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以及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层级体系。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标准格式,包括组织结构图、职能部门划分、岗位职责和沟通流程等。
一、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展示企业内部组织关系的工具。
它以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了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之间的层级关系和职能划分。
一般来说,组织结构图从上到下呈现出逐级下降的层级结构,上层代表高层管理人员,下层代表基层员工。
在图表中,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之间通过直线、虚线或箭头连接,表示各个层级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关系。
二、职能部门划分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能部门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职能,通过明确的划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企业职能部门划分的例子:1. 行政部门:负责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管理、行政支持等。
2. 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成本控制、税务管理等。
3. 销售部门:负责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工作,包括市场调研、销售计划制定、客户关系管理等。
4.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工作,包括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流程管理、质量控制等。
5. 研发部门:负责企业的研发工作,包括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创新、产品改进等。
6. 市场部门:负责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包括品牌推广、市场推广、市场竞争分析等。
7. 客户服务部门:负责与客户的沟通和服务工作,包括客户投诉处理、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等。
以上仅是一个示例,实际企业的职能部门划分可能会根据行业特点和组织需求有所不同。
三、岗位职责在组织结构设计中,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
岗位职责的明确可以帮助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心。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销售部门岗位职责的例子:1. 销售经理:负责制定销售策略和计划,领导销售团队,实现销售目标。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
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包括组织结构的类型、设计原则、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的组织结构模式。
一、组织结构的类型1. 功能型组织结构:按照企业的不同职能划分部门,例如市场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
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相对简单,但可能存在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和决策滞后的问题。
2.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按照企业的不同产品线或业务领域划分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拥有自己的市场、销售、研发等职能。
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产品线较多的企业,可以提高产品专业性和市场敏感度,但可能存在资源分散和协调困难的问题。
3. 矩阵型组织结构:将功能型组织结构和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结合,同时按照职能和产品线划分部门。
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复杂多元的企业,可以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和资源共享,但可能存在决策权不清晰和沟通复杂的问题。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 协调一致原则: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责要明确,相互之间要协调一致,以实现整体目标的达成。
2. 简化原则:组织结构要尽量简化,避免过多的层级和冗余的职能,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
3. 灵活性原则:组织结构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调整。
4. 透明度原则:组织结构要清晰明了,员工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上下级关系。
5. 可操作性原则:组织结构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实际操作和执行。
三、组织结构的设计步骤1. 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确定需要哪些部门和岗位来支持实现这些目标。
2. 划分职能和责任,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和权责,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3. 设计组织结构的层级和关系,确定各个部门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和沟通渠道。
4. 设计岗位和职位描述,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以及岗位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组织结构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并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的相关要点和步骤。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1. 提高效率:通过合理的部门划分和职责分配,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2. 促进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团队效能。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部门设置,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降低成本。
4. 实现战略目标:将组织结构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地实施战略。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1. 分析业务需求: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2. 划定职责和权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3. 设计部门架构:根据业务需求和职责划分,设计各部门的层级关系和职能划分。
4. 确定人员配备:根据业务需求和部门职责,确定各部门的人员配备和人员结构。
5. 建立沟通机制:设计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促进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和协作。
6.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四、实例分析以某电子科技公司为例,该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如下:1. 高层管理层: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决策,并对整个公司的运营进行监督和管理。
2. 业务部门:a. 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包括硬件研发团队和软件研发团队。
