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摄影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摄影考试复习要点

第六编现代新闻摄影器材及使用

第一节现代新闻摄影使用的照相机和它的主要性能

新闻摄影是运用图片来进行新闻报道的,因此,照相机等摄影器材就是完成新闻摄影工作的重要武器。我们要更好地完成摄影工作,就必须了解、熟悉和掌握好我们手中的武器。在现代新闻摄影中,我们已经不再使用胶片了而是采用了现代高科技的数码照相机。

?现代数码照相机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在拍摄时就能直接产生图像,而不像传统照相机那样需要胶卷等中间媒体或中介处理。拍摄后通过照相机机身上的的液晶显示屏或连接的电子计算机显示屏就可马上看到所摄影的图像;并可以立即通过互联网等传输到需要的地方去。因数码照相机拍摄不需要胶卷,就不需要经过暗房或彩扩等的化学冲洗过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更有利于环保。在图像储存、输出制作和传输方式上也和传统的胶片照相机截然不同,更加提高时效、节省空间。

大家在小学时,就学过中国古代关于针孔成像的知识,这就是摄影最基本的原理。今天,不管是使用传统照相机、数码照相机还是电影摄影机、电视录像机都是运用这个道理来完成它们工作任务的,只不过是小孔换成了镜头,承像板变成了胶片或传感器。

照相机主体来说,主要是由镜头、光圈、暗箱、快门、测距系统、CCD/CMOS 影像传感器、AD模数转换芯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整个照相机就是一个人的眼球,镜头就是人眼睛的晶体,光圈就是眼睛的瞳孔,机身就相当于我们的眼球。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既用它取景,也用它摄影。

?使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时,经过光线照射的景物,以光线的形式透过镜头到达镜头后的反光镜,并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行成影像。我们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就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前面我们要拍摄的景物。当我们按动快门摄影时,镜头后面的反光镜立刻弹起来,镜头中的光圈立即自动收缩到预定的数值,快门开启使胶片或传感器(CCD或者CMOS) 感光;感光结束后快门关闭,反光镜和镜头光圈也立即复位。这时,又可以从观景窗中看到影像。

?像素,它是用来计算数字图象的一种单位,是数字图象的最基本单位。一幅图像是由无数个像素组成的,它像素越多,它的信息量就越大,图象的清晰度越好。现在,数码照相机的像素有500万、直到6700万。

?分辨率是指用数码照相机拍出来的图片的影象清晰度或浓度的度量标准。是图片的单位面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量总数。

分辨率是以横向和纵向点的数量积衡量的,表示:水平点数×垂直点数的形式。和像素一样,图片的分辨率越大,图片就越清晰,越有真实感。

感光度(ISO)

在摄影中,感光度是我们在是摄影中要注意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传统摄影中,是指胶卷上的银盐对光线的感受能力。通常用ISO来代表感光速度。在现代摄影中,是数码照相机上控制图片亮度的一个保证。

第二节照相机镜头及其使用

古时代人类对光的直线传播就有了一定的认识,2000多年前的小孔成像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人的眼睛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来判断物体位置的。同时,人们也掌握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这都为照相机镜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焦点

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

焦距

焦距,原本是光学中的量,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焦距是决定照相机镜头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但表示了镜头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还决定着镜头的视角和景深。

由于我们拍摄照片时,被照的景物与相机(镜头)的距离总是变化的,就是说,像距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样,要拍得到清晰的图像,就必须随着景物距离的不同来调整传感器ccd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整焦距”。

摄影实践中,人们发现了焦距的功能与作用是很大的: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长,成像大,焦距短,成像小。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长,景角小,焦距短,景角大。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长,透视感弱,焦距短,透视感强。

光圈

光圈相对口径,在镜头上用“F”来表示,光圈相对口径的大小,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F1.4、F2.8、F5.6、F8、F11、F16、F22、F32、F64等,光圈口径大小每差一级,其光孔的面积就差一倍,通光量也差一倍。

光圈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有三个作用:

(1)控制曝光量。光圈安装在镜头中间,是由一组可调节中央孔隙大小的金属片组成。光圈口径,决定着镜头通光量的大小,它的主要作用是用调节其光圈大小来控制进入照相机暗箱光线量多少,使暗箱里的感光材料得到正确的曝光,还可以通过调节其光孔大小来决定景深大小。

(2)控制照片成像质量。再佳的镜头也存在着球差、色差等光学设计和制造中不能解决的误差,当镜头一最大口径开放时,这些误差就会影响成像的质量。这时,我们将光圈收缩小到2——3档时,我们就可以收到最佳的拍摄效果。如,这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是2.8,那么在拍摄时,用光圈F5.6或F8就应该取得最佳质量的图像。

(3)控制景深。控制景深,是为了保证我们在照片上获得被拍摄主体前后清晰范围。光圈开的大,景深就小,主体前后的清晰范围就小;光圈开的小,景深就大,即主体前后的清晰范围就大。同样,光圈的大小,也影响到超焦距,光圈越大,超焦距越大,光圈开大一级,超焦距就增加0.5倍。焦距越长,超焦距越大。

高质量的镜头应该是尽量消除镜头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如“球差”、“彗差”、“色差”、“像散”、“场曲”、“畸变”等。

如果这个摄影镜头在成像时,达到分辨率高、明锐度好、色彩还原能力强、像场照度照高等技术指标就应该是我们理想的镜头了。

(1)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是指镜头与焦点平面之间的距离不能调整焦距的镜头。这类镜头一般都用在简单照相机(如很多傻瓜照相机)和一些专门用于任意抓拍的高档照相机中。

(2)调焦镜头

现代照相机绝大多数镜头的焦距是可以调整的。它是通过调整镜片与焦点平面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我们所要拍摄的对象在焦点平面上结成最清晰的影像。

调焦镜头也分为两大类

(一)根据镜头的调整焦距方式来分类

定焦镜头:一种是焦距固定的,我们也叫它定焦镜头,如我们用的焦距55毫米的标准镜头,焦距90毫米的中焦定焦镜头,焦距200毫米的长焦距定焦镜头,焦距500毫米的特长焦距镜头。

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的特点是我们可以在使用一个镜头时就可以灵活的改变它的焦距,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特别适合新闻记者采访使用

变焦头都有两个调焦环,称双环式变焦头,调焦环是旋转的,变焦环有推拉式的也有旋转的。

有些变焦头还带有微距装置,可以兼用。

调焦镜头还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调焦方式。现代照相机的镜头大多数采用自动对焦方式。这类镜头中装有对焦的马达,靠照相机中的微型处理器来完成对焦任务。

