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凉山庄》看狄更斯的幽默讽刺写作风格

合集下载

怪诞的世界 畸形的人物——解读狄更斯《荒凉山庄》怪诞表征

怪诞的世界 畸形的人物——解读狄更斯《荒凉山庄》怪诞表征

怪诞的世界畸形的人物——解读狄更斯《荒凉山庄》怪诞表

魏婷
【期刊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借助怪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19世纪伦敦的都市变迁。

它是异化的空间,腐败和罪恶的滋生之地和畸形人物的诞生场所。

本文从人物塑造、背景刻画等方面分析狄更斯《荒凉山庄》的怪诞表征,探讨其深层意蕴,认为它不仅成为狄更斯揭露现实、批判现实的有力的艺术手段,而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恰如其分地传达了狄更斯对伦敦人民生存困境的焦虑。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魏婷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建福清35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4.561
【相关文献】
1.人物的怪诞人性的迷失——奥康纳小说怪诞人物形象创作论析 [J], 柯建华
2.人物的怪诞人性的迷失——奥康纳小说怪诞人物形象创作论析 [J], 柯建华;
3.于奇想中显现小人物之怪诞与痛苦——浅析狄更斯短篇小说《信号员》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 [J], 胡晓红
4.何为怪诞?为何怪诞?——奥康纳《好人难寻》传记批评式解读 [J], 顾天鸿
5.《荒凉山庄》中狄更斯文学叙事写作手法解读 [J], 李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支离破碎寻求完整和谐--由《荒凉山庄》观照狄更斯的家庭观念

从支离破碎寻求完整和谐--由《荒凉山庄》观照狄更斯的家庭观念

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状况概略 (2)三、论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5)第一章时代背景下狄更斯的家庭刻画 (6)第一节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家庭观 (6)一、家庭观的形成 (6)二、家庭观的核心 (8)三、家庭成员的地位与分工 (8)第二节狄更斯小说中家庭状态的整体呈现 (10)第二章《荒凉山庄》中的家庭现象探析 (15)第一节宏观上呈现出的家庭破裂 (16)第二节局部显示迥异的家庭状态 (18)一、温馨的港湾 (18)二、荒废的家园 (21)三、裂缝的陶翁 (22)第三节家庭状态描写的成因 (23)一、贯穿人生的自我体验 (24)二、变化与动荡的时代现状 (25)三、基督精神与宗教救赎 (27)第三章《荒凉山庄》中体现的理想家庭观念 (29)第一节家庭生活中的角色担当 (29)一、男性之于生活的责任感 (29)二、女性的“第二性”地位 (31)三、无力的家庭关系承受者 (33)第二节和谐的家庭生活目标 (35)一、爱情——组建家庭的先决条件 (35)二、信任——奠定生活的精神基础 (36)三、宽容——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 (37)第三节“大团圆”式和睦之家 (39)第四章《荒凉山庄》中家庭观的意义与价值 (41)第一节之于当时:动荡时代的避风港 (41)一、维护中产阶级的稳定性 (42)二、以小见大的寓言 (43)第二节之于当下:和谐生活的催化剂 (44)第三节人道主义本质的彰显 (46)结语 (48)参考文献 (4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4)致谢 (55)中文摘要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被誉为英国文学中的一个神明,其小说创作非常丰富,内容涵盖面广,涉及到维多利亚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婚恋、慈善等各个方面。

他对家庭问题的描绘成为其创作中不可小觑的部分。

狄更斯小说的社会批判

狄更斯小说的社会批判

狄更斯小说的社会批判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以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而闻名。

狄更斯的小说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人性丑恶等问题的描写和批判,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社会现实。

本文将从几部代表作品入手,探讨狄更斯小说中的社会批判。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具有社会批判色彩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孤儿奥利弗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

在小说中,狄更斯通过对孤儿院、贫民窟、贫民生活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贫困阶层的艰辛生活和受到的不公待遇。

他通过奥利弗这个天真善良的孩子,揭示了社会的丑恶和道德沦丧。

在小说中,贪婪、残忍、虚伪等各种丑恶现象被狄更斯描绘得淋漓尽致,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另一部著名的作品《双城记》也是狄更斯的社会批判之作。

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法国和英国两国的社会现实。

通过对贵族、平民、革命者等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狄更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和社会动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狄更斯通过小说表达了对革命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追求公正和平等。