b.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包括生产线和质检团队。
c. 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包括销售团队和市场营销团队。
d. 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客户关系管理和售后服务,包括客服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
3. 支持部门:a.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一、引言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地分配任务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1. 实现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确保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责明确,协同工作,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2.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3. 促进沟通和协作:组织结构应便于内部沟通和协作,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信息流通和决策效率。
4. 适应变化:组织结构应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 分工与协作原则: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能力,合理划分工作内容,促进协同合作。
2. 权责清晰原则: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权责,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冲突和责任推卸。
3. 层级合理原则:合理设置组织层级,避免层级过多或过少导致的管理混乱或决策滞后。
4. 信息流通原则:确保信息在组织内部流通畅通,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滞后。
5. 灵活性原则:组织结构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变化。
四、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1. 分析业务需求: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战略目标,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 划分组织层级:根据业务需求和管理层级的合理性,确定组织的层级结构。
3. 设计部门和岗位:根据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设计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关系。
4. 确定沟通渠道:建立内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流通和决策效率。
5. 确定人员配备:根据各部门和岗位的需求,确定人员的数量和能力要求。
6.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五、组织结构设计的常见模式1. 功能型组织结构:按照业务功能划分部门,如市场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
如何设计企业组织结构

如何设计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管理决策,它涉及到如何划分和安排企业内部的职能、权责、协调和控制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协调和灵活性,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企业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常用的组织结构类型以及设计组织结构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1. 协调一致原则:组织结构应该能够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同效应。
2. 分工协作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以实现高效的协作。
3. 权责清晰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明确各个职位的权责范围,避免职责模糊和权力过于集中或分散。
4. 简洁高效原则:组织结构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层级过多和冗余的职能,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
二、常用的组织结构类型1. 功能型组织结构:将企业按照不同的职能划分为各个部门,如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等。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企业。
2.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将企业按照不同的产品线或市场划分为各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拥有完整的职能和责任。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的企业。
3. 矩阵型组织结构:将企业按照功能和事业部门两个维度划分,形成矩阵结构。
这种结构适用于多元化经营和项目驱动型的企业。
4. 网络型组织结构:将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和合作伙伴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灵活的组织网络。
这种结构适用于跨国公司和虚拟组织等形式。
三、设计组织结构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分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明确组织结构应该支持的目标和需求。
2. 划分职能和责任: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确保各个职能的协调和协作。
3. 设计组织层级和关系:确定组织的层级结构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协调关系和沟通渠道等。
4. 确定岗位和职位设置:根据职能划分和业务需求,确定各个岗位和职位的设置,并明确各个职位的权责范围和职责。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一、引言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关系的一种形式化表达,它决定了企业内部权力和责任的分配、沟通和决策的流程,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包括组织结构的定义、目的、原则、类型以及设计过程等内容。
二、组织结构的定义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一种形式化表达。
它体现了企业内部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协调和沟通的机制,以及决策的流程和层级。
三、组织结构的目的1. 实现工作的协调与合作:通过明确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实现权责的明确: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使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3. 促进沟通和决策的流畅: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和沟通,使决策过程更加高效和迅速。
4. 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四、组织结构的原则1. 协调性原则: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协调的,避免出现冲突和摩擦。
2. 清晰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清晰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都应该明确界定。
3. 简洁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层级和冗杂的职能,提高决策效率。
4. 弹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5. 可操作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该能够被员工理解和操作,避免过于复杂和难以实施。
