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作品
关于狄更斯的资料

关于狄更斯的资料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他是19世纪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风靡世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本文将介绍狄更斯的背景、作品以及他对社会的影响。
一、狄更斯的背景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朴茨茅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
然而,他在年轻时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他曾在报社、律师事务所等地工作,并于1836年开始专职从事写作。
二、狄更斯的作品1. 《雾都孤儿》这是狄更斯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于1838年开始连载。
小说以孤儿奥利弗为主人公,通过讲述他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贫困与压迫下的生活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2. 《呼啸山庄》这是狄更斯唯一一部以悲剧为主题的小说,于1847年出版。
小说通过讲述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和爱恨情仇,展现了爱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性。
3. 《双城记》这部小说于1859年出版,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英法两国的爱情故事和社会的动荡。
小说通过反映法国社会的不公与暴力,唤起了人们对正义的关注。
4. 《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于1849年至1850年间连载。
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
它也被认为是狄更斯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之一。
三、狄更斯对社会的影响狄更斯的作品直击社会问题,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不道德。
他通过揭露贫困、压迫、虐待等现象,唤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代表,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狄更斯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尤其是关注儿童教育和福利。
他曾经是一所儿童学校的创办人和赞助人,致力于改善贫困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他的行动和作品都表达了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同情。
总结:狄更斯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通过其作品对当时社会不公和不道德现象进行了深刻而批判性的揭露。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
基本信息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
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
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
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产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作家简介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
后被迫到工场作童工。
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
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1836年开始发表《鲍兹随笔》,这是一部描写伦敦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特写集。
同年,陆续发表连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数期后便引起轰动。
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形式的幽默作品,漫画式地反映了英国现实生活。
《匹克威克外传》初获成功后,狄更斯与凯瑟琳结婚,并专门从事长篇连载小说的创作。
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3部半,其中多数是近百万言的大部头作品,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数百篇,特写集一部,长篇游记两部,《儿童英国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说词、书信、散文、杂诗。
外国文学史之狄更斯

外国文学史之狄更斯一、狄更斯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及创作特点:1、第一时期:狄更斯接连发表了《匹克威克外传》《奥立佛·退斯特》《老古玩店》等5部长篇小说。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
小说以退休商人匹克威克先生以及其它的几个朋友的游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反映了当时英国广泛的社会生活。
2、第二时期:狄更斯创作了《马丁·瞿述维》《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等6部长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圣诞故事集》、特写集《访美札记》等。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
3、第三时期:狄更斯创作了《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等4部长篇小说。
二、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狄更斯小说的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但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人道主义。
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提倡与弘扬宽恕、博爱之类的伦理道德,并对人性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人性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与出发点,宽恕、爱、和解等道德信条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批判则是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对社会进行观察和评价的结果。
三、《双城记》的主要人物形象:1、梅尼特医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人道主义的典型。
青年时期的梅尼特医生正直高尚,他亲眼目睹了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虐杀农民的惨案,为了求得良心的安宁,写信向朝廷告发,反而被侯爵兄弟关进巴士底狱。
长期的监禁使他丧失了理智。
出狱后,在女儿的照料下,医生恢复了理智,精神也产生了升华。
他明知达尔那是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后代,可是为了女儿的幸福,扔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因为他有了新的信仰,要为爱、为别人的幸福而活着。
法国大革命中,他一面营救女婿,一面一视同仁地位监狱中所有的人看病,包括囚犯和看守。
这时,他已成为仁爱和宽恕的化身。
2、卡尔登是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狄更斯及其作品

狄更斯及其作品1.创作狄更斯在三十多年中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广泛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面貌。
从创作的发展过程来说,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的创作①创作作品这一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作品。
这是资产阶级进行议会改革的年代,也是宪章运动活跃的年代。
这一时期,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奥列佛·推斯特》、《尼古拉斯·尼古贝》、《老古玩店》和《巴纳比·拉奇》。
其中《巴纳比·拉奇》是狄更斯唯一两部历史小说之一(还有一部是《双城记》)。
②艺术特色a.狄更斯的初期创作已经触及当代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
但是,在这一时期,狄更斯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还只停留在个别现象上。
而且他的讽刺还比较温和,常常和幽默掺和在一起,还洋溢着充满幻想的乐观情绪,小说中受苦难的“小人物”最终大多赢得了“仁爱”的资产阶级的庇护,找到了幸福生活。
b.狄更斯初期作品一般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
如匹克威克先生的旅途见闻,奥列佛·推斯特在伦敦的流浪生活等。
通过个人的流浪生活,展示广阔的社会画面,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
c.在艺术手法上,他擅长用夸张和重复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2)第二时期的创作①创作作品第二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40年代中的作品。
代表作有《马丁·朱什尔维特》和《董贝父子》。
同时40年代中另一类作品如中篇小说《圣*诞之歌》和《钟声》,都是寓意的,它们反映了作者的正面理想。
②艺术特色a.早期创作中”仁爱”的资产者不见了,作者对他们的乐观幻想已经基本破除。
但是他仍然认为感情教育可以改造资产者,也可以改造社会。
b.狄更斯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也更深沉而丰富了。
流浪汉小说的形式已基本被抛弃。
小说的情节集中描写一个或几个矛盾的发展,描写的社会面仍然广泛,人物虽多,但组织在情节发展之中,层次分明。
狄更斯及作品介绍