(二)根据镜头的焦距来分类:

照相机厂家为适宜用户需要,设计和生产出各种不同焦距的镜头。

(1)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大多是由前后两组会聚焦透镜或透镜组构成。标准镜头的特点是光学性能好,光圈相对口径大。它的视角一般在40—55度间,与人的眼睛相近似,用其拍出的景物透视效果也符合人眼的视觉标准和视觉习惯。

标准镜头的焦距长度等于或近似于底片的对角线,135照相机,镜头在40—58毫米之间的都属标准镜头;120照相机,底片画幅是60 60的,镜头在75-80毫米之间的都属标准镜头;底片画幅是90 60的,镜头在90--105毫米之间的都属标准镜头。

(2)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是由两个装置对称的凹凸透镜组构成,大家也叫它短焦距镜头。

广角镜头的特点是焦距短,135照相机广角镜头焦距在35毫米以下,120照相机广角镜头焦距在50毫米以下;视角大,它的视角都在70——90度之间;景深长,远近都清晰。由于这些特点,使用广角镜头可以在最近的距离,拍摄到较大的场面和清晰的画面。

(3)超广角镜头

超广角镜头,焦距短于广角镜头,长于鱼眼镜头。135照相机超广角镜头的焦距是15——24毫米, 60X60毫米画幅的120照相机的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33——38毫米,60 X70毫米画幅的120照相机的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37——43毫米,60 X 90毫米画幅的120照相机的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44——50毫米。

超广角镜头的特点是焦距更短、视角更大,适宜拍大场面,拍出的图像景深长;透视感强。超广角镜头存在着严重的桶型畸变,合理的运用,会得到特殊的效果。(4)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更是一种超广角镜头,它最前面的镜片像鱼眼一样突出出来,所以,人们称之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的特点就是视角特大、视角大,一般为 180度或大于180度,最大的有220度;焦距特别短,一般6——16毫米,所以它的景深特别长。鱼眼镜头存在着更严重的畸变,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很少使用,在摄影艺术创作时使用,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望远镜头

望远镜头,也叫长焦距镜头或远摄镜头。它的焦距大于标准镜头,是由前面一个会聚透镜组和后面一个发散透镜组构成。在135相机中 85—300mm称远摄镜头,300—2000mm称超远摄镜头。

望远镜头的特点是焦距长、视角小、景深短。焦距越长、角度越小、景深越短。由于望远镜头的这些特点,使用它可以在把很远的景物拉近,拍到很大的图像和清晰的画面。望远镜头特别适用于拍摄人物特写、舞台演出、体育比赛、野生动物等。

在长焦距镜头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镜头,叫折反式镜头。其优点是通过镜头内的一个用相对很短的镜头筒即可实现很长的焦距.

(6)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是专门供拍摄较小物体用的镜头。这种镜头接近被摄物体,都可以拍到大于1:1比例的影像。这种镜头可以拍到与原来物体同等大小或大于原来物体的影像。

微距镜头特别适合与拍摄花卉、昆虫及小的物品等。

第三节闪光灯及其它辅助用品要点

闪光灯,也叫电子摄影闪光灯。是摄影时常用的一种人造光源,更是我们新闻摄影必用的器材。

闪光指数:在光线不足时,我们用它来照明补充亮度。闪光灯用来照明,它就应该有亮度强弱之别,我们把闪光灯亮度的强弱用闪光指数(GN)来表示。闪光指数大的就强,闪光指数小的光线就弱。

回电时间:回电时间是指在第一次闪光结束后,从电池向闪光灯内高压电容中重新充电,到闪光灯第二次放电的时间。这个时间越短越好,它可以保证我们连续用闪光灯拍摄的需要。

闪光灯色温;闪光灯的色温应该和太阳光的标准色温是一致的,即5400K~~ 5600K 左右。但目前市场上的有些厂家的闪光灯色温是有误差的,另外有些用的时间长的闪光灯色温也达不到标准了。不过,现在我们使用数码相机,这个误差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照相机的白平衡,或是后期制作时,通过软件来调整。

闪光时间;闪光灯的闪光时间,是闪光灯管内的可燃气体从发光到熄灭这一过程的持续时间。不同的闪光灯它的闪光持续时间也是不同的,现在的闪光灯闪光时间极短,通常在1/1000秒~1/50000秒之间。

内藏闪光灯,就是指照相机机身上带有的闪光灯。小型、轻便照相机都自身带有内藏闪光灯,高档单反照相机上是不安装内藏闪光灯的,但现在一些准专业的单反照相机也带有内藏闪光灯。内藏闪光灯闪光指数都比较小,一般都在8---12 之间,比较适合拍摄较近的物体。

如何用光圈的大小来控制曝光量。

闪光指数÷距离=光圈系数。假设闪光灯的指数是36 ,要拍摄的人物距我们的照相机8米,那么我们就用36÷8,得数是4.5好了,我们就把照相机的光圈调到4.5。

TTL闪光模式:TTL闪光的自动模式是一种先进的闪光模式,照相机内的测光系统通过镜头不仅接受闪光灯照在被摄体的反射光,也接受其周围的现场光信息,有关系统立即综合计算这些信息,在其认为被摄主体的曝光已达到适当量时,立即控制闪光灯终止发光。这种闪光模式闪光精确,而且其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尼康i-TTL就比D-TTL闪光模式更先进。

微距用闪光灯,微距用闪光灯也叫近摄闪光灯,它的闪光管是环形的。使用时,将闪光灯安装在照相机镜头上进行拍摄,用这个灯拍出的图像光线均匀,无投影。

闪光灯的作用

(1)闪光灯是我们新闻摄影采访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保证在光线灰暗的环境下,使用闪光灯,保证被摄主体获得准确的曝光。(3)进行补光,减少被摄主体的反差。

(4)凝固高速运动的物体

我们将闪光灯安装在照相机机身上方,进行正面直射闪光拍摄,拍摄出来的图像会出现这样几个情况,都会影响我们的图片质量。

(1)直射闪光会使.画面平淡,缺少层次,立体感不强;;

(2)直射闪光会造成拍出的图像中,距镜头近的苍白,距镜头远的,就显示出其灰

暗。

(3)直射闪光会造成被拍摄人物身后有明显的投影。

(4)直射闪光会造成.玻璃等明显反光物反光;