除了以上两部作品,狄更斯的其他作品中也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比如《大卫·科波菲尔》描写了主人公大卫从孩童时期到成年的成长历程,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病;《荒凉山庄》则揭示了乡村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狄更斯的小说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他通过作品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追求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精神。

总的来说,狄更斯的小说是对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他通过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追求公正和平等。

狄更斯的社会批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努力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狄更斯小说中的哥特式怪诞艺术

狄更斯小说中的哥特式怪诞艺术

狄更斯小说中的哥特式怪诞艺术作者:苏琦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1期摘 ; 要:狄更斯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体体现在哥特因素的运用上。

纵观他的创作生涯,十几部作品都带有浓郁的哥特特色。

狄更斯继承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在后期七部长篇小说中展现了哥特世界的“怪诞”,从层层悬念设置、多种视角转换、象征、梦境等方面来呈现作品中的“怪诞”因素,狄更斯笔下的哥特怪诞世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狄更斯 ; ;怪诞 ; ;哥特查尔斯·狄更斯作为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狄更斯创作中的浪漫成分深受英国哥特文学传统的影响,哥特式手法是他后期创作中用来批判现实社会的最强有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作为人类曲折的审美历程中出现的一种审美形态,怪诞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它把各种自相矛盾的异类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其充满激烈的冲突,不和谐因素和不可调解的冲突是怪诞艺术表现的本质,狄更斯巧妙地运用怪诞的手法来塑造人物、构造情节、描写环境和揭示冲突,用怪诞艺术来表达小说的深刻含义。

从审美感受上讲,怪诞由于矛盾对立事物的融合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理冲击,而且一般不只是一种感觉在起作用,或者表现为悲喜交加的状态,或是恐惧和滑稽同时发生作用。

这也许就是狄更斯笔下怪诞世界的真实写照。

狄更斯充分拓展了怪诞所产生的滑稽审美效果,体现出幽默的特性,同时用怪诞艺术对黑暗现实进行尖锐的嘲讽与鞭笞。

一、悬念与怪诞英国近代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在《剧作法》中提到,想要吸引观众的兴趣,就要预示一种十分吸引人的事态,却不能把它预述出来,这种方法类似于小说中的悬念设置。

狄更斯在小说中充分利用设置悬念这一手法,设置了很多神秘的出乎意料的结局,让我们茅塞顿开的同时,佩服作者的巧妙安排。

正是这些悬念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使小说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效果,悬念在狄更斯后期小说中频繁出现,表现方式也各有不同。

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第4版)-章节题库-第9章 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圣才出品

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第4版)-章节题库-第9章 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圣才出品

第9章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一、填空题1. Author _____; Title _____.(南京大学2009研;南京大学2008研)I would not have gone back to Joe now, I would not have gone back to Biddy now, for any consideration: simply, I suppose, because my sense of my own worthless conduct to them was greater than every consideration.【答案】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s【解析】题目节选自狄更斯的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

2. Like Ibsen, _____ was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social problems of his time. His career as a dramatist began in 1892, when his first play _____ was put on and turned out a success.(天津外国语大学2010研)【答案】George Bernard Shaw; Widowers’ Houses【解析】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

他的第一部剧作《鳏夫的房产》创作于1892年。

3. Heathcliff and Catherine are characters in _____ written by _____.(大连外国语大学2007研)【答案】Wuthering Heights, Emily Brontë【解析】Heathcliff和Catherine是英国小说家Emily Brontë小说《呼啸山庄》中的人物。

浅谈电视剧《荒凉山庄》中的幽默讽刺艺术探讨

浅谈电视剧《荒凉山庄》中的幽默讽刺艺术探讨

电视剧《荒凉山庄》中的幽默讽刺艺术探讨电视剧《荒凉山庄》是一部黑色幽默风格的悬疑剧,剧情讲述了一个家族的衰败与复仇的故事。

而在这部剧中,幽默讽刺的元素贯穿始终。

本文将从幽默讽刺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荒凉山庄》中幽默讽刺艺术的表现及其深层次的意义。

一、剧情设置反转,运用黑色幽默手法《荒凉山庄》中,通过剧情反转的设定,让观众不断感到意外和惊喜。

比如,前几集中,观众被“斜杠青年”马亦蓝(王栎鑫饰)和神秘的“拓跋”(颜卓灵饰)们带入其中,以为故事是一场关于这对“CP”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是到了第四集,事情突然转向,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

