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第3课时)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3.2.3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3.2.3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原子结构讲义【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分类和表示方法。

2、通过教学活动,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强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知识精讲】【观看图片】Na+、Cl-、NaCl的形成。

[提出问题]对于离子你有了哪些认识?[讲述]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_______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_______电注意: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例如:钠离子:Na+。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例如:Fe3+: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如:Fe3.+: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比较]原子就、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从概念、电性、结构进行比较。

【例题】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 X表示(),该粒子有()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有关系;当X-Y=10时,该粒子为()(填类别);当Y=8时,该粒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该粒子符号为()答案:质子数 3 化学性质原子 S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 在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不一定相等C 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D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可以不同答案:CD3 、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核电荷数为13,则铝原子由( )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4 13 13 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4.下面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1)A~E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2)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3)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电子的是________.答案:(1)三 (2)E (3)AD。

《原子的结构》第三课时教案

《原子的结构》第三课时教案

《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通过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人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中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内容是原子结构的一部分,它使原子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本课时是从量的角度,继续构建微观与宏观的联系,继续形成微粒观。

同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深刻理解也是后续的定量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

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水分子的引领下进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已经建立了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并且知道原子质量很小,这是本课时的知识基础。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原子质量到底有多小”、“怎么表示这么小的质量”、“用常见的方法行不行”等潜在疑问,这是本课时的生发点。

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微观粒子的计量,而相对原子质量又比较抽象,对一般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教学设计思想】1.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从学生已有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入手,引领学生根据原子结构分析、猜测原子质量的大小,再根据原子的实际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最后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

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比较,让学生建立起原子、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联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重视科学观念的形成。

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把原子与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从而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教学目标】1.能应用概念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3.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记住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3、记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学习重点、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原子的构成学习难点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排布的。

4、一般地,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少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多于个,易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三、合作学习(一)原子的构成1、阅读课本P53完成下列问题:(1)原子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那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还是负电?(3)用框图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5)什么叫核电荷数?(6)原子有多大?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怎样?2、从P53的表3—1,你能发现哪些规律(1)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2)氢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3)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4)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5)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6)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排满第一层才能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才排第三层.2.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n为层序数.即第一层n=1,第二层n=2)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 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4、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弧线表示电子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原子的组成【学习目标】1.能说出原子的组成粒子及电性,并在此基础上能经过剖析、推理得出原子不显电性的原由及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3.领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

4.逐渐提升抽象思想的能力、想象力和剖析、推理能力。

【课前预习】经过预习达成以下空白或问题一、原子的组成1、原子的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 1 个单位)原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子核占的体积,电子绕着原子核。

1 个单位和)组成,在原子中原2、原子为何整体不显电性?3、看书 53 页表 3-1 可知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必定核外的电子数,而质子数不必定等于中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1、观点以其余原子的作为标准(即:把标准质量相对看作一份质量),跟标准质量对比较所获得的比值,就叫做这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可以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表达式Ar=4、与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核外的电子质量小的能够忽视不计(每个质子或每此中子质量约为每个电子的质量1836倍),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证量标准比较,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讲堂研究】一、原子的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223镁12121224结论:(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3)(4)(5)二、相对原子质量1、思虑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差别?2、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进行计算已知 1 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10-27 kg,1 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 kg ,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 1.66×10-27 kg ,分别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存正整数)。

《3.2 原子的构成》教案(附导学案)

《3.2 原子的构成》教案(附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原子可分还是不可分,培养学生微观的想象力。
2、了解原子的真实质量和相对质量,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原子的构成




知识技能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过程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 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
原子的构成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创 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如果抛开化学变化这一前提,原子能否再分?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有没有可以证实你说法的事实依据?
【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
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g B.16 C.1/16 D.2.657×10-26Kg
3、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5,核电荷数为92,其中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A.92、143 B.92、92 C.235、92 D.143、92
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导学及探究过程5、学生观察课本78页图,归纳核外电子排布原则:(1)核外电子都尽先排在运动;即排满第层后,再排第二层;排满第层后,再排第三层。