(5)直射闪光会造成被摄体产生红眼。

闪光灯反射法:闪光灯反射法是一种既简便,效果又好的办法。在要拍照片时,将闪光灯的灯体部分上扬45度或更高的角度,使闪光灯发出的光射向洁白的天花板、侧面的墙或其它能反光的物体,让反射出来的光间接地照在被摄体上进行曝光。这样就不会产生上述现象了。

闪光灯离机法:闪光灯离机法就是拍照时,不将闪光灯安装在照相机机身上,或手持,或安装在闪光灯支架上。这样的丰富效果也很好,但对于我们新闻采访来说实在不方便。

闪光灯除了直射闪光、反射闪光、离机闪光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使用方法,可以根据摄影者的需要,拍出特殊效果的照片。

现在,我们就介绍几种特殊的闪光灯摄影法。

高速同步闪光摄影,和慢速闪光摄影课不一样,它不是利用照相机的快门速度,而是利用闪光灯自身闪光的持续时间来曝光的。由于闪光灯的闪光持续时间在1/1000秒以上,所以可抓拍到相当高的瞬间。即可以“凝固”更高的运动物体。

频闪闪光摄影:

频闪闪光摄影,也有人称之为多重闪光。就是利用多次闪光的办法,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在同一图像上,把运动着的被摄物体的多个动作连续拍下来。用频闪闪光摄影,应该选择较暗的背景。

前帘同步闪光摄影或后帘同步闪光摄影:前帘同步闪光摄影或后帘同步闪光摄影是两种原理相同,拍出效果相反的闪光灯拍摄方法。这两种方法是靠一些闪光灯专门设置来完成的。如,前帘同步闪光是在快门开启后立即闪光,而快门还没关闭,在清晰的主体后面会留下正在运动着的主体流动的光痕。

大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期末考试题(1)

大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期末考试题

我的生涯规划档案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11501班 姓名:王成宝 学号:201115010124

一、如何描述你自己? 1、你的霍兰德类型(三个霍兰德代码): S I A 请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表和职业兴趣测试报告中对六种类型的描述,在下面列出最能描述你自己的语句。 “霍兰德类型”表中符合你自身情况的描述: 例如:艺术型(A):“喜欢自我表达,喜欢文学、音乐、艺术和表演等具有创造性、变化性的工作,重视有创意的想法,追求自由和美。” 社会型(S):“喜欢交往,善于言谈,广泛的人际关系。” 调研型(I):“求知欲强,肯动脑,善于思考,知识渊博。” 艺术型(A):“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价值,喜欢听音乐,有艺术 气息的事物。” 2、你的MBTI偏好类型(四个维度字母): E S F P 请根据“MBTI 性格类型”表和职业性格测评报告中的描述,写下最能描述你自己的语句。 例如:外倾(E):“注意力和能量主要指向外部世界的人和事,而从与人交往和行动中得到活力。” 外倾( E):“容易与外界的人和事沟通,积极活动。” 感觉( S):“善于观察具体事物,偏好已知事物。” 情感(F ):“为他人着想,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感知( P):“头脑灵活,看事情看得全面透彻。”

你的MBTI类型及描述:ESFP. 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容易适应环境。 二、职业清单 1. 你的霍兰德类型建议你考虑的职业 根据你的兴趣探索结果,列出至少十种与你的霍兰德类型相对应(或近似)的职业, 并标出每种霍兰德代码。 职业霍兰德代码(3 个字母) (1)音乐教师 ASI (2)演奏家 ASI (3)哲学家 ASI (4)时装模特 ASI (5)画家 AIS (6)编辑 AIS (7)评论家 AIS (8)男演员 AIS (9)文学作者 AIS (10)新闻摄影师 AIS 注意:同时请参考你所做的其他兴趣练习。请思考:什么样的职业令你感兴趣? 答:新闻摄影师。

2015年10月自考新闻摄影(00659)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卷 (课程代码 0065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英国人塔尔博特发明的摄影方法是 A.银版摄影法 B. 卡罗摄影法 C.日光摄影法 D.火棉胶摄影法 2.在绘画暗箱基础上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人是 A.戈公振 B.李少穆 C.邹伯奇 D.王小亭 3.“直接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让·鲁什 B.莱尼·里芬斯塔尔 C.约恩斯·巴瑞利斯 D.弗雷德里克·怀不斯曼 4.“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的理论源头是 A.“还原现实”理论 B.“电影眼睛”理论 C.“认知电影”理论 D.“摄影影像本体”理论 5.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A.王小亭 B.戈公振 C.李少穆 D.邵飘萍 6.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画报是 A.《良友》 B.《人民画报》 C.《神州日报》 D.《晋察冀画报》7.电视新闻摄影的第一属性是 A.真实性 B.艺术性 C.现场性 D.客观性 8.1958年,标志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的事件是 A.天津电视台开播 B. 北京电视台开播 C.上海电视台开播 D.中央电视台开播 9.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下列不属于兰大电视网的电视机构是A.CBS B.NBC C.CNN D.ABC 10.消息类电视新闻中短消息一般时长在 A.1分钟以下 B.2分钟以下 C.3分钟以下 D.4分钟以下 11.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标准是 A.画面质量 B.新闻时效 C.新闻价值 D.影响价值 1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美国摄影师尤金·史密斯的作品的是 A。《水俣》 B.《乡村医生》 C.《西班牙村庄》 D.《苦难的眼睛》13.专门抓拍政治人物肖像,开启新闻摄影抓拍先河的摄影师是

【西大2017版】[0990 ]《新闻摄影》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单选题]哪个不是影响曝光的因素? A:快门速度 B:感光度 C:滤镜 D:焦距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哪一光位的光在人物塑形时均匀而平淡,缺乏立体感。() A:侧光 B:逆光 C:顺光 D:侧逆光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 A:《工作室一角》 B:《窗外的景色》 C:《巴黎圣拉萨车站后方(1932)》 D:《牵马的男人》 参考答案:B 4:[论述题] 1.举例说明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2.手机进行新闻摄影报道有哪些优缺点? 3.专题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要素? 参考答案: 1.答案/答题指引: 在新闻摄影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起到了主导性作用。135相机的发明,开启了现代新闻和纪实摄影新时代;照片处理和传输方式的变化,增强了新闻摄影的传播力;数码影像技术为照片的及时性转播和数字后期带来了便捷,提高了新闻摄影的效率。 2.答案/答题指引: 优点: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手机摄影的新闻时效性远强于传统新闻摄影;手机摄影的新闻真实性和现场感比传统新闻摄影更胜一筹;手机摄影入门简单,群众基础强,全民皆可成为新