五、组织结构的类型1. 功能型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的职能划分部门,如市场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
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企业。
2. 产品型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的产品线划分部门,如手机部门、电脑部门、家电部门等。
适用于产品线较多、业务复杂的企业。
3. 地理型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的地理区域划分部门,如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等。
适用于地域分布广泛的企业。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团队协作,实现组织目标。
以下是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详细解析。
一、背景介绍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变化的灵活组织结构。
本文将以一家虚构的制造业企业为例,详细介绍其组织结构设计。
二、公司使命和愿景公司使命: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企业,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公司愿景:通过创新和卓越的团队合作,实现持续增长和利润最大化。
三、组织结构设计原则1. 适应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2. 简洁性原则:组织结构应简洁明了,避免冗余和重复。
3. 协调性原则:组织结构应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4. 灵活性原则:组织结构应具备灵活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四、组织结构设计方案1. 高层管理团队:- 首席执行官(CEO):负责制定公司战略和决策,监督整个企业运营。
- 高级副总裁(SVP):负责各个业务部门的管理和协调。
- 部门副总裁(VP):负责具体业务部门的管理和运营。
2. 业务部门:-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制造和生产流程的管理。
- 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 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
- 财务部门: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
3. 横向协作机制:-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负责跨部门项目的协调和管理。
- 跨部门工作组: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解决跨部门问题和推动项目进展。
4. 沟通和决策流程:- 定期公司会议:由高层管理团队主持,用于传达公司战略和重要决策。
- 部门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业务进展和问题解决。
- 跨部门会议:由PMO组织,用于跨部门项目的协调和沟通。
五、组织结构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的职责和权责划分,减少重复劳动。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一、引言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划分和组织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岗位和人员,以实现协同工作、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1. 适应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设计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2. 明确职责和权限: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清晰明确,避免职责重叠或职责不清的情况发生。
3. 协同合作:组织结构设计应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流通,避免信息孤岛和内部沟通不畅的问题。
4. 灵活适应变化:组织结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5. 简洁高效:组织结构设计应尽可能简洁高效,避免层级过多和冗余的情况发生。
三、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型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和管理需求,常见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型包括功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和网络型等。
1. 功能型组织结构功能型组织结构是按照企业的职能划分来组织的,常见的职能部门包括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职能的专业化发展。
2.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是按照企业的业务划分来组织的,每个事业部都具有相对独立的业务范围和管理权限。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多元化的企业,能够实现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和灵活的决策机制。
3. 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将功能型和事业部型结合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同时考虑职能和业务的需求。
在矩阵型结构中,员工同时属于某个职能部门和某个事业部门,形成了矩阵交叉的工作关系。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的企业,能够实现跨部门协同和灵活的资源配置。
4. 网络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基于项目和合作的组织形式,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合作网络来实现业务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保留直线制统一指挥优点 的基础上,引入专业化管理。
缺点:
1、当职能部门数量较多时,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非常 复杂和困难。
2、各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都需要向经理请示、汇报导致经理无 暇顾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适用于:
企20业20/规4/25模中等、职能部门不多的企业。
2020/4/25
28
2、明确责任和权限的原则。
⑴责任就是指必须完成与职务相称的工作义务。
权限就是完成职责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自由行使的 权力。
责任是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数量的程度,权限是完成 工作职责时,应采用什么方法、利用什么手段、 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目标。
⑵管理人员应尽可能把责任委托给下级,并授予所 需的权限。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应担负起“监督、 指导、检查”的责任,不能一推了之。
1、和加适强应了性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2、实行了集权与分权较优的结合。
3、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潜力。
4、有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
缺点:
1、由于这种组织形式是实行纵向、横向的双重领导, 处理不当,会由于意见分歧而造成工作中的扯皮现 象和矛盾。
2、组织关系较复杂,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较高。
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样化、市场环境差异大、要求较强 适应性的企业。
2020/4/25
12
4、矩阵制
由职能部门系列和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 目小组系列组成。最大特点是具有双重命令系统。
总经理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项目小组A
