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基础练习题

合集下载

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1.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2.系统达到平衡时,偏摩尔量为一个确定的值。

3.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吉布斯函数。

4.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 的浓度可用x B 、m B 、c B 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

6.将少量挥发性液体加入溶剂中形成稀溶液,则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相同压力下纯溶剂剂的沸点。

溶液的凝固点也一定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溶剂的凝固点。

7.纯物质的熔点一定随压力升高而增加,蒸气压一定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沸点一定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8.理想稀溶液中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只有非常小的作用力,以至可以忽略不计。

9.当温度一定时,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越大,溶剂的液相组成也越大。

10.在一定的温度和同一溶剂中,某气体的亨利系数越大,则此气体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越大。

11.在非理想溶液中,浓度大的组分的活度也大,活度因子也越大。

12.在298K 时0.01mol·kg -1的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与0.01mol·kg -1的食盐水的渗透压相同。

13.物质B 在α相和β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至浓度低的相。

14.在相平衡系统中,当物质B 在其中一相达到饱和时,则其在所有相中都达到饱和。

二、单选题:1.1 mol A 与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dm 3,当x B = 0.8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 = 0.090dm 3·mol -1,那么B 的偏摩尔V B 为:(A) 0.140 dm 3·mol -1 ; (B) 0.072 dm 3·mol -1 ;(C) 0.028 dm 3·mol -1 ; (D) 0.010 dm 3·mol -1 。

2.注脚“1”代表298K 、p 0的O 2,注脚“2”代表298K 、2p 0的H 2,那么:(A) 2121,μμμμ≠≠; (B) 因为21μμ≠,1μ与2μ大小无法比较 ;(C) 2121,μμμμ=>;(D) 2121,μμμμ<<。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

经典试题-----《溶液》一、选择题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泥土 B.氢气 C.蔗糖 D.汽油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 .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生石灰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化空气B.石油C.蒸馏水D.碘酒 5、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6、图3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①水的电解B .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 .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 .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3④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碳质量氧气质量②③图3生成气体质量①gg g7、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 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 和固体B 的组合不可能...是 A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 .水和生石灰C .水和氢氧化钠D .水和硝酸铵8、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 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 水B.将2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 水C. .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D. 将10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 硝酸钾固体9、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溶液?A. 食盐水B. 沙子和水C. 牛奶D. 糖块2. 溶液的溶剂通常是哪种状态?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等离子态3. 下列哪个过程称为溶解?A. 固体变成液体B. 液体变成气体C. 固体分散到液体中D. 气体变成液体4. 下列哪个不是溶液的特点?A. 均一性B. 稳定性C. 非均一性D. 透明性二、填空题1. 溶液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2. 溶质的溶解度受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3.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称为______。

4. 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在于______。

三、判断题1. 溶液的颜色一定是无色的。

()2. 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浓度越高。

()3.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其中的离子浓度成正比。

()4. 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会进入溶剂的分子间隙。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溶液的定义及其特点。

2. 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3.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及其应用。

4.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五、综合应用题1. 实验室需要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请计算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2. 某溶液的体积为200mL,密度为1.2g/cm³,其中溶质的质量为120g。

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3. 将10g氢氧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计算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4. 有一瓶标签模糊的溶液,可能是盐酸或硫酸。

通过实验得知,10mL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0.2g氢气。

请判断该溶液是盐酸还是硫酸。

六、计算题1. 如果要将20g的食盐溶解在水中,使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需要多少克的水?2. 有一个500mL的0.1M的硫酸溶液,需要加多少水才能将其稀释成0.05M的硫酸溶液?3. 25℃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现有一个含有120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求该溶液的体积。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基础达标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B.牛奶C.稀饭D.糖水2.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B.蔗糖C.花生油D. 食盐3.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④溶质一定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其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淀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7.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8.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反应速率快B.易于操作C.不需加热D.设备简单9.有下列物质:①铁水;②无水酒精;③葡萄糖注射液;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的液体;⑥锌溶解在稀盐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碘酒中溶剂是_____,溶质是_____,碘酒是_____(填“溶液”或“乳浊液”);澄清石灰水中,溶质名称是_____,化学式为_____;医用酒精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3∶1,该医用酒精的溶剂是_____。