闻摄影师,可以捕捉到一些稍纵即逝的新闻瞬间;网络媒体的开放性给手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让手机摄影摆脱监管,更真实地揭露一些问题。 缺点:由于成像系统的不完善,图片质量和多样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针对一些对画面要求较高的新闻类型, 3.答案/答题指引: (1)它具有丰富的内容,能够深入地反映新闻事件;(2)它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和故事性,能够增强刊物的可读性;(3)图文并茂,优化版面的形式,增强阅读时的视觉效果;(4)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的形式;(5)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文字和图片的完美结合;(6)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可以将多种时空状态下的多个瞬间形象集合在一起,可以全面、深刻、完整的揭示主题。 5:[单选题]常见的光位除了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还有()。 A:顶光 B:脚光 C:炫光 D:前侧光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光不具备的基本功能是? A:塑造形态 B:装饰画面 C:强调重点 D:渲染氛围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的发明,开启了现代新闻和纪实摄影新时代。 A:110相机 B:120相机 C:135相机 D:200相机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闻摄影的性质。 A:新闻性

部编版2020-2021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 语文 (《古诗十九首》 )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王绩《野望》 ) ( 李清照《渔家傲》 ) (王维《终南别业》 ) ( ▲ 《浣溪沙》) ▲ 。惟贤惟德,能 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告诫他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 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句填空)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 分) 生活中难免思绪狼 jí的日子, 然而大自然造就人, 也陶冶.人,改变人。 一个意志消沉 的人,看到傲霜的青松,会增添生活的勇气 ; ▲ , ▲ , ▲ ;一个郁郁寡欢 的人, 看到浩瀚的大海, 会豁然开朗。 这些来自自然的启迪成为了我们人生中的一些厚重 的体验, 并深深地 ▲ (植根/ 植入)在人们的心中。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2分) 狼 j í ▲ 陶冶. ▲ ⑵根据上下文,将合适的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 (2 分 ) 一个意志消沉的人, 看到傲霜的青松, 会增添生活的勇气 ; ▲ , ▲ , ▲ ; 一个郁郁寡欢的人,看到浩瀚的大海,会豁然开朗。 ⑶文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 ▲ (1 分) ⑷请根据语境从括号里选择一个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 (植根/ 植入)。( 1 分)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 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流俗同流合污的理想。 ② 耐寒草木,说到底,没有超过松柏的。 ③ 自孔老夫子以缓舒纡徐的口吻道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之后, ④是一种保持特立独行品质的精神支撑。 ⑤几千年来的学人士子,无不把松柏精神作为一种操守,来烛照精神生活。 A. ②④③⑤① B. ②③⑤①④ C. ③ ②⑤④① D. ③ ②①⑤④ 4. 班级举行“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1 分) 【材料一】 12月16日 7:55分,首班高铁 D5681次列车到达泗阳站, 泗阳正式驶入 “高 铁时代”。为适应“高铁 +互联网”模式,泗阳火车站售检票系统也进行了升级,可以持电子 客票直接乘车。 电子客票将原纸质车票承载的旅客运输合同、 乘车、报销三个凭证功能分离, 实现运输合同凭证电子化、 乘车凭证无纸化, 报销凭证按需提供, 进一步提高旅客出行体验。 市民们可以通过网上购票、 自动售取票机或人工窗口购票。 检票口闸机上分别有身份证识读 区和人脸识别机, 检票时持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旅客, 扫描一下身份证, 脸对准摄像头拍 个照,仅需几秒钟就可通过人脸识别自助进站,通行速度明显提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9 分) 1.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 9 分) ⑴馨香盈怀袖, ▲。 ⑵▲,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⑶相顾无相识, ▲。 ⑷我报路长嗟日 暮, ▲。 ⑸行到水穷处, ▲。 ⑹▲,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⑺刘备给后主遗诏中说: “ ▲

2020年10月全国新闻摄影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场面照片,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其作者是( ) A.史特尔茨纳 B.奥斯卡·巴纳克 C.乔治·伊斯曼 D.罗杰·芬顿 2.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 A.王小亭 B.魏守忠 C.高仑 D.李少穆 3.135相机使用的胶片画幅尺寸为( ) A.60×60mm B.60×45mm C.24×36mm D.60×90mm 4.中国近代科学家邹伯奇曾于1844年自制一部“摄影器”,还写了摄影书籍,其名为( ) A.《摄影之器记》 B.《感光物质》 C.《增广摄影良友》 D.《摄影史记》 5.摄影术被公认的诞生年代是( ) A.1826年 B.1842年 C.1839年 D.1901年 6.一般来讲,海拔每升高1000米,则应减少曝光量( ) A.1/4级 B.1/2级 C.1级 D.12 1级 7.平均测光式相机在哪种情况下,曝光较正确? A.背景亮度强 B.背景亮度弱 C.主体顺光照射 D.主体侧光照射 8.世界上第一部眼控五点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其型号是( ) A.F5 B.F601 C.E0S1N D.E0S5 9.135相机使用50mm 标准镜头,通常能持稳的快门速度为( ) A.601秒 B.30 1秒

2 C.151秒 D.8 1秒 10.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侧光的表现效果? A.有利于立体感、空间感表现 B.有利于景物清晰轮廓表现 C.有利于影调反差表现 D.有利于增强对色彩的表现 11.通常多灯闪光摄影,主、副光灯的亮度差应控制在( ) A.1∶1 B.1∶2~1∶4 C.1∶6 D.1∶8 12.指出以下不属于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 ) A.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B.道德品质问题 C.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 D.深入采访,总体把握 13.由于新闻摄影的独特作用,其重要价值受到普遍重视,是在( ) A.抗日战争之后 B.解放战争之后 C.第一世界大战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4.1886年,签订的保护著作权国际性法律是( ) A.《世界版权公约》 B.《著作权法》 C.《伯尔尼公约》 D.《雅尔塔公约》 15.在动体摄影时,镜头的焦距越长其快门速度就要( ) A.调快 B.调慢 C.无所谓 D.视情况而定 16.景深与焦深之间的关系为( ) A.景深大、焦深大 B.景深大、焦深小 C.景深小、焦深大 D.景深与焦深没有关系 17.中性灰滤光镜的作用是( ) A.加强画面色彩 B.减弱画面色彩 C.只起减光作用 D.用于黑白摄影 18.绿与蓝原色混合产生的补色是( ) A.黄 B.品红 C.青 D.红 19.在新闻摄影取景中,既要表现好主体又要兼顾环境,应采用( ) A.俯角度拍摄 B.中景的景别 C.对比的形式 D.光影的造型 20.彩色胶片C-41冲洗工艺的彩显温度是( ) A.20°C B.25°C C.32.8°C D.37.8°C 21.最常用的黑白相纸显影配方是( )