而这种剧情反转恰恰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让观众感到又惊又搞笑。

二、人物设计荒唐,更显幽默讽刺在《荒凉山庄》中,每一个角色都不同寻常,他们不但个性鲜明,而且十分另类,这种铺排让观众感到很荒唐,然而这种荒唐却让大家十分欣喜。

比如,矮胖佬“大头”(曾云龙饰)和长得比较“普通”的男主角丘阳(刘冠翔饰)之间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同时这种人物设定也是深层次的幽默讽刺,隐射出一个社会的特点——外表决定一切,这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三、魏云涛的讽刺内核,令人深思电视剧中,魏云涛(石头饰)的出现使得故事增加了一些悬念,同时他的讽刺意味也很深,十分值得人们反思。

魏云涛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势,《荒凉山庄》中,他的“亲情格言”、“沉Factory”等流行用语,直接暴露了现代社会的虚荣和虚伪,深刻地诠释了当前社会的文化形态。

四、情节设置细节的处理,赋予了幽默讽刺更为深刻的内涵电视剧《荒凉山庄》中,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细节处理,都让观众大呼过瘾。

比如,在第二集中,丘阳看到父亲一家的画像时,画面瞬间变成《谁是凶手》式的悬念,使得观众既有期待,又有点惊讶。

而在第一集,神秘的“拓跋”突然出现,随后又神秘消失,这种处理方式增加了悬疑和幽默的气氛。

同时,每个角色的对白也表现出这种细节处理的手法,比如,“大头”对丘阳说的“你们书人阔气,给我一个机会吧!”五、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形成了深入人心的反响《荒凉山庄》电视剧自开播以来,便在观众中引起了浓烈的反响,原因之一是因为该剧在幽默讽刺中融入了当下社会的现实元素,打出了一个缩影,让观众又惊又恐。

电视剧《荒凉山庄》中的幽默讽刺艺术探讨

电视剧《荒凉山庄》中的幽默讽刺艺术探讨

电视剧《荒凉山庄》中的幽默讽刺艺术探讨《荒凉山庄》是一部富有幽默讽刺意味的电视剧。

在讲述富有家庭和贫穷家庭之间的巨大鸿沟的同时,剧中也通过一些角色和场景暗示着一些社会问题和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

这些幽默讽刺手法使得这部电视剧更加值得观看和探讨。

首先,电视剧中的一些对话和场景描写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

富人家庭的孩子互相之间的比较相当残酷,他们之间互相攀比,试图展示自己的家族优越性。

另一方面,穷人家庭的孩子则要面对自己不被接受的事实。

这种态度可见于玛丽教授的担忧和疑虑中,她不希望她的子女和那些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交往过分亲近。

这种思路与现实中的阶级和种族问题是非常相似的。

其次,电视剧中的一些角色如保安员享受虐待的场景,提供了一种对人权侵犯和打压的幽默讽刺。

而且在富有人家庭的金枝玉叶般的生活中,保安员与穷困潦倒、出人头地的几乎没有立场,可见于他们遭受稀奇古怪的惨烈表演,并经受起富有背景家庭的攻击。

第三,电视剧中的一些角色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性别歧视,在剧中有体现。

比如,瑞秋教授被称为“那个女人”,她的工作成绩和领导能力被忽视,因为她是女性。

类似地,玛丽教授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她的工作被贬低,因为她的配偶是个厨师。

最后,剧中还有一些幽默手法探讨了人们对钱的贪婪、物质欲望和对名利的追求。

电视剧中的一些角色无法摆脱金钱的诱惑,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电视剧《荒凉山庄》作为一部幽默讽刺剧,成功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问题,通过富有幽默意味的故事叙事和角色描写,使得这些问题更加深刻理解。

剧中通过各种隐喻和比喻,让观众不仅可以享受其幽默而传神的表达方式,还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出反思。

