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创业历程

合集下载

意志坚强事业有成的事例

意志坚强事业有成的事例

意志坚强事业有成的事例李嘉诚,中国知名企业家,香港长江实业集团创始人,被誉为中国首富。

他以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共创出了近半个世纪的商业传奇。

李嘉诚的父亲早年从广东乡村流落到香港,在窘迫的环境下挣扎求生。

李嘉诚自幼便被家庭的贫困所影响,从小就开始以赚钱为目标,他为补贴家用,从纸片、饮料到存瓶子赚取每一分钱。

1940年,14岁的李嘉诚离开校园,跟随父亲到红砖厂当学徒,没过多久又离开了,打算做小买卖。

这时候他接触到了香港物业市场,开始成为代卖租的房产经纪人。

1967年,他发起筹资创立了香港长江实业集团,创业初期他曾一次性心力交瘁亏损1500万港币,但他没有放弃。

他选择了默默承受创业时期的压力,通过对商业环境的精确洞察,迅速适应环境,不断拓展格局,并抓住机会积极扩大产业版图,逐渐成为了香港甚至亚洲地区的商业之王。

在企业管理方面,李嘉诚极其重视人才培养与管理,他要求管理者必须“有担当、行动快且果断、有主见、有魄力、重视纪律,管理全局,认真执行,勤勉尽责,勇于卓立等要素。

”基于这个理念,集团内部建立有严格而系统化的培训和选拔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商界精英和优秀管理人才,使集团在竞争中始终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另外,李嘉诚在商业方面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经营理念,他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寻找经 Business opportunities ,并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和技术,这种对于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的敏锐性,使他的企业不断快速变化、迎头追赶,最终成为业界的翘楚。

李嘉诚那种换句话说就是在面对风雨时不改初衷,被认为是有着坚强的意志力。

他从未放弃过任何一次机会,从不为自己的经历和境遇感到痛苦和愤怒,而是把这些转化为成功的精神支撑。

他最终成为了中国商业的巨头,他的企业,不仅成功走出了国门,还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起来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综上所述,李嘉诚是一个意志坚强,奋发向前的企业家。

他懂得从小事做起,勇于创新,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屈不挠地拼搏,最终攀登商业巅峰,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后天努力的名人故事

后天努力的名人故事

后天努力的名人故事前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然而道路上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何面对这些难关,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讲述几位后天努力的名人,他们通过积极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李嘉诚:以信念驱动,创造着惊人的传奇李嘉诚,现代中国最著名的商人之一,香港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从他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即使生活已经毁灭了你的过去,但只要你拥有信念,对任何人而言,你的明天都可以是更好的。

李嘉诚的父亲在他9岁时去世,家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被迫辍学,开始为生计而奔波。

在华人商界,李嘉诚被誉为“劝退大王”,因为他辍学后决定辞去工作,考入英国的 Hull 高级商学院继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毕业后,他进入纺织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1971年,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实业集团,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实业家。

他的经营理念是:“坚毅不拔,追求卓越,但又碰到了许多挑战和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长江实业遭受了重创,但是李嘉诚没有放弃,他以宽广的眼界和非凡的勇气,带领公司在这场危机中走过了之后的20年,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二、华罗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数学传奇华罗庚是20世纪中后期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他的一生充满了努力和挑战,但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为了数学界的巨星。

华罗庚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艰辛。

他的家乡地处贫困落后的地区,没有好的教育资源。

但他的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使他不断努力学习,赢得了国内外教育家和数学家的青睐。

他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为他赢得了多项国际数学奖项,包括194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美国科学院会员。

华罗庚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当他在20世纪60年代来到美国纽约大学担任教授时,曾经遭受过一些种族主义者的打击,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梦想和奋斗,最终成为了中国数学事业的神话和传奇。

三、马云:打造了自己的电商帝国马云是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创办了阿里巴巴公司,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袖人物。

李嘉诚艰苦创业经历_李嘉诚创业的艰辛厉程

李嘉诚艰苦创业经历_李嘉诚创业的艰辛厉程

李嘉诚艰苦创业经历_李嘉诚创业的艰辛厉程李嘉诚不仅仅是商人,还是一个慈善家,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李嘉诚艰苦创业经历,欢迎大家阅读。

李嘉诚艰苦创业经历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

他的祖父是清朝末年的秀才,父亲李云经也受过很好的教育,以教书为职业。

李嘉诚从小就受到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3岁就开始读唐诗,到小学毕业时,已经能读《红楼梦》、《老残游记》、《资治通鉴》了。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

1940年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14岁。

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

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

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

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

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

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

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

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

”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

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

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

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

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

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创业故事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

创业故事李嘉诚与年广九两草根的不同命运

创业故事李嘉诚与年广九两草根的不同命运

创业故事:李嘉诚与年广九 两草根的不同命运 超人李嘉诚与徽商年广九有着相似的起点,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但是两个人却也经 历着不同的命运,一个伴随着共和国成长,最终成为亚洲首富,而另一个作为瓜子大王名 噪一时,却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最终沉寂。