全国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659《新闻摄影》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卷 (课程代码0065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相机上的AF是表示 A.自动曝光 B.自动补光 C.自动聚焦 D.自动取景 2.下列选项中,3倍光学变焦镜头是 A.Fl6mml:3.5 B.Fl6—35mml:2.8 C.F24—120mml:2.8—4 D.F70—210raml:3.5—5.6 3.F300mml:5.6是一款 A.超广角镜头 B.标准变焦镜头 C.中焦变焦镜头 D.长焦定焦镜头 4.下列哪一项是指数码相机的传感器? A.JPEG B.CCD C.XD D.TIFF 5.白炽灯的色温是 A.3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7000K左右 D.9000K左右 6.光线色温越高,光线越 A.偏红 B.偏黄 C.偏蓝 D.偏绿 7.相机的白平衡调节在“白炽灯”,在户外阳光下拍摄的画面色彩会 A.偏红 B.偏黄 C.偏蓝 D.偏绿 8.适合逆光拍摄的题材是 A.团体合影 B.肖像剪影 C.新闻人物 D.新闻群像 9.新闻摄影特写画面的特点是 A.有趣的、有人情味 B.新闻性、有人情味 C.新闻性、主题突出 D.有细节、有新闻性 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突发性新闻的属性? A.偶然性 B.突然性 C.计划性 D.未知性 11.非事件性新闻拍摄的价值在于 A.真实性 B.现场效果 C.艺术创作 D.深层次问题 12.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1962年 13.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望长城》大型电视片是 A.中英合拍 B.中美合拍 C.中法合拍 D.中日合拍 14.布列松l932年拍摄的“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品是 A.《夜总会》 B.《发现的路》 C.《积水的路面》 D.《快乐的儿童们》 15.罗米埃尔兄弟早期电影的代表作是 A.《火车进站》 B.《神圣的命运》 C.《北方的纳努克》 D.《草原上的姑娘们》 16.被世界公认的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是 A.《南北战争》 B.《死亡的山谷》

10月新闻摄影自考试题(1)

2012年10月新闻摄影自考试题 全国2012年10月新闻摄影自考试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 A.《日光摄影法》 B.《工作室一角》 C.《死亡的山谷》 D.《汉堡大火废墟》 2、最早成功将影像永久记录下来的摄影者是 A.罗杰?芬顿 B.尼塞弗尔?尼埃普斯 C.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 D.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

3、五四运动后,北大学生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 A.北平新闻图片社 B.北大新闻图片社 C.中央写真通讯社 D.中国摄影通讯社 4、《晋察冀画报》是一本 A.解放初期著名的杂志型画报 B.我党领导下诞生于解放初期的画报 C.我党领导下诞生于抗战时期的画报 D.我党领导下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画报 5、以72小时直播,标志着中国的电视新闻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大事件是 A.《望长城》 B.澳门回归 C.《话说长江》 D.香港回归 6、在郊外成功播出一场盛大歌舞后,被世界公认为电视诞生日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7、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是 A.爱迪生 B.弗拉哈迪 C.保罗?尼普科夫 D.约翰?格里尔逊 8、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应该是

期末考试答案: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课程评价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对角线构图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合理且优雅的将画面中的()完美的结合起来。(1.0分)1.0 分 A、 前景与背景 B、 前景与人物 C、 背景与景物 D、 人物与景物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王家卫电影中的手提摄影机跟拍镜头为空间创造了()。(1.0分) 1.0 分 A、 时间感 B、 流动感 C、 光线变化 D、 色彩变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 镜头远景的古堡和镜头近景的古堡周边的园艺的鲜明对比,是导演惯用的()手法。(1.0分)1.0 分 A、 伏笔 B、 暗示 C、 隐喻 D、 运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柔光或硬光属于()。(1.0分) 1.0 分 A、 光的质量 B、 光的方向 C、 光的亮度 D、 光的色彩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下列哪些不是艺术场景构图起到的目的和作用?()(1.0分) 1.0 分

展现故事内容 B、 交待电影场景 C、 营造电影氛围 D、 强化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6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影视特质,也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1.0分)1.0 分 A、 人物 B、 色彩 C、 环境 D、 动作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电影和电视剧质感差异的原因?()(1.0分) 1.0 分 A、 演员素质 B、 制作周期

资金量级 D、 制作心态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喜剧是对人的天性中存在的()进行的一种宣泄。(1.0分)1.0 分 A、 内在欣喜 B、 内在悲伤 C、 内在惊慌 D、 内在愤怒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深层剖析最核心的部分,是检验角色与()的互动。(1.0分)1.0 分 A、 其他角色 B、 环境氛围 C、 个体意志 D、 世界观结构下各个分支事件