11.用水鉴别物质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其规律会使学习更轻松。

现有四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CuSO4、NaCl、CaCO3,只提供蒸馏水,将其鉴别开。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溶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 gB.将10℃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C.为了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热将其完全溶解后,再通过降温结晶、过滤来除之D.50℃时,将5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2.75g【答案】D【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 g;B. 将10℃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30℃,;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C. 为了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热将其完全溶解后,再通过降温结晶、过滤来除之;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而氯化钠的溶解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所以降温析出晶体几乎全是硝酸钾。

过滤得硝酸钾固体。

D. 50℃时,将50g KNO3加入50g水中,溶解硝酸钾42.75g,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2.75g;选D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A 错误;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过10℃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看垂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D错误。

化学溶液基础练习题

化学溶液基础练习题

化学溶液基础练习题一、选择题1、将金属锰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2.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X>Z>YB.Z>Y>XC.X>Y>ZD.Z>X>Y3、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4、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杯中盛有相同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如果一边放少许锌粒,另一边放入相同质量的铁,两者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A、偏向有锌的一边B、偏向有铁的一边C、不偏转D、无法判断5、某收藏家收藏了一件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的清末铝制品,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硬度大,不易破碎B、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物具有保护内部的铝的作用6、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铜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下面冶炼铜的方法中,利用了置换反应的是()①C+2CuO2Cu+CO2↑②CO+CuO Cu+CO2③H2+CuO Cu+H2O④Fe+CuSO4Cu+FeSO4.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7、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

基础化学第二章 溶液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二章 溶液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1. 将10g NaOH 、CaCl 2、Na 2CO 3分别溶于水中, 然后均配制成500mL 溶液,求溶液的浓度c (NaOH)、c (21CaCl 2)、c (21Na 2CO 3)。

解:NaOH 的摩尔质量M (NaOH)=40.021CaCl 2的摩尔质量M (21CaCl 2)=55.45 21Na 2CO 3的摩尔质量M (21Na 2CO 3)=53.0 则:c (NaOH)=5.010005004010=mol •L -1 c (21CaCl 2)=36.0100050055.4510=mol •L -1 c (21Na 2CO 3)=38.010*********=mol •L -12.正常人血浆中,每100mL 含164.7mg HCO 3-,计算正常人血浆中HCO 3-的浓度。

解:HCO 3-的摩尔质量是61.0g·mol -1,则:L mol 0.0270100164.7/61.0)HCO ()HCO (133---⋅===V n c3.某患者需补0.05mol Na +,求所需NaCl 的质量。

若用质量浓度为9.0g·L -1的生理盐水补Na +,求所需生理盐水的体积。

解:所需NaCl 的质量为0.05×58.5=2.925 g所需生理盐水的体积为2.925/9.0=0.325 L=325 mL4.20℃时,将350 g ZnCl 2溶于650 g 水中,溶液的体积为739.5 mL ,求溶液的浓度、质量浓度和质量分数。

解:c (ZnCl 2)= 47.310005.7393.136350= mol •L -1ρ(ZnCl 2)=47.05.739350= g•mL -1 ω(ZnCl 2)=35.0650350350=+ 5. 现有四种处于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理想稀溶液。

(1) 0.1 mol 蔗糖溶于80 mol 水中,水蒸气压为p 1(2) 0.1 mol 萘溶于80 mol 苯中,苯蒸气压为p 2(3) 0.1 mol 葡萄糖溶于40 mol 水中,水蒸气压为p 3(4) 0.1 mol 尿素溶于80 mol 水中,水蒸气压为p 4这四个蒸气压之间的关系为: ( )(A) p 1≠p 2≠p 3≠p 4 (B) p 2≠p 1=p 4>p 3(C) p 1=p 2=p 4=(1/2)p 3 (D) p 1=p 4<2p 3≠p 2答案:B6. 从植物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结构的有抗白细胞增多症的生物碱,为了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将19.0g 该物质溶入100g 水中,测得溶液沸点升高为0.060K 、凝固点下降为0.220K 。