超人李嘉诚 60 年奋斗史:依靠祖国内地成为亚洲首富他,长期雄踞世界华人首富宝座 ;他,赤手空拳起家,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 他,教子有 方,成为美谈 ; 他,年过八旬却依然一心扑在工作上。

这个被人们敬若神明的人正是有着 “香港超人 ”之称的李嘉诚。

人无我有 ”思想开启挖金机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古代圣贤孟子的箴言既是李嘉诚一生的写照,又是他 历经艰辛不败不馁的精神支柱。

1928年 7月 29日,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府城北门街面线巷一座古宅里的书香世 家。

1940 年初,11 岁的李嘉诚随家人为了躲避日军侵略, 辗转迁徙香港。

李嘉诚来到香港的第一件事, 便是苦功广州话和英语。

并且他 14 岁开始便承担养家重 任,年少时期李嘉诚做过茶馆的跑堂、舅舅钟表店的伙计、五金厂的推销员。

但是基于对 时势的准确判断,李嘉诚果断地选择独立创业。

1950 年夏, 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即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而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 大批的人们从陆路、 水路涌向香港, 使香港人口从 40 年代上半叶日军侵占时代的五六十万已下载激增到 内地人给香港带来了大量资金、技术和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

一切 都显示出香港经济起飞的迹象。

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 造出较为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李嘉诚立刻进行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都还没 有这种机器。

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大脑,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外国厂家联系1950 年正是中 1950 年的近 200 万人。

李嘉诚创业励志故事

李嘉诚创业励志故事

李嘉诚创业励志故事篇一:李嘉诚创业故事李嘉诚创业故事从推销员到总经理“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

”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的座右铭。

一九四○年日军侵华,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十四岁。

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

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

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

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

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

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

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

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

”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

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

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

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

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

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风波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

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

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

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李嘉诚从贫困到富豪的奋斗之路

李嘉诚从贫困到富豪的奋斗之路

李嘉诚从贫困到富豪的奋斗之路李嘉诚,中国内地首富、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被誉为亚洲商界"超人"。

他的成功经历与深厚的商业智慧给了许多人启示,成为众多企业家和年轻人学习的对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李嘉诚从贫困到富豪的奋斗之路。

一、起步艰难,贫困家庭的童年李嘉诚于1928年在中国广东省潮州市出生,家境贫困。

他的父亲是一名小生意人,但因病丧生,使得家庭生计更加艰难。

在李嘉诚年幼时,家庭经济状况非常拮据,生活条件极度困苦。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嘉诚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奋的品质。

他从小学习努力,勤工俭学,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贫穷的命运。

二、创业初期,一步登天的机遇李嘉诚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利用当时香港房地产市场多元化的契机,创办了长江实业集团。

他凭借自己的商业眼光和决策能力,成功地将长江实业集团打造成一个包括物流、能源、电信和零售等多个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李嘉诚曾说过:“每次有机会,都要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在商场上追求机遇,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与风险,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行动力,将机遇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三、锲而不舍,持续拓展战略版图李嘉诚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不断拓展长江实业集团的业务版图。

他在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成功,迅速推动了集团的国际化发展。

长江实业集团开始投资海外,进军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房地产市场。

李嘉诚深知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业务领域,将公司的核心业务不断延伸。

例如,他在电信领域投资并收购了多家通信公司,使得长江实业集团在这一领域取得可观的成果。

四、智慧布局,长期稳定的投资策略李嘉诚智慧的投资决策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总是能够准确判断市场的走势,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他善于寻找低估值的资产,对于有潜力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

与此同时,李嘉诚也不会轻易放弃,他对长期投资持有的信念让他在市场风云变幻中始终保持镇定和冷静。

【名人故事】李嘉诚辛酸的童年

【名人故事】李嘉诚辛酸的童年

【名人故事】李嘉诚辛酸的童年李嘉诚是一位华人企业家和慈善家,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前主席。

他是全球最富有的华人之一,在世界富豪榜上长期排名前列。

然而,他的成功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辛酸的童年。

李嘉诚于1928年在广东广州出生。

他的父亲是一名贫苦渔民,生活十分艰辛。

李嘉诚年幼时,曾经在一次灾难中失去了家人,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到香港谋求生计。

当时的香港贫困严重,李嘉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帮忙做鞋子、送货等。

为了省钱,他和其他工人一起住在一个狭小潮湿的房间里。

有时候他们甚至连食物都吃不饱,只能填饱肚子。

在香港生活了几年后,李嘉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在不久后获得了一份合同,开始为纺织厂提供物流支持。

这份合同为他带来了相当的收入,让他能够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

然而,李嘉诚的背景和种族歧视造成了许多问题。

香港当时存在着种族隔离和歧视,华人难以获得更高级别的职位。

李嘉诚也受到了这种歧视,他的公司被刻意拒绝,他的长期合同被迫取消。

但是,这种困境并没有让李嘉诚放弃。

他继续寻找商机,并在港口找到了更好的机会。

他开始进口电器和电线,做出了不错的利润。

还开始在香港购买土地,发展房地产。

他逐渐成为港口物流、房地产、金融业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家,并于1987年创立了长江实业集团。