论《荒凉山庄》两个叙述人的艺术手法

论《荒凉山庄》两个叙述人的艺术手法

在人物 调度 方面 , 知叙述 人 可 以根 据需 要 随 全
意切换场景 , 凭空 引人某个人物 , 并对一部分人物 使用全知者的洞见语调加以介绍 。 “ 累斯特 ・ 德洛克爵士只是一位从 男爵, 但是 哪一位从男爵也不如他 那样 了不起 。……他有一 个概括的看法, 认为这个世界 没有山也不碍事, 没 有德 洛 克这 一 家可 不行 。 ……他 是 一 个 又体 面 又
了这 位 活 力 充 沛 的作 家 最 后 十 年 的 “ 作 危 创 机” L但时过境迁 , 。1 现代评论家更多地认识到《 荒 凉山庄》 狄更斯 小说风格 的大转 变, 此书开 是 从 始, 他的创作拥有 了更 为精密 的结构。 近年来 , 人们对这部作 品的评价逐渐超越 了原来更 受欢迎 的《 大卫 ・ 科波 菲尔》 《 、 双城记》 等作 品。纳博科 夫把它列为经典 , 深深着迷于这部小说体现的狄更 斯创作的复杂性。而哈罗德 ・ 布鲁姆则相信 “ 大 多数评论家都 会同意, 荒凉 山庄》 《 是狄更斯 的核 心作品” 甚 至“ , 没有任何其他英 国小说创造 了如

然是因为其 中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
拟就《 荒凉山庄》 所体现的采用两个叙 述人 的艺术 手法来分析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
在作品中, 两条情节是由两个叙述人分头叙述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叙述人称划分 , 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大部分采
收 稿 日期 :0 l一 3一l 21 0 9
为情节 的展开服务 。同时作者有权通过叙述人之 口宣讲 自己的道德、 宗教 、 政治等方面的见解 , 实现 作者的充分介入。 我们在该书开篇就看到我们的全知叙述人对 法律界 , 尤其是大法 官庭 的精彩概述 : 哪怕雾再 “ 浓, 泥泞再深 , 也还是 比不上 大法官庭 ……各个郡 里都有被它弄得 F t 渐破落 的人家和荒芜 了的土地 ; 各个疯人院里都有被它折磨得不成样子 的精神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荒凉山庄》看狄更斯的幽默讽刺写作风格摘要:小说《荒凉山庄》是狄更斯文学创作中期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小说标志着这位优秀的小说家在自己的文学探索的道路上已经实现了超越,或许这部小说不能称为是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不能否认这部小说在狄更斯创作生涯中占领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小说《荒凉山庄》故事内容的概述,可以得知其讽刺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感伤主义风格的倾向、幽默讽刺风格以及反讽式的滑稽模仿。

关键词:《荒凉山庄》幽默讽刺写作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9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他中期创作的文学作品《荒凉山庄》虽然一直没有得到评论界的好评,但是经过岁月的累积和沉淀,现代的评论家已经对这部小说的艺术风格认识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荒凉山庄》(bleak house)发表于1852年至1853年之间,是狄更斯最长的作品之一,它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了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

这部小说代表了狄更斯在艺术上的综合成就,虽然它并不是狄更斯众多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但它无疑在狄更斯的文学作品中占有关键的地位。

一小说《荒凉山庄》小说《荒凉山庄》虽然是以一个山庄的名字作为作品的名称,但在内容上却讲述了两个故事。

其一是以德洛克夫人的切尼斯山庄为中心,逐渐地展开了德洛克夫人隐藏的秘密。

德洛克夫人成为当时英国社会中的贵族典范,几乎在很多人眼中都把她看作是天人,但就是这样一样傲慢人的心中却隐藏了一个秘密,她在年轻的时候就与军官霍顿在一起了,并且未婚生了一个女儿,但她的姐姐硬是把他们俩拆散了,并假称女儿已经死亡了,而她的姐姐则秘密地把小孩带到自己身边。

在这一过程中,霍顿本人也因为受到债务的纠缠,所以配合她的姐姐一起制造了女儿死亡的情境。

于是,她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德洛克。

这一个秘密被霍恩等人得知,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当时的证据,同时也不忘提醒妇人,不能随意损坏爵士的名声,但无法料到的是,霍恩同他收买的女仆之间发生了争执,后者把霍恩杀害了,于是这个杀人罪名就扣到了夫人的身上。

背负罪名的夫人开始察觉到这个秘密已经很难维护了,就决定离开,最后也潦倒地死在霍顿的墓碑旁。

这件事也吸引了警探,于是开始一同寻杀害霍恩的凶手,也找到了夫人的尸体。

但是爵士在心中仍然还深深地爱着夫人,而这一系列的事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最终也生命垂危,这时的切尼斯庄园走向了凋零。

另一个是围绕荒凉山庄而展开的故事,主要以贾迪斯案为中心。

故事中荒凉山庄的主人贾迪斯与两个监护人涉及到一个遗产案的事件,但是当时的司法制度却一度地拖延,而且贾迪斯也已经清楚地知道法官代表十分的腐败,于是对这一案件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期待,而他的两个监护人也十分的相爱,所以他也有意让他们俩走到一起。