新闻摄影考试复习资料

考试重点复习题 1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什么? 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组合与聚合)、内涵与外延。 2.新闻摄影的内涵是怎样的? 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这三大类用影像报道新闻的手段。 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照相机为拍摄工具,以摄影采访为主要手段,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刊载的新闻报道活动。 3.简术社会主义新闻的道德原则和内容是什么?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 内容包括: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包括; 1.为人民做奉献 2.充分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呼声; 3.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刻完整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动向; 4.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通过新闻报道切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5.坚持新闻为人民而写、写人民的宗旨; 6.充分发挥新闻事业的宣传教育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 7.传播新闻信息要注重正面的、极积的社会效果; 8.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工作技能,学好为人民务的实际本领。 实事求是的原则包括; 1.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坚持新闻真理性的原则 3.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4.新闻摄影失真失实的表现有哪些? 新闻失实的表现有多种:伪造新闻事实,盗用图片,张冠李戴,篡改文字说明,导演摆布、干预新闻现场,后期造假等。 5.数字化时代,怎样才能避免新闻摄影报道失真失实? 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多种多样,维护新闻真实需要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等媒体从业者在各个环节上高度负责。 6.新闻摄影工作者为什么不能一味以专业尺度衡量所有的新闻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读者评价新闻摄影活动道德与否,其实都是针对“应不应该”而言的。这就使得新闻摄影工作者不能一味以专业尺度衡量所有的新闻活动,必须正确处理与各种人和事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并遵守法律。 7.和新闻摄影相关的侵权行为主要有哪些? 新闻摄影与公民肖像权,肖像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现权和使用权。 新闻摄影与公民隐私权。隐私权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信秘密权和个人隐私使用权。新闻摄影与名誉权。新闻摄影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有诽谤、侮辱和宣扬他人隐私三种。 新闻摄影的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隐身报道、授权和审查过程中,以及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上。 8.摄影记者如何在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之间进行平衡。 对于时效新闻,需要突出新闻性,这是时效新闻的命脉所在; 对于长线操作的题材,则要进行充分的计划,撰写详尽的拍摄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9.新闻摄影的采访有哪几个步骤,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寻找选题或者从新闻编辑那里获得任务。二,采访之前的准备。三,现场采访。四,编辑照片。 10.摆拍在新闻摄影工作中能否使用,怎样使用? 摆拍已经被很多理论工作者承认为一种拍摄方法,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要求:“是否摆拍、能否摆拍的问题在新闻摄影业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至今还是常常困扰着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摄影记者都有过摆的举动和经历。现在的问题是,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应 该充分了解在拍摄现场哪些可以摆,哪 些不能摆。这里是一些行为准则: 不要去摆拍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 不要去摆拍再现已经过去了的事件;摆 拍不是要摆出一个假场景,不是要拍出 一张假照片。摆拍的目的是创造出一张 有视觉冲击力但绝对不会让读者误读的 照片。 11.抓拍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才能拍到精彩 的瞬间? 抓拍能够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更 好地记录信息。从外部形式来看,现场 抓拍可以捕捉到最真实的形象。它与摆 布、导演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内部形式 来看,现场抓拍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信 息。抓拍不仅能使照片的外部形式和内 部形式俱佳,同时还是能把内部和外部 形式结合到一起的最佳方法。在抓拍的 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进行瞬 间的捕捉: 1.简洁2.神秘3.用视觉语言讲故事4. 情感。 12. 非事件性新闻有什么特点,在拍摄过 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非事件新闻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对时间的描述不是“时间点”而是“时 间段”的描述。非事件性新闻摄影的拍 摄也需要由头。如何用好非事件性新闻 摄影报道,是对图片编辑的挑战。 13. 什么是视觉教养?新闻道德?新闻图 示?专题摄影?深入采访?隐性采访?景 深? 14.数字图片的后期处理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 尽量保持照片的原始状态;谨慎处理拍 摄到的图片;把自己的照片整理归档。 15.为什么摄影记者在拍摄专题摄影时会存 在题材单调的问题?如何解决? 单调的原因可能是: 或许是因为最早介绍给中国摄影师的 是尤金?史密斯的专题作品如《乡村医 生》 、《助产士》,并且获得国际大奖的一 些中国的专题也都是一些类似的题材, 如乡村杂技团等,摄影师就认为专题摄 影的题材就无非是这些内容:反映一些 边缘、陌生的生活,于是一窝蜂地在这 上面做文章。摄影记者缺乏对社会的洞 察力和想象力。这些题材容易出画面, 摄影者想投机取巧“走捷径”。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摄影者不应该固步 自封,而是要多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开 启创新思维,对社会有敏锐的洞察力。 16.专题摄影存在几种结构方式,如何寻找 适合的结构方式拍摄? 专题摄影的结构方式主要有: 平行并列的结构方式。以主题为中 心展开的结构方式。按照事件的发生的 前后逻辑顺序结构的方式。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 通过这种形式,把一些零散的照片组成 一个整体,来达到为主题服务的目的。 17. 请简述图片说明的作用。 图片说明的作用:传达照片中抽象的、 无法用影像语言表达的信息;揭示图片 的意义;标明作者及他所属的机构。 18.在信息同质化时代,面对同样的图片来 源,图片编辑怎样才能做出自己特色的选 择? 以下三个方法可以避免图片编辑在使用 照片时候过于千篇一律:自己的摄影记 者是最佳的途径;和各种摄影师及时沟 通;了解不同图片库的特点。 19.图片编辑为不同媒体选择照片时的侧重 点有什么不同? 给报纸选照片:需要注意报纸的印刷较 为粗糙,读者在阅读报纸时的心态是浏 览,所以可适当放宽成像质量,选择主 题突出、信息直接明了的照片。 给杂志选照片:杂志用纸精良,印刷精 美,读者在阅读杂志时所持的心态较平 和,对信息的获取的诉求是理解,图片 编辑在选择时应强调影像质量高、视觉 构成丰富、视觉符号较多,这样可以让 读者揣摩,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为通讯社选照片:通讯社的主要服务对 象是各报社,照片主要提供颗粒较粗、 主题突出、信息直接明了的影像。随着 数码技术发展,视觉构成渐渐复杂。 为图片社选照片:注重普遍性、多义性、 前瞻性。 为网站选照片:视觉构成简单、信息量 简洁、色彩明快的照片。 20.图片的版面设计原则是什么? 平衡、对比、重点、比例和统一。 2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机身、镜头、 取景器、后背、输片机构等部分。如果 再细致一些,可以分为镜头、快门机构、 调焦与测距系统、取景器、输片机构、 机身、后背等。 22新闻摄影主要传播媒介是一是报纸,二是 杂志和网站。 23简洁、明了、主体突出是报纸使用新闻 图片的基本要求 24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 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的 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25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 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 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 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 26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与所用相机标准 画幅对角线长度基本相同的镜头。其视角场 子角在57度到40度之间 26全画幅(135型)数字单反相机的电子影 像传感器画幅与135胶卷一格画幅大小一致 27摄影离不开光线,其本质就是用光作画, 在实际拍摄中按光线的方向可分为顺光、逆 光、侧光、顶光、等 28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 门类的根本要求。新闻摄影涉及两个层面, 一是事件属实,二是过程属实 28从大的方面看,摄影的主要门类有艺术 摄、新闻摄影和实用摄影 29 曝光就是控制到达感光材料的光的强度,决 定摄影曝光的三个内在技术因素是感光度、 光圈和快门速度。 30在我国侵犯摄影作品著作用权主要有: 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侵犯著作权人的获 得报酬权、侵犯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 权、侵犯著作权人的作品修改权、使用图 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 30光线在摄影中的基本作用是塑造基本形 态、空间和色彩感觉、塑造主体传递信息、 营造意境升华主题 31 影响构图的主要因素有拍摄距离和景别、 拍摄角度、画幅选择、透视规律。 31新闻本身就要求具有真实性的原则, 而新闻摄影做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受其视觉 因素的影响更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一新闻摄 影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辨证唯物主义 的思想路线所决定是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在 新闻摄影中的表现。二: 新闻摄影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原则。 对于新闻摄影从业者来说, 1、真实的按照实事本来面貌描写实事,做 到实事的完全真实,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A、新闻报道的具体实事要真实无误 B、 新闻报道概括出的新闻实事必须真实 2、从事实的联系、实事的总和中把握实事, 全面的反应实事 3、深刻的反映事实,揭示实事的本质 4、尽可能精彩的还原实事 5、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32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的意义是 什? 感光材料上接受光学影像的过程)曝光 就是摄影师根据被摄体的光亮程度、通过设 定感光度、光圈大小、快门速度的组合来控 制到达感光材料上光的强度,从而得到适度 的并清晰的影像。正确曝光的意义:我们所 面对着的自然界,是一个五彩缤纷、层次丰 富、光线变化无穷的世界。摄影者要想用感 光材料记录现实生活中富于变化的各类事 物,还取决于能否使感光胶片达到正确曝 光。正确曝光可以让景物的形态、色彩、空 间得已准确还原。在新闻摄影中,正确曝光 才能确保准确的视角记律。从视角语言角度 看、曝光又是一种影像语言、正确曝光能够 提升作品的视角感染力,能让图片展示作者 对事件的思考和独特的发现、还可以渲染意 境、感染读者。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659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D019·00659(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科学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2.“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 A.达盖尔 B.依思曼 C.塔尔博特 D.尼埃普斯 3.世界第一张新闻照片拍摄的内容是 A.伦敦雾霾 B.法国尼斯 C.纽约大教堂