尽管他的童年十分艰辛,但李嘉诚从未放弃,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成功。

除了取得商业成功外,李嘉诚还在各方面不遗余力地投入慈善事业,为社区和全球各地的贫困人群提供帮助。

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慈善事业,李嘉诚都能够表现出其强大的毅力和头脑,成为人们所敬仰的前辈。

【名人故事】香港地产商李嘉诚的创业故事一览

【名人故事】香港地产商李嘉诚的创业故事一览

【名⼈故事】⾹港地产商李嘉诚的创业故事⼀览摘要:李嘉诚,汉族,1928年7⽉29⽇出⽣于⼴东潮州潮安县,祖籍⼴东潮汕地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

连续21年蝉联⾹港⾸富,1999年始连续15年华⼈⾸富。

关于李嘉诚是怎样成为华⼈⾸富的,先看看李嘉的创业故事吧。

李嘉诚,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

连续21年蝉联⾹港⾸富,1999年始连续15年华⼈⾸富。

2018年5⽉10⽇,李嘉诚正式退休。

早年经历14岁那年(1940年),投靠家境富裕的舅⽗庄静庵。

⾝为长⼦的李嘉诚,早先在⼀家钟表公司打⼯,之后⼜到⼀塑胶⼚当推销员。

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

于是急流勇退,转投⽣产塑胶玩具。

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显⾝⼿,年产出⼝额达1000万美元,为⾹港塑胶玩具出⼝业之冠。

房地产发家历程1965年2⽉,⾹港发⽣了严重的银⾏信⽤危机,⼈⼼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

⾹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

1967年,⾹港更发⽣反英暴动,进⼀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港⼯商业的前景,认为⾹港这个商机⼗⾜的殖民地,不会久乱。

他反⾏其道,在⼈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量购⼊地⽪和旧楼。

不出3年,风暴平息,⾹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

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的楼宇及地⽪。

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积共630万平⽅英尺。

70年代的⾹港,4⼤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失业的⽣意中,威⼒只⼿遮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创业历程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

1939年6月,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

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

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会看相的同乡认为他“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

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

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艰苦创业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

“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

[5]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1957年,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无意看到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正全面倾销欧美市场。

这则消息使李嘉诚意识到: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

于是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

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

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

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

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

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

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

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

事业辉煌
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1963年,与庄月明结婚。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

5月1日李嘉诚母亲逝世。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会见了李嘉诚。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0年7月30日,亚洲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港灯、李嘉诚基金会有限公司及李嘉诚(海外)基金会,以57.75亿英镑竞购法国电力集团旗下部分英国电网业务。

9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深圳会见了李嘉诚。

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

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李嘉诚位于排行榜第十一位。

7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赴汕头大学调研,期间会见了李嘉诚。

2011年9月28日,国家孔子学院把成就李嘉诚的一道工夫茶传奇故事搬上国际频道,中英文全球推广。

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

福布斯201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李嘉诚位于排行榜第三十一位。

2013年1月10日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李嘉诚财富大增至300亿美元,继续稳坐香港首富宝座。

2013年的华人富豪榜发布,整体上华人亿万富豪规模实现了人数和财富额的双增长;李嘉诚继续蝉联华人首富,自1999年超越李兆基以来,这已是他在榜首的第15个年头了。

2013年6月30日参加汕头大学2013毕业典礼及系列活动,李嘉诚还勘察了汕大新医学院地址,参加了建设项目启动仪式。

2013年12月,李嘉诚通过旗下的风投公司Horizons Ventures投资一家国外比特币支付初创公司BitPay。

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李嘉诚在8个月当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

2014年6月13日,李嘉诚投资1.8亿港元的人造蛋黄酱在香港发售。

2014年7月22日,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公司陆续公布半年业绩,其中长江生命科技今日公布。

截止至2014年6月30日,集团上半年纯利1.466亿元(港币,下同),按年上涨5%;不过,税前溢利约1.7亿元,按年减少4.9%;营业额也下跌2.4%至24.2亿元,2013年同期为24.8亿元,不派中期股息。

2014年8月2日,李嘉诚可能竞价收购爱尔兰Awas航空租赁公司旗下约100架飞机资产。

Awas公司是爱尔兰众多航空租赁公司之一,共拥有约280架飞机,
合作伙伴遍及全球50个国家的近百家航空运营商。

该公司正计划将飞机资产分拆打包,拟出售其中约100架较新的飞机,包括波音747和空客340等主力机型,拟出售的资产总额或将达50亿美元。

如上述交易达成,将是李嘉诚自2010年来最大的收购交易。

但该交易并不是李嘉诚首次收购爱尔兰公司资产,2014年上半年李嘉诚控股的和记黄埔公司以约8.5亿欧元收购爱尔兰移动通信服务商O2,重组了爱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
启示
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勤奋好学。

注意商业航向,把握商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