剧照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liver himself is born in a workhouse and treated cruelly there as was the norm at the time for pauper children, in particular by Bumble, a parish council official or eadle .The story follows Oliver as he escapes the workhouse and runs away to London. Here he receives an education in villainy from the criminal gang of Fagin that includes the brutal thief Bill Sikes, the famous artful Dodger and Nancy, Bill whore. Oliver is rescued by the intervention of a benefactor - Mr Brownlow - but the mysterious Monks gets the gang to kidnap the boy again. Nancy intervenes but is murdered viciously by Sikes after she has showed some redeeming qualities and has discovered Monk sinister intention. The story closes happily and with justice for Bumble and the cruel Monks who has hidden the truth of Oliver parentage out of malice. Accusations were made that the book glamorised crime (like the ewgate Group of the period) but Dickens wisely disassociated himself from criminal romances. His achievement was in fact in presenting the underworld and problems of poverty to the well-off in a way rarely attempted previously.
英国文学家狄更斯的简介

英国文学家狄更斯的简介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著名的文学家。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狄更斯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JohnHufamDickens ,1812 年2 月7 日;1870 年6 月9 日),英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
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
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
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代》(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狄更斯托尔斯泰关系狄更斯托尔斯泰都是世界一流的文学家。
狄更斯比托尔斯泰大了十六岁,勉强可以称之为同时代的人物。
两人的出身不同,导致他们笔下的人物也差别巨大。
狄更斯贫困出身,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有着崇高灵魂的小人物。
而托尔斯泰是贵族出身,他小说中的主角几乎都是贵族。
狄更斯的小说主角是最高理想道德的化身,而托尔斯泰如实描写了人物的复杂性,不只突出人物善良的一面。
狄更斯托尔斯泰都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狄更斯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黑暗和人民所受到的欺压。
狄更斯的作品都反映出了主题的神话,人生道路的探讨。
狄更斯简介 (2)

狄更斯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一位英国作家,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他出生于1812年,逝世于1870年。
狄更斯的作品深受大众喜爱,被广泛翻译和改编成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形式。
他的作品常常以社会公正、贫困和人道主义等主题为中心,具有强烈的讽刺和社会意识。
狄更斯最著名的作品包括《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雾中的凶案》和《双城记》等。
他的作品通常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面,包括工人阶级的贫困、儿童劳动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
狄更斯的作品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写作风格流畅,幽默而又具有力度,他通过小说描述了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使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狄更斯
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考。
狄更斯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而且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被视为文学经典,他的创作风格和创新的故事情节继续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作家。
狄更斯与《大卫·科波菲尔》分析课件

象征与隐喻
狄更斯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 感,使读者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和意义。
狄更斯的象征和隐喻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他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使小说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文化价值。
读者反馈与评价
《大卫·科波菲尔》作为一部世界文学 经典,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这 部小说不仅在英国本土广受欢迎,还在
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许多读者在阅读《大卫·科波菲尔》后 深受感动,认为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赞扬狄 更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以
及对人物关系的精细刻画。
语言特色
狄更斯的语言特色是丰富多样,他善 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来描 绘人物和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氛围和情感。
狄更斯的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用词 精准,他的文字表达不仅富有诗意, 而且富有幽默感和讽刺意味,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
叙事技巧
狄更斯的叙事技巧非常高超,他善于通过倒叙、闪回等手法 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情节发展,使读者能够更加 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04
《大卫·科波菲尔》的影响与 评价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狄更斯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大卫·科波菲尔》更 是被视为其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被广泛赞誉,并影响了许 多后来的作家。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和对人物关系的精细刻画,狄更斯在《大卫· 科波菲尔》中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这部作品对后来的现实主义
革和创新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狄更斯作品:
《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08 石幼珊译
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描述法国大革命一部大时代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后来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
作品写于作者的晚年,构思巧妙,表达了作者深邃的人道主义情怀,对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过度杀戮提出了自己的批判。
同时,小说也因法国大革命的一些描述备受争议。
《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06
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至一八五O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
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
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匹克威克外传》查尔斯·狄更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张万敏、高山译
是十九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狄更斯的成名作,1836年出版。
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体裁的作品,全书通过匹克威克及其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系列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该书是狄更斯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作。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叶盛柏、吴雪霜译
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
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本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
世界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5年也曾将此书拍成电影。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译林出版社1996年罗志野译,《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
故事背景为1812年耶诞节前夕至1840年冬天,主角孤儿皮普(Pip)以自传式手法,叙述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
此小说贯切了狄更斯文以载道的风格,透过剧中孤儿的跌宕起落,表达他对生命和人性的看法。
该小说自1860年12月到1861年8月连载于作者制作的周刊《一年四季》,百年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
《艰难时世》查尔斯·狄更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07。