(2)第一层最多放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放个电子。

(3)第一层是最外层时,最多放个电子;第二层是最外层时,最多放个电子;其它层是最外层时,最多放个电子。

6、知识深化:(1)补充完成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观察上表;发现规律:a.b.(3)1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该元素的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行,第列。

7、深入探究:(1)、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这三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什么特点?(2)、稀有气体曾经叫惰性气体,这说明它们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其他两类元素呢?(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结构哪一部分有关?8、知识小结:学生活动拓展延伸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得失电子的趋势化学性质一般易电子稳定一般易电子稳定8个(氦为个)电子稳定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

②所有元素的原子都有的趋势,即所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有变为的趋势(氦为2个,除外)。

例如:四、拓展延伸:1.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由时,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属于()A.金属元素B.非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D.不能确定2.核电荷数的增加,依照一定的规律将1~18号元素顺次排列成下表运用所学过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根据上表进行填空。

(1)在化学反应中,第Ⅰ纵列的元素比较容易电子;第Ⅵ纵列、第Ⅶ纵列的元素比较容易电子,(除去H之外)通常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数。

(2)从原子结构上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同一纵列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

(3)画出第Ⅶ纵列的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归纳总结,谈收获:1、知识:2、方法:课堂达标训练1、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2、Fe、Fe2+、Fe3+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因而属于同种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这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3、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9H13N,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23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5,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3:1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10g摇头丸中含碳元素8g。
难点:会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学法指导
你的收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念
原理
经验
22781 58FD壽_40279 9D57鵗
&$/37515 928B銋33497 82D9苙33581 832D茭I#38855 97C7韇24651 604B恋27777 6C81沁
C、双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D、双氧水分子由二个氢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4、国际互联网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平常所说的补钙、补锌等,都是指补这种元素。)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氧化铁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115 B、49 C、66 D、164
9、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和一种单质的是(AB)
A、Mg B、He C、H2D、O
10、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C)(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
A、锌 B、铁 C、铝 D、镁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设计

《3.2 原子的构造》课题:授课教师:学科:化学课时:第三课时总课时数:知识与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技术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1)充足利用教材供给的图、表等资料获守信息并进过程与教学方法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教课教要点材分析教课难点行加工;(2)经过议论与沟通,启迪学生的思想,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相对原子质量的观点形成。

相对原子质量的观点形成。

教学过程备注(教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时间分派等)备注(教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时间分派等)[ 教师设疑 ] :原子那么小,有没有思虑质量呢?回答]由于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剖析]不一样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两部分组成,原子培育学生积中子、电子数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核又分为质子和中极思虑质量也不一样,比方 1 个氢原子的质子,所以原子的质量为 1.67 ×10-27 kg,1 个氧原子的量应等于质子质质量为 2.657 ×10-26 kg 。

这样小的量、中子质量以及数字,不论书写、记忆,仍是使用核外电子质量三者都极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之和。

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同样。

为了便于研究问题,国际上采纳原子的相对证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原子质量1. 观点: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余原子质量跟它对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计算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目的、时间分派等)相对 原 子质 量该原子的质量总结概括(A r )=1/12碳原子的质量3.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的差别[剖析]相对原子质量不过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质质量,单位是 1 通常不写。

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采纳的一种碳原子是碳 12,是含6 个质子和 6 其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 1/12 约等于 1.66 ×10-27 kg 。

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 1 个质子和 1 其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 1 个电子质量的 1 836 倍,所以电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对比能够忽视不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第3课时离子的形成构成物质的微粒
导学目标:
1. 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能区分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成。

自主预习:
1.带电荷的原子叫做。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

2.写出几种常见的原子团离子:
硫酸根离子______;硝酸根离子_______;碳酸根离子_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_;铵根离子_______。