初中溶液练习题

初中溶液练习题

初中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1.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以下哪项不是溶液的特点?A. 均一性B. 稳定性C. 无色性D. 透明性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在于:A. 温度B. 溶质的量C. 溶剂的量D. 溶解度3. 将一定量的溶质放入一定量的溶剂中,若溶液未达到饱和状态,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溶质的溶解度会增大B. 溶液的浓度会增大C. 溶液的密度会减小D. 溶液的体积会减小4. 以下哪种物质不能形成溶液?A. 糖B. 盐C. 油D. 醋5.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来表示,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A. 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100%B. 质量分数 = (溶液总质量 / 溶质质量)× 100%C. 质量分数 = (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100%D. 质量分数 = (溶液总体积 / 溶质体积)× 100%二、填空题6.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________。

7. 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称为________溶液。

8. 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9. 溶液的浓度除了可以用质量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________表示。

10. 根据溶液的浓度,可以将溶液分为稀溶液和________。

三、判断题11. 溶液的均一性指的是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12. 饱和溶液在降低温度后,其溶解度会增大。

()13. 溶液的稳定性意味着一旦形成,就不会随时间分解。

()14.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密度一定越大。

()15. 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颜色无关。

()四、简答题16. 解释什么是饱和溶液,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7. 描述溶液的均一性是如何影响溶液的物理性质的。

18. 解释为什么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溶质,溶质不会溶解。

19. 什么是溶液的浓度?为什么在配制溶液时需要准确测量溶质和溶剂的量?20.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一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0 0.15 0.10 0.05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溶 解 度 /g 1.据新闻媒体报道,夏季经常有啤酒瓶自爆伤人事件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B.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2.实验室配制100 g 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计算需氢氧化钠4 g 、水100 g
B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于纸上称量
C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瓶并密封保存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涤剂可以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 .将10%的KNO 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将25g KCl 溶液蒸干得到5g KCl 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4.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5.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 滴人试管②中
与固体B 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 液体A 和固体B 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B .水和硝酸钾
C .水和氢氧化钠
D .水和生石灰
6.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
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
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钾
D.硝酸铵
7.右图是NaCl 、MgSO 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t 1℃时,NaCl 和MgSO 4的溶解度才相等
B .t 1℃~t 3℃,MgSO 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在t 2℃时,MgSO 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 .把MgSO 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 3℃降至t 2℃时,有晶体析出
12.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 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 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填空题(6小题,共39分)
13.(4分)沾有油污的餐具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沾有油污的鞋子能用汽油擦净,这是利用了 。

14. (6分)在CuSO 4和Zn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是________(填名称),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 _ (填化学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6分)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Zn(NO 3)2和AgNO 3,为回收金属Ag ,设计了下列方案:
B 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
C 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8分)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

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就变会产生热量。

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的O 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2)将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硝酸汞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写化学式),其反应方程式为 。

17.(9分)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右图的转化关系:
(1)若丙是最轻的气体,是公认的最清洁燃料,写出符合此转化关系的
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乙是一种氧化物,丙是我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的一种金属单质铁,写出符合此转
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若甲是由淀粉发酵而得的一种液态可再生能源,丙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足量稀硫酸 过滤 废液 滤渣滤液
Ag ZnSO 4溶液 气体加入过量A 过滤 ①
甲 乙 丙 丁
出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6分)右图为A、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
顺序是。

(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
是。

(3)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
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下表中的甲、乙是A、B、C三中物质中的两种,则
甲、乙分别对应的是:甲,乙。

三、实验与探究(2小题,14分)
19.(7分)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下面是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指出上述实验中的错误:;(2)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3)量水时应选择(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

(4)用托盘天平采用正确方法称量所需的NaOH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NaOH固体 B.减少适量NaOH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5)若其他操作正确,但用量筒量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最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将(填“不变”、“偏小”、“偏大”)。

(6)将NaOH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7)将溶液装入试剂瓶密封并贴上标签,标签注明:
_______
20.(7分)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
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 是,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

四、计算(11分)
2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出售的食醋总酸量(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
3.5g/100mL~5g/100mL),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测定。

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
1g/cm3)。

(2)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现有食醋500mL,甲同学从中取出10mL食醋,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4.8g,恰好完全反应。

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