而理查德却被贾案所迷惑,最终掉入这个案件的陷阱中。

最后,因为这一财产的案件费时多年,所有的诉讼费用也消耗了,在这一打击下,理查德心中所有的希望也全部幻灭,他凄凉地死去,只剩下妻子与还没有出世的孩子。

二《荒凉山庄》的幽默讽刺写作风格1 感伤主义倾向在狄更斯一生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的文学风格一开始是以模仿为主的,但在后面就逐步探索出自己独特的文学发展方向。

在狄更斯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如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把一系列的事件组成,并采用了讽刺、幽默的语言表达,这与斯沫莱特的创作风格极为相近,并受到他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笔下刻画的人物都饱含了他对人民的关心之情,但有时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反而会让人产生厌恶的感觉。

就如同小说《老古玩店》中的小耐儿一样,他的悲剧并没有让人为之惋惜,但就在这样的一部作品中,狄更斯采用传统的幽默性语言和讽刺式的风格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而作品刻画的一个近乎恶魔人物的化身奎尔普,则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

狄更斯在文学创作的早期就带有感伤主义的趋势,小说《荒凉山庄》就被认为是一部风格沉郁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已经没有了如匹克威克一样被关入羊圈的行径,与奎尔普一样夸张的人物也得到适度的收敛。

尽管如此,这部小说仍然还存在许多喜剧的因素,更多的是因为狄更斯在早期的创作中更加地偏向于喜剧式的幽默风格,而在其中后期的创作生涯中,反讽的意味则更深厚一些。

例如,在小说《荒凉山庄》中描写“上流社会”这一章节中,狄更斯就让从男爵德洛克等人在穆都尔、普都尔等人或者是在巴菲、卡菲等人之间作一个政治上的抉择,而这一系列的相同韵姓氏的人物足以反映出从男爵阶层中的人在内心中充斥着空虚的情感。

小说中还描写了几个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关联的人物,但狄更斯在这些人物身上却采用了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

例如,杰利比太太专心于非洲土著的精神世界,但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任何的温情;还有那个逼迫家人去做慈善活动,但自己却没有实际慈善行为的帕迪戈尔太太;另外,还有一个自称在全英格兰中自己的风度排列第二,但实际上却是牺牲孩子的利益来保持着自己风度的特维德洛甫。

这些“反面”人物的描写无疑是反映了狄更斯创作风格中的感伤主义。

他采用讽刺的语言来进行幽默式的调侃,这一文学风格也成为他早期文学创作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沉重地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上人性伪善的一面,也尽显出狄更斯感伤主义的文学风格。

2 幽默讽刺风格在小说《荒凉山庄》中,虽然占大量笔墨的是些滑稽的人物形象,但是也无法忽视狄更斯在创作中颇具幽默讽刺式的文学风格,在这部小说中仍然可以从这些喜剧的人物身上看到他那种活泼生动的风格的延续。

例如,在小说《荒凉山庄》中,有一个体重巨大的人物恰德班德牧师,他从骨子里就透露出伪善的一面,他擅长于讲解经文和辩论道义,并且把神的恩典和人的精神力量都归属在各种形状的面包、火腿等食物上。

狄更斯在刻画他的形象时也描写到,他的那张偏黄的大胖脸总是堆满了笑,让人看上去就想起了鲸油,而从这个牧师的体质来说,他似乎可以把任何一种事物都联想到各种油,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所以当他在吃吃喝喝的时候,就可以把他比作是一个规模壮阔的炼油厂,尤其成为了提炼鲸油的大工厂。

小说对人物形象的讽刺式描述并不仅仅只有这一个例子,在狄更斯早期的文学作品中,最让人嘲讽的小说人物莫过于在《马丁·瞿述伟》中刻画的裴斯匿夫,狄更斯也在作品中充分利用每一次的机会来让这个伪善的人出尽丑恶的一面,让人不断地谩骂和讥笑。

而在小说《荒凉山庄》中能与裴斯匿夫伪善一面相较量,并且把丑相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只有斯金泼先生了。

这个早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竟然自称仍然保持了孩童时候的天真,并大言不惭地宣告出自己的两个突出的弱点,即缺乏时间观念以及金钱观念,同时他还认为他的人生价值观还没有遭到金钱铜臭味的熏染,他还以此作为幌子,进一步为自己摆脱要担负起来的所有义务。