D.汉堡大火废城 4.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 A.《火车进站》 B.《神圣的使命》 C.《北方的纳努克》 D.《草地上的姑娘们》 5.1927年,蔡斯·依康公司推出Ermanox相机的最大亮点是 A.高速快门 B.大光圈镜头 C.明亮取景器 D.相机操作方便 6.专题摄影报道诞生于 A.《时代》杂志 B.《良友》画报 C.《生活》杂志 D.《时尚》画报 7.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l962年 8.1978年,美国波拉公司研制的SX-70超声波照相机是 A.电子成像 B.机械成像 C.数码成像 D.一步成像 9.1979年,佳能公司推出的AF35M照相机首次采用 A.自动曝光 B.自动对焦 C.自动测光 D.自动闪光 10.上世纪40年代延安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的原因是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 一、新闻摄影定义: 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其构成形式包括画面形象和标题或文字说明两部分。 画面的基本要求:一个鲜明的新闻主题;有突出的主体;画面质量要高。 标题或文字说明: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简洁、画龙点睛。 二、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属性: 1. 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形象价值:新闻事实具有的足以值得和适用形象来表现的素质。 2. 拍摄方法:现场选择抓拍。 3. 技术手段:照相。进入21世纪后以数码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 4. 传播形态: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 5. 本质特征: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 三、新闻摄影的特性 1. 新闻性:新、值、快 (1)新:新人、新事、新画面 (2)值:新鲜性、贴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3)快:反应快、动作快、拍摄快、处理快 2.真实性: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新闻事件现场拍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拍摄,防止制作中出错,真实准确的文字说明。 3.瞬间形象性: (1)画面形象要典型化,包含的信息容量大。 (2)视觉冲击力: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来自于: 画面的新颖程度;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状况;画面的真情实感。 四、优势与不足 1.优势 (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 (2)现场纪实,具有可信感 (3)瞬间定格,凝固动态,长久观看和保存 2.不足 (1)受众不便对新闻事件作全面了解 (2)需要借助文字补充 (3)数码摄影的运用使纪实性、可信度降低 (4)受记者主观因素影响大 五、作用与地位 1.作用: (1)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舆论导向作用 (2)传播形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 (3)传播现代知识,弘扬先进文化

摄像技术期末复习

摄像技术 1。现行的电视制式有几种?和电视节目制作有何关系? 现行的电视制式有三种,分别是:NTSC制、SECAM制、PAL制。 制式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标准,某国采用什么制式,就意味着从摄像到编辑到最后播出必须采用同一制式。否则,就会出现制式不兼容的问题。这在选购设备时非常重要,例如在我国大陆就必须选购PAL制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2.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目前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有ENG、EFP、ESP、SNG四种方式 ENG方式能够适应新闻采访的灵活性、新闻事件的突发性、电视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性。它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两个阶段,具有灵活的特点,能够适应紧急现场一次制作而成的要求。 EFP制作方式由于它的摄录过程与事件发展同步进行,现场感特别强,同时具有制作节目的连续性。它最大的特点是“多机摄录、即时编辑”。是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和现场直播。 ESP方式既可以先拍摄录制、后编辑配音,也可以多级同时拍摄,在导演切换台上即时切换播出,ESP方式综合了ENG和EFP两者的优势,手段灵活,可用于各类节目制作。 SNG方式的新闻时效快、传播距离远、范围广,在所有的制作方式中具有最为突出的传播优势。 3.摄像机按质量可分为哪几类? 按摄像机质量的不同,可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家用级三大类。 4.长焦距镜头、中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各有什么不同? (1).长焦距镜头也叫窄角镜头,它的视角小于20°。它拍出的镜头放大倍率大,景深小,主体物周围很小区域清楚,前景,背景均模糊。 (2).中焦距镜头也称标准镜头。它的视角为24°左右,放大倍数中等,景深范围适中,只是画面的最前面,最后面景物会模糊。 (3).短焦距镜头也叫广角镜头,它的视角大于30°。这种镜头放大倍数小,景深范围大,它拍出的画面几乎全部是清晰的。 5.使用松下-----------摄像机怎么调节白平衡? ⑴设置好摄像机的相关位置: 增益开关“GAIN”打到“L” 输出开关“OUTPUT”“CAM” 光圈方式开关“IRIS”打到“A” ⑵根据当前的照明情况设置滤色片的位置为1、2、3或4。设置滤色片的关键是根据当前的色温。 ⑶将WHT·BAL开关设置为A或B。 A或B是两个白平衡记忆位置, 没有什么区别。 ⑷在与拍摄现场相同的照明情况下, 放一标准白色物体,用变焦的方法 使白色物体充满画面。 ⑸向上扳动AUTO WHT/ACCU FOCUS 开关一次,然后将其释放。自动白平

2018年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为我国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资产阶级价值观与无产阶级价值观之间常常出现对抗性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新闻报道行为中往往具有浓厚的 A 宗教色彩B.政治色彩 C.人权自由D.言论自由 3.出于不同的——,在报道同一新闻题材时,人们必然要选择不同的新闻事实来加以报道。 A.报道动机B.出发点 C.报道心理D.报道性质 4.希望工程新闻摄影的作者是 久徐永辉B.解海龙 C.唐师曾D.杨绍明 5.新闻摄影的主要方法是 久偷拍B.摆拍 C.抢拍D.现场抓拍 6.新闻摄影记者应严格遵守法律,尽量避免

