悲剧荷马,《俄狄浦 斯王》,他摆脱了三联式结 构,增加第三个演员,善用 对照,突转手法,重视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