每当需要他践行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时,他就开始了巧言令色,并采用了几乎荒诞的观念把义务推托出去,以他对付债主发挥的作用来看,斯金泼在生活上都追求高品质的享受,并且自己享用的食材都是最好的肉类以及最新鲜的水果等,但因为他整天都出外游荡,自然而然也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账单,所以当肉店的老板来抱怨他要是付不起账单为什么还要一味地购买奢侈品时,他十分天真地回答,因为他习惯。

而老板也只能很无奈地摇摇头,并说如果自己当初卖肉的时候能学到他这一套就行了,斯金泼听到他这么说,也感到十分惊奇的说,那怎么可以呢,你有肉,我只是没有钱。

从这些人物形象和语言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到狄更斯把讽刺意味都融合在幽默的语言描写中,并把人物丑陋、伪善的一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风格在狄更斯的文学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3 反讽式的滑稽模仿另外,在人物形象和行为的表现中,狄更斯也会让人物在自己的表演中充分地展现出他自己滑稽的一面,这样古怪的人物行为不禁让读者忍俊不禁。

而反讽式的滑稽模仿也促使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显现出一种独特感,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带有各自不同的怪癖,并且完全不顾他们的想法而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古怪的行为。

在小说《荒凉山庄》中就刻画了一系列这样的人物,其中,贾迪斯先生每当遇到事情,他从来就不会责问别人,而是每当他遇事不顺的时候就会埋怨风向的问题;而神探布克特则拥有一根神经丰富的食指,每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开始用他那根食指来指点;而只要一听到“秩序是依靠大家来维护的”这一句话时,就可以知道乔治的那个听任老婆话的朋友要出现了;而每当看到斯墨尔维德的时候,就知道必须要有人来拎着他的领子并尽力地摇晃才能拯救他的命。

对于这些人物身上特有的怪癖,不能把它看作是人物的标签,而狄更斯这位幽默大师似乎更加沉醉在自己设置出来的一系列的怪异的人物。

在小说中,狄更斯还在埃丝特身上采用了反讽式的滑稽语言。

小说中塑造的格皮先生是一个专门为律师事务所办事的人员,但他在第一眼看到埃丝特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着迷了,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开始意识到埃丝特和德洛克夫人很相像,于是他就对其进行调查,并发现了两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于是他在心里抱着邀功的心态去荒凉山庄准备求婚,同时他也向埃丝特承诺,自己有能力给予她幸福。

而当这一幕真的发生时,埃丝特年仅二十岁,在这之前也没有任何的感情经历,但她从小就承担着身世之谜的负担,并且她的身世是母亲最大的羞耻。

在对埃丝特故事的描写中,狄更斯似乎对她故意采用了一种较为含蓄的讽刺手法,所以在他的笔下,埃丝特有的时候也以一种谦逊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但她对伪善者的相信,则更加增添了一种反讽的意味。

在小说的另一个章节中,讲述了埃丝特与杰利比太太的初次相识,在这一章节中,狄更斯对杰利比太太的外貌进行了描写,说她的眼睛看上去很漂亮,但是总有一种古怪的习惯,就好像总是遥望着远方,她的眼睛里似乎看不到非洲以外的地方。

但是她的家里却十分的糟糕,孩子们都没有人理睬,而埃丝特就主动地帮助她整理家中的琐事和照看孩子,而那位一心忙碌于非洲事业的太太似乎也开始不理睬她了,有时还会特别地训导她。

埃丝特也十分温顺地回答她,她确实是没有想到过去非洲,而且对此也感到惭愧。

在这里,埃丝特很温和地承认了自己并没有很大的抱负,似乎在温和的表面下显露出一种反讽的意味。

在小说《荒凉山庄》中,这种反讽式的滑稽模仿也被作者狄更斯多次运用,构成了他文学风格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小结综合来说,无论是狄更斯采用的幽默讽刺风格是否是纯碎的贬损,亦或者是一种喜剧式的形式,但对于小说《荒凉山庄》来说,正因为采用了这种浓厚的幽默、讽刺的文风,才促使狄更斯在这部小说中流露的感伤主义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衡,同时也促使整部小说由此变得更加的饱满而丰富,同时也具有更深层的探讨性。

本文通过对《荒凉山庄》采用的幽默反讽风格进行的深入探析,希望能通过这部作品中包含的独特艺术吸引力,来挖掘出狄更斯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中积极地摒弃传统守旧的思想因素,同时也不断地创新和探索,这或许也是狄更斯在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洗礼后,仍然能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关键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