A.不负责任B.新闻侵权 C.剽窃他人作品D.不实事求是’ 7.要想利用好新闻摄影来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 摄影记者应首先 A.加强理论修养B.加强法律修养 C.加强知识修养D.加强技术修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 甘于奉献的精神原则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C.吃苦耐劳的工作原则D.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E.集体主义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包括 A.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B.坚持新闻真理性原则C.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D.坚持事实客观性原则E.坚持立场、角度正确原则. 3.新闻摄影拍摄的方法有 A 抓拍B.仰拍 C.偷拍 D 摆拍 E.俯拍 4.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是 A 报纸 B 杂志 C.广播 D 电视

E.网络 E.《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6.新闻摄影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A.诽谤B.侮辱 C.诬告陷害D.人身攻击 E.侵犯著作权 三、名词解释 1.新闻道德 2.舆论监督 3.名誉权 4.肖像权 5.隐私权 四、简答题 1.简述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常面临6Q3S⑩。2.简述新闻摄影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3. 简述新闻摄影传播的法律规范 4. 简述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及传播活动中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5.简述摄影审查的内容及审查方式。 6. 图片编辑在对新闻摄影作品把关时,从道德角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 1.如何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摄影记者? 2.试述新闻摄影寻求法律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新闻摄影考试重点

新闻摄影考试重点整理

————————————————————————————————作者:————————————————————————————————日期:

◆优秀摄影作品的三个原则: 原则一: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摄影作品的生命力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形象的选择、提练和凝聚,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新发现,表现了作者深刻、独创的构思,把“人人胸中有”的普遍情感,用“个个笔下无”的表现方式传达给观者,以其真实、自然、生动、诚挚,拨动观者的心弦,给人强烈地震撼和共鸣。原则二:立意明确、主体鲜明是一幅优秀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 根据拍摄者所要表现的内容选择有典型性的主体,让主体安排在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上,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另外,还要考虑主体在画面上同陪体的关系是否和谐、协调,轮廓是否清晰,条理和层次是否分明等等。 迅速地、慎重地选取代表某一事件、某一内容的人或物,竭尽全力在作品中把它表现、突出出来,让观者明白你的拍摄意图,看清画面的主体及其代表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原则三: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要简洁明了 不仅包括主体的选择、背景的应用,虚实的变化,色彩的搭配与和谐,更主要的是在拍摄时你是否注意到作品要简洁明了和如何使作品简洁明了。除非必要,一定要把画面中干扰视线、影响注意力的东西如无关的人物、电线、电线杆、垃圾桶等等数不清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从画面中清除掉,让我们的每幅作品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简洁明了决不意味着将背景中的东西全部删掉。 ◆新闻摄影的分类: ?事件性新闻摄影 突发事件摄影和预期事件摄影 突发事件摄影:1、设法进入现场2、眼疾手快,迅速记录现场3、深入拍摄 预期事件摄影:摄影师预先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内容。 ?非事件性新闻摄影 百姓日常生活(缓和负面情绪) ?体育新闻摄影 体育现场新闻摄影和体育特写新闻摄影 镜头的分类 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标准镜头焦距约50mm; ?广角镜头焦距有:35mm、28mm、24mm、20mm; ?超广角镜头焦距:17mm、14mm等; ?鱼眼镜头的焦距:7.5mm左右,视角180度 1/f=1/u+1/v ◆广角镜头造型特点: ?视角大、拍摄范围广,可以在较近距离拍摄大场面 ?广角镜头焦距短,景深长,使用小光圈可以获得大景深,适合拍摄风光摄影。——远取其势 ?广角镜头可以夸张空间的纵深感,甚至出现变形。——前景的处理、风光摄影 超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焦距为16mm或更短的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它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

新闻摄影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填空题 4、名词解释 5、分析题 新闻摄影复习大纲 第一章:摄影基础 一、快门 快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照射时间长短的机件,是控制照相机曝光的计时装置。 快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 (1)与光圈配合,控制感光片的曝光量。 (2)抓取瞬间动作使运动物体成像清晰或模糊。 现代照相机快门速度已标准化,两级快门速度之间的通光量相差大约1倍。其标准序列是:B,1,2,4,8,15,30,60,125,250,500,1000……各挡的时间均为倒数,单位为秒。 B门表示按下快门钮快门打开,松开快门钮则快门关闭。 与光圈相似,两挡快门速度之间如果相差n挡,那么快门开启时间之比是2的n次方倍。 动体的拍摄有四种处理方法: (1)用高速快门将动体凝结下来,获得清晰的影像。 (2)有些运动有一个运动速度较慢甚至瞬间静止的时间,摄影者抓住这个时间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而获得清晰的影像。 (3)追随拍摄:横向追随、弧形追随、旋转追随、等速追随、纵向变焦追随等。 (4)允许被摄动体有一些模糊,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可达到这目的。

二、调焦和取景器 调焦器又叫测距器,作用是调整拍摄距离,使像点落在感光片(感光元件)上,达到结像清晰的目的。取景器用来观察所拍摄景物的范围。 数码照相机的使用 (1)装数码卡(2)装电池(3)调白平衡,一般可以用自动()(4)调感光度,光线充足时一般用100,感光度越高,越方便在暗的环境下拍摄,但噪点越多、颗粒越粗、画质越差。 (5)分辨率调到最高、画质最好、最精细。 (6)设定文件格式一般用有压缩的格式。 (7)调节光圈与快门速度使曝光正常,可选用P、A、S、M(或P、、、M)模式,也可以选用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运动模式、夜景模式等。 (8)变焦、取景、调焦、拍摄。 (9)拍摄完关闭电源,取出数码卡把数码文件输入电脑或数码伴侣。 (10)数码卡重新插入相机,删除文件或把数码卡格式化后可反复拍摄。 数码相机的曝光模式: 1、创意曝光模式 (1)全自动模式() 拍摄者无须对相机的任何设置进行调节,只要对着景物按下快门就可以了。它由相机对现场光进行判断,自动设置曝光参数。 这种模式拍摄者不能对曝光等功能进行设置和控制。 (2)程序自动模式(P) 拍摄者在对准被摄物景半按快门时,相机会显示一组常规的曝光组合,如立即拔动主控盘,光圈与快门速度会随之进行互易,使之重新组合曝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