项目小组B
项目小组C
2020/4/25
13
优点:
总公司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掌握 投资、重要人员任免、价格幅度和经营监督等方 面的大权,并通过利润指标对事业部实施控制。
2020/4/25
10
总经理
事业部A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事业部B
事业部C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品控
生产
2020/4/25
销售
品控
生产
销售
2020/4/25
29
3、优先组建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的原则。 组织机构应优先物色管理人员。 4、分配职责的原则。 分配工作,划分职责范围,要避免重复、遗
漏、含糊不清。
⑴相同性质的工作要归纳起来进行分析。 ⑵分配工作要具体、明确。 ⑶每一项工作不要分的过细,不要由许多下
级一起承担。 ⑷量才使用。 ⑸经常检查,拾遗补缺,以防止出现缺口。
2020/4/25
25
• 组织信息的来源:
1、向企业内的员工、组织等个机构的直接负 责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了解有关的信息 资料。
2、从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获取的组织建设和运 行的历史。
3、人力资源统计资料及各种相关的年报或月 报中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
2020/4/25
26
• 信息收集的方法 1、调查访谈。
组织诊断 采集数据 分析
2020/4/25
实施变革
提出变革方案
确定实施计划: 方法步骤 重点
组织评价
评价效果:存在 问题 信息反馈:修正
32
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整合是变革的常见方式,是计划式变革 整合依据:主要解决结构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
现相互间协调的要求。
新建企业的整合 现有企业的整合(部门冲突、多 委员会、裁判 依靠
缺乏专业化分工,要求领导是全才;不利于 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
适用于: 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
2020/4/25
7
2、直线职能制:
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经理领导下设置相 应的只能部门,实行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 部门参谋、指导向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总经理
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
生产部门
3、易由导于致这人种心形不式稳一。般还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因而也容
适用于:
临20时20/4性/25 工作任务较多或突发事件频繁的企业。
14
5.多维立体
• 矩阵制和事业部制结合
• 三个利润中心: 产品:利润;
•
职能:专业成本
•
地区:地区利润中心
• 适合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公司
2020/4/25
15
6.模拟分权制
2020/4/25
30
• 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 (一)组织结构诊断
调查 分析 决策分析 关系分析
(二)实施组织变革 (三)评价 变革的征兆 业绩下降 结构毛病 士气低落 变革的方式 改良 爆破 计划 变革的阻力(排除措施:参与 培训 起用)
2020/4/25
31
组织诊断
组织结构变革程序图 P11
确定问题:提出存 在的问题以及改革 目标
• 连续生产的钢铁、化工企业由于产品品种或生产 工艺过程所限,难以分解成几个独立的事业部。 如连续生产的石油化工,甲单位生产出来的“产 品”直接就成为乙生产单位的原料,这当中无需 停顿和中转。
• 模拟,就是要模拟事业部制的独立经营,单独核 算,而不是真正的事业部,实际上是一个个“生 产单位”。这些生产单位有自己的职能机构,享 有尽可能大的自主权,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 任。
的工作综合归类。 3、将已经分类的工作逐项分配给下一个层次,
并按所管业务的性质划分出执行命令的实 际工作直线部门和职能部门。
2020/4/25
24
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
工作和任务为中心 直线制 直线职能 事业部
成果为中心
综合运用组织设计结果
关系为中心
模拟分权 事业部制
特点 不明确 不稳定 稳定 适应 稳定 明确
• 它们之间的经济核算, 依据企业内部的价格。
2020/4/25
16
7.企业集团
• 母子公司为主体 • 产权关系 经营协作关系 • 众多企业法人组织 经济联合体 • 具体形式有:卡特尔 托拉斯 辛迪加等
2020/4/25
17
组织机构图的制作方法
• 组织系统图的种类: ⑴组织机构图:说明公司各个
部门及职能科室、业务部门 设置以及管理层次、相互关 系的图。
横向协调途径:系统管理\委员会\全局观念
2020/4/25
4
• 有效管理幅度:直接下属的人数要有一定水 平的控制
•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 稳定性和适应性:既要稳定运转,又要能够适 应环境的变化
2020/4/25
5
组织机构的类型
1、直线制组织机构
直线制组织机构是一种 经理 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
结构形式,又称军队
9
3、事业部制
也称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 而成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事业部制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 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相 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
各事业部在经营管理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实行独 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可根据经营需要设置相应 的职能部门。
生产管理科 科长
岗位A 1、分析生产情况 2、制定作业计划 3、直到操作方法 4、生产设备保全 5、工艺工装准备
2020/4/25
岗位B
1、毛坯备品备件计划 2、确定原料材料用量 3、清点废品废件 数量 4、半成品库台账管理 5、与供应科保持联系
岗位C
1、安排生产月度计划 2、召开生产调度会议 3、负责生产综合统计 4、下达任务变动通知 5、掌握进度编制日报
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
2020/4/25
1
组织结构基本概念
•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 基本形式,它规定了管理对象、 工作范围和联络事宜。
• 组织理论
2020/4/25
2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条)
• 目标任务 • 分工协作 • 管理幅度 • 集权分权 • 稳定适应
为了完成任务,大家分工, 有人管理领导
个人)
整合过程 (目标 规划 互动 控制)
2020/4/25
33
组织结构变革注意事项21
• 经过仔细研究 • 进行试点 逐步推广 • 规章制度保障
2020/4/25
34
⑵组织职务图:表示各机构中 所设立的各种职务的名称、 种类的图。要说明人员编制 的情况,有时也可以填上职 务现任人员的姓名及有关情 况。
2020/4/25
生产部部长 男,40岁 硕士研究生
管理科科长
┄
男,30岁
┄
大学本科
生产调度主管
┄
男,22岁
┄
大专
18
⑶组织职能图:表示各级行政负责人或员工主要职 责范围的图。
但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否则 不能稳定
2020/4/25
3
5原则的要求
• 理解,能适当发挥
目标任务:组织结构是战略实现的手段,两者是 目标和手段的关系,衡量组织结构的优劣就 看是否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分工协作原则:工作量大,为了提高效率,因此 必须进行合理分工,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必 须加强协作与配合,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 利开展
19
⑷组织功能图:表示某个机构或岗位主要功能图。 ①表明具有参谋作用机构或岗位的图。
-
参谋机构
-
-
-
2020/4/25
20
②反映代理上级整个职能或一部分职能机构、岗 位或人员的图。
-
代理机构
-
-
-
2020/4/25
21
③表明由两个或更多的机构、岗位分担上级功能的图。 ④表明现存脱离组织系统的或没有任何责任和权限的
个人访谈是指就组织存在的问题对与之有关的人员进行访谈, 以了解具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