【尝试挑战】
3.由下面卡通(如图3-2-3-1)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图3-2-3-1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课堂导学
【导学探究】
探究一离子
探究指导: 1.概念:带电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
3. 常见的原子团离子:氢氧根离子OH-,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铵根离子NH4+。

例题1: 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4-3-6(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思路分析: 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答案:D
方法指导: (1)原子在得失电子变成离子时,变化的是电子数,而核内的质子数并未发生
变化;(2)阴离子原子阳离子得电子失电子−−→−−−−←。

【跟踪训练】1.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探究二 离子符号及离子结构示意图
探究指导: 1. 离子的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且电荷数在前,“±”号在后,若电荷数为1,常省略不写。

2.离子结构示意图:
例题2: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3-2所示。

与硫原子..
比较二者( ) A .核内质子数相同
B .核外电子数相同
C .所带电荷相同
D .化学性质相同
思路分析: 硫离子与硫原子相比,核内质子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比硫原子多2个,因此硫原子不带电荷,但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由于原子或离子的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A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
子数
符号举例 Mg 、Cl Mg 2+ Cl -
【跟踪训练】2.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氢原子 ;钠离子 ;2个镁离子 ;氮气分子 ;2个氧分子 ;碳酸根离图3-2-3-2
子 。

3.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11+928+927+1028+1228+14284+17287+18288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⑴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属于阴离子的是 ,属于原子的是 。

⑵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

探究三 构成物质的粒子
探究指导: ⎪⎪⎪⎪⎪⎪⎩
⎪⎪⎪⎪⎪⎪⎨⎧⎩⎨⎧⎪⎩⎪⎨⎧一般含有金属元素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物质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氮气等氢气如氧气气体双原子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许多固体非金属所有的稀有气体所有的金属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 例题3: 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的。

这就要求记住各类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分好类,把握好规律。

答案: (1)原子 (2)分子 (3)离子
【跟踪训练】4.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A .铜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木炭
当堂达标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电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6.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 、 三种。

下列物质:氢气、氖气、水银、水、氯化钠、氯化钾,由原子构成的是 ,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离子构成的是 。

图3-2-3-3
9.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3-2-3-4所示,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3-2-3-4
(1)用化学符号填空:钙离子___;硫酸根离子_____。

(2)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3-5所示,则x 的值为______。

课后提高
1.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3-6所示,则x 的数值可能是( )
A .9
B .10
C .12
D .17
2.(2012,山东滨州)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
是( )
A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 .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 .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3.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
(1)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___________;最外层有_____________电子;
(2)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
(3)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图3-2-3-5
图3-2-3-6
(任写一条)
答案与点拨
自主预习
1.离子阳离子阴离子
2. SO42—NO3-CO32—OH-NH4+
3.B 点拨:题考查了离子的知识和对给出信息的处理能力。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了钠离子,由于少了一个电子,原子带上了正电,所以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课堂导学
1.D
2.H Na+ 2Mg2+ N2 2O2 CO32—
3.(1)②③⑤⑧①②④⑥⑦(2)③④⑤
4.C 点拨:铜是由铜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木炭是由碳原子构成。

当堂达标
5.C
6. 分子原子离子氖气、水银氢气氯化钠、氯化钾
7.
点拨:首先你必须熟悉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确定在化学变化时,它们是得电子还是失电子以及得失电子的数目,由此就能确定它们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比较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确定离子所带的电荷的电性和数值。

质子数大于电子数的离子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的离子是阴离子,且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差就是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

8.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总称④物质⑤分子⑥物质⑦离子⑧物质
9. 1)Ca2+;SO42-;(2)8 点拨:(1)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2)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即x=8。

课后提高
1.C 点拨:阳离子中质子数多于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少于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

2.A 点拨:最外层的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的性质,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②③化学性质相同不同,所以A错误;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它们的质子数有两种,所以它们表示两种元素,故B说法正确;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①表示原子,②表示离子;故C 说法正确;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少于4个,属于金属元素,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3. (1)15 5 (2)Al3+(3)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